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调控机制研究进展及临床实践与中医脏象理论创新 被引量:4
1
作者 黄燕 孙景波 +2 位作者 华荣 程骁 邓敏贞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69-874,共6页
中医脏象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进行阐释的,而阴阳五行学说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成分。发展中医脏象理论,要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使中医脏象理论不断完善和提高。脑为元神之府,调... 中医脏象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核心理论之一,主要是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进行阐释的,而阴阳五行学说有其固有的局限性和不合理成分。发展中医脏象理论,要充分吸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使中医脏象理论不断完善和提高。脑为元神之府,调控五脏六腑之功能,平衡阴阳,协调气血津液运行。虽然中医传统脏象理论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对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起主宰作用。但在科学技术已经高度发展的今天,应该重新审视这一理论,梳理和发展中医脏象理论,使其更好地与当代科学发展成果相结合,更好地指导中医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象理论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脑髓 动脉粥样硬化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转移与中医脏象理论相关性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贺单 李忠 陈信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索肺癌转移发生与中医脏象理论的相关性。方法以既往临床肺癌病例为对象,根据中医脏象理论,对患者转移灶所属部位及临床证候学表现进行收集,并按照脾虚痰湿、阴虚热毒、气阴两虚、气血瘀滞4个证型对各种不同器官的转移进行证候学... 目的探索肺癌转移发生与中医脏象理论的相关性。方法以既往临床肺癌病例为对象,根据中医脏象理论,对患者转移灶所属部位及临床证候学表现进行收集,并按照脾虚痰湿、阴虚热毒、气阴两虚、气血瘀滞4个证型对各种不同器官的转移进行证候学评分。归纳、总结转移及证候学评分情况并将该证候与所发生之转移部位的关系进行分析,提出肺癌转移与中医脏象理论的相关性规律。结果①气阴两虚证是最常见的证型,占单器官及首发转移器官证型分布例次的40.34%;②在每种证型中,各不同转移器官的分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肝转移中各证型的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癌出现不同中医证候可以提示其转移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转移 器官特异性 中医脏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癌转移与中医脏象理论相关性的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吕行 《西部中医药》 2019年第6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肝癌转移与中医脏象理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脏象理论分为4型,记录患者肝癌转移情况与转移部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肝肾阴虚型20例,肝胆湿热型10例,... 目的:探讨肝癌转移与中医脏象理论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以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医脏象理论分为4型,记录患者肝癌转移情况与转移部位,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50例患者中,肝肾阴虚型20例,肝胆湿热型10例,气滞血瘀型10例,脾虚湿困型10例,转移率分别为40.0%、50.0%、40.0%和40.0%,转移率各证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癌主要转移部位(可合并):脑转移10例,淋巴结转移14例,肺转移6例,骨转移8例,不同证型肝癌转移部位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癌转移患者中,E-钙黏素(E-cadheri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Thy-1、CD34、CK-7的阳性表达与中医证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肝癌转移多为淋巴结转移与脑转移,可伴随有E-cadherin、VEGF、Thy-1、CD34、CK-7表达异常,但是与中医脏象理论的相关性还有待进一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转移 中医脏象理论 相关性 脑转移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道《黄帝内经》:以生命物质为核心的脏象理论本原及其在近代的异变 被引量:2
4
作者 施怀生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18期I0001-I0002,共2页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是以生命物质和生命现象研究为主体的中医学核心理论。在这一理论视野中,生命是物质的,物质是普遍联系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物质的存在和运动变化是有其特定表现的,通过对其表现的研究,是能够发现和掌... 《黄帝内经》藏象学说是以生命物质和生命现象研究为主体的中医学核心理论。在这一理论视野中,生命是物质的,物质是普遍联系的,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永恒的,物质的存在和运动变化是有其特定表现的,通过对其表现的研究,是能够发现和掌握其内在规律的。 只要我们坚持中医藏象理论原有的超越器官、紧扣物质、层层深入、广泛联系的研究路径,中医学就一定能够逐步走出边缘化语言、孤独式生存、自发性成才、控制性疗效和从属性地位的困境,回归原有的与任何学科开放兼容、与时代发展高度同步的方向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生命物质 脏象理论 近代 中医藏象理论 生命现象 藏象学说 中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象理论现代研究述评
5
作者 陈慧娟 童瑶 《医学与哲学》 1999年第4期22-24,共3页
关键词 肝脏 脏象理论 肝藏血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殖脏象理论探析——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病机 被引量:22
6
