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疗效的预测 被引量:1
1
作者 董永权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4-205,212,共3页
关键词 艾滋病 CD4细胞 HIV感染 预测 疗效 疗法 人类免疫系统 人体免疫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疗法评价及疗效预测的数学模型
2
作者 李清宽 杨先佑 +1 位作者 谢迅 袁建军 《农业教育研究(西南)》 2007年第2期23-72,共50页
本文通过对艾滋病患者用药过程中各种数据的分析,以探寻更好的AIDS治疗方法,同时也使经济背景不同的病人在不影响疗效的同时能得到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此,本文建立了疗效预测-疗法评价模型,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模型。 在问题(... 本文通过对艾滋病患者用药过程中各种数据的分析,以探寻更好的AIDS治疗方法,同时也使经济背景不同的病人在不影响疗效的同时能得到最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案。为此,本文建立了疗效预测-疗法评价模型,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模型。 在问题(1)的求解中,首先利用DPS软件剔除了数据中的异常值,然后做出每周测试的人数分布图像,用聚类分析的方法进行分类,用K均值的方法统计CD4与HIV的平均值,拟合出表达式与图像,通过分析变化趋势得出药物疗效的预测,并且得出第28周为最佳治疗终止时间。 在问题(2)的求解中,对数据的处理的方法与问题(1)类似:剔除异常值;通过图表分析,断定年龄对疗法评价的影响可忽略;聚类分析;拟合出四种疗法随时间变化的表达式与图像,通过对四种疗法的曲线的比较得出疗法4)疗法3)疗法2)疗法1,并确定了最佳治疗终止时间分别为34.9187、33.7767、34.6701、35.3103周。 在问题(3)的求解中,首先抽象出了一个增值成本-效果分析模型,来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与效果比值。选定一个成本最小的方案为参照方案,将所有方案的总成本和总效果分别减去参照方案中的总成本与总效果而得出3个增量成本-效果比。有每增加一个效果单位所增加的成本量来选择一个增量成本-效果比最小的治疗方案。具体到本题,首先根据问题(2)的求解得出四种疗法的总成本,并用Z在区间的积分中值A来定义总效果,将数据导入到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模型即得疗法3是最优疗法。由于实际生活中由于数据的不确定性会使分析结果产生偏倚,所以有必要对应用该模型的处理后的结果进行敏感度分析。对药物成本微调10%,导入到模型中,所得结论并不发生变化,证明该增量成本-效果分析模型是稳定可靠的数学模型。最后基于增量成本一效果分析模型,对政府提出了两点建议:一、应用数学模型,合理选择疗法,使成本效果比最优。二、实施抗艾滋病药物的强制专利。 本模型的主要优点是剔除了异常值,运用聚类分析与K均值的方法,使数据结构更加合理、可信,并应用敏感度分析,保证了结论的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疗效预测-疗法评价 最佳治疗终止时间 增值成本-效果分析模型 敏感度分析 异常值检验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疗效的预测
3
作者 洪亮 《医学信息》 2012年第12期155-155,共1页
在艾滋病的治疗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对艾滋病的治疗终止时间及其疗效进行深入的研究,从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随着艾滋病治疗的满意度的变化,治疗的时间也会变化,治疗的满意度在O.85~0.9之间时,治疗... 在艾滋病的治疗过程当中,我们可以用数学模型的方法来对艾滋病的治疗终止时间及其疗效进行深入的研究,从研究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随着艾滋病治疗的满意度的变化,治疗的时间也会变化,治疗的满意度在O.85~0.9之间时,治疗的终止时间在35~51w,如果以CD4作为标准.我们可以按照疗效把疗法分为四个层次,满意度最高的满意度在0.8~0.9,治疗终止的时间在第40~45w,这种疗效也是最为被人们所接受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疗效 预测 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疗效的预测
4
作者 董宁 于明华 高立红 《唐山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44-44,45-47,共4页
预测了对艾滋病应用4种疗法继续治疗的效果,通过建立微分方程模型,求得最佳停止治疗的时间。综合比较各疗法的优劣并计算总费用,确定最佳疗法。
关键词 艾滋病疗法 疗效评价 微分方程 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目标优化模型在艾滋病疗法的疗效预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钱峰 吕效国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102,共2页
关键词 疗效预测 艾滋病 疗法 优化模型 临床数据 试验机构 预测模型 最佳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艾滋病疗法疗效预测 被引量:1
6
作者 卢莉蓉 周晋阳 石春花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年第7期949-950,共2页
