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身体攻击行为学生自主神经活动的情绪唤醒特点 被引量:25
1
作者 王振宏 郭德俊 +1 位作者 游旭群 高培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7-284,共8页
运用情绪生理学的方法,以31名具有身体攻击行为的初中工读学生和30名普通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身体攻击行为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基线生理唤醒和情绪生理唤醒方面的不同特点。结果发现,在生理唤醒的基线水平上,身体攻击行为学生与普通学... 运用情绪生理学的方法,以31名具有身体攻击行为的初中工读学生和30名普通初中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身体攻击行为学生与普通学生在基线生理唤醒和情绪生理唤醒方面的不同特点。结果发现,在生理唤醒的基线水平上,身体攻击行为学生与普通学生在指温、R-R间期、心率、指脉率方面差异显著,身体攻击行为学生的指温、心率、指脉率比普通学生低,身体攻击行为学生的R-R间期比普通学生R-R间期长。在愤怒刺激条件下,身体攻击行为学生报告的愤怒体验水平比普通学生高;愤怒诱发刺激引起身体攻击行为学生R-R间期、心率变化显著,而普通学生R-R间期、心率变化不显著。厌恶与恐惧、悲伤、愉快诱发刺激引起普通学生皮肤电变化显著,而身体攻击行为学生皮肤电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神经活动 情绪唤醒 身体攻击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标注对负性情绪的抑制:来自自主神经活动的证据 被引量:22
2
作者 白学军 岳鹏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5-724,共10页
在情绪标注的研究中,存在着情绪标注是增强还是抑制负性情绪以及非情绪标注能否抑制负性情绪的争论。研究选择负性情绪面孔和图片为实验材料,以女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了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其完成任务时皮电、指温和指脉率上的变化。实验1... 在情绪标注的研究中,存在着情绪标注是增强还是抑制负性情绪以及非情绪标注能否抑制负性情绪的争论。研究选择负性情绪面孔和图片为实验材料,以女大学生为被试,采用了16导生理记录仪记录其完成任务时皮电、指温和指脉率上的变化。实验1以负性情绪面孔为材料,采用经典范式试图验证以往研究结果。实验2采用负性情绪图片为材料,探讨了情绪标注和非情绪标注对负性情绪的抑制作用。结果发现:(1)在情绪标注条件下被试的指脉率比情绪匹配条件下的更低;性别标注(即非情绪标注)条件下被试的指脉率与性别匹配条件下的差异不显著;(2)在情绪标注条件下被试的指温比自然或人工标注条件(即非情绪标注)下的更高。研究结果表明,情绪标注可以抑制负性情绪,而非情绪标注则不能抑制负性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绪标注 自主神经活动 情绪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积极情绪加速心血管反应恢复的自主神经活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振宏 李娜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47-1053,共7页
通过对不同情绪唤醒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HRV)和呼吸性窦性心率不齐(RSA)分析,探讨了积极情绪加速高唤醒消极情绪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向基线恢复的自主神经活动机制。实验表明:与在观看高唤醒恐惧影片结束后观看悲伤影片和中性视频比较,观... 通过对不同情绪唤醒状态下的心率变异性(HRV)和呼吸性窦性心率不齐(RSA)分析,探讨了积极情绪加速高唤醒消极情绪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向基线恢复的自主神经活动机制。实验表明:与在观看高唤醒恐惧影片结束后观看悲伤影片和中性视频比较,观看高唤醒恐惧影片结束后观看快乐影片加速了高唤醒恐惧影片引起的心率、指脉等心血管反应向基线的恢复;与在观看高唤醒恐惧影片结束后观看悲伤视频和中性视频材料比较,观看高唤醒恐惧影片结束观看快乐影片后的恢复期,被试的迷走神经激活水平迅速增强,迷走神经激活水平甚至超过基线期。积极情绪加速高唤醒消极情绪刺激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向基线恢复,其自主神经活动机制是在积极情绪状态下个体的交感神经激活迅速降低、迷走神经激活迅速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情绪 心血管反应 自主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厌恶与道德厌恶唤醒与适应的特异性:来自主观情绪体验和自主神经活动的证据 被引量:2
4
作者 王芹 王雨琪 +2 位作者 刘欣宇 许慧芳 罗文妤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0-328,共9页
不同诱发物引发的厌恶情绪是否具有同质性目前存在争论。研究选择核心厌恶和道德厌恶图片为实验材料,以女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情绪诱发和适应阶段的主观情绪体验和自主神经活动变化。结果表明,(1)核心厌恶情绪下个体心率下降、心率变异性H... 不同诱发物引发的厌恶情绪是否具有同质性目前存在争论。研究选择核心厌恶和道德厌恶图片为实验材料,以女大学生为被试,考察情绪诱发和适应阶段的主观情绪体验和自主神经活动变化。结果表明,(1)核心厌恶情绪下个体心率下降、心率变异性HF显著升高,在情绪主观体验和生理唤醒上出现适应性反应,表现为随刺激反复出现,厌恶反应减少;(2)道德厌恶下个体心率显著上升,没有出现情绪适应性反应。研究结果支持了核心厌恶和道德厌恶情绪的特异性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厌恶 道德厌恶 适应性 主观情绪体验 自主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与自主神经活动的关系
5
作者 季祥武 张爱元 +1 位作者 杨秀英 孙绍刚 《潍坊医学院学报》 1999年第1期67-67,共1页
