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78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恢复室滞留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欧怡 韩佳 谢斌 《医学新知》 2025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目的构建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滞留预测模型,为PACU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在绵竹市人民医院行全麻L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 目的构建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滞留预测模型,为PACU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在绵竹市人民医院行全麻L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和PACU期间临床资料,根据PACU停留时间是否超过1 h分为PACU滞留组和非滞留组。通过Lasso回归筛选变量后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重抽样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临床影响曲线分别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适用性和有效性。结果共纳入600例LC患者,104例发生PACU滞留。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钾离子(K+)浓度、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PACU期间恶心呕吐是PACU发生滞留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的AUC为0.803[95%CI(0.755,0.85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与理想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0,P=0.572),基于Bootstrap重抽样1000次的结果显示,AUC为0.803[95%CI(0.756,0.853)];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基本拟合;临床决策曲线显示,预测概率的阈值在0.00~0.68范围时,根据模型的预测概率进行干预的临床净收益高于对所有人不进行干预和对所有人进行干预;临床影响曲线显示,当预测概率的阈值大于0.30后,每1000人中模型预测的PACU滞留人数和实际发生的PACU滞留人数出现重叠匹配。结论K+浓度、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PACU期间恶心呕吐是LC患者PACU发生滞留的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区分度、校准度、临床适用性和有效性较好,可为LC术后PACU滞留高风险患者的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麻醉恢复室 滞留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郑颖 曾妍 张孟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3期7-10,共4页
目的探究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进行常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 目的探究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进行常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基础上电针刺激神庭、百会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各时间点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术前、术毕认知功能相关血液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结果观察组术后3 h、1 d、3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4.4%、18.8%、6.3%,均低于对照组的59.4%、43.8%、25.0%(P<0.05)。术后3 h、1 d、3 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分别为(25.84±3.92)、(27.31±2.18)、(28.16±1.5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2.91±4.77)、(25.19±4.43)、(26.91±2.99)分(P<0.05)。术后3 h、1d、3 d,观察组的MoCA评分分别为(25.78±3.87)、(27.09±1.97)、(27.78±1.7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2.41±4.49)、(24.75±4.44)、(26.41±2.75)分(P<0.05)。术毕,观察组的BDNF(3.54±1.22)ng/ml高于对照组的(2.91±1.01)ng/ml,S100β(4.43±0.49)ng/ml低于对照组的(5.35±1.04)ng/ml(P<0.05)。结论电针神庭、百会穴可促进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神庭穴 百会穴 老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早期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
3
作者 周飞人 黄庆录 +3 位作者 谭新梅 覃向全 蒙友俊 刘芳沁 《西北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用于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mbulator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LC)的效果。方法 选取90例A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用于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mbulator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LC)的效果。方法 选取90例A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30例。3组均行TAPB,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用0.5、1.0μg·kg^(-1)右美托咪定滴鼻,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滴鼻。于麻醉诱导前(t_(0))、滴鼻前(t_(1)),切除胆囊时(t_(2))、拔管时(t_(3))、拔管后5 min(t_(4)),测定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_(2))。比较各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复苏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静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布氏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不良反应、补救镇痛及延迟出院情况。结果 与t_(0)比较,对照组t_(2)—t_(4)时的HR、MAP波动较大(P<0.05)。t_(2)—t_(4)时,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HR、MAP的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点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术后的VAS均降低,BCS评分升高(P<0.05);且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补救镇痛及延迟出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C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TAPB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降低延迟出院率,且用1.0μg·kg^(-1)右美托咪定滴鼻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右美托咪定 腹横肌平面阻滞 滴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张维浩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55-57,61,共4页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高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和...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高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应激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OR、ACTH、E和NE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或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效果良好,可缩短手术、住院和术后身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应激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总管探查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肾上腺素 出血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日间模式下的疗效评价
