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hGM-CSF凝胶与脱细胞异种真皮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王之学 于强 肖继州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4期54-56,71,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与脱细胞异种真皮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对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深Ⅱ度烧伤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分为观... 目的探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凝胶与脱细胞异种真皮对深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对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年10月—2016年6月收治的深Ⅱ度烧伤7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创面局部外用rhGM-CSF凝胶治疗,对照组采用脱细胞异种真皮覆盖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换药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溶痂率、完全溶痂时间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不良反应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第3、7、10天创面溶痂率高于对照组,完全溶痂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hGM-CSF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可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换药疼痛,提高创面溶痂率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深Ⅱ度 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凝胶类 脱细胞异种真皮 伤口愈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真皮皮下埋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邹忠桃 谭谦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148-150,154,共4页
目的 :观察胰蛋白酶及冻融法制备的脱细胞真皮能否为构建人工复合皮提供一种理想的真皮替代物。方法 :将胰蛋白酶消化和冻融法制备的脱细胞异种真皮 ( 2cm× 2cm)埋入SD大鼠皮下 ,分别于术后 2、4、6、8周活检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 目的 :观察胰蛋白酶及冻融法制备的脱细胞真皮能否为构建人工复合皮提供一种理想的真皮替代物。方法 :将胰蛋白酶消化和冻融法制备的脱细胞异种真皮 ( 2cm× 2cm)埋入SD大鼠皮下 ,分别于术后 2、4、6、8周活检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术后 4周脱细胞真皮内有明显的微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结论 :胰蛋白酶消化和冻融法制备的脱细胞异种真皮能诱导宿主微血管和成纤维细胞长入 ,为其上培养的表皮或重叠移植的自体薄皮片提供营养 ,是一种理想的真皮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种真皮 皮下埋植 实验研究 胰蛋白酶 冻融法 真皮替代物 大鼠 人工复合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治疗创面全层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3
作者 马来祥 周守贵 +2 位作者 陈光华 陈默轩 胡寅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879-879,共1页
关键词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 自体薄皮片 复合移植 皮片移植 创面全层软组织缺损 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的实验研究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磊 谭谦 +4 位作者 宁官森 林鹤 邹忠桃 姚青 潘银根 《现代医学》 2005年第6期363-365,共3页
目的为临床创面修复寻求一种新的经济实用的永久覆盖物。方法取健康活杀小猪断层皮片,经特殊处理去除表皮和真皮中的细胞成分,制成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将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移植于SD大鼠深度创面及临床2例深度烧伤切痂创面。结果动... 目的为临床创面修复寻求一种新的经济实用的永久覆盖物。方法取健康活杀小猪断层皮片,经特殊处理去除表皮和真皮中的细胞成分,制成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将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移植于SD大鼠深度创面及临床2例深度烧伤切痂创面。结果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均未见真皮基质排异反应,临床2例皮片全部成活。动物实验组皮片成活率(88.76±2.40)%,对照组皮片成活率(90.01±1.74)%,两者无显著性差异(t=1.62,P>0.05)。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成功后皮片无明显瘢痕增生,外观与周围皮肤相近。结论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与自体薄皮片复合移植物是一种较理想的创面永久覆盖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 复合移植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2
5
作者 师玲 周菲 文兴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10期69-70,共2页
脱细胞异种真皮作为一种真皮替代物近年受到重视,脱细胞真皮与自身表皮复合移植是近年兴起的一种修复深度皮肤缺损的新型方法,移植成活后,局部光滑平整,弹性好,瘢痕增生轻,无瘢痕挛缩[1].2001年6月至今,我们临床应用6例,现就围术期的护... 脱细胞异种真皮作为一种真皮替代物近年受到重视,脱细胞真皮与自身表皮复合移植是近年兴起的一种修复深度皮肤缺损的新型方法,移植成活后,局部光滑平整,弹性好,瘢痕增生轻,无瘢痕挛缩[1].2001年6月至今,我们临床应用6例,现就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种真皮 自体表皮 复合移植 围术期 护理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痂术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6
作者 郝纵彬 柴静 +1 位作者 时丕业 李开通 《中国医疗美容》 2016年第8期21-23,共3页
