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舞蹈生态学视域下的黎族打柴舞 被引量:1
1
作者 彭媛琼 陈磊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36-144,共9页
打柴舞是黎族传统民间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诞生于黎族古老的丧葬活动,其形成和发展与黎族人民劳动生活、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等舞蹈生态因子具有不可剥离的依附性关系。打柴舞以综合的、质朴的身体动态传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 打柴舞是黎族传统民间舞蹈中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诞生于黎族古老的丧葬活动,其形成和发展与黎族人民劳动生活、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等舞蹈生态因子具有不可剥离的依附性关系。打柴舞以综合的、质朴的身体动态传承,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特定的舞蹈形态和社会功能,体现出黎族人民对所处环境的适应与创造、对生命的敬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生态学黎族舞蹈 打柴舞 舞蹈形态 社会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生态学视角下“猴呱嗒鞭舞”的活态传承与发展
2
作者 李吉祥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4年第1期152-154,共3页
“猴呱嗒鞭舞”作为山东兰陵一种极具民间特色的传统舞蹈,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意识与审美观念,为中国传统民间舞蹈艺术画卷增添一抹色彩。本文通过定位山东兰陵“猴呱嗒鞭舞”,以舞蹈生态学作为方法论,对其进行解读与挖掘,分析其审美形态... “猴呱嗒鞭舞”作为山东兰陵一种极具民间特色的传统舞蹈,承载着独特的文化意识与审美观念,为中国传统民间舞蹈艺术画卷增添一抹色彩。本文通过定位山东兰陵“猴呱嗒鞭舞”,以舞蹈生态学作为方法论,对其进行解读与挖掘,分析其审美形态与文化意蕴,探索其社会功能与艺术价值,以期能够为其传承与保护的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从而助力艺术乡建、振兴乡村文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呱嗒鞭舞 舞蹈生态学 发展路径 文化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生态学视角下的壮族舞求形态研究
3
作者 毕佳惠 张小春 《歌海》 2024年第1期85-92,共8页
舞求是壮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浓厚的民族性、地域性与风格性特征,承载着壮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壮民崇高的精神信仰。与古代巫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舞求,庄重神秘,上通下达,是壮族民间舞蹈区别于其他民间舞蹈的显要标志,亦是壮族民间舞... 舞求是壮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有浓厚的民族性、地域性与风格性特征,承载着壮乡悠久的历史文化与壮民崇高的精神信仰。与古代巫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舞求,庄重神秘,上通下达,是壮族民间舞蹈区别于其他民间舞蹈的显要标志,亦是壮族民间舞蹈中的代表性舞蹈。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壮族舞求的形态展开全面、具体的研究,以求有利于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广西民间舞蹈,也为舞求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族 舞求 舞蹈生态学 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生态学视野下广东连南大长鼓舞的舞蹈形态分析
4
作者 张晓曼 《艺术评鉴》 2024年第16期79-84,共6页
舞蹈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舞蹈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以舞蹈为核心研究对象,并将舞蹈置于一个广阔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这个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多个层面。在舞蹈生态学视野... 舞蹈生态学是一门研究舞蹈与自然、社会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以舞蹈为核心研究对象,并将舞蹈置于一个广阔的生态系统中进行考察。这个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历史背景、经济发展水平等多个层面。在舞蹈生态学视野下分析舞蹈形态,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到舞蹈与环境、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舞蹈在生态系统中的独特价值和作用。本文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理论框架,以广东连南大长鼓舞的动作本体为核心分析对象,对长鼓舞的舞种播布区、典型舞畴、生态因子项进行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生态学 大长鼓舞 舞蹈形态 广东连南 地域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生态学视域下中国当代舞蹈的流变与反思
