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7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美学精神形塑下的宏观图景、微观样态与未来路径——近十年中国舞剧创作的回顾、观察与展望
1
作者 叶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52,I0003,共11页
近十年来,中国舞剧人根植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与审美意识,逐步在舞剧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自觉,具体体现在锐意突破传统创作范式,深刻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巧妙运用中华美学的表现元素,构建民族、国家与自然和谐包容... 近十年来,中国舞剧人根植中国特有的文化土壤与审美意识,逐步在舞剧创作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文化自觉,具体体现在锐意突破传统创作范式,深刻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核;巧妙运用中华美学的表现元素,构建民族、国家与自然和谐包容的时代图像;充分借助新技术赋能艺术表达,形塑虚实共生的舞剧审美意境。在新的历史方位中,中国舞剧人既要加强现实主义题材的舞剧创作,为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文化贡献力量;另一方面,要在舞剧作品创作中加强对中华文明精神谱系和文化精髓的提炼,通过优秀舞剧作品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精神 中国舞剧 舞剧创作 科技赋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创作与空间生产的耦合实践
2
作者 金鑫 徐嘉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4年第6期72-74,共3页
《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出圈并不是一个内在因素的抵达,接续近年深化叙事的创作革新,坚持思想引领的哲学内涵,融合了红色与现代的作品意识,在空间建构的形式上产生质的卓然。本文在“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探究该剧的舞剧创作空间生产,发... 《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出圈并不是一个内在因素的抵达,接续近年深化叙事的创作革新,坚持思想引领的哲学内涵,融合了红色与现代的作品意识,在空间建构的形式上产生质的卓然。本文在“空间生产”理论视域下,探究该剧的舞剧创作空间生产,发现其创作空间分为地缘空间、社会空间和精神空间。通过条屏景片、高位侧光、全息投影等革新科技应用复现地缘空间;通过在舞蹈叙事中描摹人物虚实群像,编织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生成虚实结合的社会空间;通过象征符号、舞蹈意象、文化价值对民族记忆的承载、唤醒、形塑,搭建精神空间,对舞台空间属性的创造性利用和转化,以及这种空间与社会关系互动的具体化,最终实现舞剧创作在空间领域的三重建构架构起其空间属性、舞蹈特质与红色文化的深层次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不消逝的电波》 舞剧创作 空间生产 红色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心性的艺术表达到作品的社会生命创造:基于《莲花》的舞剧创作实践反思
3
作者 钟佳岐 《西部文艺研究》 2024年第3期200-205,共6页
《莲花》作为近年来受到业界众多好评的舞剧之一,其成功背后有着自身独到的创作实践思路,对其进行研究能够为舞剧创作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立足于对《莲花》演创人员的田野调查,采用舞蹈人类学文化生产的思路对其进行了分析。传统舞剧创作... 《莲花》作为近年来受到业界众多好评的舞剧之一,其成功背后有着自身独到的创作实践思路,对其进行研究能够为舞剧创作提供新的思路。本文立足于对《莲花》演创人员的田野调查,采用舞蹈人类学文化生产的思路对其进行了分析。传统舞剧创作中,采取封闭式叙事的方式容易造成观众与舞剧的二元割裂。由此导致缺少思想性的交流,而开放性叙事能够使观众与舞剧产生互动,形成观众自身的具身体验,推动舞剧思想性的传播,消解二元对立的叙事方式。《莲花》的开放性叙事方式能够使舞剧的客观资本转化为观众的个体资本,延长舞剧的社会生命。这样的创作方式在开拓与传统不同的舞剧创作实践,降低成本的同时推动了小型舞剧的生产,出现了更多优秀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花》 舞剧创作 舞剧社会生命 文化资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地区红色历史题材舞剧创作的典范之作——以舞剧《骑兵》为例
4
作者 李颖 马辰媛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2-18,共7页
