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脑小血管病影像学标志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早期神经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杨笑 孟媛媛 +2 位作者 杨靖仪 王书函 张立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CSVD)影像负荷评分对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三酰甘油-葡萄糖(triglyceride-glucose,TyG)指数、脑小血管病(cerebral small vascular disease,CSVD)影像负荷评分对静脉溶栓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的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胜利油田中心医院确诊为AIS且进行静脉溶栓的379例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相关资料并进行CSVD影像负荷评分,根据溶栓14 d后AIS患者早期神经功能改善率分为预后良好组(≧18%)和预后不良组(<18%),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评估静脉溶栓的患者早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收缩压、AIP指数、TyG指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NLR)、脑微出血(cerebral microbleeds,CMB)、血管周围间隙扩大(enlarged perivascular spaces,EPVS)、CSVD影像负荷评分≧2分(P<0.05)是影响AIS溶栓患者的早期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CSVD影像负荷评分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21,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74%;AIP AUC为0.951,灵敏度为89.2%,特异度为91.7%;TyG指数AUC为0.918,灵敏度为93.1%,特异度为82.7%结论AIP、TyG指数、CSVD影像负荷评分可作为评价静脉溶栓后AIS患者早期预后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预后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三酰甘油-葡萄糖指数 脑小血管病影像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小凤 韩雯雯 +1 位作者 汤梦瑶 池菊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01-006,共6页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也因此被视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然而急性心肌梗死预测、预后及治疗仍然是主要难题。有研究表明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也因此被视为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然而急性心肌梗死预测、预后及治疗仍然是主要难题。有研究表明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AMI密切相关。本文主要就 AIP 与 AMI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文献复习结果发现AIP值可能作为独立预测因子,AIP预测效能优于传统标志物,可能为AMI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胆石症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刘慧敏 童明富 《中国现代医生》 2025年第4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body mass index,TyG-BMI)、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胆石症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胆石症患...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triglyceride glucose-body mass index,TyG-BMI)、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胆石症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3年1月至12月于九江学院附属医院诊治的胆石症患者395例纳入胆石症组,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的384名健康者纳入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yG-BMI、AIP与胆石症患病风险之间的关联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价TyG-BMI、AIP对胆石症的预测价值。结果胆石症组患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和饮酒占比、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TyG指数、TyG-BMI、AI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FBG、TyG-BMI均是胆石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TyG指数、TyG-BMI、AIP单独预测胆石症发病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687、0.698、0.657,TyG-BMI联合AIP预测的AUC为0.709。结论TyG-BMI、AIP与胆石症的发病风险具有相关性,TyG-BMI是胆石症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yG-BMI联合AIP可作为胆石症的早期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体质量指数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胰岛素抵抗 胆石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巴里坤县城镇与牧区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尿酸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玛依娜·卡哈尔 张蓓 +2 位作者 朱语秋 杜满茜 孙玉萍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11期1558-1561,1567,共5页
