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中西医治疗进展
1
作者 邓功俊 黄勇 《中医学》 2025年第1期246-252,共7页
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是膝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负担,也给医师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对该疾病的研究,临床上的治疗方案也越来越多,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案有保守治疗(如单纯抗生素治疗... 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是膝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增加患者负担,也给医师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对该疾病的研究,临床上的治疗方案也越来越多,目前常见的治疗方案有保守治疗(如单纯抗生素治疗、中医药治疗)、手术治疗等,本文对当前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中西医治疗进行综述,为临床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According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after knee replacement is one of the most serious complications after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 not only seriously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ncreasing the burden of patients, but also causing certain impact on doctors. With the research on this diseas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schemes have become more and more, and the common treatment schemes at present includ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such as simple antibiotic treatment,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surgical treatment, etc.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of periprosthetic joint infection after knee replacement surgery, providing certain reference for clinical research and clinical treat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 抗生素 中西医结合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续骨汤联合加压冷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及隐性失血的影响
2
作者 刘利民 王迎彬 +2 位作者 张猛 仉智广 宋京涛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观察益气续骨汤联合加压冷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及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晚期膝骨性关节炎首次行单侧TKA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于TKA术后给予加压冷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加... 目的:观察益气续骨汤联合加压冷疗法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镇痛及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选取因晚期膝骨性关节炎首次行单侧TKA治疗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于TKA术后给予加压冷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加压冷疗法基础上口服益气续骨汤治疗,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术后中医症候积分变化,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分别评价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和膝关节功能,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水平,比较两组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记录两组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治疗组中医症候积分及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HSS评分及Hb、Hct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术后疼痛控制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益气续骨汤联合加压冷疗法用于TKA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可使患者关节功能进一步恢复,同时减少术后隐性失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续骨汤 膝骨性关节 膝关节置换术 隐性失血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
3
作者 王丽莉 蒋昭盈 +1 位作者 安清春 张燕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ICMVT)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分析40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第3天是否出现ICMVT分为ICMVT组和非ICMVT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ICMVT)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回顾性分析40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第3天是否出现ICMVT分为ICMVT组和非ICMVT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KA术后发生IMCVT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407例患者,其中ICMVT组223例,占54.79%,非ICMVT组184例,占45.21%。单因素分析显示:ICMVT组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占比42.60%低于非ICMVT组的79.35%,年龄(66.25±6.78)岁、术后降钙素原(PCT)(0.12±0.19)ng/ml、术后白细胞介素-6(IL-6)(40.27±47.95)pg/ml高于非ICMVT组的(64.01±6.73)岁、(0.07±0.13)ng/ml、(20.29±29.06)pg/ml,术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30.78±2.68)s短于非ICMVT组的(31.64±4.43)s(P<0.05)。以单因素分析中P<0.05的因素作为自变量,以是否发生ICMVT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是TKA术后发生ICMVT的独立保护因素,术后PCT、术后IL-6高是TKA术后发生ICM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术后第1天下床活动是TKA术后发生ICMVT的独立保护因素,术后PCT、术后IL-6水平高是TKA术后发生ICMVT的独立危险因素。医护人员需密切监测患者的术后24 h内下床活动能力,监测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评估患者综合状况和ICMVT形成的风险,制定灵活个性化的防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孤立性小腿肌间静脉血栓形成 降钙素原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患者参与式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4
作者 刘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204-207,共4页
