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猪精液质量与精子脂质成分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佳颖 马博闻 +2 位作者 赵青余 张军民 汤超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7-1548,共12页
【目的】建立公猪精液品质与精子脂质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公猪精液品质准确评价提供支撑。【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大白和长白等代表性品种公猪的精液,使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omputer-assisted sperm analysis,CASA)系统对精子密度、精... 【目的】建立公猪精液品质与精子脂质成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公猪精液品质准确评价提供支撑。【方法】本研究采集了大白和长白等代表性品种公猪的精液,使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omputer-assisted sperm analysis,CASA)系统对精子密度、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和精液体积等精液品质指标进行检测。根据精子活力将精液样品分为正常活力(≥70%,n=11)和低活力(<70%,n=11)两组,利用UPLC-Q-Exactive-Orbitrap/MS对两组精子样品进行非靶向脂质组分析。采用t检验(t tests)、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和相关性分析(correlation)等统计分析方法对脂质组学检测结果进行多元化分析。根据对分类具有重要贡献的变量(variable important in projection,VIP)值>1和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0.05的双重标准进行筛选,得到两组精子样品之间差异脂质分子。【结果】正离子和负离子模式下共鉴别出166种差异脂质分子,其中70种差异脂质分子集中在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choline,PC)这类脂质上。甘油二酯(diglyceride,DG)、鞘磷脂(sphingomyelin,SM)、PC、酵母甾醇(zymosterol ester,ZyE)和糖基神经酰胺(simple Glc series,Hex3Cer)等脂质亚类的含量在活力低的精子中显著减少,且均与精子活力呈显著正相关(P<0.05)。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和磷脂酰胆碱酯(phosphatidylcholine ester,PC(e))在活力低的精子中显著增加,与精子活力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脂质组学可以准确区分不同活力精子中脂质亚类和脂质分子的组成差异,PC、DG、SM、PC、ZyE、Hex3Cer,TG和PC(e)等脂质的组成成分及其含量可作为区分精子活力高低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猪 精液品 脂质成分 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成分与代谢在帕金森病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裴晓雪 陈珈萱 +2 位作者 宋传锦 王少松 崔莹雪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6期723-728,共6页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其患病人数逐年增多,脂质既具有结构功能又具有生理作用,在大脑结构的发育过程以及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脂质代谢参与了PD的病理进展。综述主要总结了PD中的...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系统慢性退行性疾病,其患病人数逐年增多,脂质既具有结构功能又具有生理作用,在大脑结构的发育过程以及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脂质代谢参与了PD的病理进展。综述主要总结了PD中的脂代谢异常及其造成的病理损伤,以及基于脂类代谢的治疗、相关药物研究方向的进展和未来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脂质成分 代谢 神经退行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水解金枪鱼油的工艺优化及脂质成分分析
3
作者 李艳阳 王春艳 +3 位作者 罗婷予 夏秋瑜 刘书成 单凯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117,共9页
【目的】对固定化脂肪酶Rhizopus oryzae lipase(ROL)水解金枪鱼油进行工艺优化,并分析水解前后脂质组分差异。【方法】使用固定化脂肪酶ROL、RIM、ZT水解金枪鱼油,测定甘油酯的脂肪酸组成及脂质组成,筛选脂肪酶;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温度... 【目的】对固定化脂肪酶Rhizopus oryzae lipase(ROL)水解金枪鱼油进行工艺优化,并分析水解前后脂质组分差异。【方法】使用固定化脂肪酶ROL、RIM、ZT水解金枪鱼油,测定甘油酯的脂肪酸组成及脂质组成,筛选脂肪酶;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温度、pH、水解转速对金枪鱼油水解度的影响,以及吸附剂、离心转速和离心时间等因素对水解甘油酯分离得率的影响;分别以水解度和得率为指标对单因素确定的最佳水平范围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并分析鱼油水解8h所得水解甘油酯的脂肪酸组成、脂质组成、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结果】经固定化脂肪酶ROL水解得到的甘油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富集效果最好,EPA和DHA质量分数达(42.11±1.69)%,Omega-3含量显著提高,甘油酯中甘油一酯和甘油二酯占比显著提升(P<0.05);金枪鱼油水解甘油酯的最佳水解条件为pH值7.5,温度40℃、转速300r/min,水解8h金枪鱼油水解度为(37.76±1.00)%;水解甘油酯提取过程中以油脂硅胶为吸附剂,最佳提取工艺为油脂硅胶与鱼油的质量比1∶150,离心时间5 min、离心转速6000 r/min,此条件下金枪鱼油甘油酯得率为(46.89±0.60)%,但热稳定性和氧化稳定性均降低,其中氧化稳定性变化显著(P<0.05)。