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免疫球蛋白与临床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黄海彬 麦训良 叶小虹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6年第6期341-344,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免疫球蛋白(CSF-Ig)与临床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32例GBS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和CSF-Ig检测。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F波异常率均大于体感诱发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的神经电生理、脑脊液免疫球蛋白(CSF-Ig)与临床三者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对32例GBS患者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和CSF-Ig检测。结果:神经电生理检查发现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和F波异常率均大于体感诱发电位(SEP)、肌电图(EMG)和脑电图(EEG)的异常率,临床各型GBS之间以上结果的异常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CSF-Ig检测结果在临床各型GBS之间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 0.01)。CSF-Ig明显升高时,MCV明显减慢,伴有波幅的明显降低。结论:神经电生理和CSF-Ig异常程度对了解周围神经髓鞘脱失程度和判断本病的预后有重要的价值,且CSF-Ig和神经电生理检查可作为诊断本病及观察疗效的参考指标,神经电生理检查还可以作为神经康复的动态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兰-巴雷综合征 神经电生理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相关性 被引量:6
2
作者 杨红 汤可娜 +3 位作者 仲星星 韩露 朱德生 管阳太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11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面神经瘫痪将患者分为面神经正常组与...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确诊的111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面神经瘫痪将患者分为面神经正常组与瘫痪组,比较两组患者间的临床、生化特征;根据脑脊液蛋白值将患者分为脑脊液蛋白正常组、轻度偏高组与异常偏高组,比较3组间面神经瘫痪数量的变化;分析脑脊液蛋白与面神经瘫痪的相关性。结果面神经正常组与瘫痪组之间患者性别、年龄、残疾量表评分(≥3)、上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肺部感染及近期疫苗接种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脊液蛋白、免疫球蛋白G(Ig G)、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QALB)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不同脑脊液蛋白水平患者面神经瘫痪数量比较有统计学差异(F=3.48,P=0.03);脑脊液蛋白水平与面神经瘫痪数量呈正相关(r=0.288,P<0.01)。结论 GBS患者脑脊液蛋白值越高面神经瘫痪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脑脊液蛋白有助于GBS患者面神经瘫痪的病情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 吉兰-巴雷综合征 蛋白 神经瘫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脑脊液蛋白水平与周围神经髓鞘损伤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敏 周招华 +4 位作者 邓仕标 张洁妤 余婷 朱德生 何云岩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72-1375,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水平与周围神经髓鞘损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周围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周围神经髓鞘损...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nydrome,GBS)患者脑脊液蛋白水平与周围神经髓鞘损伤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GBS患者临床与生化资料,根据周围神经肌电图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周围神经髓鞘损伤组与轴索变性组,并比较2组患者间的临床、生化特征;分析脑脊液蛋白水平与周围神经髓鞘损伤的相关性。结果·髓鞘损伤组与轴索变性组之间患者性别、年龄、Hughes残疾量表评分、上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皮肤过敏、神经节苷脂钠注射液及免疫球蛋白G(IgG)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神经髓鞘损伤组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IgG与24 h鞘内IgG合成率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周围神经轴索变性组(P<0.01);脑脊液蛋白水平与周围神经髓鞘损伤呈正相关(r=0.345,P=0.001)。结论·GBS患者脑脊液蛋白水平越高,周围神经髓鞘损伤发生的可能性越大。脑脊液蛋白水平的分析有助于GBS患者周围神经髓鞘损伤免疫机制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 吉兰-巴雷综合征 周围神经 蛋白 髓鞘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脑脊液IgG指数与蛋白水平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傅珏 周月平 朱德生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5年第12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IgG)指数与脑脊液蛋白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脑脊液蛋白水平,将57例GBS患者分为脑脊液蛋白正常组(16例)与异常组(4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上呼吸道感... 