5
作者 张璐 《文学艺术周刊》 2024年第2期81-84,共4页
“舞蹈生态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跨学科舞蹈研究方法,它将舞蹈视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现象,主张以舞蹈为核心,研究舞蹈与舞蹈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舞蹈生态学”把舞蹈置于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多... “舞蹈生态学”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提出的跨学科舞蹈研究方法,它将舞蹈视为一种“以人为本”的文化现象,主张以舞蹈为核心,研究舞蹈与舞蹈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舞蹈生态学”把舞蹈置于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中进行宏观的、多维的综合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舞蹈 舞蹈生态学 舞蹈生态环境 综合思考 以人为本 跨学科舞蹈 相互关联 相互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舞蹈生态学理论的瑶族金锣舞形态分析
6
作者 麻兴楚 《艺术评鉴》 2024年第21期13-18,共6页
金锣舞是瑶族的一种自娱性舞蹈,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梅林村,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章以舞蹈生态学为切入点,分析了瑶族金锣舞的典型舞畴因子和影响该舞蹈的生态因子,总结了瑶族... 金锣舞是瑶族的一种自娱性舞蹈,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田东县作登瑶族乡梅林村,在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文章以舞蹈生态学为切入点,分析了瑶族金锣舞的典型舞畴因子和影响该舞蹈的生态因子,总结了瑶族金锣舞的动作形态特征,旨在对瑶族金锣舞进行深层次、多角度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瑶族金锣舞 舞蹈生态学 舞蹈形态 民族民间舞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生态学视域下的江苏睢宁落子舞探研
7
作者 张议丹 《艺术评鉴》 2024年第2期61-66,共6页
“落子舞”,又称“莲花落”,是主要流传于江苏徐州睢宁一带的民间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以睢宁落子舞为研究对象,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从源流、形态、功能、发展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在尝试挖掘其历史意义... “落子舞”,又称“莲花落”,是主要流传于江苏徐州睢宁一带的民间舞蹈,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本文以睢宁落子舞为研究对象,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理论方法,从源流、形态、功能、发展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在尝试挖掘其历史意义的同时,探寻其当代的价值,并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寻找发展睢宁落子舞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睢宁落子舞 舞蹈生态学 民间舞蹈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生态学视角下原生态胶州秧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邓杰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28-32,共5页
运用舞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观察和访谈记录,在舞蹈生态学视角下综合分析研究,进一步证实原生态胶州秧歌的步态、动律的形成主要受"缠足"的历史文化影响。"踙蹻"(趋跷),是胶州秧歌竞争时期文秧歌一派个别艺... 运用舞蹈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通过观察和访谈记录,在舞蹈生态学视角下综合分析研究,进一步证实原生态胶州秧歌的步态、动律的形成主要受"缠足"的历史文化影响。"踙蹻"(趋跷),是胶州秧歌竞争时期文秧歌一派个别艺人在表演期间所使用过的道具,马蹄鞋是胶州秧歌武秧歌融合文秧歌后所使用过的道具,它们由于不适应胶州秧歌的运动规律,都被弃用。两者均不是原生态胶州秧歌形成的舞蹈伴同物,对原生态胶州秧歌女角风格、步态未能产生影响。缠足风俗是胶州秧歌的主导性生态环境,在封建社会末期这一特定历史时期下,舞体模仿缠足妇女的步态,衍变成"风摆杨柳"的美感、"三道弯"的动态和"脚跟碾动"的文化符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生态学 田野调查 生态胶州秧歌 步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洞口瑶族“棕包脑”舞蹈形态探析——基于舞蹈生态学视角 被引量:2
