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穿通支原体的检出及意义 被引量:4
1
作者 朱燕英 余志贤 周丽萍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38-240,共3页
目的探讨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血液和肿瘤组织中的分离检出及意义。方法将55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膀胱组织标本、血液标本分别接种于改良SP-4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支原体分离培养,可疑阳性... 目的探讨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血液和肿瘤组织中的分离检出及意义。方法将55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膀胱组织标本、血液标本分别接种于改良SP-4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支原体分离培养,可疑阳性菌株用PCR予以证实。结果55例患者的Mpe累计分离率为41.8%(23/55),对照组的分离率为11.1%(3/2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患者按UICC-TNM标准进行分期,浸润癌(T2~T4)组Mpe分离率为69.0%(9/13),非浸润癌(Ta^T1)组为33.0%(14/42),两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膀胱组织、血液中Mpe分离阳性率高,且浸润性膀胱癌组较非浸润癌组高,提示Mpe感染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有一定关联,与肿瘤是否浸润也存在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通支原体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和意义 被引量:6
2
作者 包卿兵 刘军 林建中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12期1089-1091,共3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和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GFR和HER2的表达。结果EGFR和HER2在膀胱癌组织过度表达率分别为64%(...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膀胱癌患者肿瘤组织和5例正常膀胱组织中EGFR和HER2的表达。结果EGFR和HER2在膀胱癌组织过度表达率分别为64%(30/47)和45%(21/47),在正常膀胱组织中没有表达。癌组织中EGFR过度表达在不同的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FR过度表达随肿瘤临床分期的增加阳性表达率也增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的过度表达率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而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复发肿瘤中EGFR和HER2过度表达明显高于不复发(P<0.05),它们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EGFR和HER2在膀胱癌中的过度表达与膀胱癌的发生发展及复发有关,它们同时过度表达提示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HER2 免疫组织化学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kp2和P27^(kip1)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士龙 曾甫清 +1 位作者 彭世波 汪良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年第2期132-134,137,共4页
目的:探讨Skp2和P27kip1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74例BTCC和13例正常膀胱黏膜石蜡标本中Skp2和P27kip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它们的免疫活性在正常膀胱黏膜和膀胱移行上皮细... 目的:探讨Skp2和P27kip1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74例BTCC和13例正常膀胱黏膜石蜡标本中Skp2和P27kip1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它们的免疫活性在正常膀胱黏膜和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上表达的差异,以及和肿瘤分级、分期、等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Skp2和P27ki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24%和45.95%。Skp2在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膀胱黏膜(7.69%),在BTCC中随病理分级升高而升高,但与临床分期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复发组高于初发组,在初法或复发组及瘤体大小组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27kip1在BTCC中的阳性表达率低于正常膀胱黏膜(76.92%),并随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升高而下降,在初发组高于多复发组,其他两组病理参数组则没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Skp2与P27kip1二者在BTCC中的表达呈负相关性(r=-0.335,P=0.004)并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kp2和P27kip1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是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重要指标之一,并可能为以后治疗肿瘤提供一个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SKP2 P27^KI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海临 李德林 《包头医学》 2014年第1期9-10,共2页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是膀胱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早期手术根治性治疗效果相对较好,因此及早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综述细胞因子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染色体畸变与血清氧化应激状态的相关性
5
作者 杨渝伟 黄玉霞 +1 位作者 杨永红 俸家富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3期303-308,共6页