【结论】固定化脂肪酶ROL水解金枪鱼油能显著改善甘油酯的脂质组成,提高EPA和DHA含量,以油脂硅胶为吸附剂的分离工艺可减少有机溶剂的使用,提高了经济性和环保性,优化的鱼油脂质水解和分离工艺为鱼油的精深加工和绿色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枪鱼油 酶法水解 Omega-3多不饱和肪酸 工艺优化 脂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龙和水蛭脂质成分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巩晓宇 陆燕萍 +2 位作者 严俊珍 陈秋燕 余驰 《中国药师》 CAS 2022年第8期1486-1489,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地龙和水蛭两种动物类药材中脂质成分,阐明两种药材药理作用的部分物质基础。方法:试验中选择5批次地龙和5批次水蛭,采用超高效液相和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脂质成分的相对含量,比较分析两者脂质成分差异化合物信息,探讨物质... 目的:比较分析地龙和水蛭两种动物类药材中脂质成分,阐明两种药材药理作用的部分物质基础。方法:试验中选择5批次地龙和5批次水蛭,采用超高效液相和质谱联用技术,检测脂质成分的相对含量,比较分析两者脂质成分差异化合物信息,探讨物质组成及分布情况。结果:试验中共鉴定出五大类共1 050种脂质化合物,两者在脂质成分上较为类似,但磷脂酸、溶血磷脂酸、糖鞘脂、神经酰胺、1-磷酸神经酰胺这几类成分在水蛭和地龙的脂质成分构成中相对含量有很大差异。结论:脂质成分的分析,有助于探索和分析动物类药材药理活性的物质基础,对于解释其药理作用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龙 水蛭 脂质成分 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禽蛋脂质成分的调控与改善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俊东 申瑞玲 李淑琴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鸡蛋 禽蛋 脂质成分 营养调控 育种 胆固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兰拳练习对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关系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文鹤 张素珍 +1 位作者 郭黎 刘军华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30-35,共6页
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 ,研究长期规律木兰拳练习对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以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可能关系。结果发现 ,在绝经期进行长期规律木兰拳练习 ,可以显著改善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 采用实验测试的方法 ,研究长期规律木兰拳练习对绝经期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的影响 ,以及红细胞变形性与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可能关系。结果发现 ,在绝经期进行长期规律木兰拳练习 ,可以显著改善女性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 ,这种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改善 ,包括膜胆固醇 (CHO)与膜C/PL比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女性 木兰拳练习 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膜脂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春新碱对小鼠肉瘤S180细胞脂质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黎运源 吴波 +1 位作者 凌光鑫 莫丽儿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41-343,共3页
观察长春新碱(VCR)对小鼠肉瘤S180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影响,发现VCR接触24小时后,S180细胞膜磷脂含量显著增加,胆固醇/磷脂(C/P比值降低,磷脂中的花生四烯酸摩儿百分比减少。与对照组比较,这些变化均有统计学... 观察长春新碱(VCR)对小鼠肉瘤S180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影响,发现VCR接触24小时后,S180细胞膜磷脂含量显著增加,胆固醇/磷脂(C/P比值降低,磷脂中的花生四烯酸摩儿百分比减少。与对照组比较,这些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或P<0.05)。提示膜脂质成分及其理化特性的研究对于探讨VCR的抗癌作用机制和了解细胞对药物耐受性的原因可能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春新碱 抗肿瘤活性 细胞膜 脂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raves’病甲亢患者血清脂质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勇义 张华川 +2 位作者 全会标 陈开宁 陈道雄 《海南医学》 CAS 2001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Graves’病甲亢患者血清TC、Tg、HDL-C、LDL-C、ApoAI、ApoB100和Lp(a)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配对方法比较Caaves’病甲克患者组(甲亢组)和正常对照(正常组)血清TC... 