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后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分析
1
作者 刘政宏 牟艺璇 +8 位作者 张大宏 何翔 王帅 张朴 王珩 章越龙 周密 李恩惠 俞蔚文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7-713,共7页
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切除+再植术及经皮肾镜顺行内镜下狭窄球囊扩张+置管术处理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提供新... 目的:回顾性对照研究分析(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切除+再植术及经皮肾镜顺行内镜下狭窄球囊扩张+置管术处理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与安全性,为治疗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23年12月于浙江省人民医院63例实行机器人辅助与普通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发生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用回肠膀胱术(Bricker术)或原位回肠新膀胱的尿流改道方式。根据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成2组,组1为内镜下治疗组(27例),由内镜下球囊扩张或联合内镜下钬激光切开组成;组2为腹腔镜输尿管再植组(36例),由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输尿管再植与普通腹腔镜再植组成。比较2组的基础资料、围手术期情况、手术疗效与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狭窄长度、术前肌酐值、术前尿素值、术前血红蛋白、术前患侧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以及肾积水程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2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资料中,内镜下治疗在手术时间[(97±31)min vs.(185±36)min,t=-2.641,P=0.000]、术后住院时间[(5.9±1.9)d vs.(8.1±3.1)d,t=-3.144,P=0.000]以及术后进食时间[(1.7±0.8)d vs.(2.9±1.3)d,t=-4.320,P=0.000]上均少于腹腔镜再植(P<0.05)。在术中及术后有无输血上,2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在2组治疗方式术后临床疗效的比较上,术后放置D-J管的平均时间[(6.1±2.0)月vs.(4.0±3.5)月,t=2.824,P=0.010]、术后吻合口狭窄复发率(P=0.020)和患肾GFR上升率(P=0.000),腹腔镜再植组均优于内镜治疗组。结论:对于根治性膀胱切除联合尿流改道术后发生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治疗,针对不同的狭窄段输尿管长度,相比内镜下治疗,腹腔镜再植均能较好的解决良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问题,有更高的狭窄治愈率及肾功能改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良性输尿管吻合口狭窄 内镜治疗 输尿管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癌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的微创治疗:机器人手术的优势和技术要点
2
作者 祁小龙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7期573-575,共3页
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是膀胱癌根治尿流改道术后较为严重且棘手的并发症,目前治疗该并发症的手术方式并未统一,常见的有传统手术、腔内手术及腹腔镜/机器人腹腔镜手术等,传统的手术方法分为开放手术和肾造瘘术。目前腔内手术治疗主要适用... 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是膀胱癌根治尿流改道术后较为严重且棘手的并发症,目前治疗该并发症的手术方式并未统一,常见的有传统手术、腔内手术及腹腔镜/机器人腹腔镜手术等,传统的手术方法分为开放手术和肾造瘘术。目前腔内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输尿管狭窄长度较短的良性输尿管狭窄患者。研究表明无论经膀胱还是膀胱外,腹腔镜输尿管再植术都安全可行,机器人手术的优势已经日益凸显。本中心近8年来采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RAUR)治疗该并发症效果良好,本文总结了该术式应遵循的合理步骤。另外,Bricker膀胱术和原位膀胱回肠术后的输尿管再植手术各有其自身的技术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芬奇机器人 腹腔镜 输尿管吻合狭窄 膀胱癌根治术 微创治疗 尿流改道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恶性肿瘤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首次扩张最佳直径探讨
3
作者 余倩玮 章礼久 《西部医学》 2024年第12期1844-1848,共5页
目的 探讨食管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吻合口轻中度良性狭窄首次扩张的最佳直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6月我院83例行食管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内镜下球囊扩张直径分为12 mm组(n=21)、13.5 mm组(... 目的 探讨食管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吻合口轻中度良性狭窄首次扩张的最佳直径。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22年6月我院83例行食管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首次内镜下球囊扩张直径分为12 mm组(n=21)、13.5 mm组(n=22)和16 mm组(n=40)。比较3组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后。结果 12、13.5和16 mm组扩张成功率分别为81.0%、90.9%和92.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8%、4.5%和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13.5和16 mm组1年再狭窄率分别为94.1%、95.0%和67.6%,16 mm组与12 mm组以及13.5 mm组相比,其12个月再狭窄率显著下降(P=0.034,P=0.019)。