目的分析巴里坤县城镇与牧区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县医院进行体检的1388例体检人群(城镇人群675例,牧区人群71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 目的分析巴里坤县城镇与牧区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尿酸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21年3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巴里坤县医院进行体检的1388例体检人群(城镇人群675例,牧区人群71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患有高尿酸血症分别将城镇人群和牧区人群分为城镇高尿酸血症组(285例)、城镇对照组(390例)和牧区高尿酸血症组(141例)、牧区对照组(572例)。比较城镇高尿酸血症组和城镇对照组临床资料,以及牧区高尿酸血症组和牧区对照组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城镇高尿酸血症组和牧区高尿酸血症组的AIP与尿酸水平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城镇人群及牧区人群发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城镇高尿酸血症组体质量指数(BMI)、舒张压、AIP、尿酸、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高于城镇对照组,腰围大于城镇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牧区高尿酸血症组BMI、AIP、尿酸、TG水平高于牧区对照组,年龄、腰围大于牧区对照组,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牧区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城镇高尿酸血症组和牧区高尿酸血症组的AIP与尿酸水平均呈正相关(r_(s)=0.384、0.40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升高、腰围增大是城镇人群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IP升高,HDL-C、TC水平降低,腰围、年龄增大是牧区人群发生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城镇与牧区人群AIP与尿酸水平密切相关,对预测该地区人群高尿酸血症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镇人群 牧区人群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尿酸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脑小血管病总负荷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5
作者 刘静 董爱勤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4期177-180,共4页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组由不同病因造成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相似的疾病,它主要影响着脑内的小动脉及小静脉等高级血管网。目前,CSVD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动脉粥样硬化(AS)是众所周知的脑部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而血... 脑小血管病(CSVD)是一组由不同病因造成的临床症状和影像学表现相似的疾病,它主要影响着脑内的小动脉及小静脉等高级血管网。目前,CSVD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但动脉粥样硬化(AS)是众所周知的脑部血管疾病的主要病理机制之一,而血脂在AS的发病机制中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大量学者的深入研究,目前认为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及其相关传统血脂指标与CSVD联系密切。此研究从AIP与CSVD的发生发展入手,深入探讨了AIP及相关传统血脂指标与CSVD各分型之间的相关性,整合CSVD影像学总负荷来体现CSVD的严重程度,进一步探讨AIP及传统血脂指标与CSVD总负荷的相关性,最终确定了AIP与CSV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本文对AIP及其相关传统指标与CSVD总负荷的相关性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全面阐述了血脂对CSVD总负荷的影响,为临床建立CSVD总负荷综合性评价指标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脑小血管病 脑小血管病总负荷 血脂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吕素洁 吴寿岭 +3 位作者 李金锋 朱辰蕊 王艳丽 季春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8-204,共7页
目的 探讨基线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健康体检、既往无脑卒中病史、资料完整的97680名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作为观察队列,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 目的 探讨基线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健康体检、既往无脑卒中病史、资料完整的97680名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作为观察队列,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以新发缺血性脑卒中作为终点事件。根据基线AIP三分位数将研究人群分为3组,T_(1)组32574名(AIP<-0.18)、T_(2)组33033名(-0.18≤AIP<0.06)和T_(3)组32073名(AIP≥0.06)。根据寿命表法计算各组缺血性脑卒中的累积发病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基线AIP对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结果 在平均随访(13.7±1.7)年后,共有5822例研究对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随基线AIP三分位数分组递增,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累积发病率呈递增趋势,T_(1)、T_(2)和T_(3)组分别为4.8%、5.8%和7.2%(^(χ2)=143.97,P<0.001)。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线AIP每增加一个标准差(0.29),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36%(HR=1.36,95%CI:1.23~1.50,P<0.001);与T_(1)组比较,T_(2)和T_(3)组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分别增加12%(HR=1.12,95%CI:1.04~1.20,P<0.001)和26%(HR=1.26,95%CI:1.18~1.36,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在随访至第2年时,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不同基线AIP三分位数分组之间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在随访至第4年时,T_(3)组新发缺血性脑卒中风险显著高于T_(1)组(HR=1.24,95%CI:1.06~1.46,P=0.009)。结论 AIP增加是新发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此种致病效应可能在早期(2~4年)即开始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糖尿病人群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心肌梗死风险的相关性分析
7