9
作者 袁杰雄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25-33,共9页
"棕包脑"舞蹈源自"梅山文化"圈的民间巫傩祭祀活动,属瑶族祭祀性舞蹈。通过特定的舞蹈形态,叙述祖先迁徙、劳作、祭祀、狩猎、战斗、孝母的情节,内涵极为丰富。文中以舞蹈生态学为研究视角,对洞口瑶族"棕包脑&... "棕包脑"舞蹈源自"梅山文化"圈的民间巫傩祭祀活动,属瑶族祭祀性舞蹈。通过特定的舞蹈形态,叙述祖先迁徙、劳作、祭祀、狩猎、战斗、孝母的情节,内涵极为丰富。文中以舞蹈生态学为研究视角,对洞口瑶族"棕包脑"舞蹈进行论述,从历史渊源的考察、形态特征的提取、舞蹈语言的审美表意功能三方面进行阐释,发现这一"千年一舞"——"棕包脑"舞蹈的传承,俨然并不在于舞蹈动作的形式美感,而是特定舞蹈语言符号系统所蕴含的意义、价值、功能以及情感依托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包脑”舞蹈 舞蹈生态学 形态分析 舞蹈语言符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生态学理论下梅州客家民俗舞蹈的生存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蔡享丽 《嘉应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18-22,共5页
“舞蹈生态学”理论下,自然舞蹈的生存、发展、变异和消失,由“舞体—生态环境—舞目”的各种关系生成。一个舞业的兴衰、消亡受到各种各样的生态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态环境与舞体心理的关系,对梅州客家民俗舞蹈生存现象有着显著影响。... “舞蹈生态学”理论下,自然舞蹈的生存、发展、变异和消失,由“舞体—生态环境—舞目”的各种关系生成。一个舞业的兴衰、消亡受到各种各样的生态因素的影响,其中,生态环境与舞体心理的关系,对梅州客家民俗舞蹈生存现象有着显著影响。环境变迁改变了客家人的经济方式,从农业劳作为主转向海外经商、考取功名为荣的价值观转换,从而对舞体心理产生的间接影响,在这种心态制约下呈现出梅州客家节庆舞蹈的非持久性和宗教祭祀舞蹈的持久性现象。以“梅州客家民俗舞蹈舞体心理对舞目原初功能产生的影响”为经验,讨论全球化背景下的自然舞蹈的生存发展是当今社会舞业兴衰的一个重要命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生态学 民俗舞蹈 生存机制 生态环境 民族心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舞蹈生态学视域下传统祭祀仪式舞蹈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湘西苗族绺巾舞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郭贝贝 傅宇晗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8期1-2,共2页
苗族绺巾舞是流传于湘西苗民聚集县的民间舞蹈艺术,是祭神又娱人的传统祭祀舞蹈,也是在重大节日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作为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绺巾舞风格独特,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本文从舞蹈生态学角度出发,探析... 苗族绺巾舞是流传于湘西苗民聚集县的民间舞蹈艺术,是祭神又娱人的传统祭祀舞蹈,也是在重大节日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作为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民间舞蹈的典型代表,绺巾舞风格独特,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本文从舞蹈生态学角度出发,探析湘西苗族绺巾舞的艺术特征及影响其艺术特征的生态因子项,以期能使人们对绺巾舞以及其产生的自然及社会环境有更为系统、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生态学 苗族绺巾舞 艺术特征 生态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舞蹈生态学视角的“当代中国古典舞”谱系初探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铭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第16期170-172,共3页
舞蹈生态学构建了一个舞蹈哲学的思想体系,提供了一种科学揭示人类舞蹈文化现象的思路与方法。本文以舞蹈生态学的视角和首都师范大学史红教授对"北京舞蹈群落"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对从北京舞蹈群落中... 舞蹈生态学构建了一个舞蹈哲学的思想体系,提供了一种科学揭示人类舞蹈文化现象的思路与方法。本文以舞蹈生态学的视角和首都师范大学史红教授对"北京舞蹈群落"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对从北京舞蹈群落中生发出的"当代中国古典舞"这一高密度舞种的"源""流""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以期能够对当下中国古典舞"重建"和"复现"的理论争鸣和实践探索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生态学 当代中国古典舞 重建 复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安族典型舞目《保安腰刀》的舞蹈生态学解读