探讨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利用患者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择16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患者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优... 探讨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利用患者参与式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选择16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利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利用患者参与式护理模式,比较效果。结果 观察组各项指标,相比对照组,优势明显(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在早期功能锻炼中,参与式护理的有效应用,可为患者的锻炼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提供良好保证,有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还能控制患者的并发症,效果突出,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早期功能锻炼 患者参与式护理模式 膝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式下肢周径测量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
5
作者 代极静 甘玉云 +2 位作者 刘静 刘星 常俊 《安徽医专学报》 2025年第1期126-127,130,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式下肢周径测量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84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142例)和改良组(142例),常规组采用在髌骨上下缘15cm测量下肢周径,改良组采用在腓... 目的:探讨改良式下肢周径测量方法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284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常规组(142例)和改良组(142例),常规组采用在髌骨上下缘15cm测量下肢周径,改良组采用在腓骨小头上15 cm和下8 cm测量下肢周径,比较两种方法测量时长、测量时疼痛评分、患者满意度。结果:改良组测量时长短于常规组(P<0.01),改良组测量时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P<0.01),改良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1)。结论:改良式下肢周径测量方法可缩短测量时间、减轻患者测量时疼痛感,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周径 改良式测量方法 关节成形术 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敏化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的关系研究
6
作者 吴浩东 郭一顺 +4 位作者 徐超 姚舒馨 包焕利 尚磊 马建兵 《实用骨科杂志》 2025年第2期126-131,共6页
目的探究中枢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CS)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这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了2... 目的探究中枢敏化(central sensitization,CS)与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the Western Ontario and McMaster Universities,WOMAC)骨关节炎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这项前瞻性研究纳入了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接受初次单侧TKA的180例患者,男53例,女127例;年龄50~79岁,平均(64.8±5.9)岁。使用中枢敏化量表(central sensitization inventory,CSI)的A部分来评估术前CS。评估术前CSI与术后1年WOMAC评分之间的相关性,以及术后WOMAC评分与术前CSI严重程度之间的关联。此外,还评估了不同CSI严重程度与WOMAC评分各维度之间的关系。结果29例患者(16.1%)在术前有CS,术前CSI与术后WOMAC评分呈正相关(r=0.607,P<0.001)。术前CSI严重程度为中度或更高的患者,术后WOMAC评分显著高于术前CSI严重程度为亚临床或轻度的患者(P<0.001)。与亚临床组相比,中度或更高CSI严重程度的WOMAC评分各个维度得分显著较高(P<0.001)。结论术前CSI与TKA术后1年WOMAC评分呈显著正相关,对术前CS患者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TKA后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敏化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疼痛 膝关节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及其不良反应的影响
7
作者 彭洪凯 程桯 +5 位作者 单鹏程 王宏杰 许月泠 危一飞 温冠楠 白天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25年第2期169-174,共6页
目的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物用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2例。2组患者均应用术后常规镇痛方案;干预组于术后1~7 d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30... 目的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物用量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4例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2例。2组患者均应用术后常规镇痛方案;干预组于术后1~7 d加用经皮穴位电刺激,30 min/次,2次/d。分析2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的追加次数和阿片类镇痛药用量,以及2组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结果。结果干预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泵的追加次数和阿片类镇痛药物用量均低于常规组(P<0.05);干预组术后恶心症状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2组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1、7 d的实验室检查(WBC、PLT、SCr、BUN、ALT、AST)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减少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药物用量,减少镇痛药物应用后的部分不良反应,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药物 有效性 安全性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阶段性目标康复锻炼方案的建立及应用
8
作者 田凤娟 高金勇 +1 位作者 郑艳 张敏 《海南医学》 2025年第1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阶段性目标康复锻炼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行TKA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阶段性目标康复锻炼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行TKA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阶段性目标康复锻炼方案。两组患者均护理干预至出院,出院随访12周后回院复查。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随访12周后的康复锻炼依从性、恐动症Tampa评分(TSK)、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以及关节活动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康复锻炼依从性、TSK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后,两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均升高,TSK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评分为(55.03±6.