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5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冯绍平 向德兵 +1 位作者 白雷震 高海军 《中国医刊》 CAS 2004年第4期30-32,共3页
目的 探讨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 收集 1987~ 2 0 0 2年间 6例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左上腹疼痛、乏力、脾脏肿大、... 目的 探讨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治疗预后。方法 收集 1987~ 2 0 0 2年间 6例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主要的临床表现有 :左上腹疼痛、乏力、脾脏肿大、全血细胞减少、骨髓象改变 ;所有病人均施行了脾脏切除术和化疗 ,生存时间为 10个月至 15年 ;均为B细胞性 ,未见T细胞性 ;免疫组化结果 :CD2 0 、CD79a、LCA 3例均为强阳性 ,CD684例阳性 ,CD45RO、CD3 、CD566例均为阴性。结论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疗主要采取脾脏切除术并辅以化疗或放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病理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及CT特征 被引量:6
2
作者 张广彬 张永辉 葛小兵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5年第12期2200-2204,共5页
目的探讨脾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临床和CT影像学特征,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3例脾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图像、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临床最多见为上腹部隐痛不适(8例),依... 目的探讨脾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临床和CT影像学特征,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病理证实的13例脾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CT图像、临床及病理资料。结果临床最多见为上腹部隐痛不适(8例),依次为左上腹部肿块和发热(6例),体重下降(5例)等。脾边缘型淋巴瘤6例,表现为脾弥漫性肿大,CT平扫见弥漫性密度减低,增强扫描晚期3例显示弥漫性粟粒结节低密度灶。弥漫大B细胞瘤7例,3例为巨块型,4例为多发肿块型;CT表现为脾内单发或多发混杂密度肿块,增强呈轻中度不均性强化。13例PSL的临床分期,Ⅰ期3例;Ⅱ期2例;Ⅲ期8例。10例存在脾外侵犯,侵犯脾门淋巴结5例,侵犯肝组织5例,另有5例分别表现为腹膜后,肝门及系膜淋巴结、结肠及胰腺侵犯。结论脾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病理及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结合脾外病变对临床诊断和分期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淋巴 霍奇金淋巴 病理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0例报告 被引量:2
3
作者 邢传平 刘斌 +1 位作者 苏勤军 杨艳丽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9年第6期1143-1144,共2页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脾脏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认识。方法:收集10例手术切除脾脏NHL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结果:男8例,女2例。年龄16-72岁,平均44.7岁。患者以乏力消瘦,上腹部疼痛不适、发热、脾肿大为主要症状。临床Ι期8例,Π期... 目的:进一步提高对脾脏原发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认识。方法:收集10例手术切除脾脏NHL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学观察。结果:男8例,女2例。年龄16-72岁,平均44.7岁。患者以乏力消瘦,上腹部疼痛不适、发热、脾肿大为主要症状。临床Ι期8例,Π期2例。影象学检查提示脾内占位性病变,表现为多结节4例,单结节4例,粟粒样结节1例,无明显肿块1例。来源于B细胞9例,其中SMZL3例,SLL2例,DLBCL4例,T细胞PTL1例,均经免疫组化证实。结论:超声、CT、MRI影象学检查对脾脏NHL早期发现有很大帮助,明确诊断依赖组织病理学检查和免疫组化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霍奇金淋巴 病理学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4
作者 郭锐 叶絮 +1 位作者 庞缨 冯莹 《血栓与止血学》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一疑难病例的分析从而提高对脾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水平及改善其疗效。方法整理收集1例疑难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记录其疗程及疗效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病例影像学检查示脾进行性肿大,腹腔、... 目的通过对一疑难病例的分析从而提高对脾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水平及改善其疗效。方法整理收集1例疑难病例的临床资料及病理诊断结果,记录其疗程及疗效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回顾分析。结果该病例影像学检查示脾进行性肿大,腹腔、纵膈均未见淋巴结肿大;骨穿示正常骨髓象及病理活检提示无明显异常;生化肿瘤指标无异常。免疫组化:CD 20(+++),CD 79a(+++),bcl-2(-);基因重排检测IgK可见单克隆性重排,IgH?IgL未见克隆性重排。结论患者为原发脾脏边缘区B细胞型非霍奇金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确诊须综合影像学、病理组织形态、免疫组化及Ig基因重排检测,脾切除有助于明确诊断,也是有效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霍奇金淋巴 Ig基因重排 脾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2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斌斌 郭凌川 康苏娅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期285-286,295,共3页
目的对2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方法对2例该类肿瘤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2例患者均以进行性脾肿大和左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2例瘤细胞CD45、CD20均弥漫(+),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瘤细胞CD... 目的对2例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方法对2例该类肿瘤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研究。结果2例患者均以进行性脾肿大和左上腹疼痛为主要症状。2例瘤细胞CD45、CD20均弥漫(+),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瘤细胞CD79a部分(+),CD30、CD3、CD45-RO、CD43均(-),脾边缘区淋巴瘤瘤细胞CD79a、IgM(+),CD5、CD10、CD23、CD43、CD138、CyclinD1、κ、λ均(-)。结论脾脏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是一类较罕见肿瘤,应与脾内其他原发性或继发性小细胞恶性肿瘤进行鉴别,通过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观察对诊断、鉴别诊断及分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脏 原发 淋巴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6