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打造的舞剧《骑兵》是近年来北疆地区红色历史题材的优秀舞剧作品。作品自2019年首演以来屡获国家级大奖,更是歌颂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的历史,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情结。本文通过访谈和文本... 由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打造的舞剧《骑兵》是近年来北疆地区红色历史题材的优秀舞剧作品。作品自2019年首演以来屡获国家级大奖,更是歌颂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共同抗战的历史,点燃了每个人心中的爱国情怀和英雄情结。本文通过访谈和文本分析,试图借助文化表征理论的视角,分析舞剧《骑兵》的创作过程,总结舞剧创作的特殊规律,深思如何打造一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优良的舞剧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剧《骑兵》 舞剧创作 文化表征 北疆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瓷魂》到《邹容》——苏时进大型舞剧创作述评 被引量:3
5
作者 于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3-169,I0007,共8页
就改革开放以来的舞蹈创作而言,苏时进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早在1980年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他就以双人舞《再见吧!妈妈》(与尉迟剑明合作)斩获编导一等奖。两年后,苏时进再度与尉迟剑明合作,创作了独幕舞剧《天山深处》。尔后又创作... 就改革开放以来的舞蹈创作而言,苏时进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早在1980年第一届全国舞蹈比赛中,他就以双人舞《再见吧!妈妈》(与尉迟剑明合作)斩获编导一等奖。两年后,苏时进再度与尉迟剑明合作,创作了独幕舞剧《天山深处》。尔后又创作了群舞《黄河魂》、男子独舞《播下希望》、独幕舞剧《一条大河》和独幕舞剧《英雄儿女》等优秀舞蹈作品。这些舞蹈的创作活动都贯穿着“表意优先”和“情节支撑”的“舞剧思维”,并且这些舞剧思维一以贯之于他的大型舞剧创作之中。不难发现,苏时进在大型舞剧创作领域并不显山露水,但尽管如此,他在大型舞剧创作领域也算是抓铁有痕、踏石留印了——《瓷魂》《天道》和《邹容》在中国当代舞剧史中是有一席之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时进 舞剧创作 表意优先 情节支撑 交响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承祥大型舞剧创作及其论析感思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平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1-18,37,共9页
中国当代舞剧的"前四家"之所以不能不提李承祥,一在于他作为"组织者"的同时也是重要的"实施者";二在于他参与操盘的有限舞剧都有着无限的影响力——特别是《鱼美人》和《红色娘子军》;三在于他对舞剧创... 中国当代舞剧的"前四家"之所以不能不提李承祥,一在于他作为"组织者"的同时也是重要的"实施者";二在于他参与操盘的有限舞剧都有着无限的影响力——特别是《鱼美人》和《红色娘子军》;三在于他对舞剧创作的论述与评析。关于舞剧《鱼美人》,李承祥认为它充分发挥了舞蹈的优势,并探索"舞剧本体"的相关思路。关于《红色娘子军》,李承祥认为它是在这样一种契机下诞生的,那时我们都想用芭蕾舞剧创作本国现代题材的剧目,力图使中国芭蕾舞具有自己的民族风格。而发展革命芭蕾舞剧要"破旧立新",即"破"以《天鹅湖》为代表的古典芭蕾表现程式,"立"无产阶级革命斗争题材、写具有无产阶级觉悟的革命战士。在"新舞剧"传统与"舞剧艺术"规律之间,他更多强调的又是"舞剧艺术创作规律"。进入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他指出要关注"半戏剧性的芭蕾舞",并大赞"奥涅金与达吉雅娜"双人舞。他认为《林黛玉》表现了现实与幻觉交织的"心理结构",将戏剧因素升华为诗剧因素的"诗化追求"。他强调"诗化追求"是舞剧结构的时代演进,注重舞剧结构的设计与舞蹈形象的塑造,并剔出编舞方法的10个要点供编导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艺术 舞剧创作 艺术作品 李承祥 大型舞剧 艺术风格 论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 表达 创新——从《精卫》《唐婉》《长恨歌》看万素舞剧创作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3
7
作者 侯文靖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3期206-211,共6页
国家一级编导、北京舞蹈学院万素教授创作的舞蹈作品达百余部,涉及大量不同的题材,呈现出多种风格,既包括传统叙事性的舞剧创作,又包括关注现实并具有拼贴化等现代艺术风格的舞蹈创作。但在艺术风格丰富性的表象下,她的创作有其自身恒... 国家一级编导、北京舞蹈学院万素教授创作的舞蹈作品达百余部,涉及大量不同的题材,呈现出多种风格,既包括传统叙事性的舞剧创作,又包括关注现实并具有拼贴化等现代艺术风格的舞蹈创作。但在艺术风格丰富性的表象下,她的创作有其自身恒定不变的原则,即注重个体言说的艺术表达,同时开创性地组织素材、调动技术,其目的就是为了完成她在作品中对现实世界的深刻反思与创作主体的艺术表达。本文以其创作的三部舞剧作品《精卫》《唐婉》《长恨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文本细读与艺术风格研究,透视出万素舞剧创作的审美特征:主体言说的创作表达;实验性的创作实践;人本主义的创作情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素 舞剧创作 审美特征 艺术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舞剧创作的地域特色探析——以无锡市歌舞剧院原创舞剧《丹顶鹤》与《金陵十三钗》为例 被引量:3
