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5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岸海洋环境中人类致病性病毒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樊景凤 陈吉平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2期129-136,共8页
海洋环境中存在着多种人类致病性病毒。本文综述了海洋环境中人类致病性病毒给公众健康、休闲娱乐带来的风险,病毒的发生及其在海水中的命运以及检测手段的进展,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匠岸海洋环境 人类致病性病毒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病毒样本采集与检测分析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实践
2
作者 来琳琳 崔勇 +3 位作者 李盈 杨洪涛 张萌 刘岩峰 《高等药学教育研究》 2022年第3期39-45,50,共8页
由于病毒的高致病性和高传染性、检测所需仪器设备高成本等因素,学生无法在本科阶段进行相关实验的实际操作,沈阳药科大学设计了高致病性病毒样本采集与检测分析虚拟仿真实验。从教学目标、仿真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实验设计;通过... 由于病毒的高致病性和高传染性、检测所需仪器设备高成本等因素,学生无法在本科阶段进行相关实验的实际操作,沈阳药科大学设计了高致病性病毒样本采集与检测分析虚拟仿真实验。从教学目标、仿真设计、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实验设计;通过详尽的交互性步骤和可能产生的实验结果进行实验内涵建设;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条件等角度检验了实验实施效果。学生获得从事病毒相关药物生产与开发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全面提升课程建设水平及人才核心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病毒样本 采集 检测分析 虚拟仿真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胃肠炎的致病性病毒 被引量:1
3
作者 牛岛广治 艾小雪 《日本医学介绍》 2003年第10期461-462,共2页
本文选译自《综合临床》2 0 0 2年第 51卷第 1 1期特集———感染性胃肠炎 ,分两期载完。本期选文 6篇 ,就胃肠道的病原菌及其发病机制、诊断和治疗做系统地阐述。本文由哈尔滨医科大学姚桢教授主译。
关键词 胃肠炎 腹泻 致病性病毒 临床表现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双城市H5N6高致病性病毒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被引量:1
4
《口岸卫生控制》 2014年第5期54-54,共1页
2014年9月2日消息:记者2日从黑龙江省双城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日前发生在该市周家镇东跃村的H5N6高致病性病毒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尚未发现人感染情况。8月21日,双城市周家镇东跃村养鹅户邵春福家养殖的雏鹅出现了死亡情况。哈尔滨... 2014年9月2日消息:记者2日从黑龙江省双城市有关部门了解到,日前发生在该市周家镇东跃村的H5N6高致病性病毒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目前尚未发现人感染情况。8月21日,双城市周家镇东跃村养鹅户邵春福家养殖的雏鹅出现了死亡情况。哈尔滨市政府责成哈尔滨市畜牧兽医局会同双城市畜牧兽医局深入东跃村邵春福等养殖户实地了解情况,23日将采集的患病雏鹅样品送黑龙江省动物卫生监督所诊断,初步判定为疑似H5亚型病毒,同时样品送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N6 致病性病毒 周家镇 参考实验室 黑龙江省双城 邵春 动物卫生监督 卫生局副局长 密切接触者 监测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洲猪瘟病毒、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二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初步应用
5
作者 刘影 闫若潜 +10 位作者 王东方 杨海波 赵美雪 宋丹 赵雪丽 谢彩华 王淑娟 马震原 柴茂 王翠 刘梅芬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130,共13页
建立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用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鉴别诊断。针对ASFV的B646L基因和HP-PRRSV的NSP2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对,经优化反应体系、反应... 建立一种特异、敏感、快速的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用于非洲猪瘟病毒(ASFV)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HP-PRRSV)的鉴别诊断。针对ASFV的B646L基因和HP-PRRSV的NSP2基因分别设计特异性引物/探针对,经优化反应体系、反应程序等反应条件,建立一种基于探针技术的FQ-PCR方法,验证方法的敏感性、特异性和重复性,对1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并与OIE检测方法(ASFV)及国标方法(HP-PRRSV)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成功建立的ASFV和HP-PRRSV二重FQ-PCR检测方法在10^(-1)~10^(5) copies/μL模板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ASFV和HP-PRRSV基因出现阳性扩增,但对猪日本乙型脑炎病毒(JEV)、猪瘟(CSFV)、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PRV)、猪圆环病毒2型(PCV2)、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美洲经典株(VR2332株)、健康猪脾脏等7种病原核酸样品对照未出现扩增;批内、批间试验变异系数在0.53%~3.14%,重复性良好;对ASFV和HP-PRRSV的最低检测模板浓度均为10 copies/μL;利用建立的二重FQ-PCR方法对130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与OIE检测方法(ASFV)及国标方法(HP-PRRSV)完全一致。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鉴别ASFV和HPPRRSV二重FQ-PCR检测方法,为ASFV和HP-PRRSV的鉴别诊断提供了快速、敏感、特异且能满足临床检测需求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病毒 致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二重F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禽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联合感染试验 被引量:10