12 mm组的中位狭窄复发时间为2(1.00, 3.00)月,13.5 mm组的中位狭窄复发时间为3.5(1.00, 5.25)月,16 mm组的中位狭窄复发时间为6.5(1.50, 12.00)月,16 mm组患者较12 mm组及13.5m m组患者狭窄复发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12、13.5和16 mm组扩张后1年中位再扩张次数分别为3(2.00, 4.00)、2 (1.75, 3.25)和2(0.00, 2.00)次,16 mm组较12 mm组和13.5 mm组扩张次数明显减少(均P<0.05);12 mm组与13.5 mm组1年再狭窄、狭窄复发时间、1年内再扩张次数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扩张前直径<5 mm、首次扩张后吻合口直径<15 mm、首次扩张距离手术时间≥3个月,是扩张后1年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 对于食管恶性肿瘤根治术后吻合口轻中度良性狭窄,首次内镜下扩张至16 mm为最佳扩张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恶性肿瘤 吻合 良性狭窄 内镜下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倍他米松激素局部注射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效果观察
4
作者 蒋丹丹 荆晓娟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24年第13期1900-1902,共3页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行内镜下探条扩张术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良性狭窄行内镜下探条扩张术的患者92例,将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激素的4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局部... 目的探讨复方倍他米松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行内镜下探条扩张术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食管癌术后并发吻合口良性狭窄行内镜下探条扩张术的患者92例,将局部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激素的49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将局部注射生理盐水的43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吻合口狭窄直径,达到总体食管通畅的扩张次数与治疗时间,再狭窄发生率,再狭窄发生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首次行扩张术后吻合口狭窄直径,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达到总体食管通畅的扩张次数与治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狭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再狭窄发生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倍他米松激素局部注射治疗行内镜下探条扩张术的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临床效果显著,能显著减少探条扩张术应用次数,缓解食管吻合口狭窄状况,减少术后再狭窄发生率,同时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倍他米松 局部注射 食管癌根治术 吻合良性狭窄 探条扩张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
5
作者 于晶 吴姗姗 齐博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20期2476-2479,共4页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BBE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胆肠吻合术后BBE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50例...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BBEA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3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胆肠吻合术后BBEA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开放组和腹腔镜组,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实验室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γ-谷胺酰转肽酶(γ-GT)、C-反应蛋白(CRP)]水平、术中和术后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腹腔镜组患者CRP水平显著低于开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2,P<0.05);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开放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9、3.465、6.549、7.553、2.404,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开放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41,P<0.05)。结论:腹腔镜下行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能够有效降低BBEAS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肠吻合狭窄 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荧光辅助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后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修复重建1例报告
6
作者 余秋璇 李娜娜 +1 位作者 顾兆泰 肖行远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24年第12期1119-1121,共3页
