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孔支撑膜的次临界通量运行特征及膜污染阻力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蕾 汪正霞 +1 位作者 马春燕 杨波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45,共5页
以自制的五孔支撑中空纤维膜为研究对象。采用五孔和单孔膜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在次临界通量的运行下考察膜污染特性。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5h,MLSS为4g/L,曝气量为200L/h的操作条件下,采用通量阶式递增法测得五孔膜和单... 以自制的五孔支撑中空纤维膜为研究对象。采用五孔和单孔膜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模拟印染废水,在次临界通量的运行下考察膜污染特性。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5h,MLSS为4g/L,曝气量为200L/h的操作条件下,采用通量阶式递增法测得五孔膜和单孔膜的临界涵量区域分别为18~21L/(m^2·h)和15~18L/(m^2·h);在10L/(m^2·h)的次临界通量下运行两组膜组件,五孔膜和单孔膜的稳定运行时间分别为13d和9d;通过对膜阻力的计算分析,发现五孔膜和单孔膜的总阻力值分别为57.04×10^11m^-1和68.45×10^11m^-1。膜阻力主要由浓差极化阻力和滤饼层阻力造成,且五孔膜的浓差极化阻力所占的比例大于单孔膜,而滤饼层阻力的比例小于单孔膜,因此五孔膜较单孔膜耐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孔支撑中空纤维 次临界通量 膜污染阻力 生物反应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形中空纤维超滤膜处理高浓度废水时Dean旋流对膜污染阻力的削弱作用
2
作者 孙余凭 霍彦强 顾瑾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32,共6页
根据Dean旋流原理,以洗毛废水为高浓度废水,用螺旋形中空纤维超滤膜研究透膜压差、膜面流速、料液浓度、Dean参数等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透膜压差△P为80kPa,膜面流速V为0.68m/s,螺距b为5mm,螺径dc为25mm,处... 根据Dean旋流原理,以洗毛废水为高浓度废水,用螺旋形中空纤维超滤膜研究透膜压差、膜面流速、料液浓度、Dean参数等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0℃,透膜压差△P为80kPa,膜面流速V为0.68m/s,螺距b为5mm,螺径dc为25mm,处理水质为CODcr46365mg/L、羊毛脂12g/L、pH=8.0、总固体浓度20158mg/L时,螺旋形膜透过液通量J是直形膜的1.6~1.96倍,阻力Rf比直形膜降低60%以上.在Dean参数的构成中,提高试验温度和减小螺距对膜污染阻力的削弱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形 Dean旋流 高浓度废水 膜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错流微滤处理葡萄酒及微滤膜的污染阻力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刘雪春 高以? +3 位作者 岳春娟 姚仕仲 刘淑秀 钱英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12-15,共4页
研究了国产平板式微滤膜及错流微滤膜组件和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的中空纤维错流微滤膜组件处理半干红葡萄酒的效果。考察了不同膜材料、不同孔径的平板式微滤膜组件及中空纤维错流微滤膜组件的透水性能、抗污染性能及其膜的清洗效果,并... 研究了国产平板式微滤膜及错流微滤膜组件和日本旭化成株式会社的中空纤维错流微滤膜组件处理半干红葡萄酒的效果。考察了不同膜材料、不同孔径的平板式微滤膜组件及中空纤维错流微滤膜组件的透水性能、抗污染性能及其膜的清洗效果,并对平板式错流微滤膜组件和中空纤维错流微滤膜组件处理葡萄酒的浊度、色度及主要理化指标进行了分析和对比,证实了采用错流微滤膜处理半干红葡萄酒的可行性。同时采用Darcy定律对膜污染阻力进行了半定量分析,确定了膜污染阻力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微滤 处理 葡萄酒 膜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决明子水提液微滤过程中膜通量和膜污染阻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宋忠兴 唐志书 +1 位作者 刘红波 崔春利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74-1778,共5页
目的探究陶瓷膜微滤决明子Cassia Semen水提液影响膜通量(J)和膜污染阻力(R_f)的因素。方法以决明子水提液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以R_f和J的综合加权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无机陶瓷膜微滤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并... 目的探究陶瓷膜微滤决明子Cassia Semen水提液影响膜通量(J)和膜污染阻力(R_f)的因素。方法以决明子水提液为研究对象,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以R_f和J的综合加权评分为评价指标,优化无机陶瓷膜微滤过程的最佳工艺参数;并对膜微滤过程中4个主要工艺参数与R_f和J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最佳膜微滤工艺条件:无机陶瓷膜孔径为0.2μm、料液质量浓度50.0 g/L、跨膜压差0.1 MPa、膜面流速3.32 m/s;微滤膜孔径对R_f和J的影响具有显著性。结论工艺条件对决明子水提液膜微滤过程中的J和R_f具有重要的影响;4种工艺参数对膜微滤过程R_f与J的影响主次顺序为膜孔径>跨膜压差>料液质量浓度>膜面流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决明子水提液 微滤 通量 膜污染阻力
