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痰通络汤和枳术丸联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临床观察
1
作者 施萍 《内蒙古中医药》 2025年第1期17-19,共3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应用化痰通络汤、枳术丸、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53例为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为案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26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脑梗死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应用化痰通络汤、枳术丸、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我院在2022年9月—2023年9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中选取53例为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为案例,采取随机数表法分为26例对照组与27例观察组,均对2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予以对照组加用偏瘫肢体康复训练治疗,基于观察组加用化痰通络汤和枳术丸+偏瘫肢体康复训练。观察并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2组脑卒中量表(NIHSS)、中国脑卒中量表(CSS)评分,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评分均较对照组更低(P<0.05);分别对2组实施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半身不遂、头晕目眩、偏身麻木、舌苔白腻评分相比,观察组评分明显更低(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和枳术丸联合偏瘫肢体康复训练的脑梗死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疗效显著,可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改善中医症候,对患者病情尽早好转有积极促进作用,建议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汤 枳术丸 偏瘫肢体康复训练 脑梗死亚急性期风痰瘀阻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合并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付飞 樊飞 《中医药学报》 CAS 2025年第1期83-87,共5页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合并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53例。两组... 目的:探究醒脑开窍针刺法合并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2021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针刺组和联合组,每组53例。两组均给予抗凝、改善微循环、控制血压、神经保护、吸氧、心脏监测等常规西医治疗,针刺组给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联合组在针刺组基础上给予补肾化痰活血方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神经功能与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血流峰值时间(TTP)与阻力指数(RI)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联合组低于针刺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清神经生长因子(NGF)、脑血容量(CBV)、平均血流量(Qmean)水平、简式Fugl-Meyer评分(FMA)与Barthel指数(BI)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联合组高于针刺组(P<0.01);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针刺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合并补肾化痰活血方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可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缓解临床症状,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窍针刺法 补肾化活血方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军 何春慧 戴其军 《四川中医》 2024年第5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 目的:探讨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对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10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中医症候积分、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和改良Barthel指数(MBI)量表]、血液流变学参数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及总分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8.68%vs.71.70%,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MBI评分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更低,MBI评分则更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比容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血液流变学参数较对照组均下降(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对照组7.55%vs.观察组1.8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运用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治疗可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促进神经功能修复,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 牵正散合活血通络汤 神经功能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针联合中药封包对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柴发光 朱丹丹 张宵元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4期87-90,共4页
目的:观察透针联合中药封包对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n=48)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透针联合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 目的:观察透针联合中药封包对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6例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8)给予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n=48)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透针联合中药封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脑血流动力学,并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巴氏指数(BI)、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BDNF、VEGF均高于治疗前(P<0.05),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大脑中动脉阻力指数(RI)、NSE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BI、大脑中动脉Vm、BDNF、VEGF高于对照组(P<0.05),大脑中动脉PI、大脑中动脉RI、NSE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透针联合中药封包可减轻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脑血流动力学,调节BDNF、VEGF、NSE等神经血管修复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恢复 透针 中药封包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临床研究
5
作者 朱开端 周智恩 +2 位作者 周小蓉 叶玉兰 陈越峰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0期1579-1583,共5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2例风痰瘀血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1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基...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对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82例风痰瘀血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91例。两组均接受西医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评定简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bref,WHOQOL-BREF)评分、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4.5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低于本组治疗前,WHOQOL-BREF评分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HCY、SBP、DB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合并H型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H型高血压 半夏白术天麻汤 康复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脑血流动力学、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2
6
作者 李存明 赵广峰 +1 位作者 张秀芳 林紫薇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2-155,共4页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按指南采... 目的观察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对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影响。方法本研究纳入的6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按指南采取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治疗,1剂/d,分早晚2次分服。两组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步行能力、风痰瘀阻证症状评分、临床疗效、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脑血流动力学以及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上下肢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步行能力、风痰瘀阻证症状(头晕目眩、痰多、舌质黯)、NIHSS评分以及IMT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55%(29/31),显著高于对照组为67.74%(21/31)(P<0.05);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大脑动脉血流平均流速(Vm)、最大峰值流速(Vs)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管阻力指数(RI)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疗程结束后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桃红四物汤合涤痰汤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以及下调血清脂蛋白A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熄风化痰通窍方加减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临床研究
