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究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儿童哮喘的因果关系
1
作者 彭文 康莲 +1 位作者 杨国茂 李娟 《四川医学》 2025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究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儿童哮喘的因果关系。方法 分别选择87个、44个、12个和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 目的 基于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究自身免疫性疾病(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儿童哮喘的因果关系。方法 分别选择87个、44个、12个和5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作为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系统性红斑狼疮的遗传工具变量。儿童哮喘的汇总数据(n=361,194)均来自IEU Open GWAS project。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WME)、简单众数(SM)、加权众数(WM)和孟德尔随机化-埃格回归法(MR-Egger)等5种回归模型计算效果估计。敏感性分析包括其他统计模型和留一法分析,以验证结果的稳健性。采用MR-Egger方法评估多效性。结果 IVW分析结果显示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儿童哮喘显著相关(OR=1.0006,95%CI(1.0004~1.0008),P<0.0001;OR=1.0008,95%CI(1.0004~1.0011),P<0.0001;OR=1.0011,95%CI(1.0002~1.0021),P=0.0242),系统性红斑狼疮与儿童哮喘无显著性相关(OR=1.0008,95%CI(0.9998~1.0017),P=0.1055)。分析结果与MR-Egger、WME、WM保持一致。MR-Egger试验未提示定向多效性与儿童哮喘相关,但Cochran′s Q检验表明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儿童哮喘之间的因果关联存在异质性(P<0.0001)。结论 1型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能够显著增加儿童哮喘的患病风险,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为此提供了新的遗传证据,甲状腺功能亢进与儿童哮喘的关系需进一步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德尔随机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 儿童哮喘 因果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应用
2
作者 帅晓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24-128,共5页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 cell)疗法是一种创新性的免疫治疗手段,不仅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自身疫性疾病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CD19是B细胞常见标记物,靶向CD19的C...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CAR-T cell)疗法是一种创新性的免疫治疗手段,不仅在血液肿瘤治疗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果,在自身疫性疾病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CD19是B细胞常见标记物,靶向CD19的CAR-T细胞可清除异常B细胞和自身抗体,从而实现免疫系统的“重启”。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等疾病的治疗中,该疗法已取得良好效果,患者可以实现临床症状的完全缓解,自身抗体阴转,并在停止免疫抑制治疗后无复发。靶向浆细胞的B细胞成熟抗原(B cell maturation antigen,BCMA)CAR-T细胞近年来也备受关注。新兴的嵌合自身抗体受体T细胞(chimeric autoantibody receptor,CAAR-T cell)和嵌合自身抗原T细胞受体的T细胞(chimeric autoantigen T cell receptor,CATCR-T cell)疗法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在临床应用中,选择合适的疾病类型、患者和靶点至关重要,同时需密切监测CAR-T细胞输注后的各项指标。尽管目前仍面临细胞因子风暴、神经毒性控制、免疫抑制及复杂多器官病变适用性等挑战,但通过多种策略的探索和优化,有望逐步克服这些短板。未来通用型异体CAR-T细胞的研发及基础领域的研究将在CAR结构优化、靶点筛选、副作用和成本管理等方面的不断深入,这将推动CAR-T细胞疗法在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中的持续发展,最终改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 免疫治疗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系统重置 B细胞清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及其衍生细胞外囊泡靶向巨噬细胞干预自身免疫性疾病
3
作者 姚兰宣 王雪菲 +4 位作者 刘洋 杨雨佳 赵怡 齐芳芳 李颖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1期6772-6781,共10页
背景: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巨噬细胞可以产生不同的极化表型,并发挥相应的炎性免疫作用。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泌较多数量的细胞外囊泡到机体内环境中,具有细胞间信号传导及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表... 背景:巨噬细胞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机体内环境发生改变时巨噬细胞可以产生不同的极化表型,并发挥相应的炎性免疫作用。间充质干细胞能够分泌较多数量的细胞外囊泡到机体内环境中,具有细胞间信号传导及免疫调节功能。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及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可以影响巨噬细胞M1/M2极化平衡,从而治疗机体免疫炎症性疾病。目的:探讨间充质干细胞及其来源细胞外囊泡通过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来干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信号机制,以及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在此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方法:第一作者检索PubMed、中国知网等数据库自建库到2024年6月发表的相关文献,以“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外囊泡,外泌体,凋亡小体,凋亡囊泡,巨噬细胞极化,M1极化,M2极化,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性硬化,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1型糖尿病,炎症性肠病,自身免疫性泪腺炎,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工程化外泌体,药物递送”为中文检索词;以“macrophage polarization,M1 macrophage,M2 macrophage,autoimmune disease,type 1 diabetes,multiple sclerosis,rheumatoid arthritis,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autoimmune dacryadenitis,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mesenchymal stem cells,extracellular vesicles,engineer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engineering exosomes,drug delivery”为英文检索词,阅读每篇文献的文题、摘要进行初筛,最终筛选出70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释放或间接作用于功能性蛋白来调节M1/M2极化;②间充质干细胞可以通过作用于炎症小体调控巨噬细胞M2极化;③间充质干细胞可以与常用药物组合以增强药物疗效;④间充质干细胞受到炎性刺激后可以调控细胞外囊泡的释放影响巨噬细胞极化;⑤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可以通过PTEN、NOTCH、核因子κB、Toll样受体、PI3K/AKT等通路靶向巨噬细胞极化调节自身免疫性疾病;⑥工程化细胞外囊泡可以实现非侵入式靶向给药,延长药物半衰期,推动外泌体口服给药,减轻移植物异体反应,提高中草药生物利用度并攻克血脑屏障,开辟了一条药物递送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外囊泡 外泌体 巨噬细胞极化 M1/M2极化 自身免疫性疾病 工程化细胞外囊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湿邪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复发的相关性探讨
