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TFE改性膜的抗污染性能研究
1
作者 解静静 何经纬 李海霞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5年第1期24-28,共5页
为研究改性后的聚四氟乙烯(PTFE)超滤膜抗污染性能,将2款PTFE表面接枝亲水化改性膜、1款PTFE表面涂覆聚偏氟乙烯(PVDF)的改性膜与1款PVDF膜作为研究对象,以孔径、接触角、纯水通量等参数作为性能表征。采用带正电荷的牛血清白蛋白与带... 为研究改性后的聚四氟乙烯(PTFE)超滤膜抗污染性能,将2款PTFE表面接枝亲水化改性膜、1款PTFE表面涂覆聚偏氟乙烯(PVDF)的改性膜与1款PVDF膜作为研究对象,以孔径、接触角、纯水通量等参数作为性能表征。采用带正电荷的牛血清白蛋白与带负电荷的溶菌酶作为蛋白质污染模型,研究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经过改性后的PTFE膜表现出明显的亲水性;在抗污染性能测试中,经过表面接枝亲水化改性的PTFE膜的亲水性能虽相比于表面涂敷改性的PTFE膜较弱,但其比通量与通量恢复率却能维持在较高水平,拥有更加良好的抗污染性能,超滤膜表面接枝亲水化改性相比表面涂敷改性更加有利于提高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FE超滤 改性 亲水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酯化层修饰的聚酰胺纳滤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2
作者 朱德良 何家劲 +3 位作者 唐雨欣 李江南 姬晓钰 唐红艳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年第2期166-174,共9页
为了提高纳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和分离性能,以亲水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微孔膜作为基膜,在基膜表面通过单宁酸(Tannic acid,TA)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DTPA)交联形成酯化层,再通过... 为了提高纳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和分离性能,以亲水聚偏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微孔膜作为基膜,在基膜表面通过单宁酸(Tannic acid,TA)和二乙烯三胺五乙酸(Diethylenetriamine pentaacetic acid,DTPA)交联形成酯化层,再通过均苯三甲酰氯(Trimesoyl chloride,TMC)和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界面聚合反应制备单宁酸/二乙烯三胺五乙酸酯化层修饰的聚酰胺纳滤膜(TA/DTPA/PA纳滤膜)。分别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视频水接触角仪表征TA/DTPA/PA纳滤膜的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和亲水性。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制得具有良好抗污染性能和分离性能的TA/DTPA/PA纳滤膜。结果表明:通过酯化层的修饰,TA/DTPA/PA纳滤膜表面变得光滑且亲水。当TA质量分数为1.00%,DTPA质量分数为0.75%,反应时间为15 min时,TA/DTPA/PA纳滤膜对MgSO_(4)的分离性能最佳,截留率为92.6%,水通量为31.6 L/(m^(2)·h);与对照膜(PA纳滤膜)相比,TA/DTPA/PA纳滤膜截留率提升5.1%,水通量提升36.8%。TA/DTPA/PA纳滤膜对牛血清白蛋白(Bovine serum albumin,BSA)的通量恢复率(Flux recovery rate,FRR)达到了94.9%;与PA纳滤膜相比,TA/DTPA/PA纳滤膜的FRR提升12.4%。该研究制备的TA/DTPA/PA纳滤膜具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和分离性能,并克服了传统抗污染改性方法对渗透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污水处理应用中具有一定的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滤 界面聚合 酯化层 抗污染 分离性能 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亲水聚苯硫醚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1
3
作者 宋俊 高玙 +1 位作者 李振环 程博闻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12,共6页