5
作者 兰恩清 金洲祥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日间模式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日间LC的22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组(96例,采用SILC方式)和三孔组(128例,采... 目的分析日间模式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日间LC的22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组(96例,采用SILC方式)和三孔组(128例,采用常规三孔LC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胆漏、切口疝、腹腔出血),术后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延迟出院率等指标,评价日间模式下SILC的疗效。结果单孔组与三孔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SA)、延迟出院率、术后切口疝发生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日间模式下行经脐SILC与传统三孔LC方式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具有可行性。但SILC仍有不足,需要优化病例的选择,尤其对于高龄肥胖患者需择优手术方式,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同时可通过优化手术器械,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单孔手 日间手 切口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通气条件下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程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郑立山 陶清 +2 位作者 张丁 刘芹 黄龙 《中国医刊》 2025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喉罩通气条件下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疼痛程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分析喉罩通气条件下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疼痛程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喉罩通气下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时给予地佐辛。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拔除喉罩后1、4、8、12 h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镇静效果(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苏醒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以及拔除喉罩时和拔除喉罩后15、30 min的Steward苏醒评分]、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丙二醛(MDA)]以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拔除喉罩后1、4、8 h,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喉罩后12 h,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除喉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喉罩后15、30 min,研究组患者的Stewar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24 h,研究组患者的NE、Cor、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条件下地佐辛可显著减轻LC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强镇静效果,提高苏醒质量,减轻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通气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地佐辛 疼痛 苏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辅助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7
作者 谭仁康 张春丽 +2 位作者 陈乔芳 邱洁 林卫欣 《中国药业》 2025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辅助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行LC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全麻状态下实...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辅助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行LC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全麻状态下实施LC,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5 min予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复合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6 h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血清血管活性肠肽、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33%比18.33%,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辅助全麻有助于LC患者术后苏醒,缓解术后疼痛,降低炎性反应程度和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艾司氯胺酮 全身麻醉 胃肠道功能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腹直肌鞘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8
作者 丁君 夏海燕 +2 位作者 孙睿 张静 张立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腹直肌鞘阻滞(RSB)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于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分析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腹直肌鞘阻滞(RSB)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于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侧TAPB、RSB。比较两组术后恢复质量、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d,两组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高于术后1 d(P<0.05);术后1、2d,观察组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12、24、48h,两组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疼痛评分逐渐降低(P<0.05)。术后2、12、24h,观察组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两组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5)。结论:TAPB复合RSB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恢复质量,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全身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差异
9
作者 张晓进 徐颖杰 许锋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究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时... 目的探究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两组,晚期手术组(100例,发病与手术间隔时间>72h)和早期手术组(100例,发病与手术间隔时间≤72h)。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血清学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中转开腹率。结果与晚期手术组比,早期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更短;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E)均升高,但早期手术组患者均较晚期手术组更低;与晚期手术组比,早期手术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晚期手术组比,发病与手术间隔时间≤72 h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恢复更快,且可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中转开腹率低,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钛夹移位致胆总管结石一例
