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子阵级自适应单脉冲的四通道主瓣干扰抑制 被引量:26
1
作者 胡航 张皓 +1 位作者 宗成阁 徐颖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20-825,984,共7页
子阵级自适应单脉冲是将单脉冲估计应用于相控阵雷达必需采用的方法,而主瓣干扰抑制是其关键技术。针对平面相控阵,应用四通道单脉冲系统(其中双差通道作为辅助通道),提出子阵级四通道系统的信号模型。给出子阵级自适应单脉冲的主瓣干... 子阵级自适应单脉冲是将单脉冲估计应用于相控阵雷达必需采用的方法,而主瓣干扰抑制是其关键技术。针对平面相控阵,应用四通道单脉冲系统(其中双差通道作为辅助通道),提出子阵级四通道系统的信号模型。给出子阵级自适应单脉冲的主瓣干扰抑制方法;在对一个方向(俯仰或方位)的主瓣干扰进行抑制的同时,可使其正交方向(方位或俯仰)的单脉冲比保持不变(与静态单脉冲比相同)。该方法无需对自适应和、差波束的输出进行校正。仿真结果证明了其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单脉冲 子阵级相控阵 主瓣干扰 四通道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的两级子阵级自适应单脉冲方法 被引量:21
2
作者 胡航 张皓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96-2003,共8页
子阵级自适应单脉冲是将单脉冲测角应用于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所需要采用的技术.本文研究应用于平面相控阵的两级子阵级自适应单脉冲方法.应用子阵级四通道单脉冲系统,其中双差通道作为辅助通道.提出子阵级4通道单脉冲系统的信号模型.提出... 子阵级自适应单脉冲是将单脉冲测角应用于多功能相控阵雷达所需要采用的技术.本文研究应用于平面相控阵的两级子阵级自适应单脉冲方法.应用子阵级四通道单脉冲系统,其中双差通道作为辅助通道.提出子阵级4通道单脉冲系统的信号模型.提出一种改进的两级子阵级自适应单脉冲方法.其中第1级自适应用于抑制旁瓣干扰,同时进行主瓣保形;通过对主瓣保形的子阵级ADBF进行修正,有效抑制了自适应方向图的旁瓣,且明显改善了主瓣保形效果;第2级自适应用于抑制主瓣干扰,同时保持单脉冲比不变.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有效抑制干扰的同时,保持了良好的单脉冲特性;其自适应单脉冲比与静态单脉冲比十分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单脉冲 子阵级相控阵 干扰抑制 主瓣干扰 自适应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主瓣干扰下的快速自适应单脉冲算法 被引量:4
3
作者 陈亮 盛卫星 +1 位作者 马晓峰 韩玉兵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71-478,485,共9页
单脉冲雷达往往工作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为了解决强干扰信号,尤其是主瓣干扰信号造成的单脉冲角度估计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单脉冲角度跟踪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接收到的阵列数据,利用多级维纳滤波器(Multistage Wiener fil... 单脉冲雷达往往工作在复杂的电磁环境下。为了解决强干扰信号,尤其是主瓣干扰信号造成的单脉冲角度估计不准确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自适应单脉冲角度跟踪算法。该算法首先利用接收到的阵列数据,利用多级维纳滤波器(Multistage Wiener filter)的前向递推结构以及合适的信源估计技术,快速地估计出主瓣干扰的方向(Direction of arrival);之后利用该方向信息,构造阻塞矩阵来滤除主瓣干扰信号;最后,利用经过阻塞矩阵预处理之后的信号进行基于正交投影的快速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Adaptive digital beamforming),形成单脉冲跟踪所需的和、差波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瓣干扰 自适应单脉冲 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贝叶斯聚焦的宽带自适应单脉冲算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亮 盛卫星 +1 位作者 韩玉兵 马晓峰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7-248,共12页
