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1篇文章
< 1 2 1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代艺术与艺术观念
1
作者 高建平 《艺术广角》 2025年第1期4-11,共8页
讲座围绕现代艺术观念,即是否存在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进行了辨析。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历史地形成的。伴随着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的出现,现代艺术观念形成。现代艺术观念推动了现代艺术体制... 讲座围绕现代艺术观念,即是否存在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进行了辨析。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历史地形成的。伴随着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的出现,现代艺术观念形成。现代艺术观念推动了现代艺术体制的建立,提升了艺术的地位,促进了现代艺术体系的形成。在当代社会,面对先锋艺术和通俗大众艺术的挑战,现代艺术观念具有了新的内涵,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面对日常生活审美化,艺术并不会终结,而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在美学上,我们今天正在经历一个“超越美学的美学”时代,同样,在艺术上,一种“超越艺术的艺术”也正在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的艺术 大写字母A开头的“Art” 现代艺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文中《浮云》第一乐章创作技法及其艺术观念探析
2
作者 陈羽涵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24年第4期134-139,共6页
1968—1986是周文中的创作间歇期,尽管作曲家在此期间停滞了音乐作品的产出,但其一直从事着作曲教学、传统音乐与世界音乐文化研究等音乐事业。因此,作曲家的艺术观念在18年中得到升华。其晚期作品《浮云》正是代表性的一例。在总谱前,... 1968—1986是周文中的创作间歇期,尽管作曲家在此期间停滞了音乐作品的产出,但其一直从事着作曲教学、传统音乐与世界音乐文化研究等音乐事业。因此,作曲家的艺术观念在18年中得到升华。其晚期作品《浮云》正是代表性的一例。在总谱前,周文中标注其在音高组织中引入了西方半音阶的技法,并融入了书法意象与中国传统结构思维。本文基于客观音乐文本对《浮云》的创作技法进行分析,认为作品通过核心动机细胞3—1及其衍生形态贯穿全曲,各段趋同的陈述模式与音响聚集现象内含的结构功能与作曲家艺术观念达成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文中 动机细胞 陈述模式 音响聚集 艺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源综合”和“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周贻白中国戏曲史研究中的综合艺术观念
3
作者 陈杰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24年第4期79-84,共6页
综合艺术观念是贯穿周贻白戏曲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周贻白认为中国戏曲起源自歌、舞、乐、优四个基本元素,随后他又将杂技和武术纳入到组成戏曲的元素之中。戏曲的多源综合是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演员的表演实则是综合其它艺术门类成为戏... 综合艺术观念是贯穿周贻白戏曲史研究的核心观念。周贻白认为中国戏曲起源自歌、舞、乐、优四个基本元素,随后他又将杂技和武术纳入到组成戏曲的元素之中。戏曲的多源综合是以表演为中心的综合,演员的表演实则是综合其它艺术门类成为戏曲这项艺术的枢纽。中国戏曲的舞台美术是为表演服务的,它和歌、舞、杂技等都以表演为中心综合成为统一的戏曲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贻白 综合艺术观念 多源综合 表演中心 演员演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尚奇趣味与晚明绘画的艺术观念转型
4
作者 张爱坤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11期10-14,共5页
晚明时期,一般认为是从万历元年(1573)明神宗即位到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之变”。这一时期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影响之下,尚奇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并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影响到绘画创作,晚明绘画在笔墨、形象和赋彩三方... 晚明时期,一般认为是从万历元年(1573)明神宗即位到崇祯十七年(1644)“甲申之变”。这一时期内,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多重影响之下,尚奇成为一种社会风尚,并作为一种社会思潮和文化思潮影响到绘画创作,晚明绘画在笔墨、形象和赋彩三方面都呈现出迥异于前代的新奇面貌。对这种绘画面貌进行考察和剖析,可以看出晚明绘画在艺术观念层面的深刻转型,具体表现为:文人画家与职业画家之间身份边界逐渐消解、画家个性化的身份特征和画家主体性被凸显,以及高度繁荣的商品经济影响下商业意识向艺术活动的渗透。在中国绘画的发展历程当中,这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一次萌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奇趣味 晚明绘画 艺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艺术观念下纤维艺术的表现分析
