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9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醉恢复室滞留预测模型构建
1
作者 欧怡 韩佳 谢斌 《医学新知》 2025年第3期271-280,共10页
目的构建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滞留预测模型,为PACU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在绵竹市人民医院行全麻L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 目的构建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患者麻醉恢复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PACU)滞留预测模型,为PACU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11月在绵竹市人民医院行全麻LC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术前、术中和PACU期间临床资料,根据PACU停留时间是否超过1 h分为PACU滞留组和非滞留组。通过Lasso回归筛选变量后使用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并绘制列线图。采用Bootstrap法重抽样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其曲线下面积(AUC)、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临床决策曲线、临床影响曲线分别评价预测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临床适用性和有效性。结果共纳入600例LC患者,104例发生PACU滞留。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钾离子(K+)浓度、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PACU期间恶心呕吐是PACU发生滞留的影响因素。预测模型的AUC为0.803[95%CI(0.755,0.850)],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与理想模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60,P=0.572),基于Bootstrap重抽样1000次的结果显示,AUC为0.803[95%CI(0.756,0.853)];校准曲线显示预测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基本拟合;临床决策曲线显示,预测概率的阈值在0.00~0.68范围时,根据模型的预测概率进行干预的临床净收益高于对所有人不进行干预和对所有人进行干预;临床影响曲线显示,当预测概率的阈值大于0.30后,每1000人中模型预测的PACU滞留人数和实际发生的PACU滞留人数出现重叠匹配。结论K+浓度、气管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PACU期间恶心呕吐是LC患者PACU发生滞留的影响因素,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区分度、校准度、临床适用性和有效性较好,可为LC术后PACU滞留高风险患者的识别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麻醉恢复室 滞留 影响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郑颖 曾妍 张孟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3期7-10,共4页
目的探究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进行常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 目的探究电针神庭、百会穴对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64例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2例。两组患者均行常规麻醉诱导,对照组进行常规静吸复合全身麻醉,观察组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的基础上电针刺激神庭、百会穴。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以及各时间点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术前、术毕认知功能相关血液指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结果观察组术后3 h、1 d、3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34.4%、18.8%、6.3%,均低于对照组的59.4%、43.8%、25.0%(P<0.05)。术后3 h、1 d、3 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分别为(25.84±3.92)、(27.31±2.18)、(28.16±1.55)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2.91±4.77)、(25.19±4.43)、(26.91±2.99)分(P<0.05)。术后3 h、1d、3 d,观察组的MoCA评分分别为(25.78±3.87)、(27.09±1.97)、(27.78±1.7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22.41±4.49)、(24.75±4.44)、(26.41±2.75)分(P<0.05)。术毕,观察组的BDNF(3.54±1.22)ng/ml高于对照组的(2.91±1.01)ng/ml,S100β(4.43±0.49)ng/ml低于对照组的(5.35±1.04)ng/ml(P<0.05)。结论电针神庭、百会穴可促进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恢复,减少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神庭穴 百会穴 老年 腹腔镜胆囊切除 早期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用于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效果
3
作者 周飞人 黄庆录 +3 位作者 谭新梅 覃向全 蒙友俊 刘芳沁 《西北药学杂志》 2025年第1期32-37,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用于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mbulator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LC)的效果。方法 选取90例A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超声引导下腹横肌平面阻滞(transversus abdominis plane block,TAPB)用于日间腹腔镜胆囊切除术(ambulatory 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ALC)的效果。方法 选取90例A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30例。3组均行TAPB,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用0.5、1.0μg·kg^(-1)右美托咪定滴鼻,对照组用等量生理盐水滴鼻。于麻醉诱导前(t_(0))、滴鼻前(t_(1)),切除胆囊时(t_(2))、拔管时(t_(3))、拔管后5 min(t_(4)),测定心率(heart 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及血氧饱和度(blood oxygen saturation,SpO_(2))。比较各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麻醉复苏室(post anesthesia care unit,PACU)停留时间、静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布氏舒适度评分(Bruggrmann comfort scale,BCS)、不良反应、补救镇痛及延迟出院情况。结果 与t_(0)比较,对照组t_(2)—t_(4)时的HR、MAP波动较大(P<0.05)。t_(2)—t_(4)时,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HR、MAP的波动小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各时点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PA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术后的VAS均降低,BCS评分升高(P<0.05);且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头晕、嗜睡、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心动过缓、低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补救镇痛及延迟出院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LC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滴鼻联合TAPB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降低延迟出院率,且用1.0μg·kg^(-1)右美托咪定滴鼻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 腹腔镜胆囊切除 右美托咪定 腹横肌平面阻滞 滴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张维浩 《医药前沿》 2025年第7期55-57,61,共4页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高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和...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高青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应激指标[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围术期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COR、ACTH、E和NE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胃肠蠕动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少于或短于对照组;住院期间,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效果良好,可缩短手术、住院和术后身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应激指标水平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胆总管探查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肾上腺素 出血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日间模式下的疗效评价