为了提高聚苯硫醚(PPS)膜的亲水性,通过表面涂覆法和表面接枝法对PPS膜进行亲水性改性。利用邻苯二酚(CA)与聚乙烯亚胺(PEI)共沉积在膜表面形成亲水涂层,再通过表面接枝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得到了超亲水PPS复合膜,... 为了提高聚苯硫醚(PPS)膜的亲水性,通过表面涂覆法和表面接枝法对PPS膜进行亲水性改性。利用邻苯二酚(CA)与聚乙烯亚胺(PEI)共沉积在膜表面形成亲水涂层,再通过表面接枝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60)得到了超亲水PPS复合膜,并对其结构组成进行了表征,测定了改性膜的水接触角、纯水通量、抗污染性能和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分析中改性膜出现了C=N、N—H和C—O—C的吸收峰;XPS分析中改性膜出现了O、N和Si元素的特征峰,这2种分析结果都证明成功制备了超亲水PPS复合膜;改性后的膜的孔径和表面平滑程度都有所下降;与PPS膜相比,超亲水PPS复合膜的上下表面接触角都达到了0°,纯水通量也增加到68 L/(m^2·h),这说明PPS膜的亲水性得到明显改善;复合膜的通量恢复率达到了92.62%,说明复合膜有良好的抗污染性能;复合膜在强酸性(pH=1)和弱碱性(pH=11)环境中保持着良好的稳定性,在强碱性(pH=14)环境中会丧失部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苯硫醚 亲水改性 亲水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亲水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7
4
作者 程继锋 蒋团辉 +4 位作者 詹晓梅 祁娅婷 杨园园 康逊 秦舒浩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8-364,共7页
采用超声辅助接枝聚合技术,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表面,制备PVDF-g-GMA膜;再利用氨基诱导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反应,将苏氨酸(Thr)接枝到PVDF-g-GMA膜表面,制备了具有两性离子结构表面的PVDF-g-GMA-Thr膜。... 采用超声辅助接枝聚合技术,将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接枝到聚偏氟乙烯(PVDF)膜表面,制备PVDF-g-GMA膜;再利用氨基诱导环氧基团发生开环反应,将苏氨酸(Thr)接枝到PVDF-g-GMA膜表面,制备了具有两性离子结构表面的PVDF-g-GMA-Thr膜。通过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接触角测试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牛血清白蛋白(BSA)过滤实验等系统研究了改性前后PVDF膜表面的化学组成、润湿性能、表面形貌和抗污染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随着PVDF-g-GMA接枝Thr反应时间的增加,PVDF-g-GMA-Thr膜的亲水性能明显提高,接触角从90°降为0°,呈现出超亲水性能。同时PVDF-g-GMA-Thr膜的水通量明显提高,当Thr诱导开环反应时间为12 h时,PVDF-gGMA-Thr膜的水通量高达686 L/(m^2·h),与PVDF原膜相比,水通量提高了204. 5%。在BSA的过滤测试中,与PVDF膜相比,PVDF-g-GMA-Thr膜呈现出良好的截留性能和抗污染性能,BSA截留率从42%提高到84%,水通量恢复率从53%提高到87%,不可逆污染率从47%降到12%,表明通过接枝Thr构筑两性离子结构表面可以有效减小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亲水 苏氨酸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BR处理食品加工废水过程中亲水性PVDF膜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珂青 韩玉 陆茵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76-78,82,共4页
采用亲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制成膜组件,通过膜生物反应器(MBR)法处理食品加工废水,研究其处理废水性能,并探讨MBR反应器中膜的过滤及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所采用的PVDF膜的孔径为0.22~0.30μm,新膜的水接触角在8s左右由... 采用亲水性聚偏氟乙烯(PVDF)膜制成膜组件,通过膜生物反应器(MBR)法处理食品加工废水,研究其处理废水性能,并探讨MBR反应器中膜的过滤及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所采用的PVDF膜的孔径为0.22~0.30μm,新膜的水接触角在8s左右由700降至0°,0.1MPa下膜初始纯水通量为1581L/(h·m^2);在经过沉淀处理的污水进水的COD和浊度分别为400-800mg/L和90~110度、在HRT为10h的条件下,MBR抽滤出水的COD和浊度分别为40-50mg/L和3~7度,膜组件在MBR反应器中不进行反冲、仅采用常规曝气冲刷-间隙抽滤的条件下运行30d,膜在30kPa下的平衡过滤通量为30-40L/(h·m^2),显示出良好的抗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BR PVDF微滤 抗污染性能 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苯胺-蒙脱土复合物改性PVDF超滤膜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高瑞昶 陈静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7-95,共9页