5
作者 叶泳伶 《中国民族博览》 2024年第22期193-195,共3页
在社会演变与文化继承影响下,现代纤维艺术开始越发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而当代艺术观念影响下,相比传统艺术纤维,现代艺术纤维已经面向艺术多元化、高精神价值方向发展,且更加重视情感的传达。文章就当代艺术观念下的纤维艺术表现开展分... 在社会演变与文化继承影响下,现代纤维艺术开始越发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而当代艺术观念影响下,相比传统艺术纤维,现代艺术纤维已经面向艺术多元化、高精神价值方向发展,且更加重视情感的传达。文章就当代艺术观念下的纤维艺术表现开展分析,旨在推动纤维艺术受众进一步理解现代纤维艺术的魅力,并自宏观推动现代纤维艺术领域的可持续发展,让其在当代艺术世界中脱颖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观念 纤维艺术 悬垂技法 填充技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观念史的书写路径及启示
6
作者 雷昆鹏 刘剑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3-128,共6页
对于“一般艺术史”书写的可能性,学界一直有较大争论。但无论从学科体制的内在要求,还是从中国传统艺术含义的多元性来说,“一般艺术史”在现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一般艺术史的书写路径有如下方式:艺术风格史、艺术社会史、艺术史... 对于“一般艺术史”书写的可能性,学界一直有较大争论。但无论从学科体制的内在要求,还是从中国传统艺术含义的多元性来说,“一般艺术史”在现今仍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一般艺术史的书写路径有如下方式:艺术风格史、艺术社会史、艺术史学史、艺术观念史等。文章在对以上书写路径做出梳理和阐述的基础上,着重以艺术观念为研究对象的“艺术观念史”这一书写路径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艺术观念史”研究资料的广泛性以及研究方法的跨学科性,为中国一般艺术史的书写提供了可行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 一般艺术 艺术风格史 艺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中国水彩画对中国画艺术观念的借鉴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根雄 朱辉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6-59,共4页
本文以中国水彩画对于国画艺术的借鉴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中国水彩画对于国画艺术观念上的借鉴。中国水彩画追求民族特色的客观事实,分析中国水彩画借鉴中国画艺术的缘由;借鉴的内容分为形式和内涵两个不同层次,而早期借鉴主要是对外在形... 本文以中国水彩画对于国画艺术的借鉴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中国水彩画对于国画艺术观念上的借鉴。中国水彩画追求民族特色的客观事实,分析中国水彩画借鉴中国画艺术的缘由;借鉴的内容分为形式和内涵两个不同层次,而早期借鉴主要是对外在形式的表面借用;重点分析中国水彩画对于中国画艺术的美学、哲学观念的借鉴的事实,总结这种借鉴的作用。这种借鉴使画面蕴涵了深刻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它也促使中国水彩表现具备民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彩 国画 艺术观念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的陶瓷艺术创作 被引量:5
8
作者 周彤 徐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92-194,共3页
