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然杀伤细胞及其受体与结核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孟祥红 程小星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12-116,共5页
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不仅取决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和毒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其中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在抗结核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NK细胞是参与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细胞,可非特异性地识别靶细... 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不仅取决于结核分枝杆菌的数量和毒力,在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其中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细胞在抗结核感染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NK细胞是参与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细胞,可非特异性地识别靶细胞,产生细胞毒作用破坏溶解靶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同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通过抑制型和激活型两类受体识别靶细胞表面的主要组织相容复合物Ⅰ类抗原(MHC-Ⅰ),是NK细胞鉴别自我与非我、发挥作用的重要方式。研究NK细胞及其受体在结核病中的变化及机制将为结核病的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 结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及其抑制受体在妊娠中的作用
2
作者 毛立群 郭小芹 +1 位作者 杨静 叶路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5年第2期87-89,共3页
自然杀伤细胞通过其表达的不同类型的受体选择性识别细胞表面的相应配体,提供自然杀伤细胞反应的自我调节信号。正常妊娠时,蜕膜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细胞抑制受体介导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表现为自然杀伤细胞失活,对半同种异体胎儿耐受... 自然杀伤细胞通过其表达的不同类型的受体选择性识别细胞表面的相应配体,提供自然杀伤细胞反应的自我调节信号。正常妊娠时,蜕膜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细胞抑制受体介导的抑制作用占主导地位,表现为自然杀伤细胞失活,对半同种异体胎儿耐受;而在某些病理情况下,杀伤细胞抑制受体的效应机制发生障碍,可能导致妊娠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 杀伤细胞抑制受体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高原藏族胃癌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D及其配体MICA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杨生玺 张晓岩 +3 位作者 吕同德 哈小琴 王海燕 耿排力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02-1006,共5页
目的:研究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D(NKG2D)的表达及局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相应配体MICA的表达,探讨宿主NKG2D在抗胃癌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对33例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采用流... 目的:研究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表面活化性受体D(NKG2D)的表达及局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相应配体MICA的表达,探讨宿主NKG2D在抗胃癌中的作用及其与肿瘤免疫逃逸的关系。方法:对33例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NKG2D的表达状况,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在局部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标本中MICA的表达。结果: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外周血NKG2D的表达为(13.47±5.26)%,明显低于正常组(32.62±10.08)%,2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藏族胃癌组织MICA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胃癌组织MICA蛋白表达在癌旁正常组织中为(21.21%,7/33),胃癌组织阳性率为(78.79%,26/33),高分化组(60.00%,3/5),中分化组(72.73%,8/11),低分化组(88.24%,15/17),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与肿瘤的大小、性别、年龄、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MICA表达水平与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正相关(r=0.903,P<0.01)。结论:高原藏族胃癌的免疫逃逸可能与NKG2D表达下调及其配体MICA的表达升高有关,高原藏族胃癌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降低,其NKG2D表达的下降是NK细胞活性下降的原因之一。NKG2D配体MICA的基因表达可能与高原胃癌患者的恶性转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高原 胃肿瘤 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D MHC—I链相关蛋白A 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自然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P58.2基因克隆与鉴定 被引量:2
