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叶酸水平与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及伴发脑微出血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
作者 钟根龙 陈智才 +4 位作者 张睿婷 刘畅 周颖 严慎强 楼敏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0-396,共7页
目的:研究血清叶酸水平与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以及伴发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6月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集的脑白质高信号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叶酸水平,将患者分为高叶酸组(≥1... 目的:研究血清叶酸水平与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以及伴发脑微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至2016月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集的脑白质高信号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血清叶酸水平,将患者分为高叶酸组(≥15.68 nmol/L)、低叶酸组(6.8~<15.68 nmol/L)和叶酸缺乏组(<6.8 nmol/L)。在T2-Flair序列上使用Fazekas评分方法,将患者分为轻度脑白质高信号组(0~3分)和重度脑白质高信号组(4~6分);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上评估脑微出血。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叶酸水平与脑白质高信号严重程度、脑白质高信号伴脑微出血的相关性。结果:共有228例脑白质高信号患者纳入分析,其中重度脑白质高信号患者149例(65.35%),高叶酸组、低叶酸组和叶酸缺乏组的重度脑白质高信号患者比例分别为52.88%、73.33%和89.4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叶酸水平与重度脑白质高信号相关,低叶酸(OR=2.109,95%CI:1.112~4.001,P<0.05)和叶酸缺乏的患者(OR=6.383,95%CI:1.168~34.866,P<0.05)更容易出现重度脑白质高信号。脑白质高信号伴脑微出血组的叶酸水平低于不伴脑微出血组(13.42 nmol/L与16.51 nmol/L,P<0.01),但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叶酸水平与脑微出血无独立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叶酸水平低与重度脑白质高信号相关,但与脑微出血无独立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病 进行性多灶性 脑出血/病理生理学 叶酸 半胱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对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春银 李作孝 +1 位作者 谭华 李晓红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604-1607,共4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变化以及尼莫地平治疗对血浆ET-1和CGRP的影响。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与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浆ET-1、CGRP水平测定。结果:尼莫地平组和常规治...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内皮素-1(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变化以及尼莫地平治疗对血浆ET-1和CGRP的影响。方法: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尼莫地平组与常规治疗组,在治疗前后进行血浆ET-1、CGRP水平测定。结果:尼莫地平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血浆ET-1和CGRP均显著增高,治疗后明显下降,治疗后血浆ET-1和CGRP降低值尼莫地平组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P<0.01)。尼莫地平组与常规治疗组治疗前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I评分与血浆ET-1和CGRP水平呈显著性相关,治疗后也呈显著性相关。结论:脑出血患者血浆ET-1及CGRP水平显著升高,尼莫地平治疗后明显下降。尼莫地平治疗脑出血有确切疗效,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病理生理学 出血/药物疗法 尼莫地平/治疗应用 内皮缩血管肽/血液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血糖监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3
作者 蒋钰 李春明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脑出血的出血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脑出血60例,非糖尿病脑出血30例,发病3d内检测空腹血糖,观察至死亡或病程第30天,排除急性脑出血应激性血糖增高患者。按入院空腹血糖分为:1血糖≤9.6mmol/L;2血糖>9....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与脑出血的出血量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糖尿病脑出血60例,非糖尿病脑出血30例,发病3d内检测空腹血糖,观察至死亡或病程第30天,排除急性脑出血应激性血糖增高患者。按入院空腹血糖分为:1血糖≤9.6mmol/L;2血糖>9.6mmol/L两类。根据脑CT表现将脑出血分为:1出血量≤30ml;2出血量31~59ml;3出血量≥60ml三类,观察不同血糖水平与出血量及预后的关系。结果: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出血量多、病死率高、预后差;糖尿病患者中血糖>9.6mmol/L者,出血量及病死率明显增高。结论:急性脑出血血糖增高与脑损害的程度和预后呈正相关,急性脑出血并发糖尿病空腹血糖>9.6mmol/L提示脑组织损害范围较广,是急性期预后不良的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出血/病因学 脑出血/病理生理学 血糖/代谢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后迟发性神经元变性的发生及铁离子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邱霞 吴继敏 宋水江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72-578,590,共8页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迟发性神经元变性的发生,小胶质细胞和核因子-kappa B(NF-κB)的激活,探讨铁离子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及海马FeCl2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处死,观察神经元变性(flu...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后迟发性神经元变性的发生,小胶质细胞和核因子-kappa B(NF-κB)的激活,探讨铁离子在该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脑出血模型及海马FeCl2模型,在不同时间点处死,观察神经元变性(fluoro-jade C staining,FJC染色)、小胶质细胞的激活,以及NF-κB(免疫组化染色)的表达和分布情况。结果:在2组模型中,术后14 d均发现FJC染色阳性的变性神经元。术后1 d在注射侧血肿周围及海马区,即可清晰地观察到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NF-κB阳性细胞,且至少持续存在14 d,而非注射侧几乎无FJC阳性细胞、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NF-κB阳性细胞。结论:大鼠脑出血后存在迟发性神经元变性现象,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及NF-κB的表达可能参与了这一过程,而铁离子的潴留可能是导致这一过程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病理生理学 出血/病理 铁/药理学 NF-κB/代谢 迟发性神经元变性 小胶质细胞 FLUORO-JADE 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血白蛋白对脑出血血肿吸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森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8期4239-4240,共2页
