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主呼吸实验指导下间歇低水平持续气道正压撤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刘琴 黄成凯 饶兴发 《医药前沿》 2025年第6期52-54,58,共4页
目的分析自主呼吸实验(SBT)指导下间歇低水平持续气道正压撤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2月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手段进行治疗的患者84例。以脱机方式为依据,按照配对原则,从常规低水平... 目的分析自主呼吸实验(SBT)指导下间歇低水平持续气道正压撤机在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2月黔西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采用有创机械通气手段进行治疗的患者84例。以脱机方式为依据,按照配对原则,从常规低水平持续气道正压(CPAP)撤机患者中选取42例作为对照组,从间歇CPAP撤机患者中选取42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SBT指导下间歇CPAP撤机,即连续3 d的间断CPAP脱机,对照组采用常规CPAP脱机。比较两组患者的脱机成功率及再插管率,比较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等常规指标;统计并观察两组患者病死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患者脱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计划撤机后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脱机时,观察组患者的SaO2、PaO2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死率、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BT指导下间歇CPAP撤机在提高脱机成功率、降低再插管率及控制医疗费用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实验 机械通气 撤机干预 脱机成功率 再插管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的自主呼吸实验在机械通气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撤机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刘晓青 黎毅敏 +3 位作者 何为群 陈思蓓 农凌波 桑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2130-2133,共4页
目的:观察改良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SB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目的:观察改良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SBT)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从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 h SBT组(常规SBT组)和6 h SBT组(改良SBT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SBT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呼吸浅快指数(RSBI)和最大吸气负压(MIP)、SBT和撤机结局、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结果:共入组41例患者,常规SBT组20例,改良SBT组21例。两组间性别、年龄、SBT前APACHEⅡ评分、通气时间、氧合指数、RSBI和MIP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常规SBT组的患者SBT成功率(90.0%)显著高于改良SBT组(57.1%)(P=0.018)。通过SBT的患者中,常规SBT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72.2%)则显著低于改良SBT组(100.0%)(P=0.046)。两组患者的总体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改良的SBT法对老年COPD患者可以更好地预测撤机成功率,并且不增加患者的ICU病死率和ICU停留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实验 老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vO_2和RSBI对自主呼吸实验序贯拔管后果的预测价值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亚林 赵中林 +2 位作者 邹帅 王晓睿 张婷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421-2423,共3页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自主呼吸实验(SBT)序贯拔管后果的预测价值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机械通气患者105例,患者均于低压通气支持下实施SBT,根据序贯拔管后果将患者分为ES组(拔管成功)7...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2)和浅快呼吸指数(RSBI)对自主呼吸实验(SBT)序贯拔管后果的预测价值差异。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机械通气患者105例,患者均于低压通气支持下实施SBT,根据序贯拔管后果将患者分为ES组(拔管成功)75例和EF组(拔管失败)30例,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SBT前(T0),SBT后5min(T1),SBT后30min(T2),SBT后60min(T3),SBT后120min(T4)]ScvO2和RSBI的差异,并采用ROC曲线下面积评估两组患者对序贯拔管后果的预测价值差异。结果 T0、T1时,ScvO2、RSBI在ES组和EF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ScvO2、RSBI两指标ES组和EF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ROC曲线,ScvO2、RSBI均与SBT序贯拔管失败风险有显著相关性(P<0.05),ScvO2(AUCmax)预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显著高于RS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vO2和RSBI对SBT序贯拔管后果具有显著预测价值,但前者预测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 浅快呼吸指数 自主呼吸实验 序贯拔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闭环通气模式与自主呼吸实验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脱机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费东生 潘道卓 +3 位作者 宋文雨 于晓提 杨锁柱 韩旭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自主呼吸实验(SBT)两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将60例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纳入观察。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SV组(30例)和SBT组(30例)进行脱机,记... 