6
作者 高崧 彭大新 +2 位作者 甘军纪 张如宽 刘秀梵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0年第5期71-73,共3页
以10^(5.17)ELD_(50)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mildly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气管内注射10日龄SPF鸡,24h后,重复感染一次;48h后,气管内注射禽病原性大肠杆菌353(018)、120(018)、037(078)、166(078)、058(02)、536(088)... 以10^(5.17)ELD_(50)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mildly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气管内注射10日龄SPF鸡,24h后,重复感染一次;48h后,气管内注射禽病原性大肠杆菌353(018)、120(018)、037(078)、166(078)、058(02)、536(088)、132(011)和173(026)株,3×10~7CFU/羽,连续观察5d.结果:MPAIV单独感染组死亡率为13.33%;各大肠杆菌单独感染组的死亡率分别为353:100.00%、120:60.00%、037:80.00%、166:86.67%、058:100.00%、536:93.33%、132:86.67%和173:20.O0%;MPAIV与上述各分离株的联合感染组的死亡率分别为100.00%、93.33%、86.67%、93.33%、100.00%、100.00%和10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致病禽流感病毒 联合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达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GP5重组伪狂犬病病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瑾 田志军 +4 位作者 彭金美 王瑜 周艳君 安同庆 童光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0-23,共4页
将PCR扩增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HP-PRRSV)HuN4株GP5基因与含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表达盒插入到伪狂犬病毒通用转移载体pgG-uni中,构建了转移载体pgG-HPGP5-EGFP。通过磷酸钙法将转移载体pgG-HPGP5-EGFP和PRV Bartha-K61株的基因... 将PCR扩增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HP-PRRSV)HuN4株GP5基因与含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的表达盒插入到伪狂犬病毒通用转移载体pgG-uni中,构建了转移载体pgG-HPGP5-EGFP。通过磷酸钙法将转移载体pgG-HPGP5-EGFP和PRV Bartha-K61株的基因组共转染Vero细胞,经过8轮荧光蚀斑筛选和PCR鉴定获得了稳定表达EGFP的重组病毒,命名为rPRV-HPGP5。IFA和western blot结果证实HP-PRRSV HuN4株GP5在重组病毒中得到了有效表达。该重组病毒的获得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蓝耳病病毒 HUN4 GP5 伪狂犬病病毒 重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ELISA快速检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8
8
作者 亢文华 郝俊峰 +2 位作者 张仲秋 宁宜宝 赵德明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5年第6期54-55,共2页
作者针对H5亚型禽流感病毒的包含多碱性氨基酸裂解点特异性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从病料中扩增出RT-PCR产物,再以ELISA方法判断PCR扩增的有无。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关键词 PCR ELISA 致病禽流感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12省市玉米矮花叶病病原鉴定及病毒致病性测定 被引量:23
9
作者 蒋军喜 陈正贤 +1 位作者 李桂新 周雪平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7-312,共6页
利用甘蔗花叶病毒 (Sugarcanemosaicvirus,SCMV)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2B5腹水和SCMV、玉米矮花叶病毒 (Maizedwarfmosaicvirus,MDMV)、高粱花叶病毒 (Sorghummosaicvirus,SrMV)和约翰逊草花叶病毒 (Johnsongrassmosaicvirus,JGMV)的特异性... 利用甘蔗花叶病毒 (Sugarcanemosaicvirus,SCMV)单克隆抗体细胞株 2B5腹水和SCMV、玉米矮花叶病毒 (Maizedwarfmosaicvirus,MDMV)、高粱花叶病毒 (Sorghummosaicvirus,SrMV)和约翰逊草花叶病毒 (Johnsongrassmosaicvirus,JGMV)的特异性引物对我国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南、河北、北京、山西、陕西、甘肃、四川、云南 12省市 15个地点的 176株玉米矮花叶病病样分别进行了间接ELISA和免疫捕获反转录PCR(IC RT PCR)检测 ,结果表明这些病样均含有SCMV ,而无MDMV、SrMV或JGMV存在 ,表明上述 12省市的玉米矮花叶病病原为SCMV。进一步对甘肃 (GS)、四川 (SC)、云南 (YN) 3个SCMV分离物的近全长CP基因进行了序列测定 ,并测定了浙江分离物 (ZJ)和甘肃分离物 (GS)在 13个玉米品种上的致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玉米 矮花叶病 病原鉴定 病毒致病 测定技术 单克隆抗体 细胞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流行特点及其防控 被引量:10