4
作者 曹东林 郭坤元 李江琪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7期1-3,共3页
目的 :P5 8.2基因克隆与鉴定。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 ,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自然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P5 8.2基因全长cDNA ,经酶切后构建重组克隆载体 ,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RT -PCR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P5 8.2全长cDNA ,... 目的 :P5 8.2基因克隆与鉴定。方法 :采用RT -PCR技术 ,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自然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P5 8.2基因全长cDNA ,经酶切后构建重组克隆载体 ,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结果 :RT -PCR获得了预期的扩增产物P5 8.2全长cDNA ,成功构建了 pSPORT1-P5 8.2重组克隆载体 ,酶切、酶谱分析与预期结果相符。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记的人P5 8.2cDNA全长碱基序列一致。结论 :pSPORT1-P5 8.2重组克隆载体构建成功 ;P5 8.2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 ,为下一步构建表达载体和基因转染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P58.2基因 基因克隆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A相合亲缘供受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基因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发明 姜侃 +4 位作者 吕沁风 章伟 何吉 许先国 严力行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276-1280,共5页
本研究分析HLA相合亲缘关系供受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分布情况并探讨其KIR相合的可能性。采用Luminex流式技术和测序方法检测HLA-A,-B,-Cw和-DRB1位点;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检测KIR基因。结果表明:在HLA... 本研究分析HLA相合亲缘关系供受者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基因分布情况并探讨其KIR相合的可能性。采用Luminex流式技术和测序方法检测HLA-A,-B,-Cw和-DRB1位点;利用序列特异性引物PCR法(PCR-SSP)检测KIR基因。结果表明:在HLA-A,-B,-Cw和-DRB1等8个位点相合的27对亲缘关系供受者样本中检出17个KIR基因,其中KIR3DL3、KIR3DP1、KIR2DL4和KIR3DL2基因存在于所有个体;检出20种KIR基因型和12种单倍体,常见基因型为2,2,频率为29.6%;最常见单倍体是2,频率为53.0%,样本以A型单倍体为主,频率为67.2%;12对(44.4%)供者KIR与受者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完全相同,13对(48.1%)供者KIR与受者KIR存在1个单倍体相同,2对(7.4%)供者KIR与受者KIR基因型和单倍体完全不同;1对供者KIR2DL1与受者HLA-Cw(Lys80)配基完全相合,17对供者KIR2DL2/2DL3与受者HLA-Cw(Asn80)配基完全相合,5对供者KIR3DL1与受者HLA-B(Bw4)配基完全相合。结论:HLA相合亲缘关系供受者KIR匹配的错配率比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A相合亲缘供受者 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KIR错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自然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P58.1基因的克隆与鉴定
6
作者 曹东林 郭坤元 严定安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8-10,共3页
目的 克隆及鉴定P58.1基因。方法 采用RT-PCR技术,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P58.1基因全长cDNA,经酶切后构建重组克隆载体,测序鉴定。结果 RT-PCR获得预期的扩增产物P58.1全长cDNA,成功构建pSPORT1-P58.1重组克隆载体,酶切、酶谱... 目的 克隆及鉴定P58.1基因。方法 采用RT-PCR技术,从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扩增P58.1基因全长cDNA,经酶切后构建重组克隆载体,测序鉴定。结果 RT-PCR获得预期的扩增产物P58.1全长cDNA,成功构建pSPORT1-P58.1重组克隆载体,酶切、酶谱分析与预期结果相符。DNA测序结果与GenBank登记的人P58.1cDNA全长碱基序列一致。结论 pSPORT1-58.1重组克隆载体构建成功;P58.1基因序列与文献报道一致,为下一步构建表达载体和基因转染等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基因克隆 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与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
7
