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8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的CT表现
1
作者 邓运明 张金先 邓科穗 《江西中医药》 2005年第12期24-24,共1页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牵引配合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安群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10期977-978,共2页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是腰椎管狭窄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上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三维牵引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此方法对合并有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配合中药熏蒸疗效明显... 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是腰椎管狭窄症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临床上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椎间盘突出或膨出,在对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三维牵引治疗过程中,我们发现此方法对合并有腰椎退变性椎管狭窄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配合中药熏蒸疗效明显,特别是改善了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牵引 中药熏蒸 腰椎退 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椎板切开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的中长期疗效观察
3
作者 田水净 李健辉 +2 位作者 韩林荟 王梦瑶 景邵春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68-172,共5页
目的观察脊柱内镜下椎板切开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9月至2024年6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手术治疗的106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和... 目的观察脊柱内镜下椎板切开减压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9月至2024年6月秦皇岛市第二医院手术治疗的106例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滑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和对照组(n=53)。观察组患者给予脊柱内镜下椎板切开减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窗减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与康复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及住院时间),中远期疗效,术前、术后3个月以及术后6个月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指数)]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9.75±8.33)min、(64.48±7.22)mL、(27.45±5.46)h、(5.22±1.21)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95.16±9.73)min、(116.38±11.29)mL、(43.76±5.51)h、(8.96±1.39)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治疗优良率为90.56%,明显高于对照组(6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与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及术后3、6个月的ODI指数分别为(2.16±0.41)、(21.66±4.96)、(12.18±3.24)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21±0.54)、(26.15±5.58)、(14.56±2.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8%,明显低于对照组(11.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内镜下椎板切开减压术对腰椎管狭窄症伴退变性滑脱的中远期疗效肯定,手术伤害小且康复较快,术后中期的脊椎功能与疼痛缓解效果更好,安全性较为理想,较开放性术式的微创性明显,更符合人性化与科学化的治疗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狭窄 退变性滑脱 脊柱内镜下椎板切开减压术 中长期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相关并发症的研究新进展
4
作者 秦超 《医学研究前沿》 2025年第2期1-3,共3页
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腰椎退行性疾病,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相对较为困难。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的出现,伴随微创技术的持续更新发展,使得其应用优势逐渐凸显,现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文章简述了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传统治... 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腰椎退行性疾病,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的治疗相对较为困难。而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的出现,伴随微创技术的持续更新发展,使得其应用优势逐渐凸显,现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文章简述了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传统治疗手段,并基于对单纯椎间减压术与椎间减压融合固定术应用分析,阐述了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相关并发症的情况,介绍了微创技术与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的联合应用要点、可行性以及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症相关并发症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与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入路双侧减压术 退行性腰椎椎管狭窄 并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梁爱爱 钟诚 任杰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确定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66例及神经根沉降征阴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 [目的]探讨神经根沉降征与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疗效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2例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磁共振成像(MRI)确定神经根是否沉降,分为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组66例及神经根沉降征阴性组46例,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比较两组疗效。[结果]阳性组优良率为87.88%,阴性组优良率为86.9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同组前一时间点降低,且阳性组术后疼痛VAS评分及术后48 h的ODI评分低于阴性组同时点(P<0.05)。[结论]相对于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神经根沉降征阴性患者,手术治疗后神经根沉降征阳性的患者疼痛程度更轻,腰椎功能更优;神经根沉降征在预测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效果方面有一定的意义,可作为一项指标为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腰椎狭窄 神经根沉降征 腰椎后路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术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合并退变性脊柱侧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树文 地力木拉提·艾克热木 +1 位作者 孙治国 王浩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160,共9页
目的:评价经皮内镜下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合并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采用经皮内镜下减压治疗的LSS合并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纳入研究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 目的:评价经皮内镜下减压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LSS)合并退变性脊柱侧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6月采用经皮内镜下减压治疗的LSS合并退变性脊柱侧凸患者,纳入研究18例,其中男11例,女7例,年龄65~90岁,平均78.9±7.1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合并症及影像学特点行经皮内镜单侧或双侧减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术前及末次随访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评估患者腰椎功能状态,采用Macnab标准评估末次随访时患者的手术疗效。分别于术前和术后测量脊柱矢状面偏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C7椎体中心至骶骨中垂线距离(C7-CSVL)、Cobb角、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PI-LL及椎管横截面积,分析术后影像学的改善情况。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双侧减压14例,单侧减压4例,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完成12个月以上随访。手术时间69.72±12.66min,术中出血量39.72±10.21mL,术前、术中透视次数5.11±1.49次。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VAS评分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末次随访时ODI、JOA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术后SVA、C7-CSVL、Cobb角、PI-LL及椎管横截面积较术前有所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疗效为优7例(38.90%),良9例(50.00%),可2例(11.11%),整体优良率为88.89%。结论:经皮内镜下减压治疗老年LSS合并退变性脊柱侧凸可缓解患者腰腿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一定程度改善脊柱-骨盆参数并扩大椎管内横截面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的临床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狭窄 经皮内镜下减压 退变性脊柱侧凸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局部地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思稳 贾中伟 +5 位作者 余建平 安雪军 王小健 李经纬 梁智勇 王晓晨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233-239,共7页