陶瓷是最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悠远的历史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那些凝聚着历代陶瓷艺人们智慧和心血的陶瓷艺术品,再现了人类文明演进与发展的历史,展现出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追求美、向往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轨迹... 陶瓷是最古老的传统艺术之一,具有悠远的历史并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成就。那些凝聚着历代陶瓷艺人们智慧和心血的陶瓷艺术品,再现了人类文明演进与发展的历史,展现出人类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追求美、向往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审美轨迹,并用实物的方式记录下了人类审美心理发展和变化的历程。在科技与文化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现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下,陶瓷艺术的表现特征和文化内涵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和鲜明的独特性。本文试图通过对现代艺术观念的分析,探讨现代艺术观念影响下的陶瓷艺术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艺术观念 陶瓷艺术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桂剧艺术观念论 被引量:3
9
作者 朱江勇 陈桂成 《艺术探索》 2009年第3期10-12,20,共4页
新时期桂剧受中国戏剧界戏剧观念和艺术价值变化的影响,思想上和艺术上在继承传统桂剧中不断地探索,导致桂剧艺术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向。新时期桂剧艺术观念的多样化趋向,主要体现在桂剧传统戏的革新与继承、创编剧目的恪守与超越两方面... 新时期桂剧受中国戏剧界戏剧观念和艺术价值变化的影响,思想上和艺术上在继承传统桂剧中不断地探索,导致桂剧艺术观念呈现多样化趋向。新时期桂剧艺术观念的多样化趋向,主要体现在桂剧传统戏的革新与继承、创编剧目的恪守与超越两方面的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期 桂剧 艺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经验到象征——论吴天明电影艺术观念的转变 被引量:8
10
作者 裴亚莉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29-137,共9页
在吴天明导演的电影中,尤其是《人生》和《老井》,我们可以看出吴天明在艺术观念上发生某种演变的轨迹,即从经验性写作到象征性写作的转变,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到某种具有现代性的艺术观念的迁移。这一艺术观念的迁移,隐含着吴天明的... 在吴天明导演的电影中,尤其是《人生》和《老井》,我们可以看出吴天明在艺术观念上发生某种演变的轨迹,即从经验性写作到象征性写作的转变,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到某种具有现代性的艺术观念的迁移。这一艺术观念的迁移,隐含着吴天明的艺术观在"为人民"和"为艺术"之间的矛盾与抉择。《老井》在国际和国内的成功,预示着走向市场、走向形式奇观和精英话语特征的中国电影,已经具备了成熟的生存环境,这可以说是19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发展方向的一个富有意味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天明 《老井》 艺术观念 经验性写作 象征性写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殷商刻辞与中国艺术观念的本源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成纪 《甘肃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6,共6页
殷商是中国历史的开幕时期,也是中国艺术观念的形成和奠基期。这一时期的甲骨刻辞虽然没有将艺术作为讨论对象,但其中出现的"艺"、"乐"、"舞"、"画"、"美"、"丽"、"... 殷商是中国历史的开幕时期,也是中国艺术观念的形成和奠基期。这一时期的甲骨刻辞虽然没有将艺术作为讨论对象,但其中出现的"艺"、"乐"、"舞"、"画"、"美"、"丽"、"丑"、"品"、"鉴"等字,却勾勒出了后世中国艺术形式和艺术批评的框架。刻辞文字按"依类象形"的原则构成,为"以形释义"提供了可能性。其中,"艺"、"乐"、"舞"、"画"的构形方式,暗示了艺术与原始农耕文明的内在关联;"美"、"丽"、"丑"关乎艺术评价的维度;"品"、"鉴"涉及艺术评鉴的方法。通过与殷商青铜器的相互参证则可看到,摹仿与变形是殷商艺术的创制原则,象征与暧昧是其主导性的艺术风格,自然认知是其对艺术价值的基本定位。据此,殷商时期虽然尚未形成自觉的艺术观,但却为中国艺术史提供了观念的本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殷商刻辞 青铜器 艺术观念 本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艺术观念视野下书籍设计实验性解读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淑君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3-56,共4页