作者 常惠 王喜军 吴效科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192-1196,共5页
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临床或者生化的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呈多囊形态为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这一性腺轴失调引起。本文基于脏象学说,探讨PCOS临床表现中医肾、肝、脾、胞宫等脏腑功能失常... PCOS是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主要以稀发排卵或无排卵、临床或者生化的高雄激素血症及卵巢呈多囊形态为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下丘脑-垂体-卵巢这一性腺轴失调引起。本文基于脏象学说,探讨PCOS临床表现中医肾、肝、脾、胞宫等脏腑功能失常的内在联系,认为PCOS呈现临床无排卵,生殖轴呈现促性腺激素异常,生殖脏器呈卵巢多囊样改变,分别与中医学的脏腑失常:冲任停滞、天癸失序和痰瘀胞宫中医病机理论相对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殖 脏象理论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中医病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帝内经太素》肝脏象理论结构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金珉串 李成卫 王庆国 《世界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1期1650-1652,1657,共4页
《黄帝内经太素》,唐初医学家杨上善所著,是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版本。该书以唐初哲学为指导,开分类研究《内经》先河;延续《内经》脏为库藏、藏天地间精气的基本功能,突出并论证五脏藏神为五脏核心功能。其中,肝为库藏,应春,储藏天... 《黄帝内经太素》,唐初医学家杨上善所著,是现存最早的《黄帝内经》版本。该书以唐初哲学为指导,开分类研究《内经》先河;延续《内经》脏为库藏、藏天地间精气的基本功能,突出并论证五脏藏神为五脏核心功能。其中,肝为库藏,应春,储藏天地之间少阳之气、五行木气;肝藏血,血是肝所储藏的精气;肝舍魂,舍魂为肝的核心功能,主藏血是为舍魂。《太素》对《内经》肝理论的发展:1)分类整理,使知识同一系统;2)以肝舍魂为核心功能协调并论证了肝所藏精气、血及魂的结构关系;3)以佛教理论指导,论证神、魂内生。明确《太素》肝脏象理论结构,对于明确肝脏象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及对当代中医肝脏象理论的深入认识,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太素 脏象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脏象理论论治血热型银屑病 被引量:4
8
作者 李萌 张燚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6-48,共3页
银屑病以皮肤上可呈现大量的红色斑丘疹,红斑上有银白色的鳞屑分布,刮掉鳞屑,下有薄膜和如露水珠样的出血点为特点。中医各医家结合临床实践和中医基础理论,认为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五脏的功能失常息息相关。五脏的生理功能不足,会造... 银屑病以皮肤上可呈现大量的红色斑丘疹,红斑上有银白色的鳞屑分布,刮掉鳞屑,下有薄膜和如露水珠样的出血点为特点。中医各医家结合临床实践和中医基础理论,认为银屑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五脏的功能失常息息相关。五脏的生理功能不足,会造成外邪趁机而入,外邪在皮肤上与血气相搏结。中医还认为由于肾精不足引起的先天禀赋不足也容易患银屑病。西医经过调查和研究后发现,银屑病的发生与遗传、环境、免疫、代谢障碍等因素有关。治疗银屑病,使用激素类药物和化学药都有一些不良反应。中医所主张的整体观念、标本兼顾和辨证论治,在临床实践过程中有很多优势。虽然银屑病的皮损表现在外,但是银屑病的发生发展与人体内在脏腑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文章以脏象理论为切入点,探讨论治血热型银屑病,对临床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象理论 血热型银屑病 从肺论治 从心论治 从肝论治 从脾论治 从肾论治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中医脏象理论,指导难治性疾病防治——访973项目首席科学家高思华教授 被引量:2
9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高思华,男,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席专家、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国家973计划中医药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高思华,男,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首席专家、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国家973计划中医药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五批名老中医经验传承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全国临床医学(中医学)、中药学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脏象理论 科学家 难治性疾病 北京中医药大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华中医药学会 防治 名老中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脏象理论特色与发展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魏玮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4期29-30,共2页
分析中医脏象理论的现状 ,强调要重视中医脏象理论体系的特色 ,中医脏象理论的发展要以特色为先决条件 ,并结合目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予以具体分析。
关键词 中医脏象理论 中医学 理论体系 发展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脏象理论探讨湿疮发病机理及辨治 被引量:2
11
作者 牛毅涵 张燚 《山西中医》 2020年第9期4-6,共3页
湿疮相当于西医学的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难治病之一,具有反复性、瘙痒性、渗出性、对称性、多形性、易发展成慢性等特点。西医治疗主要以激素、抗组胺药物为主,治疗效果并不稳定,且停用激素后,不良反应较多,因此相对于西医治疗来说中... 湿疮相当于西医学的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病、难治病之一,具有反复性、瘙痒性、渗出性、对称性、多形性、易发展成慢性等特点。西医治疗主要以激素、抗组胺药物为主,治疗效果并不稳定,且停用激素后,不良反应较多,因此相对于西医治疗来说中医辨证治疗更有特点及优势。以脏象理论为主要切入点,从脏象角度探讨湿疮的发病机理以及用药思路。认为五脏功能失调与湿疮发病密切相关,对于不同证型的湿疮,可按脏腑辨证分类,分别从五脏论治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疮 脏象理论 中医辨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打破思维僵化,运用现代科学发展中医脏象理论——访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