原文传递
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中投加沸石对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金玉兰 吴志超 顾国维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0,36,共3页
在一体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过程中,通过投加不同浓度沸石粉可以实现对膜污染的控制。主要考察在清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中,膜污染阻力随沸石投加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一定量沸石的投加使膜污染阻力随时... 在一体式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过程中,通过投加不同浓度沸石粉可以实现对膜污染的控制。主要考察在清水和活性污泥混合液中,膜污染阻力随沸石投加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试验结果表明,一定量沸石的投加使膜污染阻力随时间的增长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试验同时探讨了沸石最佳投加量和沸石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污水 一体式平板 沸石 膜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UF处理含蛋白质类溶液过程中的膜污染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孙丽华 段茜 +2 位作者 俞天敏 田海龙 张雅君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5-28,共4页
使用粉末活性炭(PAC)-超滤(UF)组合工艺处理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研究了不同PAC投量下组合工艺的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PAC本身对膜污染无明显贡献,PAC吸附BSA后使得膜通量急剧下降;PAC对改善BSA溶液通过超滤的膜通量和膜污染阻力均... 使用粉末活性炭(PAC)-超滤(UF)组合工艺处理牛血清白蛋白(BSA)溶液,研究了不同PAC投量下组合工艺的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PAC本身对膜污染无明显贡献,PAC吸附BSA后使得膜通量急剧下降;PAC对改善BSA溶液通过超滤的膜通量和膜污染阻力均有一个最佳投加值;PAC在膜表面形成的滤饼层对膜通量改善作用明显;PAC滤饼层主要形成可逆污染,而水中BSA则是不可逆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末活性炭 超滤 蛋白质 通量 膜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曝气强度及间歇方式对SMBR膜阻力变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王珂 高小波 杨永哲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2-115,119,共5页
实验采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对某石化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曝气强度和间歇方式对SMBR膜阻力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曝气强度分别为7.5、15、30 m3/(m3·h)时,跨膜压差(TMP)达到TMPmax(12 k Pa)的时间分别为12.17、15.67、... 实验采用浸没式膜生物反应器(SMBR)对某石化废水进行处理,研究了曝气强度和间歇方式对SMBR膜阻力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曝气强度分别为7.5、15、30 m3/(m3·h)时,跨膜压差(TMP)达到TMPmax(12 k Pa)的时间分别为12.17、15.67、29.33 h;TMP变化速率K分别由2.55、2.45、2.13 Pa/s上升到5.47、5.06、3.87 Pa/s;不可逆污染的阻力分别为41.0×109、52.4×109、100×109 m-1。采用3种不同运行方式(运行-间歇9 min-1 min、8 min-2 min、7min-3 min)时,达到TMPmax的时间分别为11.67、24.67、29.33 h,K分别由0.79、2.55、2.14 Pa/s上升到2.12、3.14、3.87Pa/s,总处理水量分别为17.33、33.66、33.87 L。因此,曝气强度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膜污染速率,但会引起膜阻力构成特征的变化。延长间歇时间可以缓解膜污染速率并提升系统的总处理水量,但是间歇时间过长,对总处理水量的提升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生物反应器 间歇方式 曝气强度 膜污染阻力 压差变化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末活性炭吸附对超滤膜处理再生水膜污染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孙丽华 阳兵兵 +2 位作者 段茜 贺宁 俞天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1期265-270,共6页
