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褪黑素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潘秀兰 马东周 +3 位作者 范天风 张小松 王银龙 孙红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致伤后连续给予褪黑素,测定脑损伤后12h、24h、48h、72h大鼠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和钙离子(Ca2+... 目的:探讨褪黑素(MT)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自由落体撞击伤方法制作创伤性脑损伤模型,致伤后连续给予褪黑素,测定脑损伤后12h、24h、48h、72h大鼠脑组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和钙离子(Ca2+)含量并观察脑微细结构的变化。结果: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组织GSH-PX活性降低,MDA及Ca2+含量升高,褪黑素能部分反转这种变化,脑水肿减轻。结论:褪黑素对创伤性脑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保护GSH-PX活性,减少脂质过氧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病理生理学 脑损伤/药物疗法 褪黑激素/治疗应用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代谢 丙二醛/代谢 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对大鼠脑损伤后海马CA_1区神经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司道文 张廷才 张宇新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28-1130,共3页
目的:探讨孕酮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孕酮治疗组。按照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利用TUNEL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Mor... 目的:探讨孕酮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及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损伤组,孕酮治疗组。按照改进的Feeney自由落体损伤装置制作大鼠脑损伤模型。利用TUNEL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细胞凋亡,Morris水迷宫测试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结果:孕酮治疗组各时间点凋亡细胞数较损伤组减少,脑损伤后24h、48h和72h凋亡细胞数治疗组和损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孕酮治疗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潜伏期较损伤组缩短。结论:孕酮可以减轻脑损伤后海马神经细胞凋亡,促进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药物疗法 孕酮/治疗应用 细胞凋亡 记忆 海马 动物 实验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通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能加重颅内高压 被引量:1
3
作者 谭平国 蔡望青 +2 位作者 钟志光 林吉惠 陈由芝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1998年第S1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尼莫通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everecraniocerebralinjury,SCI)是否可能引起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ure,ICP)增高加剧,以致病情恶化。方法:统计1992年1月~1... 目的:观察尼莫通治疗重型颅脑损伤(severecraniocerebralinjury,SCI)是否可能引起颅内压(intracranialpresure,ICP)增高加剧,以致病情恶化。方法:统计1992年1月~1997年10月间,ICP≥2.5kPa,静脉应用尼莫通治疗的SCI28例临床资料(A组)。并与同期ICP≥2.5kPa,未用尼莫通治疗的SCI35例的资料(B组),加以对照分析。结果:A组ICP增高加剧的10例,占35.7%(10/28);B组ICP加剧只有4例,占11.4%(4/3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ICP增高加剧90%发生在用尼莫通后的头2~3d;升幅2.0~5.0kPa(50%~200%,平均92.1%);且多发生于青壮年、交通或工伤事故、暴力大、皮质挫裂伤和脑肿胀严重的病例。结论:用尼莫通治疗SCI可能引起ICP增高加剧而导致病情恶化的问题不容忽视,常规用药的观点值得商榷。作者认为,用药前应该详细分析病人的受伤机制、就诊时间、年龄、伤情、影像学等资料。用药后必须监测ICP变化。有条件者根据脑血流(cerebralbloodflow,CBF)和局部脑血流情况(re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压/药物作用 脑损伤/药物疗法 尼莫通/治疗应用 尼莫通/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疗效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栗浩 陈永波 王庆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2期2316-2317,共2页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生命体征、头颅CT变化... 【目的]探讨纳洛酮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影响。【方法】将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生命体征、头颅CT变化,治疗后及随访时进行GCS和GOS评分。【结果】观察组呼吸异常率、心律异常率、重度脑水肿率均低于,意识转清醒率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治疗后10d及3个月随访时GCS和GO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重度颅脑损伤可以降低病人脑水肿,缩短昏迷时间,降低伤残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药物疗法 纳洛酮/治疗应用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申捷联合高压氧对颅脑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5
作者 柏秀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2823-2824,共2页