5
作者 兰恩清 金洲祥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日间模式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日间LC的22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组(96例,采用SILC方式)和三孔组(128例,采... 目的分析日间模式下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SILC)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日间LC的224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单孔组(96例,采用SILC方式)和三孔组(128例,采用常规三孔LC方式),对比分析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胆漏、切口疝、腹腔出血),术后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延迟出院率等指标,评价日间模式下SILC的疗效。结果单孔组与三孔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VSA)、延迟出院率、术后切口疝发生率、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住院费用明显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日间模式下行经脐SILC与传统三孔LC方式具有相同的安全性,具有可行性。但SILC仍有不足,需要优化病例的选择,尤其对于高龄肥胖患者需择优手术方式,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同时可通过优化手术器械,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单孔手 日间手 切口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术式的临床疗效比较
6
作者 杨佳员 张苗苗 +6 位作者 严小鹏 李起 袁嘉玮 雷建军 吕毅 耿智敏 白纪刚 《西部医学》 2025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探讨磁牵引技术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安全性及其相较于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由同一主刀医师及固定助手行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21例患者及同期完成的传统三孔腹... 目的探讨磁牵引技术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安全性及其相较于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20年1月—2021年12月由同一主刀医师及固定助手行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21例患者及同期完成的传统三孔腹腔镜胆囊切除6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客观指标(血液学指标变化、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及住院时间等)和主观指标(患者疼痛等级、满意度和腹部外观等)。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费用及住院时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磁牵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的手术时长比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稍长(U=299.5,P<0.001);磁牵引辅助下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U=157.5,P<0.001);同时,术后腹壁美观程度以及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组(U=147.0,P<0.001)。结论磁牵引技术辅助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安全可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牵引技 腹腔镜胆囊切除 临床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罩通气条件下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疼痛程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
7
作者 郑立山 陶清 +2 位作者 张丁 刘芹 黄龙 《中国医刊》 2025年第2期164-167,共4页
目的分析喉罩通气条件下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疼痛程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分析喉罩通气条件下地佐辛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疼痛程度和苏醒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0例LC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对照组给予喉罩通气下全身麻醉,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麻醉诱导时给予地佐辛。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拔除喉罩后1、4、8、12 h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镇静效果(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苏醒质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以及拔除喉罩时和拔除喉罩后15、30 min的Steward苏醒评分]、手术前后的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丙二醛(MDA)]以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拔除喉罩后1、4、8 h,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Ramsay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喉罩后12 h,研究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Ramsay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及拔除喉罩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除喉罩后15、30 min,研究组患者的Stewar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术后24 h,研究组患者的NE、Cor、MD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喉罩通气条件下地佐辛可显著减轻LC患者的疼痛程度,增强镇静效果,提高苏醒质量,减轻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罩通气 腹腔镜胆囊切除 地佐辛 疼痛 苏醒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观察
8
作者 胡一奇 于青松 李俊 《医药前沿》 2025年第1期69-71,共3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9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3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2...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3年9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的3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0月在江苏省第二中医院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20例胆囊结石患者作为观察组。分析2种不同手术方式的成功率,以及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疼痛评分、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和C反应蛋白)水平、并发症和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并发症总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2和24 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手术成功率高,可减轻术后疼痛和炎症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结石复发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胆囊切除 胆囊结石 疼痛评分 白细胞介素-6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急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差异