4
作者 卢月 任晓蕾 +4 位作者 吴晶晶 黎莉 危建安 韩凌 卢传坚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5年第4期1007-1012,共6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机体免疫失衡、免疫细胞异常活化、炎症因子以及免疫复合物大量产生,从而导致多脏器、多系统受损的一类疾病,临床易反复发作。中医湿邪致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存在相关性。该文结合既往研究阐释中医湿邪与自身免疫性...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机体免疫失衡、免疫细胞异常活化、炎症因子以及免疫复合物大量产生,从而导致多脏器、多系统受损的一类疾病,临床易反复发作。中医湿邪致病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存在相关性。该文结合既往研究阐释中医湿邪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复发相关性的理论依据,探析二者在临床表现、发病特点等方面的相似性,分析湿邪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存在的生物学机制联系;并探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银屑病、类风湿关节炎、溃疡性结肠炎、肾病综合征的复发与中医湿邪的相关性。认为湿邪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复发的重要致病因素,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复发具有相关性;从中医湿邪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采用健脾益气祛湿的疗法,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邪 自身免疫性疾病 银屑病 类风湿关节炎 溃疡性结肠炎 肾病综合征 复发 相关性 健脾益气袪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中NETs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5
作者 高然 刘晨雨 +1 位作者 邓超华 胡维琨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9-136,共8页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量的研究表明NETs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如作为自身抗原的来源、激活补体... 近年来,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人们对中性粒细胞外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量的研究表明NETs与自身免疫有密切关系,可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如作为自身抗原的来源、激活补体系统或作用于其他免疫细胞等,其中,NETs与免疫细胞相互作用对疾病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概述了自身免疫性疾病中NETs与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B细胞、CD4^(+)T细胞的联系,以及通过影响NETs水平和干预NETs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提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外捕网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B细胞 CD4^(+)T细胞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调节的Tregs: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潜在治疗靶点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韩奥娅 彭婷婷 +6 位作者 谢银银 张婉婉 孙文琳 谢祎 马蕴青 王翠(综述) 谢南昌(审校)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70-76,共7页
调节性T细胞(Tregs)具有清除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诱导自身耐受和抑制炎症反应的功能。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对Tregs的功能、分化和存活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自身免... 调节性T细胞(Tregs)具有清除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诱导自身耐受和抑制炎症反应的功能。线粒体作为细胞的能量工厂,对Tregs的功能、分化和存活至关重要。研究表明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自身免疫性脑炎等均存在Tregs异常和线粒体损伤,但线粒体调节的Tregs在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尚无定论。因此,本文综述了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背景下线粒体损伤对Tregs的调节以及未来可能的线粒体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调节性T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 FOX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38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庞洁如 李明才 《现代实用医学》 202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可以分为器官特异性和系统性。AID的起源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激素、环境和遗传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AID的发病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8参与了多种AID的发生发展过程...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可以分为器官特异性和系统性。AID的起源尚不清楚,目前认为激素、环境和遗传等各种因素都会影响AID的发病过程。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38参与了多种AID的发生发展过程。