目的探讨3、7、17号染色体区带特异性探针(CSP3、CSP7、CSP17)和9号染色体p21(9p21)区p16基因位点特异性探针(GLPp16)的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和血清氧化应激参数测定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ladder... 目的探讨3、7、17号染色体区带特异性探针(CSP3、CSP7、CSP17)和9号染色体p21(9p21)区p16基因位点特异性探针(GLPp16)的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和血清氧化应激参数测定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BTCC)中的应用价值,并分析其结果间的相互关系。方法随机选择健康对照30例和BTCC患者188例,运用FISH技术检测其膀胱脱落细胞的CSP3、CSP7、CSP17及GLPp16异常率,同时测定其血清TOS、TAS浓度和OSI值,比较各测定结果在健康人群和BTCC患者间的差异及其与BTCC分期分级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BTCC患者中CSP3、CSP7、CSP17和GLPp16异常分别和血清氧化应激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BTCC患者与健康对照相比,其膀胱脱落细胞CSP3异常率(47.3%vs.10.0%)、CSP7异常率(52.1%vs.15.0%)、CSP17异常率(41.5%vs.10.0%)、GLPp16异常率(59.0%vs.20.0%)和FISH阳性率(50.5%vs.0.0%)以及其血清TOS浓度[(18.60±3.70).vs.(14.74±1.31)μmol H2O2 Eq./L]、OSI值[(1.33±0.41)vs.(0.89±0.10)]均明显增高(P<0.01),仅其血清TAS浓度[(1.44±0.21)vs.(1.66±0.16)mmol Trolox Eq./L]明显降低(P=0.000)。各探针异常率、FISH阳性率和血清氧化应激参数与BTCC分期之间均不相关(P>0.05)。而与BTCC分级之间,除GLPp16外,CSP3、CSP7、CSP17异常率和FISH阳性率呈明显的Gamma等级相关(r=-0.452、-0.564、-0.519和-0.375,P=0.000),且血清TOS、TAS浓度和OSI值也具有良好的Spearman相关性(r=0.678、-0.311和0.664,均P=0.000)。进一步分析4种染色体异常与3项氧化应激测定结果的相关性显示,CSP3、CSP7、CSP17异常率分别与TOS、OSI结果间均呈正相关(P<0.01),CSP7、CSP17异常率分别与TAS结果间呈负相关(P<0.01);而GLPp16异常率与TOS、TAS、OSI结果间均不相关(P>0.05)。结论 FISH检测膀胱脱落细胞染色体畸变是早期辅助诊断BTCC的有效的、无创性手段,而血清氧化应激参数准确定量可用于病情评估,二者的相关性研究有助于探索染色体畸变的机制以及其与BTCC发生、发展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荧光原位杂交 氧化应激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纤维瘤蛋白mRNA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
6
作者 李雷 张葵 戴晓波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79-580,共2页
目的:检测神经纤雏瘤蛋白(NF1)mRNAⅠ型和Ⅱ型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RT-PCR检测神经纤维瘤蛋白mRNAⅠ型和Ⅱ型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NF1 mRNAⅠ型和Ⅱ... 目的:检测神经纤雏瘤蛋白(NF1)mRNAⅠ型和Ⅱ型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方法:RT-PCR检测神经纤维瘤蛋白mRNAⅠ型和Ⅱ型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均有NF1 mRNAⅠ型和Ⅱ型的表达,癌旁正常组织中Ⅰ型表达水平为0.85±0.17,癌组织为0.16±0.05,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随着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的增高,NF1 mRNA表达水平未见降低,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Ⅱ型的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NF1基因表达降低表明神经纤维瘤蛋白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有相关性,提示NF1基因的表达对膀胱移行细胞癌发生和发展起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纤维瘤蛋白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纤维连接蛋白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杰 吕俊霞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403-404,448,共3页
目的探讨尿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及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前患者﹑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的尿Fn含量,比较各组人群之间尿F... 目的探讨尿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Fn)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及术后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前患者﹑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和健康人的尿Fn含量,比较各组人群之间尿Fn含量的差异。对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术后尿Fn含量进行检测,分析术后与术前尿Fn含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并对其中10例术后患者进行随访,测定术后不同时期尿Fn含量。结果43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前患者尿Fn含量明显高于30例健康人(P=0.018)及36例其他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患者(P=0.027);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术后尿Fn含量明显低于术前(P=0.035);3例随访患者在出现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复发的同时出现尿Fn含量明显升高。结论尿Fn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辅助诊断、疗效评估及术后复发监测中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纤维连接蛋白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手术前后外周血双微体的表达意义
8
作者 胡晓彤 徐伟珍 顾文祥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期124-125,共4页
目的 研究双微体(double minutes,DM)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 15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前术后组各14例,采用外周静脉血全血培养,常规染色体准备,检测DM的表达,采用统计... 目的 研究双微体(double minutes,DM)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正常对照组 15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术前术后组各14例,采用外周静脉血全血培养,常规染色体准备,检测DM的表达,采用统计学x2检验。对DM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无DM检出,术前术后组分别有35和 31对DM检出,与对照有显著性差别(P<0.01),且集中于两例DM阳性病例,但术前术后无显著性差别(P<0.05)。结论DM可作为癌基因扩增的一项独立的预后指标,DM阳性患者,预后差,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双微体 预后
全文增补中