对于宽带数字阵列雷达,传统的数字波束形成算法需要预知精确的期望及干扰信号角度,微小的角度估计偏差往往会带来波束性能的急剧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贝叶斯聚焦的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假设期望信号方向满足... 对于宽带数字阵列雷达,传统的数字波束形成算法需要预知精确的期望及干扰信号角度,微小的角度估计偏差往往会带来波束性能的急剧下降.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贝叶斯聚焦的宽带自适应波束形成算法.该算法假设期望信号方向满足高斯分布,干扰信号方向满足均匀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宽带聚焦矩阵和数字阵列自适应权重.分析了原贝叶斯聚焦不能用于差波束的原因,介绍了如何将所提改进方法用于自适应单脉冲系统进行高精度测角.仿真实验证明了该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波束形成 贝叶斯聚焦 自适应单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单脉冲与复单脉冲比算法 被引量:4
5
作者 谢俊好 熊卫明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777-1781,1811,共6页
传统单脉冲算法是针对空域高斯白噪声背景下单目标的一种有效测角算法。当外界噪声为空域色噪声或存在主瓣干扰时,传统单脉冲算法需要改进。主要介绍用于色噪声背景的自适应单脉冲算法和用于主瓣两目标的复单脉冲比算法的基本原理,并以... 传统单脉冲算法是针对空域高斯白噪声背景下单目标的一种有效测角算法。当外界噪声为空域色噪声或存在主瓣干扰时,传统单脉冲算法需要改进。主要介绍用于色噪声背景的自适应单脉冲算法和用于主瓣两目标的复单脉冲比算法的基本原理,并以主瓣干扰条件下目标方位估计问题为例,介绍自适应单脉冲、复单脉冲比及其它一些方法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单脉冲 单脉冲 递增阶数多参数估计算法 空时自适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和差四通道及辅助阵元联合自适应单脉冲方法 被引量:9
6
作者 周必雷 李荣锋 +2 位作者 戴凌燕 刘维建 王永良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905-1914,共10页
针对平面相控阵,提出了和差四通道及辅助阵元联合自适应单脉冲方法。新方法联合四通道和差波束输出与辅助阵元输出,经过自适应处理得到方位向及俯仰向自适应和差波束,利用主瓣区域高增益的差波束及辅助阵元联合对消主瓣干扰和副瓣干扰... 针对平面相控阵,提出了和差四通道及辅助阵元联合自适应单脉冲方法。新方法联合四通道和差波束输出与辅助阵元输出,经过自适应处理得到方位向及俯仰向自适应和差波束,利用主瓣区域高增益的差波束及辅助阵元联合对消主瓣干扰和副瓣干扰。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新方法可有效抑制主瓣干扰和副瓣干扰,并具有良好的单脉冲测角性能,且无需对干扰空间角进行预先准确估计,利于工程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单脉冲 主瓣干扰 测角 辅助阵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SC结构相控阵在主瓣干扰下的自适应单脉冲方法 被引量:4
7
作者 陈子昂 杨嘉伟 陶琛琛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137-2145,共9页
当有源干扰从旁瓣进入广义旁瓣对消器(general sidelobe canceller,GSC)结构相控阵系统时,通过对旁瓣干扰的抑制,可以维持较高的单脉冲测角精度,然而当干扰进入主瓣范围内时,自适应方向图会发生畸变,导致测角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 当有源干扰从旁瓣进入广义旁瓣对消器(general sidelobe canceller,GSC)结构相控阵系统时,通过对旁瓣干扰的抑制,可以维持较高的单脉冲测角精度,然而当干扰进入主瓣范围内时,自适应方向图会发生畸变,导致测角错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在GSC结构下的两级自适应单脉冲测角的工程实现方法,首先对采样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分解并根据主瓣子空间的正交性分离主瓣干扰对应的特征向量,由此重构旁瓣干扰和噪声协方差矩阵,再利用旁瓣对消器抑制旁瓣干扰,最后通过四通道系统抑制主瓣干扰并保持单脉冲比不变,实现对目标的精确测角。该方法无需对干扰的来波方向进行预估计,具有较强的鲁棒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控阵 主瓣干扰 广义旁瓣对消器 自适应单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匀线阵的自适应单脉冲两目标分辨技术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二平 鲁振兴 《无线电工程》 2017年第7期25-29,共5页