目的研究磨痂术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与磺胺嘧啶银乳膏外用敷料包扎在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疗效比较。方法搜集整理本科室近一年来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本研究入选标准将患者分为磨痂组(早期清创磨痂异种真皮基质敷料应用)、... 目的研究磨痂术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与磺胺嘧啶银乳膏外用敷料包扎在深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的疗效比较。方法搜集整理本科室近一年来深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本研究入选标准将患者分为磨痂组(早期清创磨痂异种真皮基质敷料应用)、对照组(磺胺嘧啶银乳膏外用敷料包扎)。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创面的愈合情况、住院费用等。对磨痂术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敷料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磨痂组第21d换药时深Ⅱ度创面愈合率达到90%以上,对照组创面愈合率仅为70%;磨痂组换药次数为(4.94±1.06)次、对照组换药次数为(10.96±2.70)次,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统计学方法综合分析磨痂组疗效评价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磨痂术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敷料能够加快深Ⅱ度创面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时间,对深Ⅱ度创面修复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痂术 深Ⅱ度烧伤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真皮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覃秋海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2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皮肤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情况,如何有效地对患者的创面进行修复是临床上一直探讨的问题。传统的清创、外敷、包扎治疗虽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创面的愈合较慢,愈合后瘢痕较重,并且在恢复过程中易发生再次感染。脱细胞异种真皮是近... 皮肤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情况,如何有效地对患者的创面进行修复是临床上一直探讨的问题。传统的清创、外敷、包扎治疗虽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患者创面的愈合较慢,愈合后瘢痕较重,并且在恢复过程中易发生再次感染。脱细胞异种真皮是近年来最新的创面敷料,可以加快患者创面的愈合,并有效地减少瘢痕的形成。目前许多学者通过实验研究证实了脱细胞异种真皮的应用价值。笔者通过对多名学者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探讨脱细胞异种真皮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种真皮 烧伤 皮肢缺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VEGF165转染的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的构建与临床应用
8
作者 贺立新 马彩虹 +2 位作者 李冬海 曹玉珏 刘强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1年第19期1525-1527,共3页
目的构建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并对其在促进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将30例深Ⅱ度或Ⅲ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移植转染有VEGF165成纤维细胞-脱细... 目的构建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VEGF165)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并对其在促进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进行评价。方法将30例深Ⅱ度或Ⅲ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15例。移植转染有VEGF165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组为实验组,单纯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移植组为对照组。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扩增的VEGF165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至经传代培养的人成纤维细胞,再将转染后的人成纤维细胞接种于猪脱细胞真皮表面得到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而后将此替代物与自体薄皮片移植于深度烧伤患者切痂后创面,对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并与单纯脱细胞真皮移植组进行比较。结果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165可成功转染人成纤维细胞,经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可顺利接种于脱细胞真皮形成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替代物移植后实验组患者皮片成活率(90.25±5.39)%,对照组患者皮片成活率(83.98±3.6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t=3.737,P<0.01)。实验组新生的毛细血管数量要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经VEGF165转染的人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具有显著的促进深度烧伤患者创面愈合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GF165 脱细胞异种真皮 转染 移植 烧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真皮修复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 被引量:4
9
作者 杨辉 曾勉东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587-2588,共2页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慢性病的发病率随之增加,特别是糖尿病已跃居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位。患者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糖尿病足.导致伤口溃疡不愈合,虽然对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也行之有效,但也存在自...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慢性病的发病率随之增加,特别是糖尿病已跃居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的第3位。患者稍不注意就容易发生糖尿病足.导致伤口溃疡不愈合,虽然对于糖尿病足溃疡的治疗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也行之有效,但也存在自身不足,笔者选择在抗感染、控制血糖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基础上进行移植治疗。目前临床上常用自体皮片或皮瓣移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溃疡 脱细胞异种真皮 疗效 修复 局部血液循环 移植治疗 社会老龄化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真皮支架与自体薄皮片治疗烧伤55例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培福 杨敏杰 +3 位作者 潘银根 吴德华 冯祥生 邵强 《人民军医》 2001年第2期80-80,共1页
