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诊治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经验 被引量:4
1
作者 范志勇 吴山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6期1093-1095,1112,共4页
近年来颈椎及(或)上胸椎病变可以引起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认识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认可。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在诊治该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中医筋骨理论为根,现代神经解剖学为用,通过分析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 近年来颈椎及(或)上胸椎病变可以引起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认识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师的认可。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在诊治该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以中医筋骨理论为根,现代神经解剖学为用,通过分析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临床从强调筋骨评估规范化、手法操作标准化、治后验证流程规范化入手,全面探讨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诊治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 岭南林氏正骨推拿流派 手法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肌正骨术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大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松肌正骨术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46例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牵引联合双氯酚酸钾和地巴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单纯采用松肌正骨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0例,无效8例... 目的探讨松肌正骨术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46例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3例和观察组23例,对照组采用牵引联合双氯酚酸钾和地巴唑口服治疗,观察组单纯采用松肌正骨术治疗。结果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65.2%,观察组治愈18例,好转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松肌正骨术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能减轻各型症状,改善颈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 松肌正骨术 双氯酚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疗效 被引量:2
3
作者 何兴辉 郭汝松 +2 位作者 周春宇 丁带顺 刘换章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2期51-52,共2页
目的:探究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患者行林氏正骨手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东莞市寮步医院收治的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以其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 目的:探究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患者行林氏正骨手法治疗的效果。方法:择取2017年2月至2018年8月东莞市寮步医院收治的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以其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基于西医药物治疗方案行中医林氏正骨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率以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分别为93.48%和78.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比对照组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林氏正骨手法对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对其病情控制及康复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氏正骨手法 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 牵引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3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梁宏业 吴山 何秋茂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0年第6期47-48,共2页
目的:观察林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病人7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林氏正骨手法;对照组采用牵引配合口服双氯酚酸钾和地巴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 目的:观察林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病人7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8例。治疗组采用林氏正骨手法;对照组采用牵引配合口服双氯酚酸钾和地巴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显效5例,有效16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55.3%。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林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具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综合 正骨手法 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3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杨济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749-2750,共2页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6例采用手法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颈椎牵引加口服双氯芬酸钾、地巴唑治疗。结果:72例均获得随访,治疗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6例采用手法治疗,对照组36例采用颈椎牵引加口服双氯芬酸钾、地巴唑治疗。结果:72例均获得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55.5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法 冠心病 牵引
原文传递
梅花针叩刺配合脊柱正骨手法干预脊柱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6
作者 刘天骄 张欣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21年第18期1963-1967,2047,共6页
目的探讨梅花针叩刺配合脊柱正骨手法干预脊柱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梅花针叩刺配合脊柱正骨手法干预脊柱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7年2月—2019年2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脊柱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梅花针叩刺配合脊柱正骨手法干预,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电图ST-T段改变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记录2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27/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21/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颈背部酸痛、心前区疼痛、胸闷憋气、心慌气短、心悸评分和临床症状总积分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以上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ST-T段改变率均明显降低(P均<0.05),心绞痛发作时间均明显缩短(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ST-T段改变率低于对照组(P均<0.05),心绞痛发作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36条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中的各个维度评分(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均明显增加(P均<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14.8%(4/2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3.3%(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叩刺配合脊柱正骨手法治疗脊柱源性类冠心病综合征疗效更好,不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及降低ST-T段改变率,还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针 叩刺 正骨手法 冠心病综合征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结合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雷华 牛相来 +2 位作者 周伟 古力沙尔阿.