作者 王旭东 李智泉 +1 位作者 刘昌培 施小庄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0期1814-1814,1817,共2页
关键词 脾脏 原发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伴眼肌增粗1例
7
作者 王薇 黄映湘 沙艳会 《临床眼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78-179,共2页
患者女性,64岁。主因双眼干涩,于2010年4月26日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眼科。既往史:患者于1963年曾患肺门淋巴结结核,抗结核治疗后好转。2004年行右卵巢畸胎瘤切除术。2009年曾患三叉神经走行处带状疱疹,导致右眼疱疹性角膜炎、虹膜... 患者女性,64岁。主因双眼干涩,于2010年4月26日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眼科。既往史:患者于1963年曾患肺门淋巴结结核,抗结核治疗后好转。2004年行右卵巢畸胎瘤切除术。2009年曾患三叉神经走行处带状疱疹,导致右眼疱疹性角膜炎、虹膜炎,右眼视力下降仅余光感,予激素类滴眼液局部用药后视力逐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霍奇金淋巴 肺门淋巴结结核 眼肌 脾脏 北京友谊医院 疱疹角膜炎 视力下降 抗结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8
作者 何洪兴 张承华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7年第3期248-249,共2页
1 病例介绍 患者 男,62岁。因“左上腹隐痛1月余”入院,疼痛呈持续性,未向他处放射,未诉其他不适,无其他疾病史。
关键词 脾脏 原发霍奇金淋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时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9
作者 丁彬彬 李娜娜 +1 位作者 董白 李子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107,共7页
目的:探讨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诊断时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的102例侵袭性NHL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侵袭性NHL患者初次诊断时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预后的相关... 目的:探讨侵袭性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患者诊断时血清补体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3年3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诊断的102例侵袭性NHL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侵袭性NHL患者初次诊断时血清补体C3、C4水平与预后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约登指数得出C3和C4的最佳临界值,根据C3、C4临界值将102例患者分为低C3组(C3<1.07)和高C3组(C3≥1.07)、低C4组(C4<0.255)和高C4组(C4≥0.255);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诊断时血清C3、C4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3、C4预测侵袭性NHL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34(95%CI:0.525-0.743;P=0.025),0.651(95%CI:0.541-0.761;P=0.012);C3、C4的最佳截断值分别为1.07、0.255。K-M生存分析显示,高补体C3、C4水平组具有更短的无进展生存期(PFS)(P=0.0079;P=0.0092)和总生存期(OS)(P=0.021;P=0.02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时高水平血清补体C3(HR=2.37,95%CI:1.07-5.24,P=0.034)、年龄≥60岁(HR=2.34,95%CI:1.11-4.95,P=0.025)是影响侵袭性NHL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诊断时高水平血清补体C3(HR=2.37,95%CI:1.09-5.13,P=0.029)、年龄≥60岁(HR=2.40,95%CI:1.13-5.13,P=0.024)是影响侵袭性NHL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诊断时血清补体C3水平为侵袭性NHL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 侵袭霍奇金淋巴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治疗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效果
10
作者 张龙珍 陈为民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049-052,共4页
探讨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采用利妥昔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0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9例)予以普通化疗,观察组:(41例)予以利妥昔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探讨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采用利妥昔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80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9例)予以普通化疗,观察组:(41例)予以利妥昔治疗,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治疗中,采用利妥昔治疗,患者治疗有效率较高,还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对控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具有重要作用,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细胞霍奇金淋巴 利妥昔 免疫功能 普通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三例报告
11
作者 郑光琪 谢滨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20-1022,共3页
脾脏是人体最大的免疫淋巴器官。由于其免疫性发生于脾脏的原发性肿瘤罕见,而且发生的肿瘤以淋巴细胞样肿瘤为多。笔者于2004—2008年诊治此病3例,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原发 淋巴器官 免疫 细胞样
原文传递
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福鹏 李捷凯 +2 位作者 陈海琳 朱文伟 周永明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3-345,共3页