关键词 烧伤 脱细胞异种真皮支架 自体薄皮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敷料在婴幼儿烧伤早期创面处理中应用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刚 刘斌 《淮海医药》 CAS 2016年第6期668-669,共2页
目的:观察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敷料治疗与传统换药治疗在婴幼儿烧伤早期创面处理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2014年住院患儿86例,年龄1-3岁。烧伤创面10%-20%,烧伤程度为II°(浅II°病例少),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异种皮治疗组... 目的:观察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敷料治疗与传统换药治疗在婴幼儿烧伤早期创面处理中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2014年住院患儿86例,年龄1-3岁。烧伤创面10%-20%,烧伤程度为II°(浅II°病例少),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异种皮治疗组和传统换药治疗组,每组43例。结果:异种皮治疗组比较传统换药治疗组创面分泌物培养阳性率低,患儿发热天数少,愈合时间缩短,再植皮发生率低。结论:异种真皮基质敷料有利于促进婴幼儿早期烧伤创面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创面愈合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 猪皮 婴幼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磨痂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治疗手部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书英 李长明 《中国医疗美容》 2017年第5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磨痂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治疗手部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在我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选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磨痂术和削痂... 目的探讨早期磨痂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治疗手部深Ⅱ度烧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2在我院烧伤科住院治疗的手部深Ⅱ度烧伤患者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选病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磨痂术和削痂术治疗,然后用脱细胞异种真皮覆盖,表皮移植术和皮肤扩张术治疗,观察手术时间、1%术中失血量及输血量、创面愈合时间;统计比较外形与功能优良率、皮片成活率以及瘢痕增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手术面积出血量和治愈时间均短于或小于对照组(P<0.05)。随访3个月后,观察组手部外形和功能优良率(92.0%)明显优于对照组(70.6%)(P<0.05)。半年后,观察组皮片成活率(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2.4%),瘢痕增生率(24.0%)明显低于对照组(64.7%)(P<0.05)。结论早期磨痂联合异种脱细胞真皮修复手部深Ⅱ度烧伤创面,皮片成活率好,瘢痕增生率发生率低,手部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痂术 深Ⅱ度烧伤 脱细胞异种真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VEGF165转染的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的构建及其对创面愈合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贺立新 马彩虹 +2 位作者 曹玉珏 李冬海 刘强 《感染.炎症.修复》 2011年第3期162-164,F0002,共4页
目的:构建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转染的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观察其在促进大鼠深度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扩增的VEGF165基因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 目的:构建经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转染的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观察其在促进大鼠深度创面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扩增的VEGF165基因克隆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在脂质体介导下将重组质粒转染至经传代培养的鼠成纤维细胞(NIH/3T3),再将转染后的NIH/3T3接种于猪脱细胞真皮表面得到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而后将此替代物与自体薄皮片移植于SD大鼠深度创面(实验组),对动物创面愈合情况进行观察。单纯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移植大鼠作为对照组。结果: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VEGF165可成功转染至鼠成纤维细胞,移植后实验组皮片成活率(93.76±3.40)%,对照组皮片成活率(85.01±1.74)%,两者差异有显著性(t=8.873,P<0.01)。组织学观察显示,移植第4周实验组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结论:成功构建了经VEGF165转染的成纤维细胞-脱细胞异种真皮替代物,且其具有明显的促进动物创面愈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165 脱细胞异种真皮 转染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在烧伤Ⅱ°创面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海军 王晓勇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2年第8期974-975,共2页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ADM)在烧伤创面磨、削痂术后覆盖的临床应用。方法:40例烧伤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为11个月,最大为80岁,平均面积约9.1%,深Ⅱ°面积平均约8%以上,创面给予包扎,积极补液,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目的:探讨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ADM)在烧伤创面磨、削痂术后覆盖的临床应用。方法:40例烧伤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最小为11个月,最大为80岁,平均面积约9.1%,深Ⅱ°面积平均约8%以上,创面给予包扎,积极补液,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首次手术时间选择在48~72 h之间,创面行磨、削痂术后用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覆盖,术后给予侧灯保温,包扎5~7 d后给予打开,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干燥透明,上皮化,有空壳感,用保鲜膜包扎24 h后ADM自动与上皮分离,完全脱落,创面在ADM下上皮化。结果:40例患者手术顺利,术后患者基质覆盖良好,无1例失败,患者对创面恢复满意,磨痂平均用时为(2.2±0.8)h,削痂用时约(2.5±0.9)h,平均去痂时间为7~10 d。结论:ADM在烧伤浅度创面磨、削痂术后覆盖效果良好,病程短,瘢痕增生少甚至无瘢痕,功能恢复良好,随访效果确信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 烧伤 创面 磨痂 削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种(猪)脱细胞真皮治疗甲状腺相关眼病下睑退缩的疗效分析