近年来国内外对心率变异性(HRV)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意义在于为心血管病病因,病情评估及判断预后提供一种新的更敏感和更特异的无创检测手段,自主神经活动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中的地位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 近年来国内外对心率变异性(HRV)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其意义在于为心血管病病因,病情评估及判断预后提供一种新的更敏感和更特异的无创检测手段,自主神经活动在冠心病心肌缺血发作中的地位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用心率变异功率谱分析方法对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率变异 自主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立倾斜试验检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自主神经活动特点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白雪蕾 王栋 +3 位作者 王晓东 景照地 范梦丽 范鹏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0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检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自主神经活动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47例,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和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倾斜过程中记录12导联心电图... 目的探讨直立倾斜试验检测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自主神经活动特点。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间本院收治的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47例,进行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和硝酸甘油激发直立倾斜试验,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倾斜过程中记录12导联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每5 min测量1次血压。并分析基础直立倾斜试验阶段(服用硝酸甘油前)与硝酸甘油激发阶段(服用硝酸甘油后)的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LFnorm、HFnorm、LF/HF)和心室复极动态性指标(QTe/RR斜率、QTP/RR斜率)。结果47例反复发作晕厥患者在基础直立倾斜试验阶段均未出现阳性反应,进一步行硝酸甘油激发试验,表现出阳性21例,阴性26例。阴性组QTc间期明显长于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组患者直立倾斜试验结束时心率明显低于阴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倾斜后两组患者收缩压均下降,舒张压在阴性组中上升,阳性组中下降,但服用硝酸甘油前与基础值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直立倾斜试验结束时阳性组患者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立倾斜试验过程中,阳性组患者在服用硝酸甘油后LFnorm、LF/HF出现下降,HFnorm出现升高,其中LFnorm明显低于服用硝酸甘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患者服用硝酸甘油前后LFnorm、HFnorm、LF/H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服用硝酸甘油后阳性组QTe/RR斜率、QTP/RR斜率明显低于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性组患者服用硝酸甘油后QTe/RR斜率、QTP/RR斜率明显高于服用硝酸甘油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立倾斜试验中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突然向迷走神经过度兴奋转变是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发病机制之一;其中心率变异性频域指标及心室复极动态性指标具有较好的辅助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迷走性晕厥 自主神经活动 直立倾斜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神经活动在特发性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中的作用
7
作者 张志勇 邹建刚 +1 位作者 曹克将 夏耘 《临床内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51-352,共2页
关键词 自主神经活动 室性心动过速
原文传递
整夜完全睡眠剥夺对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钟旭 肖毅 +1 位作者 黄蓉 黄席珍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577-580,共4页