13
作者 马正国 《西部文艺研究》 2022年第2期199-203,共5页
当同一文化圈内的保安族、东乡族、回族等民族缺乏族群标记的艺术形式时,舞蹈作为一个族群身份符号,可以用来识别不同族群间的差异性。保安族典型舞目《保安腰刀》,用朴实鲜明的舞蹈形象表述族群身份,通过身体语汇的表达不断寻求外民族... 当同一文化圈内的保安族、东乡族、回族等民族缺乏族群标记的艺术形式时,舞蹈作为一个族群身份符号,可以用来识别不同族群间的差异性。保安族典型舞目《保安腰刀》,用朴实鲜明的舞蹈形象表述族群身份,通过身体语汇的表达不断寻求外民族的认同感及族群内部的归属感,成为本民族极具代表性的舞蹈形式。本文基于以上的认知与思考,以舞蹈生态学中形态分析方法的实际操作,对典型舞目《保安腰刀》的诸多文化要素进行了意义揭示,通过舞动中各项因子特征的提取及科学分析,理清舞蹈文化现象,认识该族群历史沿革、审美价值观、身体观、生计方式等意识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安族 典型舞目 舞蹈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生态学视域下“双望月”舞畴分析
14
作者 汪法萍 《艺术评鉴》 2019年第1期55-56,78,共3页
本文通过运用舞蹈生态学因子提取的方法,对信阳地区花鼓灯类舞蹈的典型性代表动作"双望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出了信阳花鼓灯类舞蹈"双望月"的舞动特征为上肢动作以山膀、托掌和其简单变形为主,下肢动作以踏步为... 本文通过运用舞蹈生态学因子提取的方法,对信阳地区花鼓灯类舞蹈的典型性代表动作"双望月"进行了细致的分析,总结出了信阳花鼓灯类舞蹈"双望月"的舞动特征为上肢动作以山膀、托掌和其简单变形为主,下肢动作以踏步为主,内在舞意为青年男女劳动闲暇之余的逗趣嬉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生态学 "双望月" 舞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舞蹈生态学理论分析舞蹈剧目《走西口》的编创 被引量:1
15
作者 魏亚男 《北方音乐》 2016年第23期60-60,62,共2页
舞蹈剧目《走西口》作为有深厚文化历史背景铺垫下的产物,其舞蹈编排的素材,技法与艺术表达,无一不运用对民族舞蹈文化发展规律的探索。它巧妙的结合舞蹈生态学中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生态学、艺术学等多种门类的相关学科,通过对... 舞蹈剧目《走西口》作为有深厚文化历史背景铺垫下的产物,其舞蹈编排的素材,技法与艺术表达,无一不运用对民族舞蹈文化发展规律的探索。它巧妙的结合舞蹈生态学中社会学、心理学、美学、生态学、艺术学等多种门类的相关学科,通过对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并利用各种舞蹈生态因子和舞蹈生态项,创造意象,达成舞意,成为优秀的舞台舞蹈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生态学 舞蹈编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舞蹈生态学角度来浅析东北秧歌形态特征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慧 《风景名胜》 2019年第5期35-35,共1页
“东北”是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土的总称,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以汉文化为主并融合了其他民族等习俗的多元文化。东北秧歌舞蹈是汉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一个舞种,为了研究东北地区的秧歌,采用不同层面与角度来分析。本文拟选取舞蹈... “东北”是中国的东北地区国土的总称,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以汉文化为主并融合了其他民族等习俗的多元文化。东北秧歌舞蹈是汉族民间舞蹈中的重要一个舞种,为了研究东北地区的秧歌,采用不同层面与角度来分析。本文拟选取舞蹈生态学角度来对东北秧歌进行研究和探讨,从而了解这一舞种的发展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秧歌 舞蹈生态学 历史源流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舞蹈生态学方法分析彝族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嘉馨 崔颖 《当代音乐》 2019年第1期106-108,共3页