12
《世界中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I0001-I0004,共4页
王拥军,男,49岁。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研究员。硕士及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病... 王拥军,男,49岁。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员,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客座研究员。硕士及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骨退行病变)负责人、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医药大学 医院副院长 “973”计划 中医脏象理论 王拥军 现代科学 科学家 中国中医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中医史源、创科技新变——记“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研究项目发展历程
13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5年第8期1589-1593,共5页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3CB531700),由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杨关林教授任项目首席科学家,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天津中...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脾主运化、统血”等脾脏象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3CB531700),由辽宁中医药大学校长杨关林教授任项目首席科学家,联合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大连医科大学共同合作承担。该项目运行2年以来,如期完成任务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主运化 脏象理论 统血 北京中医药大学 中医史 南方医科大学 中国中医科学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藏血主疏泄脏象理论辨治围绝经期综合征 被引量:26
14
作者 曲华 高铸烨 史大卓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460-5462,共3页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肝藏血、主疏泄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文章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当代医家临证与临床实践发现肝失疏泄、肝血不充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病因病机;并提出了围绝经期综合征补肝柔肝、条畅气机等治疗大法。并在此...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与肝藏血、主疏泄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文章结合流行病学调查、当代医家临证与临床实践发现肝失疏泄、肝血不充是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重要病因病机;并提出了围绝经期综合征补肝柔肝、条畅气机等治疗大法。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兼证不同加减处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象理论 围绝经期综合征 中医药辨治
原文传递
肺癌转移与中医脏象理论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吕行 宁鹏 +2 位作者 赵强 张进儒 江帆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18期3534-3536,共3页
目的:分析肺癌转移与中医脏象理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晚期肺癌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转移灶所属部位,并参照《中医内科学》对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进行判定。分别统计各证型患者肺癌转移的单器官及首发转... 目的:分析肺癌转移与中医脏象理论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102例晚期肺癌转移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患者的转移灶所属部位,并参照《中医内科学》对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进行判定。分别统计各证型患者肺癌转移的单器官及首发转移器官的分布、肺癌转移各单器官及首发转移器官的证型分布情况。结果:各证型患者肺癌转移的单器官及首发转移器官分布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肺癌转移各单器官及首发转移器官的证型分布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肺癌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可判断其病灶转移方向,同时,根据肺癌患者的转移灶所属部位可判断其中医临床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转移 中医脏象理论 相关性 中医临床症候
原文传递
基于中医脏象理论构建消渴治疗框架 被引量:25
16
作者 陈胡蓉 杨宇峰 +1 位作者 董世彦 石岩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0-205,共6页
