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替膦酸钠治疗切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疗效观察
1
作者 田茂友 李敏 李洪洋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497-1499,共3页
目的: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皮下注射依替膦酸钠,观察其对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将4月龄w istar雌性大鼠61只随机分为6组:卵巢切除组(O组)、假手术组(S组)、雌二醇阳性对照组(E组)、药物注射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高剂量组(H... 目的:制备大鼠骨质疏松模型,皮下注射依替膦酸钠,观察其对骨质疏松的疗效。方法:将4月龄w istar雌性大鼠61只随机分为6组:卵巢切除组(O组)、假手术组(S组)、雌二醇阳性对照组(E组)、药物注射低剂量组(L组)、中剂量组(M组)、高剂量组(H组),给药12周。测定动物子宫重量,血清钙、磷、ALP含量,骨重及骨钙、磷含量和骨形态计量等指标。结果:O组子宫重量、骨钙、磷含量及骨小梁体积和宽度均显著低于S和E组,骨干重和灰重下降;OB I升高、OC I显著增加,破骨显著大于成骨;OS、MAR及血清ALP活性等均显著增加。提示卵巢切除后由于骨再建平衡破坏,骨转换加速,骨量明显丢失。依替膦酸钠各剂量组对子宫均无影响,其余指标与S、E组接近。结论:皮下注射国产依替膦酸钠能有效防治切除卵巢大鼠骨质疏松,对子宫无刺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药物疗法 膦酸类/治疗应用 卵巢 模型 动物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类抗HBV药物治疗失败45例分析
2
作者 周舞 王振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2期5300-5301,共2页
关键词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膦酸类/治疗应用 腺嘌呤/似物和衍生物 抗病毒药/治疗应用 肝炎 乙型 慢性/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疗效及VEGF-C和COX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8
3
作者 王伟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640-642,共3页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环氧合酶2(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NSCLC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唑来... 【目的】探讨唑来膦酸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骨转移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环氧合酶2(COX2)水平的影响。【方法】68例NSCLC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TP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唑来膦酸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周期后骨碱性磷酸酶(BALP)、Ⅰ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Ⅰ型肢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β-胶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VEGF-C和COX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4.12%(32/34),高于对照组79.41%(27/34)(P<0.05);观察组治疗后BLALP、PINP、β-CTX、β-crosslaps,VEGF-C和COX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皮疹、肌肉关节痛、骨髓抑制、心律失常、肾功能障碍及头痛发热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唑来膦酸用于晚期NSCLC骨转移患者中有助于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骨转化生化指标水平,降低VEGF-CXOX2水平,药物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肿瘤转移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长期应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鹏 张长江 +2 位作者 朱研 鲜耀国 王小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7年第10期1873-1876,共4页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出317例本院门诊单用或联用口服ADV(10mg/d)治疗24个月以上CHB患者,根据肾功能受损情况分为肾损伤组118例和非肾损伤组199例。整理... 【目的】探讨长期使用阿德福韦酯(AD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筛选出317例本院门诊单用或联用口服ADV(10mg/d)治疗24个月以上CHB患者,根据肾功能受损情况分为肾损伤组118例和非肾损伤组199例。整理分析近两年血清学、病毒学和肾功能检测结果,通过磐检验、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讨包括性别、年龄、ADV使用时间、ADV使用时联合使用其他抗病毒药物情况、HBsAg,HBeAg、HBV、DNA、ALT、GLU等因素对早期肾损伤情况的影响。【结果】砰检验表明:年龄和ADV用药时间结果有显著性差异,其余因素无显著性差异;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年龄、ADV用药时间均对因变量是否早期肾损害存在显著性影响;ROC曲线分析表明:年龄和ADV用药时间均对早期肾损伤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对应约登指数分别为0.616、0.422。【结论】年龄和ADV用药时间是早期肾损伤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47.5岁可以作为早期肾损伤事件发生的临界参考年龄,ADV用药时间为3.175年可以作为早期肾损伤事件发生的临界参考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药物疗法 抗病毒药/治疗应用 膦酸类/治疗应用 肾/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宏英 孙海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554-555,共2页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36例应用拉米夫定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更改为恩替卡韦,对照组继续使用拉米夫定,观察1 a之间肝功能、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变化情况。结...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作用。方法:36例应用拉米夫定出现YMDD变异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更改为恩替卡韦,对照组继续使用拉米夫定,观察1 a之间肝功能、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BVDNA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治疗4周、8周12周时转氨酶复常率分别为70.0%、90.0%、90.0%,而对照组该项指标分别为37.5%、50.0%、43.8%,治疗组在治疗24周时HBeAg阴转率及HBeAg血清转换率分别为68.8%及43.8%,而对照组该两项指标仅为23.1%及7.6%。结论:恩替卡韦对拉米夫定失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膦酸类/治疗应用 腺嘌呤/似物和衍生物 抗病毒药/治疗应用 肝炎 乙型 慢性/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方案治疗拉米夫定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梅蕾 祝卫东 朱跃红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9期1781-1783,共3页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与恩替卡韦(ETV)联合ADV治疗LAM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LAM耐药的HBeAg阳性CHB患者50例,随机分为LAM联合ADV组(A组),ETV联合ADV组(B组),每组各25... [目的]观察拉米夫定(LAM)联合阿德福韦酯(ADV)与恩替卡韦(ETV)联合ADV治疗LAM耐药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LAM耐药的HBeAg阳性CHB患者50例,随机分为LAM联合ADV组(A组),ETV联合ADV组(B组),每组各25例,观察两组在治疗前及治疗12、24、48周时HBV DNA载量、谷丙转氨酶(ALT)水平、HBV血清标志物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12、24、48周HBV DNA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48周时A组与B组的HBV DNA阴转率和ALT复常率率分别为76.0%与88.0%、80.0%与92.0%,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HBV DNA阴转率B组高于A组(分别为84.