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84篇文章
< 1 2 16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腰痛不缓解影响因素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1
作者 李东晨 张晓军 +2 位作者 毕乃贵 李鸿波 刘秉仁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3期34-37,共4页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腰痛不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行PVP治疗的152例OVCF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术后腰痛症状能否缓解将其分为疼痛组与无痛组。采集患者的一般资... 目的 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腰痛不缓解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行PVP治疗的152例OVCF患者进行研究,根据术后腰痛症状能否缓解将其分为疼痛组与无痛组。采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析PVP术后腰痛不缓解的影响因素。结果 15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121例(79.61%)疼痛缓解,31例(20.39%)疼痛不缓解。疼痛组与无痛组的骨水泥充盈程度、腰背筋膜损伤、骨密度、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及Cobb角矫正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水泥充盈程度、骨密度、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及Cobb角矫正度为PVP术后腰痛不缓解的保护因素,腰背筋膜损伤为危险因素(P<0.05)。结论 骨水泥充盈程度、腰背筋膜损伤、骨密度、伤椎前缘高度恢复率及Cobb角矫正度是PVP术后腰痛不缓解的影响因素,临床可据此采取相关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腰痛 经皮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和骨水泥灌注螺钉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疗效分析
2
作者 邱军 汤愈 张伟 《交通医学》 2025年第1期34-36,39,共4页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及骨水泥灌注螺钉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观察组采用骨水泥灌注螺钉治疗,... 目的:分析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及骨水泥灌注螺钉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体球囊后凸成形术,观察组采用骨水泥灌注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程度、功能障碍程度、伤椎恢复情况及再骨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20.74±11.97)min和(76.54±16.85)mL,大于对照组的(73.62±10.35)min和(5.99±1.51)mL(均P<0.05)。两组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均较术前降低,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VAS评分分别为(1.70±0.33)分和(1.24±0.38)分,低于对照组的(1.91±0.37)分和(2.88±0.47)分;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ODI评分分别为(18.51±1.51)分和(15.05±2.88)分,低于对照组的(21.01±0.99)分和(28.84±3.24)分(均P<0.05)。术后12个月观察组前缘高度压缩率及后缘高度压缩率分别为(12.13±1.52)%和(3.01±0.28)%,低于对照组的(17.83±3.35)%和(4.11±0.46)%(均P<0.05)。术后12个月内观察组再骨折率5.00%,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结论:骨水泥灌注螺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可有效缓解疼痛,促进功能恢复,减少再骨折风险,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球囊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灌注螺钉 骨质疏松 腰椎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及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应用对比
3
作者 梁仁 罗思进 姚家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103-106,共4页
对比分析单侧及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 对120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60例采用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60例采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情况(VAS评分),愈合时... 对比分析单侧及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治疗效果的差异。方法 对120名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其中60例采用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60例采用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情况(VAS评分),愈合时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骨折恢复情况,手术情况等。结果 双侧组和单侧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且双侧组在骨折恢复情况(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间高度,Cobb角度)方面优于单侧组;双侧组在疼痛缓解方面和恢复时间方面略高于单侧组,但差异不显著;两组在骨水泥渗漏发生率和邻近椎体骨折发生率方面差异不显著。结论 单侧及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中均具有良好效果,但在骨折的恢复情况和手术情况方面,双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具有较大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经皮成形术 双侧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治疗效果 手术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手术室护理对老年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围术期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张媛 李文娟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第4期132-135,共4页
目的分析优化手术室护理对老年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TLE-PVP)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TLF-PV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进行... 目的分析优化手术室护理对老年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TLE-PVP)患者围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12月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100例TLF-PVP患者为研究对象。以信封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进行优化手术室护理。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术后恢复指标、术中体温变化情况、应激反应、凝血功能、负性情绪。结果术后,两组HR均降低,但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MAP、SvO_(2)均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补液量、意识恢复时间、进食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正常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术中15 min、术中30 min、术中60 min、术后,两组体温均降低,但观察组更高(P<0.05);术后,两组Cor、E、NE均升高,但观察组更低(P<0.05);术后,两组APTT、TT均升高,但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Fib均降低,但观察组更高(P<0.05);术后,两组SAS、SDS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结论对TLF-PVP患者采取优化手术室护理,能有效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并避免低体温发生和减少由手术造成的机体应激反应,还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手术室护理 老年 腰椎骨折 经皮成形术 围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龟鹿强骨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术后临床研究
5
作者 宋莎丽 荣红亮 孟利锋 《新中医》 2025年第5期83-87,共5页
