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容量测定仪在盆腔肿瘤放疗中的应用分析
1
作者 赵亮 熊兵 +3 位作者 吴炎 马超 闵骁 杨爱民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24年第20期3959-3964,共6页
目的:分析重庆康超Z5型B超膀胱容量测定仪(B-ultrasound bladder volume measurement scanner,BS)用于盆腔肿瘤放疗中膀胱体积测量的准确度,并探讨全流程膀胱充盈管理联合应用BS监测膀胱体积的方法在盆腔放疗中维持分次治疗间膀胱充盈... 目的:分析重庆康超Z5型B超膀胱容量测定仪(B-ultrasound bladder volume measurement scanner,BS)用于盆腔肿瘤放疗中膀胱体积测量的准确度,并探讨全流程膀胱充盈管理联合应用BS监测膀胱体积的方法在盆腔放疗中维持分次治疗间膀胱充盈一致性、减少靶区位移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30例盆腔肿瘤放疗患者入组,为每位患者进行个体化膀胱充盈评估,实施全流程管理下的膀胱充盈、制模、CT定位,于CT扫描完成后立即测量膀胱体积(记作BSV 2),将CT扫描图像导入计划系统,勾画得到CT扫描膀胱体积(记作CTSV)。对30例患者的BSV 2与CTSV进行相关性及偏差分析。对入组的30例盆腔肿瘤患者实施个体化全流程膀胱充盈管理,于每次放疗完成后立即应用BS测量膀胱体积(记作BSV 4)。取每位患者所有分次放疗后BSV 4的平均值(记作BSV mean)与CTSV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对患者每次放疗后的BSV 4与CTSV进行偏差分析。结果:入组的30例患者的BSV 2(Y)与CTSV(X)之间存在强相关,函数式为Y=24.838+0.959X,相关系数R=0.946;BSV 2与CTSV的平均偏差(均值±标准差)为(4.16%±2.43%)。入组的30例患者疗程内的BSV mean(Y)与CTSV(X)之间亦存在强相关,函数式为Y=27.115+0.936X,相关系数R=0.986;BSV 4与CTSV的平均偏差(均值±标准差)为(4.05%±2.88%)。结论:重庆康超Z5型B超膀胱容量测定仪测量精度高、重复性好,可应用于盆腔放疗中监测膀胱体积,配合全流程膀胱充盈管理,可有效保证盆腔肿瘤精确放疗中维持分次治疗间膀胱充盈一致性及靶区位置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肿瘤 调强放射治疗 膀胱容量测定 CT模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容量测定仪对盆腔肿瘤放疗中膀胱容量准确性的评估
2
作者 陈舒影 柳炫宇 +6 位作者 陈君 陈燕彬 王嘉毅 洪胜蓝 苏国辉 郭飞宝 蔡传书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6期413-417,共5页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病种对膀胱容量测定仪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招募121例盆腔肿瘤放疗患者,在CT模拟定位前0.5 h让患者饮水500 mL,CT定位扫描完成后使用膀胱容量测定仪进行膀胱容量测量,比较测定仪结果与CT定位时的膀... 目的探讨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和病种对膀胱容量测定仪准确性的影响。方法招募121例盆腔肿瘤放疗患者,在CT模拟定位前0.5 h让患者饮水500 mL,CT定位扫描完成后使用膀胱容量测定仪进行膀胱容量测量,比较测定仪结果与CT定位时的膀胱容量的差异,分析可能影响患者膀胱容量准确性的因素。结果膀胱测定仪测量结果与CT测量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对CT-膀胱测定仪差值的影响显著(P<0.05),女性患者膀胱容量离散程度更大;BMI、年龄和病种对CT\|膀胱测定仪差值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盆腔肿瘤分次放疗前使用膀胱容量测定仪作为辅助设备评估膀胱容量,其结果与定位CT膀胱容量测量结果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性别对膀胱容量测定仪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容量测定 盆腔肿瘤放疗 分割放疗 CT模拟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膀胱容量测定仪在神经源性膀胱间歇导尿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丽娟 陈国庆 +3 位作者 李秀华 罗丽丽 骆琳琳 廖利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118-1119,共2页
目的探讨国产膀胱容量测定仪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因神经源性膀胱接受间歇导尿的患者分别采用国产(Padscan)、进口(Bladderscan)膀胱容量测定仪及导尿法进行膀胱容量的测定。结果共测量377次。三种... 目的探讨国产膀胱容量测定仪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0例因神经源性膀胱接受间歇导尿的患者分别采用国产(Padscan)、进口(Bladderscan)膀胱容量测定仪及导尿法进行膀胱容量的测定。结果共测量377次。三种方法测得膀胱容量有非常高度显著性差异(F=25.32,P<0.001)。国产膀胱容量测定仪(Padscan)测得膀胱容量为(262.592±6.3012)ml,进口膀胱容量测定仪(Bladderscan)测得膀胱容量(262.570±6.3006)ml,两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导尿法测得膀胱容量为(245.549±6.0511)ml,显著低于另两种方法测得的膀胱容量(P<0.001),但平均差值仅为17 ml。结论国产膀胱容量测定仪(Padscan)测量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容积的准确性与进口仪器非常相近,与导尿法测量值的差异无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容量测定 膀胱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声的膀胱容量测定在宫颈癌调强放疗中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雪芳 莫杰明 +2 位作者 黄军荣 张纯 吴煜良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3655-3659,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的膀胱容量测定在宫颈癌的调强放疗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放疗科进行初次治疗的300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接受调强放疗。