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71篇文章
< 1 2 19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治疗慢传输性便秘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1
作者 聂智容 颜婕 +2 位作者 邱金玉 葛衡江 刘宝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912-912,919,共2页
关键词 便秘 结肠切除 腹腔镜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助式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2
作者 叶芊芊 郑淑智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6-277,共2页
蓝碟(Lapdisc)手助器的出现使许多腹部复杂疾病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手术者与配合者需有极大的耐心与细心,若采用手助式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更加... 蓝碟(Lapdisc)手助器的出现使许多腹部复杂疾病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手术者与配合者需有极大的耐心与细心,若采用手助式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并发症,更加安全、有效[1]。2006年8月-2010年9月,我院肛肠外科为8例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患者行手助式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手术效果良好,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助式腹腔镜 结肠切除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拓耘 张新宇 《临床外科杂志》 2011年第12期818-820,共3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CSTC)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2002年6月至2010年12月对53例顽固性CSTC患者采用全结肠切除术,其中腹腔镜组24例,开腹组29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在切口长度[...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治疗顽固性结肠慢传输型便秘(CSTC)的安全性、有效性与可行性。方法2002年6月至2010年12月对53例顽固性CSTC患者采用全结肠切除术,其中腹腔镜组24例,开腹组29例。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患者在切口长度[(5.27±0.33)CITI比(15.83±0.68)cm]、术后止痛剂使用次数[(2.04.±0.46)比(6.28±0.6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25±0.68)h比(4.41±0.95)h]、术后住院及出院期间粘连性肠梗阻并发率(4.17%比24.14%)及住院时间[(9.50±0.98)d比(14.76±1.67)d]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治疗CSTC是一种更加安全有效、创伤小、瘢痕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腹腔镜 结肠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治疗家族息肉病7例护理体会
4
作者 周洁璐 朱秀丽 王瑞兰 《齐鲁护理杂志》 2007年第2期55-56,共2页
关键词 结肠切除 腹腔镜 家族息肉病 护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全结肠切除术8例报道
5
作者 陆武京 韩杰 田所礼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25期194-195,共2页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1998年1月至2011年1月对中信重型机械公司中心医院普外科的8例结肠良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其中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左下腹回肠造口术2例、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 目的探讨手助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的手术方式,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1998年1月至2011年1月对中信重型机械公司中心医院普外科的8例结肠良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其中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左下腹回肠造口术2例、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一期回直肠吻合器吻合术6例。结果本组病例术后无吻合口瘘、腹腔感染、造口处肠管坏死、切口感染、肠梗阻等并发症。术后大便频数者经调整饮食结构、对症治疗,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结论家族性结肠息肉病、结肠多发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并出血等良性疾病患者行腹腔镜全结肠切除术,具有切口小、创伤小、疼痛轻、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结肠息肉病 结肠多发性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并出血 腹腔镜结肠切除+左下腹回肠造口 腹腔镜结肠切除+一期回直肠吻合器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背景剂量羟考酮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中的效果
6
作者 李杨 胡敬利 +2 位作者 王德伟 刘国强 张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背景剂量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2月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77例,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 目的:比较不同背景剂量羟考酮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12月择期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90例(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77例,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13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30例。三组术后均进行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镇痛泵药物均为0.5 mg/kg羟考酮加0.9%氯化钠配至100 mL。O1组无背景剂量,单次给药4 mL;O2组背景剂量为1 mL/h,单次给药2 mL;O3组背景剂量为2 mL/h,单次给药2 mL。记录患者术后2、4、8、12、24、48 h静息及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48 h内补救镇痛次数、PCIA用药总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4 h,O2组静息及活动时VAS评分均明显高O1组、O3组(P<0.05);术后24 h,O2组活动时VAS评分高于O1组、O3组,O3组活动时VAS评分高于O1组(P<0.05)。O2组的补救镇痛次数多于O1组、O3组(P<0.05);O2组、O3组的PCIA用药总量均高于O1组(P<0.05)。O2组、O3组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高于O1组(P<0.05);O3组的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高于O1组(P<0.05)。结论:与1 mL/h、2 mL/h背景剂量模式相比,无背景剂量、单次给药4 mL的羟考酮PCIA模式镇痛效果确切,药物总用量明显减少,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景剂量 羟考酮 后镇痛 腹腔镜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介入栓塞术与腹腔镜下全脾切除在外伤性脾破裂治疗中的疗效对比
7
作者 龚涛 顾强 缪小飞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5年第4期598-600,共3页