目的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患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G(IgG)指数与脑脊液蛋白水平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脑脊液蛋白水平,将57例GBS患者分为脑脊液蛋白正常组(16例)与异常组(41例),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性别、年龄、上呼吸道感染、胃肠感染、残疾量表评分(≥3分)、颅神经症状及自主神经功能症状等]及生化特征[脑脊液蛋白、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QALB)、IgG、IgG指数及24h鞘内IgG合成率等]的变化;根据脑脊液IgG指数将57例患者分为脑脊液IgG指数正常组(43例)与异常组(14例),比较2组脑脊液蛋白的变化;采用Peason相关分析分析脑脊液IgG指数与脑脊液蛋白的相关性。结果 GBS患者脑脊液蛋白正常组临床特征与异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脑脊液蛋白、QALB、IgG、IgG指数及24h鞘内IgG合成率等生化特征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脊液IgG指数正常组脑脊液蛋白水平与异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129.00,P<0.01)。Peason相关性分析:脑脊液IgG指数与脑脊液蛋白呈正相关(r=0.377,P<0.01)。结论 GBS患者脑脊液IgG指数越大脑脊液蛋白水平越高,两者的关系有助于GBS患者病情监测及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免疫 吉兰-巴雷综合征 蛋白 IGG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脑脊液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丹 杨薇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6-288,共3页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累及周围神经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常有上呼吸道及胃肠道前驱感染因素,其中空肠弯曲菌(C.Jejuni)与AMAN亚型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GBS病... 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又叫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是一种累及周围神经的炎性脱髓鞘疾病。常有上呼吸道及胃肠道前驱感染因素,其中空肠弯曲菌(C.Jejuni)与AMAN亚型的发病密切相关。目前GBS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大多数人认为其是涉及细胞及体液双重免疫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蛋白质组学 急性炎症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 自身免疫性疾病 炎性脱髓鞘疾病 发病机制 空肠弯曲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偏执型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及IgG合成率研究
6
作者 宋学勤 赵靖平 吕路线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8-248,252,共2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间存在着复杂的网络联系,其中白细胞介素-6(IL-6)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有广泛的中枢调节作用.但有关白细胞介素-6和免疫球蛋白G(IgG)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国内外报道不一[1~6]...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间存在着复杂的网络联系,其中白细胞介素-6(IL-6)不仅是重要的免疫调节因子,而且有广泛的中枢调节作用.但有关白细胞介素-6和免疫球蛋白G(IgG)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国内外报道不一[1~6],尤其脑脊液白细胞介素-6对免疫球蛋白IgG合成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30例未用过抗精神病药的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0例无精神疾患的轻微脑外伤患者脑脊液IL-6、IgG进行了检测,以便为探讨精神分裂症免疫异常的原因提供有关的线索.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偏执型 白细胞介素-6 IGG合成率 免疫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正常参考值
7
作者 周韵九 张松照 《医学临床研究》 CAS 1997年第S1期65-66,共2页
早期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CNS)可独立产生免疫反应,且与血液中免疫应答不一致.CNS疾病者脑脊液(CSF)中免疫球蛋白等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故其临床测定有助于CNS疾患的评估、诊断与治疗.我室用Beckman公司ICS-Ⅱ分析仪测定44份非... 早期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CNS)可独立产生免疫反应,且与血液中免疫应答不一致.CNS疾病者脑脊液(CSF)中免疫球蛋白等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故其临床测定有助于CNS疾患的评估、诊断与治疗.