目的分析山西省局部地区2017年至2018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山西省9家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基本资料和数字化影像资料,分为太原、晋中地区(A组)、晋南地区(B组)和... 目的分析山西省局部地区2017年至2018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山西省9家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基本资料和数字化影像资料,分为太原、晋中地区(A组)、晋南地区(B组)和晋北、吕梁地区(C组),按病例资料采集医院的地区、患者年龄、性别、腰椎管狭窄解剖学分型、病变节段及不同年份的地区、年龄、性别、解剖学分型、病变节段等进行分组,分析山西省局部地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研究共纳入8872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其中男性4866例(54.8%),女性4006例(45.2%);患者年龄41~98岁,平均68.4岁,高发年龄段在60~69岁及70~79岁;2017年共纳入4256例(48.0%),2018年共纳入4616例(52.0%)。按病例资料采集医院的地区分组比较病例数:在60~69岁年龄段,A组>B组>C组;在70~79岁年龄段,C组最多,B组>A组;3组患者男女比例分布中男性多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男性1601例、女性1403例;B组男性1678例、女性1488例;C组男性1587例、女性1115例,P<0.05);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解剖学分型中,中央管狭窄型及神经根管狭窄型最为常见,地区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中央管狭窄1380例、神经根管狭窄1366例;B组中央管狭窄1416例、神经根管狭窄1424例;C组中央管狭窄1284例、神经根管狭窄1158例,P<0.05);3组患者腰椎受累节段腰4/5、腰5/骶1、腰3/4节段最为多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累节段L4/5 A组1509例、B组1385例、C组1160例,P<0.05)。按病例资料采集年份分组比较:在2017年至2018两年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发病地区、性别、年龄、病变节段及解剖学分型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山西省局部地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高发年龄段为60~69岁,年龄分布具有地区差异,男性多于女性,中央管狭窄型及神经根管狭窄型最为常见。在2017、2018连续两年中山西省局部地区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地区分布性别、就诊年龄、病变节段及解剖学分型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病学 多中心研究 退变性腰椎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联合中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验案
8
作者 朱靖宜 王晓慧 +2 位作者 洪俊豹 田元祥 赵建新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期87-89,共3页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的腰椎管狭窄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臀部或下肢疼痛、神经源性跛行、伴或不伴腰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赵建新教授以补益肝肾、清热祛湿、通络止痛为治则,运用电针联合中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取较好的... 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是常见的腰椎管狭窄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臀部或下肢疼痛、神经源性跛行、伴或不伴腰痛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赵建新教授以补益肝肾、清热祛湿、通络止痛为治则,运用电针联合中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取较好的疗效。该文介绍电针联合中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验案1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狭窄 痹证 腰痛 电针 中药 间歇性跛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除痹汤联合核心肌训练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观察
9
作者 冯伟 董强 +1 位作者 李勤美 刘元梅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4期659-661,共3页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是以神经性间歇跛行为典型症状的中老年人常见脊柱退变性疾患。DLSS导致中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跌仆风险增加,是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原因[1]。DLSS罹患率与年龄密切相关,随年...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degenerative lumbar spinal stenosis,DLSS)是以神经性间歇跛行为典型症状的中老年人常见脊柱退变性疾患。DLSS导致中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跌仆风险增加,是老年人致残的重要原因[1]。DLSS罹患率与年龄密切相关,随年龄增长罹患率不断攀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罹患率 退行性腰椎狭窄 间歇跛行 退变性腰椎狭窄 脊柱退 典型 除痹汤 核心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0
作者 张智安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3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8月—2023年8月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收治的92例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及围手术期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术后2 h(T_(2))和术后6 h(T_(3))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持续镇痛时间长于对照组,术后24 h内镇痛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T_(3)时平均动脉压、心率和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术后12 h(T_(4))时Kolcaba舒适度评分和T_(2)时苏醒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苏醒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在老年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能促使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减轻术后疼痛,提高苏醒质量,缓解氧化应激刺激,加快预后康复,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实用性和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老年退变性腰椎狭窄手术 氧化应激刺激 血流动力学 麻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影像学及创伤应激指标评价椎间孔镜技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疗效
11