目的:对比血管介入栓塞术与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B组41例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术,对比两组临床... 目的:对比血管介入栓塞术与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治疗外伤性脾破裂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外伤性脾破裂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式分为两组,A组41例采用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B组41例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术,对比两组临床指标、血液系统功能指标、应激指标、免疫指标、并发症。结果:B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少于A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胰岛素(Ins)水平均升高,且B组Alb、Hb、PLT水平高于A组,CRP、Cor、Ins水平低于A组,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水平均降低,但B组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腹腔镜下全脾切除术,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效果更佳,可减轻应激反应,降低血小板增多风险及并发症发生率,且对免疫功能影响较小,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介入栓塞 腹腔镜下全切除 外伤性脾破裂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比较
8
作者 李宁 崔蕾蕾 黄银娟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4期151-153,157,共4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2022年该院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水平,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性激素指标[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抗米勒管激素(AMH)]水平,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血清Cor、NE、CRP、TNF-α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血清LH、FSH均高于术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E_(2)、AMH水平均低于术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2/30),低于对照组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可改善围手术期指标和性激素指标水平,降低应激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效果优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切除 应激 性激素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保温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分析
9
作者 杨卫娟 王艳蕾 李晶莹 《贵州医药》 2025年第4期670-672,共3页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83例和观察组(采用复合保温护理)187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麻醉复苏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进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83例和观察组(采用复合保温护理)187例。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麻醉复苏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在入室时体温(T_(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后30 min(T_(1))、麻醉后60 min(T_(2))、手术结束时(T_(3))时,观察组体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深度恢复时间及完全清醒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低体温、寒战、苏醒延迟、心血管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发生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保温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具有显著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维持患者体温稳定,缩短麻醉复苏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温度护理 腹腔镜子宫切除 护理效果 麻醉复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阴道残端缝合术在经阴道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
10
作者 庄姗姗 和小兵 +1 位作者 王金浩 张迎春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5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阴道残端缝合术在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行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阴道残端缝合方式分为改良组(35例... 目的探讨改良式阴道残端缝合术在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行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阴道残端缝合方式分为改良组(35例)和传统组(33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女性性功能量表(FSFI)评分、阴道健康指数调查表(VHIS)、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及盆底肌力等状况。结果改良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小于传统组(P<0.05),术后6个月,改良组患者阴道长度大于传统组,FSFI评分及VHIS评分优于传统组(P<0.05)。与传统组相比,改良组术后6个月压力性尿失禁、阴道顶端脱垂情况更轻,盆底肌力情况更优(P<0.05),且改良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P<0.05)。结论经阴道单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中采用改良式阴道残端缝合术,能够缩短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减轻对性功能的影响,保护盆底功能和降低阴道残端息肉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残端缝合 子宫切除 经阴道单孔腹腔镜 性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近期疗效及并发症影响
11
作者 王璐璐 徐莉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5年第3期581-584,590,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及对患者创伤应激、卵巢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78例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89例纳入开腹组,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 目的: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效果,及对患者创伤应激、卵巢功能等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1月-2023年11月本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78例临床资料,其中采用经腹子宫切除术患者89例纳入开腹组,采用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9例纳入腹腔镜组,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卵巢功能指标、创伤应激指标、疼痛情况、生活质量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76.14±9.78ml)、术后排气(16.14±2.28h)、住院时间(6.02±1.14d)、手术时间(72.85±8.38min)均少于开腹组,术后1个月时孕酮(15.36±2.58 nmol/L)、促黄体生成素(23.01±3.07 mIU/ml)、雌二醇(121.13±13.26 pmol/L)、卵泡刺激素(9.76±1.51mIU/ml)水平均高于开腹组,术后1天时皮质醇(266.12±28.63 mmol/L)、去甲肾上腺素(241.58±25.45 U/ml)水平以及术后12 h、术后24 h VAS评分(3.86±0.45分、2.66±0.32分)均低于开腹组,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评分(93.07±9.74分)高于开腹组(88.65±8.92分),并发症发生率(5.6%)低于开腹组(21.4%)(均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辅助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可减少手术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减轻创伤应激指标及机体疼痛,利用患者术后恢复,术后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佳,临床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腹腔镜子宫切除 指标 卵巢功能 创伤应激 生活质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脊肌平面阻滞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在老年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周晶 孙洛阳 +1 位作者 王玲 马加旭 《实用老年医学》 2025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探究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老年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21—2023年收治的116例行LTH的老年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每组58例。