7
作者 李庆利 李颖 李娜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22期41-46,共6页
目的:观察熄风化痰通窍方加减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ACI风痰瘀阻证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4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 目的:观察熄风化痰通窍方加减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风痰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8例ACI风痰瘀阻证患者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各44例,2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熄风化痰通窍方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93.18%,高于对照组77.27%(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及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大脑中动脉(MCA)、左右侧椎动脉(VA)的血流速度均增加(P<0.05);试验组ACA、PCA、MCA、左右侧VA的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积分、NIHSS评分及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09%、11.36%,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熄风化痰通窍方加减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ACI风痰瘀阻证疗效确切,能够促进患者脑部血液循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通窍方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
8
作者 郭华毫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13-0016,共4页
探讨分析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试验研究日期:2022.12-2023.12;医学科室:中医神经内科;研究疾病种类: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病例数目:98例;分组方式:双盲法机制分组;分组称呼:祛风组、... 探讨分析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试验研究日期:2022.12-2023.12;医学科室:中医神经内科;研究疾病种类: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病例数目:98例;分组方式:双盲法机制分组;分组称呼:祛风组、比照组,例数均分。祛风组行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比照组行西药治疗。比较二组用药成效、用药反应、血脂指标、疾病评分、血清指标。结果 祛风组的药物治疗效果最明显,(P<0.05)。祛风组经药物治疗后,其用药反应的几率最少,(P<0.05)。研究开展以前,病人的血脂检验结果均不良,(P>0.05);研究开展之后,病人的血脂检验结果有变化,祛风组的血脂检验结果更好,(P<0.05)。药物使用之前,病人的各项脑卒中评分均不佳,(P>0.05);药物使用之后,病人的各项脑卒中评分有好转,祛风组的脑卒中评分好转最显著,(P<0.05)。检验是反应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病人第一次的检验结果都超过正常的范围,(P>0.05);当治疗措施开展之后,检测治疗后的检验学情况,祛风组的检验学情况几乎正常,(P<0.05)。结论 祛风化痰活血通络方联合西药治疗风痰瘀阻证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显著,该治疗方案建议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通络方 西药 治疗 急性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芎抗栓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郑文旭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29-830,共2页
目的:探讨黄芎抗栓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配合服用黄芎抗栓胶囊(口服1.2 g/次,每日2次),2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进... 目的:探讨黄芎抗栓胶囊对脑梗死急性期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配合服用黄芎抗栓胶囊(口服1.2 g/次,每日2次),2组患者神经缺损程度和Barthel指数进行中医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CSS评分(13.67±6.84)低于对照组(19.46±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BI评分(56.61±8.73)高于对照组(47.89±9.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黄芎抗栓胶囊治疗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临床疗效明确,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芎抗栓胶囊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风痰阻络证急性脑梗死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银 刘子漾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26-129,共4页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风痰阻络证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5月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收治的94例风痰阻络证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风痰阻络证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1月—2023年5月淮安市楚州中医院收治的94例风痰阻络证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治疗组,各47例。常规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氧化应激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4%,较常规组的80.8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美国国立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8(IL-8)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较常规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丙二醛(MDA)较治疗前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MDA较常规组更低,SOD较常规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辅助治疗风痰阻络证ACI效果确切,可减轻炎症因子表达,降低氧化应激反应,改善神经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半夏白术天麻汤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期脑梗死的疗效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礼臣 《吉林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47-150,共4页
目的:分析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期脑梗死(ACI)的药理机制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盱眙县中医院收治的90例风痰阻络型ACI患者,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 目的:分析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治疗风痰阻络型急性期脑梗死(ACI)的药理机制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2月盱眙县中医院收治的90例风痰阻络型ACI患者,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 mg、瑞舒伐他汀10 mg,静脉滴注依达拉奉注射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加用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中医证候积分、炎性因子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化痰通络汤联合丁苯酞治疗风痰阻络型ACI患者效果较好,可有效降低其神经功能受损,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络型 急性 通络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12
作者 乔战科 孙会秀 +4 位作者 孙成铭 孙纪伟 吴平荣 江璐宇 王振坤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7期101-103,107,共4页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联合化痰通络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B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及血小板黏附率均低于对照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可加快症状缓解,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提高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汤 神经功能 中医候积分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疗效
13
作者 肖青焕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6期112-114,共3页
目的:分析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仁怀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试验组患... 目的:分析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在仁怀市中医院就诊的80例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试验组患者进行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NIHSS)和Barthel指数(BI)的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NIHSS的评分(15.13±1.63)分低于对照组患者NIHSS的评分(16.97±2.13)分(P<0.05).试验组患者BI的评分(58.31±1.38)分高于对照组患者BI的评分(40.43±1.82)分(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的总疗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疗效率(72.50%)(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7.50%)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30.00%)(P<0.05).结论:化痰通络汤加减治疗脑梗死风痰瘀阻证,可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整体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络汤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肝活血散佐治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14
作者 屈阳 胡世蕊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1期3542-3547,共6页