作者 肖英博 崔涛 +2 位作者 刘科举 李海芳 苏启超 《中国医学装备》 2025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基于CT影像学及创伤应激指标评价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对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12例单节段LSS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 目的:基于CT影像学及创伤应激指标评价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对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秦皇岛市第三医院收治的112例单节段LSS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观察组采取TESSYS技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椎间孔镜"广泛-简单-直接"技术(BEIS)治疗。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1周椎管面积、突出物侵占比的CT影像学指标,以及术前,术后1及3d时的乳酸脱氢酶(LDH)、肌红蛋白(MYO)及皮质醇(COR)等创伤应激指标,以及术后6个月的治疗优良率;比较两组患者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以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量表(JOA)评分;比较两组术后6个月治疗优良率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4.29±1.08)d、平均手术时间为(93.53±22.0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6.61±1.72)d和(112.29±26.68)min,术中出血量为(30.15±8.26)ml,少于对照组的(41.35±11.58)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8、4.059、5.892,P<0.05);观察组术后1周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43、8.969、6.084,P<0.05),术后3个月ODI、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706、3.753、5.894,P<0.05);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的8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25,P<0.05);术后1周观察组椎管面积较对照组大,突出物侵占比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04、5.578,P<0.05);术后1d观察组血清LDH、MYO及COR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70、9.687、5.242,P<0.05),术后3d观察组血清LDH、MYO及COR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56、9.729、2.744,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BEIS技术比较,TESSYS技术治疗单节段LSS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且优良率高等优势,并可减轻术后早期创伤应激反应,整体临床疗效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LSS) 影像学 创伤应激 经皮椎间孔镜(TESSYS)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E技术应用于老年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治疗中的效果
12
作者 宋青强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8期168-171,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对老年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夏津县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2例老年退变性LS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对老年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症(LSS)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夏津县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3年8月收治的122例老年退变性LS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开放腰椎后路椎板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采用UBE技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功能障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7 d,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中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评分为(86.55±6.34)分,高于对照组的(80.47±6.12)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为(10.35±1.22)分,低于对照组的(11.89±1.25)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技术治疗老年退变性LSS的效果更佳,可减轻手术创伤,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便于其腰椎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变性腰椎椎管狭窄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腰椎功能 并发
原文传递
UBE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伴椎管狭窄患者中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郭献裕 黄美玲 赵亮锋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椎管狭窄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2024年7月四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LDH伴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内镜(UBE)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术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伴椎管狭窄患者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2月—2024年7月四会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LDH伴椎管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行腰椎融合术(TLIF)治疗,观察组行UBE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血清标记物水平及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出血量、术后48 h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3 d、1个月,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均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 d,观察组白细胞介素-6、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满意度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BE椎管减压髓核摘除术可积极改善LDH伴椎管狭窄患者腰腿痛症状,提升术后腰椎功能纠正效果,治疗效果确切,且手术损伤较小,有利于术后生理应激反应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 单侧双通道内镜手术 椎管减压 髓核摘除
原文传递
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任伟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2期0059-0062,共4页
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取UBE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治... 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UBE)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取UBE手术,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ODI评分、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20.0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手术中,应用UBE技术可有效提升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创伤,提高治疗安全性,改善患者的手术治疗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 UBE手术 退变性腰椎狭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E技术在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中的临床应用
15
作者 吴骏 刘莛予 +2 位作者 赵燕邦 刘军 任伟剑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骨五科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经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治疗的20例老... 目的:探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ni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y,UBE)技术治疗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分析辽宁省人民医院骨五科在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经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治疗的20例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均经严格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患者。手术节段涉及L_(3)/L_(4)、L_(4)/L_(5)、L_(5)/S_(1)。手术方式采用UBE技术在关节镜下进行减压,比较术前、术后ODI、VAS评分。结果:20例患者手术均顺利,术中发生2例硬膜撕裂,未出现切口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VAS和ODI评分术后均低于术前(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UBE)技术治疗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并发症少,术后腰痛轻、恢复快,可获良好效果,相信UBE技术在老年腰椎管狭窄症中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 老年人 UBE 微创 基础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BE-TLIF与MIS-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初步临床对比研究
16
作者 佘乐 唐绍锋 +5 位作者 覃大海 奠伟 刘超杰 刘迎节 牟海频 姜平 《临床医学进展》 2025年第2期474-480,共7页