我室用Beckman公司ICS-Ⅱ分析仪测定44份非神经系统疾病者CSF中免疫球蛋白IgG,IgA,IgM以及补体C<sub>3</sub>和C<sub>4</sub>的含量,拟为本实验室测定CSF提供正常值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正常参考值 CSF免疫球蛋白 神经系统疾病患者 中枢神经系统 正常参考范围 速率散射 颅内感染 格林-巴利综合征 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细胞亚群及脑脊液蛋白在儿童吉兰-巴雷综合征中差异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周君玲 李蔚沁 张利亚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6-259,共4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脑脊液蛋白对评估急性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早期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20年3月住院确诊的60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病情、Hughes量表评分将患儿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 目的探讨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脑脊液蛋白对评估急性期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早期疾病严重程度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11月至2020年3月住院确诊的60例GBS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病情、Hughes量表评分将患儿分为轻症组和重症组,比较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有无前驱感染以及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脑脊液蛋白水平。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GBS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60例患儿中男33例、女27例,中位年龄5.30岁,其中重症GBS患儿33例(55%)。重症组外周血CD3^(+)低于轻症组,CD3-CD19^(+)、脑脊液总蛋白/微量白蛋白水平均高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脊液总蛋白/微量白蛋白为重症GBS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GBS急性期轻、重症患儿存在淋巴细胞亚群紊乱。GBS急性期监测脑脊液蛋白水平及分类有助于评估患儿病情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淋巴细胞亚群 蛋白 神经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者脑脊液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平行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汪银洲 阮旭中 张苏明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647-648,共2页
目的为综合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选取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生长抑素(SOM)、肿瘤坏死因子(TNF)、催乳素(PRL)为代表。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放射免... 目的为综合研究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在癫痫发病中的作用,选取γ-氨基丁酸(GABA)、谷氨酸(GLU)、生长抑素(SOM)、肿瘤坏死因子(TNF)、催乳素(PRL)为代表。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放射免疫法(RIA)分别检测了上述多种物质在癫痫患者脑脊液(CSF)中含量改变,并对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癫痫患者脑脊液中GABA含量下降,而GLU、SOM、TNF、PRL含量均升高。相关分析发现,GABA与GLU及SOM之间呈直线负相关,而SOM、GLU、TNF、PRL彼此间呈直线正相关。结论GABA、GLU、SOM、TNF、PRL各自都参与了癫痫的发病过程,它们之间的平衡失调可能是癫痫发生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 NEIN
原文传递
脑胶质瘤免疫学特点及其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0
作者 周广洲 靳峰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1期523-525,共3页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肿瘤,亦是人类最具侵袭性的肿瘤之一。恶性胶质瘤在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疗法治疗之后,生存期仍然不佳。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逐渐引起重视。本研究就脑胶质瘤的免疫学特点及其免疫治疗的...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肿瘤,亦是人类最具侵袭性的肿瘤之一。恶性胶质瘤在经过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疗法治疗之后,生存期仍然不佳。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式,逐渐引起重视。本研究就脑胶质瘤的免疫学特点及其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免疫治疗 -屏障 逃逸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与IL-6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邹海 彭道荣 +2 位作者 吴永昌 秦爽 王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5年第30期5897-5900,共4页
目的: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与IL-6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罗氏C6000仪器通过免疫发光法检测和比较本院收治的30例正常人、61例脑炎患者、51例头痛患者、30例肌无力患者以及35例脑梗死患者的脑脊液... 目的:检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与IL-6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罗氏C6000仪器通过免疫发光法检测和比较本院收治的30例正常人、61例脑炎患者、51例头痛患者、30例肌无力患者以及35例脑梗死患者的脑脊液中IgAcsf、IgMcsf、IgGcsf、AIbcsf与IL-6的表达。结果:除头痛患者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患者的脑脊液中IgAcsf、IgMcsf、IgGcsf、AIbcsf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正常人群,且脑炎患者与肌无力患者的脑脊液中IgAcsf、IgMcsf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头痛患者,脑梗死患者的脑脊液中IgMcsf、IgGcsf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头痛患者,肌无力患者的脑脊液中IgGcsf蛋白的表达量高于头痛患者,脑梗死患者的脑脊液中IL-6蛋白的表达量明显高于脑炎、头痛和肌无力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脊液中免疫球蛋白、IL-6的表达异常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有关,且在不同种类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之间存在差异,可能有助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免疫球蛋白 白介素-6 感染