15
作者 胡丰 叶云燕 孔巧 《现代实用医学》 2025年第2期186-188,共3页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调节异常,以及环境、遗传等多因素影响,出现眼球突出、眼睑退缩及限制性斜视等症状[1]。其中,眼睑退缩是最早出现且最常见的症状[2],活动期眼睑退缩一般使用... 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是一种与甲状腺疾病相关的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由于免疫调节异常,以及环境、遗传等多因素影响,出现眼球突出、眼睑退缩及限制性斜视等症状[1]。其中,眼睑退缩是最早出现且最常见的症状[2],活动期眼睑退缩一般使用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3],对于药物效果不佳及静止期的眼睑退缩,则采用手术矫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相关眼病 (猪)细胞真皮基质 下睑退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烧伤削痂+网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联合活性碳敷料对儿童深二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评价
16
作者 张焱 赖青鸿 +1 位作者 孙俊锋 涂家金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0期3513-3516,共4页
目的:探讨改良烧伤削痂+网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联合医用活性碳敷料在儿童深二度烧伤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年9月我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科接诊的深二度烧伤患儿120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全部... 目的:探讨改良烧伤削痂+网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联合医用活性碳敷料在儿童深二度烧伤创面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3年9月我院烧伤整形与创面修复科接诊的深二度烧伤患儿120名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的方法将全部患儿,分为A、B、C 3组,每组40名。A组患儿采用传统换药治疗方法。B组患儿使用改良烧伤削痂+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的处理方法。C组患儿采用改良烧伤削痂+网状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医用活性碳敷料的治疗方法。对比3组患儿的肿胀消退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对比3组患儿在治疗3d、10d、25d的创面愈合率、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儿的肿胀消退时间、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短于B组,B组短于A组(P<0.05)。3组患儿在治疗3d、10d、15d的创面愈合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儿的创面愈合率高于B组,B组的创面愈合率高于A组(P<0.05)。3组患儿的创面细菌培养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阳性率低于B组,B组的阳性率低于A组(P<0.05)。3组患儿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低于B组,B组低于A组(P<0.05)。结论:针对发生深二度烧伤的患儿,在采取网状脱细胞真皮基质敷料联合活性碳敷料的干预方案后,有利于提升整体的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工作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真皮基质 活性碳 深二度烧伤 创面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凝胶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治疗深Ⅱ度烧烫伤 被引量:15
17
作者 郝天智 朱敬民 +7 位作者 扈文博 张华 高振辉 温学辉 周智 鲁刚 刘静杰 李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凝胶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治疗深Ⅱ度烧烫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深Ⅱ度烧烫伤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2~57岁,平均42.5岁。烧烫伤面积为(10%~48%)...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plasma,PRP)凝胶联合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治疗深Ⅱ度烧烫伤创面的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深Ⅱ度烧烫伤患者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2~57岁,平均42.5岁。烧烫伤面积为(10%~48%)总体表面积,部位均为双上肢和/或双下肢,创面基本对称。伤后至入院时间为30min~8h。清创后行削痂手术,一侧肢体创面覆盖自体PRP凝胶和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治疗组),另一侧肢体创面覆盖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对照组)。比较两组创面愈合率、愈合时间、感染情况、瘢痕增生情况。结果术后7d治疗组细菌检出率为6.7%(2/3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8±4)d和(22±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4、21d创面愈合率分别为75%±7%和88%±5%,对照组分别为62%±15%和73%±7%,两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后皮肤弹性及色泽好,外观较平整,柔软度较好,无明显瘢痕,愈合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联合应用自体PRP凝胶与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对深Ⅱ度烧烫伤创面有良好疗效,可以加速创面愈合,减轻瘢痕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血小板血浆凝胶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 深Ⅱ度烧烫伤 修复
原文传递