目的探索性研究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分析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及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为(55.75±14.4)岁,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4... 目的探索性研究周永明教授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患者,分析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的中长期疗效及相关因素。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2∶1,平均年龄为(55.75±14.4)岁,其中弥漫大B细胞型40例,GCB 16例,Non-GCB 23例,滤泡性型(Ⅲ级)6例,套细胞型7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16个月(范围2~45个月),ECOG评分2分以上(P=0.039)、LDH高表达(P<0.001)、IPI中高危/高危(P=0.005)是影响PFS的不良因素,IPI中高危/高危(P=0.002)、LDH高表达(P<0.001)是缩短PFS的危险因素。结论中药经验方维持治疗侵袭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具有一定疗效,值得进一步挖掘并形成制剂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经验方 周永明 侵袭B细胞霍奇金淋巴 回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脾脏淋巴瘤的CT、MR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对照分析
13
作者 杨婉 刘松 +1 位作者 李琳 施桦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5年第4期132-135,共4页
目的总结原发性脾脏淋巴瘤(primar y splenic lymphoma,PSL)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探讨不同类型PSL影像表现的潜在病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PSL临床、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5例PSL中均匀弥漫型15例,粟粒结节型3... 目的总结原发性脾脏淋巴瘤(primar y splenic lymphoma,PSL)的影像学表现、病理特征,探讨不同类型PSL影像表现的潜在病理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PSL临床、影像学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5例PSL中均匀弥漫型15例,粟粒结节型3例,单发肿块型3例,多发肿块型4例。22例可见脾脏肿大。10例可见病灶,CT增强扫描3例病灶无明显强化,4例轻度强化,2例中度强化;4例病灶出现坏死。脾脏边缘区淋巴瘤(splenic marginal zone lymphoma,SMZL)12例均出现脾大,其中均匀弥漫型10例,粟粒结节型2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6例,均匀弥漫型1例,肿块型5例。结论PSL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且与组织病理学分型密切相关。SMZL多表现为均匀弥漫型,常伴脾脏肿大;DLBCL多表现为肿块型,可见坏死和病灶轻度强化。术前PSL影像表现对区分PSL亚型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脾脏淋巴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司艳辉 韩超 陈盛亭 《临床医学》 CAS 2010年第9期118-118,共1页
关键词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脾脏霍奇金淋巴 细胞增殖分化 免疫系统 淋巴组织 细胞恶变 免疫应答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分析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
15
作者 马强 邹东梅 +4 位作者 郭轶先 赵弘 常晓丽 胡蓉华 孙婉玲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5期368-372,共5页
目的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接受NGS检测,且存在IGH基因存在克隆性重排的55例B-NHL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IGH基因NGS检测结果,分析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特点、IGHV基因取用频... 目的探讨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接受NGS检测,且存在IGH基因存在克隆性重排的55例B-NHL患者的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及IGH基因NGS检测结果,分析IGH基因克隆性重排特点、IGHV基因取用频率,以及NGS检测IGH基因重排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结果55例患者中,以单个优势克隆为主(85.45%,47/55),少数患者可检测到2个(12.73%,7/55)和3个优势克隆(1.82%,1/55);在IGHV基因取用偏好方面,IGHV3基因在B-NHL中取用频率最高,其次为IGHV4基因;在IGHV亚型中,IGHV3-23在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中出现频率最高,IGHV4-34在原发中枢神经系统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CNSL-DLBCL)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DLBCL-NOS)中出现频率最高。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B-NHL患者IGH基因克隆性重排中IGHV基因片段取用频率存在偏好,使用NGS检测IGH重排可以识别亚克隆,鉴定克隆相关性,辅助疾病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HV 霍奇金淋巴 二代测序 克隆重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和诊疗分析
16
作者 李亚博 颜家银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9期2834-283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4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例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以乳腺包块为首发症状,确诊为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 目的探讨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24年3月襄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例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患者均以乳腺包块为首发症状,确诊为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3年生存率为76.9%、5年生存率为61.5%。结论原发性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率极低,预后较乳腺癌差,手术治疗没有生存获益,病理确诊后应进行全身综合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乳腺霍奇金淋巴 乳腺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强 丁慧 彭燕玲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2年第4期359-361,共3页
