期刊文献+
共找到8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省域数字-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黄竣璇 林昕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16期93-102,共10页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数字、能源、经济与环境融合的理论分析,通过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12—2021年四个领域的融合水平,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 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基于数字、能源、经济与环境融合的理论分析,通过修正的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中国30个省份(因数据缺失,未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2012—2021年四个领域的融合水平,并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国数字、能源、经济与环境的耦合水平在观测期内呈良好上升趋势,最终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东中西部地区融合发展步调较为同步,但省域间协调状态等级分级明显,且部分地域间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能源-经济-环境 耦合协调度模型 空间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同度实证研究
2
作者 顾馨 侯强 《价值工程》 2024年第12期1-4,共4页
双碳战略的提出对我国能源结构提出挑战,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协同成为关注热点。利用2016-2021年各省份面板数据,基于熵权法构建耦合协同度评价体系,采用不同准则组成的四种评价方法测算全国30个省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同度,并对... 双碳战略的提出对我国能源结构提出挑战,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协同成为关注热点。利用2016-2021年各省份面板数据,基于熵权法构建耦合协同度评价体系,采用不同准则组成的四种评价方法测算全国30个省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同度,并对不同方法测算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及测算区域均衡情况。研究表明:①各省份目前均处在中度失调与低度失调状态,耦合协同度呈上升趋势。②组内差距是导致发展不均衡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 耦合协同度 一致性检验 泰尔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哈肯模型的中国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演化机制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张子龙 薛冰 +1 位作者 陈兴鹏 鹿晨昱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17,43,共4页
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建立了能源-经济-环境(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30个省份为样本,分别对我国3E系统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 基于协同学理论,运用哈肯模型,建立了能源-经济-环境(energy—economy—environment,3E)系统的演化方程,并以中国的30个省份为样本,分别对我国3E系统在2000-2005年和2005-2010年两个阶段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能源效率是3E系统演化的序参量,深刻影响着大气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是决定3E系统可持续发展与否的关键因素,在演化过程中能源效率的提高与污染物排放强度的降低之间还未形成协同效应,说明我国节能和减排还未形成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节能减排工作中,除了关注经济效率指标外,更应关注环境效率指标,特别是能源消耗的环境效率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 演化机制 协同学 哈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我国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研究 被引量:38
4
作者 崔和瑞 王娣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1期23-28,共6页
能源是环境资源的一种,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是在可持续发展空间中的经济和环境平面内的系统,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鉴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关系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 能源是环境资源的一种,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是在可持续发展空间中的经济和环境平面内的系统,能源系统与经济系统、环境系统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鉴于向量自回归(VAR)模型通常用于相关时间序列关系的预测和随机扰动对变量系统的动态影响,根据我国1995~2006年能源消费总量、GDP和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我国能源-经济-环境的VAR模型,对三者1995~2015年的数据进行了预测,在向量自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运用VAR模型来研究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动态关系是可行且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3E)系统 预测 VAR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包鄂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宋宇辰 闫昱洁 王贺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15年第6期103-109,共7页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市群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助推器,其一体化发展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而呼包鄂城市群中研究各市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较少。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整理2006—2... 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城市群已经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和助推器,其一体化发展备受专家学者的关注,而呼包鄂城市群中研究各市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较少。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收集整理2006—2013年呼包鄂各市的指标值,采用熵值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并分别求出呼包鄂三市能源、经济和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值,再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做出评价,并运用灰色模型GM(1,1)预测未来5年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2006—2013年,能源和环境子系统评价值包头最高,其次是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最差;经济子系统评价值呼和浩特最高,包头次之,鄂尔多斯最差。2014—2018年,能源-经济、能源-环境、经济-环境、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度均表现为包头最高,其次是呼和浩特,鄂尔多斯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GM(1 1) 呼包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型构建方法论 被引量:14
6
作者 李继峰 张阿玲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0-175,共6页
目前,国际上用于温室气体(GHG,green house gas)减排影响研究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主要建模思路,是在一个模型中同时融合自底向上的部门分析与自顶向下的宏观分析,构建混合模型.其中的难点是如何在一个模型里能够将2种思... 目前,国际上用于温室气体(GHG,green house gas)减排影响研究的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评价模型的主要建模思路,是在一个模型中同时融合自底向上的部门分析与自顶向下的宏观分析,构建混合模型.其中的难点是如何在一个模型里能够将2种思路协调一致.较详细地介绍构建混合模型的3种主流方法:1)在完整的自底向上的能源系统模型的基础上添加一个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块;2)在一个自顶向下的宏观经济模型之内,对能源生产部门采用自底向上的技术描述;3)将2种思路的模型使用几个变量联接起来构建混合模型,每个模型独自运转.通过这3种思路的对比分析,认为遵循第3种思路构建的混合模型应用范围更广泛,能够用于分析复杂的能源系统问题,例如GHG减排的影响及能源系统发展战略选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型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分析 温室气体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经济-环境模型”的能源结构合理度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许珊 范德成 +1 位作者 王韶华 张伟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31-135,共5页
