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致病性弧菌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殿夫 丁宁 +5 位作者 刘洪伟 徐文英 刘俊 李扬 麻丽丹 田卓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60-167,共8页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及致病性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致病性弧菌对水产养殖业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基于此,致病性弧菌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变得尤为迫切。本文介绍了包括免疫学方法、核酸检测方法、基于生物芯片的检测方... 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及致病性弧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流行,致病性弧菌对水产养殖业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威胁,基于此,致病性弧菌检测新技术的开发变得尤为迫切。本文介绍了包括免疫学方法、核酸检测方法、基于生物芯片的检测方法、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检测方法、基于肽质量指纹图谱技术的检测方法、基于生物传感器技术的检测方法在内的6项检测技术,分析了其优缺点及其在致病性弧菌中的应用。最后,总结了致病性弧菌检测新技术的研究现状,结合新兴技术指出未来研究方向,为致病性弧菌的快速检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弧菌 免疫学 生物芯片 核酸适配体 肽质量指纹图谱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仙鹤草醇提取物对高致病性弧菌感染凡纳滨对虾的防治效果探究
2
作者 廖设国 赖福香 +4 位作者 刘玓玓 郑弘朝 郑然 林慷祺 范兰芬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153-164,共12页
本研究旨在评估仙鹤草醇提取物对高致病性弧菌感染的凡纳滨对虾的防治效果。通过在饲料中添加90%含量的仙鹤草醇提取物,分析投喂3、6、9 d后,感染高致病性弧菌的凡纳滨对虾的肠道微生物、免疫相关基因和肠道组织。结果表明,在病虾肠道内... 本研究旨在评估仙鹤草醇提取物对高致病性弧菌感染的凡纳滨对虾的防治效果。通过在饲料中添加90%含量的仙鹤草醇提取物,分析投喂3、6、9 d后,感染高致病性弧菌的凡纳滨对虾的肠道微生物、免疫相关基因和肠道组织。结果表明,在病虾肠道内,菌群种类与数量增加,其中希瓦氏菌属、弧菌属和海绵假单胞菌属等致病菌的数量均显著高于健康对虾,且菌群的组成与健康对虾的菌群组成差异较大,对投喂仙鹤草醇提取物添加剂饲料再攻菌的凡纳滨对虾,以上致病菌群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而有益菌群的溶杆菌属有了大幅的提升。另外,仙鹤草醇提取物还可以保护对虾的肠道组织,提高对虾免疫相关基因TLR、ALF、Crustin与HSP70的表达。饲料中添加仙鹤草醇提取物,能够显著提高对虾感染高致病性弧菌后的免疫力,增强对虾抗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肠道微生物 免疫基因 仙鹤草醇提取物 致病性弧菌 免疫力 抗菌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伟全球病害专家来华南讲高致病性弧菌和孢子虫!现场提问火爆,线上观看超6000人
3
作者 陈涵楽(文/图) 《当代水产》 2024年第6期59-60,共2页
在全球水产养殖业面临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挑战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防控病害、提升养殖效益,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比利时英伟公司携手新正虾苗等合作伙伴,于2024年5月23日在珠海莲洲大笑美食城隆重召开“水产养殖生物防控技术... 在全球水产养殖业面临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挑战的背景下,如何有效防控病害、提升养殖效益,成为业内共同关注的焦点。为此,比利时英伟公司携手新正虾苗等合作伙伴,于2024年5月23日在珠海莲洲大笑美食城隆重召开“水产养殖生物防控技术交流会”。会上,比利时英伟公司的全球病害专家Andy给现场近200位养殖户、企业优秀代表带来关于对虾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等相关内容讲解,并分享了防控策略和技术手段。接着,中国区商务总监柴宇博士结合中国水产养殖业的实际情况,探讨生物防控技术在本地市场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弧菌 内容讲解 防控策略 水产养殖 孢子虫 本地市场 现场提问 有效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港船舶压舱水中致病性弧菌分布的调查 被引量:11
4
作者 叶立青 杨泽 +3 位作者 林继灿 赵俊华 曾卫东 涂承宁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5-226,共2页