自适应单脉冲是相控阵跟踪雷达存在副瓣干扰情况下常用的一种测角技术。在均匀线性阵列条件下,分析了自适应和差波束加权的基本方式,并证明了自适应单脉冲比为实数。雷达主瓣内存在两目标的情况下,基于自适应单脉冲比的实数性质,提出了... 自适应单脉冲是相控阵跟踪雷达存在副瓣干扰情况下常用的一种测角技术。在均匀线性阵列条件下,分析了自适应和差波束加权的基本方式,并证明了自适应单脉冲比为实数。雷达主瓣内存在两目标的情况下,基于自适应单脉冲比的实数性质,提出了一种基于双采样点的目标角度测量方法,并对单脉冲比的测量误差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对两个不可分辨目标的角度估计,估计精度随两采样时刻相位差的不同产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单脉冲 均匀线阵 不可分辨目标 角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方差矩阵双层重构的稳健自适应单脉冲测角
9
作者 佘宏伟 晋良念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335-1341,共7页
常规自适应单脉冲方法在主瓣干扰下会引起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恶化并导致其单脉冲比曲线严重失真,影响被动雷达的测角精度与跟踪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平面阵的基于协方差矩阵双层重构的稳健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方法。首先,利用... 常规自适应单脉冲方法在主瓣干扰下会引起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恶化并导致其单脉冲比曲线严重失真,影响被动雷达的测角精度与跟踪性能。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平面阵的基于协方差矩阵双层重构的稳健自适应单脉冲测角方法。首先,利用Capon功率谱通过稀疏重构法初步估计出干扰加噪声协方差矩阵,通过干扰导向矢量估计完成对协方差矩阵的优化校正以提高自适应波束形成性能;然后,基于线性约束最小方差(Linearly Constrained Minimum Variance,LCMV)准则对方位角和俯仰角进行联合线性约束以避免单脉冲比曲线在主瓣干扰下严重失真;最后,根据自适应单脉冲比值求出目标与波束指向之间的偏转角以实现目标测角。与常规方法相比,所提方法在干扰抑制能力与测角精度上都有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动雷达 自适应单脉冲测角 双层重构 导向矢量估计 联合线性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单脉冲的卫星角度测量方法
10
作者 顾学军 潘点飞 《航天电子对抗》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针对干扰对卫星角度测量的影响,提出自适应单脉冲角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将数字单脉冲与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方法有效结合,通过增加约束矩阵,使其在有效抑制干扰对测角影响的同时,保持单脉冲比曲线不发生畸变。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 针对干扰对卫星角度测量的影响,提出自适应单脉冲角度测量方法。该方法将数字单脉冲与自适应数字波束形成方法有效结合,通过增加约束矩阵,使其在有效抑制干扰对测角影响的同时,保持单脉冲比曲线不发生畸变。理论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好的抗干扰性能,且测角测量的精度与准确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单脉冲 角度测量 和差波束 阵列天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脉冲测角的二维分级主旁瓣干扰联合抑制方法
11
作者 张仁李 朱蕾 +1 位作者 邱爽 盛卫星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3-221,共9页
针对矩形平面阵列天线同时存在主、旁瓣干扰的单脉冲测角问题,该文设计了2维分级自适应单脉冲波束形成算法(TDHJ-ADBF)。TDHJ-ADBF算法将矩形平面阵分为方位维和俯仰维两个正交维度,采用2维分级处理架构:第1级处理在测角维进行,采用低... 针对矩形平面阵列天线同时存在主、旁瓣干扰的单脉冲测角问题,该文设计了2维分级自适应单脉冲波束形成算法(TDHJ-ADBF)。TDHJ-ADBF算法将矩形平面阵分为方位维和俯仰维两个正交维度,采用2维分级处理架构:第1级处理在测角维进行,采用低运算量的压缩多重信号分类法对测角维主瓣干扰进行快速识别与方向估计,构造阻塞矩阵滤除主瓣干扰,获得仅含旁瓣干扰和噪声的协方差矩阵,进而对和、差波束方向图进行指向与鉴角曲线联合约束,完成测角维旁瓣干扰抑制与波束形成处理;第2级在非测角维对残留的测角维主瓣干扰进行抑制。通过2维分级处理实现主、旁瓣干扰联合对抗,并保持单脉冲测角的鉴角曲线线性度。