10
作者 严朝成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59-60,共2页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作为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是当前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1]。而LC术后钛夹移位致胆总管结石则更为罕见,第一例LC术后钛夹胆总管移位由1992年Raoul等报...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作为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是当前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1]。而LC术后钛夹移位致胆总管结石则更为罕见,第一例LC术后钛夹胆总管移位由1992年Raoul等报道[2]。现将广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LC术后钛夹移位致胆总管结石的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钛夹移位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麻醉诱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11
作者 程永红 陈峰 肖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采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麻醉诱导取得的效果。方法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LC手术的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共纳入患者39例,麻醉诱导时使用丙泊酚,研究组共纳入患者39例,麻...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采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麻醉诱导取得的效果。方法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LC手术的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共纳入患者39例,麻醉诱导时使用丙泊酚,研究组共纳入患者39例,麻醉诱导时使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观察并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应激反应指标、麻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麻醉诱导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指标评价中,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插管时、插管后5 min、完成手术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指标评价中,与对照组结果相比,研究组结果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更短(P<0.05)。麻醉前两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指标评对比无差异(P>0.05);切皮时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指标评价中,与对照组结果相比,研究组结果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LC患者在麻醉诱导方案中使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加快术后康复速度,抑制应激反应,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依托咪酯 麻醉诱导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麻醉前处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
12
作者 张莹萱 王艺倩 +2 位作者 解成兰 姚程亮 王军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5年第2期310-313,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联合预处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情绪的影响。方法2022年11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113例胆囊结石患者,均接受LC术治疗。在麻醉前,被随机分为D组(n=37)、ED组(n=38... 目的探讨应用艾司氯胺酮与右美托咪定联合预处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胆囊结石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和情绪的影响。方法2022年11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113例胆囊结石患者,均接受LC术治疗。在麻醉前,被随机分为D组(n=37)、ED组(n=38)和C组(n=38),分别给予右美托咪定、右美托咪定联合艾司氯胺酮和生理盐水静脉泵注。常规行麻醉诱导和维持。采用Athens失眠量表(AIS)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评估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情绪状态,采用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RS)和Ramsay镇静量表评估镇痛和镇静效果。结果在术后第1天(POD1)和POD3时,ED组AIS评分分别为(8.4±1.3)分和(6.8±1.4)分,显著低于D组【分别为(8.7±1.1)分和(6.9±1.7)分,P<0.05】或C组【分别为(9.7±1.1)分和(8.5±1.1)分,P<0.05】,PSQI评分分别为(9.1±1.3)分和(7.7±1.5)分,显著低于D组【分别为(9.2±1.5)分和(7.9±1.4)分,P<0.05】或C组【分别为(10.9±2.3)分和(8.9±1.8)分,P<0.05】;在POD1时,ED组和D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且ED组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拔管时、术后24 h和术后72 h,ED组和D组NRS评分均显著低于C组,且ED组显著低于D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ED组镇痛泵药物消耗量显著少于D组或C组(P<0.05)。结论麻醉前给予艾司氯胺酮联合右美托咪定预处理可以减轻LC术后患者疼痛,缓解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术后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艾司氯胺酮 右美托咪定 麻醉 睡眠质量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3
作者 张亚杰 《中国民康医学》 2025年第1期47-49,53,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LC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2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行LC的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镇痛泵按压次数,不同时间[麻醉前(T_(0))、麻醉后20 min(T_(1))、拔管时(T_(2))]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手术前后应激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镇痛泵按压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1)、T_(2)时,研究组心率、MA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3、6 h 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研究组Cor、NE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应用于LC患者可减少镇痛泵按压次数,稳定血流动力学指标水平,降低术后疼痛评分和应激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全身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声引导 胸椎旁神经阻滞 全身麻醉 血流动力学 疼痛 应激指标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托啡诺不同给药方式联合右美托咪定静脉泵注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超前镇痛中的应用
14