目的 :了解珠海港入出境船舶压舱水中致病性弧菌分布特征 ,为传染病监测及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来自珠海港境外的船舶 ,采取到达港后立即登轮采集压舱水 ;并采集珠海港海域的海水作为本底对照 ,对水样进行弧菌科的分离鉴... 目的 :了解珠海港入出境船舶压舱水中致病性弧菌分布特征 ,为传染病监测及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来自珠海港境外的船舶 ,采取到达港后立即登轮采集压舱水 ;并采集珠海港海域的海水作为本底对照 ,对水样进行弧菌科的分离鉴定 ,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压舱水中检出 12种致病性弧菌 ,其中以溶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沙鱼弧菌、创伤弧菌为优势菌。从压舱水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中 ,有 3株检测到耐热溶血素基因。仅在压舱水中检出非 0 1和非 0 139群霍乱弧菌和梅氏弧菌。结论 :致病性弧菌广泛分布于压舱水和海水中 ,且压舱水比海水中致病性弧菌种类更多 ,污染更为严重 ,对排放地区人民身体健康构成威胁 ,制定出规范的压舱水卫生管理措施乃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市 船舶压舱水 致病性弧菌 卫生管理 霍乱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蛤体内细菌菌群组成及致病性弧菌的初步调查 被引量:12
5
作者 郑国兴 周凯 +4 位作者 于业绍 周琳 叶朝庚 陆平 张沛花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131-136,共6页
青蛤样品体内需氧平板菌落数为0.16×105~5.7×105个/克。从青蛤体内共分离到168株细菌,大多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优势菌属是莫拉氏菌属(Moraxella)71株、弧菌属(Vibrio)33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19株、气单胞菌属... 青蛤样品体内需氧平板菌落数为0.16×105~5.7×105个/克。从青蛤体内共分离到168株细菌,大多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优势菌属是莫拉氏菌属(Moraxella)71株、弧菌属(Vibrio)33株、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19株、气单胞菌属(Aeromonas)16株、其次是微球菌属(Micrococcus)6株、不动细菌属(Acinetobacter)3株和芽抱杆菌属(Bacillus)2株,还有未能鉴定到属的革兰氏阴性杆菌(11株)及传代中死亡的菌株(7株)等。弧菌是海产动物的主要致病菌,可引起蛤类和牡蛎幼体、成体的大批死亡。在青蛤体内共检得弧菌33株,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15株、创伤弧菌(Vvulnificus)9株、拟态弧菌(V.mimicus)2株和河弧菌(V.fluvialis)1株、弧菌I(VibrioI)4株、弧菌Ⅱ(VibrioⅡ)2株。上述弧菌在夏季分离到,冬季未检出,这些弧菌也是人的致病菌,在夏季人们如食用了生的或未经煮熟的青蛤,易发生食物中毒,应予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蛤 菌群组成 致病性弧菌 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出境船舶压舱水致病性弧菌的调查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继灿 杨泽 +5 位作者 吴博慈 曾卫东 叶立青 赵俊华 涂承宁 闫文莲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761-762,767,共3页
目的:了解致病性弧菌的存在情况以及其与船舶卫生控制措施和卫生状况间的关系,为传染病监测及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珠海港入出境船舶压舱水和饮用水中致病性孤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入出境船舶压舱水、饮用水和珠海港海域海... 目的:了解致病性弧菌的存在情况以及其与船舶卫生控制措施和卫生状况间的关系,为传染病监测及制定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珠海港入出境船舶压舱水和饮用水中致病性孤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入出境船舶压舱水、饮用水和珠海港海域海水,对水样进行弧菌的分离鉴定及统计分析。结果:压舱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86·20%,海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78·13%,入境船舶上的饮用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26·47%;入境船舶上饮用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大大高于管道饮水中检出率;船舶卫生状况不同时,其饮用水中致病性弧菌检出率差异有显著性;在压舱水中检出12种致病性弧菌,其中以深藻弧菌、副溶血弧菌、沙鱼弧菌、创伤弧菌为主要优势菌;分离自压舱水的2株溶血性弧菌中检测到耐热溶血素基因。结论:致病性弧菌广泛分布于压舱水和海水中,制定规范的压舱水卫生管理措施乃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弧菌 船舶压舱水 进出境 卫生控制措施 流行病学调查 卫生状况 入境船舶 传染病监测 致病孤菌 饮用水 检出率 副溶血弧菌 溶血素基因 溶血弧菌 存在情况 科学依据 制定措施 统计分析 分离鉴定 沙鱼弧菌 创伤弧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弧菌的研究概况 被引量:18
7