目的比较闭环通气模式适应性支持通气(ASV)与自主呼吸实验(SBT)两种脱机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机械通气脱机的疗效。方法将60例需要接受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纳入观察。按随机数字法分为ASV组(30例)和SBT组(30例)进行脱机,记录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重症医学科时急性生理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及脱机前机械通气时间、血气分析等指标。两组患者除撤机方法不同外,其他处理均相同,统计两组患者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脱机成功率、再插管率以及ICU住院时间、住ICU病死率。脱机成功标准为脱机拔管48 h以上未再进行机械通气。结果 ASV组的脱机时间、总机械通气时间少于SBT组(P=0.000 1、P=0.000 5),但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与SBT组比较无差异(P=0.283)。脱机成功率及脱机48 h后接受无创通气率两组间无差异(P=0.222、P=0.765),再插管率两组间无差异(P=0.687)。重症医学科住院病死率和总住院病死率两组间比较无差异(P=0.553、0.640)。结论可以通过闭环通气模式对COPD患者进行脱机,适应性支持通气模式可能略优于自主呼吸实验法,但仍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的前瞻性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适应性支持通气 自主呼吸实验 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呼吸实验时间对老年COPD患者机械通气撤机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石艳 毛莹 +2 位作者 李梦倩 喻鹭 郑洁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7期138-139,共2页
目的观察延长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SBT)时间,对老年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从2015年10月—2017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 hSBT组(常规... 目的观察延长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ail,SBT)时间,对老年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从2015年10月—2017年11月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随机分为2 hSBT组(常规组)和8 hSBT组(试验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SBT前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evaluationⅡ,APACHEⅡ)、通气时间、氧合指数、呼吸浅快指数(RSBI)、SBT和撤机成功率、住ICU时间。结果共入组80例患者,常规组40例,试验组40例。两组间性别、年龄、SBT前APACHEⅡ评分、通气时间、氧合指数、RSB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的患者SBT成功率(87.5%)显著高于试验组(65.00%)(P=0.036)。常规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71.43%)则显著低于试验组(96.15%)(P=0.041)。住ICU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长自主呼吸实验时间有助于准确判断老年COPD机械通气患者撤机时机,提高撤机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实验时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机械通气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自主呼吸实验在脑干出血机械通气患者撤机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杨炜娟 赵琳 +2 位作者 许彬 张敏 毕立清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22期2409-2413,共5页
目的观察改良自主呼吸实验(SBT)在急性脑干出血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急性脑干出血患者共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2)和试验组(n=23)... 目的观察改良自主呼吸实验(SBT)在急性脑干出血患者撤机过程中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急性脑干出血患者共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2)和试验组(n=23),对照组通过2 h传统SBT法撤机,实验组通过2-4-6 h改良式SBT法撤机。比较两组患者SBT前性别、年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潮气量、氧合指数。两组患者拔除气管插管1、48 h后循环和呼吸指标[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pH、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APACHEⅡ评分、呼吸频率、潮气量、氧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在拔管1 h后SaO_(2)、PaO_(2)为(97.87±1.42)%、(93.83±6.39)mmHg,均高于对照组[(96.02±1.95)%、(89.91±5.91)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MAP、心率、pH、PaC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拔管48 h后MAP、心率为(89.22±7.01)mmHg、(89.57±4.58)次/min,显著低于对照组[(99.86±9.61)mmHg、(98.05±5.78)次/min],SaO_(2)、PaO_(2)为(98.30±1.26)%、(98.35±6.41)mmHg,显著高于对照组[(95.72±2.19)%、(91.86±5.92)mm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H、PaCO_(2)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撤机成功率、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P发生率、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干出血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撤机过程中使用改良式SBT可以改善患者撤机后的呼吸、循环指标,提高撤机成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并且不增加VAP发生率及住院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干出血 改良自主呼吸实验 呼吸衰竭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通气患者间断镇静联合自主呼吸实验撤离呼吸机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谭卫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1年第14期42-43,共2页