原文传递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参与神经免疫调节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申杨贝纳 肖岚 黄南昕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99-603,共5页
少突胶质细胞是髓鞘形成和髓鞘再生的重要细胞储备。近年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除了小胶质细胞等免疫细胞外,少突胶质细胞也能主动参与免疫反应。在一系列生理或病理因素的刺激下,少突胶质细胞系的幼稚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能表... 少突胶质细胞是髓鞘形成和髓鞘再生的重要细胞储备。近年研究发现,中枢神经系统中除了小胶质细胞等免疫细胞外,少突胶质细胞也能主动参与免疫反应。在一系列生理或病理因素的刺激下,少突胶质细胞系的幼稚细胞——少突胶质前体细胞能表达一系列受体、信号分子、调节分子等,从而在免疫激活,募集外周免疫细胞,调节血-脑脊液屏障(BCB)等事件的初始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此外,近期研究发现,少突胶质前体细胞在疾病背景下能转变成特有的细胞状态,并可表达通常只由免疫细胞表达的基因。这些研究结果提示,若能有效调控少突胶质前体细胞的激活,或能为神经炎症或神经血管类疾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突胶质前体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免疫调节 -屏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伸长细胞促进中枢神经元轴突再生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徐晓雪 虞棻 +1 位作者 邵雪梅 张茂先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6期762-764,共3页
伸长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主要位于第三脑室底部腹侧壁和正中隆起处室管膜上的特殊分化的胶质细胞,与局部的脑脊液、血液、神经元均有密切联系,是血-脑脊液屏障、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共同的组成部分,并且... 伸长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种主要位于第三脑室底部腹侧壁和正中隆起处室管膜上的特殊分化的胶质细胞,与局部的脑脊液、血液、神经元均有密切联系,是血-脑脊液屏障、脑-脑脊液神经体液回路和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共同的组成部分,并且参与成年哺乳动物下丘脑内自然发生的轴突再生过程。研究发现,伸长细胞具有促进中枢神经元轴突再生的功能,并有望成为继嗅球成鞘细胞之后又一种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的移植细胞。对伸长细胞的起源、特性、促进中枢神经元再生的实验研究及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 伸长细胞 轴突再生 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 -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 成年哺乳动物 嗅球成鞘细胞 第三 神经元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癫痫的免疫进展 被引量:4
14
作者 苟鹏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7-327,330,共2页
目的:综述儿童癫痫的免疫学机制和免疫状态的研究进展。方法:查询国内外学者对癫痫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之间接关系的研究文献及临床上用免疫学方法诊疗癫痫的成果。结果:癫痫患者体内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三大... 目的:综述儿童癫痫的免疫学机制和免疫状态的研究进展。方法:查询国内外学者对癫痫的神经、内分泌、免疫三大调节系统之间接关系的研究文献及临床上用免疫学方法诊疗癫痫的成果。结果:癫痫患者体内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三大调节系统存在密切而复杂的相互关系,这三大系统通过脑—脑脊液(B—CSF)回路进行直接的相互交流,彼此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结论:无论免疫系统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NEIN)中处于何种地位,其对癫痫的发生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癫痫 神经-内分泌 调节系统 免疫系统 免疫学机制 免疫学方法 内分泌系统 免疫状态 研究文献 神经系统 癫痫患者 相互关系 相互交流 三大系统 动态平衡 发生发展 应用价值 免疫治疗 国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特定蛋白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云燕 《当代医药论丛》 2019年第15期177-178,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AAG)及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G、IgM等)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接诊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α1-酸性糖蛋白(AAG)及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包括IgA、IgG、IgM等)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山东省德州市人民医院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接诊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未发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20例患者作为A组,将其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细菌性感染的20例患者作为B组,将其中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性感染的20例患者作为C组.