作者 张碧红 陈纯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2-225,共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异源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能介导有效的抗白血病作用(GVL),降低复发率。目前认为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S)特异性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或HLA)Ⅰ类分子,靶细胞不表达NK细胞抑制型KIR的HLA配体...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异源反应性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能介导有效的抗白血病作用(GVL),降低复发率。目前认为NK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S)特异性识别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或HLA)Ⅰ类分子,靶细胞不表达NK细胞抑制型KIR的HLA配体时即被杀伤。现就KIR的结构、功能、基因表达及KIR与配体的关系,GVL效应的产生及其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 移植物抗白血病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免疫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唐文娇 李燕 +2 位作者 郑宇欢 张丽 牛挺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0-297,共8页
尽管新药的进展使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得到明显改善,但复发难治MM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且预后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技术虽然在复发难治MM中有不错的疗效,但仍存在局限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等不良反... 尽管新药的进展使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生存得到明显改善,但复发难治MM仍缺乏有效治疗方案,且预后差。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治疗技术虽然在复发难治MM中有不错的疗效,但仍存在局限性,如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神经毒性等不良反应和脱靶效应等。自然杀伤(NK)细胞作为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成分,在肿瘤免疫监视中发挥重要功能,因此基于NK细胞的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CAR-NK)免疫治疗技术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CAR-NK免疫治疗MM的研究显示,多个靶点可作为CAR-NK免疫治疗技术特异性治疗靶点,并且在MM细胞及动物实验中也证实其抗肿瘤效应。本文总结了MM肿瘤微环境中NK细胞抗肿瘤机制、生物学特点和功能缺陷情况,以及CAR-NK免疫治疗MM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 复发 难治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β地中海贫血儿童自然杀伤细胞活性及受体表达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鲍俊杰 郑常龙 +3 位作者 何映谊 丘媛媛 廖思红 李芳 《新医学》 2014年第7期435-439,共5页
目的分析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地贫)儿童体内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受体表达,探讨输血诱导的NK细胞免疫抑制的机制。方法利用多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0例重型β地贫儿童、20例轻型β地贫儿童和20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NK细胞CD107a(杀伤活性)... 目的分析重型β地中海贫血(地贫)儿童体内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及受体表达,探讨输血诱导的NK细胞免疫抑制的机制。方法利用多色流式细胞技术,检测20例重型β地贫儿童、20例轻型β地贫儿童和20例健康儿童的外周血NK细胞CD107a(杀伤活性)、活化型受体(NKP30、NKP46、NKG2D)及抑制型受体(NKG2A、CD158a)的表达;使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检测NK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结果与轻型β地贫儿童和正常儿童相比,接受长期输血的重型β地贫儿童外周血NK细胞CD107a表达明显下调(P均<0.01),NK细胞抑制性受体NKG2A表达明显上调(P均<0.01),NKP30、NKP46、NKG2D、CD158a及IFN-γ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NK细胞抑制型受体NKG2A在重型β地贫输血诱导的NK细胞免疫抑制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Β地中海贫血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对结直肠癌自然杀伤细胞92局部浸润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0
作者 谭定春 秦惠何 《安徽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2098-2101,共4页
目的探讨抑制2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自然杀伤细胞92(NK92)细胞局部浸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5—11月。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和HT29)细胞及人正常肠上皮细胞(NCM460)购自美国模式培... 目的探讨抑制2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基因表达对结直肠癌自然杀伤细胞92(NK92)细胞局部浸润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本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5—11月。结直肠癌细胞(SW480、SW620和HT29)细胞及人正常肠上皮细胞(NCM460)购自美国模式培养物保藏所。