膀胱根治性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联合尿流改道术(urinary diversion,UD)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 [1]。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ureteroenteric anastomotic strictures,UAS)作为UD术后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病率在6.5%~25.3... 膀胱根治性切除术(radical cystectomy,RC)联合尿流改道术(urinary diversion,UD)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 [1]。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ureteroenteric anastomotic strictures,UAS)作为UD术后的重要并发症,其发病率在6.5%~25.3% [2-3]。近年来,腹腔镜下修复重建成为UAS的常用治疗方式,而荧光技术是输尿管重建术中定位狭窄段和评估输尿管血供的良好辅助手段。本文报道了1例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泌尿外科行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联合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双荧光腹腔镜下治疗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患者,为UAS治疗提供一个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回肠吻合狭窄 荧光腹腔镜 膀胱根治性切除术 输尿管狭窄修复重建 亚甲蓝 吲哚菁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沙氏探条扩张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20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廖山婴 刘婉薇 +3 位作者 沙卫红 梁伟民 王蓓蓓 王启仪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330-1333,共4页
目的探讨内镜引导下多聚乙烯沙氏(Savary-Gilliard)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致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5月,在该院内镜中心因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行沙氏探条扩张术的患者207例,共行493次扩张治疗。其... 目的探讨内镜引导下多聚乙烯沙氏(Savary-Gilliard)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致吞咽困难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2年5月,在该院内镜中心因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行沙氏探条扩张术的患者207例,共行493次扩张治疗。其中,男性145例,女性62例;平均年龄58.3岁。根据症状缓解评分评估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吞咽困难均获得缓解,即刻治疗有效率为100%。随访3、6和12个月,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2%、85.5%及72.5%。无效复发的患者再次行探条扩张术后症状能有所缓解,平均扩张3.5次。该组均未出现食管穿孔或严重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内镜下探条扩张具有简便、安全有效、创伤小及可反复实施等优点,可作为食管癌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效果,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条扩张 食管癌术后 吻合 良性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放射状切开术在治疗结直肠吻合口良性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詹磊磊 刘宇虎 陈桂权 《中国内镜杂志》 2019年第7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在治疗结直肠吻合口良性狭窄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结直肠术后并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患者46例,均采用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解除肠道狭窄,操作为同一内镜医生完成,对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在治疗结直肠吻合口良性狭窄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结直肠术后并吻合口良性狭窄的患者46例,均采用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解除肠道狭窄,操作为同一内镜医生完成,对患者治疗效果及术中、术后并发症进行总结,并随访1年,评估梗阻症状及吻合口狭窄复发情况.结果①入组46例患者中,45例(97.8%)治疗成功,操作时间12~36 min(平均18 min),住院天数2~6 d(平均3 d);②完成治疗的45例(100.0%)患者肠道梗阻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③术中、术后均未出现穿孔、感染及严重的出血、腹痛等并发症;④41例(91.1%)患者完成随访,随访期间患者均未出现肠道梗阻症状及吻合口狭窄复发.结论经内镜下放射状切开术在治疗结直肠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中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吻合 良性狭窄 内镜下放射状切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杨斌 张志平 +3 位作者 殷永芳 谢建明 陈清锋 严志龙 《浙江医学》 CAS 2022年第10期1104-1106,1109,I0005,共5页
目的分析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BAS)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采取预防性回肠造口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后有无BA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 目的分析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的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BAS)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在宁波市第一医院采取预防性回肠造口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术后有无BA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BAS的处理。结果术后发生BAS 23例,发生率为27.1%。