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膀胱测定组采用超声确定...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的膀胱容量测定在宫颈癌的调强放疗中的准确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11月在东莞市人民医院放疗科进行初次治疗的300例宫颈癌患者,所有患者接受调强放疗。随机分为3组各100例,膀胱测定组采用超声确定膀胱容量容积、人工训练组采用尿感训练,以尿感8~10为膀胱理想状态,对照组不进行膀胱容积测量。在放疗前、放疗结束时重新扫描并勾画肿瘤临床靶区(CTV)45/盆腔淋巴结盆腔肿大淋巴结的肿瘤靶区(GTVnd)相应的最大肿大淋巴结的计划靶区(PTVnd)及直肠、膀胱、小肠等正常器官,将治疗前(定位时)的调强放疗计划移入放疗前、后的图像中,重新计算靶区器官体积(V95)、最大剂量(D2)和危及器官体积V45和剂量,并比较3组数据的差异。结果膀胱测定组放疗前、放疗结束时CTV45、PTVnd V95、平均放射剂量(Dmean)、D2%无显著变化(P>0.05),人工训练组、对照组靶区覆盖体积、Dmean、D2%变化显著(P<0.05),膀胱测定组在放疗前、放疗结束时膀胱、小肠照射体积V45%低于人工训练组和对照组(P<0.05),Dmean、D2%3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基于超声的膀胱容量测定可提高靶区治疗体积和剂量,减少邻近器官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膀胱容量测定 宫颈癌 调强放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容量测定仪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5
5
作者 高丽娟 鞠彦合 +3 位作者 刘丽岩 董向竹 李秀华 廖利民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7年第7期619-620,共2页
目的探讨膀胱容量测定仪(Bladderscan)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因神经源性膀胱接受间歇导尿的患者分别采用膀胱容量测定仪和导尿法进行了384次膀胱内尿量的测定,比较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与差异性。结果膀胱容... 目的探讨膀胱容量测定仪(Bladderscan)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导尿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例因神经源性膀胱接受间歇导尿的患者分别采用膀胱容量测定仪和导尿法进行了384次膀胱内尿量的测定,比较二者之间的相关性与差异性。结果膀胱容量测定仪测得的膀胱容量为(405.7±119.3)ml,而导尿法测得的膀胱容量为(371.4±122.7)ml(P<0.01)。相关分析显示,两组数据高度相关(r=0.91,P<0.01)。75.5%的测量的差异值在±50ml之间。结论膀胱容量测定仪对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间歇导尿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导尿 膀胱容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技术与尿流动力学检查评定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的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李琨 尤黎明 +4 位作者 王熠平 梁崎 陈淑芳 邓艳红 蔡丽娥 《现代临床护理》 2014年第12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技术与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评定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方面的一致性。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8月,对37例脊髓损伤病人在入院1周内分别接受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和尿流动力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在判断神经源膀胱类型、...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技术与尿流动力学检查在评定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方面的一致性。方法 2011年12月~2013年8月,对37例脊髓损伤病人在入院1周内分别接受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和尿流动力学检查。比较两种检查在判断神经源膀胱类型、测量残余尿、膀胱容量以及充盈期膀胱内压力变化方面的一致性。结果在残余尿量以及注水50 m L、100 m L、300 m L、400 m L时膀胱压力方面,简易膀胱容量测定与尿流动力学检查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膀胱容量和注水200 m L时膀胱压力方面,两者比较,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检查方法测定结果之间的组间相关系数为0.606~0.919(均P〈0.01),医生与护士根据两种方法对神经源膀胱类型的判断一致性Kappa系数为0.825(P〈0.001)。结论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技术与尿流动力学在评定脊髓损伤病人膀胱功能方面的一致性良好。由于其操作简单易行、成本较低,因此简易膀胱容量测定可作为尿流动力学检查的补充,用于动态监测脊髓损伤病人的膀胱功能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 尿流动力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容量测定指导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性导尿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7
作者 李巍 王亮 +1 位作者 徐晨光 秦延京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3期250-253,共4页