利用粉末活性炭-超滤(PAC-UF)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腐殖酸(humic acid,HA)溶液,主要考察在不同的PAC投加量工况下对膜通量的影响、膜污染阻力变化、Hermia经典过滤堵塞模型拟合和膜污染趋势分析情况。结果表明,PAC颗粒本身几乎... 利用粉末活性炭-超滤(PAC-UF)组合工艺处理污水厂二级出水中腐殖酸(humic acid,HA)溶液,主要考察在不同的PAC投加量工况下对膜通量的影响、膜污染阻力变化、Hermia经典过滤堵塞模型拟合和膜污染趋势分析情况。结果表明,PAC颗粒本身几乎不会影响膜通量的下降,处理腐殖酸类有机溶液的PAC最佳投加量为20mg/L;腐殖酸导致的膜污染以不可逆膜污染为主,其与滤饼层污染模型的拟合度最好;将超滤阶段分为初期黏附阶段与后期黏聚阶段,初期阶段导致的膜通量下降更加剧烈,后期阶段形成的滤饼层有效的拦截有机物避免直接接触超滤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粉末活性炭 膜污染阻力 污染模型 污染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C-UF组合工艺去除水中腐殖质类有机物效能及膜污染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孙丽华 俞天敏 +1 位作者 冯萃敏 张雅君 《市政技术》 2015年第3期124-127,共4页
研究了采用PAC-UF组合工艺处理含有腐殖酸的水时,PAC投加量对膜通量、有机物去除率和膜污染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去除率随PAC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膜通量在低PAC投加量下得到提高,在高PAC投加量下降低;水中腐殖质类有机物主要造... 研究了采用PAC-UF组合工艺处理含有腐殖酸的水时,PAC投加量对膜通量、有机物去除率和膜污染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物去除率随PAC投加量的增加而提高;膜通量在低PAC投加量下得到提高,在高PAC投加量下降低;水中腐殖质类有机物主要造成不可逆膜污染;PAC投加量为20 mg/L时,能有效降低不可逆污染阻力,缓解膜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粉末活性炭 腐殖酸 通量 膜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冶炼废水SNDMBR过程膜阻力和清洗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邓书妍 罗智江 +2 位作者 简陈生 王汝胜 钟常明 《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5期11-16,共6页
对同步硝化反硝化膜生物反应系统(SNDMBR)处理钨冶炼废水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阻力及膜污染后的清洗.结果表明,短期运行条件下膜污染阻力主要以沉积阻力为主,占总阻力的91.7%,其中外部污染阻力和凝胶极化阻力分... 对同步硝化反硝化膜生物反应系统(SNDMBR)处理钨冶炼废水过程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阻力及膜污染后的清洗.结果表明,短期运行条件下膜污染阻力主要以沉积阻力为主,占总阻力的91.7%,其中外部污染阻力和凝胶极化阻力分别占到了35.6%和56.1%;长期运行条件下,随着初始压力的增加,膜有效运行时间缩短,且随运行时间的延长,内部污染阻力和凝胶极化阻力略有增加,但沉积阻力仍然占总阻力的80%以上;采用曝气清洗+超声波清洗+NaClO清洗+NaOH清洗+HCl清洗的组合清洗方式膜通量恢复率可达9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DMBR 膜污染阻力 清洗 钨冶炼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井水处理中聚丙烯酰胺残留物对反渗透膜污染的贡献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中权 毛维东 +2 位作者 肖艳 郑彭生 马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2期986-992,共7页
矿井水预处理单元一般采用混凝沉淀(澄清)过滤工艺去除悬浮物,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应用于矿井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但PAM反应后残余的丙烯酰胺单体(AM)对人体有害,还会造成后续膜分离工艺的膜污染。矿井水深... 矿井水预处理单元一般采用混凝沉淀(澄清)过滤工艺去除悬浮物,聚丙烯酰胺(PAM)作为一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广泛应用于矿井水混凝沉淀处理工艺。但PAM反应后残余的丙烯酰胺单体(AM)对人体有害,还会造成后续膜分离工艺的膜污染。矿井水深度处理单元常采用机械过滤(或超滤)+反渗透(RO)工艺除盐,而二次机械过滤对AM去除率较低(<15%),对后续反渗透膜污染风险较大。为了探求矿井水预处理单元PAM残留物AM对后续膜分离单元RO膜污染的贡献,采用L9(34)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分别研究了矿井水RO膜污染影响因素和AM质量浓度对反渗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AM质量浓度在0.005~0.050 mg/L、硬度1.02~5.44 mmol/L、电导率1320~3560μS/cm的因素取值内,对RO膜污染阻力影响的显著性关系为硬度>AM>电导率,硬度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特别显著,AM质量浓度对膜污染阻力的影响显著,AM质量浓度是引发膜污染的重要因素。在AM质量浓度为0.005~0.050 mg/L,随着AM质量浓度的增加,部分AM附着于膜表面并加剧膜污染,RO膜通量减小,由12.02 L/(m2·h)下降至8.18 L/(m2·h),衰减率为31.9%;膜污染阻力增大,由1.96×1012 m-1增加到3.43×1012 m-1,增长率达75%;AM质量浓度对RO脱盐率的影响较小。含有AM的污染膜面表观凹凸感强,膜表面有颗粒物堆积,主要为钙盐结垢,AM对RO膜的污染与化学污染耦合进行,采用质量分数为2%柠檬酸进行化学清洗可有效恢复膜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井水处理 聚丙烯酰胺(PAM) 丙烯酰胺(AM) 反渗透 超滤 污染 膜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莲心碱与叶绿素膜分离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晓静 刘青山 钱树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研究了用膜分离技术进行莲心碱的提取。