Western blotting检测上述细胞中HER2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ting及ELISE检测HER2的特异性小干扰RNA(si-HER2)转染HT29细胞效率。Transwell小室检测重组HER2及肿瘤培养上清对NK92细胞迁移指数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si-HER2对NK92细胞迁移指数及β-catenin表达影响。结果3株结直肠癌细胞HER2表达均明显高于在NCM460细胞表达[(0.104±0.011)、(0.141±0.015)、(0.243±0.018)比(0.018±0.003)]。对照组HER2蛋白及HER2含量均明显高于si-HER2组[(0.467±0.046)比(0.101±0.012),(125.3±10.1)pg/mL比(74.7±4.6)pg/mL]。重组HER2均能抑制NK92的迁移,促进β-catenin蛋白表达,而转染si-HER2可提高NK92迁移,且抑制β-catenin蛋白表达。结论抑制HER2基因表达可增强结直肠癌NK92细胞局部浸润,机制与下调Wnt/β-catenin信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基因 ERBB-2 受体 自然杀伤细胞 Wnt信号通路 趋化运动 NK细胞 Β连环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在晚期胃癌中的应用进展
11
作者 王皓 黎正行 罗天航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336-1342,共7页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我国胃癌就诊患者仍以进展期为主,晚期患者就诊时多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而传统的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血液系统恶性肿... 胃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当前我国胃癌就诊患者仍以进展期为主,晚期患者就诊时多已失去手术治疗的机会,而传统的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CAR-T)免疫疗法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疗效显著,也为胃癌的免疫治疗开辟了新途径。然而,由于胃癌的异质性、肿瘤微环境免疫抑制、肿瘤靶抗原逃逸及脱靶毒性等问题,使得CAR-T免疫疗法在胃癌治疗中的应用存在挑战。本文综述了CAR的结构及CAR-T治疗原理、CAR-T治疗晚期胃癌的主要靶点及治疗现状,并探讨了CAR-T治疗胃癌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晚期胃癌的临床免疫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免疫疗法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密封蛋白18.2 自然杀伤细胞活化型受体 上皮细胞黏附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杀伤细胞的杀伤功能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赖瀚铃 刘爽 +1 位作者 黄新芳 蒋更如 《上海医学》 CAS 2021年第9期681-686,共6页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比例变化、杀伤功能变化,及其与SLE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自然杀伤细胞(NK细胞)的比例变化、杀伤功能变化,及其与SLE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方法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肾脏风湿免疫科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35例SLE患者(SLE组)和同期行体格检查的20名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SLE疾病活动指数(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disease activity index,SLEDAI)评分,将SLE患者进一步分为活动亚组(≥5分)和非活动亚组(<5分);并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将SLE组分为感染亚组和非感染亚组。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患者外周血NK细胞比例、杀伤功能相关受体和配体表达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检测相关指标与SLE疾病活动程度的相关性。结果SLE组患者中,活动性SLE患者22例纳入活动亚组,非活动性SLE患者13例纳入非活动亚组;合并感染患者10例纳入感染亚组,未合并感染患者25例纳入非感染亚组。SLE活动亚组患者SLEDAI评分、抗双链DNA抗体水平和24 h尿蛋白定量均显著高于非活动亚组(P值均<0.05)。SLE组患者外周血CD3^(-)CD56^(+)NK、CD16^(+)NK、CD107a^(+)NK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外周血TRAIL^(+)NK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活动亚组SLE患者CD3^(-)CD56^(+)NK、CD16^(+)NK细胞比例均显著低于非活动亚组(P<0.01,0.05),而TRAIL^(+)NK、D107a^(+)NK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非活动亚组(P值均<0.01)。感染亚组SLE患者外周血CD16^(+)NK细胞比例显著低于非感染亚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SLE患者外周血CD3^(-)CD56^(+)NK细胞比例与SLEDAI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5987,P<0.001),与补体C4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3914,P<0.05)。CD16^(+)NK细胞比例与SLEDAI评分(r=-0.4034)、24 h尿蛋白定量(r=-0.3381)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5),与补体C3(r=0.3577)、补体C4(r=0.4147)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5)。CD107a^(+)NK细胞比例与补体C3(r=-0.4858)、补体C4(r=-0.3544)水平呈显著负相关(P值均<0.001),与SLEDAI评分(r=0.7647)、24 h尿蛋白定量(r=0.6802)呈显著正相关(P值均<0.001)。