目的研究间断镇静联合自主呼吸实验在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临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机... 目的研究间断镇静联合自主呼吸实验在机械通气患者撤离呼吸机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4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住院死亡率、临床并发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总住院时间和ICU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并发症和住院死亡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患者予间断镇静联合自主呼吸实验能使患者安全有效的撤离呼吸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间断镇静 自主呼吸实验 撤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自主呼吸实验在预测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8
作者 彭杰 刘金洪 罗霞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探究改良自主呼吸实验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院8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自主呼吸实验撤机,观察组采用改... 目的探究改良自主呼吸实验在预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9年4月我院86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自主呼吸实验撤机,观察组采用改良自主呼吸实验撤机。比较两组患者撤机前呼吸指标、自主呼吸实验结局、撤机结局、ICU停留时间、ICU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撤机前氧合指数、最大吸气负压、呼吸浅快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自主呼吸实验成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成功通过自主呼吸实验的患者中,观察组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ICU停留时间、ICU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自主呼吸实验应用于COPD患者有创通气撤机,可提高撤机成功率,且不会增加ICU停留时间与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呼吸实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有创机械通气 撤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指标对机械通气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主呼吸实验成功的预测意义 被引量:7
9
作者 桑岭 刘晓青 +5 位作者 何为群 陈思蓓 徐永昊 农凌波 王银燕 黎毅敏 《国际呼吸杂志》 2014年第13期988-991,共4页
目的 比较不同指标对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行自主呼吸实验(SBT)结果的预测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所有患者准备接受S... 目的 比较不同指标对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行自主呼吸实验(SBT)结果的预测意义.方法 采用前瞻性单中心观察性研究,选择2009年6月至2013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ECOPD需要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所有患者准备接受SBT,根据SBT是否成功,分为SBT成功组和SBT失败组.分别记录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Ⅱ)、吸氧浓度(FiO2)、SBT前的动态肺顺应性(Cdyn)、呼吸浅快指数(RSBI)、最大吸气负压(MIP)、口腔闭合压(P0.1)、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计算出呼吸复合指标(CROP和CORE).比较RSBI、MIP、P0.1、CROP和CORE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 总共入组SBT次数共83次(来源于43例患者),分为SBT成功组61例,SBT失败组22例.SBT成功组的RSBI、P01小于失败组,分别为:63.57±14.17、76.36±13.03和3.17±0.58、4.26±0.79.而MIP、CROP、CORE大于失败组,分别为24.69±4.71、18.09±2.96,39.39±14.04、15.45±4.89和12.87±5.29、3.76±1.30.以上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以上指标描绘ROC曲线,曲线下面积最大为CORE(0.987),95%可信区间为0~1.000.当CORE>6时,预测SBT成功敏感性为92%,特异性为96%.结论 CORE是对机械通气COPD患者SBT结局最有意义的预测指标.当CORE>6时,预测患者SBT的成功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自主呼吸实验 机械通气 预测指标
原文传递
改良自主呼吸实验法用于高龄老年呼吸机撤机价值评价
10
作者 刘新朝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3年第6期94-96,共3页
研究对高龄的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在撤机的过程中应用改良自主呼吸实验法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需要依靠呼吸机辅助治疗的老年病人一共46个样本,我们用最通常的方案来进行分组,我们把他们分成两... 研究对高龄的使用呼吸机的老年患者在撤机的过程中应用改良自主呼吸实验法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入住我院进行治疗的需要依靠呼吸机辅助治疗的老年病人一共46个样本,我们用最通常的方案来进行分组,我们把他们分成两个组别,他们分别叫做对照组,叫做观察组,对照组里边有病历样本23个,观察组里边有病历样本23个,前者我们给与的叫做常规疗法,后者我们加用一项新技术,名为改良自主呼吸实验法。结果 我们看到的是,观察这一组之中进行机械的通气时间保持在了54.35±12.32h,在医院入住时间是4.25±2.12 天,这两个数值都比对照组要低(p<0.05)。观察这一组之中的病人发生了呼吸机有关性的肺部的感染几率是26.32%,这比对照一组之中的数据低很多,它是41.24%,p<0.05。两组病人48小时内再次插管的概率、死亡率进行对比,观察组的病人的48小时内再次插管的概率、死亡率分别为4.35%、0,明显低于对照组(8.69%、17.39%)(p<0.05)。结论 对高龄使用呼吸机患者在撤机的过程中应用改良自主呼吸实验法能够减少患者机械通气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缓解病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同时降低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以及病人48小时内再次插管的概率和死亡率,使得病情好转,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自主呼吸实验 高龄老年呼吸 价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呼吸试验在机械通气撤机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35