Smad7蛋白分子及IFN-γ在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文定军 彭世波 +1 位作者 张士龙 曾甫清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年第5期367-369,371,共4页
目的:探讨Smad7和IFN-γ在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和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2例人膀胱TCC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Smad7和IFN-γ的表达进行检测,用光镜对表达结果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图像分析... 目的:探讨Smad7和IFN-γ在人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和两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52例人膀胱TCC和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的Smad7和IFN-γ的表达进行检测,用光镜对表达结果进行定性分析,采用图像分析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定性分析表明膀胱癌组织中表达的Smad7和IFN-γ两指标之间有联系(P<0.01)。定量分析表明Smad7和IFN-γ在膀胱癌组中的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膀胱组(P<0.01);Smad7和IFN-γ的表达与膀胱癌的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有关(P<0.01)。结论:TCC中Smad7和IFN-γ随细胞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增高阳性表达程度增强,提示Smad7在人膀胱TCC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而IFN-γ作为一种广泛的非特异性的免疫调节因子与Smad7存在潜在的联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SMAD7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诊治 被引量:1
10
作者 侯显涛 温华梅 李梅清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1-143,共3页
通过临床基本检查、超声检查、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一例10岁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病犬,采用全膀胱摘除术且术后经局部及全身化学药物为主的治疗使患犬存活367 d;治疗过程提示,TCC的诊断技术已相对完善,通过手术、化疗等... 通过临床基本检查、超声检查、细胞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最终确诊一例10岁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TCC)病犬,采用全膀胱摘除术且术后经局部及全身化学药物为主的治疗使患犬存活367 d;治疗过程提示,TCC的诊断技术已相对完善,通过手术、化疗等治疗方式可较大程度的改善病犬生存质量与存活时间,但须重视术后及化疗过程中TCC转移的监测,以更好评判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其意义
11
作者 缪伟贤 《黑龙江医学》 2019年第3期197-198,207,共3页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研究组)及健康膀胱组织的体检人群100例(参照组)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6月,针... 目的分析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研究组)及健康膀胱组织的体检人群100例(参照组)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为2016年1月—2018年6月,针对两组观察对象实施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验,观察对比两组观察对象之间的指标差异。结果研究组100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检测后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HER2的过度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人群(对照组无表达),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有意义。研究组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过度表达在不同病理特征之间存在明显差异,HER2的过度表达与临床分期存在关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及HER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中的过度表达及病情发展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两个指标均呈现过度表达状态表明患者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HER2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过度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江波 邹飞燕 +2 位作者 申鹏飞 罗志刚 齐琳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9期2915-2917,2921,共4页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IF-1α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复发的关系。结...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HIF-1α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HIF-1α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IF-1α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复发的关系。结果12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HIF-1α阳性表达,5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有30例HIF-1α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占52.63%。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无关,但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结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HIF-1α的表达均明显上调,HIF-1α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F-1α可能可以用于临床监控膀胱肿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MMP-2的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临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兰林 邹飞燕 +2 位作者 彭慧 康颖 黄义以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年第1期50-53,共4页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TCC组织中HIF-1α和MMP-2的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特点的...