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ALT复常率B组高于A组(分别为80.0%,5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HBeAg阴转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病毒学突破.[结论]LAM联合ADV与ETV联合ADV治疗LAM耐药HBeAg阳性CHB患者均能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良好;ETV联合ADV能快速抑制HBV DNA及降低ALT,早期HBV DNA阴转率及ALT复常率高于LAM联合A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腺嘌呤/治疗应用 膦酸类/治疗应用 抗病毒药/治疗应用 肝炎 乙型 慢性/药物疗法 药物疗法 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及TGF-β1、IL-8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刘波 李升炉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14年第12期2352-2354,共3页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 目的观察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白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90例乙肝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单一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6个月后检测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评定临床疗效,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 TGF-β1、IL-8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8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P< 0.05);两组患者血清中肝功能指标白蛋白(ALB)水平增加,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降低,其血清细胞因子TGF-β1、IL-8水平也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 0.01),且上述指标的改善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或P< 0.01)。结论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乙肝肝硬化疗效可靠,其对肝脏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调节血中TGF-β1、IL-8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嘌呤/治疗应用 腺嘌呤/似物和衍生物 膦酸类/治疗应用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肝炎 乙型/并发症 肝硬化/病因学 肝硬化/药物疗法 转化生长因子Β1 白细胞介素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唑来膦酸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术后骨融合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奠伟 李章献 戴哲浩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1039-1043,共5页
目的 评估新型二膦酸盐制剂唑来膦酸(密固达)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骨融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需要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单节段)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观察组(术... 目的 评估新型二膦酸盐制剂唑来膦酸(密固达)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骨融合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79例需要行退行性腰椎滑脱症(单节段)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分为观察组(术后第3天给予5 mg唑来膦酸静脉滴注)和对照组(术后第3天均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均接受后路滑脱复位、全椎板切除减压、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及每日常规1 000mg钙剂和800 IU活性维生素D3的治疗.术后第3、6、9及12个月,通过摄取X线腰椎正侧位及过伸过屈位并CT腰椎扫描,评价屈伸过程中的旋转活动度、植骨融合情况(分为3个等级)和内固定是否松动断裂.在术前和术后第3、6及12个月行股骨颈双能X线扫描,测定骨密度.在术前及术后第10天、3、6、9及12个月检测患者的骨转换指标水平(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和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运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在术前及术后第3、6、9及12个月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69例患者最终完成本研究并纳入统计分析.术后第3、6及9个月时,观察组A级和B级植骨愈合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个月,两组的植骨融合情况及坚固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一例临近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对照组6例(16.7%)临近椎体压缩性骨折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Ⅰ型胶原羧基末端肽和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水平显著下降(P<0.01),股骨颈骨密度得到改善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对照组ODI评分仅在术后第3个月内迅速下降,在3个月之后达到平台期,下降不明显;观察组ODI评分直至术后第12个月仍在降低.结论 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接受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应积极使用唑来膦酸(密固达)治疗骨质疏松症,既能改善股骨颈骨密度,又增加了植骨融合的速度,防止了椎体压缩性骨折,其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治疗应用 膦酸类/治疗应用 骨质疏松/外科学 腰椎 骨折固定术 脊柱融合术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拉米夫定优化治疗与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48周临床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志和 姜凤仙 何引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519-1521,共3页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优化治疗与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乙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化治疗组与初始联合组,优化治疗组用拉米夫定优化疗法,初始联合组用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优化治疗与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慢性乙肝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优化治疗组与初始联合组,优化治疗组用拉米夫定优化疗法,初始联合组用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每12周对病毒学、血清学、生物化学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48周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情况有可比性(P〉0.05)。治疗48周初始联合组HBVDNA阴转率、e抗原阴转率、耐药率分别为86%、37%、0,优化治疗组为59%、12%、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联合组e抗原血清转换率、ALT复常率分别为23%、91%,优化治疗组分别为6%、8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始联合组相比拉米夫定优化治疗组可取得更高的HBV.DNA阴转率、e抗原阴转率,更低耐药率,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药物疗法 拉米夫定/治疗应用 腺嘌呤/似物和衍生物 腺嘌呤/治疗应用 药物疗法 联合 膦酸类/治疗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