目的:观察龟鹿强骨汤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及碳酸钙D3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OLVCF)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12月在安阳市中医院治疗的90例OVCF行PKP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 目的:观察龟鹿强骨汤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及碳酸钙D3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OLVCF)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术后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2—12月在安阳市中医院治疗的90例OVCF行PKP术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唑来膦酸注射液联合碳酸钙D3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龟鹿强骨汤治疗,2组均治疗6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骨钙素(BGP)、骨密度(BMD)、骨保护素(OPG)、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42/45),高于对照组77.78%(35/45)(P<0.05)。2组OPG、BGP、BMD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OPG、BGP、BM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OD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观察龟鹿强骨汤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及碳酸钙D3片治疗OLVCF行PKP术后能改善骨质疏松,改善患者腰椎功能与中医证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 腰椎压缩性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龟鹿强骨汤 骨保护素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影像信息系统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琛 李大伟 +4 位作者 马壮田 华堃池 李尧 高雁卿 邱淳烈 《中国骨伤》 2025年第2期114-118,共5页
目的:探讨运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在皮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目的:探讨运用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在皮经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且获得1年以上随访的69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椎压缩骨折患者,34例运用PACS软件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观察组),男8例,女26例,年龄(73.30±7.96)岁;35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男7例,女28例,年龄(77.30±7.84)岁。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骨水泥弥散情况以及1年内再发骨折情况。术前及术后1 d、1年,测量两组患者伤椎Cobb角、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setry功能障碍指数(Oswsetry disability indexes,ODI)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出现严重手术并发症,对照组发生2例再骨折。观察组手术时间(41.9±11.9)min,少于对照组(52.7±13.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注入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少于对照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骨水泥分布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Cobb角及ODI术前及术后1 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1年时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腰背痛VAS评分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ACS软件术前规划个性化穿刺方案,能减少手术时间、降低骨水泥渗漏率,提高骨水泥弥散且更久地维持椎体术后形态及保持患者腰背部功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穿刺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经皮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
7
作者 金星主 许龙吉 +2 位作者 李松哲 千成日 朴龙钧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期104-106,共3页
目的分析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延边朝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成两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VP治疗,观察组采取单侧穿刺... 目的分析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延边朝医医院脊柱外科收治的86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成两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PVP治疗,观察组采取单侧穿刺,对照组采取双侧穿刺。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矢状面Cobb角、并发症总发生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病例手术用时缩短、透视次数、出血量以及其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的ODI指数、术后6个月矢状面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PVP治疗对患者腰椎功能、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的改善效果与双侧PVP相当,但单侧PVP的创伤性更低,同时可减少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压缩性骨折 腰椎功能 经皮成形术 单侧 双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高清英 黎志超 《临床合理用药》 2025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邵武市立医院骨二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唑来膦酸组和钙骨化醇组,每组38例。唑来膦... 目的观察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1年9月邵武市立医院骨二科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唑来膦酸组和钙骨化醇组,每组38例。唑来膦酸组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采用唑来膦酸治疗,钙骨化醇组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采用常规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2组均治疗1年。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骨代谢指标,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3个月疼痛评分,治疗前后骨密度,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1年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结果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骨碱性磷酸酶水平较治疗前升高,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β-胶原特殊序列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唑来膦酸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钙骨化醇组(P<0.05或P<0.01)。治疗后1周、3个月,2组患者疼痛评分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且唑来膦酸组低于钙骨化醇组(P均<0.01)。治疗后3个月,2组患者腰椎、髋部骨密度较治疗前升高,且唑来膦酸组高于钙骨化醇组(P均<0.01)。治疗后3个月、1年,2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较治疗前逐渐下降,且唑来膦酸组低于钙骨化醇组(P均<0.01)。结论唑来膦酸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可有效改善患者骨代谢,减轻患者腰椎疼痛,提高血清钙水平和骨密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唑来膦酸 经皮成形术 骨碱性磷酸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李堂五 张禹 王丰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3期94-96,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每组59例。... 目的探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行单侧与双侧穿刺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侧组与双侧组,每组59例。单侧组行单侧穿刺PVP治疗,双侧组行双侧穿刺PVP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影像学指标、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功能障碍指数(ODI)]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单侧组手术时间短于双侧组,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均少于双侧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椎体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压缩程度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6个月VAS评分、ODI指数均低于术前(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穿刺PVP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和安全性相当,但单侧椎弓根穿刺可减少骨水泥注入量与透视次数,缩短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经皮成形术 单侧穿刺 腰椎功能 双侧穿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
10
作者 胡万钧 李新春 甘发荣 《河北中医》 2024年第8期1283-1287,共5页