目的:评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申捷)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分组设计,将152例脑损伤患者分为A组(常规)、B组(HBO)、C组(申捷)、D组(申捷联合HBO),治疗后根据《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临床神经... 目的:评估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申捷)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按随机分组设计,将152例脑损伤患者分为A组(常规)、B组(HBO)、C组(申捷)、D组(申捷联合HBO),治疗后根据《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及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D组患者在总有效率以及开始治疗到意识恢复,治疗时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申捷联合高压氧治疗颅脑损伤对觉醒及其他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节苷脂类/治疗应用 高压氧 脑损伤/药物疗法 治疗结果 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类型]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萝摩苷对大鼠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
6
作者 王健春 唐笑迪 +2 位作者 李天舒 侯中赤 孙连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42-744,共3页
目的 :探讨萝摩苷对脑缺血缺氧所引起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复制脑缺血模型 ,分别测定大鼠脑组织的 ATP、乳酸、肌酸磷酸激酶 (CPK)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以及萝摩苷对羟自由基 (· OH)清除率。结果 :萝摩苷可明显升高 ATP... 目的 :探讨萝摩苷对脑缺血缺氧所引起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复制脑缺血模型 ,分别测定大鼠脑组织的 ATP、乳酸、肌酸磷酸激酶 (CPK)和丙二醛 (MDA)的含量 ,以及萝摩苷对羟自由基 (· OH)清除率。结果 :萝摩苷可明显升高 ATP,并降低脑组织中乳酸、CPK、和 MDA含量 ,而且随着萝摩苷浓度的增加 ,· OH清除率明显升高。结论 :萝摩苷对脑缺血引起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与抗自由基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萝摩科 药理学 出血 药物疗法 脑损伤/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纤溶药对家兔颅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的影响及意义
7
作者 张胡金 丁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544-545,共2页
目的:探讨抗纤溶药对家兔颅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制作家兔颅脑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及药物观察组,分别测定伤后不同时段各项血浆D-二聚体,进行比较。结果:给药组血浆D-二聚体从伤后6h以后均低于对照组(P<0.01... 目的:探讨抗纤溶药对家兔颅脑损伤后血浆D-二聚体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制作家兔颅脑损伤模型,分为对照组及药物观察组,分别测定伤后不同时段各项血浆D-二聚体,进行比较。结果:给药组血浆D-二聚体从伤后6h以后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使用抗纤溶药,可改善因脑损伤而引发的纤溶亢进,达到治疗颅脑损伤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损伤/血液 脑损伤/药物疗法 聚合物/代谢 抗纤维蛋白溶解药/治疗应用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酮对脑损伤神经保护作用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海波 陈晓蓉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967-968,972,共3页
孕酮是在神经系统中合成的神经活性甾体,通过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发挥神经营养和保护作用。孕酮在各种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孕酮可减轻脑损伤后出现的脑水肿,减小脑梗死体... 孕酮是在神经系统中合成的神经活性甾体,通过对神经系统功能的影响,发挥神经营养和保护作用。孕酮在各种脑损伤后的神经保护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流行病学调查、动物实验以及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孕酮可减轻脑损伤后出现的脑水肿,减小脑梗死体积,减轻实验性脑缺血损伤;孕酮能够减轻脂质过氧化反应、减少自由基产生、稳定膜结构、保护血脑屏障;孕酮还具有调节一氧化氮生成、抗神经兴奋性毒性、抗调亡、调节炎症反应和神经营养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酮/药理学 脑损伤/药物疗法 神经保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萘呋胺酯治疗弥漫性脑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菊平 蔡良音 +2 位作者 杨治权 王君宇 马建荣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5年第7期925-927,共3页
【目的】观察萘呋胺酯(NF)对弥漫性脑损伤(DBI)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Marmarou的DBI大鼠模型,光镜下测量顶叶皮质内微血管及其周围水肿区的截面面积,电镜下半定量测定皮质区毛细血管周的水肿范围及胶质细胞胞体的肿胀程度,腹腔注射NF... 【目的】观察萘呋胺酯(NF)对弥漫性脑损伤(DBI)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Marmarou的DBI大鼠模型,光镜下测量顶叶皮质内微血管及其周围水肿区的截面面积,电镜下半定量测定皮质区毛细血管周的水肿范围及胶质细胞胞体的肿胀程度,腹腔注射NF50mg/kg,1次/8h,观察其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外伤后2h、6h、24h平均微血管截面面积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缩小,6h、24h微血管周水肿明显增加。NF治疗组伤后2h微血管无扩张,但其周围水肿增加,24h两者均改善。电镜下2h、24h毛细血管周水肿明显;胶质细胞胞体肿胀在2h明显,24h无显著差异;NF在2h能减轻胶质细胞肿胀程度,但对毛细血管周水肿范围影响不大。【结论】外伤后2hNF能加重血管源性脑水肿,但能改善细胞毒性脑水肿,而在24h能改善血管源性脑水肿。故在外伤早期应慎用血管扩张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药物疗法 萘呋胺/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莫地平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4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沈礼芹 李卫贤 郭建杰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4年第6期666-667,共2页
