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扶正通络汤联合中药封包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1
作者 刘拴锋 吴涛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0期37-42,共6页
目的:观察扶正通络汤联合中药封包联合西药治疗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再次介入治疗。对照组术后24 h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 目的:观察扶正通络汤联合中药封包联合西药治疗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再次介入治疗。对照组术后24 h内口服硫酸氢氯吡格雷片,75 mg/次,1次/d;阿司匹林肠溶片,100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扶正通络汤(药物组成:黄芪、牛膝、桑寄生、杜仲、熟地黄、石菖蒲、香附、三棱、水蛭、蜈蚣、川芎、大黄、炙甘草),水煎1剂/d,早晚温服;中药(药物组成:艾叶、红花、当归、鸡血藤、路路通、防风、赤芍、吴茱萸、威灵仙、羌活、虎杖)封包治疗,1次/d。两组均持续治疗8周判定疗效。对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APTT)、CD4^(+)/CD8^(+)、术后再狭窄发生率,以及CD3^(+)、CD4^(+)、CD8^(+)、B1、B2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β水平。结果:治疗组显效23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87.50%(35/4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7例,无效19例,有效率为52.50%(21/40)。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CD4^(+)/CD8^(+)、再狭窄发生率及FIB、全血黏度、CRP、IL-6、IL-1β和CD4^(+)、B1、B2淋巴细胞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PT、APTT及CD3^(+)、CD8^(+)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扶正通络汤联合中药封包治疗能缓解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症状,改善凝血功能和血液黏度,提高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再狭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术后再狭窄 气虚血瘀证 扶正通络汤 中药封包 凝血功能 免疫功能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周欣梅 罗宁 +2 位作者 龚斌 卢建政 刘丽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4期21-23,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术后使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常规治...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其中,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术后使用加味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补阳还五汤组术后使用补阳还五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三组手术前后神经功能(NIHSS评分)、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结果]加味补阳还五汤组术后LDL-C、HCY、hs-CRP以及NIHSS评分均低于补阳还五汤、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能较好地降低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患者LDL-C、HCY、hs-C反应蛋白浓度,能降低复发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补阳还五汤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 血脂 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超敏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阳益气活血中药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内皮功能、C反应蛋白、氧化应激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脑血管事件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许瑞卿 胡杰 吕祥龙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0年第1期156-160,共5页
目的探讨扶阳益气活血中药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不同时期血管内皮功能、C反应蛋白、氧化应激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病人分为中药组、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分别检测术前、术后1 d... 目的探讨扶阳益气活血中药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不同时期血管内皮功能、C反应蛋白、氧化应激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将80例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病人分为中药组、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分别检测术前、术后1 d、治疗后2个月、治疗后6个月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氧化应激指标[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气虚证积分、血瘀证积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变化及脑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 d ET-1、SOD、C-反应蛋白、气虚证积分、血瘀证积分升高,NO、MDA、NIHSS评分下降,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两组ET-1、MDA、C-反应蛋白、NIHSS水平较术后1 d明显降低(P<0.05),NO、SOD较术后1 d明显升高(P<0.05),且中药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常规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术后1 d无明显变化(P>0.05),但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术后1 d下降(P<0.05),且中药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后,ET-1、MDA、C-反应蛋白、NIHSS评分水平较治疗2个月时明显下降(P<0.05),NO、SOD水平较治疗2个月时明显升高(P<0.05),且中药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常规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较2个月时无明显变化(P>0.05),但中药组中医证候积分较2个月时明显下降(P<0.05),且中药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中药组再狭窄发生率12.5%(5/40),脑缺血事件发生率5.0%(2/40),常规治疗组再狭窄发生率32.5%(13/40),脑缺血事件发生率15.0%(6/40),两组脑缺血事件及再狭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阳益气活血中药能够保护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血管内皮功能,降低C反应蛋白,改善氧化应激指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及减少脑血管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扶阳益气活血中药 血管内皮功能 C反应蛋白 氧化应激指标 血瘀证积分 气虚证积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汪宁 张保朝 温昌明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CAS 2019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40例行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抗血小板治疗[...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240例行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常规予以抗血小板治疗[术前口服氯吡格雷(75 mg,qd)+阿司匹林(100 mg,qd),术中和术后皮下给予低分子肝素(术中全身肝素化0.75 mg/kg,术后给予低分子肝素钠4250 IU,im,q12h)]、降脂[瑞舒伐他汀(10 mg,qd)]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注射液(450 mg加入250m 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qd),疗程均为6个月;术后随访一年,每3月行颅外脑血管超声检查,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和凝血功能指标水平、脑血管再狭窄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IL)-6、IL-1β、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水平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1年内,观察组脑血管再狭窄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1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联合瑞舒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脑梗死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且安全性较高,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注射液 瑞舒伐他汀 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再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S1P、HC-Ⅱ水平与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勇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966-968,972,共4页