11
作者 徐磊 展春 +1 位作者 张纳新 秦英智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 :探讨在终止机械通气后 ,自主呼吸试验 (SBT)时间对成功拔管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组与前瞻组对比的方法 ,回顾组将成功拔管患者按 SBT时间不同及病种不同分别对 SBT结果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处理 ;前瞻组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采... 目的 :探讨在终止机械通气后 ,自主呼吸试验 (SBT)时间对成功拔管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组与前瞻组对比的方法 ,回顾组将成功拔管患者按 SBT时间不同及病种不同分别对 SBT结果进行记录及统计学处理 ;前瞻组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采用 1~ 2小时 SBT外 ,其余病种患者均采用 30分钟 SBT。记录并比较 2组的成功率、再插管率 ,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回顾组患者按时间分组显示 ,拔管成功率无显著性差异(P>0 .0 5 ) ;若按病种分别计算 ,COPD 1~ 2小时组成功率要高于 30分钟组 (P<0 .0 5 ) ,心力衰竭 (心衰 )患者30分钟组成功率高于 3~ 4小时组 (P<0 .0 5 ) ,与 1~ 2小时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前瞻组 COPD及心衰组拔管成功率均较回顾组明显提高 (P均 <0 .0 5 )。结论 :应根据不同病种采用不同 SBT。COPD患者 SBT过短只能了解呼吸肌力 ,不能了解耐力 ;而心衰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自主呼吸实验 撤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膈肌浅快呼吸指数预测机械通气脱机结果的价值 被引量:6
12
作者 邹宇君 万泽铭 +1 位作者 伍春燕 钟穗斌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34-36,共3页
目的通过分析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后的结果与其膈肌浅快呼吸指数(RSBI)(D-RSBI)之间的关系,探讨D-RSBI预测机械通气脱机结果的价值。方法以60例入ICU并行机械通气超过48h并计划进行SB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为经口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 目的通过分析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后的结果与其膈肌浅快呼吸指数(RSBI)(D-RSBI)之间的关系,探讨D-RSBI预测机械通气脱机结果的价值。方法以60例入ICU并行机械通气超过48h并计划进行SBT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且为经口行气管插管进行机械通气。根据患者是否成功脱机分为脱机成功组与脱机失败组,对其进行分析,研究D-RSBI与RSBI在机械通气患者准备脱机中预测脱机失败的效能。结果在本研究的60例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中,脱机成功的为40例,占66. 67%;脱机失败的为20例,占33. 33%。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 05)。对脱机成功的患者进行ROC工作曲线分析,D-RSBI和RSBI的曲线下面积分别是0. 89和0. 72 (P<0. 05),可见D-RSBIRSBI预测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结果更加准确。结论相比呼吸浅快指数,D-RSBI对于指导临床医生把握机械通气的患者脱机时机更具有积极意义,预测脱机结果更加准确,可作为临床脱机指标进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快呼吸 膈肌移位 超声 自主呼吸实验 脱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前镇痛用于开胸术后呼吸机脱机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君慧 周丹 +1 位作者 严伟 汪晖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2年第5期1294-1295,共2页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在开胸术后使用呼吸机病人试脱机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病人按手术时间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60例。对照组遵医嘱实施常规计划性脱机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纳入超前镇痛理念,即在开始实施计划性脱机方... [目的]探讨超前镇痛在开胸术后使用呼吸机病人试脱机中的作用。[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病人按手术时间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60例。对照组遵医嘱实施常规计划性脱机方案;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纳入超前镇痛理念,即在开始实施计划性脱机方案时预见性评估病人疼痛,遵医嘱予病人双氯芬酸钠50mg纳肛的镇痛处理。[结果]两组首次气管插管拔管成功率分别为90.0%、9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已拔管病人24h内再次行气管插管率分别为2.1%、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镇痛泵按压需求次数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前镇痛护理理念用于术后病人计划性脱机方案中可提高气管插管拔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前镇痛 开胸 机械通气 自主呼吸实验 双氯芬酸钠 镇痛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浅快呼吸指数指导COPD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一杰 鹿英英 聂秀红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8期1088-1089,共2页
目的评价浅快呼吸指数(rapid-shallow-breathing index,RSBI)作为COPD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20例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均通过了1h的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记录两个时期的RS-BI:SBT前、SB... 目的评价浅快呼吸指数(rapid-shallow-breathing index,RSBI)作为COPD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的20例机械通气的COPD患者,均通过了1h的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记录两个时期的RS-BI:SBT前、SBT1h。同时记录年龄、性别、APACHE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评分、撤机前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 16例COPD患者成功撤机,4例患者撤机失败。在成功和失败两组间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PaCO2(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ial blood)有明显差异(P<0.05)。以RSBI≤105bpm/L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SBT前RSBI93.8%、10%;SBT1h的RSBI93.8%、45.5%。SBT1h的RSBI与PaCO2联合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78%。结论 SBT1h的RSBI预测COPD患者成功撤机的准确性高于SBT前,其与PaCO2联合评价将提高预测撤机成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快呼吸指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撤机 自主呼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T管与人工鼻吸氧在机械通气患者行脱机实验中效果的比较