9
作者 张晓进 徐颖杰 许锋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5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探究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时... 目的探究于不同时间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2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时间将其分为两组,晚期手术组(100例,发病与手术间隔时间>72h)和早期手术组(100例,发病与手术间隔时间≤72h)。两组患者均于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术前和术后24 h血清学指标,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中转开腹率。结果与晚期手术组比,早期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更短;与术前比,术后24 h两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E)均升高,但早期手术组患者均较晚期手术组更低;与晚期手术组比,早期手术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中转开腹率均更低(均P<0.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晚期手术组比,发病与手术间隔时间≤72 h时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恢复更快,且可减轻术后应激反应,中转开腹率低,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 腹腔镜胆囊切除 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分析
10
作者 徐小盛 张霄鹏 张财明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2期263-265,共3页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接收的74例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37例... 目的分析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联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C)治疗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接收的74例胆囊结石并胆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均37例。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联合LC治疗,观察组接受ERCP联合LC治疗。比较两组结石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率。结果两组结石清除率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少于或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近期胆总管结石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胆囊结石并胆总管结石患者采用LCBDE联合LC与ERCP联合LC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结石清除效果,但ERCP联合LC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腹腔镜胆囊切除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治疗效果分析
11
作者 姜园园 张晶晶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护理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数据...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护理理念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中将ERAS护理理念应用于LC的相关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研究,检索时间为2019年1月至2024年1月。分别由2名研究员根据Cochrane协作网质量评价工具对纳入文献行质量评价、数据提取,最后完成Meta分析。如研究间异质性>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反之,用固定效应模型。结果纳入13篇研究,共计1216例患者,其中ERAS组626例、对照组59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ERAS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缩短患者术后排气时间(WMD=-9.58,95%CI:-12.10~-7.06,P<0.00001)、术后下床时间(WMD=-8.29,95%CI:-10.78~-5.80,P<000001)以及住院时间(WMD=-2.48,95%CI:-3.20~-1.77,P<0.00001),并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OR=0.25,95%CI:0.17~0.36,P<0.00001)。结论将ERAS护理理念应用于LC围手术期,能够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切除 腹腔镜 加速康复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资手术医师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结果分析
12
作者 张彦强 刘小路 +2 位作者 刘攀 何永满 王毅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67-69,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年资手术医师对胆囊相关疾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174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相关疾病患者,根据术者不同分为高年资医师组(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91例)、低年资医师组(工作不满3年的主治医师,83... 目的分析不同年资手术医师对胆囊相关疾病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174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胆囊相关疾病患者,根据术者不同分为高年资医师组(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91例)、低年资医师组(工作不满3年的主治医师,8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日、手术时间、麻醉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费用、出院30 d内再入院率。结果高年资医师组患者手术时间(22.35±6.47)min、麻醉时间(47.28±10.83)min短于低年资医师组的(32.73±7.64)、(56.76±12.26)min,住院费用(10896.49±489.73)元少于低年资医师组的(11398.61±516.49)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住院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出院30 d内再入院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出现2例并发症患者,对症处理好转出院;两组均有1例30 d内再次住院患者,治疗好转出院。结论对于相同诊断及相同手术方式患者,术者年资不同,住院期间的医疗资源消耗会产生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年资手医师 胆囊相关疾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辅助全身麻醉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谭仁康 张春丽 +2 位作者 陈乔芳 邱洁 林卫欣 《中国药业》 2025年第4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辅助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行LC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全麻状态下实...