吐尔逊 马军虎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1523-1525,共3页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脊源性类冠心病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龙氏正骨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 目的观察针灸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脊源性类冠心病的病人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结合龙氏正骨手法;对照组采用常规针灸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结合龙氏正骨手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龙氏手法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耿永彪 高妹花 +3 位作者 刘学英 陈景景 李福利 张惠民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19期2947-2949,共3页
目的研究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2年7月确诊为脊源性类冠心病的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法;对照组采用偏振光(polarized light)照射配合口... 目的研究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3月至2012年7月确诊为脊源性类冠心病的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治疗组采用神经阻滞联合臭氧注射法;对照组采用偏振光(polarized light)照射配合口服醋氯氛酸片和地巴唑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对照组治愈9例,好转11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1.4%。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阻滞法联合臭氧注射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神经阻滞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结合热敷治疗飞行员脊源性类冠心病60例的效果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4
9
作者 甄鹰 杨文东 +1 位作者 孙梅 郭伟 《空军医学杂志》 2013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手法结合热敷治疗飞行员脊源性类冠心病的效果。方法收集60例脊源性类冠心病飞行员的临床资料,分为试验组:30例飞行员采用手法结合热敷方法治疗护理。对照组:30例飞行员采用心血管药物治疗护理。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的胸闷、心... 目的探讨手法结合热敷治疗飞行员脊源性类冠心病的效果。方法收集60例脊源性类冠心病飞行员的临床资料,分为试验组:30例飞行员采用手法结合热敷方法治疗护理。对照组:30例飞行员采用心血管药物治疗护理。治疗前后对两组病人的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颈背疼痛等症状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病人的胸闷、心前区疼痛、心悸、颈背疼痛等症状的改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结合热敷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飞行员出现的症状疗效肯定,可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疾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手法 中药!敷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整复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嘉士健 雷行华 +2 位作者 黄翠华 嘉雁苓 廖建坤 《中国中医急症》 2014年第10期1924-192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手法整复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70例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胶囊、地巴唑片、冠心滴丸治疗。结果...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手法整复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临床疗效。方法将明确诊断的70例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美洛昔康胶囊、地巴唑片、冠心滴丸治疗。结果治疗组在视觉模拟(VAS)评分、临床体征积分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高于对照组之60.00%(P<0.01)。结论针刀松解配合脊椎平衡手法整复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操作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针刀 椎平衡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炙联合正骨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献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8年第5期749-751,共3页
目的研究针炙联合正骨治疗脊源性心脏病患者49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本院收治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9例实施针炙联合正骨治疗,对照组49例实施牵引联合双氯酚酸钾和地巴唑治疗... 目的研究针炙联合正骨治疗脊源性心脏病患者49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11月本院收治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9例实施针炙联合正骨治疗,对照组49例实施牵引联合双氯酚酸钾和地巴唑治疗。统计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依据健康调查简表(SF-36)予以评估。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5.92%比79.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76.34±12.71)比(63.59±11.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实施针炙联合正骨治疗具有显著效果,可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炙 正骨 冠心病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源性类冠心病推拿针灸治疗及护理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世杏 庞勇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13期155-155,共1页
目的:观察推拿、针灸治疗及护理脊源性类冠心病的疗效。方法:61例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及对照组方3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针灸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心血管药物治疗及护理。治疗10天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疗... 目的:观察推拿、针灸治疗及护理脊源性类冠心病的疗效。方法:61例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31及对照组方3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针灸治疗及护理,对照组采用心血管药物治疗及护理。治疗10天后比较疗效。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推拿针灸治疗护理脊源性类冠心病疗效显著,大大减轻病人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推拿、针灸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整脊疗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宁 吴祖耀 曲英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8期20-21,共2页