以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采用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备出亲水性的聚苯胺-蒙脱土(PANI-MMT)插层纳米复合物.通过共混的方式将PANI-MMT添加到PVDF/PVP K30/NMP铸膜体系中,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出PANI-MMT改性PVDF平板超滤膜,系统考察了PAN... 以过硫酸铵(APS)为氧化剂,采用原位化学氧化法制备出亲水性的聚苯胺-蒙脱土(PANI-MMT)插层纳米复合物.通过共混的方式将PANI-MMT添加到PVDF/PVP K30/NMP铸膜体系中,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出PANI-MMT改性PVDF平板超滤膜,系统考察了PANI-MMT添加量对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聚苯胺(PANI)插层到蒙脱土(MMT)的层状间隙中;扫描电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结果显示,改性膜内部指状孔数量增加,膜表面粗糙度增大;孔隙率、接触角、水通量及牛血清蛋白(BSA)截留测试等表明,添加PANI-MMT后,PVDF膜的亲水性能显著提升,当添加量为0.5%时,纯水通量达到最大值445.86 L/(m^2·h).改性膜对BSA的截留率无明显变化,均可保持在90%以上;热重分析显示,改性膜具有增强的热稳定性,在600℃条件下不易分解;此外,经PANI-MMT改性的PVDF超滤膜的通量恢复率(FRR)显著提高,5个循环的抗污染性能测试后,M2膜(PANI-MMT添加量为0.5%)的FRR仍保持在85%以上,显示出良好的抗污染稳定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NI-MMT纳米复合物 PVDF超滤 亲水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SiO_2杂化PVDF-g-PSSA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磊 孔梦晓 +2 位作者 李陈 王旭东 张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42-547,共6页
实验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聚偏氟乙烯(PVDF)分子链上接枝对苯乙烯磺酸钠(SSS)的同时掺杂二氧化硅(SiO_2)颗粒,进而得到复合离子交换膜(PVDF/xSiO_2-g-PSSA).通过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耗散型石英... 实验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在聚偏氟乙烯(PVDF)分子链上接枝对苯乙烯磺酸钠(SSS)的同时掺杂二氧化硅(SiO_2)颗粒,进而得到复合离子交换膜(PVDF/xSiO_2-g-PSSA).通过傅里叶红外分光光度计(FT-IR)、X射线衍射仪(XRD)和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分析了膜的化学组成、结晶形态和抗污染性,并考察不同SiO_2添加量对膜的亲水性和电导率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SiO_2使膜的亲水性能显著提高,电导率略微下降.通过QCM-D测试发现,亲水性材料SiO_2的加入,使膜表面污染物的吸附量下降,抗污染性增强,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燃料电池(MFCs)在长期运行中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 亲水 二氧化硅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Bmim]Cl改性PVDF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8
作者 王薇 孙函舒 丁平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共7页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亲水性,提高其过滤性能和抗污染性能,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添加剂,通过共混法和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改性PVDF超滤膜;探究离子液体添加量对膜的水接触角、水通量、截留率和通量恢... 为改善聚偏氟乙烯(PVDF)膜的亲水性,提高其过滤性能和抗污染性能,以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为添加剂,通过共混法和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改性PVDF超滤膜;探究离子液体添加量对膜的水接触角、水通量、截留率和通量恢复率等的影响,并利用EDX表征[Bmim]Cl在膜表面的分布状态,通过SEM观察膜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Bmim]Cl在膜表面均匀分散,改性膜的水接触角明显变小,亲水性得到较大改善;随着[Bmim]Cl质量分数提高,膜中指状孔变少,粒子堆积状态愈发明显,膜皮层厚度先减小后增大,水通量和截留率变化趋势与之相反,而通量恢复率逐渐提高;当[Bmim]Cl质量分数为0.25%时,改性膜水通量达到峰值,约为80 L/(m^2·h),比纯PVDF膜提高61.1%;当[Bmim]Cl质量分数为0.50%时,改性膜皮层最薄,截留率达到最大值95%左右,通量恢复率达86.4%,比纯PVDF膜分别提高了38.4%和1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1-丁基-3-甲基咪唑氯盐[Bmim]Cl 聚偏氟乙烯 超滤 亲水 过滤性能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MWPE/EVA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范莲莲 于俊荣 +2 位作者 胡祖明 王彦 诸静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9年第6期54-59,共6页