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辅助全身麻醉(简称全麻)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医院行LC的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全麻状态下实施LC,观察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前15 min予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复合麻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h,6 h时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 d血清血管活性肠肽、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胃动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当(13.33%比18.33%,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辅助全麻有助于LC患者术后苏醒,缓解术后疼痛,降低炎性反应程度和促进胃肠道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艾司氯胺酮 全身麻醉 胃肠道功能 炎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中丙泊酚对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孙艳平 姜虎飞 +1 位作者 鲁媛媛 赵娜 《河北医药》 2025年第1期59-61,66,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中丙泊酚对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就诊并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2%七氟醚吸入麻醉,研究组予...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麻醉中丙泊酚对呼吸功能和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就诊并拟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予以2%七氟醚吸入麻醉,研究组予以靶控输注丙泊酚静脉麻醉,比较2组患者麻醉前(T1)、气腹后10 min(T2)、手术结束即刻(T3)不同时点呼吸功能、循环功能变化。结果 研究组患者T2、T3时的呼气末二氧化碳(PETCO_(2))(34.02±1.47)mm Hg、(33.85±1.34)mm Hg,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T2、T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91.99±4.61)mm Hg、(90.45±4.64)mmHg, HR(77.48±5.68)次/min、(76.11±4.13)次/min,乳酸值(1.55±0.42)mmol/L、(1.44±0.41)mmol/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苏醒时间包括自主呼吸恢复时间(3.44±0.21)min、拔管时间(4.31±1.25)min、唤醒睁眼时间(3.01±0.25)min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七氟醚吸入麻醉相比,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应用丙泊酚麻醉有利于维持呼吸、循环功能稳定,麻醉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二异丙酚 七氟醚 呼吸功能 循环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镇静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
15
作者 李莎 范斌 +2 位作者 王俊平 段春宇 张琪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5年第8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镇静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实施...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镇静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8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观察组实施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比较两组的麻醉效果。结果插管即刻(T_(1))、气腹后20 min(T_(2))、拔管后5 min(T_(3)),观察组的Ramsay镇静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T_(1)、T_(2)、T_(3),观察组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高于对照组(P<0.05)。T_(1)、T_(2)、T_(3),观察组的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麻醉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可提高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镇静效果,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应激反应,降低麻醉不良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瑞芬太尼 腹腔镜胆囊切除 镇静效果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腹直肌鞘阻滞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6
作者 丁君 夏海燕 +2 位作者 孙睿 张静 张立东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4期15-17,共3页
目的:分析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腹直肌鞘阻滞(RSB)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于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 目的:分析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TAPB)、腹直肌鞘阻滞(RSB)联合全身麻醉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6月—2024年6月于太仓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例。对照组实施全身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双侧TAPB、RSB。比较两组术后恢复质量、疼痛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d,两组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高于术后1 d(P<0.05);术后1、2d,观察组术后恢复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12、24、48h,两组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疼痛评分逐渐降低(P<0.05)。术后2、12、24h,观察组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48h,两组静息状态、活动状态疼痛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35)。结论:TAPB复合RSB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恢复质量,减轻患者疼痛,减少不良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腹横肌平面阻滞 腹直肌鞘阻滞 全身麻醉 腹腔镜胆囊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左位胆囊切除术10例临床体会
17
作者 宋举贤 吴乾龙 +3 位作者 吴炜坤 姜智鑫 潘耀振 王兴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31-35,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左位胆囊(LSGB)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4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5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左位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LSGB患者均成功接受LC手术,无中转...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左位胆囊(LSGB)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4年5月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5医院及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0例左位胆囊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LSGB患者均成功接受LC手术,无中转开腹;8例采用三孔法LC,2例采用四孔法LC;外背侧入路5例,常规入路2例,逆行切除3例。中位手术时间45.0(40.0~105.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0(18.8~35.0)mL,术后中位住院时间5.0(4.0~6.0)d。无血管及胆管损伤,也无其他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中Delphi评分中,“胆囊颈位于胆总管上”是LSGB的共有特征,胆囊炎急性发作时因“胆囊周围外观”、“Calot三角外观”及“胆囊床外观”三个方面改变导致评分明显升高。结论本研究初步表明,通过及时调整手术策略,腹腔镜LSGB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位胆囊 腹腔镜胆囊切除 策略 胆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钛夹移位致胆总管结石一例
