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与ERCP对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术后恢复及远期随访结果的影响
1
作者 方友发 开喆 +1 位作者 鲁育民 王惟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877-1881,共5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术后恢复及远期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28例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66,腹...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术后恢复及远期随访结果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28例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依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n=66,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和ERCP组(n=62,ERCP术)。对比两组的一次手术成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温氏孔/鼻胆管引流时间;比较两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观察两组术后2年的结石复发率。结果:腹腔镜组的一次手术成功率高于ERCP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高于ERCP组,温氏孔/鼻胆管引流时间短于ERCP组(P<0.05);腹腔镜组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相较于ERCP组缩短,住院费用相较于ERCP组增加(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术后2年内,腹腔镜组的结石复发率明显低于ERCP组(P<0.05)。结论:对胆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ERCP均可取得明显的效果,其中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相比于ERCP术的术后恢复较快,远期复发率低,但手术费用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结石 囊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 术后恢复 远期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CP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侯龙辉 朱海林 马晓阳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12期48-51,共4页
目的 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老年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 目的 比较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老年胆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3月至2022年6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ERCP术治疗,对照组接受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ERCP可明显改善老年胆管结石患者的肝功能、炎性因子、应激指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经内镜逆行胰管造影术 老年患者 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3
作者 刘钟华 杨婷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170-174,共5页
目的分析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心理应激及术后恢复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于萍乡赣西医院普通外科就诊实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 目的分析基于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的医护一体化护理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心理应激及术后恢复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3年7月于萍乡赣西医院普通外科就诊实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ERAS组(n=60)和对照组(n=60),对照组采取常规围手术期护理,ERAS组采用基于ERAS理念下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住院及康复基本情况、临床疗效、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应激反应相关指标[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变化,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ERAS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及肛门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术后3 d SAS、SDS评分、Cor、NE、FT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AS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中患者中开展基于ERAS理念下的医护一体化护理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加快术后康复,降低应激反应并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医护一体化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心理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4
作者 刘剑 汤华刚 肖荣康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1期1692-1694,共3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CBDE)一期缝合治疗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行LC...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CBDE)一期缝合治疗对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7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观察组行LCBDE一期缝合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免疫功能指标[淋巴细胞表面抗原(CD3^(+)、CD4^(+)、CD8^(+))]及应激反应指标[血清皮质醇(Cor)、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C-肽(C-P)含量],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和胃肠功能恢复时长均优于对照组,住院费用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药物使用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D3^(+)、CD4^(+)、CD8^(+)水平均降低,但观察组上述指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or、C-P均上升,FT3均下降,但观察组Cor、C-P含量低于对照组,FT3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一期缝合应用于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确切,能改善免疫功能,减轻应激反应,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 总管结石 免疫功能 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75岁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对比研究
5
作者 徐志仁 邓明辉 徐国锋 《当代医学》 2024年第6期52-55,共4页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75岁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抚州市第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75岁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n... 目的对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BDE)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75岁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于抚州市第六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8例≥75岁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n=36)与B组(n=32),A组接受LCBDE治疗,B组接受ERCP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疼痛情况、炎症水平、术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结石复发率。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组间、时间、交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1 d、3 d,B组VAS评分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高于术前,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均低于术前,且B组TNF-α、IL-6、CA19-9水平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电话随访1年,B组结石复发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CBDE与ERCP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术后恢复及疼痛情况、炎症水平及远期复发方面各占优势,各有优缺,临床治疗时因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内镜逆行胰管造影 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临床指标的影响
6
作者 李波 张怀东 孙智国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8期76-80,共5页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5,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 目的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效果及对临床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常规组(n=45,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T管引流术)和观察组(n=45,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长、肠鸣音恢复时间、引流管留置时长、卧床时长及住院时长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的结石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期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总胆红素(TBIL)、间接胆红素(IBIL)及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低于常规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及总蛋白(TP)水平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β-内咖肽(β-EP)、神经肽Y(NPY)、肾上腺素(E)、皮质醇(Cor)及C肽(CP)水平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纤维胆道镜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可取得理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 纤维道镜取石 总管一期缝合术 T管引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对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指标炎症及应激指标的影响
7