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潮流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我国唯一一个彝族自治乡,且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阿妹戚托"的发源地,"阿妹戚托"作为贵州彝族文化的... 彝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智慧的古老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潮流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民间舞蹈,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我国唯一一个彝族自治乡,且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是"阿妹戚托"的发源地,"阿妹戚托"作为贵州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贵州彝族的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舞蹈生态学的方法分析原生态舞蹈"阿妹戚托",文章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详细地介绍了"阿妹戚托"的来源以及表演形式;第二部分从动作形态中分析了"阿妹戚托"的几个典型舞畴;第三部分分析了生态环境,分别从社会文化环境和自然环境两个方面分析,最后分析了自然环境因子对"阿妹戚托"的影响。"阿妹戚托"这一民族舞蹈文化历经一代又一代彝族民众的传承、凝练、创新、发展才奠定了今天的成果,也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我们更要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弘扬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原生态舞蹈 阿妹戚托 舞蹈生态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生态学视域下山西榆社霸王鞭的动作开发与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少婷 《北方音乐》 2019年第5期226-227,共2页
在我国多民族多地区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名为霸王鞭。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是将霸王鞭从山西民间舞之中提炼出来,使其具备独特的风格并不断向前发展,另外,通过研究资华筠先生所创立的"舞蹈生态学",将其中的形态特征与... 在我国多民族多地区中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名为霸王鞭。本文所要研究的主题是将霸王鞭从山西民间舞之中提炼出来,使其具备独特的风格并不断向前发展,另外,通过研究资华筠先生所创立的"舞蹈生态学",将其中的形态特征与分析作为本文方法论的指导思想,并且采用"特征提取"的方法对榆社霸王鞭传统形态下的舞蹈特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生态学 山西榆社霸王鞭 动作形态 特征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在舞蹈生态学视野下万荣花鼓的艺术特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逯超智 《当代音乐》 2018年第12期118-120,125,共4页
万荣花鼓是流传在山西南部黄河岸边的民间舞蹈艺术。花鼓是山西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其中万荣花鼓被冠于"花鼓之乡"的誉称,它是祭神同时又娱人的传统社火活动和在逢年过节、迎娶、丧葬时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 万荣花鼓是流传在山西南部黄河岸边的民间舞蹈艺术。花鼓是山西最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舞种之一,其中万荣花鼓被冠于"花鼓之乡"的誉称,它是祭神同时又娱人的传统社火活动和在逢年过节、迎娶、丧葬时表演的一种传统舞蹈形式。万荣花鼓在历史的演变中,集舞蹈、戏剧、民俗于一体,风格独特,有低鼓、高鼓、多鼓三种表演形式,深受当地民众喜爱。本文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万荣花鼓的艺术形态进行宏观的、多维的分析,使人们更加深刻清晰地了解万荣花鼓艺术特征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舞蹈生态学 万荣花鼓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舞蹈生态学视阈下贵池傩舞形态探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珵 《戏剧之家》 2019年第21期113-114,共2页
傩是远古时期原始宗教的产物,早在周代就有傩的记载,他们把傩称作“大傩”“国傩”,用来驱鬼逐疫,在中国许多地区,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傩仪。贵池傩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有傩仪、傩戏、傩舞三部分,舞是傩事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人体动作... 傩是远古时期原始宗教的产物,早在周代就有傩的记载,他们把傩称作“大傩”“国傩”,用来驱鬼逐疫,在中国许多地区,依然保留着古老的傩仪。贵池傩是一种动态的文化,有傩仪、傩戏、傩舞三部分,舞是傩事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手段,亦是身体姿态文化方面的体现。舞蹈生态学旨在研究自然与社会环境中舞者人体运动的规律,因此本文从傩舞与环境为出发点,对有原始意蕴的傩舞进行解释,运用舞蹈生态学的理论以期揭示古朴动作的舞蹈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傩舞 舞目 舞蹈形态 舞蹈生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