通过在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纺丝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UHMWPE/EVA中空纤维膜,实现对UHMWPE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改性,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万... 通过在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纺丝液中添加不同含量的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VA),采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了UHMWPE/EVA中空纤维膜,实现对UHMWPE中空纤维膜的亲水改性,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量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万能材料试验机等对中空纤维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采用自制UHMWPE/EVA中空纤维膜过滤装置对中空纤维膜的过滤性能及防污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随着EVA含量的增加,UHMWPE/EVA中空纤维膜的断面结构变得致密,熔点及结晶度下降,接触角减小,亲水性提高,但其拉伸强度有所下降;随着EVA含量的增加,UHMWPE/EVA中空纤维膜的孔隙率增大,但随着EVA添加质量分数(相对UHMWPE质量)进一步增大到20%,孔隙率则随之下降;当加入EVA质量分数(相对UHMWPE质量)15%时,UHMWPE/EVA中空纤维膜的纯水通量和截留率以及水通量回复率均达到最大值,即其纯水通量为435.77L/m^2·h,对牛血清蛋白及碳素墨水的截留率分别为68.5%和93.95%,水通量回复率达94.66%;UHMWPE/EVA中空纤维膜中,EVA的最佳添加量其质量分数(相对UHMWPE质量)为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 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中空纤维 热致相分离法 亲水改性 结构 性能 过滤 抗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C/PVDC共混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榆凯 钱建华 +2 位作者 杨晶晶 徐凯杨 梅敏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5-152,共8页
为了探讨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选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VC/PVDC共混膜,研究PVC/PVD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共混膜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以及共混比和聚乙二醇(PEG)质量分数对纯... 为了探讨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共混膜的制备及性能,选用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PVC/PVDC共混膜,研究PVC/PVDC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共混膜表面形貌和截面形貌,以及共混比和聚乙二醇(PEG)质量分数对纯水通量、截留率,动态接触角以及通量恢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VC/PVDC共混比为4/6时共混膜的综合性能最好,纯水通量为212.9 L/(m2·h),在0.1 MPa的压力下,对牛血清蛋白(BSA)的截留率为88.5%。PEG最佳质量分数为6%,此时纯水通量为336.6 L/(m2·h),截留率为81.6%,瞬间接触角从81.1°下降到74.5°,恢复通量率从52.7%上升到85.7%。研究结果说明PEG可以有效地改善共混膜的亲水性和抗蛋白污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混 微观结构 水通量 亲水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化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共混膜的亲水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徐凯杨 钱建华 +2 位作者 孙丽颖 彭慧敏 赵永芳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78-185,共8页