TRAIL^(+)NK细胞比例与SLEDA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0.4637,P<0.01)。结论SLE患者外周血NK细胞比例降低,细胞毒功能受损,且与疾病活动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系统性 杀伤细胞 天然 疾病活动 受体 自然杀伤细胞 细胞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肿瘤细胞表面MICA的表达及NK细胞杀伤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梅家转 郭坤元 +1 位作者 魏红 梅常红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肿瘤细胞表面MICA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K562(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MCF-7(乳腺癌细胞株)、HR-8348(直肠腺癌细胞株)、CNE-2(人鼻咽癌细胞株)、Hela(人宫颈癌细胞株)为靶细胞,流式细胞仪... 目的观察不同肿瘤细胞表面MICA的表达及其对NK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K562(人慢性髓原白血病细胞株)、MCF-7(乳腺癌细胞株)、HR-8348(直肠腺癌细胞株)、CNE-2(人鼻咽癌细胞株)、Hela(人宫颈癌细胞株)为靶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MICA的表达,以K562细胞作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情况下体外培养的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K562、MCF-7、HR-8348、CNE-2、Hela细胞表面均表达MICA,体外杀伤试验表明NK细胞对上述肿瘤细胞均有杀伤活性,anti-MICA单抗可部分封闭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活性。结论NK细胞对K562、MCF-7、HR-8348、CNE-2、Hela细胞具有较高的杀伤活性,可作为一种生物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MICA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 细胞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NK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及其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5
14
作者 周健 牛新清 +5 位作者 梅家转 王杨 涂三芳 何颖芝 周雪云 郭坤元 《现代免疫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1,共5页
为了观察同种异体NK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以K562细胞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CNE2、KG1a和U251细胞的活性。应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种细胞MHCI类链相关分... 为了观察同种异体NK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的体外杀伤活性,并初步探讨其分子机制。以K562细胞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CNE2、KG1a和U251细胞的活性。应用RT-PCR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4种细胞MHCI类链相关分子(MICA/B)和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UL16结合蛋白(ULBP1~3)基因和分子的表达情况。效靶比20∶1时用AMO-1、BMO-1、M295、M310和M551单抗分别阻断肿瘤细胞表面MICA、MICB、ULBP1、ULBP2和ULBP3分子,观察NK细胞对其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NK细胞对K562、CNE2和KG1a细胞均有杀伤活性,对U251细胞无杀伤活性。在mRNA水平4种细胞均表达MICA/B和ULBP1~3基因。K562细胞表达MICA/B和ULBP1~3全部分子;KG1a和U251细胞均不表达5种分子;CNE2细胞表达MICA/B和ULBP2,不表达ULBP1和ULBP3。CNE2、KG1a和U251细胞均高表达HLAI分子,而K562细胞不表达。用单抗分别阻断靶细胞表面相应的NKG2D配体分子,NK细胞对KG1a和U251细胞的杀伤活性无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 NKG2D 细胞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aji细胞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机制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2
15
作者 周健 梅家转 +5 位作者 郭坤元 涂三芳 王杨 何颖芝 孙明 周雪云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69-372,共4页
目的探讨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的机制。方法以K562细胞作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Rail细胞的活性。并分别用PCR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和Raji细胞MICA/B、ULBP1~3、HLA基因型... 目的探讨人B细胞淋巴瘤Raji细胞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的机制。方法以K562细胞作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Rail细胞的活性。并分别用PCR方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K562和Raji细胞MICA/B、ULBP1~3、HLA基因型和分子的表达情况。