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8.06±5.14)分,TSK评分为(35.88±4.81)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2.31±4.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后,两组患者HSS评分均升高,WOMAC评分均下降,且研究组患者HSS评分为(78.29±6.1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53±5.11)分,WOMAC评分为(40.09±7.6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8.15±5.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周后,两组患者的关节主动活动度、关节被动活动度均升高,且研究组患者关节主动活动度、关节被动活动度分别为(89.95±10.34)°、(115.37±14.0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3±8.53)°、(107.52±11.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目标康复锻炼方案能够提高TKA患者术后康复锻炼依从性,降低术后运动恐惧感,改善膝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 膝关节置换术 阶段性目标康复锻炼方案 依从性 运动恐惧 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拟三黄芒硝散外敷联合主动功能锻炼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9
作者 魏袁晔 陈顺喜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5年第2期279-281,共3页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目前临床中治疗重度、多间室膝骨关节炎的终极手段。该术式成熟有效,能够恢复下肢力线,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TKA术后疼痛、肿胀等因素影响早期康复锻炼,不利于膝... 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目前临床中治疗重度、多间室膝骨关节炎的终极手段。该术式成熟有效,能够恢复下肢力线,减轻疼痛,改善膝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但TKA术后疼痛、肿胀等因素影响早期康复锻炼,不利于膝关节功能恢复[1],使总体治疗效果大打折扣,降低患者满意度。研究表明,TKA术后1个月为关节功能丧失最为严重的阶段,虽然在后期关节功能有所提升,但仍有高达20%的患者未能恢复关节功能[2-3]。因此,如何减轻术后疼痛、肿胀,加速早期康复,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是临床医生亟需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功能锻炼 早期康复 膝关节功能恢复 膝骨关节 临床医生 下肢力线 膝关节置换术 减轻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的预测价值
10
作者 章竞 张敬华 徐玮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5年第2期153-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D-D)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肌间静脉血栓(CM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8月淮安市淮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后疑似CMVT形成患者80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二聚体(D-D)对膝关节置换术后肌间静脉血栓(CMVT)形成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4年8月淮安市淮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膝关节置换术后疑似CMVT形成患者80例,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血浆D-D检测,以下肢静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D对膝关节置换术后CMVT形成的预测价值,并比较CMVT组和非CMVT组主要静脉内径水平。结果:80例中下肢静脉造影确诊阳性病例58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阳性病例48例,血浆D-D检测阳性病例45例,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病例55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D对膝关节置换术后CMVT形成的预测灵敏度、准确率分别为94.83%、92.50%,均高于单独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82.76%、83.75%)和血浆D-D检查(77.59%、7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浆D-D单独检查及联合检查对膝关节置换术后CMVT形成的预测特异度分别为86.36%、77.27%、86.3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VT组股总静脉、股浅静脉、股深静脉以及大隐静脉内径均高于非CM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血浆D-D能提高膝关节置换术后CMVT形成的预测效能,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进而为CMVT早期诊疗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肌间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D-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研究
11
作者 陈小花 颜妍 《中国疗养医学》 2025年第1期22-26,共5页
目的探讨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由相同手术团队对6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多模式镇痛方案,研究组加用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评价数... 目的探讨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由相同手术团队对66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多模式镇痛方案,研究组加用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评价数字等级量表(NRS)评分、痛阈值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记录并发症和不良事件。结果两组术后1 d 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术后7 d和14 d均有明显改善,研究组NRS术后7 d(2.63±0.78)分、术后14 d(1.25±0.6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NRS术后7 d(3.88±0.83)分、术后14 d(2.73±0.6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痛阈值在术后7、14 d均改善,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7、14 d的SAS评分均有所改善,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安全性较佳。结论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联合多模式镇痛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效果显著,能够发挥协同增效作用,安全性佳,对膝骨关节炎术后康复有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耳穴迷走神经刺激 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康复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踝关节疼痛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王白力嘎 齐岩松 +2 位作者 王一帆 吴海贺 徐永胜 《骨科临床与研究杂志》 2025年第2期115-119,共5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晚期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畸形及活动障碍,其致残率高,给患者及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KOA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在老龄人群中。据报道,60岁及以上人群中...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常见的退行性关节疾病,晚期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畸形及活动障碍,其致残率高,给患者及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KOA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尤其在老龄人群中。据报道,60岁及以上人群中KOA的发病率约为50%,75岁及以上人群中约为80%[1]。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是治疗终末期KOA效果最好的骨科手术之一[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 膝关节置换术 老龄人群 膝关节疼痛 骨科手术 活动障碍 TKA 关节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药及类方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魏鸿鑫 曾维铨 +2 位作者 连晓文 冯相龙 陈贵腾 《内蒙古中医药》 2025年第2期144-148,共5页
