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黄河流域城市群能源-经济-环境-科技耦合协调水平评价 |
李治国
李兆哲
高玮浓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5
|
|
2
|
京津冀能源-经济-环境-科技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
李国柱
黄琪骏
|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2
|
|
3
|
“水-能源-粮食”纽带视角下黄河流域数字经济的绿色作用机制研究 |
陈桂生
彭俊杰
|
《管理学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4
|
中国科技-经济-生态协调研究的文献特征与热点分析 |
吴丹
陈江南
|
《科技和产业》
|
2025 |
0 |
|
5
|
中部地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与障碍度分析 |
张方程
张锦宗
衣依
赵莹莹
|
《科技和产业》
|
2025 |
0 |
|
6
|
能源产业政策与能源-环境-经济协同发展 |
江三良
陈露茜
|
《产业经济评论》
CSSCI
|
2024 |
0 |
|
7
|
基于碳交易和碳税机制的火电厂环境-经济管理 |
刘敏
周然
汤栋
|
《环境与发展》
|
2025 |
0 |
|
8
|
IEA国家经济-能源-环境-社会四元系统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
胡军峰
王建辉
|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9
|
“人才-科技-产业”三链协同下中国新质生产力发展路径研究——基于动态QCA方法的实证检验 |
李亚玲
饶静
|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10
|
中国省域数字-能源-经济-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特征 |
黄竣璇
林昕
|
《科技和产业》
|
2024 |
1
|
|
11
|
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系统耦合协同度实证研究 |
顾馨
侯强
|
《价值工程》
|
2024 |
0 |
|
12
|
基于技术-组织-环境(TOE)与整合型科技接受模式(UTAUT)的智慧工地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
薛松
陈静妍
麦锦田
|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
2024 |
5
|
|
13
|
长江经济带旅游经济-城镇化-生态环境耦合研究 |
王佳韡
冉光泰
肖世平
吴佳敏
|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4
|
考虑碳-绿证耦合机制的电-气-热综合能源系统分布式鲁棒低碳经济调度 |
邵振国
林勇棋
陈飞雄
郑翔昊
郭奕鑫
颜熙颖
|
《电力自动化设备》
EI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黄河流域九省(区)人口-水资源-经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及障碍因素分析 |
李佳璐
潘景茹
冯峰
徐鹏
刘翠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16
|
数字经济对城乡“环境-经济”协同发展的影响研究 |
程莉
严月岑
杨瑾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17
|
河西走廊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系统耦合关系及时空分异 |
张文睿
孙栋元
王亦可
杨俊
兰立军
靳虎甲
徐裕
|
《干旱区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8
|
主体功能区视角下的滇中城市群人口-经济-资源环境时空耦合分析 |
龙晓惠
陈国平
林伊琳
赵俊三
王荣耀
冯怡翔
|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9
|
基于水-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同演变的生态流量阈值适宜性研究 |
王钰
张翔
闫少锋
刘浩源
邓梁堃
付湘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20
|
河南省黄河流域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评价及驱动因素分析 |
吕铖
吕素冰
焦天一
赵衡
王富强
邵薇薇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
2024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