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4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腰痛穴”联合腰椎骨错缝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明才 杜国庆 +7 位作者 元唯安 沈知彼 熊轶喆 王玉鹏 王翔 石瑛 陈东煜 詹红生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7-140,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刺“腰痛穴”联合腰椎“骨错缝”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优势。方法 为了实现这一研究目标,该研究通过阳性对照的优效性临床试验设计,以治疗腰痛经典止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戴芬作阳性对照,通过临床随机试验设计,将12... 目的 探讨针刺“腰痛穴”联合腰椎“骨错缝”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疗效优势。方法 为了实现这一研究目标,该研究通过阳性对照的优效性临床试验设计,以治疗腰痛经典止痛药物-非甾体抗炎药戴芬作阳性对照,通过临床随机试验设计,将12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以针刺“腰痛穴”联合腰椎“骨错缝”手法为主要干预手段)和对照组59例(以口服戴芬联合卧床制动为主要干预手段),并分别于入组干预前及第一次治疗结束后30min、干预后第1天、3天、7天、14天进行临床观察指标数据采集,以及第24周随访记录复发率。临床观察指标以(1)腰痛为首要观察指标,具体采取NRS评分表;(2)腰椎功能障碍指数为次要指标,具体采用腰椎ODI量表患者进行自评;(3)总有效率;(4)复发率。结果 按照观察时间窗,对两组受试者进行治疗前和治疗后的组间和组内疗效统计分析:(1)腰痛评价,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30minNRS评分(观察组3.38±1.43,对照组5.25±2.34)、治疗后1天NRS评分(观察组2.54±1.59,对照组4.54±2.64)、治疗后14天NRS评分(观察组0.82±1.12,对照组1.63±1.50)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2)腰椎功能障碍评价,两组组间比较,治疗后30minODI值(观察组0.42±0.16,对照组0.68±0.28)、治疗后1天ODI值(观察组0.25±0.14,对照组0.58±0.28)、治疗后3天ODI值(观察组0.12±0.10,对照组0.49±0.27)、治疗后7天ODI值(观察组0.06±0.06,对照组0.41±0.26)、治疗后14天ODI值(观察组0.02±0.05,对照组0.30±0.22)、观察组与对照组ODI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3)总有效率,观察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为96.72%(59/61),对照组总有效率(治愈+好转)为83.05%(49/59),两组总有效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4)腰椎小关节紊乱症复发率,对两组受试者治疗后半年进行电话随访并统计复发情况,对两组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半年内观察组受试者复发率9.84%(6/61),对照组复发率30.51%(18/59),二者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与西医止痛药物-戴芬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相比,中医学特色治疗方案-针刺“腰痛穴”联合腰椎“骨错缝”手法在改善腰痛和腰椎功能障碍方面具有起效快、疗效持续可靠以及有效降低复发率等临床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 骨错缝 手法 腰痛穴 针刺
原文传递
针药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骶髂关节紊乱症的疗效
2
作者 蔡筱亚 邱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310-314,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补泻五输穴联合自拟活血通督散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3)以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n=42)在其基础上给予针刺补泻... 目的观察针刺补泻五输穴联合自拟活血通督散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3)以常规治疗干预,观察组(n=42)在其基础上给予针刺补泻五输穴联合自拟活血通督散痹汤干预,疗程4周。统计2组临床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并观察2组腰椎活动度和影像学检查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6%(39/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42%(32/43)(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ODI评分、髂骨横径差、髋骨宽度差均显著减低(P<0.05),JOA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腰椎后伸活动度和前屈活动度显著增加(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补泻五输穴联合活血通督散痹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症的疗效满意,可缓解腰腿痛症状,还能下调炎症止痛介质的表达,从而有利于腰椎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的提高,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五输穴 自拟活血通督散痹汤 腰椎间盘突出 骶髂关节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氏正骨结合针刺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验案
3
作者 冯斌 李易 +3 位作者 乔静 薛渊 毋晃魁 朱少可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2期96-99,共4页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是临床常见疾病,当前治疗此病的方法主要是保守治疗。推拿正骨是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文介绍朱氏正骨结合针刺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立论依据,并附验案加以佐证。
关键词 朱氏正骨 针刺 腰椎小关节紊乱 推拿正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激光配合电针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育庆 陈丽贤 +2 位作者 刘凤云 龙层花 段俊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2-73,共2页