对三组患者均进行血清CRP、AAG及脑脊液IgA、IgG、IgM联合检测,然后对比其血清CRP、AAG及脑脊液IgA、IgG、IgM的水平.结果:B组患者和C组患者脑脊液IgM、IgA、IgG的水平、血清CRP、AAG的水平均高于A组患者,P<0.05.B组患者脑脊液IgA、IgG的水平、血清CRP、AAG的水平均高于C组患者,P<0.05.B组患者与C组患者脑脊液IgM的水平相比,P>0.05.结论:血清CRP、AAG及脑脊液IgA、IgG、IgM联合检测在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C-反应蛋白 Α1-酸性糖蛋白 免疫球蛋白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例神经白塞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梁秋蕊 花放 +7 位作者 李晓双 昝坤 时宏娟 祖洁 汪秀玲 徐凯 陈浩 崔桂云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8年第7期338-343,共6页
目的:探讨13例神经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符合神经白塞病诊断标准的1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13例患者中头痛5例,肢体偏瘫5例,头晕4例,视物模糊3例、合并癫痫发作3例;血... 目的:探讨13例神经白塞病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方法:收集符合神经白塞病诊断标准的13例住院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结果:13例患者中头痛5例,肢体偏瘫5例,头晕4例,视物模糊3例、合并癫痫发作3例;血液学检查示血沉、CRP等炎性指标升高,脑脊液检查示脑脊液压力、白细胞计数、蛋白升高;头颅MRI可见双侧额叶、颞叶、基底节、放射冠区可见多发斑点状或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FLAIR及DWI呈高信号,脑室脑池稍大,脑沟增宽,颅内血管检查可见非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甚至闭塞。结论:临床上疑似白塞病的患者,若同时伴有神经系统损害,需高度怀疑神经白塞病,需进一步行相关血液学检查、头颅MRI平扫及增强、脑脊液、针刺试验等检查以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神经白塞病 免疫炎症 磁共振成像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薛朝堂 《中国疗养医学》 2014年第5期474-475,共2页
2013-03-14我部诊断吉兰-巴雷综合征病人1例,经全力抢救和精心治疗,病人转危为安。一年后复查,病人恢复情况良好。现将发病过程及救治经过报告如下。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神经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殊类型格林-巴利综合征2例
18
作者 魏青 《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 1997年第4期54-54,共1页
特殊类型格林-巴利综合征2例魏青(玉溪教学医院神经内科玉溪653100)病例1:男性,38岁,因视物不清,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3周于1996年3月27日入院。患者3周前因过度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沉重、发胀,活动苯拙,伴大... 特殊类型格林-巴利综合征2例魏青(玉溪教学医院神经内科玉溪653100)病例1:男性,38岁,因视物不清,双下肢无力,步态不稳3周于1996年3月27日入院。患者3周前因过度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沉重、发胀,活动苯拙,伴大小便潴留感。到当地卫生院“针炙”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林-巴利综合征 特殊类型 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 格林-巴利综合征 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氯化物 免疫球蛋白 教学医院 反射消失 呼吸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胎儿菱形窝的扫描电镜观察
19
作者 吴建清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4期1-3,共3页
目的 探索脑-脑脊液免疫神经内分泌回路的形态结构。方法 用扫描电镜的方法观察了人胎儿菱形窝室管膜的超微结构。结果 菱形窝室管膜上布满了大量的纤毛和微绒毛,纤毛的分布有一定的部位差异。结论 菱形窝室管膜上存在着神经元样胞体、... 目的 探索脑-脑脊液免疫神经内分泌回路的形态结构。方法 用扫描电镜的方法观察了人胎儿菱形窝室管膜的超微结构。结果 菱形窝室管膜上布满了大量的纤毛和微绒毛,纤毛的分布有一定的部位差异。结论 菱形窝室管膜上存在着神经元样胞体、神经胶质样细胞和类组织细胞,纤毛或微绒毛丛中有神经纤维和树突末端。室管膜上神经纤维从神经细胞或自室腔外穿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菱形窝 脑-脑脊液免疫神经内分泌回路 室壁 超微结构 扫描电镜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周器官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20
作者 刘洪超 蔡林衡 +2 位作者 黎少平 王钥锋 寇海龙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4期77-78,共2页
室周器官是位于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室壁周围特定部位的特殊分化结构,由于缺乏血脑屏障和脑脊液脑屏障,成为血液-神经-脑脊液三种信息的交汇处,在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节中占重要地位。室周器官参与机体多种功能的调节,尤其其参与神经... 室周器官是位于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室壁周围特定部位的特殊分化结构,由于缺乏血脑屏障和脑脊液脑屏障,成为血液-神经-脑脊液三种信息的交汇处,在神经-免疫-内分泌网络调节中占重要地位。室周器官参与机体多种功能的调节,尤其其参与神经免疫调节功能已成为国际研究的热点。深入研究室周器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展示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周器官 屏障 神经内分泌 神经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