目的为研究整夜完全睡眠剥夺对人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对18例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了整夜完全睡眠剥夺。在睡眠剥夺前后采集心电图及桡动脉连续血压波形。并进行频谱分析和对各频谱成分进行标准化。心率变异(HRV)的高频(HF)代表... 目的为研究整夜完全睡眠剥夺对人心血管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对18例健康青年男性进行了整夜完全睡眠剥夺。在睡眠剥夺前后采集心电图及桡动脉连续血压波形。并进行频谱分析和对各频谱成分进行标准化。心率变异(HRV)的高频(HF)代表心脏副交感神经调制,低频(LF)代表交感神经调制而低频与高频的比率(LF/HF)代表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血压变异(BPV)的LF代表血管交感神经调制。结果睡眠剥夺前后心率与血压无显著变化。与基础值相比,整夜睡眠剥夺后HRVLF显著增加[(67·0±13·9)%vs(59·4±15·7)%,P=0·039],HRVLF/HF也显著增加(3·8±2·3比2·7±1·7,P=0·032),HRVHF有显著降低[(22·8±10·4)%比(29·0±11·6)%,P=0·030];BPVLF有显著增加[(72·4±13·2)%比(63·2±16·5)%,P<0·001]。结论整夜完全睡眠剥夺可导致健康青年男性心血管交感神经调制增加以及心脏副交感神经调制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眠剥夺 心率 血压 自主神经活动 心血管 副交感神经 神经调制 LF/HF 青年男性 血压波形
原文传递
健康男性中A型行为模式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刘韬 邓光辉 +1 位作者 张龙严 经旻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1-304,共4页
目的:在诱发负性情绪条件下,研究健康男性中A型行为模式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设计,分别考察A型和B型、高TH组和低TH组、高CH组与低CH组,在三种情绪应激状态下心率变异性各频域指标的差异。结果:无论按AB... 目的:在诱发负性情绪条件下,研究健康男性中A型行为模式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方法:采用两因素重复测量设计,分别考察A型和B型、高TH组和低TH组、高CH组与低CH组,在三种情绪应激状态下心率变异性各频域指标的差异。结果:无论按AB型整体分类,还是按CH和TH特质分类,在心率变异性(HRV)各频域指标上组间均无显著差异,被试类型与负性情绪应激水平均无显著交互作用。而三种情绪应激状态主效应显著,均表现为:在预期阶段和应对阶段两种应激状态下,交感神经功能的相对兴奋及迷走神经功能的相对抑制,交感-迷走神经的不平衡性增加。结论:健康男性中A型行为及其部分特质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均不显著,情绪应激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是直接而显著的,并且表现为冠心病病理状态下相似的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型行为 情绪应激:心脏自主神经活动
原文传递
心脏自主神经活动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和维持中的作用
10
作者 耿宁 孙英贤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 2007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心脏自主神经尤其是心迷走神经的功能活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关系密切。据一些临床实验观察表明阵发性房颤与副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升高有关。Bettoni等对连续非选择的7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 心脏自主神经尤其是心迷走神经的功能活动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的发生和维持关系密切。据一些临床实验观察表明阵发性房颤与副交感神经的紧张性升高有关。Bettoni等对连续非选择的77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阵发性房颤的发作与自主神经紧张性的变化直接相关,首先是肾上腺素能神经紧张性升高,但很快转为以迷走神经紧张性升高为主;并且心率离散度的变化在有器质性与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本文就阵发性房颤的发生和维持与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自主神经活动 阵发性心房颤动 自主神经功能活动 阵发性房颤 肾上腺素能神经 迷走神经 无器质性 副交感神经
原文传递
五种基本情绪心脏自主神经传出活动模式 被引量:20
11
作者 李建平 张平 +2 位作者 代景华 王丽芳 阎克乐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CSCD 2006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为了确定五种基本情绪体验期间心脏变时性功能维度的自主神经传出活动模式。方法对92名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采用6个影片片段来诱导悲伤、厌恶、愤怒、恐惧和快乐五种基本情绪和一种中性状态,用“情绪报告表”采集被试产生的情绪及... 目的为了确定五种基本情绪体验期间心脏变时性功能维度的自主神经传出活动模式。方法对92名女大学生和女研究生,采用6个影片片段来诱导悲伤、厌恶、愤怒、恐惧和快乐五种基本情绪和一种中性状态,用“情绪报告表”采集被试产生的情绪及其等级,并且记录心率变异性(HRV)高频功率和低频功率。结果⑴悲伤、厌恶、愤怒的低频功率和高频功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P<0.001;P<0.001);快乐、恐惧、中性片段的低频功率和高频功率之间不相关(P>0.05);⑵每一种情绪的自主神经反应都包含多种模式,以拮抗模式和共同活动模式为主;⑶悲伤情绪和中性状态以经典拮抗模式为最多(30.3%;32.5%);厌恶和快乐情绪以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伴随交感神经活动减弱的拮抗模式最多(30.2%;33.3%);愤怒和恐惧情绪主要表现经典拮抗模式和共同激活模式(31.2%;30.3%),二者比例接近。结论每一种情绪的自主神经反应模式都不仅仅限于经典拮抗模式,还可以有副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伴随交感神经活动减弱的拮抗模式、共同激活模式、共同抑制模式以及四种非伴随活动模式。不同情绪在各种反应模式的分布上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情绪 自主神经系统 自主神经传出活动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睡眠呼吸暂停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娜娜 魏先梅 +2 位作者 殷敏 程雷 MiyazakiS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6-819,共4页