10
作者 翟新验 刘林青 +5 位作者 李婷 张淼洁 杜建 张倩 付雯 王羽新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8,共4页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H5N6、H5N1成为主要的流行亚型,优势流行的HA分支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动态变化,且一直处于不断变异和进化之中,给我国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近年H5亚型高致病性禽... 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的发生给养禽业造成了严重损失,目前H5N6、H5N1成为主要的流行亚型,优势流行的HA分支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动态变化,且一直处于不断变异和进化之中,给我国防控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分析近年H5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发生情况,以及H5亚型病毒的流行特点、进化过程,进而提出加强风险环节监测、开展病原特性研究、持续做好免疫工作和落实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等防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5亚型高致病禽流感病毒 流行特点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检测及基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红宝 李红丽 +2 位作者 郭雪丽 吉涛 韩惠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0-44,共5页
在山西主要养鸡区规模化养鸡场采集病死或扑杀鸡的喉气管、脑、胸肌、心肌和肺组织等;活禽静脉采集血液、气管拭子或泄殖腔拭子,雏禽采集新鲜的粪便等,共采集疑似低致病性禽流感样品608份。经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及RT-PCR鉴定,并进... 在山西主要养鸡区规模化养鸡场采集病死或扑杀鸡的喉气管、脑、胸肌、心肌和肺组织等;活禽静脉采集血液、气管拭子或泄殖腔拭子,雏禽采集新鲜的粪便等,共采集疑似低致病性禽流感样品608份。经血凝试验、血凝抑制试验及RT-PCR鉴定,并进行HA基因测序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疑似样品中有68份含有禽流感病毒,其中65份属于H9亚型,各样品毒株间H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6.5%~98.1%,与我国现有疫苗的HA基因核苷酸及部分现有毒株序列同源性为88.9%~93.8%,说明HA基因已发生较大的遗传漂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禽流感病毒 检测 基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株野鸟源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对SPF鸭的致病性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管雪婷 刘景利 +7 位作者 柴洪亮 程成 张翼 左欣悦 陈晓妹 刘熠楠 华育平 李雁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04-1508,共5页
旨在初步评估野鸟源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幼龄鸭的致病力,为研究AIV的致病机制和禽流感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周龄SPF鸭(绍兴麻鸭)为模型,模仿自然感染1株H5N2亚型LPAIV,对其致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试... 旨在初步评估野鸟源H5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幼龄鸭的致病力,为研究AIV的致病机制和禽流感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2周龄SPF鸭(绍兴麻鸭)为模型,模仿自然感染1株H5N2亚型LPAIV,对其致病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鸭临床症状不明显,病毒在鸭消化道更能进行有效复制,排毒时间较长,具有直接接触感染的能力。病毒感染鸭7~14d可产生HI抗体,在第3周达最高值。病毒仅能在盲肠扁桃体和法氏囊2个器官组织中较高水平复制,却对法氏囊、肺、胸腺和胰腺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结果提示,幼龄鸭在AIV传播中起到一定作用,至于是否与真正自然状态下的感染有差异,还需进一步试验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 致病禽流感病毒 H5N2 SPF鸭 野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GS/LZh/07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非结构蛋白Nsp2基因特性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吴锦艳 田宏 +9 位作者 尚佑军 刘湘涛 郑海学 靳野 尹双辉 满自萍 赵娜 蔡承茹 蔺芳 谢庆阁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38-443,共6页
