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rs2488457位点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志涛 吴杰 +3 位作者 王萍 张姮 夏冰 黄晓东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462-1467,共6页
目的:本实验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22,PTPN22)启动子区-1123G/C及外显子10区+788G/A多态性与湖北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相关性,研究UC患者肠黏膜PTPN2... 目的:本实验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22,PTPN22)启动子区-1123G/C及外显子10区+788G/A多态性与湖北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相关性,研究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表达.方法:收集165例UC患者和30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TPN22基因-1123G/C和+788G/A位点多态性.实时定量PCR方法测定肠黏膜PTPN22mRNA表达.结果:UC患者PTPN22基因-1123G/C位点"CC+CG"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6.7%vs53.3%,P=0.005,OR=1.75,95%CI:1.18-2.60;41.5%vs33.5%,P=0.015,OR=1.41,95%CI:1.07-1.86),且与广泛性结肠炎相关(P=0.029).与缓解期UC患者比,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的水平显著增高(P=0.005).UC患者PTPN22基因-1123G/C基因型与肠黏膜PTPN22mRNA的水平无关.UC组+788G/A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PN22基因启动子区-1123G/C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与湖北汉族UC相关,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水平增高,提示PTPN22基因在UC遗传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体型22基因 溃疡性结肠炎 多态性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R基因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石翠娟 张克让 许琪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R(PTPRR)基因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MDD)及其内表型的关联性。方法收集中国北方汉族MDD患者517例(MDD组)和健康志愿者455人(对照组),采用时间飞行质谱技术检测研究对象PTPRR基因的11个单核苷酸... 目的探讨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R(PTPRR)基因多态性与重性抑郁障碍(MDD)及其内表型的关联性。方法收集中国北方汉族MDD患者517例(MDD组)和健康志愿者455人(对照组),采用时间飞行质谱技术检测研究对象PTPRR基因的11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位点的多态性,采用UNPHASED软件进行等位基因、基因型、单倍型及数量性状分析。结果单位点分析显示,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分布在MDD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0.05);单倍型分析显示,三位点单倍型rs1398599(C)-rs2175711(A)-rs4489789(T)(P=0.0023,OR=1.334,95%CI=1.104~1.612)和四位点单倍型rs11178391(C)-rs1398599(C)-rs2175711(A)-rs4489789(T)(P=0.0063,OR=1.281,95%CI=1.059~1.549)均显著增加MDD发病风险;数量性状分析显示,SNP rs2203231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别与韦氏记忆量表(WMS-R)的心智原始分(P=0.0038,P=0.0024)和心智量表分(P=0.0057,P=0.0038)以及图片原始分(P=0.0027,P=0.0015)和图片量表分(P=0.0035,P=0.002)显著相关。结论 PTPRR基因rs2203231多态性可能与MDD患者的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功能障碍相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性抑郁障碍 体型蛋白磷酸酶R基因 单核苷多态性 关联分析 内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育继 万远太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04-306,共3页
目的探讨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40例肝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PTPRO基因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10例正常肝组织和10例肝癌组织中P... 目的探讨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图像分析技术检测40例肝癌组织和10例正常肝组织中PTPRO基因蛋白的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10例正常肝组织和10例肝癌组织中PTPRO蛋白的表达。结果(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40例肝癌组织中PTPRO蛋白免疫组化阳性反应颗粒的平均光密度(0.1749±0.0152)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0.3523±0.0027),差异有显著性(P〈0.05);PT-PRO蛋白的表达与肝癌的组织分化有关(P〈0.05),与肿瘤直径的大小、性别无明显相关(P〉0.05);(2)western blot法结果显示,条带灰度扫描PTPRO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0.1381±0.0004)明显低于正常肝组织(0.4410±0.0026),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TPRO的表达缺失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可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体型蛋白磷酸酶o 免疫组化 蛋白免疫印迹 图像分析