目的:观察超激光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选择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理疗科治疗的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运用按、... 目的:观察超激光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于2002年5月至2005年5月选择在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康复理疗科治疗的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6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运用按、揉、捏、拿、滚等手法在患者摇部上下操作,再做适当的腰部被动活动,约20分钟;再做电针灸治疗,在辨证论治和经络学说指导下,根据病证以循经取穴为主。进针得气后接G-6805Ⅱ型电针治疗仪,选用连续波。30分钟后起针,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超激光照射治疗。主要照射腰腿部痛区,选择两到三个点治疗,每个点10分钟,1次/每天,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治疗2个疗程后,采用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康复:改善率为100%,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或基本正常;显效:改善率大于60%,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恢复基本正常;有效:改善率25%至60%,症状体征、功能有所改善;无效:改善率小于25%,症状体征无改善或加重。腰腿部疼痛的评价内容,使用目测模拟评估法。评定以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患者感受最痛、无法忍受。结果:69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经20次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1000%,91.2%,p<0.01)。②疼痛视觉模拟评估法(VAS)治疗前后比较:在镇痛方面,两组在治疗10次和20次后,疼痛较治疗前均有较为明显缓解(3.01±0.12,0.81±0.22,4.87±0.37;3.96±0.32,2.87±0.49,4.87±0.25),治疗组治疗第20次后较对照组评分明显降低(0.81±0.22,2.87±0.49,p<0.01)。结论:超激光照射治疗腰腿可明显提高疗效,并对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较常规推拿理伤手法治疗更有效。超激光照射对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疼痛的康复治疗有明显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激光 推拿手法 电针 腰椎关节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廷正骨夏氏背提法配合中药热敷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胡勇文 戚晴雪 +2 位作者 甄鹏超 刘华 刘刚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12期72-75,共4页
目的:以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完成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宫廷正骨治疗评价及安全性分析,进一步明确宫廷正骨夏氏背提法治疗该病的疗效、优势及安全性。方法:本项研究所有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 目的:以符合纳入标准的69例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对照研究,完成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宫廷正骨治疗评价及安全性分析,进一步明确宫廷正骨夏氏背提法治疗该病的疗效、优势及安全性。方法:本项研究所有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均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护国寺中医医院,观察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患者共69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4例。治疗组采用宫廷正骨夏氏背提法配合中药热敷,隔日1次;对照组采用牵引疗法配合中药热敷,隔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1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1个月,应用VAS评分、JOA评分及腰椎活动度进行疗效评定。结果:(1)VAS评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1个月VAS评分下降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JOA评分:1JOA评分自觉症状类,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分数增长明显(P<0.01),治疗组评分增长较快,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JOA评分体征类,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和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3JOA评分日常生活动作类,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分数增长明显(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4JOA总分,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周及1个月与治疗前相比,分数增长明显,与治疗前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3)腰椎活动度:腰椎屈曲:治疗组在治疗后1周与1个月时活动度明显增大(P<0.01),其疗效也优于对照组(P<0.05);腰椎伸直: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周腰椎活动度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活动度进一步增加,与治疗前比有明显差异(P<0.01);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宫廷正骨夏氏背提法对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VAS评分、自觉症状、日常生活动作及腰椎活动度,具有起效快、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关节紊乱 宫廷正骨夏氏背提法 VAS评分 JOA评分 腰椎活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位调脊扳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26例 被引量:5
6
作者 刘飞 陈新华 黄卫东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5313-5314,共2页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又称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或腰间小关节综合征,属于脊柱小关节机能紊乱范畴,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是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已成为保守治疗中的有效方法,并被广泛接受。本文采用...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又称急性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或腰间小关节综合征,属于脊柱小关节机能紊乱范畴,常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本病是腰痛的主要原因之一,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已成为保守治疗中的有效方法,并被广泛接受。本文采用定位调脊扳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观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关节紊乱 定位调脊 扳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骶部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 被引量:10
7