髋、膝关节置换术是下肢关节疾病后期的常见治疗手段,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术后常见并发症,现代医学采用抗凝药物预防有多种不良反应,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当前已有较多活血化瘀类中药及类方联合抗凝药物预防DVT的研究,对不同证型使用相... 髋、膝关节置换术是下肢关节疾病后期的常见治疗手段,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术后常见并发症,现代医学采用抗凝药物预防有多种不良反应,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当前已有较多活血化瘀类中药及类方联合抗凝药物预防DVT的研究,对不同证型使用相应的活血化瘀类方能够有效的预防术后DVT并减少术后出血,表明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良好的双向调节作用,通过改善血液高凝状态,抗血小板聚集及抗炎等方式,达到抗凝的同时不增加出血风险。该文通过对活血化瘀类中药及类方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DVT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旨在为临床上应用活血化瘀类中药预防术后DVT提供治疗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不同浓度布比卡因脂质体收肌管阻滞用于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效果
14
作者 陈娟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038-041,共4页
探讨超声引导不同浓度布比卡因脂质体收肌管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2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给予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脂质体收肌管阻滞,A组使用0.3325%浓度的布... 探讨超声引导不同浓度布比卡因脂质体收肌管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3年8月至2024年8月收治的28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均给予超声引导下布比卡因脂质体收肌管阻滞,A组使用0.3325%浓度的布比卡因脂质体,B组使用0.665%浓度的布比卡因脂质体,对比术后镇痛效果。结果 B组术后48 h、72 h的静态VAS评分为(2.46±0.38)分、(2.81±0.49)分,均低于A组的(2.95±0.43)分、(3.52±0.56)分;术后48 h、72 h的动态VAS评分为(2.84±0.36)分、(3.16±0.42)分,均低于A组的(3.37±0.39)分、(3.89±0.45)分;患者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为(3.28±0.56)次,低于A组的(5.72±1.34)次;镇痛满意率(92.86%)高于A组(78.57%),P<0.05。结论 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高浓度的布比卡因脂质体进行收肌管阻滞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情况,促进稳定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布比卡因脂质体 收肌管阻滞 膝关节置换术 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影响
15
作者 张晓清 陈巧云 任慧琳 《中国当代医药》 2025年第6期145-149,共5页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拟在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老年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2024年5月拟在陆军第七十三集团军医院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膝关节功能[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术后1周、3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ROM和Lysholm评分均高于本组术前,且研究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ROM和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DVT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降低DVT发生率,进一步改善膝关节功能,促进恢复,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模式 老年 膝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功能 深静脉血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路径式功能锻炼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
16
作者 沈晓岚 薛小红 +1 位作者 申世源 王丽慧 《浙江创伤外科》 2025年第2期294-297,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路径式功能锻炼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路径式功...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路径式功能锻炼方案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6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用路径式功能锻炼方案,均持续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康复情况及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直腿抬高时间、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低/短于对照组(P<0.05),出院后1个月、2个月,观察组膝关节活动度、H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路径式功能锻炼方案的效果明显,可降低患者术后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关节功能早期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路径式功能锻炼 膝关节活动度 HSS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罐联合红桃消肿合剂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应用
17