原文传递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对人类果蝇相关基因钾通道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任莉 沈心远 林吉进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由人类果蝇相关基因(Human ether-a-go-go-related gene,HERG)编码的钾通道电流的改变可引起长QT综合征,HERG钾通道受到蛋白酪氨酸激酶和磷酸酶的调节,且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 目的由人类果蝇相关基因(Human ether-a-go-go-related gene,HERG)编码的钾通道电流的改变可引起长QT综合征,HERG钾通道受到蛋白酪氨酸激酶和磷酸酶的调节,且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2(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non-receptor type 12,PTPN12)具有负性调控HERG钾通道的作用。文中旨在探讨PTPN11对HERG钾通道电生理特性的影响。方法应用PCR技术,构建携带pc DNA3.1-PTPN11-EGFP的质粒;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将各质粒转染进入HEK293细胞;应用膜片钳技术,分别检测对照组(pc DNA3.0-HERG-EGFP单独转染HEK293细胞)、PTPN11过表达组(pc DNA3.0-HERG与pc DNA3.1-PTPN11-EGFP共转染HEK293细胞)以及抑制剂组(pc DNA3.0-HERG与pc DNA3.1-PTPN11-EGFP共转染HEK293细胞基础上加入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正钒酸钠)的HERG钾通道的脉冲电流最大电流密度、尾电流最大电流密度及去激活时间常数Tau等。结果成功构建了pc DNA3.1-PTPN11-EGFP质粒。在荧光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各组中带有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的质粒表达。膜片钳检测发现,PTPN11过表达组的脉冲电流最大电流密度[(31.85±5.54)p A/p F]、尾电流最大电流密度[(73.82±11.31)p A/p F]较对照组[(45.92±3.18)、(108.43±7.98)p A/p F]均降低(P<0.05);而抑制剂组脉冲电流、尾电流最大电流密度[(48.08±4.32)、(120.06±8.02)p A/p F]较对照组与PTPN11过表达组均明显增大(P<0.05)。PTPN11过表达组去激活时间常数Tau[(622.16±46.49)ms]较对照组[(440.70±49.49)ms]明显升高(P<0.05)。结论 PTPN11对心脏HERG钾通道的电流具有负性调控作用,而酪氨酸磷酸酶抑制剂能逆转PTPN11过表达的HERG钾通道电流的减小,这一发现为应用HERG钾通道的某些调控酶作为治疗长QT综合征的治疗思路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果蝇相关基因钾通道 蛋白磷酸酶体型11 片钳技术 长QT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水平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6mRNA的表达在克罗恩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
5
作者 陈志涛 吴杰 +3 位作者 张姮 黄晓东 王萍 刘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5年第3期192-194,共3页
目的:检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选择性剪切亚型PTPN22.6 mRNA 在克罗恩病(C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水平,研究 PTPN22.6 mRNA 表达状况与 C 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关系及其... 目的:检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选择性剪切亚型PTPN22.6 mRNA 在克罗恩病(CD)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水平,研究 PTPN22.6 mRNA 表达状况与 C 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方法分析50例 CD 患者和35例对照组 PBMCs 中PTPN22.6 mRNA 表达。分别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全自动红细胞沉降系统分析仪测定 CRP 和ESR 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D 患者 PBMCs 中 PTPN22.6 mRNA 的表达量升高(P <0.05)。活动期 CD 患者 PBMCs 中 PTPN22.6 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缓解期 CD 患者(P <0.05)。CD 患者 PBMCs 中 PTPN22.6 mRNA 表达量与 CRP 和 ESR 浓度呈正相关(r =0.356,P <0.01;r =0.512, P <0.01)。疾病行为与 CD 患者PBMCs中 PTPN22.6 mRNA 表达水平相关,梗阻型 CD 患者 PBMCs中 PTPN22.6 mRNA 表达量显著高于非狭窄非穿透型和穿透型 CD 患者(P <0.05)。结论CD 患者 PBMCs 中 PTPN22.6 mRNA 表达水平升高,高水平 PTPN22.6 mRNA 的表达不仅与梗阻型疾病行为和疾病活动状态相关,而且与 CRP 和 ESR 呈正相关,提示 PTPN22.6可能在 CD 免疫学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体型22基因 克罗恩病 外周血单核细胞 表达 红细胞沉降率 C反应蛋白
原文传递
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少英 吴华聪 +2 位作者 王辉林 王维 陈静 《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4年第5期28-33,共6页
目的探讨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基因不同甲基化状态的乳腺癌细胞株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CF-7、MDA-MB-231和Hs578t乳腺癌细胞株中PTPRO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状态,并用RT-PCR法检测PTPRO mRNA表... 目的探讨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基因不同甲基化状态的乳腺癌细胞株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CF-7、MDA-MB-231和Hs578t乳腺癌细胞株中PTPRO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状态,并用RT-PCR法检测PTPRO mRNA表达。采用MTT法检测MCF-7、MDA-MB-231和Hs578t乳腺癌细胞株对0.000 6、0.003 0、0.015 0、0.075 0、0.375 0、1.875 0、9.350 0、46.750 0、234.000 0 mmol/L紫杉醇的敏感性,以及对细胞株进行去甲基化实验后紫杉醇抑制率的改变。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在检验方差齐性的前提下,多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株中PTPRO基因甲基化,而乳腺癌Hs578t细胞株中PTPRO基因无甲基化。用紫杉醇处理细胞株后再检测PTPRO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显示MCF-7、MDA-MB-231细胞株PTPRO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降低[(0.861±0.109)比(0.037±0.019),t=23.326,P=0.000;(0.758±0.114)比(0.086±0.010),t=16.109,P=0.000]。并且,MCF-7、MDA-MB-231细胞株经5-杂氮脱氧胞嘧啶(DAC)处理后,PTPRO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AC处理前[(0.033±0.006)比(0.166±0.016),t=28.338,P=0.000;(0.052±0.006)比(0.587±0.087),t=17.257,P=0.000],其表达水平与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状态有关。紫杉醇对MDA-MB-231、MCF-7及Hs578t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52、5.87和4.52 mmol/L。不同浓度紫杉醇对Hs578t细胞株的抑制率均比MCF-7和MDA-MB-231细胞株高(F=129.93、182.40、46.26、49.26、33.60、80.31、160.05、69.96、79.98,P均=0.000)。去甲基化实验显示:DAC处理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后,不同浓度紫杉醇对细胞株的抑制率与处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CF-7:t=14.195、8.328、7.042、6.385、5.450、8.557、4.788、13.351、11.887,P均<0.050;MDA-MB-231:t=16.324、30.443、9.177、12.694、9.528、11.912、10.260、18.109、3.754,P均<0.050)。结论 PTPRO基因甲基化是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常见现象;紫杉醇可影响PTPRO基因启动子Cp G岛的甲基化状态,并且对无PTPRO基因甲基化的乳腺癌细胞株杀伤率更高;PTPRO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影响乳腺癌细胞株对紫杉醇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结合体型蛋白磷酸酶o 甲基化 乳腺肿瘤 化疗敏感性