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TCC组织中HIF-1α和MMP-2的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并分析二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未见HIF-1α和MMP-2蛋白表达,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HIF-1α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2.63%(30/57)和49.12%(29/57);HIF-1α阳性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MMP-2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显著相关;HIF-1α的表达与MMP-2的表达密切相关。结论HIF-1α及MMP-2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F-1α和MMP-2也许可用于临床监控BTCC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基质金属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IF-1α、PTEN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14
作者 黄江波 黄军科 +2 位作者 申鹏飞 齐琳 张向阳 《实用癌症杂志》 2008年第2期111-113,共3页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BTCC中表达的可能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TCC组织中HIF-1α和PTEN的蛋白表达,分...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第10号染色体丢失的张力蛋白同源的磷酸酶基因(PTEN)的表达情况,探讨两者在BTCC中表达的可能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BTCC组织中HIF-1α和PTEN的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肿瘤部分临床病理特点的关系,并分析两者表达的相关性。结果BTCC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率为52.63%(30/57),其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及复发明显相关;BTCC组织中PTEN阳性表达率63.16%,随着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PTEN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且,HIF-1α与PTEN的表达具有明显负相关性(γ=-0.360,P=0.006)。结论HIF-1α及PTEN在BTCC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HIF-1α和PTEN可能可以用于临床监控BTCC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缺氧诱导因子-1Α PT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5
作者 邹飞燕 罗志刚 +1 位作者 高天舒 黄江波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7年第1期23-26,共4页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可能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2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复发的关系。结果1...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MMP-2的表达情况,初步探讨MMP-2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的可能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MMP-2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复发的关系。结果12例正常膀胱组织未发现MMP-2阳性表达,57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有28例MMP-2表达阳性,阳性表达率为49.12%。其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明显相关。结论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MMP-2的表达均明显上调,MMP-2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侵袭等生物学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MMP-2可能可以用于临床监控膀胱肿瘤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对穿通支原体诱导膀胱移行细胞癌干预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任帆 周丽萍 +2 位作者 王伟华 闫涛 方周溪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36-339,342,共5页
目的试图探讨抗生素对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诱导免疫缺陷小鼠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免疫缺陷患者协同穿通支原体感染诱导膀胱肿瘤的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0只ICR小鼠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 目的试图探讨抗生素对穿通支原体(Mycoplasma penetrans,Mpe)诱导免疫缺陷小鼠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干预作用,为临床上免疫缺陷患者协同穿通支原体感染诱导膀胱肿瘤的干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70只ICR小鼠隔日腹腔注射环磷酰胺制备免疫抑制模型,分红霉素、克林霉素干预试验组(n=20)在上行注射0.1mLMpe(6×108-9/mL)的同时肌肉注射红霉素(30mg/kg.d)或克林霉素(25mg/kg.d),连续保护4d。Mpe非干预对照组(n=20)上行感染相同菌量Mpe,NS对照组(n=10)上行注射相同剂量的NS,实验组在第4,8,18w分批宰杀,取小鼠膀胱组织进行微生物学和超微结构检查,计算各组血清培养菌落数,比较显著性差异,并观察小鼠膀胱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干预组小鼠菌落检出率较非干预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1);电镜结果显示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干预试验组小鼠的膀胱组织超微结构显著改善。