仿真结果表明,TDHJ-ADBF算法实现了对主、旁瓣干扰联合抑制,具有高精度的单脉冲测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单脉冲 2维分级波束形成 压缩多重信号分类 主瓣干扰估计 干扰联合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DT的空时自适应单脉冲参数估计算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佳 沈明威 +1 位作者 吴迪 朱岱寅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580-1586,共7页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是机载预警雷达抑制杂波和干扰的一项关键技术,而多普勒三通道联合自适应处理(3DT)是适合工程实现的降维(RD)STAP方法。STAP目标检测后还需进一步估计目标的角度参数,因此将自适应单脉冲(AM)技术引入3DT,提出了一... 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是机载预警雷达抑制杂波和干扰的一项关键技术,而多普勒三通道联合自适应处理(3DT)是适合工程实现的降维(RD)STAP方法。STAP目标检测后还需进一步估计目标的角度参数,因此将自适应单脉冲(AM)技术引入3DT,提出了一种高精度联合估计目标速度与方位空间角的空时自适应单脉冲算法。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当目标多普勒频率偏离检测多普勒单元中心频率时,该算法能同时减少目标多普勒跨越损失和空时导引矢量失配损失,进而提高输出信杂噪比(SCNR),改善目标测角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时自适应处理 多普勒三通道联合自适应处理 杂波抑制 自适应单脉冲 参数估计
原文传递
多通道相控阵自适应数字单脉冲合成方法 被引量:5
13
作者 向巍 葛志强 +1 位作者 崔剑 向洪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5-771,共7页
为了在有源干扰条件下对目标到达角精确估计,提出一种二维多通道平面相控阵雷达自适应单脉冲波束合成方法。利用平面相控阵方向图的正交性,沿阵列一个方向分别合成和子阵及差子阵,对子阵输出进行自适应处理,可以在其正交方向上形成零点... 为了在有源干扰条件下对目标到达角精确估计,提出一种二维多通道平面相控阵雷达自适应单脉冲波束合成方法。利用平面相控阵方向图的正交性,沿阵列一个方向分别合成和子阵及差子阵,对子阵输出进行自适应处理,可以在其正交方向上形成零点,同时抑制旁瓣及主瓣干扰,并保证该方向上和、差波束不发生畸变,确保该方向的测角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通道相控阵 主瓣干扰 旁瓣干扰 自适应单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雷达自适应多零点单脉冲群目标测角算法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罗胜斌 徐振海 +2 位作者 刘兴华 董玮 王国玉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158,共7页
针对阵列体制雷达,由极大似然估计导出自适应多零点单脉冲测角原理。分析发现迭代步长过大导致双零点单脉冲技术在多目标条件下失效,因此提出加权步长改进角度估计的迭代过程,只需要较少计算量就能实现群内多个目标的精确测角。仿真结... 针对阵列体制雷达,由极大似然估计导出自适应多零点单脉冲测角原理。分析发现迭代步长过大导致双零点单脉冲技术在多目标条件下失效,因此提出加权步长改进角度估计的迭代过程,只需要较少计算量就能实现群内多个目标的精确测角。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较高信噪比条件下可以精确测量群内三个目标角度,测角误差约为0.15倍波束宽度;当群目标数较多或者目标相位差接近于0时,算法性能下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目标测角 极大似然估计 自适应多零点单脉冲 加权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斜对称阵列的水下单脉冲降维空时自适应处理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莎 施博 郝程鹏 《水下无人系统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8-173,共6页
混响作为声呐系统工作环境中的主要干扰之一,严重影响声呐系统的检测性能。水下单脉冲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能够很好地适应于水声环境,有效提高运动声呐的混响抑制能力。但在实际混响环境中,单脉冲STAP存在计算量过大和辅助数据不足2个... 混响作为声呐系统工作环境中的主要干扰之一,严重影响声呐系统的检测性能。水下单脉冲空时自适应处理(STAP)能够很好地适应于水声环境,有效提高运动声呐的混响抑制能力。但在实际混响环境中,单脉冲STAP存在计算量过大和辅助数据不足2个局限性。文中将阵列的斜对称特性应用于单脉冲局域联合处理(JDL)-STAP中,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降低对辅助数据的依赖,提高混响协方差矩阵的估计精度,有效降低计算量,提高混响的抑制性能和目标方位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脉冲空时自适应处理 运动声呐 混响 斜对称阵列 局域联合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旁瓣干扰对单脉冲测角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忠传 邰新军 +1 位作者 孟庆昌 孙东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2年第2期207-211,216,共6页