作者 曹健 高吓凤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36期10-13,共4页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acopic common duet exploration,LCDE)一期缝合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福建省福清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aparoacopic common duet exploration,LCDE)一期缝合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4年1月福建省福清市第二医院收治的64例老年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2组均行LCDE治疗,对照组术中行T管引流术,观察组术中行一期缝合术。比较2组手术指标、炎症及应激指标、肝功能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102.41±12.85) min、(1.89±0.24) d、(6.18±1.24) d,短于对照组的(124.33±13.25) min、(2.67±0.32) d、(7.68±1.2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56.89±5.74) mL,少于对照组的(74.29±5.86) 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皮质醇(Cortisol,Cor)、去甲肾上腺素(nor epinephrine,NE)水平分别为(2.14±0.42) ng/mL、(7.89±1.13) mg/L、(202.36±20.41) nmol/L、(34.89±4.22)μg/L,低于对照组的(3.08±0.49) ng/mL、(9.25±1.22) mg/L、(236.54±24.87) nmol/L、(45.52±4.89)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 d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 ase,AL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世界卫生组织生活简易量表(the world health quest ionnaire quality of life brief quest ionnaire,WHOQOL-BREF)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DE一期缝合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效果更佳,利于减轻手术创伤,促进肝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少,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一期缝合 T管引流术 炎症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期缝合的肝外胆管结石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的胃肠功能及安全性分析
8
作者 霍晓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99-0102,共4页
针对肝外胆管结石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对术后一期缝合处理效果及对胃肠功能和安全性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于2021年1月~2023年10月,选取我院6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两组患者均使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利用单双数(... 针对肝外胆管结石疾病患者,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对术后一期缝合处理效果及对胃肠功能和安全性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于2021年1月~2023年10月,选取我院66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两组患者均使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利用单双数(1/2)法,分为一期缝合法(A组)和T管引流法(B组),各33例,依次实施基于一期缝合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及T型管引流,对比A组、B组手术指标、炎症因子水平、胃肠功能、术后并发症。结果 时间指标:A组<B组,P<0.05,手术出血量:A组>B组,P>0.05;术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P>0.05,术后,IL-1、IL-6、CRP、WBC:A组<B组,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A组<B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A组<B组,P<0.05。结论 肝外胆管结石对患者身体健康影响较大,需要积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在疾病治疗中,为患者使用基于一期缝合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实施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治疗胃肠功能恢复理想,能够降低机体炎症指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期缝合 肝外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胃肠功能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比传统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的优势
9
作者 苏磊 胡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074-0077,共4页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不同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不同术式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5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观察组(n=25)和对照组(n=25)。结果 观察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96%)明显高于对照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8%,对照组总发生率为16%,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并一期缝合较传统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临床治疗疗效更佳,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耐受性,安全性高,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总管结石 疗效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安全性分析
10
作者 熊若飞 张举 王国军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探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且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的患者,将患者分为高龄(≥70岁)组和非高龄(<70岁)组。结果高龄患者在术前:高血压... 目的探讨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且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的患者,将患者分为高龄(≥70岁)组和非高龄(<70岁)组。结果高龄患者在术前:高血压、术前肺部疾病、心脏疾病、ASA评分和术后:肺部感染、总费用、住院总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上与非高龄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高龄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 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联合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效果比较
11
作者 李拉杰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5期9-11,共3页
目的:比较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两组均采用腹... 目的:比较一期缝合和T管引流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3年6月核工业四一七医院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两组均采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用T管引流,研究组采用一期缝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6);研究组手术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7d,两组总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低于术后3d,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两组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和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术后3d,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T管引流相比,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手术联合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加快术后恢复,提高肝功能,减轻术后疼痛和创伤应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总管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对患者肝功能、血黏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0
12
作者 黄燕金 梁永任 +1 位作者 廖均平 欧光武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0期44-47,5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HTD)对患者肝功能、血黏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行LCHTD患者50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取石术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LCHTD)对患者肝功能、血黏度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7月~2014年1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行LCHTD患者50例为腹腔镜组。另选择同期行传统开腹取石术5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3、7天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及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及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HCT),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CD3+、CD4+、CD8+及CD4+/CD8+的变化。结果①术后1 d,两组患者ALT、AST、TBIL均较术前显著升高,而ALB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后1 d上述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术后3 d腹腔镜组患者ALT、AS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两组患者血浆黏度术后1 d均较术前明显升高,而术后3 d较术后1 d明显降低,但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 d的血浆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3 d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分别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术后1 d,两组患者IgA、IgG、IgM水平均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腹腔镜组患者IgA、IgG、IgM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术后1 d,两组患者CD4+及CD4+/CD8+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且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 d的CD4+/CD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d,腹腔镜组患者CD3+、CD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CHTD较传统开腹取石术对患者肝功能损害小,能明显降低血黏度,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小,能更好地减少机体创伤,保护机体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肝功能 血黏度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周晓初 王锦祥 熊沛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3-678,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关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既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核定检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提取所需研究数据,采用Re... 