作者 王博 王旭凯 +6 位作者 李云飞 王正言 周锐 刘明达 阿吾提·卡斯木 丛林 冷向阳 《吉林中医药》 2022年第1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腰骶部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联合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腰骶部正骨手法加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比较2... 目的观察腰骶部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联合骶髂关节紊乱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腰骶部正骨手法加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VAS评分、JOA评分和临床有效率。结果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疼痛评分进行对比,2组治疗后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下腰痛评分进行对比,经治疗后,改善评分均提高,组间、组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较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骶部正骨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骶髂关节紊乱疗效显著,可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腰骶部正骨手法 骶髂关节紊乱 针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小关节紊乱症运动和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6
8
作者 黄萍 卢玄 +3 位作者 戚威臣 陈博 沈峥嵘 邓廉夫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2年第6期385-391,共7页
目的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定量分析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运动学、动力学情况,探索生物力学规律和机制。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患者18例作为实验组,招募无腰... 目的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定量分析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运动学、动力学情况,探索生物力学规律和机制。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11月,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门诊诊断为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患者18例作为实验组,招募无腰部疼痛的正常健康者1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两组受试者进行行走测试,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步行情况和腰部运动学、动力学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在行走中,步长、步幅、步速均缩短(P<0.05);脊椎一直处于前屈状态,脊椎屈曲角度平均值、峰值均增大(P<0.05),最大活动范围减小(P<0.05);脊椎倾斜角度峰值和最大活动范围均减小(P<0.05);脊椎角速度平均值、峰值和脊椎角加速度平均值、峰值均减慢(P<0.05);胸部一直处于前屈状态,胸部屈曲角度平均值、峰值均增大(P<0.05);胸部倾斜角度平均值减小(P<0.05);胸部旋转角度峰值和最大活动范围均减小(P<0.05);胸部角速度平均值、峰值和胸部角加速度平均值、峰值均减小(P<0.05);平均腰部功率减小(P<0.05)。结论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步态异常,腰部运动学和动力学存在特征性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 运动学 动力学 生物力学 步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赵道洲主任医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经验总结 被引量:8
9
作者 张磊 赵道洲 邓强 《西部中医药》 2017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赵道洲主任医师手法复位合并外用药物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患者赵道洲主任医师行手法复位合并外用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用药物治疗及卧床休息... 目的:观察赵道洲主任医师手法复位合并外用药物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48例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4例,治疗组患者赵道洲主任医师行手法复位合并外用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外用药物治疗及卧床休息,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2种方法均能有效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但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8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赵道洲主任医师手法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优于常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 手法复位 赵道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乐推按法配合中药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汴生 尚鸿生 +1 位作者 户红卿 王红伟 《中医正骨》 2007年第9期58-58,共1页
关键词 腰椎关节紊乱 中药治疗 推按法 腰椎关节错位 肌肉张力 慢性损伤 滑膜嵌顿 协调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5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雷言坤 唐君 +1 位作者 徐玉欣 罗华送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疗效,及指下位移感的有无与即刻镇痛疗效的关系。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以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和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腰椎旋转定位扳法... 目的:观察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疗效,及指下位移感的有无与即刻镇痛疗效的关系。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以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和微波治疗,观察组采用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2组疗程均为4周。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析观察组指下位移感情况与即刻镇痛疗效的关系。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0%,对照组为7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从治疗后第2周开始,VAS评分均较前一时点下降(P<0.01),治疗后2、3、4周,观察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ODI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腰椎旋转定位扳法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能减轻疼痛、恢复腰椎功能,临床疗效确切;手法复位时指下位移感对疼痛的即刻解除是必要的,但不是必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关节紊乱 腰椎旋转定位扳法 指下位移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封闭结合中医正骨法与洛索洛芬钠片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2