与无BAS患者比较,术后BAS患者营养风险筛查评分简表评分、术前新辅助/转化治疗比例、术后吻合口漏/盆腔感染发生率、术后病理分期均明显升高,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吻合口与肛门的距离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3例术后BAS患者预防性回肠造口回纳时间为(7.09±2.70)个月;BAS类型包括膜状狭窄19例(82.6%)、管状狭窄4例(17.4%);狭窄位置为高位7例(30.4%),低位16例(69.6%);BAS治疗方式为手指扩肛10例(43.5%),内镜下球囊扩张7例(30.4%),内镜下放射状切开1例(4.4%),内镜下带膜金属支架置入2例(8.7%),手术切除狭窄段重建吻合口2例(8.7%),因高龄合并肝转移而拒绝处理1例(4.3%);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大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存在营养风险、血清白蛋白水平较低、术前新辅助放化疗及转化治疗、吻合口位置低、术后发生吻合口漏及盆腔感染、肿瘤分期晚的结直肠癌患者,采用预防性回肠造口后应警惕BAS的发生。术后BAS以膜状狭窄为主,应根据临床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吻合 良性狭窄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治疗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超 张涛 +2 位作者 毕良宽 谢栋栋 于德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23-525,543,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复杂的难治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6年7月~2018年7月对8例全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术后共13侧严重的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行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段切除+输...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复杂的难治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2016年7月~2018年7月对8例全膀胱根治性切除+尿流改道术后共13侧严重的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行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吻合口狭窄段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术中游离影响操作的肠管显露腹腔空间,寻及回肠膀胱输出道或回肠新膀胱近端,辨认并游离输尿管末端,切除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段,4-0可吸收线连续全层缝合输尿管-回肠前后壁。术后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治疗效果,Clavien系统分级评判术后并发症的严重程度。结果8例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其中1例损伤部分回肠浆膜层,间断缝合后痊愈。单侧手术时间(102±26)min,双侧手术时间(146±21)min。术中出血量(90±30)ml。术后Ⅰ级并发症5例,无尿漏、肠漏及需要手术干预的肠梗阻发生。8例随访9~18个月,平均12.4月,6例治愈,2例好转。结论腹腔镜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复杂的难治性输尿管-回肠吻合口狭窄安全、可行,尤其适用于狭窄段超过1cm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全切 输尿管-回肠吻合狭窄 输尿管膀胱再植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顺行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12
11
作者 宋勇 高江平 +4 位作者 蔡伟 杨勇 董隽 徐阿祥 张旭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8年第8期592-593,596,共3页
目的:评价经皮肾穿刺顺行球囊扩张治疗尿流改道术或原位膀胱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尿流改道术或原位膀胱术后患者,共25处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采用经皮肾穿刺顺行球囊扩张,并置入输尿管支架管6周进行引流... 目的:评价经皮肾穿刺顺行球囊扩张治疗尿流改道术或原位膀胱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治疗效果。方法:对15例尿流改道术或原位膀胱术后患者,共25处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采用经皮肾穿刺顺行球囊扩张,并置入输尿管支架管6周进行引流治疗。结果:本组15例中,2例双侧和1例单侧狭窄患者因导丝不能通过狭窄处,扩张失败。其余8例双侧狭窄、4例单侧狭窄患者均成功完成扩张,其中9例拔除支架管后症状好转,血肌酐下降及肾积水保持稳定,随访时间3~29个月(平均13个月),有效率60%;另3例拔除支架管后1~3个月,血肌酐进行性上升,予以再次留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并定期更换。结论:经皮肾穿刺顺行球囊扩张治疗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创伤小,操作简单,可替代开放手术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扩张 输尿管-肠吻合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手术治疗Bricker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附4例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彪 宋志强 +5 位作者 王文佳 王帅军 李强 吴建臣 李学松 李胜文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期68-71,共4页
目的观察开放手术治疗Bricker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 Bricker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患者4例,均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术中确认回肠通道及输尿管末端位置,仔细分离粘连,完整切除狭窄段,2例双侧吻合口狭窄行Wallace端端吻合,1... 目的观察开放手术治疗Bricker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 Bricker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患者4例,均采用开放手术治疗,术中确认回肠通道及输尿管末端位置,仔细分离粘连,完整切除狭窄段,2例双侧吻合口狭窄行Wallace端端吻合,1例单侧吻合口狭窄行Nesbit端侧吻合,1例双侧吻合口狭窄怀疑恶性狭窄患者切除单侧肾输尿管全长及狭窄段后行Nesbit端端吻合。结果 4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90~275min;术中出血量20~100 m L,术中均未输血。其中1例出现吻合口漏尿,予观察后引流量逐渐减少。所有4例术后1个月拔除输尿管支架管。术后随访7~11个月,患者症状均缓解。拔除输尿管支架管后5个月复查肾功能,2例较术前好转,2例维持术前水平;复查CT,4例肾积水较前改善或维持术前水平。结论 Bricker术后输尿管肠吻合口狭窄临床处理棘手,采用开放手术治疗后随访无明显并发症,拔管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icker术 输尿管吻合狭窄 开放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肠吻合口良性狭窄32例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3