作者 张保强 董力群 +1 位作者 王逊 刘德辉 《职业与健康》 CAS 2006年第24期2170-2172,共3页
关键词 致病性弧菌 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鱿鱼中检出一株致病性弧菌的分离鉴定 被引量:10
8
作者 邵景东 苏国兴 +1 位作者 陈飞 张培男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2年第4期449-449,共1页
关键词 致病性弧菌 水产品 菌株分离 菌株鉴定 食品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纳米免疫磁珠快速富集4种海洋致病性弧菌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璇 戴娟 +5 位作者 王祖忠 周君 张迪骏 张春丹 李晔 苏秀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478-1486,共9页
为研究海洋中常见致病性弧菌的快速分离富集方法——免疫磁珠法,本文以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灿烂弧菌为研究对象,制备纳米免疫磁珠,并通过一系列优化条件,用3M试纸计算捕获率来确定免疫磁珠最佳捕获条件。最后分别对4种... 为研究海洋中常见致病性弧菌的快速分离富集方法——免疫磁珠法,本文以副溶血弧菌、哈维氏弧菌、创伤弧菌、灿烂弧菌为研究对象,制备纳米免疫磁珠,并通过一系列优化条件,用3M试纸计算捕获率来确定免疫磁珠最佳捕获条件。最后分别对4种致病性弧菌的不同菌液稀释浓度、对1株目标菌和8株非目标菌、4种混合菌进行捕获,从而评价免疫磁珠的灵敏度、特异性以及抗干扰能力。结果表明,4种磁珠偶联最佳抗体量为300、600、150、150μg。最佳捕获条件:副溶血弧菌免疫磁珠用量3mg,免疫反应45min,磁分离3min,p H 7.4缓冲液体系。哈维氏弧菌免疫磁珠用量3mg,免疫反应45min,磁分离1min,p H 6.0缓冲液体系。创伤弧菌免疫磁珠用量12mg,免疫反应60min,磁分离5min,p H 8.0缓冲液体系。灿烂弧菌免疫磁珠用量6mg,免疫反应30min,磁分离3min,p H 7.4缓冲液体系。在纯培养情况下,4种免疫磁珠灵敏度均达到10 CFU/m L数量级;分别对9株菌进行捕获,对目标菌的捕获率均达到87%以上,对非目标菌的捕获率均低于32%;对4种混合菌进行捕获时,免疫磁珠捕获率不受其它杂菌干扰。本研究证明了该免疫磁珠有较好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抗干扰能力,且与其它增菌方法相比,大大缩短了时间,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免疫磁珠 致病性弧菌 富集 捕获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州市市售部分海产品致病性弧菌污染情况调查 被引量:5
10
作者 伍碧雯 连建华 +1 位作者 陈曼霞 陈野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35-237,共3页
为了解广州市市售海产品受致病性弧菌污染的情况,我们于1998 年4 月20 日至6月20 日对广州市清平市场等6 个肉菜市场随机采集5 个种类200 份海产品进行致病性弧菌的检测。检测出副溶血性弧菌21 株,非 O1 群霍乱... 为了解广州市市售海产品受致病性弧菌污染的情况,我们于1998 年4 月20 日至6月20 日对广州市清平市场等6 个肉菜市场随机采集5 个种类200 份海产品进行致病性弧菌的检测。检测出副溶血性弧菌21 株,非 O1 群霍乱弧菌10 株,溶藻弧菌17 株,创伤弧菌15 株,河弧菌22 株,拟态弧菌2 株,霍利斯弧菌3 株,说明广州市市售海产品受一定数量的致病性弧菌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致病性弧菌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的分离与鉴定 被引量:14
11
作者 吴斌 马杰 林维宣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1期47-49,共3页
采用传统分析法和仪器法对438份水产品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检出7种致病性弧菌186株,检出率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46.2%,溶藻弧菌28.5%,创伤弧菌11.3%,拟态弧菌5.9%,河弧菌4.8%,费尼斯弧菌2.2%和海鱼弧菌1.1%,未检出霍乱弧菌。不同水产... 采用传统分析法和仪器法对438份水产品进行了分离与鉴定。结果检出7种致病性弧菌186株,检出率依次为副溶血性弧菌46.2%,溶藻弧菌28.5%,创伤弧菌11.3%,拟态弧菌5.9%,河弧菌4.8%,费尼斯弧菌2.2%和海鱼弧菌1.1%,未检出霍乱弧菌。不同水产品及其不同部位致病性弧菌的污染情况不同,而且传统分析法与仪器法(AMS)具有不同的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品 致病性弧菌 分离 鉴定 仪器法 传统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售水产品致病性弧菌的调查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保强 王逊 +2 位作者 祁鲁萍 董力群 刘德辉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0年第5期555-555,共1页
关键词 市售水产品 致病性弧菌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弧菌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玉英 李槿年 《水利渔业》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6-57,共2页