目的:探讨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S1P、HC-Ⅱ水平与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脑血管支架植入术且出现再狭窄的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复查的健康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患者40例作为对... 目的:探讨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S1P、HC-Ⅱ水平与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收集在本院接受脑血管支架植入术且出现再狭窄的患者52例作为观察组,另取同期在本院进行复查的健康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S1P、HC-Ⅱ水平及血管活性物质、炎症因子含量。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血清S1P、HC-Ⅱ水平与血管活性物质、炎症因子的关系。结果:观察组血清S1P、HC-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ET、AngⅡ、TXB2含量高于对照组,NO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炎症因子hs-CRP、IL-1、IL-6、IL-8、IL-1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S1P、HC-Ⅱ水平与血管活性物质、炎症因子含量存在直接相关关系。结论: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S1P、HC-Ⅱ水平降低,是导致脑血管功能异常、全身炎症反应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1-磷酸鞘氨醇 肝素辅因子Ⅱ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S1P、Adropin水平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力 李志国 +2 位作者 刘艳 代高英 许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516-1519,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S1P、Adropin水平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9例,回顾其治疗结局并将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35例作为观察... 目的:探讨血清S1P、Adropin水平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预测价值及其与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09例,回顾其治疗结局并将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未狭窄患者74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支架植入前后血清中S1P、Adropin的水平,进一步探讨S1P、Adropin水平与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水平的内在联系。结果:支架植入前,两组血清中S1P、Adropin水平,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植入后,观察组血清中S1P、Adropin的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中血管活性物质NO的水平低于对照组,ET-1、TXB2、AngⅡ的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中炎症因子TNF-α、IL-6、IL-10、IL-13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经Pearson检验发现,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血清S1P、Adropin水平与血管活性物质、细胞因子水平呈直接相关关系。结论: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患者存在血清S1P、Adropin低表达,且其具体表达量与血管活性物质、炎症因子水平直接相关,可作为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早期预测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S1P Adropin 血管活性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心通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泽宇 张晓韬 《智慧健康》 2018年第25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脑心通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因颅外血管狭窄行颅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共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7),比较两组患者术前... 目的观察脑心通联合瑞舒伐他汀对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因颅外血管狭窄行颅内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共1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47),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血脂及血常规的变化情况,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细胞比容、全血黏度、纤维蛋白原等血常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LDL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再狭窄发生率为3.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便秘、腹胀、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脑心通联合瑞舒伐他汀辅助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后治疗,能够降低术后再狭窄的发生率,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 瑞舒伐他汀 颅外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狭窄行支架植入术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婉 菅敏钰 +1 位作者 王爱东 韩如泉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45-1049,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医院颅内、外血管狭窄行PTAS的患者416例,男334例,女82例,年龄40~85岁,ASAⅠ~Ⅲ级。...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 and stenting,PTAS)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医院颅内、外血管狭窄行PTAS的患者416例,男334例,女82例,年龄40~85岁,ASAⅠ~Ⅲ级。收集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人口学、既往史、神经系统及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因素与临床结局的关系,回顾性探讨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结果颅外血管狭窄行PTAS的328例患者中,10例(3.0%)发生围术期缺血性卒中。颅内血管狭窄行PTAS的88例患者中,6例(6.8%)发生围术期缺血性卒中。颅外血管PTAS围术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合并未治疗的颅内血管狭窄(OR=9.44,95%CI2.36~37.71,P=0.001)和术中SBP最低值<90 mm Hg(OR=9.13,95%CI 1.35~61.76,P=0.023)。颅内血管PTAS围术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术前合并未治疗的颅内血管狭窄(OR=44.81,95%CI 1.99~1 011.84,P=0.017)、年龄增高(OR=1.25,95%CI 1.04~1.51,P=0.021)和存在钙化斑块(OR=11.02,95%CI 1.11~109.25,P=0.040)。结论在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中,颅外血管PTAS围术期缺血性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术前合并未治疗的颅内血管狭窄和术中SBP最低值<90mm Hg,颅内血管PTAS围术期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年龄增高、存在钙化斑块以及术前合并未治疗的颅内血管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硬化 脑血管狭窄 经皮穿刺脑血管腔内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围术期缺血性脑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管理的护理模式在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9