目的:探讨阻塞性与中枢性呼吸暂停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特点。方法:对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整夜标准多导睡眠监测,选取睡眠呼吸事件发生期间及其前后各15 s的3个连续区间,提取各区间相应的RR间期变化的时间序列资... 目的:探讨阻塞性与中枢性呼吸暂停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特点。方法:对30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进行整夜标准多导睡眠监测,选取睡眠呼吸事件发生期间及其前后各15 s的3个连续区间,提取各区间相应的RR间期变化的时间序列资料及其相关背景。分析比较阻塞性与中枢性呼吸事件进程中R-R间隔的变化趋势。结果:阻塞性呼吸暂停进程中RR间隔变异有明显差异,与呼吸暂停发生前相比较,RR的平均值、标准差和均方根在呼吸暂停期间最小,在呼吸暂停结束后增大。提示阻塞性呼吸暂停期RR间隔最短,心率变异最小,但整体波动较均一。而中枢性呼吸暂停进程中RR间隔无显著性变化。结论:阻塞性和中枢性呼吸暂停进程中自主神经功能活动的趋势不同。交感与副交感神经系统功能活动在阻塞性呼吸事件前后实现了2次交替,即交感活动在阻塞性呼吸事件发生过程中逐步增强而在其结束后逐步回复。而中枢性呼吸事件进程中则无此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呼吸暂停 中枢性呼吸暂停 心率变异性 自主神经功能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ggin对脑缺血大鼠自主神经系统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杜春芸 汤晓军 +1 位作者 张涛 杨卓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1,共7页
高血脂Wister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作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检测noggin注射组、缺血模型组以及对照组大鼠的自主神经系统活性,探讨重组蛋白nogg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缺血模型组大鼠的脑电图频谱表现出明显的缺血样改变,而... 高血脂Wister大鼠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制作缺血性脑损伤模型,检测noggin注射组、缺血模型组以及对照组大鼠的自主神经系统活性,探讨重组蛋白nogg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结果表明缺血模型组大鼠的脑电图频谱表现出明显的缺血样改变,而noggin注射组大鼠的脑电图谱和对照组类似。Noggin注射组大鼠心率变异性指标的中频与高频的比值低于缺血模型组,肾交感神经活动也显著低于缺血模型组,表明noggin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自主神经功能活动异常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GGIN 脑缺血再灌注 自主神经系统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瘀证与自主神经活动的相互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春芳 林娜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3年第3期158-158,共1页
探讨了血瘀证经时变化与自主神经活动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对象为符合血瘀证诊断标准的20例(男9例,女11例,36~68岁,平均51.2±9.6岁)门诊患者,排除脑血管意外、心血管疾病或服用抗高血压药治疗等既往史者,血细胞计数、血清电... 探讨了血瘀证经时变化与自主神经活动变化的相关性。 方法:研究对象为符合血瘀证诊断标准的20例(男9例,女11例,36~68岁,平均51.2±9.6岁)门诊患者,排除脑血管意外、心血管疾病或服用抗高血压药治疗等既往史者,血细胞计数、血清电解质浓度、肝功能和肾功能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瘀证 自主神经活动 相互关系 诊断 汉方 治疗 电生理
原文传递
血瘀证与自主神经活动间的相关性
15
作者 翁小刚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5年第5期308-309,共2页
关键词 自主神经活动 血瘀证
原文传递
应激条件下健康男性自主神经反应与特质焦虑的关系
16
作者 邓光辉 周雅玲 刘永芳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16-519,共4页
目的探讨应激条件下健康男性自主神经反应与特质焦虑的关系。方法收集高特质焦虑者(高特质焦虑组)、低特质焦虑者(低特质焦虑组)各23名,完成1个电脑游戏任务,记录皮肤电导(皮电)、皮肤表面温度(皮温)、心率,以及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成... 目的探讨应激条件下健康男性自主神经反应与特质焦虑的关系。方法收集高特质焦虑者(高特质焦虑组)、低特质焦虑者(低特质焦虑组)各23名,完成1个电脑游戏任务,记录皮肤电导(皮电)、皮肤表面温度(皮温)、心率,以及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成分中低频成分(LF)、高频成分(HF)和LF/HF各指标在任务阶段的变化。结果高特质焦虑组恐惧、愤怒的主观评分显著高于低特质焦虑组(P值均<0.05)。维度上,高特质焦虑组的紧张度显著高于低特质焦虑组(P<0.01)。高特质焦虑组与低特质焦虑组间同时间段和两组内各时间段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特质焦虑组与低特质焦虑组合并计算,基线时间段、预期时间段、应对时间段间的皮电(F=53.880)、心率(F=60.717)、LF(F=8.903)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心率逐步加快,皮电逐步增加;预期时间段的LF值均显著高于应对时间段和基线时间段(P值均<0.01),而应对时间段与基线时间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特质焦虑组与低特质焦虑组间在基线时间段和预期时间段的3类自主神经反应模式分布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特质焦虑影响被试者对应激任务的主观情绪体验。自主神经活动对应激任务敏感,而对特质焦虑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质焦虑 心脏自主神经活动 心率变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98