作者 董立平 张怡君 +2 位作者 吴寿岭 刘芬 王安心 《北京医学》 2024年第12期1019-1025,共7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中基线与长期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唐山开滦社区开展的开滦研究受试者。根据基线和长...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人群中基线与长期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AIP)与心肌梗死(myocardial infarction,MI)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唐山开滦社区开展的开滦研究受试者。根据基线和长期AIP四分位数分为4组,即Q1~Q4组。AIP计算方式为log(TG/HDL-C)。长期AIP定义为自基线至首次发生MI或随访结束时AIP的平均水平。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estricted cubic spline,RCS)分析基线和长期AIP作为连续变量对MI发生风险的影响,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评估基线和长期AIP与MI发生风险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共纳入受试者95828名,其中男76528名,女19300名,年龄18~97岁,平均(51.5±12.6)岁,基线AIP平均水平为(-0.11±0.67)。在中位随访12.18年期间,1903名受试者发生MI,发生率为1.99%。1903例MI患者中,男1752例、女151例,年龄22~92岁,平均(58.6±10.6)岁。多变量校正的RCS结果显示,MI的发生风险随着基线和长期AIP水平的升高而增加。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基线和长期AIP水平升高均增加了MI的发生风险。与最低基线AIP组相比,最高四分位组发生MI的风险增加了0.69倍(HR=1.69,95%CI:1.47~1.94)。最高长期AIP组发生MI是最低组的1.64倍(95%CI:1.42~1.89)。结论非糖尿病人群基线和长期AIP水平与MI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非糖尿病人群 心肌梗死 纵向数据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8
作者 吕素洁 吴寿岭 +4 位作者 朱辰蕊 李金锋 黄喆 王艳丽 季春鹏 《中国心血管杂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影响,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健康体检的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且基线资料完整的98875名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作为观察队列,随访...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生的影响,并评价其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选取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参加健康体检的既往无心肌梗死病史且基线资料完整的98875名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作为观察队列,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以新发AMI作为终点事件。根据AIP将研究人群进行四分位数分组,Q_(1)组(24560名):AIP<-0.56;Q_(2)组(24925名):-0.56≤AIP<-0.16;Q_(3)组(24653名):-0.16≤AIP<0.31;Q_(4)组(24737名):AIP≥0.31。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心肌梗死的累积发病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IP对AMI发生的影响。结果在平均随访(12.9±1.0)年后,共有1804例研究对象发生AMI。随AIP四分位数分组递增,AMI累积发病率呈递增趋势,分别为1.23%、1.47%、2.11%和2.47%(P<0.001)。在校正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育锻炼、家庭人均月收入、吸烟、饮酒、卒中病史、是否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收缩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血尿酸、C反应蛋白等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P每增加一个标准差(0.68),AMI发生的风险增加30%(HR=1.30,95%CI:1.21~1.41,P<0.001);与Q_(1)组比较,Q_(3)组和Q_(4)组发生AMI的风险分别增加了46%(HR=1.46,95%CI:1.24~1.71,P<0.001)和70%(HR=1.70,95%CI:1.45~1.99,P<0.001),但Q_(2)组发生AMI的风险并未显著增加(HR=1.15,95%CI:0.97~1.35,P=0.11)。结论开滦队列研究数据显示,AIP增加是AM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预测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轨迹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关联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士贺 刘倩 +5 位作者 韩旭 刘红敏 赵海燕 陈朔华 吴寿岭 吴云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6-681,共6页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轨迹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关联。方法:选择2006~2010年期间连续3次参加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51831名在职及离退休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AS Proc Traj程序拟合AIP(甘油三酯/高密度... 目的: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轨迹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的关联。方法:选择2006~2010年期间连续3次参加开滦集团健康体检的51831名在职及离退休员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SAS Proc Traj程序拟合AIP(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的对数值)轨迹模型,并根据AIP轨迹将研究对象分为低稳定组(n=11114)、低中稳定组(n=21647)、中高稳定组(n=13659)、高稳定组(n=5411)。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四组的ASCVD累积发病率,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四组的ASCVD发病风险,并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平均随访(10.19±2.22)年期间,5142例(9.92%)研究对象发生ASCVD,4013例(7.74%)研究对象死亡。校正混杂因素后,Cox回归分析显示:与低稳定组相比,低中稳定组、中高稳定组、高稳定组的ASCVD发病风险分别增加13%(HR=1.13,95%CI:1.04~1.23,P=0.003)、20%(HR=1.20,95%CI:1.10~1.31,P<0.001)和41%(HR=1.41,95%CI:1.27~1.57,P<0.001),且风险呈逐渐增加趋势(P_(trend)<0.001)。分层分析显示,在AIP长期处于高水平的人群中,年龄<65岁者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4 mmol/L者的ASCVD发病风险分别高于年龄≥65岁者和LDL-C≥3.4 mmol/L者(P_(interaction)均<0.01)。结论:在开滦研究队列中,AIP长期处于高水平的人群发生ASCVD的风险更高,且发病风险随着AIP升高而逐步增加。另外,在AIP长期处于高水平的人群中,年龄<65岁者的ASCVD发病风险高于年龄≥65岁者,LDL-C<3.4 mmol/L者的ASCVD发病风险高于LDL-C≥3.4 mmol/L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轨迹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队列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及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水平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瑞丹 张娟 +2 位作者 梁营营 吕露露 李祎珂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359-3364,共6页
