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个性化血压及液体控制应用于烟雾病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患者的效果
1
作者 孙珂 梁淑珍 王俭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4期428-430,共3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患者采用个性化血压及液体控制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21年09月至2023年09月间收治的90例烟雾病患者,均行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干预及液体控制,研究组4... 目的探讨烟雾病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患者采用个性化血压及液体控制的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21年09月至2023年09月间收治的90例烟雾病患者,均行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对照组43例应用常规干预及液体控制,研究组43例加以个性化血压。将两组过度灌注综合征情况以及生存质量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值<0.05)。两组过度灌注综合征症状表现比较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两组干预后生存质量指标与干预前相比评分显著要高,且研究组生存质量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评分显著要高(P值均<0.05)。结论烟雾病颅内外脑血管重建术后过度灌注患者采用个性化血压及液体控制可降低过度灌注综合征发生风险,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颅内外脑血管重建 血压控制 液体控制 过度灌注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重建术历史沿革
2
作者 佟志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9-605,共7页
脑血管重建术正在不断更新迭代,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定量调节桥血管血流量的方法,如何重建直径<0.5 mm的动脉穿支等问题。本文回顾血管重建术的诞生和脑血管重建术的发展历程,重点关注脑血管重建术的基本原理和创新技术、脑血管重建... 脑血管重建术正在不断更新迭代,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如定量调节桥血管血流量的方法,如何重建直径<0.5 mm的动脉穿支等问题。本文回顾血管重建术的诞生和脑血管重建术的发展历程,重点关注脑血管重建术的基本原理和创新技术、脑血管重建术在复杂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及疗效、脑血管重建术迭代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旨在促进脑血管重建术的迭代及其在复杂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重建 医学史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与脑血管重建术
3
作者 佟志勇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5-598,共4页
脑血管重建技术的迭代伴随“复杂颅内动脉瘤”概念的变迁,脑血管重建技术逐步改变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本文重点阐述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显微外科技术、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概念变迁和治疗难点、脑血管重建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复杂颅... 脑血管重建技术的迭代伴随“复杂颅内动脉瘤”概念的变迁,脑血管重建技术逐步改变动脉瘤的治疗策略。本文重点阐述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原则和常用显微外科技术、复杂颅内动脉瘤的概念变迁和治疗难点、脑血管重建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在复杂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应用及展望等,旨在促进脑血管重建术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高质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脑血管重建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T灌注成像评价脑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短期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申伟 陈谦 +5 位作者 黄伟 成惠林 杨毅卿 李维德 马标 杭春华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23-27,共5页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TP)评价脑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月就诊的14例烟雾病患者在术前和脑血管重建手术后7 d进行头部CT血管成像和CTP。对14例患者分别行联合脑血管重建... 目的应用CT灌注成像(CTP)评价脑血管重建术对烟雾病患者脑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6月—2013年1月就诊的14例烟雾病患者在术前和脑血管重建手术后7 d进行头部CT血管成像和CTP。对14例患者分别行联合脑血管重建术(12侧)和间接脑血管重建术(4侧)。在CTP上将术侧大脑中动脉供血皮质区作为感兴趣区(ROI),进行各参数配对t检验。结果 (1)两种血管重建术后7 d,烟雾病患者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均有减少,联合术式组患者对比剂达峰时间缩短,间接术式组延长,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手术后7 d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均增加,联合术式组术前为(4.5±0.6)s,术后7 d为(4.7±0.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5)间接术式组患者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虽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时,CTP随访5例患者,影像学表现为脑血流灌注改善明显。结论 CTP检查显示联合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烟雾病短期内可能改变脑血流灌注,但脑组织缺血状态无明显变化;间接脑血管重建术后脑血流灌注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联合脑血管重建 间接脑血管重建 CT灌注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重建用于难治性颅内动脉瘤的治疗 被引量:24
5