目的 回顾性观察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NH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 ,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1 0例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NHL)手术切除标本病例 ,总结其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学特点 ,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CD4 5... 目的 回顾性观察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NH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 ,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 1 0例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 (NHL)手术切除标本病例 ,总结其临床资料及病理组织学特点 ,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CD4 5、CD4 5RO、CD2 0 、CD3 0 、CD3 4、CD68和EMA抗体标记。结果  1 0例脾脏原发性NHL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脾脏肿大伴左上腹隐痛 ,临床分期为Ⅰ期者 7例(7 1 0 )、Ⅱ期 3例 (3 1 0 )。大体分型 :均匀弥漫型 3例、粟粒结节型 2例、巨块型 2例、多肿块型 3例。组织学形态 :弥漫型淋巴瘤 7例 (其中中心母细胞性 1例 ,中心母细胞 中心细胞性 3例 ,中心细胞性 1例 ,小细胞性 2例 )、滤泡型淋巴瘤 2例均为中心 中心母细胞性淋巴瘤、中小多型T淋巴细胞性淋巴瘤 1例 ;免疫组化CD4 5、CD2 0 、CD4 5RO标记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1 0 0 %、90 %、1 0 %,余CD3 0 、CD3 4、CD68和EMA标记均为阴性。结论 脾脏原发性非霍奇金氏淋巴瘤较少见 ,临床常表现为脾脏肿大伴左上腹隐痛 ,手术前不易确诊 ,组织学以B细胞源性多见 ,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 ;患者预后与病期及化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霍奇金淋巴 脾脏 临床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脾脏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18
作者 王秀艳 刘英 赵惠荣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377-1378,共2页
脾脏血运丰富,原发性肿瘤发生率极低,而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临床更为罕见,Ahmann等〔1〕报告的5 100例脾脏恶性淋巴瘤中,仅49例为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占0.96%。由于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难以早期诊断,并在一定程... 脾脏血运丰富,原发性肿瘤发生率极低,而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临床更为罕见,Ahmann等〔1〕报告的5 100例脾脏恶性淋巴瘤中,仅49例为原发性脾脏恶性淋巴瘤,占0.96%。由于脾脏原发性恶性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难以早期诊断,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临床诊治的难度。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73岁,主因发热3 d入院。持续性高热,体温最高达39.6℃,伴全身乏力,无畏寒、寒战,无其他不适,自行静点'氨曲南、利巴韦林(病毒唑)'等药物3 d,仍有发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奇金淋巴 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信效度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林晴瑜 陈佳佳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4期114-117,共4页
目的探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中的信效度。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238例NH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CD-RIS... 目的探讨中文版心理弹性量表(connor-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CD-RISC)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中的信效度。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238例NH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文版CD-RISC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不同亚组人群评分差异。采用验证性因子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CFA)评价CD-RISC的信效度。结果CDRISC内在一致性信度指标:总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12,坚韧(tenacity,TEN)维度为0.904,自强(strength,STR)维度为0.906,(optimism,OPT)维度为0.755。CD-RISC折半信度Spearman-Brown系数为0.843。验证性因子结果显示,χ^(2)=901.094,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df)=272,χ^(2)/df=3.313,比较拟合指数(comparative fit index,CFI)、调整拟合优度指数(adjusted goodness of fit index,AGFI)、拟合优度指数(goodness of fit index,GFI)值分别为0.800、0.733、0.777,近似误差均方根(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approximation,RMSEA)为0.099。结论中文版CD-RISC在NHL患者中具有很好的信效度,能为测量NHL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提供一种新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弹 心理弹量表 霍奇金淋巴 验证因子分析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骨原发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20
作者 李仔峰 王婷 余英豪 《诊断病理学杂志》 2024年第7期656-65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经典霍奇金淋巴瘤(POCHL)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锁骨的经典型霍奇淋巴瘤的临床病史、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17岁,CT示右锁骨峰端局部...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经典霍奇金淋巴瘤(POCHL)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原发于锁骨的经典型霍奇淋巴瘤的临床病史、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治疗及预后等,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女性,17岁,CT示右锁骨峰端局部骨质吸收、破坏并见异常软组织影,大小约4.1 cm×3.9 cm×3.3 cm。镜下组织呈炎性肉芽肿改变,混合炎性背景中见散在核大、深染的异形瘤细胞呈“干尸”样、陷窝型、多核型瘤巨细胞及经典型镜影细胞形态。免疫表型:瘤巨细胞CD30、Pax-5、MUM1、Ki67阳性,S-100、CD1α、CD207、LCA、ALK、CD2、CD3、CD15、Desmin、CD20、BCL-6、SMA阴性。结论POCHL较罕见,诊断该肿瘤具有挑战和困难,诊断主要依靠其组织病理学形态及免疫标记,尤其背景富含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组织细胞时,需与骨原发性朗格汉斯组织细胞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 淋巴 经典型霍奇金淋巴 免疫表型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