膀胱容量测定可评估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及膀胱排空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间歇性导尿。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需要长期间歇性导尿,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预防上尿路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但目前... 膀胱容量测定可评估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膀胱安全容量、残余尿量及膀胱排空能力,从而更好地指导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间歇性导尿。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需要长期间歇性导尿,进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膀胱功能,预防上尿路损害等并发症的发生。但目前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间歇性导尿有待进一步的规范化管理,为了更好地促进临床护理人员正确实施间歇性导尿,本文就膀胱容量测定指导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间歇性导尿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容量测定 神经源性膀胱 间歇性导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法结合膀胱扫描仪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8
作者 朱宁 马蕾 杨彩霞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7年第3期311-313,共3页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方法结合膀胱扫描仪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脊髓损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20例。两组均接受饮水管理和膀胱功能训练以及间歇导尿;康复组在此基础上...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方法结合膀胱扫描仪在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脊髓损伤患者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每组20例。两组均接受饮水管理和膀胱功能训练以及间歇导尿;康复组在此基础上先应用简易膀胱容量法判断膀胱的容量,导尿前用膀胱扫描仪测定残余尿后再决定导尿时间点。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个月后对比观察每周尿常规检查结果及每天导尿次数,同时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定。结果经1个月治疗后,康复组患者导尿次数、尿液中白细胞数量计数及ICI-Q-SF评分均较对照组减少(P<0.05)。结论运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方法结合膀胱扫描仪能及时准确获取膀胱残余尿量信息并确定导尿时间点,可减少不必要导尿次数并减少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 膀胱扫描仪 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容量测定仪与简易B超对间歇导尿的指导作用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杨碧萍 冯晓瑜 +2 位作者 曹迎春 黄玉锦 蓝守涛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2-323,共2页
目的 比较膀胱容量测定仪(Bladderscan)和简易B超对间歇导尿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30例因神经源性膀胱接受间歇导尿的患者同时采用膀胱容量测定仪和简易B超进行膀胱内尿量的测定,测定的结果与导尿法导出尿量进行比较.结果 (1)2种仪器... 目的 比较膀胱容量测定仪(Bladderscan)和简易B超对间歇导尿的指导作用.方法 对30例因神经源性膀胱接受间歇导尿的患者同时采用膀胱容量测定仪和简易B超进行膀胱内尿量的测定,测定的结果与导尿法导出尿量进行比较.结果 (1)2种仪器测量的数据与导尿法测量数据具有高度相关性,r值分别为0.991、0.975.(2)3种不同方法测量结果分别为:导尿(254.52 ±192.70)mL,膀胱容量测量仪(243.65±191.25)mL,简易B超(273.81±191.83)mL.膀胱容量测量仪与导尿法测定结果差值绝对值为1~64 mL,平均值(22.49±15.85)mL;简易B超5~92 mL,平均(42.50±19.47)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37,P〈0.05).结论 (1)监测膀胱内残余尿,可以减少导尿的次数.(2)膀胱容量测定仪与简易B超的准确性都比较高,对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间歇导尿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膀胱容量测定仪的准确率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导尿 膀胱容量测定 简易B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容量测定在妇科老年病人选择拔管时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0
作者 黄燕君 刘敏 冯碧辉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年第19期87-88,共2页