IL-38是IL-1家族(IL-1 family,IL-1F)的第10个新成员,与IL-1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和IL-36Ra序列同源性分别为41%和43%,并与IL-36R结合以拮抗IL-36^([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白细胞介素 器官特异性 AID 发病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治疗在内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陈贝贝 施秉银 《医学综述》 2025年第3期307-312,318,共7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失去耐受性,进而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自身抗体生成、自身组织损害的疾病,通常无法彻底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内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目前针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均为改善症...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抗原失去耐受性,进而发生免疫应答而导致自身抗体生成、自身组织损害的疾病,通常无法彻底治愈,需要终身治疗。内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最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之一,目前针对该类疾病的治疗均为改善症状和预防疾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不能彻底治愈疾病相关的病理性自身免疫。近年来,采用调节性免疫细胞、耐受性疫苗、纳米材料以及黏膜免疫重新诱导机体对自身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治疗内分泌自身免疫性疾病已取得一定进展,未来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 调节性免疫细胞 耐受性疫苗 纳米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菌肽LL-37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吴梦静 张大启 +1 位作者 李其富 廖小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6-759,共4页
LL-37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人源性抗菌肽。近年研究发现,LL-37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可在不同微环境下对不同免疫细胞发挥综合免疫调节功能,进而在一系列免疫相关疾病中起促炎或抑炎作用。本文就LL-37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 LL-37是一种广泛分布的、具有抗微生物活性的人源性抗菌肽。近年研究发现,LL-37除具有抗菌作用外,还可在不同微环境下对不同免疫细胞发挥综合免疫调节功能,进而在一系列免疫相关疾病中起促炎或抑炎作用。本文就LL-37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展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L-37 抗菌肽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群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发展的影响
10
作者 高玲 《工业微生物》 2025年第1期179-181,共3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错误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肠道微生物群可影响肠道屏障功能,产生代谢产物,从而间接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因此,深入理解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机制对于开发新...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一类由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错误攻击而引起的疾病,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肠道微生物群可影响肠道屏障功能,产生代谢产物,从而间接影响宿主的免疫系统。因此,深入理解肠道微生物群的作用机制对于开发新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文章针对肠道微生物群对自身免疫性疾病发展的影响机制展开分析探究,并结合相关实验,揭示微生物群变化与自身免疫性疾病间的关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群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调节 疾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相互关系及机制
11
作者 崔峻 胡艺耀 +1 位作者 张曦木 徐骏疾 《口腔生物医学》 2025年第1期1-5,共5页
牙周病是发生在牙周支持组织的破坏性炎症性疾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密切相关。但其具体生物学机制仍不清楚,本文对牙周病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互关系的机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 牙周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免疫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FAIP3变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
12
作者 汪晨 吴际 +1 位作者 李秋彤 蒋春明 《浙江医学》 2025年第5期546-550,共5页
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蛋白3基因(TNFAIP3)编码的A20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负调节分子,广泛参与免疫调节,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限制炎症反应,并维持免疫稳态。TNFAIP3变异可导致A20蛋白功能不全,从而引发A20单倍剂量不足类疾病... 肿瘤坏死因子(TNF)-α诱导蛋白3基因(TNFAIP3)编码的A20蛋白是一种重要的免疫负调节分子,广泛参与免疫调节,通过抑制核因子κB信号通路,限制炎症反应,并维持免疫稳态。TNFAIP3变异可导致A20蛋白功能不全,从而引发A20单倍剂量不足类疾病,主要包括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等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目前,TN-FAIP3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及其变异的生物学机制仍未明确,治疗上的应用前景也未完全阐明。本文就TNFAIP3变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并展望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基因 A20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U1-RNP抗体和抗RNPA/RNP68抗体联合检测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
13
作者 王瑛 张颐豪 +6 位作者 季玮 付燕 于雪莹 张慧 胡婷婷 沈薇 满秋红 《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1期1066-1071,共6页