近年来国内外对弧菌的致病机理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从致病性弧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因子及其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致病性弧菌 致病机理 致病因子 生物学特 水产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弧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付建荣 刘金伟 +2 位作者 李建 苏东 张学英 《河北医药》 CAS 2001年第9期650-652,共3页
目的 了解夏秋季引起腹泻的病人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应用 6种培养基和 19种生化鉴定管分离培养致病性弧菌 ,并对所鉴定的细菌用K B法作了 14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实验。结果 共检出 187株致病性弧菌 ,总分离率为 19.4... 目的 了解夏秋季引起腹泻的病人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应用 6种培养基和 19种生化鉴定管分离培养致病性弧菌 ,并对所鉴定的细菌用K B法作了 14种抗生素的体外药敏实验。结果 共检出 187株致病性弧菌 ,总分离率为 19.4%。其中检出弧菌属细菌 138株 ,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主 ;气单胞菌属 44株 ,以温和气单胞菌为主 ;类志贺邻单胞菌 5株。药敏结果表明 ,青霉素类、头孢一代磺胺类等抗生素耐药率较高 ;喹诺酮类、头孢三代、氨曲南以及亚胺配能等抗生素抗菌活性较强。结论 应用多种培养基和生化鉴定管分离培养致病性弧菌可检出大多数弧菌科细菌。对由致病性弧菌引起的腹泻应首选环丙沙星和亚胺配能 ,氨曲南和头孢他啶可作为二线药物应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弧菌 耐药 分离鉴定 腹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海港进出境船舶压舱水致病性弧菌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林继灿 杨泽 +5 位作者 吴博慈 曾卫东 叶立青 赵俊华 涂承宁 闫文莲 《口岸卫生控制》 2005年第3期8-10,18,共4页
目的了解其致病性弧菌的存在情况以及其与船舶卫生控制措施和卫生状况间的关系,为传染病监测及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珠海港入出境船舶压舱水、饮用水和珠海港海域海水,对水样进行弧菌科的分离鉴定,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其致病性弧菌的存在情况以及其与船舶卫生控制措施和卫生状况间的关系,为传染病监测及制定防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珠海港入出境船舶压舱水、饮用水和珠海港海域海水,对水样进行弧菌科的分离鉴定,并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压舱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86.20%,海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78.13%,入境船舶上的饮用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26.47%;入境船舶上饮用水致病性弧菌检出率大大高于管道饮用水中检出率;船舶卫生状况不同时,其饮用水中致病性弧菌检出率差异显著。结论致病性弧菌广泛分布于压舱水和海水中,压舱水排放对当地人民身体健康构成更大的威胁,对公共卫生的潜在危害性更大。制定规范的压舱水卫生管理措施乃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海港 进出境船舶 压舱水 致病性弧菌 流行病学 卫生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水产品致病性弧菌污染调查 被引量:2
16
作者 谭海玲 柯碧霞 黎薇 《华南预防医学》 2003年第6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广东 水产品 致病性弧菌 食品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9年兰州市螺类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污染状况调查 被引量:3
17
作者 申艳琴 兰光 +4 位作者 张阳 张璟 李欣颖 闫静 刘小菊 《现代食品》 2021年第5期175-178,共4页
目的:了解兰州市螺类水产品中4种致病性弧菌的污染水平,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9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兰州市螺类水产品样品175份,参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弧菌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 目的:了解兰州市螺类水产品中4种致病性弧菌的污染水平,为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食源性疾病提供数据支持。