关键词 脑损伤/药物疗法 尼莫地平/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丙酚对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清 朱涛 +1 位作者 王贤裕 刘菊英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41-544,共4页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dWistar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or组),乳剂对照组(Nor-L组),缺氧6h后复氧24h组(Ano组),加异丙酚50μmol/L缺氧6h后复...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取新生2~3dWistar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原代纯化培养3周。将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Nor组),乳剂对照组(Nor-L组),缺氧6h后复氧24h组(Ano组),加异丙酚5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Pro1组),加异丙酚500μmol/L缺氧6h后复氧24h组(Pro2组)。检测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游离钙浓度([Ca2+]i)、凋亡及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活性并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组比较,Ano组细胞大量凋亡,[Ca2+]i和MDA含量升高,SOD和GSH活性均降低(P<0.01),未凋亡的星形胶质细胞增生肥大。与Ano组比较,Pro1组和Pro2组凋亡明显减少,[Ca2+]i和MDA含量降低,SOD和GSH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和升高(P<0.05,P<0.01),细胞形态正常。Nor组和Nor-L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异丙酚通过抑制缺氧复氧损伤大鼠海马星形胶质细胞内钙超载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清除自由基而发挥保护作用,其作用效应与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并发症 损伤/病因学 脑损伤/药物疗法 二异丙酚/治疗应用 星形胶质细胞 海马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酸镁对兔脑外伤后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宝生 张振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16-18,共3页
目的:研究硫酸镁对兔脑外伤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脑水肿的作用以及脑循环的影响。方法:将30只兔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应用骨窗成形硬脑膜外打击法制作脑挫裂伤动物模型。治疗组脑外伤后先行25%硫酸镁静脉点滴,第5天改做... 目的:研究硫酸镁对兔脑外伤后血清髓鞘碱性蛋白(MBP)和脑水肿的作用以及脑循环的影响。方法:将30只兔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应用骨窗成形硬脑膜外打击法制作脑挫裂伤动物模型。治疗组脑外伤后先行25%硫酸镁静脉点滴,第5天改做腹腔注射,共7d。对照组采用同样方法应用等量生理盐水。以血清MBP和脑组织含水量作为观察指标。分别于脑损伤前、后及每次应用硫酸镁前后用经颅多普勒(TCD)超声动态检测颅内脑血流速度。结果:血清MBP正常值为1.65±0.73μg/L,脑外伤治疗后A组MBP=3.03±1.23μg/L,B组MBP=5.83±2.23μg/L。A、B两组MBP较正常值增高,但A组低于B组(P<0.05)。A、B两组兔脑外伤治疗后患侧大脑半球含水量百分比分别为78.55±0.56和81.55±0.53,A组低于B组(P<0.05)。TCD显示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加(P<0.05)。结论:脑外伤后兔血清MBP和脑组织含水量增高,治疗后两者均降低,脑血流速度增加。说明硫酸镁对兔实验性脑外伤具有保护作用且可改善脑血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药物疗法 硫酸镁/治疗应用 血蛋白质类/代谢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拉西坦注射剂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谌育斌 刘铠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07年第4期602-603,606,共3页
目的了解吡拉西坦注射剂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细胞凋亡和创伤性水肿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动物打击前尾静脉注射20%吡拉西坦,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检测两组伤后5个时间点大鼠大脑组织的含水量... 目的了解吡拉西坦注射剂对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细胞凋亡和创伤性水肿的作用。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于动物打击前尾静脉注射20%吡拉西坦,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分别检测两组伤后5个时间点大鼠大脑组织的含水量和海马区的细胞凋亡。结果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脑水肿程度减轻(P<0.01),细胞凋亡减少(P<0.01)。结论吡拉西坦注射剂能有效治疗创伤性脑水肿,减少细胞凋亡,并可能对预后产生积极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药物疗法 吡拉西坦/投药和剂量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来酸桂哌齐特治疗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书清 昊洪波 +1 位作者 黄远飞 徐玲海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0期1893-1895,共3页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在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用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连续14 d.根据GCS评分、GOS评分以及... [目的]探讨马来酸桂哌齐特在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中的治疗效果.