作者 卢芸 姚华龙 +2 位作者 黄唯 龚春柱 谭萍娟 《四川中医》 2025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观察火龙罐联合红桃消肿合剂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月~2024年3月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老年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干预方法分为常规组(常规干... 目的:观察火龙罐联合红桃消肿合剂在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1月~2024年3月于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老年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6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患者干预方法分为常规组(常规干预,n=31)和中医组(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火龙罐联合红桃消肿合剂,n=35)。评估两组术后3d、14d下肢肿胀、疼痛情况、中医症状量化评分差异,检测两组凝血纤溶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血小板(PLT)、血红蛋白(Hb)]水平,统计两组术后DVT发生率。结果:术后14d,两组肿胀程度评分、VAS评分、中医症候积分、PT、APTT、TT水平均显著低于术后3d,且中医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d,两组PLT、Hb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后3d,且中医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组术后出现DVT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29.0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罐联合红桃消肿合剂干预预防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血液循环,减轻疼痛程度,改善下肢肿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罐 红桃消肿合剂 膝关节置换术 深静脉血栓形成 凝血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线图与CART决策树模型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疼痛风险预测中的效能比较
18
作者 马超 韩影 程旻桦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95-202,共8页
目的分别构建预测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急性疼痛(APP)风险的列线图与分类与回归树(CART)决策树模型,并比较两种模型在对TKA后APP风险预测中的预测效能。方法以27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18年3月至2024年4月在本院... 目的分别构建预测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急性疼痛(APP)风险的列线图与分类与回归树(CART)决策树模型,并比较两种模型在对TKA后APP风险预测中的预测效能。方法以27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于2018年3月至2024年4月在本院进行TKA治疗,根据术后是否发生APP将患者分为APP组(n=98)和非APP组(n=176),对两组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TKA后APP的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绘制列线图模型;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进行CART决策树模型建立。绘制两种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对两种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DeLong检验。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指数(BMI)、糖尿病、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术前疼痛灾难化量表(PCS)评分、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止血带使用时间、神经阻滞、术后使用镇痛泵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25 kg/m^(2)、糖尿病、PCS评分≥27分、VAS评分≥5分、术后未使用镇痛泵为TKA后A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采用R软件绘制列线图模型。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因素纳入CART决策树模型,最终模型筛选出5个特征,包括BMI≥25 kg/m^(2)、糖尿病、WOMAC≥48分、术前使用神经阻滞、未使用术后镇痛泵。绘制两种模型的ROC曲线,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和CART决策树模型的AUC分别为0.858和0.911,灵敏度分别为81.88%和86.34%,特异度分别为82.91%和87.62%,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5.43%和80.69%,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94%和89.27%,预测准确率分别为83.31%和89.75%。两种模型AUC值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864,P<0.001)。结论两种模型均对TKA后APP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CART决策树预测效能优于列线图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急性疼痛 预测效能 列线图模型 CART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龙罐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伴肾功能不全1例护理体会
19
作者 李菲 曹海燕 杨爱国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5年第3期70-75,共6页
本文总结火龙罐治疗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基于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和护理评估,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在情志护理、生活指导、饮食调护、康复指导等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火龙罐辅助治疗,并注重对患者肾功能... 本文总结火龙罐治疗1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伴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护理经验。基于中医辨证施护理论和护理评估,制定个体化护理方案,在情志护理、生活指导、饮食调护、康复指导等常规护理基础上开展火龙罐辅助治疗,并注重对患者肾功能的保护。经综合干预,患者膝关节疼痛有效减轻,焦虑情绪缓解,关节活动功能得到改善,肾功能保持稳定,生活质量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 膝关节置换术 火龙罐 肾功能不全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护理干预方案研究
20
作者 李丽华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本文旨在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护理干预方案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医院关节外科住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和干预组(N=80),对照组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干... 本文旨在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护理干预方案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在医院关节外科住院的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80)和干预组(N=80),对照组给予全膝关节置换术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个体化的运动+康复+心理三联式综合式恐动症干预方案。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护理干预方案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恐动症评分和膝关节功能分。干预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及住院费用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 表明,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患者的护理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可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恐动症 护理干预方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