目的系统评价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关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一期缝合与留置T管的随机对照研究。按照既定的纳入、排除标准,核定检出符合评价标准的文献,提取所需研究数据,采用RevMan4.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的随机对照研究12篇,共计1204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留置T管相比,一期缝合胆总管在手术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近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而在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采用一期缝合是安全可行的,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一期缝合 T管引流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胆石症患者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35例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东斌 刘家峰 +8 位作者 徐大华 王悦华 仝小刚 郑亚民 蔡伟 张小丽 王会元 王剑 李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847-849,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8月行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一期胆总管缝合≥65岁老年病人35例。完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老年胆总管结石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2年8月行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一期胆总管缝合≥65岁老年病人35例。完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切开通过胆道镜置入取石网篮取石,术毕一期缝合胆总管。结果本组腹腔镜胆道镜联合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57~170 min,出血量10~100 ml,术后住院时间5~10 d,发生胆漏2例,再次手术1例。术后随访4月至2年,残余胆总管结石1例。结论在严格把握手术指征,认真评价术前影像学,术中熟练胆道镜操作,精准缝合的前提下,老年病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 道镜 总管结石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在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有星 钟小生 +1 位作者 何军明 谭志健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11期97-98,共2页
胆道结石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但术后的结石复发率高达4%~14%[1]。对于复发性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以往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开腹手术[2-3]。EST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胆道结石是常见的外科疾病之一,手术治疗是重要的治疗方式,但术后的结石复发率高达4%~14%[1]。对于复发性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以往采用的治疗方法有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及开腹手术[2-3]。EST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是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破坏是结石复发的重要因素之一[4-5]。本研究选取胆总管多发结石,最大结石直径〉1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手术史 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内镜下逆行胰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胆管代替T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6
作者 蒋能孟 胡邓迪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4期314-316,共3页
目的:探讨鼻胆管代替T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将58例未并发急性胆管炎的胆总管结石,排除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后按住院号的尾数分组:奇数为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偶数为... 目的:探讨鼻胆管代替T管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0年3月~2013年3月将58例未并发急性胆管炎的胆总管结石,排除腹腔镜手术禁忌证后按住院号的尾数分组:奇数为对照组,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T 管引流;偶数为研究组,行内镜下鼻胆管引流术( 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 , ENBD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一期缝合,比较2组术中、术后情况。结果58例均成功实施手术。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5±2.1)d vs.(10.3±3.2)d,t=-3.965,P=0.000],2组胆漏发生率、手术时间及术后切口疼痛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所有患者随访6~12个月,平均9个月,无一例因本次胆道手术发生远期并发症而再次入院,术后6个月复查MRCP再次证实无胆道狭窄、残留结石等并发症。结论鼻胆管在胆总管探查术中可代替T管引流,能保障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吻合的安全性,减少T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 内镜下鼻管引流术 T管引流 一期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假饲在促进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7
作者 罗萍 周琼美 +2 位作者 李婷 喻丹 张霖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7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假饲在促进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对...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假饲在促进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6月江西省萍乡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0例。空白组患者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假饲,观察组患者采用足三里吴茱萸贴敷联合假饲。比较三组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空白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首次肠鸣音出现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空白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假饲可促进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管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中药穴位贴敷 假饲 胃肠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48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吴振宇 徐德银 +3 位作者 王海静 王荣 薛彦俊 肖扬 《武警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93-194,共2页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探查术 十二指肠乳头切开 总管切开取石 一期缝合总管 总管结石 囊管取石 置T管引流 1991年 2004年 1996年 囊结石 切开 技术要求 器械设备 手术人员 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芒硝联合化石利胆汤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康复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李朝健 喻锦成 +2 位作者 王小桥 符瑾 李仕总 《陕西中医》 2020年第8期1078-1080,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芒硝联合化石利胆汤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112例作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 目的:探讨中药芒硝联合化石利胆汤对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患者112例作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方法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术后即刻采用中药芒硝联合化石利胆汤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两组肝功能水平、炎性因子水平、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术后5 d,两组患者DBiL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5 d,患者AST、ALT及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5 d炎症因子IL-1、IL-6及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电解质紊乱、内毒素血症、胃肠功能恢复延迟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中药芒硝联合化石利胆汤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康复中有助于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复发率,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芒硝 化石利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炎性因子水平 肝功能水平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后并发胆瘘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8
20
作者 范淑君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期154-156,共3页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是微创胆道外科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新技术,也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胆瘘常常发生在胆道或胆道邻近脏器的外科手术之后,多在手术...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 LCBDE)是微创胆道外科具有重要意义的一项新技术,也是目前治疗胆总管结石最常用的手术方式之一。胆瘘常常发生在胆道或胆道邻近脏器的外科手术之后,多在手术后早期出现,起病急骤,不具备瘘管,只有胆汁漏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