关键词 出血/治疗 脑出血/病理生理学 血肿/治疗 血清白蛋白/治疗应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26例眼球水平浮动分析
6
作者 冯美多 丁淑珍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3138-3138,共1页
关键词 脑出血/病理生理学 眼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含量改变与预后的关系(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程丰 邵国富 +2 位作者 张志琳 霍红梅 包仕尧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2期220-222,共3页
背景:对于脑卒中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较多,但对二者比率及其意义无深入研究。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动态变化。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神经... 背景:对于脑卒中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实验室和临床研究较多,但对二者比率及其意义无深入研究。目的:观察脑卒中患者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水平的动态变化。设计:病例-对照观察。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神经病学实验室。对象:于1999-09/2001-12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连续住院患者中选出急性脑梗死216例,男133例,女83例。脑出血112例,男68例,女44例。健康对照组106人,其中男63人,女43人,选自健康查体人员。方法: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测定了328例脑卒中住院患者病程1~3d,1,2,4,8,12周和健康对照组106人的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含量。主要观察指标:血清一氧化氮和血浆内皮素含量及一氧化氮与内皮素的比值。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急性期(1~3d内)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明显下降并达最低值,以后逐渐上升,4周左右接近正常水平;内皮素则在急性期明显上升,2周时达峰值,其后缓慢下降,恢复期仍维持在较高水平,4~8周时才接近正常水平。②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急性期一氧化氮/内皮素于病程1~3d时已有明显下降(P<0.05),1周时下降至波谷(P<0.001),2周时已回升至正常水平;脑出血组急性期一氧化氮/内皮素下降更为明显,1~3d即显著下降(P<0.001),1周时降至波谷(P<0.001),然后逐渐上升,病程中波动较大,8周时才上升至正常偏高水平;脑出血组和脑梗死组间一氧化氮/内皮素动态变化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一氧化氮、内皮素这两种效应相反的血管作用物质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含量改变与患者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意外 梗死/病理生理学 脑出血/病理生理学 一氧化氮/血液 内皮缩血管肽类/血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内囊出血模型制作及出血后颅内压和迷走神经放电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景文莉 张向群 金学隆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8-21,共4页
目的探讨家兔内囊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出血后颅内压及迷走神经放电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制作内囊出血动物模型,通过RM6240B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于内囊出血前分别记测颅内压和迷走神经放电变化。结果模型制作成功,... 目的探讨家兔内囊出血模型的制作方法及出血后颅内压及迷走神经放电的变化规律。方法应用立体定向技术制作内囊出血动物模型,通过RM6240B型多道生理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于内囊出血前分别记测颅内压和迷走神经放电变化。结果模型制作成功,并记测到动物内囊出血后颅内压增高(P<0.01)和迷走神经放电活动的增强(P<0.01)。结论实验中采用的脑立体定向技术及方法可以成功地建立家兔内囊出血模型,观察到内囊出血后出现颅压及迷走神经放电活动的变化,可为脑出血的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病理生理学 内囊 模型 动物 颅内压 迷走神经 动物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D42b、CD62p的表达与出血量的相关性
9
作者 王丹 朱浩佳 杨前进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824-82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不同出血量的血小板CIM2b、CD62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138例脑出血患者的血小板CIM2b、CD62p水平,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IM2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不同出血量的血小板CIM2b、CD62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测定138例脑出血患者的血小板CIM2b、CD62p水平,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IM2b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血小板CIM2b的表达量与出血量呈负相关(r=-0.386,P〈0.01),血小板CD62p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纽(P〈0.01),血小板CD62p的表达量与出血量呈正相关(r=0.467,P〈0.01)。结论脑出血患者急性期存在血小板活化现象,脑出血患者血小板CIM2b、CD62p水平的测定,对估计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与病情有很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病理生理学 血小板糖蛋白GP b—Ⅸ复合物 P选择素 血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