目的观察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方法将70例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 目的观察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对术后腰椎功能、康复进程及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调节效应的影响。方法将70例OVCF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术后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接骨壮骨方加减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解剖影像学指标(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伤椎Cobb角)、康复进程(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骨钙素、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ⅠN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尿羟脯氨酸/尿肌酐(OHP/Cr)、骨密度],统计2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34/35),对照组总有效率77.14%(27/3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疼痛VAS、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住院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恢复正常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骨钙素、PⅠNP、骨密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BALP、TRACP、OHP/Cr均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骨钙素、PⅠNP、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BALP、TRACP、OHP/Cr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伤椎Cobb角均减小(P<0.05);治疗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椎体中线高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伤椎Cobb角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骨壮骨方加减辅助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OVCF,能减轻患者疼痛,提高腰椎功能,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提高骨密度,恢复伤椎解剖学结构,增强疗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成形术 骨折 术后腰椎功能 康复进程 成骨与破骨细胞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
11
作者 李卫新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5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1)和观察组(n=41)。对照组采用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观察组采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骨折椎体高度、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以及术后6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两组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骨折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88%(2/41),低于对照组的34.15%(14/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可提高骨折椎体高度,减小骨折椎体后凸Cobb角,降低ODI、V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高黏度骨水泥 低黏度骨水泥 经皮成形术 高度 腰椎功能 COBB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伤科接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12
作者 杨磊利 程洪光 杨赛赛 《贵州医药》 2025年第4期594-597,共4页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和研究组(n=40,伤科接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 目的观察伤科接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6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和研究组(n=40,伤科接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腰椎功能(JOA)、日常活动能力(BI)、疼痛指数(VAS)]、骨质状态[骨密度(BMD)、骨形成蛋白(BMP-2)、骨钙素(BGP)、骨碱性磷酸酶(BALP)]。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JOA和BI评分较对照组更高;术后14 d,研究组的VAS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术后3个月,研究组的BMD和BMP-2、BGP、BALP水平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伤科接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改善骨质疏松状态,恢复患者胸腰椎功能,稳定脊柱结构,治疗实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伤科接骨汤 经皮成形术 腰椎骨折 骨质疏松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与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13
作者 裴家森 颜晓松 张成斌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154-156,共3页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K...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该院收治的9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PKP组与PVP组,每组45例。PVP组采用PVP治疗,PKP组采用PKP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入量、住院时间、手术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PVP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PKP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PK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44%,明显低于PVP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3、7、14 d,两组VAS、OD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PVP,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但会延长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增加骨水泥注入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成形术 经皮后凸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并发症发生率 手术时间 住院时间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
14
作者 姚达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041-044,共4页
深入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精心挑选了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的10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入单侧穿刺组与双侧穿刺组,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包括手... 深入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中,单侧与双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精心挑选了2023年4月至2024年4月期间的100例患者,将他们随机分入单侧穿刺组与双侧穿刺组,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骨水泥的使用量以及术中X线透视的频率,并在术前与术后三个月后,分别测量伤椎前缘的高度、Cobb角以及伤椎前缘高度的压缩率,同时对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侧穿刺组的手术执行效率明显提升,表现为手术时间的显著缩短,同时骨水泥的使用量与术中X线透视的频率均低于双侧穿刺组,此差异经统计学检验,显示出极显著性(P<0.05)。两组间术中失血量比较并未展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在术前阶段,两组患者的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以及伤椎前缘高度压缩率均未展现出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性差异(P>0.05)。于术后三个月后,上述各项指标均呈现出显著的改善趋势(P<0.05),然而,两组间在改善程度上并未发现显著性差异(P>0.05)。在比较单侧穿刺组与双侧穿刺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时,发现前者仅为4.00%,显著低于后者18.00%的水平,这一差异在统计学上表现得尤为显著,其<0.05。结论 在处理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时,采用单侧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展现出显著优势,其手术过程更为迅速,所需骨水泥用量减少,且在术中使用X线透视的次数较低,同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较低,是,方法 仍能实现与双侧穿刺手术相媲美的椎体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 双侧经皮穿刺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临床疗效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胸腰椎骨折对患者手术创伤程度及脊柱功能的影响思路分析
15
作者 穆长春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072-075,共4页
