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中华美学精神形塑下的宏观图景、微观样态与未来路径——近十年中国舞剧创作的回顾、观察与展望 |
叶笛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创作与空间生产的耦合实践 |
金鑫
徐嘉
|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
2024 |
0 |
|
3
|
从心性的艺术表达到作品的社会生命创造:基于《莲花》的舞剧创作实践反思 |
钟佳岐
|
《西部文艺研究》
|
2024 |
0 |
|
4
|
北疆地区红色历史题材舞剧创作的典范之作——以舞剧《骑兵》为例 |
李颖
马辰媛
|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
5
|
从《瓷魂》到《邹容》——苏时进大型舞剧创作述评 |
于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6
|
李承祥大型舞剧创作及其论析感思 |
于平
|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7
|
反思 表达 创新——从《精卫》《唐婉》《长恨歌》看万素舞剧创作的审美特征 |
侯文靖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3
|
|
8
|
江苏舞剧创作的地域特色探析——以无锡市歌舞剧院原创舞剧《丹顶鹤》与《金陵十三钗》为例 |
许薇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5 |
3
|
|
9
|
从《潘玉良》《青春之歌》谈“学院派”舞剧创作的启示 |
许薇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6 |
1
|
|
10
|
中国“主旋律”舞剧创作风格演变研究 |
高雅
|
《上海艺术评论》
|
2020 |
1
|
|
11
|
从《边城》到《幸福花山》--谢晓泳大型舞剧创作述评 |
于平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12
|
执念有尽,挚爱无竭——周莉亚舞剧创作分析 |
许薇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0 |
|
13
|
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王亚彬舞剧创作研讨会综述 |
许薇
|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
2017 |
0 |
|
14
|
“中国故事”的舞剧思维建构——提升地方舞剧创作发展质量之思考 |
郑莉
|
《内蒙古艺术》
|
2023 |
0 |
|
15
|
文化符号视域下的广西舞剧创作研究——以舞剧《花界人间》为例 |
高旭
唐雯
|
《当代音乐》
|
2021 |
2
|
|
16
|
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视阈下的当代民族舞剧创作——周莉亚、韩真作品例析 |
董丽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3
|
|
17
|
周莉亚舞剧创作述评——兼论舞剧的审美特征 |
唐白晶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1
|
|
18
|
在克服中攀登——关于中国当代舞剧创作问题的分析 |
刘青弋
|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
2004 |
2
|
|
19
|
舞蹈编导中的舞剧创作实践研究探索 |
樊珺
|
《艺术科技》
|
2017 |
3
|
|
20
|
试论舞蹈编导教学中的舞剧创作实践 |
翁婷
|
《戏剧之家》
|
2017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