13
作者 余招焱 刘丽 +1 位作者 张才全 李凡 《四川医学》 CAS 2006年第10期1043-1045,共3页
目的探讨大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2例大肠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结果32例患者中应用吻合器吻合者30例,占同期总数的3.89%(30/771),手工... 目的探讨大肠吻合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对32例大肠吻合口良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总结其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结果32例患者中应用吻合器吻合者30例,占同期总数的3.89%(30/771),手工缝合者2例,占同期总数的1.03%(2/194),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直肠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4.78%(28/586)。全组中未行治疗者6例,自行缓解2例;进行手指扩张治疗者8例,缓解3例;球囊扩张18例次;手术治疗10例次及金属支架置入术1例,均全部治愈。结论吻合器的广泛应用可使吻合口良性狭窄的发生率增高;球囊扩张术可作为结直肠术后吻合口良性狭窄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中预防其发生仍需摆在各种治疗的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良性狭窄 原因分析 内镜下球囊扩张术 自膨胀金属支架置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道镜协助高位胆肠吻合口良性狭窄扩张后置管支撑引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蒋晓 黄河 +2 位作者 陈立兵 胡剑平 徐步青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68-69,共2页
目的 探讨在胆道镜协助下通过扩张、置管支撑、引流治疗高位胆肠吻合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 将吻合肠管戳创 ,置入胆道镜协助 ,在肠内寻找胆肠吻合口并将其扩张后 ,进行胆道镜检查、取石或冲洗 ,然后纵切吻合口并置入U形管... 目的 探讨在胆道镜协助下通过扩张、置管支撑、引流治疗高位胆肠吻合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的效果。方法 将吻合肠管戳创 ,置入胆道镜协助 ,在肠内寻找胆肠吻合口并将其扩张后 ,进行胆道镜检查、取石或冲洗 ,然后纵切吻合口并置入U形管支撑、外引流。结果  5例患者均在 6~ 12月内成功拔管 ,最长随访 3年无复发 ,治疗效果满意。结论 胆道镜协助下 ,扩张纵行切开的狭窄的高位胆肠吻合口后置管支撑引流可以有效地解决狭窄的问题 ,同时费用低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镜 高位胆肠吻合 吻合良性狭窄 外引流 手术方法 胆道狭窄 胆道扩张 胆道置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输尿管回肠储尿囊吻合口狭窄的腔内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林 刘同族 +2 位作者 王行环 高峥岩 徐畅 《现代泌尿外科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636-638,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肾顺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经回肠储尿囊输尿管镜逆行狭窄扩张加支架置入术治疗输尿管回肠储尿囊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输尿管回肠储尿囊吻合口狭窄患者9例,积水肾共13例,狭窄段长度小... 目的探讨经皮肾顺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经回肠储尿囊输尿管镜逆行狭窄扩张加支架置入术治疗输尿管回肠储尿囊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代膀胱术后输尿管回肠储尿囊吻合口狭窄患者9例,积水肾共13例,狭窄段长度小于2cm,均采用经皮肾顺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经回肠储尿囊输尿管镜逆行狭窄扩张加支架置入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4~10月,均无大出血等重大并发症。13例积水肾中,10例积水减轻并稳定,有效率76.9Voo;1例D-J管脱落并出现泌尿系感染再次置管;2例拔除D—J管积水加重后行开放手术,4例双侧狭窄患者血肌酐由术前(322.5±67.0)μmol/l。降至术后(146.3±26.9)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4,P=0.025)。结论经皮肾顺行输尿管软镜联合经回肠储尿囊输尿管镜逆行狭窄扩张加支架置入术治疗输尿管回肠储尿囊吻合口狭窄创伤小、安全、有效,可作为推荐治疗方案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狭窄 输尿管软镜 腔内治疗 膀胱全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球囊扩张与再手术治疗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6
作者 杨少华 陈轶晖 +2 位作者 洪茂林 胡晟 张小文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比较球囊扩张与再次手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2月至2019年6月因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入院治疗的患者41例,其中球囊扩张治疗组18例,再次手术组23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所需时间... 目的比较球囊扩张与再次手术治疗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09年2月至2019年6月因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入院治疗的患者41例,其中球囊扩张治疗组18例,再次手术组23例,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所需时间、治疗效果及相关并发症。结果球囊扩张治疗组与再次手术治疗组相比,治疗所需时间短、治疗相关并发症少,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愈率、复发率和术后胆管炎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 0.05);但球囊扩张治疗组治愈率稍偏高。