作者 杜顺杰 潘贵春 +3 位作者 宋康康 周婧 朱光全 林留洋 《中外医学研究》 2022年第12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封闭结合中医正骨法与洛索洛芬钠片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封闭结合中医正骨法与洛索洛芬钠片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对照研究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性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0例)和研究组(60例)。对照组给予腰部斜扳法复位治疗和洛索洛芬钠片,研究组给予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封闭结合中医正骨法与洛索洛芬钠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后即时、2周、1个月、2个月腰部疼痛、功能障碍,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即时、2周、1个月、2个月,研究组腰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腰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随访3个月,研究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封闭结合中医正骨法与洛索洛芬钠片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效果显著,得宝松局部封闭辅以中医正骨法不仅能在治疗即刻就使患者获得疼痛缓解,还能有效促进腰椎功能的改善和恢复,该方法效果稳定,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 局部封闭 正骨手法 疼痛评分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师瑞华诊治腰椎后关节紊乱症临床经验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顺利 赵勇 师瑞华(指导)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7期131-133,共3页
在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诊断方面,师瑞华主任医师注重病因辨析和骨错判断相结合,不仅提高了诊断准确性,而且为手法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病因辨析主要辨发病原因和过程,确定损伤来源;骨错判断主要辨别患椎上或下关节突错缝方向。在腰椎后关节... 在腰椎后关节紊乱症诊断方面,师瑞华主任医师注重病因辨析和骨错判断相结合,不仅提高了诊断准确性,而且为手法治疗提供可靠依据。病因辨析主要辨发病原因和过程,确定损伤来源;骨错判断主要辨别患椎上或下关节突错缝方向。在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治疗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手法是师氏定位扳法。该法是通过被动旋转躯干或骨盆,达到旋动患椎目的的一种手法,可分为旋体动椎法和旋盆动椎法。其核心在于定点(固定端)和动点(发力端)选择,并主要根据病灶部位、骨错方向、发病原因和过程而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师瑞华 腰椎关节紊乱 师氏定位扳法 旋体动椎法 旋盆动椎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朴盛树 《中国骨伤》 CAS 2001年第10期614-615,共2页
关键词 腰椎关节紊乱 诊断 治疗 放射学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滞阻滞加斜扳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伟民 张坤全 宋文阁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8期85-85,共1页
关键词 腰椎关节紊乱 局部阻滞 斜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长青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9期4014-4015,共2页
近3年来,应用针灸配合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患者52例,总有效率达93.7%。
关键词 针灸 推拿治疗 腰椎关节紊乱 骨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侧旋复位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306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守忠 杨慧英 刘薇 《中国中医急症》 2006年第4期430-430,共1页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 侧旋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点旋推复位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功能紊乱症98例 被引量:4
18
作者 傅鸿亮 刘坤 《现代中医药》 CAS 2012年第6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定点旋推复位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定点旋推复位手法对98例腰椎后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98例中,治愈62例(63.26%),显效21例(21.42%),好转10例(10.20%),无效5例(5.10%)。结论腰椎定... 目的观察定点旋推复位手法治疗腰椎后关节功能紊乱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定点旋推复位手法对98例腰椎后关节功能紊乱症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治疗98例中,治愈62例(63.26%),显效21例(21.42%),好转10例(10.20%),无效5例(5.10%)。结论腰椎定点旋推复位手法是治疗腰椎后关节功能紊乱症的有效方法,其特点是手法可操作性强、易掌握、患者易接受、临床疗效好、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关节功能紊乱 定点旋推复位手法 临床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推拿治疗腰椎后关节紊乱症 被引量:4
19
作者 刁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年第1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腰椎关节紊乱 推拿治疗 腰椎关节错缝 腰部剧痛 关节半脱位 手法治疗 关节 多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承山穴治疗腰椎小关节紊乱症疗效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庄志杰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39,共1页
106例腰椎小关节紊乱症随机分为针灸组86例,对照组20例。针灸组给予针刺山穴治疗,对照组给予美洛昔康治疗。结果:针灸组的总有效率为97. 7%,对照组为90. 0%;两总有效率比较,P<0 05,即针灸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
关键词 腰椎小关节紊乱 针灸 承山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