作者 毛颖 周良辅 +3 位作者 宋冬雷 冷冰 顾宇翔 朱巍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难治性脑动脉瘤治疗中的脑血管重建适应证、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起采用挠动脉作为移植血管进行颞浅动脉—挠动脉—大脑中动脉(STA-RA-MCA)搭桥手术,共治疗9例难治性动脉瘤患者。脑血管重建后采用颈部颈内动脉慢性... 目的探讨难治性脑动脉瘤治疗中的脑血管重建适应证、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自2000年起采用挠动脉作为移植血管进行颞浅动脉—挠动脉—大脑中动脉(STA-RA-MCA)搭桥手术,共治疗9例难治性动脉瘤患者。脑血管重建后采用颈部颈内动脉慢性阻断术或血管内介入治疗闭塞载瘤动脉或行动脉瘤孤立术。结果术后血管造影显示8例吻合血管通畅,并通过阻断载瘤血管而使动脉瘤不显影。1例吻合口狭窄伴血管痉挛。随访显示8例治愈患者无动脉瘤复发或破裂。结论脑血管重建,结合急性或慢性闭塞载瘤动脉是治疗难治性动脉瘤的有效方法;采用挠动脉作为移植血管行颅内外血管搭桥是目前较为合适和有效的脑血管重建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动脉 脑血管重建 脑动脉瘤 搭桥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脑血管重建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缓释微球制备及性质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赵明亮 陈翀 +4 位作者 张超 涂悦 王景景 张赛 梁海乾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制作用于脑血管重建研究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缓释微球并研究其性质。方法采用W1/O/W2复乳溶剂挥发法制作VEGF-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和载罗丹明B微球;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采用微量蛋白测定法测定微... 目的制作用于脑血管重建研究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缓释微球并研究其性质。方法采用W1/O/W2复乳溶剂挥发法制作VEGF-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微球和载罗丹明B微球;使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结构;采用微量蛋白测定法测定微球中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并对微球的体外释药性能进行研究;将用罗丹明B标记的微球注入大鼠颞肌组织,分别于第10天和第30天取颞肌组织行冰冻切片,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结果扫描电镜观察到微球表面光滑无孔隙,粒径为4~10μm;微球载药量及包封率的测定显示其平均载药量为(25.50±1.57)%,平均包封率为(85.07±0.15)%,累积释放率可达80%以上;微球在颞肌组织中可持续存在30 d以上。结论 VEGF-PLGA微球能稳定长时间释放VEGF,可用于脑血管重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微球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缓释 烟雾病 脑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脑血管重建治疗烟雾病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6
7
作者 李婵祺 胡晓静 李平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24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间接脑血管重建治疗烟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0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行间接脑血管重建术的护理方法。结果 7例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 目的探讨间接脑血管重建治疗烟雾病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进行住院治疗的10例烟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总结行间接脑血管重建术的护理方法。结果 7例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3例患者存在意识障碍,其中1例患者因脑室再出血合并大面积脑梗死死亡。结论术前DSA检查、加强护患沟通及心理护理;术后加强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严防颅内再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及感染高热等并发症的的发生,做好康复护理,是患者安全度过危险期、尽早康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间接脑血管重建 围术期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重建术对颈动脉系统缺血性病变脑血流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莫大鹏 段鸿洲 +4 位作者 李良 焦力群 李萌 凌锋 华扬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8年第12期541-545,共5页
目的探讨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对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患者脑血流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49例患者术前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经颅彩色双功能超声(TC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目的探讨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STA-MCA)吻合术对动脉粥样硬化性颈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患者脑血流的影响及治疗作用。方法49例患者术前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经颅彩色双功能超声(TCCD)、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术(SPECT,24例)和磁共振灌注成像(PWI,16例)行脑血流评价,提示均存在血流动力学障碍,并行STA-MCA吻合术。术后常规行脑血管造影和脑血流评价。术后每3~6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约36个月。按改良Rankel量表(mRS)评定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状况。结果①49例患者经TCD检测,显示手术后MCA远端血流明显改善(P<0.05);42例经TCCD检测STA,发现术后患侧较健侧管径扩张,峰值流速升高,阻力指数减低,均P<0.05;24例经SPECT检测,显示术后患侧与健侧的脑血流比值明显高于术前(P<0.05);16例经PWI检测,发现手术后MCA分布区达峰时间明显缩短(P<0.05)。②49例患者术后血管造影,显示42例吻合口通畅,7例吻合口不通畅。随访期间患者未出现与患侧相关的缺血性卒中再发生,术后36个月随访的32例患者mRS评分为(0.5±0.7),与术前(1.7±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STA-MCA吻合术可以改善颈动脉闭塞、大脑中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患者的MCA远端及患侧的脑血流。