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犬自咬症2例分析
1
作者 毕伟豪 范禧胜 《中国工作犬业》 2024年第11期52-53,共2页
犬自咬症以自咬驱体,多是咬尾巴,造成皮肤破损为特征,自咬程度严重的可继发感染而死亡。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春秋两季发病率略高。有资料显示是营养缺乏病、传染病、外寄生虫感染引发皮肤瘙痒所致,或神经质犬所造成的习惯性自咬。患... 犬自咬症以自咬驱体,多是咬尾巴,造成皮肤破损为特征,自咬程度严重的可继发感染而死亡。本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但春秋两季发病率略高。有资料显示是营养缺乏病、传染病、外寄生虫感染引发皮肤瘙痒所致,或神经质犬所造成的习惯性自咬。患犬在犬舍内自咬尾尖而原地转圈,并不时地发出叫声,表现极强的凶猛性和攻击性。尾尖处脱毛、破溃、出血、结痴,也有的犬咬尾根、臀部或腹侧面而使被毛残缺不全,个别患犬将全身毛咬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缺乏病 寄生虫感染 继发感染 尾尖 皮肤瘙痒 自咬症 皮肤破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自咬症病因RAPD遗传分析(英文) 被引量:5
2
作者 李玉梅 姚纪元 +2 位作者 马丽娜 李志伟 白秀娟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3-568,共6页
自咬症是危害笼养水貂的一种慢性疾病,造成水貂自咬创伤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文中从遗传基因角度探讨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在国内外尚属首次,采用RAPD技术分别对正常水貂和自咬水貂样本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遗传结构分析。从100个... 自咬症是危害笼养水貂的一种慢性疾病,造成水貂自咬创伤而影响其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文中从遗传基因角度探讨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在国内外尚属首次,采用RAPD技术分别对正常水貂和自咬水貂样本进行了分子水平的遗传结构分析。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26个重复性好的标记引物,对60只水貂群体(健康与患病)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标记研究。结果表明,26个引物扩增出105条带,其中29条带呈现多态,多态率为27.62%。不同引物扩增出的DNA片段在健康与患病水貂群体中的分布频率不同。水貂群体间相似系数为0.847l,遗传距离(变异)指数为0.1529。引物S356(序列为CTGCTTAGGG)扩增出健康与患病水貂互不相同的条带,如在患病水貂群体中扩增出的1000 bp左右的DNA片段,可初步作为区分健康和患病水貂群体的分子遗传标记,逐渐剔除自咬水貂个体,达到净化水貂群的目的,减少水貂饲养业的经济损失,为今后水貂的分子育种及其疾病的预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自咬症 RAPD 发病原因 分子遗传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皮动物自咬症与大脑神经细胞脂质过氧化关系初步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孙得发 贾康胜 +2 位作者 王建华 李利军 吴晓民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242-247,共6页
分析了当前一些解释肉食性毛皮动物自咬症产生原因的假说,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根据水貂等肉食性毛皮动物食物的结构,结合目前人类自咬症模型的产生机理等相关研究结果,认为水貂自咬症的产生可能与动物性食物脂肪氧化导致的... 分析了当前一些解释肉食性毛皮动物自咬症产生原因的假说,指出了其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并根据水貂等肉食性毛皮动物食物的结构,结合目前人类自咬症模型的产生机理等相关研究结果,认为水貂自咬症的产生可能与动物性食物脂肪氧化导致的大脑神经细胞脂质过氧化及动物机体的抗氧化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食性毛皮动物 自咬症 神经细胞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咬症水貂神经系统病理组织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孙得发 王建华 +2 位作者 徐秀容 张志民 曹达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31,共7页
【目的】通过对自咬症水貂神经系统病理组织学变化的观察,探讨水貂自咬症与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为水貂自咬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只临床健康水貂和20只自咬症水貂的大脑、小脑、延脑和脊髓等神经系统组织,用体积分... 【目的】通过对自咬症水貂神经系统病理组织学变化的观察,探讨水貂自咬症与神经系统病变的关系,为水貂自咬症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集20只临床健康水貂和20只自咬症水貂的大脑、小脑、延脑和脊髓等神经系统组织,用体积分数4%多聚甲醛固定后经选样、脱水、透明、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后,在200~400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并对比病理变化。【结果】与临床健康水貂相比,自咬症水貂大脑中普遍存在神经细胞肿胀、溶解以及神经细胞卫星现象;部分神经锥体细胞固缩变形,细胞膜周边出现空泡化,神经纤维溶解消失,神经细胞核固缩浓染;部分自咬症水貂大脑的髓质出现空泡化,神经胶质细胞膜内侧浓染;小脑中的浦肯野氏细胞普遍存在肿胀、融解以及神经髓鞘溶解现象。延脑神经细胞肿胀,大胶质细胞膜溶解消失,神经椎体细胞周边出现严重的卫星现象;脊髓神经细胞明显肿胀,细胞膜消失,神经细胞核固化萎缩。【结论】水貂自咬症与神经细胞膜结构损伤、神经传导细胞以及神经髓鞘的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自咬症 神经系统 病理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自咬症遗传病因的SCAR分子标记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秋芳 刘宗岳 +2 位作者 杜智恒 杨春山 白秀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8-32,共5页