8
作者 许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30,162,共5页
本文以无锡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作的两部原创舞剧《丹顶鹤》与《金陵十三钗》作品为切入点,分析江苏舞剧的创作特色,揭示其立足于地域特色,追寻舞剧创作的动机和源泉,逐渐形成江苏舞剧风格特点的创作趋势。本文探索舞剧创作成功的根本... 本文以无锡市演艺集团歌舞剧院创作的两部原创舞剧《丹顶鹤》与《金陵十三钗》作品为切入点,分析江苏舞剧的创作特色,揭示其立足于地域特色,追寻舞剧创作的动机和源泉,逐渐形成江苏舞剧风格特点的创作趋势。本文探索舞剧创作成功的根本原因,旨在为江苏舞剧的创作提供理论思考,以构成对江苏舞剧发展进一步探索研究,进而推动江苏舞剧的长足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剧创作 人物原型 审美取向 时代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潘玉良》《青春之歌》谈“学院派”舞剧创作的启示 被引量:1
9
作者 许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4-148,共5页
近年来"学院派"原创舞剧的不断涌现,为我国舞蹈高等教育乃至整个中国舞蹈界的舞剧创作,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源。"学院派"舞剧创作之所以称为"学院派",是因为它具备一定的技术规范性、教学实践性、观... 近年来"学院派"原创舞剧的不断涌现,为我国舞蹈高等教育乃至整个中国舞蹈界的舞剧创作,都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源。"学院派"舞剧创作之所以称为"学院派",是因为它具备一定的技术规范性、教学实践性、观念实验性,具有非商业化的特征,并且通常为师生通力合作下的产物。本文就以南京艺术学院原创舞剧《潘玉良》、《青春之歌》为例,对二者进行整合分析,来观照当下正蓄势发展的"学院派"舞剧创作,以期得到编创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 舞剧 舞剧创作 潘玉良 青春之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旋律”舞剧创作风格演变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雅 《上海艺术评论》 2020年第5期46-49,共4页
“主旋律”舞剧是指将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主要表现内容的舞剧形式之一,这是中国从周朝时期兴起的“制礼作乐”的当代遗存与转化。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舞以象德”的舞蹈表现形式转化为“主旋律”舞剧,成为舞剧创作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分... “主旋律”舞剧是指将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主要表现内容的舞剧形式之一,这是中国从周朝时期兴起的“制礼作乐”的当代遗存与转化。新中国成立后,这种“舞以象德”的舞蹈表现形式转化为“主旋律”舞剧,成为舞剧创作中具有中国特色的一个分支。本文从1959年第一步革命舞剧《小刀会》开始,将1959年至2000年这一时期作为第一个阶段,并对主旋律舞剧的创作风格进行一个总体的概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剧创作 爱国主义精神 表现形式 风格演变 制礼作乐 主旋律 创作风格 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边城》到《幸福花山》--谢晓泳大型舞剧创作述评
11
作者 于平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74-180,I0003,共8页
谢晓泳是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舞蹈学院编导大专班的学生,毕业后去了南方歌舞团任职,受到彼时陈翘等前辈“深扎”的影响,他将创作目光投向了魂萦梦牵的故乡——湘西!谢晓泳涉足的第一部舞剧是《边城》,他将小说转化为舞剧,力求在散文诗般... 谢晓泳是20世纪80年代末北京舞蹈学院编导大专班的学生,毕业后去了南方歌舞团任职,受到彼时陈翘等前辈“深扎”的影响,他将创作目光投向了魂萦梦牵的故乡——湘西!谢晓泳涉足的第一部舞剧是《边城》,他将小说转化为舞剧,力求在散文诗般的意境中铺陈,尽可能体现出原著文体上的风格特点。大约隔了十年,谢晓泳成为广东南方歌舞团团长,推出了第二部舞剧《西岚卡普》,该剧既作为舞剧也维系着浓郁的地域风情,谢晓泳借土家族民间传说,传递出“西岚卡普”织锦渗透的精神诉求。此后,具有“湘西情结”的谢晓泳触动于陶渊明“武陵人捕鱼为业……”的故事,通过舞剧《桃花源记》将陶渊明心驰神往的“乌托邦”呈现于舞台之上;尔后,他又受邀奔赴宁夏创编了一部情感浓烈、主题浓重、风格浓郁的舞剧《西夏轶事》。需要指出的是,谢晓泳为湖南省歌舞剧院创编的大型舞蹈诗剧是一部优秀的“现实题材”舞剧,这部舞剧通过20世纪50年代初事关八千湘女的一段“革命历史”,演绎了一曲可歌可泣的生命之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晓泳 大型舞剧创作 述评 湘西情结 地域风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执念有尽,挚爱无竭——周莉亚舞剧创作分析
