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难治性颞叶癫痫头皮脑电发作起始形式与致痫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4
1
作者 陶园 但炜 +4 位作者 周超 孙超 谢延风 石全红 詹彦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2期2220-2225,共6页
目的观察难治性颞叶癫痫(intractable temporal lobe epilepsy,ITLE)患者头皮脑电发作起始形式,并探讨其与致痫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45例ITLE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其172次临床发作的视频脑电图资料,... 目的观察难治性颞叶癫痫(intractable temporal lobe epilepsy,ITLE)患者头皮脑电发作起始形式,并探讨其与致痫病变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2011年9月至2015年9月45例ITLE患者的临床信息及其172次临床发作的视频脑电图资料,所有病例行切除性癫痫手术治疗,术后效果评估均为EngelⅠ级。根据术前MRI所示致痫病变部位的不同分为颞叶内侧癫痫(mesi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MTLE)和颞叶新皮层癫痫(neocortical temporal lobe epilepsy,NTLE);术后病检可见6种不同病理类型。对发作期脑电起始形式进行分析,比较各种起始形式在不同部位及不同性质致痫病变的出现差异,探讨不同发作起始形式对致痫灶的定位价值及可能的神经电生理机制。结果 (1)45例患者172次临床发作期脑电中有明显起始形式157次,包括低幅快活动(low-voltage fast activity,LVFA)57次(36.3%),θ节律35次(22.3%),δ活动31次(19.7%),尖波活动20次(12.7%),低中幅多棘波14次(8.9%)。157次发作期脑电中局灶性起源103次(65.6%),LVFA占49次(47.6%),LVFA的定位率明显高于其他起始形式(P<0.01)。(2)5种起始形式均可见于MTLE和NTLE,LVFA在NTLE的出现率明显高于MTLE(P<0.01),慢活动(θ节律及δ活动)在MTLE的出现率高于NTLE(P<0.05),尖波活动及低中幅多棘波在不同部位的出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5种起始形式可见于不同性质的致痫病变,θ节律在海马硬化(hippocampal sclerosis,HS)病变中的出现率高于其他病变类型(P<0.05)。结论 ITLE发作期头皮脑电起始形式中LVFA有较好定位价值,θ节律对HS具有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颞叶癫 发作期头皮脑电 致痫病变 低幅快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患者脑部病变的CT诊断
2
作者 王学廷 刘大鹏 《实用医药杂志》 2004年第8期703-704,707,共3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癫痫的CT定位、定性诊断。方法搜集110例的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CT扫描采用常规平扫,部分患者局部薄层扫描,59例强化扫描。结果先天发育异常者71例,有单一异常,亦有多种异常并存者;其中脑裂畸形31例、灰质异位13例、... 目的探讨症状性癫痫的CT定位、定性诊断。方法搜集110例的癫痫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CT扫描采用常规平扫,部分患者局部薄层扫描,59例强化扫描。结果先天发育异常者71例,有单一异常,亦有多种异常并存者;其中脑裂畸形31例、灰质异位13例、胼胝体发育不良21例、透明隔发育异常23例、脑回畸形4例。血管性病变者18例,其中动静脉畸形13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SWS3例。肿瘤性病变者9例,其中星形细胞瘤7例、少突胶质细胞瘤2例。软化灶者12例,其中产伤5例、外伤7例。结论CT扫描对各种脑致癫痫病变的定位定性具有很大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痫病变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癫痫术前评估中相关脑区的概念 被引量:3
3
作者 窦万臣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8期6-9,共4页
英国神经病学家John Hughlings Jackson于1873年给癫痫做出以下定义:癫痫是灰质偶然、突发、过度、快速和局部的放电。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癫痫发作的物质基础,加深了人们对癫痫这一古老疾病的认识,同时为癫痫的外科治疗提供了可能性:... 英国神经病学家John Hughlings Jackson于1873年给癫痫做出以下定义:癫痫是灰质偶然、突发、过度、快速和局部的放电。这一判断深刻揭示了癫痫发作的物质基础,加深了人们对癫痫这一古老疾病的认识,同时为癫痫的外科治疗提供了可能性:既然癫痫是脑组织局部的异常放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痫 症状产生区 激惹区 发作启动区 致痫病变 功能缺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枕叶癫痫的外科治疗及病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云林 栾国明 《解剖与临床》 2008年第5期307-309,共3页
目的:总结难治性枕叶癫痫的外科治疗经验,分析该类病例的致痫病因。方法:本组19例经临床评估确诊为难治性枕叶癫痫者,其中13例行病灶周围扩大切除术,3例将病灶和颞叶后部、颞叶内侧结构一并切除,3例切除病灶后联合低功率电凝热灼术。结... 目的:总结难治性枕叶癫痫的外科治疗经验,分析该类病例的致痫病因。方法:本组19例经临床评估确诊为难治性枕叶癫痫者,其中13例行病灶周围扩大切除术,3例将病灶和颞叶后部、颞叶内侧结构一并切除,3例切除病灶后联合低功率电凝热灼术。结果:手术后病理诊断为脑组织软化坏死7例、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4例、低级别胶质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颜面血管瘤病(Sturge-Weber综合征)1例。经过1年3个月至2年4个月的随访,Engel-I级17例,Engel-II级2例。手术后3例患者并发视野缺损。结论:难治性枕叶癫痫的致痫病变多为静止性病变或缓慢生长的低级别肿瘤,将病变和致痫灶一并切除可以有效控制癫痫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叶癫 致痫病变 Sturge—Weber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