[方法]98例急性中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分为用药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用药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马来酸桂哌齐特注射液治疗.连续14 d.根据GCS评分、GOS评分以及经颅多普勒(TCD),包括大脑中动脉(MCA)及颈内动脉(ICA)的血流传播速度,比较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第7 d、14 d GCS评分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伤后3个月预后按GOS评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TCD结果显示治疗组脑血流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急性颅脑损伤早期应用马来酸挂哌齐特,可降低颅脑外伤后的病残程度以及病死率,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药物疗法 马来酸盐类/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通过JNK信号通路调控自噬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志强 王向东 +1 位作者 郭铁柱 任新亮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9-82,85,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葛根素治疗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自噬影响以及分子机制。方法将75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创伤性脑损伤+葛根素治疗组(TBI+Pue组)、创伤性脑损伤+JNK选择性拮抗剂组... 目的初步探讨葛根素治疗对大鼠创伤性脑损伤的自噬影响以及分子机制。方法将75只成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创伤性脑损伤组(TBI组)、创伤性脑损伤+葛根素治疗组(TBI+Pue组)、创伤性脑损伤+JNK选择性拮抗剂组(TBI+SP组)以及创伤性脑损伤+JNK激动剂+葛根素组(TBI+Pue+An组)。Feeney法构建大鼠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分别于模型制备后1、3、7d进行脑水含量测定以及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模型制备后第7天通过Westernblot法检测自噬标志蛋白LC3B和Beclin1以及JNK的磷酸化水平。结果与S组比较,其余四组在大鼠创伤模型制备后各个时间点的脑水含量与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TBI组比较,TBI+Pne组和TBI+sP组在各个时间点的脑水含量明显降低(P〈0.05),在模型制备后的第3天和第7天神经功能缺陷评分明显降低(P〈0.05);而与TBI+Pue组比较,TBI+Pue+An组脑水含量在模型制备后各个时间点均增加(P〈0.05),神经功能缺陷评分在模型制备后第3天和第7天均增加(P〈0.05)。与S组比较,在模型制备后第7天TBI组LC3II、Beclinl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与TBI组比较,TBI+Pue组、TBI+sP组均明显抑制LC3II以及Beclinl的表达(P〈0.05);而与TBI+Pue组比较,TBI+Pue+An组LC3II和Beclinl表达均明显增加。与S组比较,TBI组P.JNK1/JNK1明显增加(P〈0.05);与TBI组比较,TBI+Pue组、TBI+sP组的P-JNK1/JNK1明显减少(P〈0.05);与TBI+Pue组比较,TBI+Pue+An组的P-JNK1/JNK1明显增加(P〈0.05)。结论葛根素可通过抑制自噬发挥对创伤性脑损伤的保护作用,JNK通路可能是葛根素调控自噬的分子学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药理学 脑损伤/药物疗法/代谢/病理学 自噬/药物作用 INK丝裂原活 化蛋白激酶类/代谢/药物作用 信号传导/药物作用
原文传递
NMDA受体依赖的神经元存活及保护作用的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杜嵩 罗建红 邱爽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0-445,共6页
NMDA受体属于谷氨酸受体,它在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介导的兴奋性毒性是脑缺血、缺氧和脑外伤等导致脑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生理和某些病理情况下,NMDA受体的激活具有促进神经元存... NMDA受体属于谷氨酸受体,它在突触传递和突触可塑性中都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介导的兴奋性毒性是脑缺血、缺氧和脑外伤等导致脑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但是,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生理和某些病理情况下,NMDA受体的激活具有促进神经元存活及保护神经元免受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药物疗法 神经元/药物作用 突触传递 NMDA受体 存活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与哌醋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效果对照(英文)
17
作者 郝学儒 崔文波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8期174-175,共2页
背景:注意缺陷或多动障碍通常采用精神兴奋类药物治疗,此类药物已经显示对大多数儿童的认知和行为障碍起改善作用。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哌醋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和山... 背景:注意缺陷或多动障碍通常采用精神兴奋类药物治疗,此类药物已经显示对大多数儿童的认知和行为障碍起改善作用。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哌醋甲酯治疗儿童多动症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设计:病例对比观察。单位: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和山东省牟平县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对象:选择2002-03/2004-04在北京回龙观医院精神科门诊和山东牟平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儿童多动症患儿60例,监护人均知情同意。随机分为2组,奥氮平组及哌醋甲酯组各30例。方法:奥氮平组患儿给予奥氮平2.5~7.5mg/d,晚上1次顿服;哌醋甲酯组给予哌醋甲酯5~15mg/d,分早、午2次口服。两组疗程均为12周。两组患儿于治疗前及治疗第12周末用Conners氏教师用量表(①多动指数项目分10个条目。②多动行为因子项目包括7个条目。每项表现为“无、稍有、相当多、很多”计为0,1,2,3分)、治疗副反应量表(分为行为毒性、化验异常、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及皮肤症状等。0无,1可疑或极轻,2轻度,3中度,4重度。最高分为22,最低为0,超过2分为阳性)进行多动症状及副反应评估。