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疑似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发现该病料可使Marc145细胞产生CPE,应用猪蓝耳病病原检测试剂盒从细胞培养物中检测到PRRSV,命名为Gs/Lzh/07株。同时应用RT-PCR方法扩增该分离毒株的非结构蛋白Nsp2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 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疑似病料接种Marc145细胞,发现该病料可使Marc145细胞产生CPE,应用猪蓝耳病病原检测试剂盒从细胞培养物中检测到PRRSV,命名为Gs/Lzh/07株。同时应用RT-PCR方法扩增该分离毒株的非结构蛋白Nsp2基因,并进行了序列测定,发现所扩增到的Nsp2基因有90个核苷酸的缺失。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分离病毒Nsp2基因与经典毒株PRRSV-ch-1a核苷酸同源性为83.0%,氨基酸同源性为72.7%;与高致病性变异毒株NX和SD核苷酸同源性为95.5%,氨基酸同源性为90.9%,可见该毒来源于2006-2007年流行毒株,说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变异病毒已经在甘肃省存在。该毒株的成功分离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提供数据,也为预防控制该病积累了资料。Nsp2的特性分析为揭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PRRSV在甘肃省的流行特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猪蓝耳病病毒 分离 鉴定 NSP2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鸽子体内分布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金明兰 南文龙 +2 位作者 鲁会军 马鸣潇 金宁一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4-17,共4页
应用实验室分离的鸭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A/Duck/Harbin/01/2004(H5N1)毒株,经SPF鸡胚增殖病毒,通过滴鼻途径人工感染鸽子,通过临床观察、剖检、HA、HI、PCR等方法进行体内分布和毒性研究。结果病死鸽子的肺脏损害最为严重,其次为... 应用实验室分离的鸭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IV)A/Duck/Harbin/01/2004(H5N1)毒株,经SPF鸡胚增殖病毒,通过滴鼻途径人工感染鸽子,通过临床观察、剖检、HA、HI、PCR等方法进行体内分布和毒性研究。结果病死鸽子的肺脏损害最为严重,其次为脑、法氏囊;在病死鸽子的肺、肝、肾、脑中检测到病毒,其中肺中的病毒含量最高,脑、肝、肾中的病毒含量次之,再次为心和脾;各组织HA和HI检测阳性;各组织PCR检测到目的基因;对照组所有检测均为阴性。结果表明AIV在鸽子体内可以复制,并在肺、脑内病毒含量较高,为预防AIV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禽流感病毒 鸽子 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7年防城港市活禽市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监测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熊文婕 谢芝勋 +4 位作者 曹国敏 覃海 严小东 李孟 凌小英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70-72,共3页
为了解中越边境地区活禽市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LPAIV)的分布情况,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防城港市不同活禽市场共采集家禽口腔/泄殖腔棉拭子876份,采用鸡胚接种进行病毒分离,然后通过HA和H... 为了解中越边境地区活禽市场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Low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LPAIV)的分布情况,从2016年10月至2017年9月在防城港市不同活禽市场共采集家禽口腔/泄殖腔棉拭子876份,采用鸡胚接种进行病毒分离,然后通过HA和HI试验对分离结果进行鉴定。结果显示LPAIV样品阳性数为41份,阳性率为4.68%。同时发现LPAIV季节分布较为明显,冬春季分离率较高。分离的LPAIV中以H6、H9、H3、H1、H4亚型为主。鸡、鸭、鹅样品中LPAIV的分离率分别为3.91%、8.82%和16.67%。不同种属家禽LPAIVs的分离率存在差异,水禽LPAIV分离率明显较高。研究结果显示活禽市场是LPAIV的一个重要存储库,加强活禽市场禽流感病毒监测对禽流感的防控及公共卫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禽流感病毒 活禽市场 流行病学 防城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对养禽业的危害 被引量:12
16
作者 刁有祥 丁家波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共3页
文章对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特性、对养禽业的危害以及致病性禽流感的预防作了综合性叙述,重点对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危害、免疫抑制性、毒性的变异性作了叙述,对生产、科研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致病禽流感病毒 养禽业 致病禽流感病毒 流行感冒病毒 危害 禽流行感冒 病毒感染 死亡率 症状 消化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在实验小鼠体内分布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4
17
作者 常爽 郑晓一 +3 位作者 杨松涛 邹啸环 丁壮 夏咸柱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6年第5期56-59,共4页