效靶比20:1时用单抗分别阻断K562和Raji细胞表面MICA、MICB、ULBP1、ULBP2、ULBP3和HLA-Ⅰ类分子,观察NK细胞对其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杀伤Raji细胞的活性明显低于杀伤K562细胞的活性,二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562细胞表达MICA/B和ULBP1~3基因和分子,不表达HLA—Ⅰ类分子,Raji细胞表达ULBP1~3基因和HLA-Ⅰ类分子,不表达MICA/B和ULBP1~3分子。Rail细胞HLA基因型为A*3、3,B*71、71,Cw3、4。用单抗封闭MICA/B和ULBP1-3分子后,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降低,对Raji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Raji细胞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机制和Raji细胞高表达HLA-Ⅰ类分子,不表达NKG2D的配体MICA/B和ULBP1~3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 B细胞淋巴瘤 细胞毒性试验 HLA-Ⅰ类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杀伤人骨髓瘤RPMI8226细胞的活性及其可能的机制 被引量:3
16
作者 韩露 宋永平 +3 位作者 周健 高全立 朱兴虎 房伯俊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9-154,共6页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NK细胞对人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RPMI 8226细胞和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分别检测K562和RPMI 8226细胞中NKG2D配体和HLA-Ⅰ类分子的表... 目的:研究同种异体NK细胞对人骨髓瘤RPMI 8226细胞的杀伤活性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对RPMI 8226细胞和人白血病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和RT-PCR法分别检测K562和RPMI 8226细胞中NKG2D配体和HLA-Ⅰ类分子的表达;阻断K562和RPMI 8226细胞中NKG2D配体的表达后,检测NK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NK细胞对RPMI 8226靶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低于对K562靶细胞的杀伤(P<0.01)。K562细胞高表达NKG2D配体,不表达HLA-Ⅰ类分子;RPMI 8226细胞低表达NKG2D配体,高表达HLA-Ⅰ类分子,其HLA基因型为A 01,66;B 58,58;Cw 03,06。阻断NKG2D配体后NK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活性明显降低(P<0.01),而杀伤RPMI 8226细胞的活性无明显改变;阻断HLA-Ⅰ类分子,NK细胞杀伤K562细胞的活性无变化,而杀伤RPMI 8226细胞的活性明显提高(P<0.01)。结论:NK细胞杀伤RPMI 8226细胞的活性较低,其机制与RPMI 8226细胞高表达HLA-Ⅰ类分子、低表达NKG2D配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 骨髓瘤 HLA—I类分子 NKG2D配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胶质瘤细胞U251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机制的初步探讨
17
作者 周健 梅家转 +4 位作者 郭坤元 牛新清 王杨 涂三芳 周雪云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47-250,共4页
目的探讨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逃逸同种异体NK细胞免疫杀伤的机制。方法以K562细胞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体外杀伤U251细胞的活性。用RT-PCR检测K562和U251细胞MHC-Ⅰ类链相关分子A和B(MICA/B)、人巨细胞病毒糖蛋... 目的探讨人神经胶质瘤细胞U251逃逸同种异体NK细胞免疫杀伤的机制。方法以K562细胞为对照,应用LDH释放法检测不同效靶比时NK细胞体外杀伤U251细胞的活性。用RT-PCR检测K562和U251细胞MHC-Ⅰ类链相关分子A和B(MICA/B)、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UL16结合蛋白(ULBP1~3)基因,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细胞MICA/B、ULBP1~3和HLA-Ⅰ分子的表达情况。效靶比20:1时用单抗分别阻断K562和U251细胞表面MICA、MICB、ULBP1、ULBP2、ULBP3和HLA-Ⅰ类分子,观察NK细胞对其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同一效靶比时NK细胞杀伤U251细胞的活性明显低于杀伤K562细胞的活性,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562和U251细胞均表达基因MICA/B和ULBP1~3,但U251细胞仅低表达ULBP2分子。用单抗封闭MICA/B和ULBP1~3分子后,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降低,对U251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明显改变。封闭HLA-Ⅰ类分子后NK细胞对U251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上升,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明显改变。结论U251细胞逃逸NK细胞免疫杀伤机制可能是由于U251细胞高表达HLA-Ⅰ类分子,不表达NKG2D的配体MICA/B和ULBP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胶质瘤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 细胞毒性试验 HLA-I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K细胞杀伤ARH-77细胞的活性及机制的初步探讨
18