目的探讨抗U1-核糖核蛋白(RNP)抗体和抗RNPA/RNP68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AID患者136例[AID组,包括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 目的探讨抗U1-核糖核蛋白(RNP)抗体和抗RNPA/RNP68抗体在自身免疫性疾病(AI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4年3月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AID患者136例[AID组,包括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23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49例、干燥综合征(SS)14例、狼疮性肾炎14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1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19例]和非AID患者136例(非AID组),以及健康体检者100名(正常对照组)。采用流式点阵免疫发光法检测所有研究对象抗RNPA/RNP68抗体,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抗U1-RNP抗体。采用Kappa检验评估不同方法之间的一致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各项指标诊断AID的效能。结果AID组抗U1-RNP抗体和抗RNPA/RNP68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AID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67),非AID组2种抗体的阳性率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67)。各组抗U1-RNP抗体阳性率与抗RNPA/RNP68抗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对照组2种抗体的一致性较好(Kappa=0.92),AID组的一致性差(Kappa=0.10)。抗U1-RNP抗体、抗RNPA/RNP68抗体联合检测(2种抗体均阳性)诊断AI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高于单项检测(0.70、0.73)(P<0.01)。对于MCTD、SLE,抗U1-RNP抗体、抗RNPA/RNP68抗体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81、0.75,均高于抗U1-RNP抗体单项检测(AUC分别为0.73、0.70)(P<0.01);且2种抗体联合检测诊断SLE的AUC高于抗RNPA/RNP68抗体单项检测(0.67)(P<0.01)。对于狼疮性肾炎,抗U1-RNP抗体和抗RNPA/RNP68抗体联合检测的AUC为0.52,低于2种抗体单项检测的AUC(0.62、0.69)(P<0.05)。对于SS,抗RNPA/RNP68抗体单项检测的AUC为0.72,高于抗U1-RNP抗体单项检测(0.51)(P<0.05)。抗U1-RNP抗体、抗RNPA/RNP68抗体单项检测和联合检测诊断其他AID的AU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U1-RNP抗体对诊断狼疮性肾炎、RNPA/RNP68抗体对诊断SS具有较高的效能;2种抗体联合检测可提高对SLE和MCTD的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U1-核糖核蛋白抗体 抗RNPA/RNP68抗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的差异分析
14
作者 张彪 曾丽娥 +4 位作者 卢鑫鑫 黄肖利 陈少婷 梅端容 江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7期895-899,共5页
目的分析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差异及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29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目的分析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差异及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于福建省立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229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58例、类风湿关节炎(RA)45例、干燥综合征(SS)37例、强直性脊柱炎(AS)60例、皮肌炎(DM)14例和系统性硬化症(SSc)15例;选择同期体检健康人群29例作为对照组。收集血清标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对血清标本中的25(OH)D进行检测,分析25-羟维生素D_(2)[25(OH)D_(2)]、25-羟维生素D_(3)[25(OH)D_(3)]和总25(OH)D水平在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的差异;分析总25(OH)D水平与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的血清总25(OH)D水平表现为缺乏或不足的比例总体上高于对照组。试验组的25(OH)D_(3)和总25(OH)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各疾病亚组25(OH)D_(3)、总25(OH)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25(OH)D_(3)和总25(OH)D水平最低,与SS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患者的血清25(OH)D_(3)和总25(OH)D水平低于男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组血清总25(OH)D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呈负相关(P<0.05),RA组血清总25(OH)D水平与类风湿因子(RF)呈负相关(P<0.05),DM组总25(OH)D水平与ESR呈负相关(P<0.05)。结论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且存在性别差异。在不同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中血清总25(OH)D水平与ESR、CREA、BUN及RF表现出不同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25-羟维生素D 相关性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关节炎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治疗靶点白细胞介素-17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李艳 莫馨霈 熊秋霞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0期36-41,共6页
白细胞介素(IL)-17主要源自辅助性T细胞17,IL-17家族包含6个成员,分别是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和IL-17F。IL-17作为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在机体内的广泛表达同时受IL-17受体调节。IL-17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 白细胞介素(IL)-17主要源自辅助性T细胞17,IL-17家族包含6个成员,分别是IL-17A、IL-17B、IL-17C、IL-17D、IL-17E和IL-17F。IL-17作为重要的促炎症细胞因子,在机体内的广泛表达同时受IL-17受体调节。IL-17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与IL-17特异性结合后。本文旨在综述IL-17细胞因子家族及其受体、IL-17介导的信号通路及IL-17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相关研究进展,深入探讨有助于更全面、深刻地理解IL-17在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回顾目前的研究可更好地把握IL-17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重要性,并为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17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
16
作者 仲人前 《微循环学杂志》 2024年第4期73-77,共5页
细胞因子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不同的细胞因子谱可反映特定器官受累程度;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发病、进展和晚期不同疾病进程中有不同细胞因子谱的水平升高;在青少年特... 细胞因子在不同自身免疫性疾病中作用可能有所不同,在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中,不同的细胞因子谱可反映特定器官受累程度;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中发病、进展和晚期不同疾病进程中有不同细胞因子谱的水平升高;在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JIA)中细胞因子风暴参与巨噬细胞激活综合征的发生;在特应性皮炎中细胞因子可通过影响脂质代谢酶导致表皮屏障缺陷;在银屑病中细胞因子又可介导微生物群失衡导致血管生成和慢性炎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自身免疫性疾病 ANCA相关性血管炎 溃疡性结肠炎 青少年特发性关节炎 特应性皮炎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患儿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17