原文传递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1123G/C多态性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1
7
作者 陈志涛 吴杰 +5 位作者 王萍 张姮 姜挺 夏冰 孙琛明 刘璟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19-723,共5页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PTPN22)启动子区-1123G/C和外显子10区+788G/A多态性与湖北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检测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表达。方法:收集105例UC患者和20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 目的:研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基因(PTPN22)启动子区-1123G/C和外显子10区+788G/A多态性与湖北汉族溃疡性结肠炎(UC)的相关性,检测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表达。方法:收集105例UC患者和200名健康对照者,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PTPN22基因-1123G/C和+788G/A位点多态性。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肠黏膜PTPN22mRNA表达。结果:UC患者PTPN22基因-1123G/C位点C等位基因和"CC+CG"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42.4%比32.5%,P=0.016,OR=1.53,95%CI:1.08-2.16;67.6%比51.5%,P=0.009,OR=1.93,95%CI:1.18-3.16),且与广泛性结肠炎相关(P=0.035)。活动期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的水平显著高于缓解期UC患者(P=0.005)。UC患者PTPN22基因-1123G/C多态性与肠黏膜PTPN22mRNA的水平无关。UC组+788G/A基因型频率与对照组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TPN22基因启动子区-1123G/C位点C等位基因与湖北汉族UC相关,活动性UC患者肠黏膜PTPN22mRNA水平增高,提示PTPN22基因在UC遗传免疫发病机制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体型22基因 溃疡性结肠炎 多态性 表达
原文传递
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2基因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黄华 王宽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5-80,共6页
目的基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和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数据库分析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2基因(PTPN1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CGGA数据库(325例)和TCGA数据库(636例)中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 目的基于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图谱计划(CGGA)和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CGA)数据库分析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2基因(PTPN12)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CGGA数据库(325例)和TCGA数据库(636例)中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RNA测序数据。分析不同世界卫生组织(WHO)肿瘤级别、四分型亚型、异柠檬酸脱氢酶(IDH)突变状态、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的患者PTPN12表达量的差异。根据PTPN12的表达量将患者分为PTPN12高表达组和PTPN12低表达组,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存差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法判断PTPN12对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作用。进一步通过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及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基因相关的功能以及有关的通路。结果两数据库中,PTPN12的表达量均随脑胶质瘤病理级别的升高而升高(均P<0.01);与IDH突变型比较,IDH野生型中PTPN12表达量升高(均P<0.01);MGMT启动子非甲基化者PTPN12表达量高于MGMT启动子甲基化者(均P<0.01);PTPN12在经典型、间质型、神经元型以及前神经元型中表达量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间质型中表达量最高(均P<0.01)。两数据库中,PTPN12高表达者均比低表达者的生存期短(均P<0.01)。两个数据库中,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均显示,PTPN12表达量为脑胶质瘤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CGGA数据库中,HR=1.433,95%CI:1.094~1.876,P=0.009;TCGA数据库中,HR=1.588,95%CI:1.018~2.477,P=0.042)。GO分析结果显示,PTPN12表达量正相关的基因更多地富集在增殖、凋亡、黏附、蛋白水解、免疫反应、血管生成、药物反应、缺氧反应、肿瘤细胞G2/M期的转化、肿瘤细胞G1/S期的转化等多个与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的功能上。KEGG分析结果显示,与PTPN12表达量呈正相关的基因更多地富集在肿瘤相关通路、PI3K-Akt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肿瘤坏死因子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通路、p53通路、凋亡通路以及细胞周期通路上。结论不同WHO肿瘤级别的脑胶质瘤患者PTPN12表达量不同,PTPN12表达量可独立用于脑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判断,且与多个脑胶质瘤恶性进展相关的功能和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基因组学 预后 体型蛋白磷酸酶12