以自咬和健康水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序列特异性扩增(SCAR)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首先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重复性好的标记引物,对94只水貂群体进行随机扩增DNA(RAPD)标记检测。挑选出在健... 以自咬和健康水貂作为研究对象,利用序列特异性扩增(SCAR)技术对其进行遗传分析,从分子水平探讨水貂自咬症的发病原因。首先从100个随机引物中筛选出10个重复性好的标记引物,对94只水貂群体进行随机扩增DNA(RAPD)标记检测。挑选出在健康组与患病组差异明显的A8引物,其仅可以在患病水貂组中扩增出500 bp左右的DNA片段,而在健康组中没有此特异片段。将该片段克隆、测序,根据测序结果设计特异PCR引物,转化为SCAR标记,回到原样本群体中扩增,验证。结果发现,MA8-500特异性条带在患病水貂群体的分布频率高达86.4%(38/44)以上,而在健康水貂群体中的分布频率仅为4.0%(2/50),因此可将其初步作为区分健康和患病水貂群体的分子遗传标记,为进一步研究水貂自咬症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AR 水貂 自咬症 遗传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自咬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李玉梅 白秀娟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165-167,共3页
对水貂自咬症病因、发病规律、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预防和治疗等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水貂自咬症的病因及防治对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貂 自咬症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自咬症发病原因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玉梅 白秀娟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7年第11期105-107,共3页
作者概述了自咬症的发生对水貂皮张的损坏和给养貂业带来的经济损失,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自咬症致病原因的各种说法。着重阐述微生物感染、微量元素缺乏、遗传等多种因素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研究自咬症致病原因和有效防制该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貂 自咬症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自咬症研究概况 被引量:8
8
作者 高宏伟 陈维岩 马振凯 《毛皮动物饲养》 1995年第3期41-44,共4页
一、水貂自咬症的概念及主要临床症状(一)概念 水貂自咬症一般指的是反复自咬身体某一部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水貂慢性疾病,其特征是阵发注神经高度兴奋、狂暴性自咬身体某一部位,造成自咬创,也称之为“水貂自咬病”.国外文献中涉及自咬... 一、水貂自咬症的概念及主要临床症状(一)概念 水貂自咬症一般指的是反复自咬身体某一部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水貂慢性疾病,其特征是阵发注神经高度兴奋、狂暴性自咬身体某一部位,造成自咬创,也称之为“水貂自咬病”.国外文献中涉及自咬与食毛的英文名词有Autmutilation(自残)Tail biting(咬尾)、Fur biting(咬毛)、hair chewing(嚼毛)和Tail suckling(含尾)等.笔者认为,所谓“自咬症”应有神经症状出现和自咬创.至于“自咬症”与“食毛症”是否为同属一种疾病,值得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自咬症 病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咬症水貂脑、肝、肾和毛中汞残留量的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宏伟 陈维岩 马振凯 《毛皮动物饲养》 1994年第2期1-3,共3页
本文对同一貂场的自咬症发病貂和临床健康水貂的脑、肝、肾和尾毛中汞残留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自咬症水貂脑、肝、肾和尾毛中汞残留量均高于临床健康组貂相应脏器的水残留量(p<0.01).
关键词 自咬症 水貂 残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貂自咬症病因的遗传分析策略及进展
10
作者 白秀娟 刘宗岳 +3 位作者 李玉梅 李秋芳 林宁 马丽娜 《经济动物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25-130,122,共6页
自咬症是世界范围内养殖的毛皮兽广泛流行的疾病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皮张质量的降低。目前对该症的发病机理和检测方法报道很少,因此早期诊断和淘汰患病个体成为防止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从2007年起,课题组开始利用标记辅助选择或基... 自咬症是世界范围内养殖的毛皮兽广泛流行的疾病之一,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皮张质量的降低。目前对该症的发病机理和检测方法报道很少,因此早期诊断和淘汰患病个体成为防止该病发生的主要措施。从2007年起,课题组开始利用标记辅助选择或基因辅助选择等措施,寻找与水貂自咬症相关的候选基因和分子标记,共筛选出6对特异性分子标记,并发现3个候选基因的7个突变位点与自咬症的发生显著相关。文中对课题组近5年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为阐明自咬症的发病机理给予新的提示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自咬症 分子标记 候选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狐自咬症与遗传的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元楷 籍玉林 +2 位作者 曲维江 肖家美 张仁丰 《毛皮动物饲养》 1996年第3期4-5,共2页
采用种公母貂均患自咬症和仅公招、仅母貂、公母均无自咬行为的繁育方式,于冬季打皮留种前统计后代患自咬症的仔兽。结果表明,第一组为49%,第二组为21%,第三组为24%,第四组为18%,蓝狐的自咬症与遗传有很强的相关性。
关键词 蓝狐 自咬症 遗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狐自咬症的诊断和防治
12
作者 郑星道 梁洪国 +2 位作者 郑红华 高炳林 赵国忠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自咬症 银狐 防治 诊断 长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狐自咬症RAPD标记的筛选
13
作者 任二军 刘宗岳 +2 位作者 张铁涛 邢秀梅 杨福合 《特产研究》 2011年第3期1-5,共5页