背景高血压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长期血压增高会导致心、脑、肾、眼底等多种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而左心室作为... 背景高血压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由于人口老龄化和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全球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长期血压增高会导致心、脑、肾、眼底等多种靶器官的损害,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全球疾病负担的主要原因。而左心室作为终末器官损伤的主要靶点,其结构改变也是许多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基础。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及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与左心室肥厚(LVH)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10月—2023年6月就诊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67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基线资料,收集患者空腹肘静脉血检测生化指标,入院后24 h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计算左心室质量(LV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根据LVMI将患者分为非左心室肥厚组(NLVH组)87例、LVH组80例。采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血清Lp-PLA2水平及AIP与超声心动图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探究血清Lp-PLA2水平及AIP对高血压患者合并LVH的诊断价值,并计算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LVH组患者年龄、高血压病程、N末端B型尿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室后壁厚度(LVWPT)、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收缩末期内径(LAESd)、Lp-PLA2水平、AIP、LVM及LVMI高于NLVH组(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VMI与Lp-PLA2、AIP、NT-proBNP、hs-CRP、年龄、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P<0.05),LVWPT与Lp-PLA2、AIP、NT-proBNP、hs-CRP、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P<0.05),IVST与Lp-PLA2、AIP、hs-CRP、年龄、高血压病程呈正相关(P<0.05),LVEDd与Lp-PLA2、AIP、NT-proBNP、hs-CRP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CRP升高(OR=1.249,95%CI=1.007~1.548,P=0.043)、NT-proBNP升高(OR=1.009,95%CI=1.002~1.017,P=0.011)、AIP升高(OR=14.557,95%CI=1.220~173.753,P=0.034)、Lp-PLA2升高(OR=1.042,95%CI=1.024~1.059,P<0.001)是高血压患者发生LVH的危险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AIP、Lp-PLA2及联合检测诊断高血压合并LVH的AUC分别为0.649(95%CI=0.566~0.733)、0.780(95%CI=0.705~0.854)、0.804(95%CI=0.733~0.874)。结论血清Lp-PLA2水平及AIP值与左心室形态结构改变紧密相关,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早期临床诊断,对临床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肥大 左心室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1
作者 张卫锋 贾海燕 +6 位作者 胡琪琪 贾辛未 解俊敏 王艳飞 张靖 王鹏然 吴艳民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81-1286,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therogenic index of plasma, AIP)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患者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 MACE)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3年1月至5月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且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355例,电话回访到343患者。根据AIP四分位数水平分为A1组84例(<0.212)、A2组87例(0.212~0.339)、A3组86例(0.339~0.434)和A4组86例(≥0.434)。随访1年,观察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缺血驱动的靶血管重建和心力衰竭再住院的发生率;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4组MACE发生率;采用ROC曲线分析AIP的预测价值。结果 在1年随访期间,4组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心力衰竭再住院、非致死性急性心肌梗死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4组累计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8.528,P=0.036)。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性别、高血压、心房颤动、多支血管病变、左主干病变、支架个数、SYNTAX评分、Killip分级、B型钠尿肽、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IP为老年急性STEMI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AIP对MACE预测的敏感性为66.7%,特异性为93.0%,曲线下面积为0.855(95%CI:0.776~0.933);联合预测的敏感性为100.0%,特异性为90.7%,曲线下面积为0.907(95%CI:0.954~0.987),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显著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 AIP是一个强有力的生物标志物,可用于预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STEMI患者的预后,与Killip分级、SYNTAX评分、糖化血红蛋白、支架个数联合预测效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预后 预测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妇女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心血管病风险的关系及其对高危心血管病的预测价值
12
