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手术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
1
作者 谭诗坤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3期123-126,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 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对T淋巴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肠套叠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28例。对照组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腹腔镜手术复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两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组蛋白B1(HMGB1)、五聚素3(PTX3)、降钙素原(PCT)水平均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研究组的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手术复位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较好,术后炎性反应轻,对免疫指标影响小,可促进患儿术后恢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肠套叠 腹腔镜手术复位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卵巢囊肿蒂扭转复位手术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李增慧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07-0110,共4页
分析对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蒂扭转复位手术的有效性。方法 对我们医院妇科就诊的卵巢囊肿患者65例展开观察(2022年8月-2023年12月),对65例妇科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干预,其中参照组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组开... 分析对卵巢囊肿患者实施腹腔镜下卵巢囊肿蒂扭转复位手术的有效性。方法 对我们医院妇科就诊的卵巢囊肿患者65例展开观察(2022年8月-2023年12月),对65例妇科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分组干预,其中参照组给予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治疗组开展微创蒂扭转复位手术,对两组手术效果展开对比。结果 两组在FSH、AMH、E2、D-二聚体、PSV、EDV、生活质量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很大(P<0.05)。结论 在妇科治疗中为卵巢囊肿患者使用腹腔镜下卵巢囊肿蒂扭转复位手术的效果是很高的,相对于直接剥除来说可以更好的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对于改善和恢复患者卵巢储备功能方面的效果是很高的,让患者在手术后的妊娠、分娩不受到较大的影响,减少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是很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囊肿 腹腔镜下蒂扭转复位手术 治疗有效性 卵巢储备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应激反应、血清NO的影响 被引量:15
3
作者 刘虹辰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第19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应激反应、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儿6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及对患儿机体应激反应、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小儿肠套叠患儿68例为观察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31例和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术中及术后指标、应激反应、并发症、复发率.结果两组复位成功率差异不明显(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2 h研究组血清NO、IL-6、CRP、TNF-α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明显(16.22%vs 25.81%,P>0.05);两组复发率差异不明显(5.40%vs 9.68%,P>0.05).结论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疗效确切,相对于传统开腹手术其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应激较小,术后恢复更快,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肠套叠 腹腔镜复位手术 开腹手术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
4
作者 张忠军 孔祥明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4年第4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复位手术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更好的治疗小儿肠套叠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析腹腔镜下复位手术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为更好的治疗小儿肠套叠提供方法。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9月滕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76例肠套叠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复位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复位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复位成功率为100.00%,观察组复位成功率为97.3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饮食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6,P<0.05)。结论腹腔镜下复位手术在小儿肠套叠治疗中,可明显减少患者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等,获得相对理想的复位效果,且有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肠套叠 腹腔镜复位手术
原文传递
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雷周满 闫跃强 侯家 《中国实用医刊》 2022年第1期10-13,共4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与开腹组,每组40例。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微创组采用腹腔镜复位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 目的分析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7月至2020年7月许昌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肠套叠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组与开腹组,每组40例。开腹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微创组采用腹腔镜复位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组手术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水平,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结果两组复位成功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手术时间短于开腹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腹组(P<0.05)。微创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术后24 h,两组CD4^(+)、CD8^(+)计数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微创组CD4^(+)计数水平高于开腹组,CD8^(+)计数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MDA水平均较术前升高、NO水平均较术前降低,且微创组血清MDA水平高于开腹组、NO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术后24 h,两组血清TNF-α、HMGB1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微创组血清TNF-α、HMGB1水平低于开腹组(P<0.05)。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5.00%,2/40)低于开腹组(20.00%,8/40),P<0.05。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复位手术治疗小儿肠套叠不会影响复位效果,并且手术创伤小,可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轻对炎性因子的影响,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套叠 腹腔镜复位手术 传统开腹手术 复位成功率 并发症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