作者 葛秀娟 王庆亮 +1 位作者 高玉亮 廉慧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5年第1期199-203,208,共6页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不同给药方式联合右美托咪定(DEX)静脉泵注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超前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153例行LC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列表法分对照组(n=51)... 目的探讨布托啡诺不同给药方式联合右美托咪定(DEX)静脉泵注在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超前镇痛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于2021年6月—2024年6月收治的153例行LC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机生成随机数列表法分对照组(n=51)、静脉给药组(n=51)、鼻喷给药组(n=51)。静脉给药组LC超前镇痛采用0.5 mg布托啡诺于麻醉诱导前行静脉注射联合应用1μg/kg DEX行静脉泵注,鼻喷给药组LC超前镇痛采用0.5 mg布托啡诺于麻醉诱导前经鼻喷给药联合应用1μg/kg DEX行静脉泵注,对照组LC超前镇痛采用生理盐水等体积静脉注射联合应用1μg/kg DEX行静脉泵注。比较3组超前镇痛前(T_(0))、插管时(T_(1))、建立气腹时(T_(2))和拔管操作时(T_(3))的体征指标[心率(HR)、动脉压均值(MAP)、血氧饱和度(SpO_(2))],术后麻醉恢复指标,麻醉苏醒时疼痛情况,LC后补救镇痛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静脉给药组与鼻喷给药组老年LC患者T_(1)、T_(2)和T_(3)时间点HR、MAP均低于对照组,T_(1)时间点SpO_(2)低于对照组,拔管时间短于对照组,苏醒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补救镇痛数少于对照组,不良反应(排除头晕)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P<0.05),静脉给药组与鼻喷给药组T_(1)、T_(2)和T_(3)时间点HR、MAP,拔管时间,苏醒时VAS评分,补救镇痛数,不良反应(排除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给药组头晕发生率高于鼻喷给药组(P<0.05)。结论布托啡诺静脉给药和鼻喷给药联合DEX静脉泵注在老年LC超前镇痛中均表现出良好的疗效,能够有效维持术中患者体征平稳,并显著减轻术后疼痛,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与静脉给药相比,布托啡诺鼻喷给药联合DEX静脉泵注在改善术后某些不良反应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布托啡诺 右美托咪定 超前镇痛 静脉注射 鼻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与硫酸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比较
15
作者 侯松 艾正祥 霍世清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45-54,共10页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与硫酸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10月于该院择期行LC治疗的老年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硫酸镁组和生理盐水组,各52例。麻醉...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与硫酸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10月于该院择期行LC治疗的老年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硫酸镁组和生理盐水组,各52例。麻醉诱导前15 min,艾司氯胺酮组给予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0.20 mg/kg静脉输注;硫酸镁组给予硫酸镁注射液50.00 mg/kg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组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建立心电监护后即刻(T_(0))、麻醉诱导后即刻(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气腹即刻(T_(3))、胆囊切除即刻(T_(4))和气管拔管前即刻(T_(5)),使用监护仪监测3组患者的心率(HR)和血压(BP)。分别于T_(0)、T_(4)和T_(5)时点,检测3组患者血清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阿托品和去氧肾上腺素使用情况、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于术后2、6、12、24 h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比较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_(0)时点比较,硫酸镁组与生理盐水组T_(1)时点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T_(2)、T_(3)、T_(4)和T_(5)时点HR、SBP和DBP较T_(0)时点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艾司氯胺酮组比较,硫酸镁组T_(1)和T_(2)时点HR明显降低,T_(1)时点SBP和DBP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T_(1)时点HR、SBP和DBP明显降低,T_(2)、T_(3)、T_(4)和T_(5)时点HR、SBP和DBP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硫酸镁组比较,生理盐水组T_(1)、T_(2)、T_(3)、T_(4)和T_(5)时点HR、SBP和DBP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点比较,3组患者T_(4)和T_(5)时点血清Cor和N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硫酸镁组T_(4)和T_(5)时点血清Cor和NE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硫酸镁组T_(4)和T_(5)时点血清Cor和N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硫酸镁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且艾司氯胺酮组明显多于硫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中阿托品和去氧肾上腺素的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硫酸镁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硫酸镁组与艾司氯胺酮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硫酸镁组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司氯胺酮组与硫酸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硫酸镁组术后2、6、12和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司氯胺酮组与硫酸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与硫酸镁用于行LC的老年患者,均能起到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和减轻术后疼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老年人 硫酸镁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16
作者 左美娟 吴敏 《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98-101,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围手术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涟水县人民医院接受LC的104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基于保温干预的... 目的分析基于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围手术期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4年7月期间在涟水县人民医院接受LC的104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基于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2例。术前、术中30min、术中60min、术毕及术后60min分别监测两组患者的体温变化,并比较术前和术后60min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指标[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30min、术中60min、术毕的体温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0min的FIB水平,TT、APTT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0min,观察组的FIB水平高于对照组,TT、APTT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保温干预的集束化护理能够显著维持LC患者术中体温稳定,稳定术中的凝血功能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温 集束化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体温变化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预处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