12
作者 许薇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6期159-164,共6页
东方歌舞团编导周莉亚近年来和海军政治部文工团的韩真联合创作了多部口碑极佳的舞剧作品,代表作有舞剧《沙湾往事》《杜甫》《花木兰》等。周莉亚独立执导的舞蹈剧场《yào》也因表现形式的创新突破而获得了好评。周莉亚的作品流... 东方歌舞团编导周莉亚近年来和海军政治部文工团的韩真联合创作了多部口碑极佳的舞剧作品,代表作有舞剧《沙湾往事》《杜甫》《花木兰》等。周莉亚独立执导的舞蹈剧场《yào》也因表现形式的创新突破而获得了好评。周莉亚的作品流露出了柔和细腻之美、严谨细致之风。其作品有以下特点:首先是对"重复"的偏爱;其次是对"构图"的苛求;第三是对"虚实"的谙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莉亚 舞剧创作 重复 舞蹈构图 舞蹈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王亚彬舞剧创作研讨会综述
13
作者 许薇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2-153,共2页
2017年5月12日至13日,"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王亚彬舞剧创作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成功举行,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校内外舞蹈界的专家、领导及嘉宾共2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王亚... 2017年5月12日至13日,"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王亚彬舞剧创作研讨会"在南京艺术学院成功举行,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舞蹈学院、南京艺术学院等校内外舞蹈界的专家、领导及嘉宾共2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与会专家学者们围绕王亚彬舞剧创作的特点和成就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舞剧研究中心 王亚彬 舞剧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故事”的舞剧思维建构——提升地方舞剧创作发展质量之思考
14
作者 郑莉 《内蒙古艺术》 2023年第3期39-43,共5页
从中国舞剧创作应建立“中国故事”的思维视角出发,思考分析了舞剧讲故事、舞剧文本与行动的互译关系、舞剧故事与角色的认同等问题,提出中国舞剧应具有传播“中国精神”的历史担当。通过择选全国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和天津创作的舞剧作... 从中国舞剧创作应建立“中国故事”的思维视角出发,思考分析了舞剧讲故事、舞剧文本与行动的互译关系、舞剧故事与角色的认同等问题,提出中国舞剧应具有传播“中国精神”的历史担当。通过择选全国有影响力的优秀作品和天津创作的舞剧作品进行对比,兼谈地方性舞剧创作发展中显现的问题,进而对舞剧创作发展提出改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故事 舞剧创作 思维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符号视域下的广西舞剧创作研究——以舞剧《花界人间》为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高旭 唐雯 《当代音乐》 2021年第1期139-141,共3页
舞剧《花界人间》从壮族“花”文化中提炼出舞剧立意与人物形象,从稻作文明中凝练出动作语汇与民族精神,以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广西文化符号构筑出古朴浪漫的舞台诗篇。文章以舞剧《花界人间》为例,探讨文化符号与舞剧的关系,分析文化符号... 舞剧《花界人间》从壮族“花”文化中提炼出舞剧立意与人物形象,从稻作文明中凝练出动作语汇与民族精神,以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广西文化符号构筑出古朴浪漫的舞台诗篇。文章以舞剧《花界人间》为例,探讨文化符号与舞剧的关系,分析文化符号在舞剧中的成因与条件,对舞剧中文化符号的舞台表达进行探索研究,总结文化符号在舞剧中的功能和意义。希望能够引发当下舞剧创作上的一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符号 广西舞剧创作研究 舞剧《花界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文化融合视阈下的当代民族舞剧创作——周莉亚、韩真作品例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丽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6期165-169,共5页