目的:研究中医整脊疗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期间就诊的80例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 目的:研究中医整脊疗法治疗脊源性类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0年7月31日期间就诊的80例脊源性类冠心病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分组法,分成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医整脊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骨手法对纠正颈神经压迫和胸椎后关节紊乱效果显著,能快速解除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整疗法 冠心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孤立综合征患者血清和脑脊液中脑源性与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其神经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麦卫华 胡学强 +1 位作者 陆正齐 王玉鸽 《中国医药》 2010年第12期1122-1125,共4页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早期表现--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对27例CIS患者及21例对照者进行研究,CIS患者发作期进行扩...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MS)的早期表现--临床孤立综合征(CIS)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水平及其神经保护作用.方法 对27例CIS患者及21例对照者进行研究,CIS患者发作期进行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分、寡克隆带测定及MRI检查,液相芯片分析技术检测血清及脑脊液BDNF、GDNF浓度.结果 CIS患者发作期血清及脑脊液BDNF[分别为(5.981±0.995)和(0.178±0.008)μg/L]、GDNF浓度[分别为(0.039±0.007)和(0.082±0.011)μg/L]与对照组[血清:(4.374±0.501)、(0.042±0.007)μg/L;脑脊液:(0.152±0.011)、(0.065±0.013)μg/L]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脊液BDNF与GDNF浓度呈正相关(r=0.777,P=0.000),血清BDNF与GDNF浓度无相关性(r=-0.375,P=0.126).血清及脑脊液BDNF、GDNF浓度与EDSS评分、血脑屏障指数、Delpech指数、Tourtellotte合成率及脑萎缩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IS患者体内BDNF与GDNF水平相关,二者可能具有协同的神经保护作用.BDNF及GDNF与CIS患者血脑屏障破坏及中枢神经系统内IgG合成无关,与神经功能残疾及脑萎缩的关系仍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孤立综合征 多发硬化 神经营养因子 胶质细胞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凤斌 《中国农村卫生》 2017年第19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62例患者,以随机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将藻酸双酯纳、肝素等治疗对参照组31...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62例患者,以随机法为依据将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1例。将藻酸双酯纳、肝素等治疗对参照组31例患者实行,研究组31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硝酸脂类药物。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电图情况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在束支传导阻滞、陈旧心肌梗死、电轴左偏、缺血性ST-T改变等发生率上研究组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在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进行治疗的时候,需要对综合治疗的方式进行应用,在对肺心病进行治疗的基础上,在对冠心病进行治疗的时候应用硝酸脂类药物,能够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病 冠心病 硝酸脂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TNT研究分析
16
作者 Deedwania P. Barter P. +1 位作者 Carmena R. 孙凯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7年第2期9-10,共2页
背景:尽管代谢综合征对心血管事件有预测价值,但很少有试验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本项对降脂治疗达新目标(TNT)研究进行的析因分析评价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背景:尽管代谢综合征对心血管事件有预测价值,但很少有试验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对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影响。本项对降脂治疗达新目标(TNT)研究进行的析因分析评价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强化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治疗是否对冠心病伴代谢综合征患者具有心血管方面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TNT 冠心病死亡 降脂治疗 心血管事件 预测价值 他汀药物 心血管疾病 非致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合用预防冠心病效果更佳 被引量:2
17
作者 魏开敏 《求医问药》 2010年第5期29-29,共1页
冠心病患者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作为预防性用药,能够降低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等)的几率,这一观点早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近年来,医学专家又指出,他汀类药物也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的预防性用药.该药在防治心... 冠心病患者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作为预防性用药,能够降低发生严重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冠脉综合征、心肌梗死等)的几率,这一观点早已得到医学界的公认.近年来,医学专家又指出,他汀类药物也可以作为冠心病患者的预防性用药.该药在防治心血管疾病方面具有与阿司匹林异曲同工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防用药 他汀药物 阿司匹林 药物合用 冠脉综合征 冠心病患者 心血管疾病 病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环类抗抑郁剂戒断综合征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曾昭祥 刘琳 +2 位作者 卢士臣 曹中昌 张永东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1995年第4期211-212,共2页
对86例三环类抗抑郁药(TCA)戒断综合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戒断症状以全身及胃肠道不适最为常见,其次是焦虑、烦躁不安及失眠,肌内震颤及抑郁加重也较多见.治疗以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及重复给小剂量TCA为主.本文还对TCA戒断综合征的发... 对86例三环类抗抑郁药(TCA)戒断综合征进行了分析,发现戒断症状以全身及胃肠道不适最为常见,其次是焦虑、烦躁不安及失眠,肌内震颤及抑郁加重也较多见.治疗以阻断M胆碱受体的抗胆碱药及重复给小剂量TCA为主.本文还对TCA戒断综合征的发生机制进行了讨论,并提出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断综合征 三环抗抑郁药 精神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高危人群的强化降脂策略 被引量:3
19
作者 邹阳春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7年第10期10-13,共4页
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作用明显,可显著降低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性死亡及总体病死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用药安全有效,无论糖尿病、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或女性患者 ... 一系列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在冠心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作用明显,可显著降低致死性或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血管性死亡及总体病死率,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用药安全有效,无论糖尿病、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或女性患者 均可从他汀类药物干预中获益,降脂治疗由此进入“他汀时代”。4S研究仅仅是拉开了“他汀革命”的历史序幕,随之而来的是对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在高危或极高危人群中的必要性与安全性探索,冠心病高危人群强化降脂时代已经到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人群 强化降脂 冠心病 致死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综合征 他汀药物 大规模临床试验 心血管死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丙嗪引起的类Tourette综合征1例报告
20
作者 程祥麟 《河北精神卫生》 1994年第2期74-74,共1页
关键词 氯丙嗪 疾病 Toure综合征 疾病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