作者 何津锐 杨雁华 +2 位作者 曾一 黄燕 马孝湘 《四川医学》 CAS 2024年第7期697-702,共6页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弗明翰风险评分(FRS)评估的10年心血管病(CVD)风险关系,并评估AIP对绝经后妇女高危CV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绝经后妇女462例(绝经后妇女组)和绝经前妇...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弗明翰风险评分(FRS)评估的10年心血管病(CVD)风险关系,并评估AIP对绝经后妇女高危CVD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四川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的绝经后妇女462例(绝经后妇女组)和绝经前妇女196例(绝经前妇女组)。AIP以对数形式计算[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运用FRS评估CVD风险,并根据FRS得分将绝经后妇女分为CVD低危组(307例)和高危组(155例)。分析AIP与变量及FRS间的关系,分析绝经后妇女高危CV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IP对绝经后妇女高危CVD的预测价值。结果与绝经前妇女相比,绝经后妇女的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TG、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DL-C、空腹血糖、AIP和FRS均显著升高(均P<0.05)。同时,绝经后妇女中吸烟、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危FRS的比例均明显增加(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AIP与年龄、BMI、收缩压、舒张压、LDL-C及FRS均呈正相关,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绝经后妇女AIP与FRS独立相关(β=0.43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AIP仍是绝经后妇女高危CVD的独立危险因素(OR 7.301,95%CI 2.469~15.668,P<0.001)。ROC曲线分析表明,AIP预测绝经后妇女高危CVD的曲线下面积为0.868(95%CI 0.836~0.900),最佳截断值为-0.03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47%和81.23%。结论绝经后妇女的AIP较绝经前妇女明显升高并与CVD风险密切相关,且AIP可用于有效预测绝经后妇女的高危CVD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明翰风险评分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心血管病风险 高危 绝经后妇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肝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之间的关联:一项大型横断面研究
13
作者 王帅帅 阮士苗 +1 位作者 孙建秀 张文忠 《临床医学进展》 2024年第7期1147-1159,共13页
目的: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是反映脂质代谢的新指标。2型糖尿病(T2DM)是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高危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AIP与美国T2DM患者肝脏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之间的潜在相关性。方法:使用2017~2020年全国健... 目的: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是反映脂质代谢的新指标。2型糖尿病(T2DM)是发生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高危因素。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AIP与美国T2DM患者肝脏脂肪变性和肝纤维化之间的潜在相关性。方法:使用2017~2020年全国健康与营养检查调查(NHANES)的数据集进行横断面调查。构建三个模型,采用回归分析检验AIP与受控衰减参数(CAP)、肝脏硬度测量(LSM)以及NAFLD之间的线性关系,将AIP划分四个等级并进行趋势性检验。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图(RCS)来描述它们之间的非线性关系。以上所有统计分析都经过加权处理。结果:这项以美国T2DM患者为基础的研究纳入1170人。在多元线性回归和逻辑回归分析中,AIP*10与CAP [β (95% CI), 3.18 (0.41~5.96), P = 0.033]、NAFLD [OR (95% CI), 1.16 (1.02~1.33), P = 0.035]均呈显著正相关,趋势性检验存在统计学意义,但AIP与LSM [β (95% CI), 0.04 (−1.35~1.42), P = 0.947]的关系并不显著。RCS分析显示AIP和CAP之间呈S型非线性关系(P-overall < 0.001, P-non-linear = 0.036),并且随着AIP的升高,男性比女性有更严重的肝脏脂肪变。结论:AIP与T2DM患者肝脏脂肪变性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它或许可以成为预测NAFLD发生的一项无创指标。然而,并未发现AIP与肝纤维化之间存在任何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脂肪变 肝纤维化 NHAN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检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诊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效能分析
14
作者 曹焱芬 邹昊轩 谢艳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61-365,共5页
目的研究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诊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效能。方法2020年7月~202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检的人群,常规检测血清指标,计算AIP。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 目的研究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诊断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患者的效能。方法2020年7月~2022年12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接受体检的人群,常规检测血清指标,计算AIP。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诊断效能。结果在4988名体检人群中,发现MAFLD患者1589例(32.4%);MAFLD组血脂水平显著高于无MAFLD组,其中AIP为0.2(0.0~0.4),显著高于无MAFLD组【0.1(0.1~0.3),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P、TG、HDL、LDL和TC均为影响MAFLD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AIP诊断M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5,显著高于甘油三酯(0.764)、高密度脂蛋白(0.750)、低密度脂蛋白(0.568)或总胆固醇(0.552)诊断;采用DeLong检验,AIP诊断女性MAFLD的AUC值显著高于诊断男性(0.817对0.714),AIP诊断<45岁人群MAFLD的AUC值也显著高于诊断≥45岁人群(0.825对0.742,P<0.001)。结论应用AIP诊断MAFLD简单易行,可作为初步筛查方法用于判别脂肪肝人群,值得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