原文传递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浆 RUNX3、RASSF1A、3-OST-2、DAPK、PTPRO 基因甲基化状态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曹丽 孙阳阳 +3 位作者 曹若琼 张毅 王建飞 钟理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3期84-87,共4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抑癌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SF1A)、3-0-硫基转移酶-2(3-OST-2)、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膜结合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等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浆抑癌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RASSF1A)、3-0-硫基转移酶-2(3-OST-2)、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膜结合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等基因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状态。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PCR技术对63例NSCLC患者血浆中RUNX3、RASSF1A、3-OST-2、DAPK、PTPRO基因是否甲基化进行观察,并以25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 NSCLC患者血浆中甲基化RUNX3、RASSF1A、3-OST-2、DAPK、PTPRO基因检出率分别为46.0%、50.8%、26.9%、34.9%、41.3%;健康人血浆中甲基化PTPRO基因检出率为12.0%,而甲基化RUNX3、RASSF1A、3-OST-2、DAPK均未检出;两者甲基化RUNX3、RASSF1A、3-OST-2、DAPK、PTPRO基因检出率相比,P均<0.05。NSCLC患者血浆中上述5种甲基化基因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为88.9%、特异度为88.0%。血浆甲基化RUNX3基因检出率与NSCLC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以及分化程度有关(P均<0.05);甲基化RASSF1A基因检出率与NSCLC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结论 NSCLC患者血浆中甲基化RUNX3、RASSF1A、3-OST-2、DAPK、PTPRO基因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人。联合检测血浆中甲基化RUNX3、RASSF1A、3-OST-2、DAPK、PTPRO基因有可能会有助于NSCLC的早期诊断及其生物学行为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癌基因 runt相关转录因子3基因 ras相关结构域家族基因1A 3-0-硫基转移酶-2基因 死亡相关 蛋白激酶基因 膜结合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基因 甲基化基因 基因启动子区域 肺肿瘤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RO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少英 吴华聪 罗荣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2370-2373,共4页
PTPRO基因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家族成员之一,是细胞增殖、分化、代谢、细胞与细胞间通讯、基因转录以及细胞存活等重要信号通路的媒介,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分裂周期、癌基因转化等多种过程,是新近发现的一个潜在抑癌基因,其在癌症... PTPRO基因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家族成员之一,是细胞增殖、分化、代谢、细胞与细胞间通讯、基因转录以及细胞存活等重要信号通路的媒介,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分裂周期、癌基因转化等多种过程,是新近发现的一个潜在抑癌基因,其在癌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多项研究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均存在PTPRO基因低表达,而且与其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并指出PTPRO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成为临床早期诊断及疾病监控的生物学指标,而逆转PTPRO基因的甲基化则可能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因此,PTPRO基因甲基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编码结合体型蛋白磷酸酶o(PTPRo 甲基化 肿瘤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N22基因多态性与自身免疫甲状腺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20
11
作者 于志云 张进安 +4 位作者 买尔哈巴 王宇 肖婉侠 全瑛 董宝宁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804-807,共4页
目的:检测PTPN2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中国人自身免疫甲状腺病(AITD)的相关性,并研究CTLA-4基因SNP与PTPN22 SNP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231例AITD患者,其中Graves’病(GD)149例,桥本甲状腺炎(HT)82例和131例... 目的:检测PTPN2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及其与中国人自身免疫甲状腺病(AITD)的相关性,并研究CTLA-4基因SNP与PTPN22 SNP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231例AITD患者,其中Graves’病(GD)149例,桥本甲状腺炎(HT)82例和131例健康对照者PT-PN22基因+1858 C>T及CTLA-4基因49A>G位点的基因型。采用SASP-PCR技术分析PTPN22基因启动子-1123G>C的基因型。结果:(1)PTPN22基因的+1858C>T位点不存在多态性;(2)PTPN22基因-1123G>C SNP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GD组与正常对照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40和0.013,OR值分别为1.44和2.33);(3)CTLA-4基因49A>G位点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在AITD组与正常组间有明显差异;(4)与携带PTPN22的G等位基因及CTLA-4的AA基因型者相比,携带PTPN22CC基因型与CTLA-4 AG或GG基因型者发生GD的OR值=3.31(95%CI:2.69-8.89)。结论:PTPN22基因启动子-1123G>C SNP与GD的发生相关,其CC基因型与CTLA-4基因的G等位基因对GD的发生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体型22基因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 单核苷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汉族肺结核患者PTPN22基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6