15
作者 李红 贾晓慧 +3 位作者 王士芸 赵晓玲 王丹 赵永华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S2期124-124,共1页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在行脱机实验的有效方式,在预防和减少感染的的前提下,为患者节约住院成本,提高护士使用的依从性。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和总结更符合实际工作的脱机的方式。采用SPSS18.0...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患者在行脱机实验的有效方式,在预防和减少感染的的前提下,为患者节约住院成本,提高护士使用的依从性。方法: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10例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和总结更符合实际工作的脱机的方式。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110例机械通气患者试验组脱机成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ICU住院费用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P<0.05),在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上试验组较对照组短。在机械通气并发症方面,试验组VAP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48 h内再插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T管与人工鼻相比有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及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自制T管在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上是优于人工鼻的,同时能提高医护人员使用的依从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自制T管 人工鼻 自主呼吸实验(SB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氧合功能、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婉 侯太辉 马春敏 《海南医学》 CAS 2023年第24期3548-3553,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氧合功能、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氧合功能、外周血生物标志物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04例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有创-无创序贯通气治疗,按照不同序贯通气转换标准分为三组,其中采用肺部感染控制窗(PICW)作为转换标准的34例患者作为PICW组,采用自主呼吸实验(SBT)作为转换标准的35例患者作为SBT组,采用SBT+PICW作为转换标准的35例患者作为综合组。比较三组患者的通气治疗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以及治疗前、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的病情改善情况、肺氧合功能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和外周血生物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N末端B型脑利钠肽(NT-proBN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白细胞介素-27(IL-27)],同时比较三组患者的再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预后。结果综合组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机械通气总时间、住ICU时间、总住院时间<SBT组<PIC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的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SBT组>PICW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价系统Ⅱ(APACHE)评分<SBT组<PIC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的PaCO_(2)<SBT组<PICW组,PaO_(2)、OI>SBT组>PIC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通气转换时、通气治疗结束时的外周血CRP、NT-proBNP、HMGB1、IL-27水平<SBT组<PICW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的再插管率、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86%、5.71%,明显低于SBT组(分别为22.86%、22.86%)和PICW组(分别为29.41%、3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BT组与PICW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的临床预后优于SBT组、PICW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依据SBT+PICW确定有创-无创序贯通气转换时机,可缩短通气时间,纠正外周血生物标志物紊乱状态,其对患者病情程度、肺氧合功能、临床预后的改善效果更显著,并能降低再插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呼吸衰竭 序贯通气转换 肺部感染控制窗 自主呼吸实验 肺氧合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快呼吸指数指导AOPP患者撤机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泽华 王芳 +3 位作者 孔德华 刘俊 李思兆 严超 《临床肺科杂志》 2013年第9期1577-1578,共2页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light fast breathing index RSBI)作为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AOPP)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重症医学科20例机械通气的AOPP患者均通过了1h的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est...