15
作者 李沅萍 智慧敏 高奋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4年第12期1148-1152,共5页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一项新型血脂综合指标,作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替换物,它易于获取,计算方法简便,能够全面反映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之间的平衡,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是一项新型血脂综合指标,作为小而致密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替换物,它易于获取,计算方法简便,能够全面反映致动脉粥样硬化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脂蛋白之间的平衡,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预测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归纳了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冠心病患者早期诊断、风险评估以及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后续冠心病相关防治提供思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冠状动脉造影的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冠状动脉CT易损斑块相关性分析
16
作者 周暄凯 韩晓雯 +5 位作者 王冠 朱治 赵树昕 崔凡 施嘉航 朴成浩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0期46-50,共5页
目的:基于CT血管造影(CCTA)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冠状动脉CT易损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CCTA检查的213例冠心病(CHD)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将其分为易... 目的:基于CT血管造影(CCTA)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冠状动脉CT易损斑块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至2024年2月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行CCTA检查的213例冠心病(CHD)患者资料,根据是否存在冠状动脉易损斑块将其分为易损斑块组(123例)和非易损斑块组(90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等一般临床资料及AIP等血清指标,比较两组AIP及其他血清指标的差异,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冠状动脉易损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AIP对易损斑块的预测价值。结果:易损斑块组AIP为0.22±0.31,高于非易损斑块组的0.05±0.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AIP与CT易损斑块独立相关(OR=7.556,95%CI:2.442~23.385,P=0.002)。ROC曲线显示,AIP预测CT易损斑块的最佳截断值为0.20,ROC曲线下面积为0.665,灵敏度为55.56%,特异度为73.98%。结论:AIP是CHD患者合并易损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且对易损斑块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CHD) 冠状动脉CT造影(CCTA) 动脉粥样硬化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 易损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昆山地区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队列研究
17
作者 卢冰 王倩倩 钟绍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5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昆山地区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在社区接受年度健康检查的212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 目的探讨昆山地区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在社区接受年度健康检查的2122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基线年龄、性别、吸烟史、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史等人口学信息,对患者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血压和空腹血糖、血脂进行测量。记录血脂指标,包括AIP、血脂综合指数(LCI)、Castelli风险指数1(CRI-Ⅰ)和Castelli风险指数2(CRI-Ⅱ)。随访观察终点是首次发生心血管疾病。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探讨基线AIP水平与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关系。结果中位随访时间5.62(3.53,7.16)年后,3179例出现心血管疾病事件。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调整混杂因素时,AIP基线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呈正相关(HR=1.16,95%CI:1.02~1.32)。进一步调整年龄、性别、BMI、腰围、血压、血糖、吸烟史、糖尿病史后,AI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仍密切相关。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提示AIP与心血管疾病风险总体呈线性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与最低分位比较,最高分位血管疾病累积风险更高(P<0.001)。结论在昆山地区社区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基线AIP水平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有关。监测AIP水平可能有助于预测、评估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血脂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价值
18