17
作者 王培 周民涛 《云南医药》 2025年第1期96-97,共2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电针预处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手术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手术采用电针预处理加全身麻醉。对比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电针预处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2年6月-2023年6月于本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82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手术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患者手术采用电针预处理加全身麻醉。对比分析2组血流动力学指标、疼痛程度、认知功能及并发症。结果T1及T2时,2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均高于T0,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OCD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恶心呕吐、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电针预处理可减轻疼痛程度及应激反应、稳定动脉压及心率、降低POCD发生率、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电针 全麻 血流动力学指标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袁家刚 李泽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4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苏醒情况、生命体征及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 目的分析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效果,分析其对患者苏醒情况、生命体征及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重庆市潼南区中医院2021年1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80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均行全身麻醉下三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对照组于术后麻醉未苏醒前采用双侧单点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即通过超声引导下,沿肋缘方向自身体内侧向外下进针至腹横肌平面,每侧注射15 mL 0.25%盐酸罗哌卡因。观察组于术后麻醉未苏醒前采用超声引导下双侧双点TAPB,即将局麻药分2次注射:第1次沿肋缘方向外下进针至腹横肌平面,注射10 mL 0.25%盐酸罗哌卡因;第2次在同一侧半月线附近,平行肋缘方向朝剑突方向进针至腹横肌平面,注射剩余的5 mL药物,对侧操作相同。比较两组患者苏醒质量,阻滞前及阻滞后2、4 h平均动脉压、心率,阻滞后5 min、30 min、2 h、4 h、8 h疼痛程度,术前、术后24 h血清炎症指标水平,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患者苏醒时间缩短,Steward苏醒评分降低;与阻滞前比,阻滞后2、4 h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先降低后升高,观察组阻滞后2、4 h平均动脉压、心率均高于对照组;与阻滞前比,阻滞后5 min、30 min、2 h、4 h、8 h两组患者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均升高,但不同时间点观察组VAS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双点TAPB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能减轻疼痛与炎症反应,缩短苏醒时间,提升苏醒质量,且可稳定血流动力学,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超声引导 腹横肌平面阻滞 疼痛 炎症因子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压力应对能力间的中介效应
19
作者 马海文 《循证护理》 2025年第2期297-302,共6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压力应对能力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压力应对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选取医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为研...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压力应对能力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的压力应对能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2024年2月选取医院收治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领悟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文版负性信息注意量表、中文版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病人进行调查,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探讨压力应对能力与负性信息注意偏向、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建立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在领悟社会支持与压力应对能力间的中介模型,并通过Bootstrap法进行检验。结果:本研究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2份,有效回收率92.00%。92例病人负性信息注意偏向、领悟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得分分别为(38.86±6.97)分、(62.87±10.98)分、(24.38±5.27)分和(15.21±3.46)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积极应对与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呈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呈正相关(P<0.05),积极应对与领悟社会支持呈正相关(P<0.05),消极应对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5)。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在领悟社会支持与积极应对、领悟社会支持与消极应对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分别占55.78%和55.14%。结论:负性信息注意偏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领悟社会支持与压力应对能力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领悟社会支持可以通过负性信息注意偏向间接影响其压力应对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负性信息注意偏向 压力应对能力 领悟社会支持 中介效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及并发症采用特殊防范措施的效果对比观察
20
作者 朱文星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21-024,共4页
在这个研究中,关注的焦点是胆结石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复发情况以及必要的预防措施。方法 在2022年5月到12月期间,选择了80位胆结石病患。在这80位病患中,所接受的胆囊切除术标准并无异样,只是看护手段有所不同,使他们被分为两组:一... 在这个研究中,关注的焦点是胆结石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复发情况以及必要的预防措施。方法 在2022年5月到12月期间,选择了80位胆结石病患。在这80位病患中,所接受的胆囊切除术标准并无异样,只是看护手段有所不同,使他们被分为两组:一个是执行精细化护理的那个研究小组;另一个则是按照常规方式接受护理的那个常规组。无论是研究或常规,每个小组都有四十位病患。结果 在对比术后复发的数目,研究小组只有7.50%的病患出现并发症;而接受常规护理的小组,有四分之一的25.00%的病患出现了状况。对于病患手术后的痛苦程度,可供参考的便是VAS分数。在所有的测评中,研究小组的VAS分数都较常规组的分数来得低,反映出研究组的病患所承受的痛苦相对较轻。进一步的生化测试显示,研究组在手术后的胆固醇水平(CCK-A、SREBP-2和TCB)有显著改善,应激反应指标(ET、SOD和Cor)也有明显提升,同时免疫功能(CD3+、CD4+和CD8+)表现更为优越。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结合特殊预防策略在治疗胆结石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减轻疼痛,优化生化指标及应激反应,并增强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后并发症 预防策略 生化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