目的观察Graves’病甲亢患者血清TC、Tg、HDL-C、LDL-C、ApoAI、ApoB100和Lp(a)变化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配对方法比较Caaves’病甲克患者组(甲亢组)和正常对照(正常组)血清TC、Tg、LDL-C、HDL-C、ApoAI、ApoB100和Lp(a)差异。结果甲亢组较正常组血清TC明显降低,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 0.01;甲亢组较正常血清 Tg、LDL- C、HDL- C、ApoAI、ApoB100降低,均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甲亢组较正常血清Lp(a)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1)Grawes’病甲亢病人血清TC、Tg、HDL-C、LDL-C、ApoA、ApoB100均降低,以TC更明显;(2)尽管甲亢病人血清HDL-C、ApoA1水平降低,但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TC、Tg、LDL-C、ApoAI、ApoB100也同步降低。因此,我们是否可以推测对于肥胖伴高脂血症,尤其是T4偏低的病人是否可使用T4减肥同时降低高脂血症;(3)甲亢病人血清Lp(a)虽有轻度降低,但进一研究甲亢病人的Lp(a)变化及其机理是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甲亢 甲状腺激素 脂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及其与血粘度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马焕文 郭述苏 +1 位作者 樊红 杨霞 《中国微循环》 1999年第2期120-121,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及其与血粘度的关系。方法对58例脑梗塞患者和26名健康人的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全血粘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患者红细胞膜胆固醇(CHO)含量升高,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 目的探讨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脂质成分改变及其与血粘度的关系。方法对58例脑梗塞患者和26名健康人的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全血粘度进行了测定。结果患者红细胞膜胆固醇(CHO)含量升高,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含量降低,全血粘度升高。直线相关分析,PC与全血高切粘度呈负相关,神经鞘磷脂(SM)与全血低切粘度呈正相关。结论脑梗塞患者红细胞膜不仅存在胆固醇代谢异常,同时也存在磷脂组分代谢障碍,后者对血粘度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红细胞膜 脂质成分 全血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脂肪乳剂Intralipid对胆囊胆汁脂质成分的影响
10
作者 夏强 花天放 +2 位作者 张延龄 钟福全 张明珍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1999年第2期96-98,共3页
目的: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短期输注脂肪乳剂对病人胆囊胆汁脂质成分以及胆汁成石性的影响,探讨脂肪乳剂在TPN继发胆道疾患中的作用。方法:30例胃癌病人被随机分成三组,自术前3天起,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20%Intrali... 目的:本研究为前瞻性观察短期输注脂肪乳剂对病人胆囊胆汁脂质成分以及胆汁成石性的影响,探讨脂肪乳剂在TPN继发胆道疾患中的作用。方法:30例胃癌病人被随机分成三组,自术前3天起,对照组常规术前准备,20%Intralipid(IL)组和10%IL组分别予以静脉输注长链脂肪乳剂20%IL500ml/d和10%IL1000ml/d。术中采取胆囊胆汁,测胆酸、磷脂和胆固醇,计算胆固醇饱和指数(CSI)。结果:三组胆囊胆汁各项脂质成分未见显著差异,胆汁CSI亦未见显著差异。结论:短期输注脂肪乳剂不影响胆囊胆汁脂质成分和成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肪乳剂 胆汁 脂质成分 胆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蜜蜂所在蜂花粉脂质成分和功能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凯 《中国蜂业》 2017年第10期11-11,共1页
近日,蜜蜂所蜂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基于四级杆一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开发了一种快速、高效的蜂花粉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蜂花粉中的脂质成分,实现了花粉脂质组分在组学水平上的... 近日,蜜蜂所蜂产品质量安全与风险评估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团队”)基于四级杆一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开发了一种快速、高效的蜂花粉脂质组学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蜂花粉中的脂质成分,实现了花粉脂质组分在组学水平上的高通量分析。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农业领域TOP期刊《农业食品化学》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成分 蜂花粉 蜜蜂 功能 产品量安全 农业领域 高分辨 高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变化与正常妊娠的关系
12