为了改善氯化聚氯乙烯(CPVC)和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VB)共混膜的过滤性能,将不同配比添加剂聚乙烯醇(PEG)与1,2-丙二醇(PG)加入CPVC/PVB混合铸膜液中,制备得到改性的CPVC/PVB共混膜。研究添加剂对共混膜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接触角、水通... 为了改善氯化聚氯乙烯(CPVC)和聚乙烯醇缩丁醛酯(PVB)共混膜的过滤性能,将不同配比添加剂聚乙烯醇(PEG)与1,2-丙二醇(PG)加入CPVC/PVB混合铸膜液中,制备得到改性的CPVC/PVB共混膜。研究添加剂对共混膜表面形貌、截面形貌、接触角、水通量、通量恢复率,以及截留分子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添加剂PEG与PG的比例为7∶3时,制成的共混膜水通量最佳,可达到957.3 L/(m^(2)·h),并且具有更好的孔通道结构和亲水性;制成的共混膜BSA截留率最佳,可达到94.2%,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聚氯乙烯/聚乙烯醇缩丁醛酯共混 亲水改性 添加剂PEG/PG 抗污染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胞外蛋白及多糖黏附超亲水自清洁膜的制备
12
作者 王俊凯 谷精华 李文如 《科技视界》 2015年第18期176-176,共1页
0前言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反应器中,实现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停留时间的彻底分离,使其具有占地省... 0前言 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简称MBR)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相结合的污水处理技术。由于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微生物被完全截留在反应器中,实现水力停留时间与污泥停留时间的彻底分离,使其具有占地省、去除效率高、出水水质稳定、污泥产量低等优点,在污水处理工艺中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停留时间 分离技术 生物反应器 生物处理技术 污泥产量 亲水 常规处理方法 抗污染性能 滤饼层 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两亲性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PVDF膜的改性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李妍 周晓吉 +2 位作者 沈舒苏 杨晶晶 白仁碧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0-77,共8页
用一步自由基聚合法从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MAA)制备了一种两亲性共聚物PSxMAAy,并将其作为聚偏氟乙烯(PVDF)膜材料的共混添加剂,通过液体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得到各种改性的PVDF膜.研究表明,该添加剂PSxMAAy不仅和PVDF在一定范围内有... 用一步自由基聚合法从苯乙烯(St)和甲基丙烯酸(MAA)制备了一种两亲性共聚物PSxMAAy,并将其作为聚偏氟乙烯(PVDF)膜材料的共混添加剂,通过液体沉淀相转化法制备得到各种改性的PVDF膜.研究表明,该添加剂PSxMAAy不仅和PVDF在一定范围内有好的相容性,而且含较高MAA比例的添加剂(即PS1MAA1相对于PS4MAA1)对PVDF膜的亲水性及抗污染性的提高具有更大的优势.取决于添加剂的比例,改性PVDF膜的亲水性可大大提高(水接触角可从未改性PVDF膜的93.5°下降为改性PVDF膜的62.1°);对牛血清蛋白(BSA)的抗污染能力显著增强(相比未改性膜BSA的静态吸附量的降低可高达82%).在对BSA和正十六烷乳液的膜过滤实验中,改性PVDF膜对BSA和正十六烷均表现出较好的截留效果和更强的抗污染性能,相比未改性膜的通量衰减率降低而通量恢复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亲性共聚物合成 新型添加剂 PVDF改性 膜亲水和抗污染性能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嵌段两亲性聚乳酸共聚物的合成及其PVDF共混膜的制备 被引量:2
14
作者 左丹英 张方超 +2 位作者 钟伟珊 李思文 陈君华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2-216,共5页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合成三嵌段两亲性聚乳酸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b-PLA-b-PVP),然后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共混,制备PVP-b-PLA-b-PVP/PVDF共混膜。结果表明:PVDF膜表面致密,膜断面中指状... 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合成三嵌段两亲性聚乳酸共聚物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乳酸-聚乙烯吡咯烷酮(PVP-b-PLA-b-PVP),然后将其与聚偏氟乙烯(PVDF)进行共混,制备PVP-b-PLA-b-PVP/PVDF共混膜。结果表明:PVDF膜表面致密,膜断面中指状大孔和海绵状孔同时存在,而共混膜表面多孔,指状大孔贯穿整个断面;与PVDF膜相比,共混膜的孔隙率和孔径增大,水通量提高了158.87%,接触角下降了16.70%,抗污染指标下降了6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三嵌段两亲性聚乳酸共聚物 亲水 通量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程氩等离子体对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表面改性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茹 张宇 +1 位作者 李茜 牛惠翔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26,共10页