作者 朱小琴 陈月英 曹嘉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8期3148-3151,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D)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该科收治的AD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 目的 探讨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AD)患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4月至2022年2月该科收治的AD患儿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60例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60例患儿在此基础上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2组均随访6个月。对比2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家属健康认知、发病频次及家属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儿护理后治疗依从性评分[(5.69±1.10)分]高于对照组[(4.12±0.86)分],家属健康认知中的疾病发生原因、治疗措施及预后注意事项各方面评分[分别为(80.89±7.60)、(81.88±7.74)、(79.85±8.14)分]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6.74±6.78)、(77.71±7.22)、(76.15±7.64)分],出院6个月后发病频次[(3.11±0.43)次]低于对照组[(3.38±0.65)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95.00%)高于对照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干预能够提升AD患儿家属健康认知及患儿治疗依从性,减少发病频次,利于预后,家属满意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健康教育 以家庭为中心 治疗依从性 健康认知 满意度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酶B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作用概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子萱 潘丽丽 李涛涛 《中国医药》 2024年第10期1596-1600,共5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是一类由自身免疫失衡引起的,累及多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人群广泛发病,病因未明,且对患者本身和全民健康水平有较大影响。颗粒酶B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可以广泛切割细胞内外的各种底物,可能是影响AID发生发展的重...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是一类由自身免疫失衡引起的,累及多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人群广泛发病,病因未明,且对患者本身和全民健康水平有较大影响。颗粒酶B是一类丝氨酸蛋白酶,可以广泛切割细胞内外的各种底物,可能是影响AID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颗粒酶B在AID中的作用仍然有待探究,本文概述了颗粒酶B的基因结构、表达调控、进入靶细胞的机制以及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的功能,总结了颗粒酶B在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血管炎和特发性炎性肌病等多种AID中的作用。旨在对AID的病因学研究进行总结,为进一步深入展开诊断、防治和预后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颗粒酶B 细胞毒性T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素衍生物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研究述评
19
作者 赵雪琦 韩曼 +4 位作者 郭子琳 庞枫韬 宋梦歌 姜泉 唐晓颇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8期1439-1444,F0003,共7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病情复杂、病程漫长,大多需要长期用药。传统治疗药物长期使用不仅有耐药倾向,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临床迫切需要高效低毒的替代药物。本文对近20年国内青蒿素衍生物(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 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病情复杂、病程漫长,大多需要长期用药。传统治疗药物长期使用不仅有耐药倾向,且存在一定不良反应,临床迫切需要高效低毒的替代药物。本文对近20年国内青蒿素衍生物(artemisinin and its derivatives,ARTs)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文献进行了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我国ARTs治疗AID相关领域初步形成少数研究团队,研究方式多为基础医学实验,研究内容聚焦在该类药物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等疾病疗效作用机制方面。研究发现ARTs对AID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多个环节均有干预作用,包括免疫细胞功能紊乱、炎症通路异常激活、组织细胞异常分化等。ARTs在治疗AID中展现出了强大的治疗潜力,有望成为治疗AID的新型药物。目前研究尚局限于机制探索、基础实验干预等,相关临床研究亟待开展以验证其有效性与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素衍生物 自身免疫性疾病 研究述评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进展
20
作者 查蔷 李建勇 沈文怡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7-422,共6页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是一类以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及骨髓异常增生为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CMML患者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AID与CMML合并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给...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monocytic leukemia,CMML)是一类以外周血单核细胞增多及骨髓异常增生为特征的克隆性造血干细胞疾病。CMML患者常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AID),AID与CMML合并发生的机制尚不明确,给此类患者治疗的选择带来了一定挑战。已有研究提示合并AID对CMML患者的预后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CMML患者合并AID的类型、可能发病机制、预后及相关治疗进展进行文献复习及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 发病机制 治疗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