12
作者 肖海 杨洪毅 +2 位作者 张照婧 张言鹏 李晓文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检测河南汉族肺结核患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rs33996649与rs2488457位点的多态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河南汉族205例正常人和214肺结核患者PTPN22基因rs33996649与rs2488457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型... 目的:检测河南汉族肺结核患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rs33996649与rs2488457位点的多态性。方法: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河南汉族205例正常人和214肺结核患者PTPN22基因rs33996649与rs2488457位点的多态性,并进行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结果:河南汉族群体中未发现rs33996649位点多态性;肺结核组和对照组rs2488457位点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34,P=0.144),G/G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6,P=0.026)。结论:PTPN22基因rs33996649多态性与河南汉族肺结核发生无关;rs2488457的G/G基因型与河南汉族肺结核易感性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体型22基因 肺结核 基因多态性 河南汉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N11基因及幽门螺杆菌与广西柳州地区胃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龙海华 梁秀兰 +2 位作者 胡宏波 刘振鹏 贾安平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436-438,共3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的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广西柳州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胃癌组(238例)及健康对照组(112例)均来自广西柳州地区。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的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广西柳州地区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胃癌组(238例)及健康对照组(112例)均来自广西柳州地区。运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技术对Hp的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及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的单链构象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胃癌组Hp阳性率高于健康对照组(59.7%vs 48.2%,P<0.05)。胃癌组等位基因A频率低于对照组,等位基因G频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间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各基因型(G/G型、G/A型和A/A型)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G/G型比较,A/A型和G/A型胃癌易感性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A型:OR=0.399,95%CI 0.097~1.641;G/A型:OR=0.642,95%CI 0.397~1.039);但A/A型和G/A型合并后再与G/G型比较,含A基因者胃癌易感性显著降低(OR=0.620,95%CI 0.388~0.992)。结论广西柳州地区的人群中PTPN11第3内含子2460位点携带A基因者胃癌易感性低,而该位点为G/G型及Hp感染者胃癌的易感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体型11 幽门螺杆菌 胃癌 基因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LA-4、PTPN22基因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桥本甲状腺炎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应俊 邵海刚 +3 位作者 潘若望 李佩珍 张洪勤 曾兴业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346-349,353,共5页
目的:探讨CTLA-4外显子1+49A>G位点(rs231775)、PTPN22启动子-1123G>C位点(rs2488457)基因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桥本甲状腺炎(H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单一... 目的:探讨CTLA-4外显子1+49A>G位点(rs231775)、PTPN22启动子-1123G>C位点(rs2488457)基因多态性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桥本甲状腺炎(HT)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的方法,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及单一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PCR-SASP)比较150例桥本甲状腺炎组与120例正常人对照组之间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结果:HT组和对照组CTLA-4外显子1+49位点和PTPN22基因启动子-1123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经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TLA-4外显子1+49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HT的风险是A等位基因的1.616倍(OR=1.616,95%CI:1.142~2.285),PTPN22启动子-1123位点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HT的风险是G等位基因的1.459倍(OR=1.459,95%CI:1.034~2.059)。结论:CTLA-4外显子1+49A>G、PTPN基因启动子-1123G>C SNP与温州地区汉族人群HT的发生有相关性,CTLA-4外显子1+49G、PTPN22启动子-1123 C基因是HT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 蛋白磷酸酶体型22基因 基因多态性 桥本甲状腺炎 温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TPRK基因在上皮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
15