作者 吴迅 崔建国 +2 位作者 杨霞 钱赓 金琴花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 目的 探讨甘油三酯葡萄糖(TyG)指数和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复查的787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需要再次血运重建,将患者分为再次血运重建组(315例)和非再次血运重建组(472例)。使用SPSS 25.0和R 4.1.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根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采用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再次血运重建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TyG指数和AIP是否为再次血运重建的独立预测因子。绘制时间依赖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使用曲线下面积(AUC)分析TyG指数和AIP对冠心病患者PCI后再次血运重建的预测价值。结果 再次血运重建组与非再次血运重建组左室射血分数、吸烟史、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TyG指数和AI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变量Cox回归分析发现,吸烟史、心房颤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II、TyG指数及AIP是再次血运重建的危险因素,左室射血分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再次血运重建的保护因素。多变量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混杂因素后,TyG指数和AIP的增加仍与再次血运重建风险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再次血运重建的累计发病率在TyG指数和AIP的第三分位数组明显高于第一及第二分位数组(均P_(log-rank)<0.001)。时间依赖性ROC曲线分析显示,TyG指数预测再次血运重建的AUC为0.571~0.618,AIP预测再次血运重建的AUC为0.573~0.605,TyG指数与AIP联合预测再次血运重建的AUC为0.577~0.614。结论 TyG指数和AIP对冠心病患者PCI后再次血运重建事件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再次血运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
19
作者 玲玲 张克男 +1 位作者 李传奇 玄春花 《延边大学医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旨在为AIP预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因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558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高血压未合并冠... [目的 ]探讨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相关性,旨在为AIP预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因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558例,根据检查结果分为高血压未合并冠心病组(151例)和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407例).按照SYNTAX评分标准对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评分,再将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分为低危组(230例)、中危组(122例)及高危组(55例).比较各组一般资料、血糖及血脂水平,运用ROC曲线预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AIP值.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使用ROC曲线评价AIP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预测价值.[结果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与高血压未合并冠心病组性别、民族、饮酒、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及总胆固醇(TC)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吸烟、年龄、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AIP及空腹血糖水平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AIP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预测能力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 AIP> 2.29时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风险升高.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中SYNTAX评分与BMI、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AIP及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P <0.05),与年龄及HDL-C水平存在负相关性(P <0.05),低、中及高危组病变支数分布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IP是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AIP与SYNTAX评分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AIP> 2.43时中危及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风险升高,AIP> 2.66时高危及以上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风险升高.[结论 ]AIP可为评估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高血压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SYNTAX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与左心室肥厚的相关性研究
20
作者 翟玉梅 岳建伟 王子超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4年第10期1168-1173,共6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进行分类,分为左心室肥厚组(L VH组)和非...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P)与左心室肥厚(LVH)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左心室质量指数进行分类,分为左心室肥厚组(L VH组)和非左心室肥厚组(NLVH组),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并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IP与LVH的相关性(分层分析)。结果左心室肥厚组的年龄、身高、体质量、身体质量指数(BMI)、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AIP、AC、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高于非左心室肥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AIP、AC、non-HDL-C水平与LVH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在调整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等多项人口学指标及既往史指标后,AIP与LVH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更强(O R=4.33,95%CI:1.76~10.64,P<0.01)。按性别、年龄、BMI、吸烟史、饮酒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冠心病史、心肌梗死病史进行分层分析,AIP和LVH之间的相关性是稳定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AIP是LVH的独立危险因素,为高血压LVH的预防、诊断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血浆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左心室肥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