在麻醉诱导前,对照组予以ES... 目的探究竖脊肌平面阻滞(ESPB)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在老年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TH)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连云港市妇幼保健院2021—2023年收治的116例行LTH的老年病人,采用随机数表法分成2组,每组58例。在麻醉诱导前,对照组予以ESPB,联合组予以ESPB联合SGB。比较2组手术指标、麻醉药物用量、VAS评分、补救镇痛情况、术后恢复、应激指标、不良反应情况及麻醉诱导前(T0)、麻醉后5 min(T1)、术毕(T2)时刻的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结果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及镇痛泵按压次数、补救镇痛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24 h,2组VAS评分均逐渐下降,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T1、T2时刻MAP、HR水平均较T0时刻升高,T2时刻较T1时刻下降,但联合组T1、T2时刻MAP、H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皮质醇(Cor)、P物质(SP)水平均高于术前,但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LTH的老年病人应用ESPB联合SGB可有效提升镇痛效果,减少镇痛药物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竖脊肌平面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 腹腔镜子宫切除 老年人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13
作者 苗从艳 刘紫昂 +1 位作者 彭雪莲 闫华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91-94,共4页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0月—2024年6月采用叙事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列为研究组,将2023年1—9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 目的:探讨叙事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12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0月—2024年6月采用叙事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列为研究组,将2023年1—9月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的60例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康复指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总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术后SAS、SDS评分分别为(43.71±4.65)分、(36.82±4.03)分,均低于对照组的(54.84±5.87)分、(46.68±4.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别为(12.52±1.54)h、(14.38±2.47)h、(5.50±0.94)d、(1.75±0.44)万元,均低于对照组的(24.45±4.49)h、(29.88±5.36)h、(8.50±1.25)d、(2.15±0.57)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率(98.33%)高于对照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叙事护理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促进术后康复,减少并发症,提高住院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腹腔镜 子宫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巨型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安全性
14
作者 蔡贞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82-085,共4页
研究巨型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本院78例巨型子宫肌瘤患者,均分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经腹子宫全切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研究巨型子宫肌瘤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本院78例巨型子宫肌瘤患者,均分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经腹子宫全切术治疗,研究组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巨型子宫肌瘤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可优化手术流程,减轻手术损伤,安全性更高,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型子宫肌瘤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 开腹子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在老年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
15
作者 陈云路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3期91-93,128,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LRC)在老年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医院收治疗76例老年膀胱癌患者分为开放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ORC)组和LRC组,各38例。ORC组采用ORC治疗,LRC组采用LRC治... 目的探讨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LRC)在老年膀胱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医院收治疗76例老年膀胱癌患者分为开放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ORC)组和LRC组,各38例。ORC组采用ORC治疗,LRC组采用LRC治疗。比较两组肿瘤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指标、肿瘤相关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RC组手术时间长于ORC组,术中出血量低于ORC组,排气、住院时间均短于ORC组(P<0.05);术后两组IGF-Ⅰ表达水平均低于术前,IGFBP-3表达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两组间不同时间点IGF-Ⅰ和IGFBP-3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量、切缘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RC组术后SOD表达水平高于ORC组,E、Cor表达水平低于ORC组(P<0.05);LR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ORC组(P<0.05)。结论ORC与LRC治疗老年膀胱癌均可有效切除病灶,但LRC创伤小、并发症少且术后应激反应轻,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老年 腹腔镜 根治性膀胱切除 开放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宫颈原位癌效果分析
16