作者 陆惠芳 刘玲 +3 位作者 席晓薇 李双弟 杨懿霞 万小平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 探讨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K)基因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卵巢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间接法检测50例卵巢癌、13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4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10... 目的 探讨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RK)基因在良性、交界性和恶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与卵巢癌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间接法检测50例卵巢癌、13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14例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及10例正常卵巢上皮组织中PTPRK基因的表达,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比较卵巢癌患者PTPRK蛋白表达与五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 (1)良性、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和卵巢癌组中,PTPRK基因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9%、57.1%、18.0%。显著低于正常卵巢上皮组的表达率100%(P均<0.001)。卵巢癌组中PTPRK基因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P<0.001)和交界性上皮性卵巢肿瘤组(P<0.01)。(2)卵巢癌高分化组中PTPRK基因的表达率为62.5%.显著高于中分化组(18.8%)和低分化组(6.3%)(P<0.01)。卵巢癌淋巴结无转移组PTPRK基因的表达率为27.3%。显著高于无阳性表达的淋巴结有转移组(P<0.05)。(3)PTPRK基因表达阳性组与表达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46.7%,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PTPRK基因表达缺失发生在上皮性卵巢肿瘤组织中,肿瘤分化程度越低或者淋巴结已有转移则该基因表达缺失越明显。PTPRK基因可能是一种肿瘤抑制基因,其不同程度的表达缺失与上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型蛋白磷酸酶基因 卵巢肿瘤 淋巴转移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PTPN22基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孙志强 何玲 +3 位作者 谭大为 詹云 赵静 郑方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6期5087-5091,共5页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rs2476601、rs3811021和rs2488457共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和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共100例ITP患者(ITP组)和100例... 目的探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22(PTPN22)基因rs2476601、rs3811021和rs2488457共3个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方法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和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科共100例ITP患者(ITP组)和100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的外周血,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检测PTPN22基因+1858位点(rs2476601)和3′UTR区rs3811021位点,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检测启动子-1123位点(rs2488457)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TP患者与对照组PTPN22基因+1858位点均为C等位基因,未检测到T等位基因,无单核苷酸多态性(R620W)存在。PTPN22基因rs3811021位点TT、CT、CC共3个基因型在ITP患者中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686,P=0.158)。T等位基因、C等位基因在两组人群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828,P=0.093)。PTPN22基因-1123位点(rs2488457)GG、GC、CC 3种基因型在ITP中的频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2,P=0.406)。C等位基因和G等位基因在两组人群中的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4)。按性别因素分别比较ITP患者与对照者rs3811021和rs2488457两个SNP位点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证实ITP组和对照组女性人群中3种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男性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贵州汉族人群不存在PTPN22基因rs2476601的单核苷多态性;存在rs3811021和rs2488457位点的单核苷多态性,但无性别差异,且与ITP的发病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减少症 蛋白磷酸酶体型22基因 多态性 单核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N6基因对人食管鳞状细胞癌Eca109和Yes-2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磊 杨柳 +2 位作者 牛云峰 梁佳 沈素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73-279,共7页
目的:探讨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6(non-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6,PTPN6)基因在不同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Eca109、Yes-2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qPCR法检测不同食管鳞癌细胞株(TE1、Eca109... 目的:探讨非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6(non-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6,PTPN6)基因在不同食管鳞状细胞癌细胞株中的表达及其对Eca109、Yes-2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应用qPCR法检测不同食管鳞癌细胞株(TE1、Eca109、Kyse150、Kyse170、Yes-2)中PTPN6 m RNA的表达水平,以pcDNA3.1-PTPN6质粒分别瞬时转染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和Yes-2,应用qPCR和Wb法检测PTPN6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应用MTS、克隆形成实验、划痕实验和Transwell法检测过表达PTPN6基因对食管鳞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结果:PTPN6基因在5种食管鳞癌细胞侏中表达均明显下调(均P<0.05)。