对存在脑血流动力学障碍的患者,能改善临床症状和预防卒中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障碍 脑血管重建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来藏 王超 +2 位作者 肖玉强 张伟光 王智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9年第3期132-134,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脑血管重建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1例脑缺血患者采用脑血管重建术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术后进行三个月到五年的随访。结果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39例,贴敷术(... 目的探讨不同脑血管重建术对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91例脑缺血患者采用脑血管重建术治疗前、后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在术后进行三个月到五年的随访。结果采用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39例,贴敷术(颞肌贴敷和颞浅动脉贴敷)52例。术后75例症状不同程度改善,16例无明显变化。搭桥术有效率为94.9%(37/39),明显高于贴敷术的73.1%(38/52,P<0.05)。结论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效果确切,搭桥术疗效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脑血管重建 搭桥术 贴敷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明盛 林建英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407-2408,共2页
脑血管重建术是指采用手术方法重新建立脑的侧支循环通路,包括颅内·颅外动脉搭桥术等直接血管吻合技术,或头皮动脉-硬脑膜动脉-颞肌-脑皮质血管粘连成形术等间接建立脑血流等方法。颅内-外动脉搭桥术作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 脑血管重建术是指采用手术方法重新建立脑的侧支循环通路,包括颅内·颅外动脉搭桥术等直接血管吻合技术,或头皮动脉-硬脑膜动脉-颞肌-脑皮质血管粘连成形术等间接建立脑血流等方法。颅内-外动脉搭桥术作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疗效已被证实。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0月共进行颅内.外动脉搭桥术46例,对比贴敷术4J4例,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 脑血管重建 搭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脑血流状况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3
11
作者 任洪波 刘斌 +2 位作者 张山 贾海波 刘吉祥 《中国临床医学》 2012年第2期162-16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脑血流状况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32例实施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贴敷术(EDAS)的儿童烟雾病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6至12个月分别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患者手术前、后颞浅动脉流速、大脑中动脉(... 目的:探讨儿童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脑血流状况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32例实施脑-硬脑膜-动脉血管贴敷术(EDAS)的儿童烟雾病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6至12个月分别行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对患者手术前、后颞浅动脉流速、大脑中动脉(MCA)主干及远端峰值流速(Vp)、舒张期流速(Vd)、平均流速(Vm)及搏动指数(P 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手术前、后脑血流状况变化特点及其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在32例患者中,术后脑血流明显改善者26例,其中临床预后佳者16例,良7例,一般3例;脑血流无改善者6例,其中临床预后佳者0例,良2例,一般3例,差1例。脑血流状况与临床预后间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CD可以检测儿童烟雾病患者EDAS手术前后的脑血流变化,EDAS术后患者脑血流状况与其临床预后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多普勒 烟雾病 脑血流 脑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重建术的重新评价与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毛颖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7年第10期433-435,共3页
关键词 脑血管重建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 临床疗效 临床技术 临床结果 有效性 疾病 新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重建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任洪波 刘斌 +3 位作者 孙志强 吴锋 徐颖洲 袁明智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A01期107-107,共1页
目的;分析脑血管重建术应用在出血性烟雾病中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出血性烟雾病患者(90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使用联合血管重建,B组使用直接血管重建,C组为保守治疗。随访1~10年,记录用... 目的;分析脑血管重建术应用在出血性烟雾病中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出血性烟雾病患者(90例)临床资料,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3组,A组使用联合血管重建,B组使用直接血管重建,C组为保守治疗。随访1~10年,记录用日常生活能力表(ADL)分值,使用改良Rankin评估神经功能状态;记录再出血、残疾、植物生存、死亡率;记录平均随访时间;评估12个月时手术疗效。结果:A组、B组手术效果良好率(80.00%、76.67%)均高于C组;随访结束后A、B组ADL分级中重度率均低于C组.A、B组再出血率、死亡率,残疾率均低于C组,B组ADL分值最高,其次为A组,与B组均有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血管重建术治疗出血性烟雾病疗效优于保守治疗,其中联合重建效果最优,能显著改善远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烟雾病 脑血管重建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雾病患者行脑血管重建术的护理 被引量:3
14