结论球囊扩张术在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治疗中有较高的治愈率,并发症少,是良性胆肠吻合口狭窄安全、有效、可靠的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胆肠吻合狭窄 手术治疗 球囊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肾穿刺联合膀胱软镜在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磊 王文营 李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8年第7期766-769,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肾穿刺联合膀胱软镜技术治疗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2例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肾穿刺联合膀胱软镜技术治疗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4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12例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0例,女性2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4.8岁。单侧狭窄8例,双侧狭窄4例,共16处吻合口狭窄。采用经皮肾穿刺X线观察下顺行放置导丝,经回肠造口逆行置入膀胱软镜将导丝引出体外,高压球囊扩张吻合口,逆行置入支架管。结果 15处吻合口狭窄手术顺利完成,1处吻合口闭塞,改行皮下分流管置入术。术后每3个月在X线观察下更换输尿管支架管。随访1~36个月,效果良好。结论采用经皮肾穿刺联合膀胱软镜的方法治疗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口狭窄效果良好,且具有微创安全、并发症少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回肠膀胱吻合狭窄 经皮肾穿刺 膀胱软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顺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1
18
作者 万晓东 廖国强 +1 位作者 卞崔冬 吴强 《中国医药导刊》 2011年第10期1659-1660,共2页
目的:探索顺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1例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患者,年龄55~78岁(平均62岁),均为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后。采用MRU检查确诊存在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行经代膀胱逆行输... 目的:探索顺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11例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患者,年龄55~78岁(平均62岁),均为膀胱癌全膀胱切除术后。采用MRU检查确诊存在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行经代膀胱逆行输尿管插管均未获成功。行微创经皮肾穿刺及顾行输尿管镜,留置导丝并用输尿管镜扩张、冷刀内切开,留置F7双J管4~6周拔除,并定期随访肾积水、肾功能变化。结果:所有病例均手术成功。无严重术后出血,1例患者发生急性肾盂肾炎。3例伴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6个月肾功能恢复正常。术后3个月、6个月及12个月随访B超,7例患者肾积水减轻,3例患者肾积水无加重,1例患者左肾积水加重。结论:经皮顺行输尿管镜治疗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行输尿管 经皮肾穿刺 肾积水 吻合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内治疗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的护理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丽萍 文艳 方莉萍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8期26-28,共3页
对7例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患者行腔内治疗,未发生大出血、输尿管撕裂、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25个月(平均14.0个月),6例经2-3次扩张换管,拔出双J管后肾积水稳定于轻度状态;1例拔管后腰痛不适而长期留置双J管。... 对7例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肠代膀胱吻合口狭窄患者行腔内治疗,未发生大出血、输尿管撕裂、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随访3-25个月(平均14.0个月),6例经2-3次扩张换管,拔出双J管后肾积水稳定于轻度状态;1例拔管后腰痛不适而长期留置双J管。提出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对出血、肾功能、输尿管撕裂等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注重出院指导,对促进患者顺利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治疗 尿流改道术 吻合狭窄 输尿管肠代膀胱 内镜手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暂时防反流型金属内支架治疗良性吻合口狭窄 被引量:2
20
作者 沙正布 张世伟 赵峰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6年第7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暂时防反流型金属食管带膜内支架治疗良性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放置支架后观察狭窄部扩张、通畅情况及胃食管反流情况。结果金属内支架扩张良好,狭窄部通畅,无一例存在胃食管... 目的探讨暂时防反流型金属食管带膜内支架治疗良性吻合口狭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32例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的患者,放置支架后观察狭窄部扩张、通畅情况及胃食管反流情况。结果金属内支架扩张良好,狭窄部通畅,无一例存在胃食管反流情况,置架期间,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除1例拒绝取出外,其余均顺利取出。结论暂时防反流型金属支架有良好的扩张作用和防止胃食管反流作用,可调整和取出支架,临床效果较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良性吻合狭窄 胃食管反流 暂时防反流型金属内支架 反流性食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