利用朗缪尔探针和发射光谱法诊断远程氩等离子体,确定了离子密度和活性粒子的分布规律,以预测最佳改性区域;采用远程氩等离子体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设计正交实验探究远程氩等离子体处理改性效果的最优工艺组合,并通过水接触角... 利用朗缪尔探针和发射光谱法诊断远程氩等离子体,确定了离子密度和活性粒子的分布规律,以预测最佳改性区域;采用远程氩等离子体改性聚偏氟乙烯(PVDF)超滤膜,设计正交实验探究远程氩等离子体处理改性效果的最优工艺组合,并通过水接触角表征超滤膜改性前后的亲水性能;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膜表面的形貌和化学成分变化,并通过拉伸性能测试表征改性后PVDF超滤膜强度。最后,通过海藻酸钠(SA)过滤实验评价膜改性前后过滤性能及抗污染性能。实验结果表明,远程氩等离子体改性的最优条件为,射频功率90 W、处理时间90 s、压强20 Pa、距放电中心40 cm处;PVDF超滤膜表面通过远程氩等离子改性后,其表面通过引入含氧、含氮基团提高了其表面亲水性能,水接触角从95.63°降至62.19°,且改性后的PVDF超滤膜最大拉伸强度由403.11 gf/cm^(2)增至为439.37 gf/cm^(2)。通过SA过滤实验,改性后的PVDF超滤膜具有良好的过滤性能和抗污染性能,其水通量和SA通量分别从123.36 L/(m^(2)·h),49.08 L/(m^(2)·h)增至151.98 L/(m^(2)·h),68.10 L/(m^(2)·h),截留率从77.35%增至87.25%,总污染率从72.50%降至60.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氩等离子体 改性 亲水性能 抗污染性能 过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亲水纳孔分离膜的制备及其分子分离性能和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璐 张丰 +1 位作者 高守建 靳健 《Science China Material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8期2477-2485,共9页
膜分离技术在有机分子污水的处理中具有广泛应用,其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制备具有超亲水性质的纳孔膜以抵御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实现高效、稳定的分子分离.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全膜交联的方法在保持水凝胶纳孔膜超亲水性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其... 膜分离技术在有机分子污水的处理中具有广泛应用,其面临的难题之一是制备具有超亲水性质的纳孔膜以抵御有机污染物的污染,实现高效、稳定的分子分离.在本文中,我们通过全膜交联的方法在保持水凝胶纳孔膜超亲水性质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其机械强度,制备了高强度超亲水纳孔膜.该膜实现了有机分子的高效分离,水通量达到220 L m^(-2)h^(-1)bar^(-1),考马斯亮蓝(CBB)截留率达到~99.9%,分子/盐(CBB/Na_(2)SO_(4))选择性达到747.在以腐殖酸为污染物的分子分离中,该膜表现出优异的抗污染性能,通量恢复率接近100%.该膜还具有出色的抗压性能,在高达8 bar的跨膜压力下保持了稳定的分子分离性能.本工作为制备超亲水纳孔膜实现有机分子废水的高效分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 压力 抗污染性能 分离性能 分离技术 高效分离 抗压性能
原文传递
PEO正渗透膜的制备与表征
17
作者 丁晓莉 康特 +1 位作者 陈晓露 张玉忠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16,共6页
为提高正渗透膜的抗污染性能,以O,O′-二(2-氨基丙基)聚丙二醇-嵌段-聚乙二醇-嵌段-聚丙二醇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水相、油相反应单体在聚砜基膜上进行界面聚合,制备聚环氧乙烷(PEO)亲水型聚酰胺正渗透膜(PSf-Jeff/TMC复合膜),采用红... 为提高正渗透膜的抗污染性能,以O,O′-二(2-氨基丙基)聚丙二醇-嵌段-聚乙二醇-嵌段-聚丙二醇和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水相、油相反应单体在聚砜基膜上进行界面聚合,制备聚环氧乙烷(PEO)亲水型聚酰胺正渗透膜(PSf-Jeff/TMC复合膜),采用红外光谱、X光电子能谱和水接触角等手段研究选择分离层的化学结构和亲水性能,考察界面聚合时间、反应单体浓度和后处理温度等制备条件对正渗透膜渗透分离性能的影响,并以牛血清蛋白作为污染物分析其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聚合时间30 s、TMC质量浓度1.5 mg/m L、水相单体质量分数3%、热处理温度为60℃时所制备的PSf-Jeff/TMC正渗透膜,在1 mol/L氯化钠、室温条件下测得水通量1.75 L/(m^2·h),反向盐通量140 g/(m^2·h);与间苯二胺复合膜PSf-MPD/TMC相比,PSf-Jeff/TMC复合膜接触角更小,亲水性能更好,具有一定的抗污染性能,通量恢复率达到9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渗透 PEO 界面聚合 亲水 渗透分离性能 抗污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体系下醋酸纤维素/聚醚砜共混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8