存在干扰的情况下,采用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扰。在对单脉冲特性曲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单脉冲比的最大似然法角度估计算法及干扰情况下的单脉冲测角技术,对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单脉冲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 存在干扰的情况下,采用自适应阵列信号处理可以有效地抑制干扰。在对单脉冲特性曲线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单脉冲比的最大似然法角度估计算法及干扰情况下的单脉冲测角技术,对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单脉冲算法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过程中采用泰勒加权以降低和波束旁瓣。结果表明,将主瓣内的干扰置零,会导致和差波束的畸变。和差波束的畸变导致在单脉冲特性曲线中出现奇异值,奇异值将导致在一个检测单元内的角度估计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单脉冲 角度估计 干扰抑制 线性约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均匀子阵的双和/三差通道同时抑制主副瓣干扰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晨伟 陶海红 +1 位作者 郭晓双 宋嘉奇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07-914,共8页
针对相控阵单脉冲雷达体制测角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降维双和/三差通道自适应同时抑制主、副瓣干扰的算法.该算法利用权值逼近的方法,在非均匀子阵上形成静态和、俯仰差、方位差、双差波束以及指向副瓣干扰方向的和波束,差波束、指向... 针对相控阵单脉冲雷达体制测角的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降维双和/三差通道自适应同时抑制主、副瓣干扰的算法.该算法利用权值逼近的方法,在非均匀子阵上形成静态和、俯仰差、方位差、双差波束以及指向副瓣干扰方向的和波束,差波束、指向副瓣干扰的和波束作为静态和波束的辅助波束,双差波束作为差波束的辅助波束,根据维纳滤波原理通过对辅助波束的优化加权对消掉和波束中的主副瓣干扰信号及差波束中的主瓣干扰信号,设计出一种新的干扰抑制和测角跟踪算法.所提算法结构简单、测角精度高、能同时抑制主副瓣干扰且鉴角斜率无需修正.仿真实验和性能分析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和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维 自适应单脉冲 主副瓣干扰 辅助波束 维纳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前编码的弹载相控阵探测器凝视高分辨成像
18
作者 程呈 高敏 +2 位作者 周晓东 纪永祥 宗竹林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41-1055,共15页
为实现前视高分辨成像,新型精确制导弹药需对其搭载的相控探测器成像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波前编码的凝视高分辨成像算法,结合自适应单脉冲响应曲线(MRC)实现前视高分辨探测。利用波前编码形成探测波束非平面波前,以增加瞬时回波... 为实现前视高分辨成像,新型精确制导弹药需对其搭载的相控探测器成像算法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波前编码的凝视高分辨成像算法,结合自适应单脉冲响应曲线(MRC)实现前视高分辨探测。利用波前编码形成探测波束非平面波前,以增加瞬时回波信号中所携带目标区域强散射点的有效信息;同时自适应MRC技术为载弹提供方位向的高分辨测角能力,直接利用回波信号动态优化MRC使测角剖面聚焦,并对影响成像精度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仿真实验和外场试验结果表明:非平面波前成像误差最大值为2.4 m左右,实际回波信号进行成像处理时方位向与距离向的误差均小于2.5 m,满足载弹实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载相控阵探测器 波前编码 自适应单脉冲响应曲线 高分辨 凝视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