18
作者 严朝成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59-60,共2页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作为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是当前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1]。而LC术后钛夹移位致胆总管结石则更为罕见,第一例LC术后钛夹胆总管移位由1992年Raoul等报...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作为最常见的外科手术之一,是当前治疗胆囊良性疾病的标准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极低[1]。而LC术后钛夹移位致胆总管结石则更为罕见,第一例LC术后钛夹胆总管移位由1992年Raoul等报道[2]。现将广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一例LC术后钛夹移位致胆总管结石的病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囊切除 钛夹移位 胆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与硫酸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及术后镇痛的影响比较
19
作者 侯松 艾正祥 霍世清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2期45-54,共10页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与硫酸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10月于该院择期行LC治疗的老年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硫酸镁组和生理盐水组,各52例。麻醉... 目的比较艾司氯胺酮与硫酸镁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应激反应和术后镇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21年6月-2023年10月于该院择期行LC治疗的老年患者156例,随机分为艾司氯胺酮组、硫酸镁组和生理盐水组,各52例。麻醉诱导前15 min,艾司氯胺酮组给予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0.20 mg/kg静脉输注;硫酸镁组给予硫酸镁注射液50.00 mg/kg静脉输注;生理盐水组静脉输注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入室建立心电监护后即刻(T_(0))、麻醉诱导后即刻(T_(1))、气管插管后即刻(T_(2))、气腹即刻(T_(3))、胆囊切除即刻(T_(4))和气管拔管前即刻(T_(5)),使用监护仪监测3组患者的心率(HR)和血压(BP)。分别于T_(0)、T_(4)和T_(5)时点,检测3组患者血清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和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比较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用量、阿托品和去氧肾上腺素使用情况、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分别于术后2、6、12、24 h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比较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T_(0)时点比较,硫酸镁组与生理盐水组T_(1)时点HR、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T_(2)、T_(3)、T_(4)和T_(5)时点HR、SBP和DBP较T_(0)时点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艾司氯胺酮组比较,硫酸镁组T_(1)和T_(2)时点HR明显降低,T_(1)时点SBP和DBP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组T_(1)时点HR、SBP和DBP明显降低,T_(2)、T_(3)、T_(4)和T_(5)时点HR、SBP和DBP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硫酸镁组比较,生理盐水组T_(1)、T_(2)、T_(3)、T_(4)和T_(5)时点HR、SBP和DBP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时点比较,3组患者T_(4)和T_(5)时点血清Cor和NE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硫酸镁组T_(4)和T_(5)时点血清Cor和NE水平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硫酸镁组T_(4)和T_(5)时点血清Cor和N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硫酸镁组术中丙泊酚用量和瑞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且艾司氯胺酮组明显多于硫酸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中阿托品和去氧肾上腺素的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硫酸镁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硫酸镁组与艾司氯胺酮组术后24 h舒芬太尼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硫酸镁组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明显短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司氯胺酮组与硫酸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硫酸镁组术后2、6、12和24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艾司氯胺酮组与硫酸镁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与硫酸镁用于行LC的老年患者,均能起到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抑制应激反应和减轻术后疼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司氯胺酮 老年人 硫酸镁 腹腔镜胆囊切除(lc) 血流动力学 应激反应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麻醉诱导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
作者 程永红 陈峰 肖斌 《中国医药指南》 2025年第1期122-12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采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麻醉诱导取得的效果。方法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LC手术的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共纳入患者39例,麻醉诱导时使用丙泊酚,研究组共纳入患者39例,麻...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患者采用丙泊酚与依托咪酯联合麻醉诱导取得的效果。方法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期间于本院接受LC手术的7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共纳入患者39例,麻醉诱导时使用丙泊酚,研究组共纳入患者39例,麻醉诱导时使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观察并对比两组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应激反应指标、麻醉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结果麻醉诱导前平均动脉压、心率指标评价中,两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插管时、插管后5 min、完成手术时平均动脉压、心率指标评价中,与对照组结果相比,研究组结果更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拔管时间、睁眼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更短(P<0.05)。麻醉前两组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指标评对比无差异(P>0.05);切皮时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指标评价中,与对照组结果相比,研究组结果更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LC患者在麻醉诱导方案中使用丙泊酚联合依托咪酯能够维持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稳定性,加快术后康复速度,抑制应激反应,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依托咪酯 麻醉诱导 腹腔镜胆囊切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