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light fast breathing index RSBI)作为急性有机磷中毒(acute 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AOPP)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重症医学科20例机械通气的AOPP患者均通过了1h的自主呼吸实验(spontaneous breath-ing test SBT),记录了2个时期的RSBI:SBT前、SBT1h,同时记录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撤机前30min的动脉血气分析及胆碱酯酶活力(choline esterase vigo CHE)。结果 15例AOPP患者成功撤机,5例患者撤机失败,在成功和失败两组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CHE有明显差异(P<0.05),以RSBI≤105 bpm/L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SBT前SBT1 92.8%、10.2%,SBT1h的RSBI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3.6%、40.5%。SBT1h的RSBI与CHE联合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75%。结论 SBT1h的RSBI预测AOPP撤机成功的准确性高于SBT前,其与CHE联合评价将提高预测撤机成功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快呼吸指数 急性有机磷中毒 胆碱酯酶活力 撤机 自主呼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快呼吸指数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撤机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泽华 王芳 +4 位作者 孔德华 刘俊 李思兆 严超 周超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9期161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在重症医学科进行有创机械通气24 h 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成功组26例,失败组14例。应用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法进行自主呼吸... 目的探讨浅快呼吸指数(RSBI)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撤机的临床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入选在重症医学科进行有创机械通气24 h 40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根据撤机结果将患者分为成功组26例,失败组14例。应用低水平压力支持通气法进行自主呼吸实验(SBT),40例患者均通过了1 h的自主呼吸实验,记录SBT前和SBT1h、SBT1.5h及SBT2h的RSBI,同时记录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撤机前30 min的血气分析。结果成功组和失败组年龄、性别、GCS评分、APACHEⅡ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失败组合并冠心病比例较成功组明显升高(P<0.05)。以RSBI≤105 bpm/L为标准预测撤机成功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SBT前93.8%、10.6%,SBT1 h 100%、40.24%、SBT1.5 h 98.2%、38.7%SBT2 h 96.3%、38.2%。结论SBT1 h的RSBI预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撤机成功的准确率高。动态观察RSBI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成功撤机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快呼吸指数 缺血性脑卒中 撤机 自主呼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癌手术患者机械通气脱机前不同时机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19
作者 王君慧 杜立敏 +1 位作者 易绚丽 董翠萍 《护理学报》 2011年第22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使用呼吸机患者试脱机中最佳护理干预时机,以提高气管插管拔管成功率。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按手术时间分成两组各75例。对照组在自主呼吸实验开始前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开始实施计划性脱机方案时行护理干预。结果两... 目的探讨肺癌术后使用呼吸机患者试脱机中最佳护理干预时机,以提高气管插管拔管成功率。方法将符合条件的患者按手术时间分成两组各75例。对照组在自主呼吸实验开始前给予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开始实施计划性脱机方案时行护理干预。结果两组首次气管插管拔管成功率分别为84%、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已拔管患者24 h内再次行气管插管率分别为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试脱机中,于开始实施计划性脱机方案时(即患者麻醉—清醒),行护理干预可满足患者心理和机体需求,提高气管插管拔管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手术 机械通气 自主呼吸实验 护理 时机 计划性脱机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创机械通气撤机方法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学会 刘桂荣 +1 位作者 赵萍 杨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12期58-59,共2页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创机械通气的撤机方法、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压...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有创机械通气的撤机方法、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选取COPD急性发作并Ⅱ型呼吸衰竭需行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与压力支持通气(PSV)方式并用撤机,试验组采用寻找肺部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及联合使用无创通气的方法撤机,观察两组总的机构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治疗费用、再插管率等。结果:试验组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寻找肺部感染控制窗、自主呼吸试验(时间仅为2 h)联合无创机械通气的方法,可以尽早撤机,达到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再插管率及医疗费用的目的,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无创机械通气 撤机 肺部感染控制窗 自主呼吸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