将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Tiger/Harbin/01/2003(H5N1)株第3代鸡胚尿囊液进行10-3倍稀释,接种小鼠,待小鼠死亡后无菌采取心、肝、脾、肺、肾、脑六种脏器分别研磨制成乳剂,接种MDCK细胞,以细胞病变为判定指标,计... 将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虎源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Tiger/Harbin/01/2003(H5N1)株第3代鸡胚尿囊液进行10-3倍稀释,接种小鼠,待小鼠死亡后无菌采取心、肝、脾、肺、肾、脑六种脏器分别研磨制成乳剂,接种MDCK细胞,以细胞病变为判定指标,计算病死小鼠不同脏器内病毒含量。同时用RT-PCR、血凝-血凝抑制试验以及电镜负染的方法进行鉴定和观察。结果显示,可在小鼠的肺脏、肝脏、肾脏、脑组织中检出所接种的病毒,肺脏中的病毒含量最高,脑中的病毒含量次之,肝脏和肾脏中的病毒含量最少。可在肺、肝、肾、脑组织与感染细胞培养物中扩增出与理论值一致的核酸条带,肺乳剂上清液感染细胞培养物中可检出1∶23的血凝效价,电镜观察在肺乳剂上清液及其感染细胞培养物中可见到典型的流感病毒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源高致病禽流感病毒 小鼠 体内分布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在线荧光分析的连续流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快速扩增检测食源致病性轮状病毒 被引量:3
18
作者 章春笋 李彧媛 王海英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45-651,共7页
采用含RNA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RT)和在线荧光分析的连续流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微流控技术检测食源致病性轮状病毒。此RT-PCR微流控装置以加热铜块组成恒温带,以聚四氟乙烯毛细管微通道为反应体... 采用含RNA反转录(Reverse transcription,RT)和在线荧光分析的连续流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微流控技术检测食源致病性轮状病毒。此RT-PCR微流控装置以加热铜块组成恒温带,以聚四氟乙烯毛细管微通道为反应体系构建而成。采用循环水冷却退火区,此装置能获得低至31℃的退火温度,而且温度控制及其稳定性良好,因而能满足不同PCR的要求。为了充分体现PCR微流控技术的优越性,在线荧光分析被用于检测PCR产物。当流速为7.5 mm/s时,轮状病毒RNA的cDNA扩增和在线荧光分析能在约12 min完成(扩增约10 min,在线分析约2 min)。在此集成化的RT-PCR微流控装置上,1 h可完成轮状病毒RNA的RT-PCR以及其扩增产物的在线荧光分析,样品检出限达到6.4×104 copies/μ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线荧光分析 微流控技术 食源致病轮状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勇 何益新 +6 位作者 李群 吴家兵 韩从明 李贤相 赵武 熊传龙 王平 《疾病监测》 CAS 2006年第3期117-119,122,共4页
目的通过对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调查分析,为制定人禽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血清学检查和 RT-PCR、 Real-time PCR 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发现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 目的通过对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的调查分析,为制定人禽流感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临床检查、血清学检查和 RT-PCR、 Real-time PCR 法进行分析和诊断。结果发现1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H5N1),经救治无效因呼吸衰竭死亡。患者有明确的病、死禽接触史。采用隔离治疗、个人防护、医学观察、消毒等措施,疫情得到控制,未出现二代病例。结论需加强禽流感疫情监测,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预防疫情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感染高致病禽流感病毒(H5N1) 流行病学调查 综合防控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五省区部分猪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毒感染情况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许雷 吴发兴 +6 位作者 朱紫祥 李平 张燕霞 张志 刘爽 李晓成 黄保续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32-36,共5页
对2008年-2009年我国五省区发病猪场235份、屠宰场的218份样品进行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HP-PRRSV)RT-PCR检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HP-PRRSV阳性样品进行HP-PRRSV ORF5基因扩增、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这五个省区发病场蓝耳病的检出率平... 对2008年-2009年我国五省区发病猪场235份、屠宰场的218份样品进行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HP-PRRSV)RT-PCR检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HP-PRRSV阳性样品进行HP-PRRSV ORF5基因扩增、测序及分析。结果表明,这五个省区发病场蓝耳病的检出率平均74.6%。屠宰场的检出率平均44%,混合感染主要以二重感染为主,且发病场较屠宰场严重。对获得的13株HP-PRRSV ORF5进行测序分析,发现序列长度均为603 bp,未见缺失或插入,仅在9 aa^29 aa存在点突变;序列比较发现,与普通株标准序列VR-2332株核苷酸同源性达85.9%~87.2%;与高致病性毒株的同源性JXA1-06核苷酸同源性达96.0%~99.0%。而其推导氨基酸序列与普通型、高致病性毒株的同源性分别为87.1%~88.1%和97.5%~98.0%。从遗传进化以及变异情况看,获得的PRRSV ORF5序列均为与JXA1类似的高致病性PRRSV序列,与JXA1和HB-1同属美洲型中的一个亚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猪蓝耳病病毒 RT-PCR检测 ORF5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