目的:预防妇科老年病人留置导尿拔管后排尿异常。方法:对30例妇科老年病人术后留置尿管长期开放3d后改定期开放,定期开放期间测定膀胱容量,记录24h单次放尿最小量、最大量,当单次放尿最小量≥150ml、最大量在250~500ml时拔管,拔... 目的:预防妇科老年病人留置导尿拔管后排尿异常。方法:对30例妇科老年病人术后留置尿管长期开放3d后改定期开放,定期开放期间测定膀胱容量,记录24h单次放尿最小量、最大量,当单次放尿最小量≥150ml、最大量在250~500ml时拔管,拔管后观察病人排尿情况。结果:30例病人术后经夹管训练24—72h后拔管,有26例顺利排尿。首次排尿量在250~450ml,B超残余尿测定〈50ml;2例病人残余尿〉300ml,继续留置导尿管2d后拔管,残余尿〈100瑚即出院;2例残余尿在100-250ml之间,采用心理疏导,指导排尿技巧等辅助措施,经1~3d后测定残余尿〈100ml。结论:拔管前测定膀胱容量,进行膀胱训练,可以更直观地观察膀胱功能恢复情况,为选择拔管时机提供参考依据,有效地预防和减少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 老年病人 膀胱容量测定 排尿技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雪 袁云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9期18-19,共2页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 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进行间歇性导尿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时,可以采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的治疗方法,此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患病状态,提高患者病后生存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动膀胱功能锻炼联合膀胱容量测定在盆腔脏器脱垂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袁莉敏 李蕾 +1 位作者 刘冬霞 王鲁文 《现代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1659-1660,1663,共3页
目的探究主动膀胱功能锻炼联合膀胱容量测定在盆腔脏器脱垂(POP)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POP接受手术治疗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被动锻炼组(对照组,45例)和主动锻炼组... 目的探究主动膀胱功能锻炼联合膀胱容量测定在盆腔脏器脱垂(POP)术后膀胱功能恢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于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0例POP接受手术治疗且留置导尿管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被动锻炼组(对照组,45例)和主动锻炼组(观察组,45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44例术后残余尿量不足100mL,而对照组有37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导管拔除术后膀胱充盈感与自主排尿及其排尿完全感发生率分别为93.33%、95.56%,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8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POP术后患者主动膀胱功能锻炼联合膀胱容量测定,有助于促进其术后膀胱功能的恢复,同时可有效减少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膀胱功能锻炼 膀胱容量测定 膀胱功能 盆腔脏器脱垂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下托特罗定配合间歇导尿重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尿路功能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雪红 赵树平 李佳音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3期222-224,共3页
目的观察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下托特罗定配合间歇导尿重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尿路功能短期、长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60例脑卒中恢复期神经源性膀胱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予托特罗定2mg日两次口服10d配合间歇导尿治疗15d,后过度自行排... 目的观察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下托特罗定配合间歇导尿重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尿路功能短期、长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60例脑卒中恢复期神经源性膀胱下尿路功能障碍患者,予托特罗定2mg日两次口服10d配合间歇导尿治疗15d,后过度自行排尿,并记录15d前后、1个月、6个月后的膀胱容量、排尿次数、每次排尿量、残余尿量及泌尿系彩超。结果治疗15d后,患者平均每次导尿量由(180±20)mL增加到(430±20)mL,排尿次数由(10±2)次,减少到(5±1)次,泌尿系彩超示:无肾积水;治疗15d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个月、6个月后膀胱容量测定为(445±8)mL,排尿次数由(4±1)次,残余尿量(16±3)mL,泌尿系彩超示:无肾积水,治疗15d后与治疗后1个月、6个月后膀胱容量、排尿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托特罗定配合间歇导尿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15d、1个月、6个月后无肾积水,恢复并维持正常膀胱容量及排尿日记,过度自行排尿,证明此治疗方法短时间内安全、有效的解决脑卒中患者下尿路功能障碍,并能保证长期的疗效,提高卒中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 托特罗定 间歇导尿 脑卒中恢复期 下尿路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容量测定仪对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 陈小芹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0年第7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膀胱容量测定仪在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实验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39)。实验组先夹闭导尿管至残余尿15... 