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使得当下书籍设计在新形态、新材料与工艺、新媒介等方面表现出实验性特点。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颇具先锋性、虚拟性、体验性及互动性等特征的实验性书籍设计,将会给当下传统书籍设计带来全新的挑战... 当代艺术观念的影响,使得当下书籍设计在新形态、新材料与工艺、新媒介等方面表现出实验性特点。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颇具先锋性、虚拟性、体验性及互动性等特征的实验性书籍设计,将会给当下传统书籍设计带来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文章旨在对未来书籍设计的创意思路与设计方法提供参考性的经验和前瞻性的视角,以此引发对未来书籍设计发展趋势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艺术观念 书籍设计 实验性 装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加的艺术观念与绘画实践 被引量:2
13
作者 马慧芝 刘艳 《美术大观》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8-79,共2页
19世纪法国印象主义大师埃德加·德加以其特有的艺术观念确立了独具一格的绘画样式,他对素描、色彩、光线、构图等方面的知识有着理性的认知,在继承古典主义绘画的同时又接受了印象派的影响。他所确立的风格样式成为美术史上的典范。
关键词 德加 印象主义 艺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易》的生命哲学及其对中国艺术观念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范明华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29-34,共6页
《周易》的宇宙哲学是一种广义的生命哲学,其核心思想是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动态而有序的生命有机体。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艺术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对象物的表现和表现效果上说,中国艺... 《周易》的宇宙哲学是一种广义的生命哲学,其核心思想是将整个宇宙视为一个动态而有序的生命有机体。这种思想对中国古代艺术观念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影响最突出地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从对象物的表现和表现效果上说,中国艺术将生命的表现而非形相的描摹作为最高的创作目标;第二,从艺术形式、意境及艺术美的构成上说,中国艺术将阴阳、刚柔、动静等对立要素的统一与和谐作为主要的结构方法和美的理想;第三,从如何处理艺术与对象世界的关系上说,中国艺术将比象天地、功同造化作为根本的创作原则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易》 生命哲学 艺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复制与拟像仿真——消费视域中艺术观念的嬗变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乃歌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74-177,共4页
文章全面阐释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在对现代主义艺术的继承和否定中所显现出来的嬗变轨迹。后现代主义艺术由对个性的消解转向了对机械复制的关注,机械复制的结果导致拟像的大量产生。拟像仿真使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发生内爆,松散了艺术符号... 文章全面阐释了后现代主义艺术在对现代主义艺术的继承和否定中所显现出来的嬗变轨迹。后现代主义艺术由对个性的消解转向了对机械复制的关注,机械复制的结果导致拟像的大量产生。拟像仿真使艺术与非艺术的边界发生内爆,松散了艺术符号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艺术越来越弥散化、去中心化,形成了与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艺术观念。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拟像仿真"是继现实主义的"客体再现"和现代主义的"主体表现"之后的一种新的艺术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艺术观念 现代主义艺术 后现代主义艺术 机械复制 拟像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晚明艺术观念的美学精神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衍发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9-209,共11页