将待分离的料液进行了必要的预处理,重点考察了料液pH值和稀释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比较了4种不同材质膜过滤料液时的稳定渗透通量、莲心碱回收率和叶绿素截留率情况,并利用膜阻力分析法得出污... 研究了用膜分离技术进行莲心碱的提取。将待分离的料液进行了必要的预处理,重点考察了料液pH值和稀释浓度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比较了4种不同材质膜过滤料液时的稳定渗透通量、莲心碱回收率和叶绿素截留率情况,并利用膜阻力分析法得出污染膜的各阻力构成。实验结果表明,当pH值在3.0左右、叶绿素浓度在1.68~2.52 g/L时,莲心碱的分离效果最佳;由于聚醚砜膜有高通量、高分离效果,因此选择聚醚砜膜分离料液;阻力构成的分析结果表明,沉积层阻力Rc(38.6%)、膜阻力增加△Rm(26.9%)及浓差极化阻力Rp(22.8%)都是过滤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 莲心碱醇提取液 污染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好氧颗粒污泥减缓MBR膜污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鑫 于思伟 +3 位作者 郏江辉 包罗 朱勤燕 李新冬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8-33,共6页
膜污染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膜生物反应器(MBR)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引入好氧颗粒污泥(AGS)则是控制膜污染的一种新途径。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对MBR混合液特性的影响,将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AGMBR)与传统MBR对比分析,系统阐述了AGMBR中... 膜污染问题一直以来都是膜生物反应器(MBR)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引入好氧颗粒污泥(AGS)则是控制膜污染的一种新途径。介绍了好氧颗粒污泥对MBR混合液特性的影响,将好氧颗粒污泥膜生物反应器(AGMBR)与传统MBR对比分析,系统阐述了AGMBR中膜污染情况和其膜阻力分布,以及AGS的特性(颗粒污泥粒径分布、胞外聚合物成分及含量)对MBR膜污染的控制效果,并深入探究AGS缓解膜污染的机理。研究表明,调节好氧颗粒污泥粒径,控制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与胞外聚合物(EPS)的含量以维持颗粒污泥稳定性可显著降低膜污染速率,延长膜组件的使用寿命。通过引入成熟稳定的AGS来改善污泥混合液特性对于MBR中膜污染控制前景广阔,然而AGMBR的工程化应用还有待深入研究,维持AGS的稳定性及进一步明确AGS对MBR膜组件的影响在未来仍是重要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好氧颗粒污泥 生物反应器 污染 膜污染阻力 粒径 胞外聚合物
原文传递
好氧MBR处理垃圾渗滤液中膜面优势污染物及污染阻力 被引量:3
14
作者 崔喜勤 林君锋 +1 位作者 申欢 金奇庭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80-1984,共5页
将好氧MBR处理垃圾渗滤液装置中的污泥混合液进行合理分离,通过死端过滤实验和膜污染阻力测定实验,以确定MBR中造成膜污染的优势污染物和优势污染阻力。实验结果表明,上清液中的胶体物质和大分子粘性有机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优势污染物;膜... 将好氧MBR处理垃圾渗滤液装置中的污泥混合液进行合理分离,通过死端过滤实验和膜污染阻力测定实验,以确定MBR中造成膜污染的优势污染物和优势污染阻力。实验结果表明,上清液中的胶体物质和大分子粘性有机物是造成膜污染的优势污染物;膜污染阻力主要由凝胶极化阻力和外部污染阻力构成,二者之和占总污染阻力的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反应器 污泥混合液 优势污染 膜污染阻力
原文传递
曝气量对混凝/气提/超滤膜组合工艺膜污染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郭灿 何美博 +3 位作者 李睿 刘宇 王帅 刘百仓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13-15,20,共4页
在超滤前进行混凝预处理可以减轻膜污染,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在混凝/超滤工艺中引入曝气,形成了混凝/气提/超滤组合水处理新工艺。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曝气量条件下的跨膜压差(TMP)、膜污染总阻力(Rt)以及膜污染指数(UMFI)... 在超滤前进行混凝预处理可以减轻膜污染,混凝/超滤组合工艺已得到广泛的认可。在混凝/超滤工艺中引入曝气,形成了混凝/气提/超滤组合水处理新工艺。通过试验分析不同曝气量条件下的跨膜压差(TMP)、膜污染总阻力(Rt)以及膜污染指数(UMFI),探讨了不同曝气量下的膜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混凝和曝气有利于减轻膜污染;并且随着曝气量的增加,TMP和Rt增长速率呈降低的趋势,UMFI值也逐渐减小。当曝气量从零增加到180 m L/min时,TMP和Rt的平均增长速率分别从0.211 k Pa/h和0.037×1012m^(-1)/h降低至0.065 k Pa/h和0.026×1012m^(-1)/h,UMFI值从0.001 18 m^2/L降低至0.000 30 m^2/L,膜污染程度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混凝 气提 压差 污染阻力 污染指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