作者 周健 宋永平 +2 位作者 魏旭东 郭坤元 孙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人骨髓瘤ARH-77细胞的活性及机制。方法 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杀伤ARH-77细胞的活性;RT-PCR方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K562和ARH-77细胞NKG2D配体和HLA-I基因和分子。阻断K562和ARH-77细胞NKG2D配体,观察NK细...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NK细胞杀伤人骨髓瘤ARH-77细胞的活性及机制。方法 LDH释放法检测NK细胞杀伤ARH-77细胞的活性;RT-PCR方法和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K562和ARH-77细胞NKG2D配体和HLA-I基因和分子。阻断K562和ARH-77细胞NKG2D配体,观察NK细胞杀伤活性的变化。结果相同效靶比时NK细胞杀伤ARH-77细胞的活性明显低于杀伤K562细胞。两种细胞均表达MICA/B和ULBP1~3基因。K562细胞高表达MICA/B和ULBP1~3分子,不表达HLA-Ⅰ类分子;ARH-77细胞低表达ULBP1~3分子,高表达HLA-Ⅰ类分子。ARH-77细胞HLA基因型为A2、3,B15、35,Cw3、4。阻断NKG2D配体,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降低,对ARH-77细胞的杀伤活性无明显改变;阻断HLA-Ⅰ类分子后,NK细胞对K562细胞的杀伤活性无变化,对ARH-77细胞的杀伤活性明显提高。结论 ARH-77细胞对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低,其机制与其高表达HLA-Ⅰ类分子、低表达NKG2D配体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杀伤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受体 骨髓瘤 HLA-Ⅰ类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例偶联CD33-CLL1双特异性抗体的CAR-NK细胞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护理
19
作者 赵薇 徐晓敏 +1 位作者 徐琳洁 浦晓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2期66-71,共6页
总结了12例使用偶联CD33-CLL1双特异性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护理重点在于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输注流程、并发症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着重加强细胞输注护理、全身用药相... 总结了12例使用偶联CD33-CLL1双特异性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治疗的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临床效果与护理措施。护理重点在于制定和实施相应的输注流程、并发症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着重加强细胞输注护理、全身用药相关反应与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观察及护理工作,同时加大心理护理力度。专项小组通过精心治疗与护理,精准识别全身用药相关反应、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等不良事件症状,有效降低了偶联CD33-CLL1双特异性抗体的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治疗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偶联CD33-CLL1双特异性抗体 嵌合抗原受体自然杀伤细胞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索拉非尼对高表达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的鼻咽癌细胞杀伤敏感性的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宇贤 王杨 +3 位作者 崔斐 崔彦芝 吴秉毅 郭坤元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提高高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对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2High C... 目的探讨索拉非尼提高高表达三磷酸腺苷(ATP)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的人耐药鼻咽癌CNE2/DDP细胞(简写作ABCG2High细胞)对同种异体反应性自然杀伤(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利用免疫磁珠技术分离ABCG2High CNE2/DDP和Allo-NK细胞,并设3个实验组:①处理组(经索拉非尼10ng/ml共孵育4h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②未处理组(常规培养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③对照组(常规培养的K562细胞)。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处理组和未处理组细胞的ABCG2表达率和5种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的表达率。乳酸脱氢酶(LDH)释放测定法检测Allo-NK细胞对各实验组细胞的杀伤率。结果分离后的CNE2/DDP细胞的ABCG2表达率为91.40%±2.32%,分选出的CD3-CD16+CD56+(Allo-NK)细胞纯度大于90%。未处理组的ABCG2High CNE2/DDP细胞的NKG2D配体MICA、MICB、ULBP1、ULBP2、ULBP3表达率分别为2.92%±0.33%、4.27%±0.33%、5.80%±0.62%、11.10%±3.15%、7.75%±1.14%,而处理组明显升高(分别为10.38%±1.23%、10.68%±1.26%、11.62%±1.22%、43.24%±4.42%、11.91%±0.88%;P<0.05)。在效靶比为10∶1、20∶1时,Allo-NK细胞对未处理组靶细胞的杀伤率为15.32%±1.34%、27.26%±6.81%,而对处理组靶细胞杀伤率为27.75%±4.12%、43.17%±5.92%,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索拉非尼通过诱导肿瘤细胞高表达NKG2D配体,使其对Allo-NK细胞的杀伤敏感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 基因 MDR 鼻咽肿瘤 杀伤细胞 天然 自然杀伤细胞激活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