作者 孙中华 赵高杰 +1 位作者 陈夫山 王爱艾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6-52,共7页
为提高纯聚醚砜(PES)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能力,以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DMAc/LiCl)体系为溶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醋酸纤维素(CA)/聚醚砜(PES)共混膜.探讨和分析了成膜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膜纯水通量... 为提高纯聚醚砜(PES)膜的亲水性和抗污染能力,以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DMAc/LiCl)体系为溶剂,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 K30)为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醋酸纤维素(CA)/聚醚砜(PES)共混膜.探讨和分析了成膜过程中的各种因素对膜纯水通量和BSA(牛血清蛋白)截留性能的影响.确定CA/PES共混膜的最佳铸膜条件为:聚醚砜质量分数18%,PVP K30的质量分数4%,醋酸纤维素质量分数3%,预蒸发时间为20s.对共混膜进行了SEM形貌结构、热稳定性、接触角测试、BSA抗污染性能和共混相容性分析表征.结果表明,DMAc/LiCl体系下制备的CA/PES共混膜亲水性和BSA抗污染性能高于纯PES膜,CA/PES共混体系为部分相容体系,CA/PES共混膜的高温热稳定性稍有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抗污染性能 共混 亲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水荷电超滤膜的制备及对腐殖酸的分离性能
19
作者 黄健 舒增年 《水处理信息报导》 2016年第3期52-52,共1页
为改善聚醚砜(PES)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和提高对腐殖酸(HA)的截留率,以介孔二氧化硅(MS)为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亲水性PES/MS复合超滤膜,并对膜表面进行荷电改性。研究了MS对膜的断面结构、表面化学性质和过滤性能的影响... 为改善聚醚砜(PES)超滤膜的抗污染性能和提高对腐殖酸(HA)的截留率,以介孔二氧化硅(MS)为添加剂,采用相转化法制备了亲水性PES/MS复合超滤膜,并对膜表面进行荷电改性。研究了MS对膜的断面结构、表面化学性质和过滤性能的影响,考察了荷电改性PES/MS超滤膜对水中HA的分离性能以及溶液pH值、离子强度和钙离子浓度等因素对荷电膜超滤过程的影响。SEM表征结果显示,MS颗粒在PES/MS复合膜的表面分散均匀,膜孔的连通性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电超滤 分离性能 亲水 腐殖酸 制备 介孔二氧化硅 表面化学性质 抗污染性能
原文传递
氧化石墨烯与纳米TiO_2改性PVDF膜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叶挺进 李冬梅 +1 位作者 刘贝 江鹏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9-43,共5页
自制氧化石墨烯(GO)与纳米TiO_2复合改性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简称GOTiO_2改性PVDF膜),测定其表面功能特性,考察其对微污染物腐殖酸(HA)的截留特性与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GO-TiO_2改性PVDF膜的静态水接触角下降为38. 6°±1. 2&... 自制氧化石墨烯(GO)与纳米TiO_2复合改性PVDF中空纤维超滤膜(简称GOTiO_2改性PVDF膜),测定其表面功能特性,考察其对微污染物腐殖酸(HA)的截留特性与抗污染性能。结果表明:GO-TiO_2改性PVDF膜的静态水接触角下降为38. 6°±1. 2°(原膜为80. 6°±1. 8°),表面亲水性能得到很大改善。改性后膜表面富含大量的—COOH、—OH等亲水性基团,亲水性表面为GO-聚酰胺-TiO_2复合结构。GO-TiO_2改性PVDF膜的通量衰减率得到显著改善,其通量总衰减率下降到35. 6%(改性前总衰减率为51. 2%);改性膜不可逆衰减率大幅下降,约为原膜的1/4。改性膜抗污染性能明显改善,其对HA的静态吸附量由改性前的295. 0 mg/m2下降到158. 6 mg/m2。水力反冲洗能使GO-TiO_2改性PVDF膜的通量恢复率达到94%,而原膜只有69%。GO-TiO_2改性PVDF膜的截留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其对HA的截留率从81. 0%上升到90. 1%,过滤周期延长了约2. 5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PVDF 氧化石墨烯 纳米TIO2 亲水 截留性能 抗污染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