作者 邱欢欢 葛中林 +3 位作者 王园园 王茹 顾艳梅 李苏毅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37-140,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管理的护理模式在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VSI)的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拟行VSI的脑梗死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时间管理护理组,每组3... 目的探讨基于时间管理的护理模式在行脑血管支架植入术(VSI)的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在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拟行VSI的脑梗死患者6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常规护理组和时间管理护理组,每组31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时间管理护理组患者接受基于时间管理的护理模式干预,两组均干预2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及干预后3、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卒中专门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分。结果干预前,两组NIHSS评分和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个月,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时间管理护理组NIHSS评分降低,FMA评分升高(P<0.05)。干预前,两组Barthel指数和S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个月,与常规护理组比较,时间管理护理组Barthel指数和SS-QOL评分升高(P<0.05)。结论基于时间管理的护理模式对行VSI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均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时间管理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二聚体、胱抑素C预测脑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10
作者 韩慧 刘亚民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22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分析D-二聚体、胱抑素C预测脑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实施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采集血样并检测其D-二聚体、胱抑素C水平,统计术后12个月内再狭窄的病例数,分析未狭窄者与再狭窄者的D... 目的探讨分析D-二聚体、胱抑素C预测脑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实施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00例,采集血样并检测其D-二聚体、胱抑素C水平,统计术后12个月内再狭窄的病例数,分析未狭窄者与再狭窄者的D-二聚体、胱抑素C水平。结果所有患者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治疗后12个月内血管狭窄14例(14.00%)。术前,未狭窄与再狭窄患者D-二聚体、胱抑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未狭窄患者D-二聚体、胱抑素C变化不明显(P>0.05),再狭窄患者D-二聚体、胱抑素水平均上升(P<0.05),且高于未狭窄患者(P<0.05)。术后脑血管再狭窄的独立高危因素为术后3 d的D-二聚体、胱抑素C水平过高(P<0.05)。结论术后D-二聚体、胱抑素C水平过高,是脑血管介入术后再狭窄的独立高危因素,能够有效预测术后再狭窄风险,以便于临床及时防治,确保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二聚体 胱抑素C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缺血性脑血管 再狭窄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护理阶段性干预应用在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傅婷 陈萍萍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2年第13期53-55,59,共4页
目的:针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阶段性干预应用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3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n=19)和对照组(n=19)。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 目的:针对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采用综合护理阶段性干预应用的作用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3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实验组(n=19)和对照组(n=19)。实验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阶段性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89.47%,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52.63%(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79%,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47.37%(P<0.05);护理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精神活力、社会交往、躯体运动、生活热情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而护理后两组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生活满意度为100%,高于对照组生活满意度68.42%(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于脑血管支架置入患者中,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护理 阶段性干预 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康复训练 饮食护理 中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护理模块递进叠加在经皮穿刺CVSI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琼 詹盼盼 王珍珍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模块递进叠加干预在经皮穿刺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行经皮穿刺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模块递进叠加干预在经皮穿刺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行经皮穿刺脑血管支架植入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模块递进叠加干预,两组均干预至患者出院。比较两组生命体征变化,并发症发生率。干预前后采用心理状态症状自评量表评定两组心理状态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发生率[3]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心理状态症状自评量表各维度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P<0.01),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模块递进叠加干预有助于维持经皮穿刺脑血管支架植入术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纠正不良心理,降低[4]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脑血管支架植入术 心理护理模块递进叠加 生命体征 心理状态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二萜内酯对腔隙性脑梗塞的保护作用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林国 尹丽丽 邵泽涛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年第6期235-236,共2页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对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后脑血管的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行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 目的:分析银杏二萜内酯对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后脑血管的保护作用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7月—2017年7月行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治疗的患者8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NIHSS评分、ADL评分均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管狭窄程度、NIHSS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后应用银杏二萜内酯后,可减轻脑血管损伤程度,且不会增加用药后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二萜内酯 脑血管栓塞支架植入术 脑血管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