蓝狐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自咬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蓝狐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给蓝狐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寻找与蓝狐自咬症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采用RAPD技术对健康和自咬蓝狐分子标记进行筛选。从1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在... 蓝狐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自咬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蓝狐的生长发育和毛皮质量,给蓝狐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寻找与蓝狐自咬症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采用RAPD技术对健康和自咬蓝狐分子标记进行筛选。从120条随机引物中筛选出在健康蓝狐和自咬蓝狐中扩增出差异条带的6条引物,分别为S77、S79、S88、S472、S474、S485。经个体验证,S472、S4852条随机引物在健康蓝狐和自咬蓝狐出现特异条带的个体数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可作为蓝狐自咬症的分子标记,为蓝狐自咬症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狐 自咬症 RAPD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咬症水貂组织病理学变化
14
作者 高宏伟 陈维岩 +3 位作者 陈斯仪 李德雪 马振凯 吴吉海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43-43,共1页
自咬症水貂组织病理学变化高宏伟陈维岩陈斯仪李德雪马振凯吴吉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12)近年来,水貂自咬症在国内一些貂场仍有发生,有的貂场全年发病率在10%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急待解决... 自咬症水貂组织病理学变化高宏伟陈维岩陈斯仪李德雪马振凯吴吉海(中国人民解放军农牧大学·长春·130012)近年来,水貂自咬症在国内一些貂场仍有发生,有的貂场全年发病率在10%以上,造成的经济损失很大,急待解决特异性防治问题。特异性防治问题的关键是查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貂 自咬症 组织病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皮动物自咬症流行特点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钱国成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08年第11期20-21,共2页
自咬病(症)是长尾肉食动物多见的急、慢性经过的疫病。病兽啃咬自己的尾巴或躯体的某一部位的被毛和肢体,造成皮张破损或死亡。本病在国内、外各毛皮动物养殖场均有发生。
关键词 毛皮动物 流行特点 自咬症 治疗 诊断 动物养殖场 肉食动物 自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皮动物自咬症病因研究进展
16
作者 吴文玉 张建华 +3 位作者 苗慧敏 王辉暖 杨秀进 杨利峰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2年第1期114-116,共3页
作者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对自咬症致病原因的各种说法。包括环境因素、营养因素、脂质过氧化等,并重点阐述了脂质过氧化和遗传原因,希望能为该病病因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水貂 自咬症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黑狐自咬症的控制及病因分析
17
作者 李宏全 庞勇 +1 位作者 华修国 惠卫英 《毛皮动物饲养》 1994年第3期16-17,共2页
银黑狐是一种大毛细皮的珍贵毛皮动物,其皮张价格昂贵,是制做高级裘皮服装的原料,近年来人工养殖数目在逐渐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银黑狐的自咬症已成为饲养中的一大难题,发病率可达10%~15%,这种病症既影响皮张质量,也影响繁... 银黑狐是一种大毛细皮的珍贵毛皮动物,其皮张价格昂贵,是制做高级裘皮服装的原料,近年来人工养殖数目在逐渐增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然而,银黑狐的自咬症已成为饲养中的一大难题,发病率可达10%~15%,这种病症既影响皮张质量,也影响繁育.目前,自咬症的病因尚不清楚,仅见少数文献报道用亚硒酸钠-V_E治疗有效,但无确切的诊断依据,笔者尚未见到对健康狐和患自咬症狐血硒水平的评价报告.我们对21例银黑狐自咬症进行了治疗,并用荧光法对6只患狐和5只健康狐全血中的硒含量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黑狐 自咬症 病因 治疗 病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狐狸自咬症的预防和治疗
18
作者 张培玉 周磊 《特种经济动植物》 1999年第5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狐狸 自咬症 预防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狐疑自咬症治疗方法比较
19
作者 范根成 王君玮 王新 《动物检疫》 1994年第2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蓝狐 自咬症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皮动物自咬症的综合防治
20
作者 徐桂琴 李长胜 《毛皮动物饲养》 1992年第1期26-27,共2页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和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呈慢性进过。病兽呈现定期兴奋性,兴奋期病兽咬自体的一定部位,造成创伤,严重地影响狐、貉,水貂的生长发育和皮的质量。近几年来,我们在毛皮动物养殖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控制自咬... 自咬症是食肉毛皮动物和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呈慢性进过。病兽呈现定期兴奋性,兴奋期病兽咬自体的一定部位,造成创伤,严重地影响狐、貉,水貂的生长发育和皮的质量。近几年来,我们在毛皮动物养殖中,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法,控制自咬症的发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皮动物 自咬症 综合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