角质形成细胞在脱细胞异种真皮上培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谭谦 周宏礽 +1 位作者 林子豪 江华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 在脱细胞异种 (猪 )真皮上培养角质形成细胞探讨体外复合皮的构建。方法 取出生 2 4h内的SD大鼠全厚皮肤 ,采用低温酶消化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纯角质形成细胞 ;以不用任何滋养层的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作为空白对照组 ,脱细... 目的 在脱细胞异种 (猪 )真皮上培养角质形成细胞探讨体外复合皮的构建。方法 取出生 2 4h内的SD大鼠全厚皮肤 ,采用低温酶消化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得纯角质形成细胞 ;以不用任何滋养层的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作为空白对照组 ,脱细胞异种真皮作为支架的角质形成细胞培养为实验组 ,原代培养后行气———液面培养。形态学 ,常规组织学HE染色观察 ,免疫组化染色 (SABC法 )检测复合皮肤中的Pancytokeratin和层粘连蛋白 (Laminin)。结果 HE染色显示有 4层以上的角质形成细胞和基底膜层形成 ,并有轻度角质化 ;免疫组化染色显示 :Pancytokeratin(+) ,提示在脱细胞猪真皮上生长的为角质形成细胞 ;Laminin(+) ,提示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产生了新的基底膜。结论 体外培养的角质形成细胞能在脱细胞异种真皮上良好生长、存活 ,并有基底膜形成 ,在体外成功构建了具有表皮和真皮的复合皮 ,可以作为一种新的组织工程化皮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细胞异种真皮 角质形成细胞 细胞培养 组织工程学
原文传递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疗法对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冯祥生 张敬群 +5 位作者 陈晓东 沈锐 林颜 阮树斌 张凤刚 王晓萍 《中华损伤与修复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3期36-40,共5页
目的了解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疗法治疗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改善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50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治疗组(基质组)、聚维酮碘包扎... 目的了解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疗法治疗重度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改善免疫功能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自2007年7月至2009年7月50例重度烧伤患者,随机分为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治疗组(基质组)、聚维酮碘包扎治疗组(聚维酮碘组),烧伤患者于伤后第1,3,7,10天4个不同时相点,测定外周血中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水平,另选取同期20例门诊健康体检者血标本作正常对照,两个治疗组之间以及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进行统计分析,观察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结果重度烧伤患者伤后第1天,基质组与聚维酮碘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P均为0.0000)均明显降低,基质组第7天各项指标基本恢复至正常水平,而聚维酮碘组第10天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IgG、IgA、IgM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基质组外周血CD3+、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IgG、IgA、IgM免疫球蛋白在第3天即开始高于聚维酮碘组(q=4.6961、3.2030、3.5306、7.4009、10.3092、5.7625,P均<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10天时更加明显(P均<0.01)。结论烧伤后机体细胞、体液免疫功能均明显降低,采用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疗法可以改善机体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免疫 生物敷料 T淋巴细胞亚群 免疫球蛋白类 补体 脱细胞异种真皮基质
原文传递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置入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发生的影响
20
作者 颜光堂 王中亮 +2 位作者 田蓉 李重 苏俊华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4期49-54,共6页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H-AMD)置入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预防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Frey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在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 目的探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组织补片(H-AMD)置入对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Frey综合征)的影响,以期为临床预防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发生Frey综合征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1年12月在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切除治疗的90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按照是否置入H-AMD分为对照组(44例)与研究组(46例)。比较2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相关指标、术区异物感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Frey综合征发生情况、美容满意度等。结果2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术区异物感及面瘫、耳周麻木、唾液漏、感染、发热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Frey综合征主观判定阳性率与客观判定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时Frey综合征客观判定阳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2个月时Frey综合征客观判定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美容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AMD置入可有效降低腮腺良性肿瘤患者术后Frey综合征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美容满意度,且不会造成患者不适或增加其他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真皮基质 腮腺 良性肿瘤 FREY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