作者 陶春红 杨丽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行脑血管重建术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烟雾病患者脑血管重建术护理方法。结果:64例烟雾病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其中60例患者临床症状大部分或完全好转,3例改善不明显,1例患者术后第2 d出现脑梗塞,经药物治疗...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行脑血管重建术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64例烟雾病患者脑血管重建术护理方法。结果:64例烟雾病患者经治疗和护理后:其中60例患者临床症状大部分或完全好转,3例改善不明显,1例患者术后第2 d出现脑梗塞,经药物治疗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较术前稍加重;无脑出血发生。入院时采用国际通用的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估:术前mRS评分为1.39±0.50分,出院时MRS评分为0.68±0.48分。结论: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密切观察病情,防止脑出血、脑梗塞的发生,适当进行功能锻炼,有助于患者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血管重建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接脑血管重建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对比效果 被引量:5
15
作者 钟文军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30期6238-6239,共2页
目的:分析间接脑血管重建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法在治疗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40例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间接脑血管重建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术,比... 目的:分析间接脑血管重建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法在治疗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40例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间接脑血管重建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术,比较两组患者总有效率以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MBI)变化。结果:观察组改善率为90%,对照组改善率为80%,两组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M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有理想疗效,明显提升脑卒中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 间接脑血管重建 血管内栓塞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金成 蔡竹茵 +4 位作者 驰欣杰 陈远芳 王军民 谢春香 董静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3期170-171,共2页
目的调查研究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脑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治疗组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给予对照组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改善的总有效率... 目的调查研究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8例脑缺血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给予治疗组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给予对照组颞浅动脉贴敷术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8.2%,与对照组的67.7%相比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经过治疗以后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5.19±1.80),与对照组的(7.62±2.83)相比具有较大差异(P<0.01)。结论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尤其是搭桥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重建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脑血管重建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2
17
作者 滑修之 《中外医疗》 2015年第22期64-65,共2页
目的探究不同脑血管重建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不同脑血管重建手术,不同手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疗效,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患者,观察组进行颞浅动脉一大脑... 目的探究不同脑血管重建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该院收治的68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不同脑血管重建手术,不同手术在脑血管疾病中的疗效,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患者,观察组进行颞浅动脉一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对照组进行颞浅动脉贴敷手术,通过治疗结果进行疗效对比。结果由治疗数据显示,观察组和治疗组手术后恢复情况有明显差异性,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分别为88%和68%,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数据发现两组手术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有明显差异性,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脑血管重建术在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都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特别是通过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对患者出现的各种症状进行有效的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重建手术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烟雾病患者脑血管重建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朱磊 《微创医学》 2022年第1期53-55,共3页