针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临床上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实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在创伤程度、脊柱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于2021年8月-2024年4月开展本次研究,研究对象是5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病患,结合不同手术方案进行分组,不同小组... 针对经皮椎体成形术在临床上对老年胸腰椎骨折治疗中的实际治疗效果展开分析,在创伤程度、脊柱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方法 于2021年8月-2024年4月开展本次研究,研究对象是50例老年胸腰椎骨折病患,结合不同手术方案进行分组,不同小组均包括25例。传统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者设为对照组,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者设为观察组。评定6项不同指标。结果 分别从观察组与对照组两个术式落实效果分析,在实际评定疗效、手术有关指标内容上均比对照组更好,并且观察组术式在疼痛程度放后面更轻,进而有助于胸腰椎功能恢复,ODI评分比对照组更高,且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较少。结论 老年胸腰椎骨折患者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在腰椎功能恢复上十分显著,疼痛较轻,有助于生物力学指标改善,手术创伤程度更轻,脊柱功能恢复与预期目标相符,具有值得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腰椎骨折 经皮成形术 创伤程度 脊柱功能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16
作者 王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1-004,共4页
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CF)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接收的60例行PVP治疗的老年OTC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采用PVP治疗)与试验组(采用补肾壮骨汤... 探讨补肾壮骨汤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OTCF)的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10月至2024年10月接收的60例行PVP治疗的老年OTCF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单纯采用PVP治疗)与试验组(采用补肾壮骨汤联合PVP治疗),各3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3个月,试验组骨折椎体高度大于对照组,Cobb 角小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腰椎、股骨前端的骨密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腰椎功能评分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老年OTCF的临床治疗中,补肾壮骨汤与PVP联合应用展现出卓越的疗效,不但能够维持椎体高度,减少椎体塌陷程度,同时也有助于脊柱畸形的矫正及骨量的储备,从而使患者腰椎功能恢复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骨汤 经皮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 骨密度 疗效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外侧入路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17
作者 郭志宏 李翀 +3 位作者 尹毅 陆轲 陈是煌 陈伟 《临床骨科杂志》 2025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220例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94例)和对照组(采用后入路双侧椎弓根穿刺PK... 目的探讨后外侧入路单侧椎弓根穿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疗效。方法将220例OVCF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采用后外侧入路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94例)和对照组(采用后入路双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126例)。记录手术情况及疼痛VAS评分,测量Cobb角及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观察组均短(少)于对照组(P<0.05)。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压缩比两组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外侧入路单侧椎弓根穿刺PKP治疗OVCF可达到与后入路双侧椎弓根穿刺相同的效果,且具有手术时间较短、术中透视次数及术中出血量较少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后外侧入路单侧弓根穿刺 经皮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对患者创伤程度及脊柱功能的影响
18
作者 肖德利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5期131-133,共3页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者创伤程度及脊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平市第二医院骨科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并进一步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对患者创伤程度及脊柱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南平市第二医院骨科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6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经切开复位椎弓根固定术,研究组实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的疼痛程度、Roland-Morris功能障碍调查量表(RDQ)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在术中出血量方面少于对照组,且手术耗时、术后首次下床时间、开展功能训练起始时间以及住院时长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研究组依据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所获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在术后1、4、8周的RDQ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在为期2个月的随访中,研究组未观察到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而对照组出现1例肌肉萎缩,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花费时间少,术中出血量小,可有效改善胸腰椎骨折患者创伤程度,还促进脊柱功能恢复,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经皮后凸成形术 创伤程度 脊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手术室护理结合心理疏导对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负性情绪的改善探讨
19
作者 成诗恩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3期120-123,共4页
分析将优化手术室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应用于胸腰椎骨折后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病人在负性情绪方面的影响。方法 纳入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一共72例存在胸腰椎骨折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 分析将优化手术室护理联合心理疏导应用于胸腰椎骨折后开展经皮椎体成形术对病人在负性情绪方面的影响。方法 纳入了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医院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一共72例存在胸腰椎骨折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和观察组(n=36),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提供优化手术室护理联合心理疏导,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3、6、12h,观察组VAS评分比对照组更低;SDS、SAS评分更低;各项舒适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 优化手术室护理与心理疏导相结合,对于帮助改善胸腰椎骨折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患者的不良情绪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减轻疼痛度,提升患者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骨折 经皮成形术 优化手术室护理 心理疏导 不良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的危险因素分析
20
作者 谭斌 《大医生》 2025年第3期111-113,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BCL)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渗漏(BCL)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脑科医院收治的50例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PVP治疗,术后1周内接受CT检查,根据是否发生BCL分为发生BCL组(18例)与未发生BCL组(32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发生BCL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发生BCL组患者重度椎体压缩程度整体高于未发生BCL组,椎体CT值低于未发生BCL组,骨水泥注射量高于未发生BCL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椎体压缩程度为重度、椎体CT值降低、骨水泥注射量多均是影响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发生BCL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患者PVP后发生BCL受椎体压缩程度、椎体CT值、骨水泥注射量影响,临床应密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穿刺成形术 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 骨水泥渗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