17
作者 谷春华 吴以岭 +6 位作者 田书彦 高学东 齐晓琳 贾振华 杨立波 李云鹏 徐贵成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83-786,共4页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心悸)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按3∶1比例随机分组,与心律宁片(苦参总碱)对照观察,病例完成治疗组165例,对照组56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搏(气阴两虚、心络瘀阻型心悸)疗效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法按3∶1比例随机分组,与心律宁片(苦参总碱)对照观察,病例完成治疗组165例,对照组56例,疗程均为4周。结果两组冠心病室性早搏和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心率变异(HRV)和QT离散度(QTd)均有一定的改善;两组间SDNN、SDANN、SDNNIndex、PNN50变化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治疗组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参松养心胶囊对冠心病室性早博和中医证候有明显疗效,对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活动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心率变异 冠心病 室性早搏 疗效比较 自主神经功能活动 中医证候 SDNN QT离散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宗教体验的情绪活动与生理活动研究
18
作者 韩慧娟 刘昌 《宗教心理学》 2013年第1期273-287,共15页
宗教体验是人在宗教活动中的心态或体悟及伴随的情感体验,有强烈的情感特征。为了探讨宗教体验的情绪变化特征及其与生理活动的相关,本研究用自编图片诱发情绪,以情绪调查表记录诱发情绪前后18名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大学生的情绪主观体... 宗教体验是人在宗教活动中的心态或体悟及伴随的情感体验,有强烈的情感特征。为了探讨宗教体验的情绪变化特征及其与生理活动的相关,本研究用自编图片诱发情绪,以情绪调查表记录诱发情绪前后18名基督徒和非基督徒大学生的情绪主观体验变化,同时采用多导生理仪记录了其自主神经生理指标和脑电波。结果表明,基督徒与非基督徒的主观体验差异显著,并在C3C4电极所记录的脑区表现出θ波能量差异。总体上,基督教的宗教体验与普通的情绪体验不同,基督徒更多的是正性情绪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体验 情绪 脑电波 自主神经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镜检查对患者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伟 刘尚忠 +1 位作者 蒋水英 孙大裕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08年第5期269-270,共2页
随着胃镜检查广泛开展,时有心脏并发症的报道,1976年Palmer提出胃镜检查引起的心脏意外可能由于迷走一迷走反射异常引起,而使用阿托品后心脏并发症反而增加,似乎并不支持迷走.迷走反射异常的解释,因此本文以心率变异性(HRV)和... 随着胃镜检查广泛开展,时有心脏并发症的报道,1976年Palmer提出胃镜检查引起的心脏意外可能由于迷走一迷走反射异常引起,而使用阿托品后心脏并发症反而增加,似乎并不支持迷走.迷走反射异常的解释,因此本文以心率变异性(HRV)和心血管压力反射敏感性(BRS)来反映心脏自主神经活动,观察胃镜检查对心脏自主神经活动的影响,为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心血管并发症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检查 心脏自主神经功能 查对 心脏自主神经活动 心血管并发症 压力反射敏感性 心脏并发症 迷走反射
原文传递
拥有宠物对于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患者的心脏自主神经失衡的调节作用
20
作者 刘莉 叶鹏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86-786,共1页
拥有宠物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1年存活率比无宠物的患者高。众所周知,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并可诱发自主神经活动失衡。该研究旨在确定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患者而... 拥有宠物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的1年存活率比无宠物的患者高。众所周知,与生活方式相关的疾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并可诱发自主神经活动失衡。该研究旨在确定对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等与生活方式相关疾病的患者而言,拥有宠物是否能够调节其心脏自主神经活动失衡。方法:人选患者191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69±8)岁,根据是否拥有宠物分为有宠物组和无宠物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自主神经失衡 糖尿病高血压 高血脂症 宠物 患者 调节 生活方式相关疾病 心脏自主神经活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