我国的能源瓶颈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笔者以能源经济学为理论支撑,从低碳经济发展对能源结构的要求角度,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能源发展规划、环境等3个维度,分析了各个维度的构成要素,运用SPSS16.0对每个要素进行单样本T检验,确定了1... 我国的能源瓶颈突出表现为结构性矛盾。笔者以能源经济学为理论支撑,从低碳经济发展对能源结构的要求角度,提出了社会经济发展、能源发展规划、环境等3个维度,分析了各个维度的构成要素,运用SPSS16.0对每个要素进行单样本T检验,确定了15个测评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个指标的权重,构建了能源-经济-环境模型,并以此模型对2002年~2008年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此阶段我国能源结构合理度变化趋势呈"U"状,即先降后升;能源结构在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上的得分呈上升趋势,而在能源发展规划执行力度、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得分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结构 能源-经济-环境模型” 能源结构合理度 测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发展中的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 被引量:17
8
作者 杜慧滨 顾培亮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362-365,共4页
能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紧密地耦合在一起是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了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自组织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子系统之间和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内部协调发展机制等。以某市为... 能源、经济和环境问题紧密地耦合在一起是区域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分析了区域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自组织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该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子系统之间和子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内部协调发展机制等。以某市为例,建立了“工业用煤-环境-经济”系统演化模型,且在政府重视程度为1.6的条件下,得到环境综合指数和区域经济协调度最高以及工业总产值较大的结论,并在此条件下,预测未来年度指标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 复杂系统 自组织 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周荣敏 张燕 《商业时代》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0-131,共2页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采用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2000-2008年间的能源、经济、环境(3E)综合发展水平状况。研究发现,区域3E综合发展水平虽然整体趋势向好,但各子系统间的非平衡性矛盾依然突出。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协调发展区域3E的合... 本文以河北省为例,采用综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考察了2000-2008年间的能源、经济、环境(3E)综合发展水平状况。研究发现,区域3E综合发展水平虽然整体趋势向好,但各子系统间的非平衡性矛盾依然突出。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协调发展区域3E的合理措施,为制定统筹兼顾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3E) 综合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 主成分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资源-能源-经济-环境综合投入产出表及绿色税费核算分析 被引量:15
10
作者 雷明 《东南学术》 2001年第4期64-74,共11页
本文在199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基础上,将环境保护活动(资源恢复,污染治理)从传统产业部门分离出来,形成新的虚拟的环保产业部门(资源恢复部门,污染治理部门),通过搜集计算产生新设计的两行(资源使用,污染物排放)两列... 本文在199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基础上,将环境保护活动(资源恢复,污染治理)从传统产业部门分离出来,形成新的虚拟的环保产业部门(资源恢复部门,污染治理部门),通过搜集计算产生新设计的两行(资源使用,污染物排放)两列(资源恢复,污染治理)数据,具体构造了一张相对完整的资源—能源—经济—环境综合投入产出表。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绿色税费(环境税费)价格效应进行了核算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能源-经济-环境综合投入产出表 绿色税费 价格效应 理论价格计 算表 产品价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AR模型的河南省能源-经济-环境动态关系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晓飞 赵黎晨 吕可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48-54,71,共8页
依据河南省2000—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GDP和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河南省能源-经济-环境的VAR模型,基于此,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河南省能源、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经济增长... 依据河南省2000—2014年能源消费总量、GDP和工业废气排放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构建河南省能源-经济-环境的VAR模型,基于此,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对河南省能源、经济和环境三者的动态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三者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动态发展关系及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河南省环境污染对能源消费具有负向影响作用,能源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能源消费及经济增长加剧了环境污染;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短期内的主要贡献因子均为能源消费。最后为促进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从产业结构升级、环境污染防控、大气污染防控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给予一些政策措施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 VAR模型 脉冲响应函数 方差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思维对构建能源-经济-环境(3E)大数据平台的启示 被引量:7
12
作者 邱立新 李筱翔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05-211,共7页
以大数据应用技术和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为基础,融合大数据和能源-经济-环境三位一体两种思维,提出能源-经济-环境(3E)大数据平台的框架构想和运营模式,为大数据背景下分析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挖掘大数据背后所隐藏的关联... 以大数据应用技术和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为基础,融合大数据和能源-经济-环境三位一体两种思维,提出能源-经济-环境(3E)大数据平台的框架构想和运营模式,为大数据背景下分析能源、经济、环境复杂系统,挖掘大数据背后所隐藏的关联规则,将不规则、散乱的数据变成政府、企业、研究机构等各类组织的信息资源提供数据支撑、工具支撑、方法论支撑等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Hadoop技术 能源-经济-环境 大数据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省际生态效率影响机理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唐晓灵 曹倩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44-650,共7页