目的:对比UBE-TLIF与MIS-TLIF在治疗单节段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9年01月至2021年09月收治的87例单节段LSS患者,A组43例行UBE-TLIF手术,B组44例行MIS-TLIF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预估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 目的:对比UBE-TLIF与MIS-TLIF在治疗单节段LS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9年01月至2021年09月收治的87例单节段LSS患者,A组43例行UBE-TLIF手术,B组44例行MIS-TLIF手术。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预估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术后伤口VAS评分、ODI评分。结果:在手术时间上,A组显著优于B组(P 0.05)。两组患者在术后早期24 h、48 h术后伤口VAS评分存在区别(P 0.05)。2组患者术后1月、3月、6月、末次随访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 0.05)。A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6% (5/43),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6% (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两种技术在治疗单节段LSS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相比MIS-TLIF技术,UBE-TLIF技术具有操作灵活,节约时间等优点。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UBE-TLIF with MIS-TLIF in the treatment of LSS in a single segment. Methods: A total of 87 patients with single-segment LSS who were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9 to September 2021 were treated, group A 43 routine UBE-TLIF surgery, Group B 44 routine MIS-TLIF surgery. The analysis compared the time of operation, estimated bleeding amount during surgery, hospitalization time, surgical complications, VAS score of postoperative wound and ODI score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Results: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Group B (P 0.05). There was a difference in VAS scores for wounds 24 h, 48 h early after surgery (P 0.05). The ODI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t 1 month, 3 months, 6 months and the last follow-up after operation (P 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11.6% (5/43) in group A and 13.6% (6/44) in group B. But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between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Both UBE-TLIF and MIS-TLIF have good clinical efficacy in the treatment of single-level LSS, but UBE-TLIF has the advantages of flexible operation and time sav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BE-TLIF MIS-TLIF 腰椎椎管狭窄 脊柱微创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腰椎椎管狭窄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17
作者 李梦情 邹晓慧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5年第3期133-139,共7页
本文总结1例腰椎椎管狭窄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与内分泌科、感染控制中心协作诊治,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实施个性化预防性镇痛方案、围手术期糖尿病饮食管理和血糖管理,积极做好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及... 本文总结1例腰椎椎管狭窄症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与内分泌科、感染控制中心协作诊治,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实施个性化预防性镇痛方案、围手术期糖尿病饮食管理和血糖管理,积极做好术后伤口感染的预防及出院后延续性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管狭窄 糖尿病 围手术期护理 疼痛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分体内镜下椎管松解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
18
作者 刘清源 江新 +3 位作者 陈华 胡静 李琳 董石磊 《巴楚医学》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骨科常见的退行性脊柱疾病,治疗方案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脊柱内镜技术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单孔分体内镜(OSE)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术式,其特征是无固定通道限制。在OSE辅助下,内... 腰椎管狭窄症(LSS)是骨科常见的退行性脊柱疾病,治疗方案主要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脊柱内镜技术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手术治疗方式。单孔分体内镜(OSE)技术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脊柱内镜术式,其特征是无固定通道限制。在OSE辅助下,内镜与操作器械在一个切口通道内分开工作且相互配合。该技术兼具单通道椎间孔内镜技术和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的优势,是一种安全、高效的新脊柱内镜术式。本文详细介绍OSE辅助下椎管松解术治疗LSS的操作过程,为临床医生提供经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狭窄 单孔分体内镜 椎管松解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及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效果
19
作者 刘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6期159-161,共3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及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邳州东大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LIDP并发椎管狭窄患者,均实施螺旋CT、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MRI的诊断效能,比较两... 目的:探讨螺旋CT及MRI对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并发椎管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邳州东大医院收治的80例疑似LIDP并发椎管狭窄患者,均实施螺旋CT、MRI检查,以手术结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MRI的诊断效能,比较两种检查方式对不同征象的检出情况。结果:80例疑似LIDP并发椎管狭窄患者经手术确诊72例,螺旋CT检查检出真阳性67例,MRI检查检出真阳性70例。MRI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7.22%、87.50%、96.25%,均高于螺旋CT检查的93.06%、75.00%,91.2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椎间旁病变区域征象的诊断,螺旋CT对椎间旁钙化、积气检出率高,MRI对韧带肥厚、硬膜囊受损、椎间旁部分脱出的检出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DP并发椎管狭窄诊断中应用螺旋CT、MRI均可,诊断准确率均较高,均可获得病变部位较为清晰的影像,为治疗提供参考,但对不同征象的检出情况存在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体层摄影 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 磁共振成像 腰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 诊断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融合术治疗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的短期临床疗效
20
作者 向鹏 《智慧健康》 2025年第3期42-45,共4页
目的探析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实施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融合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7月本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其中,对... 目的探析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治疗中实施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融合术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4年7月本院收治的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5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疗法,观察组实施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融合术疗法。本研究最终确定的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指标、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以及并发症发生率。通过对各组疗法进行对比,进而评价并分析其应用效果。结果①治疗后,观察组手术指标皆优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两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程度、功能障碍指数皆优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症患者施以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融合术治疗,可减小机体创伤,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速度,短期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镜下融合术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 单节段腰椎椎管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