目的探究平肝活血散佐治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54例... 目的探究平肝活血散佐治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前瞻性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6月安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08例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各54例。其中,西药组男33例,女21例,年龄(64.25±6.12)岁,在常规补液、降低颅内压、扩容等治疗基础上口服丁苯酞软胶囊,连续治疗2周;中药组男30例,女24例,年龄(64.71±6.35)岁,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口服平肝活血散,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脑血流灌注[血流灌注指数(PI)、双侧动脉平均流速]及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0(IL-10)],统计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结果中药组总有效率高于西药组[88.89%(48/54)比72.22%(39/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88,P=0.029);治疗2周后,中药组NIHSS评分、主症积分、次症积分、NSE、GFAP、PI、CRP水平低于西药组(t=3.855、4.284、2.894、5.949、3.889、2.852、8.424,均P<0.05);中药组BDNF、双侧动脉平均流速及IL-10水平高于西药组(t=3.661、2.803、4.203,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9/54)比12.96%(7/5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93,P=0.588)。结论平肝活血散佐治风痰瘀阻型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神经功能和脑血流灌注,降低炎症反应,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平肝活血散 血流灌注 炎症指标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龙醒脑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临床研究
15
作者 陈娉婷 张小罗 +2 位作者 王位 潘旭 陈亨平 《新中医》 CAS 2024年第19期55-59,共5页
目的:观察丹龙醒脑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及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龙醒脑... 目的:观察丹龙醒脑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基础治疗及康复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龙醒脑方和醒脑开窍针刺法,2组均治疗14d。评价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70.00%(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较治疗前下降,且试验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BI评分、MMSE评分、MoCA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丹龙醒脑方联合醒脑开窍针刺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证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丹龙醒 开窍针刺法 神经功能 认知功能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证候与凝血象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京 曹锐 +1 位作者 朱宏勋 胡文忠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4期427-428,共2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凝血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3例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名诊断属风痰瘀阻证患者。按《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证候评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中医证候要素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及凝血象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23例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名诊断属风痰瘀阻证患者。按《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证候评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同时检测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研究中医证候与NDS及凝血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123例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患者风证、痰证与NDS评分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2 0 2、0.2 8 5,P分别为0.0 0 2、0.0 0 0);痰证、血瘀证与APTT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2 1 2-、0.1 8 4,P分别为0.0 0 4、0.031);余证候与NDS及凝血象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急性期风痰瘀阻证患者以风证、痰证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较大。痰证、瘀证与患者凝血功能密切相关,其分值可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候要素 凝血因子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化瘀汤对风痰入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NO、E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7
作者 王缘 徐浩刚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6期127-130,共4页
目的探讨涤痰化瘀汤对风痰入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风痰入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 目的探讨涤痰化瘀汤对风痰入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102例风痰入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涤痰化瘀汤治疗,两组持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风痰入络证中医症状评分、血清NO和ET水平,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风痰入络证中医症状评分、血清NO和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风痰入络证中医症状评分、血清NO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ET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化瘀汤治疗风痰入络证脑梗死急性期患者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入络 一氧化氮 内皮素 安全性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豨蛭络达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梗死的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维民 刘晓霞 李娟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22年第4期213-216,共4页
目的:研究豨蛭络达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研究豨蛭络达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46例,给予长春西汀治疗)和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豨蛭络达胶囊),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血液流变学、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巴士指数(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8%,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豨蛭络达胶囊联合长春西汀治疗急性期风痰瘀血痹阻脉络型脑梗死更有利于减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加速血液畅通,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血痹脉络型 豨蛭络达胶囊 长春西汀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泰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郭志华 宾晓芳 +2 位作者 毛湘屏 刘叶辉 刘文频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6期40-41,共2页
目的观察血塞泰对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泰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 目的观察血塞泰对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塞泰口服。疗程均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塞泰对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疗效肯定,可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中医症状、体征,对于治疗脑梗死恢复期风痰瘀阻证型具有确切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泰 恢复 中医候积分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阻络证患者血清脑损伤标志物表达及临床疗效影响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守运 杨言府 鲍远程 《四川中医》 2021年第1期129-132,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阻络证患者脑损伤标志物(Hcy、ICAM-1、ET-1)表达及临床疗效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2例开展本项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目的:观察加味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阻络证患者脑损伤标志物(Hcy、ICAM-1、ET-1)表达及临床疗效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19年6月期间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死患者82例开展本项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化痰通络汤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症候积分、神经功能评分、脑损伤标志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等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68%(38/4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5.61%(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中医症候包括头晕目眩、半身不遂、偏身麻木、舌苔白腻等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中国卒中量表(C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ey、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07%(7/41)、9.76%(4/41),组间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化痰通络汤对脑梗死急性期风痰阻络证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的中医症候,能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降低脑损伤标志物水平,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安全性良好,可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通络汤 临床疗效 中医症候 损伤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