作者 刘锦秋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宫颈原位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宫颈原位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 目的分析宫颈原位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64例宫颈原位癌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观察组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对照组应用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恢复指标(引流管拔除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尿潴留、切口感染、尿瘘、输尿管损伤、淋巴囊肿)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378.48±28.02)ml、(207.26±34.42)min相比,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156.50±27.69)ml更少,但手术时间(244.40±43.43)min更长(P<0.05);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的(3.22±0.73)、(3.66±0.82)、(4.98±0.82)、(11.09±1.24)d相比,观察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2.32±0.34)d、首次排便时间(2.55±0.64)d、引流管拔除时间(3.04±0.67)d、住院时间(9.20±1.02)d更短(P<0.05)。与对照组的31.25%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9.38%更低(P<0.05)。结论应用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子宫全切除术治疗宫颈原位癌能够取得与开腹手术相当的效果,且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但手术时间有所延长,总体上看具有显著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子宫切除 宫颈原位癌 腹腔镜 开腹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保温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17
作者 牟敏 《妇儿健康导刊》 2025年第2期121-124,共4页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术中给予常... 目的探讨复合保温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5月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术中给予常规保温,研究组术中给予复合保温。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核心体温、麻醉苏醒及术后恢复情况、术中及麻醉苏醒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核心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30 min及术后即刻,两组核心体温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核心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苏醒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滞留时间、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中及麻醉苏醒期间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合保温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手术室护理中应用,有助于维持患者术中、术后核心体温,促进患者麻醉苏醒及术后恢复,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保温 腹腔镜子宫切除 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肌瘤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
18
作者 刘小威 李晓静 张入月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4期20-22,26,共4页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8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18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横断面研究,统计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子宫肌瘤患者经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188例行经脐单孔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发生感染83例,占44.15%(83/188),设为发生组,其余设为未发生组;发生组术前诊刮、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100 mL等占比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诊刮、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100 mL等均为影响子宫肌瘤患者经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术前诊刮、中重度贫血、手术时间≥90 min、术中出血量≥100 mL等均为影响子宫肌瘤患者经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后发生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经脐单孔腹腔镜子宫切除 感染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镇痛效果
19
作者 黄亚飞 陈桂丽 周伟亚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54-156,共3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镇痛效果。方法 严格执行纳排标准后前瞻性选取我院2021.02至2022.08期间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TAPB组45例采... 目的 探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镇痛效果。方法 严格执行纳排标准后前瞻性选取我院2021.02至2022.08期间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的9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纳入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TAPB组45例采用经腹横肌平面阻滞,QLB-LSAL组46例采用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分析两组患者麻醉情况及术后恢复指标、疼痛及镇静程度、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QLB-LSAL组阻滞操作时间、起效时间、术后苏醒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及离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TAPB组(P<0.05);QLB-LSAL组术后2h、8h、12h、24h VAS评分均低于TAPB组,术后2h TAPB组Ramsay镇静评分低于QLB-LSAL组(P<0.05),术后8h、12h、24h两组Ramsay镇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LB-LSAL组舒芬太尼用量、镇痛泵按压总次数均少于TAPB组,首次按压时间长于TAPB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超声引导下经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应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中不仅可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提高镇痛效果,而且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进而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子宫切除 弓状韧带上腰方肌阻滞 镇痛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之后的膀胱截石位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手术护理中的应用
20
作者 沈成花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2期124-127,共4页
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护理中,为患者采用改良截石位,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入选研究的人员均为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者,均于2022年01月-2024年11月期间在本院手术,总例数为70,分组方式选择平衡序贯法,组别名称依次是参照组(35例,... 在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护理中,为患者采用改良截石位,对其应用效果进行探讨。方法 入选研究的人员均为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者,均于2022年01月-2024年11月期间在本院手术,总例数为70,分组方式选择平衡序贯法,组别名称依次是参照组(35例,行传统截石位)、观察组(35例,行改良膀胱截石位),对两组体位摆放生成的护理成效予以对照。针对不同体位摆放下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手术情况明显较参照组更优,患者舒适度、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参照组,且并发症明显较参照组更少;两组差异性显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改良膀胱截石位用于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护理中,可以改善患者手术情况,提升其舒适度,且可减少其并发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膀胱截石位 腹腔镜 子宫切除 传统膀胱截石位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