作者 李杭生 任芬若 +3 位作者 贾莉婷 刘文第 郑惠良 祁元明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期间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比色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气相色谱法对22例正常妊娠妇女及24例健康未妊娠妇女进行了红细胞膜磷脂、胆固醇及八种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正常妊娠组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期间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变化。方法:采用比色法、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气相色谱法对22例正常妊娠妇女及24例健康未妊娠妇女进行了红细胞膜磷脂、胆固醇及八种脂肪酸含量的测定。结果:正常妊娠组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及胆固醇/磷脂的比值均高于健康未妊娠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膜八种脂肪酸含量在两组间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正常妊娠组红细胞膜胆固醇、磷脂含量的升高可能是血清脂质变化的反映,正常妊娠组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这种变化不影响红细胞变形性、全血粘度及子宫──—胎盘微循环的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常妊娠 红细胞膜 脂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UPLC-Q-TOF MS技术分析坛紫菜中脂质成分 被引量:3
13
作者 宋燕燕 李敏 +3 位作者 吴柱樟 陈娟娟 徐继林 严小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25-433,共9页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联用技术快速鉴定坛紫菜中脂质成分。以乙腈、甲醇、异丙醇和水作为梯度洗脱剂,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8色谱柱为固定相,快速分离坛紫菜中的脂质成分;同时,结合脂质成分的高分辨质...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 MS)联用技术快速鉴定坛紫菜中脂质成分。以乙腈、甲醇、异丙醇和水作为梯度洗脱剂,Waters Acquity UPLCTM BEH C8色谱柱为固定相,快速分离坛紫菜中的脂质成分;同时,结合脂质成分的高分辨质谱裂解规律,鉴定了脂质结构,并确定了脂质的酰基位置和脂肪链长度及其不饱和度。结果表明,坛紫菜中脂质成分大致分为糖脂、磷脂和甘油三酯,其中糖脂类包括5种,分别为DGDG、Lyso-DGDG、MGDG、SQDG和Lyso-SQDG;磷脂类包括3种,分别为PG、Lyso-PG和Lyso-PC。该方法在鉴定坛紫菜的脂质成分种类和定性分析脂质成分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谱(UPLC-Q-TOF MS) 坛紫菜 脂质成分 裂解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PLC-MS技术的黄颡鱼中不同部位脂质成分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怡 徐盼盼 +2 位作者 宋悦 陈娟娟 杨锐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85-791,共7页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MS)分析了黄颡鱼不同部位的脂质成分。采用甲醇-氯仿(1∶1,体积比)对血清、肌肉和肝脏进行脂质成分提取。液相色谱采用C8色谱柱,柱温40℃,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异丙醇(1∶1∶1),流动... 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技术(UPLC-Q-TOF-MS/MS)分析了黄颡鱼不同部位的脂质成分。采用甲醇-氯仿(1∶1,体积比)对血清、肌肉和肝脏进行脂质成分提取。液相色谱采用C8色谱柱,柱温40℃,流动相A为乙腈-甲醇-异丙醇(1∶1∶1),流动相B为乙腈-水(0.1%甲酸,0.01%氯化锂)。根据高分辨质谱获得精确分子量,推测出元素组成,并结合脂质成分的二级质谱裂解规律,在血清、肌肉和肝脏中共鉴定出85个脂质成分,主要有PC,Lyso-PC,PE,Lyso-PE,PI,PS,DAG,TAG,SM和Cer。在这3个部位中有19个共有脂质成分,包括Lyso-PC 16∶0,9个PC,3个PI,4个TAG和2个SM。此外PS和Lyso-PE仅在肌肉中鉴定出,分别为PS 18∶0/22∶6,Lyso-PE 16∶0和Lyso-PE 18∶1;神经酰胺仅在肝脏中观察到,为Cer(d18∶1/24∶1);而PE和DAG只在肌肉和肝脏中存在,在血清中未发现。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高效,为快速、全面了解黄颡鱼中的脂质分布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超高效液相色谱-谱(UPLC-MS) 脂质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质成分在帕金森病发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魏越 刘阳 鲁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41-1348,共8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征为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同时伴随路易小体形成和胶质细胞增生。目前报道的脂质代谢与PD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脂质成分在PD进展...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主要病理学特征为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进行性丢失,同时伴随路易小体形成和胶质细胞增生。目前报道的脂质代谢与PD发病相关性的研究表明不同类型的脂质成分在PD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因临床患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年龄、性别或病因),故难以获得脂质与PD发生发展之间的明确联系。