周莉亚、韩真所创作的《沙湾往事》《杜甫》《花木兰》这三部舞剧作品,无论是在题材、形式、表现手法,还是舞蹈语言上都紧密地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她们的作品兼具民族性与... 周莉亚、韩真所创作的《沙湾往事》《杜甫》《花木兰》这三部舞剧作品,无论是在题材、形式、表现手法,还是舞蹈语言上都紧密地同中国传统文化联系在一起,并且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传统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她们的作品兼具民族性与现代性的探索和表达;人物关系的创新性设置具有现实关照意义;善于运用传统文学文体中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传统与现代文化视阈融合下的中国当代舞剧创作,不仅为中国舞剧带来了艺术视角的拓新,也使得她们的舞剧作品产生了"文化性"与"审美性"双赢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与现代 融合 舞剧创作 当代民族舞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莉亚舞剧创作述评——兼论舞剧的审美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唐白晶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第6期170-176,共7页
周莉亚近年来以《沙湾往事》《杜甫》《yào》等舞剧作品获得了奖项和口碑的双丰收。纵观周莉亚的系列创作,分析其作品的评论,可归纳出鲜明的审美特征:人物塑造骨血丰满;戏剧构思情节巧妙;舞段编排精彩绝伦;艺术审美追求诗化;导演... 周莉亚近年来以《沙湾往事》《杜甫》《yào》等舞剧作品获得了奖项和口碑的双丰收。纵观周莉亚的系列创作,分析其作品的评论,可归纳出鲜明的审美特征:人物塑造骨血丰满;戏剧构思情节巧妙;舞段编排精彩绝伦;艺术审美追求诗化;导演意识主体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剧创作 审美特征 周莉亚 韩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克服中攀登——关于中国当代舞剧创作问题的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青弋 《上海戏剧》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1-13,共3页
显然,讨论"中国当代舞剧创作的成就、问题与对策",我们必须首先抓住主要的讨论对象,当今中国舞坛,谁在"华山论剑"?
关键词 中国 当代 舞剧创作 表现形式 创作题材 价值判断标准 戏剧性 人物塑造 审美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编导中的舞剧创作实践研究探索 被引量:3
19
作者 樊珺 《艺术科技》 2017年第6期183-183,共1页
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创作中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的部分,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涉及舞蹈的设计、舞剧的编排以及整体艺术感的构思等各个环节。如何在艺术表达的基础上提高舞剧创作的生活化、价值化,成为舞蹈编导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针对... 舞蹈编导是舞蹈艺术创作中专业素养要求较高的部分,集理论与实践为一体,涉及舞蹈的设计、舞剧的编排以及整体艺术感的构思等各个环节。如何在艺术表达的基础上提高舞剧创作的生活化、价值化,成为舞蹈编导的重点研究课题。本文主要针对舞蹈编导中的舞剧创作展开探讨,希望与广大艺术工作者、学者共同分享、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编导 舞剧创作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舞蹈编导教学中的舞剧创作实践 被引量:4
20
作者 翁婷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2期210-210,共1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人们在拥有了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享受生活。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精神生活,如听歌、绘画、舞蹈等。舞蹈是一门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和知识才能欣赏的艺术,舞剧的创作也需要专业人士的努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科技的不断创新,人们在拥有了物质生活的同时,开始享受生活。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的精神生活,如听歌、绘画、舞蹈等。舞蹈是一门需要具备专业能力和知识才能欣赏的艺术,舞剧的创作也需要专业人士的努力,舞蹈编导教学中的舞剧创作实践是一门复杂的学科。因此,本文就具体的事例阐述了舞蹈编导教学中舞剧创作实践的实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编导教学 舞剧创作实践 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