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全麻复合臂丛阻滞在基层医院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应用
1
作者 李学成 邱月荣 +3 位作者 程平瑞 罗凤珠 黎郭英 彭惠华 《海南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复合臂丛阻滞在基层医院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实用性。方法选择1-6岁上肢手术患儿共40例,均分为两组。两组均肌注氯胺酮5mg/kg,入睡后入手术室,Ⅰ组用0·2%布比卡因1ml/kg常规行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Ⅱ组于手术开始前2mi... 目的探讨静脉全麻复合臂丛阻滞在基层医院小儿上肢手术中的实用性。方法选择1-6岁上肢手术患儿共40例,均分为两组。两组均肌注氯胺酮5mg/kg,入睡后入手术室,Ⅰ组用0·2%布比卡因1ml/kg常规行腋路法臂丛神经阻滞;Ⅱ组于手术开始前2min静注氯胺酮0·5mg/kg,术中予0·1%氯胺酮按2mg·kg-1·h-1维持麻醉,手术结束前5min停药。两组术中视情况间断静注氯胺酮(0·05-0·1)mg·kg-1,以氯胺酮基础麻醉后5min时的心率(HR)为基础,记录氯胺酮基础麻醉后5min(T0)、手术切皮即时(T1)、手术30min(T2)及术毕时(T3)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HR、(氧饱和度)SpO2,记录术中麻醉效果评级,统计术中氯胺酮总用量,手术时间,术毕苏醒时间等指标。结果与T0时比较,Ⅰ组T1、T2、T3时SBP、DBP、HR、SpO2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Ⅱ组T1、T2、T3时SBP升高(P<0·05),HR增加(P<0·01);组间比较,Ⅱ组较Ⅰ组T1、T2、T3时SBP增高(P<0·05),HR增加(P<0·01),氯胺酮总用量大(P<0·01),术中麻醉效果评估Ⅲ级病例多(P<0·01),术后苏醒时间长(P<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上肢手术中全麻复合臂丛神经阻滞术中心率、血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麻醉效果好,术毕苏醒时间短,有利于术中及全麻苏醒期病情管理,在基层医院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全 臂丛阻滞麻 基层医院 实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腰硬麻在手外伤腹部皮瓣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被引量:3
2
作者 于扬洲 《中国农村卫生》 2015年第6X期80-80,共1页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腰硬麻在手外伤腹部皮瓣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手外伤腹部皮瓣修复术的67例患者作为本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患者予以气管播管麻醉,观察组予以臂丛神经阻... 目的:探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腰硬麻在手外伤腹部皮瓣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手外伤腹部皮瓣修复术的67例患者作为本试验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7),对照组患者予以气管播管麻醉,观察组予以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腰硬联合麻醉,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结果:与麻醉前相比,对照组患者麻醉时、麻醉后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麻醉时、麻醉后5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等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7%,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外伤腹部皮瓣修复术中应用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腰硬麻,效果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联合腰硬 手外伤腹部皮瓣修复术中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