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患儿治疗第12周末多动症状评分及副反应评分。结果:60例患儿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儿治疗第12周末多动症状评分比较:治疗12周后,奥氮平组及哌醋甲酯组患儿的多动指数总分及多动行为因子总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2.4±2.8,15.1±9.2,13.7±3.4,20.8±10.3;26.6±3.9,43.5±11.7,25.5±4.8,41.6±5.9(t=8.16~15.26,P<0.05~0.01)];且奥氮平组的多动行为因子总分显著低于哌醋甲酯组(t=2.69,P<0.05)。②两组患儿治疗第12周末的副反应评分比较:奥氮平组、哌醋甲酯组患儿的副反应评分分别为10.3±4.5,10.9±3.8,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及哌醋甲酯均能显著改善多动症患儿的多动症状和注意缺陷,但奥氮平对行为障碍的总体改善程度要优于哌醋甲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损伤综合征/药物疗法 哌醋甲酯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与西药治疗小儿多动症对比观察 被引量:14
18
作者 许学兵 刘红姣 彭剑虹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04-906,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和西药治疗小儿多动症(MBD)的疗效差异,探寻临床治疗MBD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4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大椎、神阙,西药组采用口服西药氟哌啶醇。疗程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美国康奈尔...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和西药治疗小儿多动症(MBD)的疗效差异,探寻临床治疗MBD的有效方法。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西药组,每组各34例。针刺组采用针刺大椎、神阙,西药组采用口服西药氟哌啶醇。疗程1个月,比较2组治疗后美国康奈尔儿童多动症诊断行为量表评分和总有效率。结果:针刺组量表评分、总有效率分别为10±0.37,97.1%;西药组分别为15±0.93,82.4%。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或极显著性意义(P<0.01,P<0.0005),针刺组优于西药组。随访2~10个月,针刺组效果仍能维持。结论:针刺大椎、神阙能更有效地治疗小儿多动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损伤综合征/针灸疗法 轻微损伤综合征/药物疗法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认知功能的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静 赵文君 +2 位作者 董卫华 马力 高世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0年第12期2324-2326,共3页
【目的】探讨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认知功能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48名ADHD患儿,使用哌甲酯治疗3~4个月,随访6个月,采用视听连续整合测试(IVA—CPT)、Conners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和韦氏智... 【目的】探讨哌甲酯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认知功能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研究,对48名ADHD患儿,使用哌甲酯治疗3~4个月,随访6个月,采用视听连续整合测试(IVA—CPT)、Conners量表、韦氏记忆量表和韦氏智力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哌甲酯治疗后患儿IVA-CPT检测发现FRCQ、FAQ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6个月随访时FRCQ、FAQ均较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Conners量表评定,治疗后6个因子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6个月随访时6个因子分较治疗后升高(P〈0.05);治疗后记忆力评定中短时记忆和记忆商分值显著提高(P〈0.01),6个月随访时短时记忆和记忆商分值均较治疗后降低(P〈0.05),而长时间记忆和瞬时间记忆变化不大;治疗后智力评定中FIQ、VIQ、PIQ和C因子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6个月随访时,FIQ、VIQ、PIQ和C因子较治疗后明显下降(P〈0.01)。【结论】哌甲酯治疗对改善ADHD患儿认知功能的远期疗效不明显,尤其对改善注意力的效果不能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微损伤综合征/药物疗法 哌醋甲酯/药理学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挫裂伤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王建国 王艳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1期5132-5132,共1页
目的分析探讨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挫裂伤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09-2009-08临朐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辅助治疗。两组在发病... 目的分析探讨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挫裂伤方面的临床治疗效果,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6-09-2009-08临朐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患者80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和依达拉奉辅助治疗。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病情程度方面,具有可比性。结果观察组经过2周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0%,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都显著提高(P<0.05),无效率和恶化显著降低(P<0.05)。结论依达拉奉在静脉给药后有效清除脑组织中具有高度毒性的羟自由基,有效遏制低灌注区域坏死的扩展,控制了迟发型神经元的衰亡,降低神经功能性的缺失程度,使用较为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药物疗法 撕裂伤/药物疗法 安替比林/类似物和衍生物 安替比林/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