晚明特定的时代赋予其艺术观念以特定的美学精神。晚明艺术领域审美意识的大变迁,促使其社会审美趣味趋向世俗与感官享乐,大众审美渐成主流。艺术观念与活动中的主情思潮与浪漫主义精神、个性觉醒与主体意识的高扬以及市民趣味和世俗倾... 晚明特定的时代赋予其艺术观念以特定的美学精神。晚明艺术领域审美意识的大变迁,促使其社会审美趣味趋向世俗与感官享乐,大众审美渐成主流。艺术观念与活动中的主情思潮与浪漫主义精神、个性觉醒与主体意识的高扬以及市民趣味和世俗倾向等,构成晚明美学精神的主要内涵。而艺术观念上的多元融合与雅俗并举,既体现了晚明艺术的综合性特质,更彰显出晚明美学精神的开放品质。晚明艺术观念的美学精神包蕴着告别古典、走向近代的新的时代属性和近代气息,为向新的时代拓展从观念上和实践上准备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精神 艺术观念 主情思潮 世俗趣味 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观念与表现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媛媛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76-180,共5页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观念内涵呈现多向度范式,表现为比特空间的延伸,社会认知的转向以及艺术互动隐喻的象征;其叙事及互动体验的参与体现了虚拟与现实空间的多维交叉,感性的逻辑建构以及肢体语言的表达参与。新媒体艺术的进入,形成公...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观念内涵呈现多向度范式,表现为比特空间的延伸,社会认知的转向以及艺术互动隐喻的象征;其叙事及互动体验的参与体现了虚拟与现实空间的多维交叉,感性的逻辑建构以及肢体语言的表达参与。新媒体艺术的进入,形成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接口,以达到艺术表现、沟通和互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新媒体艺术 新媒体艺术观念 新媒体艺术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艺术观念70年演进——对中国型艺术学的出现—关联—发展—成就之反思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法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25-133,共9页
中国艺术观念70年的演进,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在中国传统以“文”为核心的艺术体系的影响下,形成了以“文艺”一词为核心的艺术观念(文学在艺术之外);二是在西方以美学(艺术哲学)为主流的艺术体系的影响下,形成了以“艺术”一词为核心... 中国艺术观念70年的演进,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在中国传统以“文”为核心的艺术体系的影响下,形成了以“文艺”一词为核心的艺术观念(文学在艺术之外);二是在西方以美学(艺术哲学)为主流的艺术体系的影响下,形成了以“艺术”一词为核心的艺术观念(文学在艺术之内);三是在德国的“艺术科学”的影响下,形成了中国的艺术学学科体系(文学、建筑、园艺在艺术之外);四是在与世界大国学科体系中“艺术学科”以及其观念的互动中,对中国在学科体系中艺术学学科目录的修定,有重要影响。由于这四个方面的影响,中国的艺术观念的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在作为学科的艺术学第一次学科目录(1983)之前,主要是前两方面的影响,之后,主要是后两方面的影响,但四个方面的交互作用,构成了70年中国艺术观念的基本面貌,也构成了艺术作为学科体系的基本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观念 艺术-艺术学-美学 艺术学科 艺术四方面 70年演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文中对古琴曲《渔歌》移植的艺术观念 被引量:2
19
作者 邹昊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9-111,共3页
周文中先生创作的室内乐曲《渔歌》来源于中国古琴曲《渔歌》。作曲家在运用西洋乐器模仿古琴音色上做了许多演奏法的设计和配器技法的创新,并融入古琴音乐文化、中国书法精神与水墨美感、唐大曲音乐传统的艺术观念,真正的做到了移植性... 周文中先生创作的室内乐曲《渔歌》来源于中国古琴曲《渔歌》。作曲家在运用西洋乐器模仿古琴音色上做了许多演奏法的设计和配器技法的创新,并融入古琴音乐文化、中国书法精神与水墨美感、唐大曲音乐传统的艺术观念,真正的做到了移植性作品的形神兼备,韵味十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奏法 配器法 音色 艺术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传统作为参照系——贡布里希对现代艺术观念的理解与批评 被引量:1
20
作者 牟春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2-32,共11页
贡布里希对现代艺术思潮的关切与他对西方艺术传统的研究密不可分。他追源溯流,把表现主义、原始主义、立体主义等现代艺术运动联入西方艺术史的整体叙事之中;通过对个别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独到阐发,呈现现代艺术观念图景的复杂画面;从... 贡布里希对现代艺术思潮的关切与他对西方艺术传统的研究密不可分。他追源溯流,把表现主义、原始主义、立体主义等现代艺术运动联入西方艺术史的整体叙事之中;通过对个别艺术家、艺术作品的独到阐发,呈现现代艺术观念图景的复杂画面;从具体的文化传统与艺术语境入手,分析现代艺术思潮所面临的危机与挑战;克服与现代艺术相关的流行见解,同时也拆解抽象措辞对现代艺术进行的理论虚构。贡布里希对现代艺术观念的阐释力度源于他以传统为参照系,通过艺术史叙述,让传统思想和当下观念互鉴,使传统成为深刻理解当下和承载未来可能性的源头活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贡布里希 现代艺术观念 传统 参照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