目的 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脑血管重建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69例成人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脑血管重建术后并发症情况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 目的 探讨成人烟雾病患者脑血管重建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69例成人烟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脑血管重建术后并发症情况分为并发症组和非并发症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前出现首发症状、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前mR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出现术前症状的患者中,并发症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比例明显高于非并发症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首发症状为TIA、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前mRS 3~5分是成人烟雾病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成人烟雾病术前首发症状为TIA、合并高血压病史、术前mRS 3~5分的患者,行脑血管重建术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重建 成人烟雾病 并发症 影响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灌注成像对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评价效果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卫明 伍晓六 +2 位作者 蓝伟武 曾亮 钟华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8年第8期18-20,28,153,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对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价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的30例烟病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多层螺旋CT对其行脑灌注成像扫描,观察患者的术前术后CTP图像表现,分析其脑缺血... 目的探讨CT灌注成像(CTP)对烟雾病脑血管重建术后患者血流动力学改变的评价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行脑血管重建术治疗的30例烟病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使用多层螺旋CT对其行脑灌注成像扫描,观察患者的术前术后CTP图像表现,分析其脑缺血区域术前术后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达峰时间(TTP)、平均通过时间(MTT)及延迟时间(DLY)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中有9例存在脑出血症状,21例存在脑缺血症状,经影像检查发现单发或多发软化灶20例,出血灶10例,共有颈内动脉末段不同程度狭窄53支,其中大脑前动脉狭窄18例,大脑中动脉21例,大脑后动脉14例,且均有异常侧支循环形成;而其中有行双侧颅骨多点钻孔间接血流重建术治疗7例,行单侧直接血流重建术治疗23例;30例患者经CTP检查发现异常灌注区41处,而术前异常灌注区与双侧相对正常区比较,rCBV、rCBF明显减低,TTP、MTT及DLY则明显延长,且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异常灌注区与双侧相对正常区rCBV、rCBF与术前比较则明显升高,TTP、MTT及DLY则明显缩短,但rCBV、rCBF、TTP、MTT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DLY与术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术后异常灌注区与双侧相对正常区比较,rCBV、rCBF仍明显减低,TTP、MTT及DLY则仍明显延长(P<0.05)。结论 CTP可有效为术前烟雾病检查提供脑血流灌注信息,显示患者血管狭窄、闭塞及异常情况,同时还可明显显示血管重建术治疗期间患者脑血流灌注改变情况,对评估血管重建术后烟雾病患者动力学改变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雾病 脑血管重建 CT灌注成像 血流动力学 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脑血管重建术后谵妄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黄祥 韩明明 +2 位作者 殷国兵 康芳 李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脑血管重建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的缺血型烟雾病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8~59岁,BMI 18.5~24.0 kg/m 2,ASAⅡ或Ⅲ级,Suzuki分期≥3,MMSE评分&... 目的探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脑血管重建术后谵妄(POD)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分支吻合术的缺血型烟雾病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龄18~59岁,BMI 18.5~24.0 kg/m 2,ASAⅡ或Ⅲ级,Suzuki分期≥3,MMSE评分>24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n=20):常规补液组(R组)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组(G组)。R组采用常规4-2^-1补液原则,维持CVP 5~10 cmH 2O;G组采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维持每搏量变异度(SVV)<10%。两组维持MAP波动幅度在基础值20%以内,MAP下降幅度超过基础值20%以上时,静脉注射麻黄碱6~10 mg或输注去甲肾上腺素0.01~0.03μg·kg^-1·min^-1。记录麻醉诱导前即刻(T0)、血管阻断前10 min(T1)、阻断后10 min(T2)、血管开放后10 min(T3)时的局部脑氧饱和度(rSO2)、MAP、HR、BIS值、鼻咽温。于T1—T3时采集动脉血样1 ml,行血气分析,并测定Hct和PaCO2。于术后3 d,采用CAM量表评估患者POD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不同时点MAP、HR、鼻咽温、BIS值、Hct和Pa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T0时比较,T1—T3时G组患者两侧rSO2明显升高,T3时R组患侧rSO2明显升高(P<0.05);与R组比较,T1—T3时G组患者两侧rSO2明显升高(P<0.05)。与R组比较,G组患者补液量明显减少,POD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可降低缺血型烟雾病患者脑血管重建术后POD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改善rSO2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导向液体治疗 谵妄 缺血型烟雾病 脑血管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