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病程延长还可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组织器官损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临床优势突出,具有鲜明的诊疗特色。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源远流长,近... 糖尿病作为最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随着病程延长还可导致眼、肾、神经、心脏、血管等多组织器官损伤,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药防治糖尿病临床优势突出,具有鲜明的诊疗特色。祖国医学对糖尿病的认识源远流长,近年来在病因、病机和治疗方面的研究也正逐步深入,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的记载,提示糖尿病的发生与五脏皆有关。通过收集整理消渴相关古籍文献,按照中医理论框架“集成-归真-纳新”的基本构建原则,基于中医脏象理论,分析五脏虚损致消的病因病机多为肝脏虚弱,失于疏泄,情志失常郁而化火;心脏虚弱,心阴耗伤,内生燥热;脾脏虚损,失于健运而运化失常;肺脏虚弱,燥热之邪伤肺,津液失于输布;肾脏虚弱,肾阴亏虚,固摄无权,气化无力不能维持体内津液代谢平衡。总的来说为阴虚热盛。以五脏为空间维度构建消渴治疗框架。总结出消渴的治则治法主要有疏肝理气、调畅情志,清泻心火、滋阴润燥,升补脾阳、健脾除湿,清肺润燥、养阴生津,滋阴补肾、温肾助阳等。通过构建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理论框架,旨在搭建起中医理论与中医临床实践之间的桥梁,以期为中医古籍文献研究及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新思路,为中医理论的传承与发展尽绵薄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脏象理论 消渴 治疗框架 中医理论 糖尿病
原文传递
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59
17
作者 贾伟 蒋健 +7 位作者 刘平 赵立平 陈闽军 周明眉 杨丽萍 王米渠 邱明丰 张永煜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21-624,共4页
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给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辨证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深层次理解中医脏象理论,预测疾病... 新兴学科代谢组学的出现,给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的研究、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手段。中医病证引起代谢物组的共性分析和生物标记物的发现,可促进“证”本质的研究、中医辨证的科学化和定量化,深层次理解中医脏象理论,预测疾病的发生,整体性评价中药复方综合疗效、安全性和作用机制,反应肠道内生态环境状况。代谢组学和中医药学的结合,将探索出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的新方法与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组学 中医药复杂理论系统 辨证论治 脏象理论 中药方剂 肠道菌群微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脏象全息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闵晓莉 周达君 庄义杰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10期133-135,共3页
目的:观察脏象全息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脏象全息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 目的:观察脏象全息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脏象全息针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及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评估患者治疗前后颈部疼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VAS、NPQ、SF-MPQ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VAS、NPQ、SF-MPQ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VAS、NPQ评分均比较照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F-MPQ评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脏象全息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痛效果优于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痛 脏象理论 全息针法 视觉模拟评分法(VAS) 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 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SF-MP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三焦的几个问题——与九版(新世纪三版)《中医基础理论》商榷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峰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期94-96,共3页
[目的]研究九版(新世纪三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三焦概念的论述问题。[方法]采用逻辑思维的研究方法,以《内经》三焦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对教材论述三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教材》对三焦的论述存在着概念违... [目的]研究九版(新世纪三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三焦概念的论述问题。[方法]采用逻辑思维的研究方法,以《内经》三焦理论为依据结合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对教材论述三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教材》对三焦的论述存在着概念违背逻辑学规则;不符合《内经》三焦理论;不符合现代人体解剖生理学理论:①三焦定义概念不符合六腑节六腑定义概念要求,用作腑概念表述缺乏《内经》文献依据,违反了"同一律"的逻辑规则。②未满足《内经》对三焦腑概念的要求,未满足《内经》六腑功能概念的要求以及"同一律"逻辑规则要求。③《教材》对三焦的形态结构对应论述时,文献引用存在证据力不够;形态结构的对应与《内经》水液代谢论述不符,与解剖学器官上的不符,与生理学功能上的不符。[结论]这九版(新世纪三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对三焦理论在认识思维上出现概念不清、逻辑思维混乱的现象,值得大家认真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 中医基础理论 教材 脏象理论 同一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理论应不断创新 被引量:1
20
作者 乔富渠 《世界中医药》 CAS 2008年第5期263-264,共2页
中医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随着临床实践的发展,其理论亦应不断创新。此文结合传统温病学与脏象学理论中的个别观点,提出卫分证并非热病最早期,温病治则应当尽快更新,建议将"肾促生血"补入肾的生理功能。
关键词 中医理论 中医学 脏象理论 温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