本文旨在综述脂质在PD中的研究进展,深化对PD病理和发病机制的认识,以期为治疗PD提供新的潜在靶点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成分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质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宁 江圣勇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年第6期355-356,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患者 脂质成分 普伐他汀 血清 冠心病家族史 危险因子 改善作用 水平 异常 高血压 5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血性脑血管病病人血浆LCAT活性与脂蛋白和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郭英华 初开秋 +3 位作者 周淑华 李延年 赵仁亮 唐盛孟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02年第1期19-21,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ICVD)病人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与脂蛋白和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含量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Nagaski酶学方法-外加底物法测定103例ICVD病人和60例...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disorders,ICVD)病人血浆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CAT)活性与脂蛋白和红细胞膜脂质成分含量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改良的Nagaski酶学方法-外加底物法测定103例ICVD病人和60例健康者血浆LCAT活性,并检测血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组分(HDL2-C、HDL3-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和B(apoA1,apoB)、红细胞膜胆固醇(RBCM-C)和红细胞膜磷脂(RBCM-PL)的含量变化。结果:ICVD病人血浆LCAT活性、HDL-C、HDL2-C及apoA1含量明显降低,血浆LDL-C、apoB、RBCM-C及RBCM-C/RBCM-PL比值显著增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浆LCAT活性分别与HDL-C、HDL2-C及apoA1水平呈正相关(P<0.05、P<0.05、P<0.05),而与LDL-C(和RBCM-C呈负相关(P<0.05)。结论:ICVD病人脂质代谢异常与血浆LCAT活性降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人 人血浆 ICVD LCAT LDL-C apoA1 脂质成分 HDL-C 负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芝孢子粉脂质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构建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8
作者 夏凤娜 关小莺 +3 位作者 陈少丹 陈秋颜 张一帆 杨小兵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2-59,共8页
以16批(S1~S16)不同来源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为材料,构建灵芝孢子粉脂质成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指纹图谱,将S1~S16的HPLC-ELSD指纹图谱数据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指认共有峰和... 以16批(S1~S16)不同来源的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为材料,构建灵芝孢子粉脂质成分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指纹图谱,将S1~S16的HPLC-ELSD指纹图谱数据导入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指认共有峰和评价相似度,采用HPLC-ELSD测定S1~S16中亚油酸、棕榈酸、油酸和麦角甾醇含量。结果表明:共指认4个共有峰,分别为亚油酸、棕榈酸、油酸和麦角甾醇;除S14外,其他15批灵芝孢子粉中脂质成分HPLC-ELSD指纹图谱相似度高,较为稳定;不同来源的灵芝孢子粉中亚油酸、棕榈酸和油酸的含量差异较大,麦角甾醇含量较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孢子粉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 脂质成分 指纹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妊高征患者红细胞免疫功能及红细胞膜脂质成分的变化 被引量:2
19
作者 付建红 卫朝霞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181-2182,共2页
关键词 红细胞免疫功能 妊高征患者 脂质成分 红细胞膜 红细胞变形能力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血液流变学 自身免疫 全血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壳贻贝的脂质成分与药用开拓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泽浩 胡健饶 盛海洲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6期61-64,共4页
本文就浙江沿海丰富的厚壳贻贝生物资源,分析了其收获期时脂类物质的有关性质和含量,表明厚壳贻贝的脂类物质不仅含量甚高,且具一定特性。结合中医药和民间应用基础,提出了药用开拓的前景,为贻贝的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厚壳贻贝 脂质成分 开拓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