方法:2019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兰州市螺类水产品样品175份,参照《国家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中弧菌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对副溶血性弧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毒力基因tdh,trh,tlh并对霍乱弧菌进行了血清学分型。结果:175份螺类水产品中,致病性弧菌检出率为51.42%。其中溶藻弧菌检出53株,检出率为30.29%;副溶血性弧菌检出22株,检出率为12.57%;霍乱弧菌检出9株,检出率为5.14%;创伤弧菌检出6株,检出率为3.43%,副溶血性弧菌毒力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所有tlh基因均为阳性,而tdh、trh基因均为阴性;霍乱弧菌均为非O1/O139群。结论:兰州市螺类水产品中4致病性弧菌污染较为普遍,尤其副溶血性弧菌和溶藻弧菌污染率较高,必须加强对螺类水产品的市场监管工作,减少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类水产品 致病性弧菌 毒力基因 污染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致病性弧菌生态分布调查及环境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波 徐朝阳 +1 位作者 李晓华 王志刚 《医学动物防制》 2007年第8期577-579,共3页
目的通过对508份标本进行致病性弧菌的分离鉴定,调查弧菌的生态分布状况,有效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各类标本进行致病性弧菌的分离鉴定,对菌株进行溶血素、霍乱肠毒素测定和药物敏感实验,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腹泻病人... 目的通过对508份标本进行致病性弧菌的分离鉴定,调查弧菌的生态分布状况,有效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对各类标本进行致病性弧菌的分离鉴定,对菌株进行溶血素、霍乱肠毒素测定和药物敏感实验,对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腹泻病人粪便、海产品、外环境标本致病性弧菌检出率分别为33.57%、11.54%、65.52%,非O1群霍乱弧菌和副溶血弧菌检出率最高。大多数外环境检出的菌株产生霍乱肠毒素。环境因素调查表明,在水温20℃~25℃、水PH值为6.0~7.0时致病性弧菌的检出率最高。结论各类样标本中均广泛存在着多种致病性弧菌,大部分菌株产生溶血毒素和霍乱肠毒素。加强对海产品和外环境水等的监测工作,预防由该群菌引起的人群感染和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弧菌 生态分布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沿海致病性弧菌调查及抗生素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善桥 马聪 +6 位作者 虞积耀 段蕴铀 田光 郭勇 姜福亭 李锦华 王晓东 《解放军检验医学杂志》 2003年第1期19-20,共2页
目的 了解我国福建沿海海水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及对2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海水经增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02份海水共分离出弧菌科细菌3属17种159株,其中弧菌属142结果显示,157株致病性弧菌对... 目的 了解我国福建沿海海水中致病性弧菌的分布情况及对2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方法 海水经增培养、细菌分离、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102份海水共分离出弧菌科细菌3属17种159株,其中弧菌属142结果显示,157株致病性弧菌对亚胺增南、耐替米星、左氧沙星及头孢哌酮/舒巴四环素、氯霉素、替卡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为90.45%—97.45%,对头孢唑啉和氨苄西林的敏感率为25.48%—27.39%。结论 此项研究对海水中弧菌所致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沿海 致病性弧菌 调查 抗生素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秋季鲜活鱼类致病性弧菌的鉴定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梅 李筠 +1 位作者 赵然 徐怀恕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262-264,共3页
目的 研究秋季鲜活鱼类致病性弧菌的数量及种类 ,探讨其与人类相关疾患的关系。方法 用Colwell的弧菌鉴定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数枝分类法鉴定了山东沿海秋季不同养殖水域的三种海养鱼类身体各部位存在的弧菌总数及种类。结果 在该样本中... 目的 研究秋季鲜活鱼类致病性弧菌的数量及种类 ,探讨其与人类相关疾患的关系。方法 用Colwell的弧菌鉴定方法及计算机辅助数枝分类法鉴定了山东沿海秋季不同养殖水域的三种海养鱼类身体各部位存在的弧菌总数及种类。结果 在该样本中有 7种弧菌 ,它们是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溶藻胶弧菌、鳗弧菌、哈维氏弧菌、坎普氏弧菌和沙蚕弧菌。其肌肉、肠道及鳃部的弧菌总数 10 3 ~10 7cfu g呈梯级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致病性弧菌 食源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