目的探讨膀胱容量测定仪在前列腺电切患者术后拔除导尿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12月本科收治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的8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单盲实验法,将其分为实验组(n=42)和对照组(n=39)。实验组先夹闭导尿管至残余尿150-250ml时再行拔除,对照组在膀胱空虚状态直接拔除导尿管。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小便间隔时间、第一次自行排尿后尿潴留、尿急、尿痛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首次小便间隔时间、第一次自行排尿后尿潴留、尿急、尿痛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膀胱容量测定仪控制患者残余尿在150-250ml左右时拔除导尿管,能有效缩短首次排尿间隔时间,提高患者舒适度,减少拔管后尿潴留的发生,具有实际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容量测定 前列腺切除术 拔除导尿管 舒适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egel运动联合膀胱容量测定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龚艳 谭琼 +1 位作者 王海宏 张蓓 《徐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4期289-292,共4页
目的探讨Kegel运动联合膀胱容量测定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夹闭导尿管定时放尿,并给予常规膀胱功能锻炼。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徐... 目的探讨Kegel运动联合膀胱容量测定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6月—2017年6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接受宫颈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行常规夹闭导尿管定时放尿,并给予常规膀胱功能锻炼。将2017年7月—2018年7月徐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62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作为观察组,行膀胱容量测定,并给予Kegel运动锻炼。对比2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情况、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及留置导尿管时间。结果观察组拔管后第1次排尿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膀胱残余尿量、膀胱颈移动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盆底肌力正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留置导尿管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egel运动联合膀胱容量测定应用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可提高排尿成功率,促进膀胱功能和盆底肌力恢复,缩短留置导尿管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egel运动 膀胱容量测定 宫颈癌 膀胱功能 盆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容量测定在判断宫颈癌根治术后拔除尿管时机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孙付坤 徐兴云 +1 位作者 施梅芳 章敏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6期621-622,共2页
目的观察膀胱容量测定用于判断宫颈癌根治术后拔除尿管时机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6例)患者术后第7天开始每天进行膀胱容量测定评估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待膀胱功能恢复后拔除尿管;对照组(60例... 目的观察膀胱容量测定用于判断宫颈癌根治术后拔除尿管时机的效果。方法选取行宫颈癌根治术的11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观察组(56例)患者术后第7天开始每天进行膀胱容量测定评估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待膀胱功能恢复后拔除尿管;对照组(60例)患者术后持续开放尿管,直至术后第14天拔除尿管。观察两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首次排尿成功率、残余尿量及尿管重置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为(12.88±3.13)d,首次排尿成功率为91.07%,残余尿量为56.32(22.67,88.45)ml,尿管重置率为3.57%。对照组患者留置尿管时间为(18.40±4.57)d,首次排尿成功率为66.67%,残余尿量85.21(29.32,95.67)ml,尿管重置率18.33%。观察组患者各项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膀胱容量测定可以准确判断宫颈癌根治术后拔除尿管的时机,缩短患者尿管留置的时间,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容量测定 宫颈癌 尿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尿管前行膀胱容量测定和功能锻炼对改善长期留置尿管患者膀胱功能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庞宏奋 康帆 栗霞 《广东职业技术教育与研究》 2016年第5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拔尿管前行膀胱容量测定和功能锻炼对改善长期留置尿管发生尿储留及尿失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术后需要留置尿管10天以上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探讨拔尿管前行膀胱容量测定和功能锻炼对改善长期留置尿管发生尿储留及尿失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2月~2015年5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泌尿外科术后需要留置尿管10天以上的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拔尿管前行盆底肌功能锻炼,结合膀胱扫描仪测定残余尿量,确定拔尿管时机。