结论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对Mpe诱导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的发生有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通支原体 动物模型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免疫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林霉素对穿通支原体诱导小鼠膀胱移行细胞癌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任帆 方周溪 +1 位作者 曹淑彦 周丽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171-1174,1179,共5页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对穿通支原体(Mycoplsama penetrans,Mpe)诱导免疫缺陷小鼠膀胱移行细胞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ICR免疫抑制小鼠,分克林霉素干预试验组(n=20只)上行感染0.1 ml Mpe(6×108-9/ml),连续3天,同时肌肉注... 目的:探讨克林霉素对穿通支原体(Mycoplsama penetrans,Mpe)诱导免疫缺陷小鼠膀胱移行细胞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50只ICR免疫抑制小鼠,分克林霉素干预试验组(n=20只)上行感染0.1 ml Mpe(6×108-9/ml),连续3天,同时肌肉注射克林霉素(25 mg/kg.d),连续保护4天;Mpe非干预对照组(n=20)上行感染相同菌量Mpe,连续3天;NS对照组(n=10)上行感染相同剂量的NS,连续3天。各组在8、18周分批宰杀,取8周小鼠血清Mpe再培养,观察8周、18周小鼠膀胱超微结构的形态学改变,同时用免疫组化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Bax表达的变化。结果:克林霉素干预组较非干预组Mpe菌落显著减少。光镜和电镜结果显示克林霉素干预组小鼠的膀胱组织超微结构未见多核仁等分裂相。免疫组化显示克林霉素干预组较非干预组小鼠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凋亡相关蛋白Bcl-2表达显著降低(P<0.05),Bcl-2/Bax比值降低。结论:克林霉素可降低膀胱移行上皮细胞Bcl-2的表达,此结果提示克林霉素对穿通支原体诱导小鼠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具有一定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通支原体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BCL-2/BAX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犬高等级浸润性尿路上皮细胞癌伴膀胱结石病例诊治报告 被引量:1
18
作者 庄皓 张建平 +5 位作者 周潇潇 李敏 李俐睿 李科蓉 黄迪 周紫峣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1年第5期62-66,共5页
2021年5月,安安宠物医院上海澳门路分院接诊1例梗类母犬病例,通过临床检查、血液学和影像学检查、结石成分分析及病理切片观察,诊断该患病犬患高等级浸润性尿路上皮细胞癌伴膀胱结石,后经手术取出结石、切除病变组织,患病犬预后良好。... 2021年5月,安安宠物医院上海澳门路分院接诊1例梗类母犬病例,通过临床检查、血液学和影像学检查、结石成分分析及病理切片观察,诊断该患病犬患高等级浸润性尿路上皮细胞癌伴膀胱结石,后经手术取出结石、切除病变组织,患病犬预后良好。本文对该病例的诊治过程进行报道,为膀胱移行上皮癌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结石 诊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癌基因PLCδ1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19
作者 吕栋 滕志刚 +2 位作者 黄随富 张延明 毛东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169-1171,1174,共4页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磷脂酶C-δ1(PLCδ1)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6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和15例非肿瘤膀胱组织中基因PLCδ1的表达情况。结果 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LCδ1的表达缺失...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磷脂酶C-δ1(PLCδ1)在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BT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56例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组织和15例非肿瘤膀胱组织中基因PLCδ1的表达情况。结果 56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中PLCδ1的表达缺失率是58.9%(33/56),15例非肿瘤膀胱组织全部表达PLCδ1(P<0.05);其表达异常与BTCC组织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和肿瘤数目无关。结论 PLCδ1基因的表达异常可能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起重要作用,PLCδ1可作为反映膀胱移行细胞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PLCδ1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WI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及其与膀胱癌临床病理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傅斌 徐华 +11 位作者 郎斌 许凯 张军 马鑫 艾星 周辉霞 张国玺 王超 居正华 王保军 史涛坪 张旭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7年第8期624-626,629,共4页
目的:研究Wnt抑制因子1(WI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WIF-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膀胱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膀胱癌WI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WIF-1蛋白表达情况。以正常膀胱黏膜及腺性... 目的:研究Wnt抑制因子1(WI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WIF-1蛋白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膀胱癌的临床病理关系。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57例膀胱癌WIF-1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和WIF-1蛋白表达情况。以正常膀胱黏膜及腺性膀胱炎组织为对照。结果:膀胱癌、腺性膀胱炎和正常膀胱组织WIF-1启动子甲基化率分别为57.9%,15.0%和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WIF-1启动子甲基化阳性率随肿瘤分级、分期的增加逐渐升高(G1、G2、G3级分别为20.0%、56.3%和86.7%;浅表性和浸润性肿瘤分别为43.8%和76%,P<0.01)。膀胱癌组织WIF-1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时WIF-1蛋白表达率明显低于未甲基化组(P<0.001,Kappa值为0.783)。WIF-1甲基化与未甲基化组膀胱癌患者之间的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60.6%和91.7%(P<0.05)。结论:膀胱癌WIF-1蛋白表达缺失或减少与WIF-1启动子甲基化密切相关。WIF-1启动子甲基化可能是膀胱肿瘤发生的早期事件,而且与肿瘤的进展有关,可作为膀胱癌患者预后判断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癌 Wnt抑制因子1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