与转染空载体的对照组相比,经pcDNA3.1-PTPN6转染后,Eca109和Yes-2细胞均高水平表达PTPN6(P<0.05或P<0.01);过表达PTPN6基因后,Eca109和Yes-2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均明显被抑制(均P<0.05)。结论:PTPN6基因高表达能抑制食管鳞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其可能是影响食管鳞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状细胞癌 体型蛋白磷酸酶6基因 ECA109细胞 Yes-2细胞 增殖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与PTPN11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梁秀兰 胡宏波 +1 位作者 贾安平 刘振鹏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的238例及慢性胃炎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的胃黏膜标本,通过PCR检测Hp的尿素酶B亚单位(U... 目的探讨胃癌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基因多态性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胃镜检查诊断为胃癌的238例及慢性胃炎1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两组患者的胃黏膜标本,通过PCR检测Hp的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对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SCP)。并比较这些基因多态性在胃癌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结果胃癌组Hp阳性者为142例(59.66%),阴性者96例(40.34%);对照组Hp阳性者54例(48.21%),阴性者58例(51.79%),Hp感染率在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胃癌组和对照组PTPN11的等位基因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将G/A型和A/A型合并后与G/G型相比,G/G基因型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增加(OR=0.620,95%CI:0.388~0.992)。G/G基因型合并Hp阳性的个体相对于A基因携带者患胃癌的风险增加到0.52倍(OR=0.521,95%CI:0.274~0.990)。结论 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G/G基因型增加胃癌的发病风险,Hp感染与该位点G/G基因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蛋白磷酸酶体型11 基因多态性 螺杆菌 幽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RO在消化系统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德元 刘繁荣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08-911,共4页
受体型蛋白酪氨酸酶O(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O,PTPRO)是一种新型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细胞分裂、分化、凋亡、迁移、骨架动态平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PTPRO是一个抑癌因子,在肝癌、结肠癌、... 受体型蛋白酪氨酸酶O(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receptor type O,PTPRO)是一种新型的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在细胞分裂、分化、凋亡、迁移、骨架动态平衡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PTPRO是一个抑癌因子,在肝癌、结肠癌、淋巴癌等多种恶性肿瘤中异常表达。探索PTPRO在肿瘤中的作用机制可能对诊疗及预后均有重要意义。该文就PTPRO在食管癌、肝细胞癌、结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研究进展作一现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系统肿瘤 食管癌 肝细胞癌 结直肠癌 体型蛋白磷酸酶o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PN11和IL-4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广西柳州地区胃癌易感性的研究
20
作者 梁秀兰 胡宏波 +1 位作者 贾安平 刘振鹏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5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和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广西柳州地区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广西柳州地区238例胃癌患者及112例健康对照者,通过PCR检测H.pylori的尿素酶B... 目的探讨蛋白酪氨酸磷酸酶非受体型11(PTPN11)和白细胞介素4(IL-4)基因多态性及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广西柳州地区胃癌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广西柳州地区238例胃癌患者及112例健康对照者,通过PCR检测H.pylori的尿素酶B亚单位(UreB)基因,两步法聚合酶链反应(PCR-CTPP)对被研究者的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SNP),同时以半巢式聚合酶链式反应(Semi-nestedPCR)对IL-4-588位点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胃癌组和对照组H.pylori(+)者分别为142例(59.7%)和54例(48.2%),H.pylori(-)者分别为96例(40.3%)和58例(51.8%),H.pylori感染率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和对照组PTPN11基因、IL-4-588基因在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分布符合遗传平衡状态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的PT-PN11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PTPN11基因研究发现:与G/G型相比,G/A型和A/A型不能减低胃癌的发病风险;但将G/A型和A/A型合并后与G/G型相比,带有A基因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显著降低。对IL-4基因研究发现:与C/C型相比,C/T型和T/T型的个体患胃癌的风险在胃癌组和对照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且在对胃癌易感性的相关分析中该位点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结论广西柳州地区PTPN11基因第3内含子2460位点A基因携带者能明显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G/G基因型和H.pylori感染能增加胃癌的易感性,H.pylor感染与该位点G/G基因型之间存在交互作用,而IL-4-588基因多态性与广西柳州地区胃癌的发病风险无关,且在对胃癌易感性的相关分析中该位点多态性与H.pylori感染因素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体型11 白细胞介素4 胃癌 基因多态性 幽门螺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