对照组予患者尿急时于拔除尿管,拔尿管后予盆底肌功能锻炼。观察两组拔尿管后排尿情况及排尿两次后残余尿量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拔除尿管后首次排尿成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尿2次后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拔尿管前行膀胱容量测定有利于确定拔尿管时机提高首次排尿成功率。拔尿管前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促进患者膀胱功能的恢复,降低术后排尿困难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留置尿管 膀胱容量测定 盆底肌功能锻炼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容量测定联合计划饮水用于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训练的效果观察
18
作者 谢丽芳 邓群娣 《白求恩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614-615,共2页
目的观察膀胱容量测定联合计划饮水用于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0例,术前行膀胱容量测定,了解膀胱类型,制定饮水及排尿计划,术后第8天开始计划饮水,术后第10天开始膀胱功能训练,3 d后拔除留置... 目的观察膀胱容量测定联合计划饮水用于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训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拟行宫颈癌根治术患者80例,术前行膀胱容量测定,了解膀胱类型,制定饮水及排尿计划,术后第8天开始计划饮水,术后第10天开始膀胱功能训练,3 d后拔除留置导尿管,观察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80例患者术前残余尿量为(76.34±24.40)ml,术后为(74.90±26.83)ml,手术前后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平衡膀胱率为97.50%,术后为91.25%,手术前后平衡膀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出现尿潴留3例(3.75%),排尿困难4例(5.00%)。结论膀胱容量测定联合计划饮水能有效促进宫颈癌术后膀胱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容量测定 计划饮水 宫颈癌 功能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应用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19
作者 王海款 施小霏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8-0081,共4页
对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调研。方法:主要以到本院就医的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进行调研,各项指标达标为56例,通过计算机软件程序完成分组,对照组主要实施患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观察组... 对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康复中的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调研。方法:主要以到本院就医的神经源性膀胱的患者进行调研,各项指标达标为56例,通过计算机软件程序完成分组,对照组主要实施患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观察组选择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各小组患者是28例,针对此次患者在干预后的效果进行综合调研。结果:对此次患者进行了不同治疗方面,评估此次患者治疗效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此次研究主要针对神经源性膀胱病症患者进行了临床干预,结果证明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帮助患者迅速减轻症状,治疗有效率高于单一药物治疗,值得临床大力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
作者 刘奕彤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30期140-142,共3页
目的:分析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5月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实施常... 目的:分析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4年5月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实施常规膀胱护理)、试验组(n=31,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对比两组膀胱功能、排尿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膀胱压力、膀胱容量、国际下尿路功能症状(LUT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膀胱压力、膀胱容量均升高,且试验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两组LUTS评分均下降,且试验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24 h单次排尿量、日排尿次数均比对照组多,残余尿量比对照组少(P<0.05)。试验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22%,低于对照组(P=0.044)。结论:基于膀胱容量压力测定结果的间歇性导尿护理在老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改善患者膀胱功能、排尿情况,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容量压力测定指导 间歇性导尿护理 老年 神经源性膀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