以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模型、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STIRPAT模型等方法分析基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下省际生态效率水平及内外部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中国生... 以2000—2016年中国30个省际的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Super-SBM模型、Global-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STIRPAT模型等方法分析基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下省际生态效率水平及内外部因素对生态效率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1)中国生态效率均值为0.528,整体上无效。东、中部地区逐渐迈向规模报酬递减阶段。(2)技术和规模是促进生态效率提高的主要内部驱动因素。(3)生态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U”型分布;由于存在“技术回弹”效应,技术进步对生态效率未表现出显著促进作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城镇化水平对生态效率起抑制作用,而环境规制、对外开放水平、外商直接投资是生态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 生态效率 影响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城市群能源-经济-环境-科技耦合协调水平评价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治国 李兆哲 高玮浓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88-91,共4页
推动黄河流域多系统协调发展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此,文章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11—2020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能源-经济-环境-科技四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与外部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 推动黄河流域多系统协调发展是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为此,文章使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11—2020年黄河流域七大城市群能源-经济-环境-科技四元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度,并对其时空演化特征与外部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四元系统综合评价指数总体呈稳定上升态势,且各城市群均属于科技滞后型;(2)四元系统耦合协调度得到显著提升,区域特征主要表现为耦合协调度从流域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3)各地级市四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存在显著正向空间相关性,少数地区发生跃迁现象,跃迁路径存在差异,且数字基础设施已经成为推动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科技耦合协调发展的重要外部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科技系统 耦合协调度 科技滞后型 空间相关性 数字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柏明国 朱咸利 刘翀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15-17,共3页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求取指标权重,进而构建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2000-2011年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 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建立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求取指标权重,进而构建安徽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模型,对安徽省2000-2011年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性进行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能源结构失衡和环境污染已成为制约安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安徽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实现能源、经济和环境三者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 协调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糊机会约束目标规划模型 被引量:2
16
作者 宋杰鲲 栾龙 +1 位作者 陆悠悠 张冬 《山东科学》 CAS 2013年第6期92-100,共9页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科学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选取目标参数与决策变量,视三次产业单位投资产值、主要污染物产生系数与单位治理投资去除量等参数为模糊变量,构建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科学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根据山东省"十二五"规划,选取目标参数与决策变量,视三次产业单位投资产值、主要污染物产生系数与单位治理投资去除量等参数为模糊变量,构建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模糊机会约束目标规划模型,应用混合智能算法进行求解。实证分析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能源-经济-环境系统 模糊机会约束目标规划 混合智能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源安全与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建模文献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侯丹丹 《中国集体经济》 2017年第1期61-64,共4页
国内外有关能源安全和能源模型的相关研究,将能源问题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口发展等问题进行链接,从多维度考察能源安全问题,3E模型的不断发展完善为整合多视角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尽管如此,现有能源安全指标... 国内外有关能源安全和能源模型的相关研究,将能源问题和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科技创新、人口发展等问题进行链接,从多维度考察能源安全问题,3E模型的不断发展完善为整合多视角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尽管如此,现有能源安全指标未能有效体现不同种类能源之间的替代和互补关系、无法解释不同能源之间的风险表现;而在3E系统建模方面,很少触及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缺少能源安全问题的自主性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安全 能源-经济-环境 能源多样性 能源模型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的河北省能源-经济-环境协调评价研究
18
作者 刘璟 王涛 王国贞 《商场现代化》 2010年第22期97-97,共1页
本文在对能源-经济-环境系统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DEA评价方法对河北省能源-经济-环境协调水平进行了评价,得出了河北省能源-经济-环境投入产出的技术有效性和规模有效性结果,最后对其评价结果进行了研究分析。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 DEA 技术有效性 规模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能源-经济-环境-科技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国柱 黄琪骏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29-131,共3页
文章根据2006—2017年北京、天津及河北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能源、经济、环境和科技四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大体上呈上升态势,各子系... 文章根据2006—2017年北京、天津及河北的面板数据,构建了耦合协调度模型,对能源、经济、环境和科技四个子系统的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采用空间计量模型研究了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子系统发展水平大体上呈上升态势,各子系统发展势头良好;京津冀四元系统耦合度较好,大部分达到0.8以上;京津冀耦合协调度由轻微不协调调整到温和协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经济-环境-科技 熵值法 耦合协调度 京津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SD建模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海云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9,共5页
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但能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可确定主要指标及指标间的量化关系,构建并验证山东省3E系统动态仿真模... 山东省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已经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发展成就,但能源-经济-环境复合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可确定主要指标及指标间的量化关系,构建并验证山东省3E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对山东省3E系统协调进行仿真预测。研究发现,在当前经济发展模式下,山东省能源对外依存度将日趋严峻,经济发展结构将失衡,环境治理压力将日趋加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能源-经济-环境 协调发展 仿真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