根据美国最大的艾滋病医疗试验机构ACTG公布的一组数据来对AIDS疗法的疗效进行预测。以MATLAB为平台,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得到病人的CD4和HIV浓度总的平均变化量与时间t的拟合曲线。由拟合曲线可得到在40周时CD4浓度总的平均增加量达到最... 根据美国最大的艾滋病医疗试验机构ACTG公布的一组数据来对AIDS疗法的疗效进行预测。以MATLAB为平台,利用最小二乘法分别得到病人的CD4和HIV浓度总的平均变化量与时间t的拟合曲线。由拟合曲线可得到在40周时CD4浓度总的平均增加量达到最大,在14周半时而HIV浓度总的平均减少量达到了最大。综合这两个时间可得到当这300多名病人同时服用齐多夫定,拉美夫定和茚地那韦3种药物进行AIDS治疗时,应该在27周左右时终止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二乘法 艾滋病疗法 疗效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疗效的预测
7
作者 张伏 岳双珊 +1 位作者 杨蓉 吴渝春(指导教师) 《农业教育研究(西南)》 2007年第2期1-22,共22页
当今社会,艾滋病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了严重的危害,本文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了艾滋病疗效的预测及药物疗法的综合评价问题。我们通过对所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缺省数据及一些“畸形”数据,使所参考的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合理... 当今社会,艾滋病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了严重的危害,本文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解决了艾滋病疗效的预测及药物疗法的综合评价问题。我们通过对所给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筛选缺省数据及一些“畸形”数据,使所参考的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合理性。 第一问将患者接病情的轻重分为重症患者,中度病情患者及轻度患者,分别求其各个时间段的对应的CD4和HIV的含量的平均值,并用Excel和Matlab对数据进行拟和,做出图形,以此对疗效进行合理预测,得出对重、中、轻患者来说,其最佳的治疗终止时间分别是37—40周、18~25周、33—37周。 第二问同样是将患者接病情的轻重分为重症患者及轻度患者两组,再分别对各组求总疗效值、平均疗效值。以总疗效值和平均疗效值作为参考数据,从而判断出在不考虑药物价钱的情况下第四种疗法的疗效更为显著。再采用第一问的拟合方法对疗效和最佳终止治疗时间进行确定,得出对重、轻患者的最佳终止治疗时间分别是7—11周和12—15周。 第三问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四种疗法的临床双盲、年龄因素作综合研究,从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等多方面出发对四种疗法进行综合评价,以此建立一种临床药物评价方法。以疗法一为对照,依成本效果比得出疗法三的值最小(1.1).因此疗法三最佳。最后,我们对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得出一些结论对现实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CD4 HIV疗效预测 拟和疗法优劣 疗效 药效分析 药物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性回归方程斜率对艾滋病疗法的评价及预测
8
作者 罗瑞平 李丽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95-98,共4页
笔者给出了对艾滋病疗法评价、预测及确定最佳治疗终止时间方案的数学评价方法.根据美国艾滋病医疗试验机构ACTG公布的两组数据,采用了对艾滋病患者体内CD4及HI V浓度变化数据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及其一阶差分进行了分析.判断CD4浓度... 笔者给出了对艾滋病疗法评价、预测及确定最佳治疗终止时间方案的数学评价方法.根据美国艾滋病医疗试验机构ACTG公布的两组数据,采用了对艾滋病患者体内CD4及HI V浓度变化数据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及其一阶差分进行了分析.判断CD4浓度是否有加速下降趋势及HI V浓度是否有加速下降趋势,以及HI V浓度是否有加速上升趋势,断定相关药物对病人治疗是否有效,从而决定何时终止继续用药.结合对斜率数据的频率分布图像的分析,对4种疗法患者CD4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的均值进行比较,判断出疗效的相对优劣.最后考虑4种疗法的费用,判断病人用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疗法 评价 预测 线性回归方程的斜率 均值 一级差分 频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案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评价
9
作者 马晓惠 孙亚楠 齐蔓莉 《黑龙江医药》 2025年第2期386-388,共3页
目的:探究不同方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的90例尖锐湿疣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二氧化碳激光去除新发疣体组)、实验组1(... 目的:探究不同方案治疗尖锐湿疣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就诊于天津市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门诊的90例尖锐湿疣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其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二氧化碳激光去除新发疣体组)、实验组1(二氧化碳激光去除新发疣体联合光动力疗法组)和实验组2(二氧化碳激光去除新发疣体联合干扰素局部注射组),每组30例患者。对比各组治疗效果及复发率。结果:实验组1、实验组2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1与实验组2临床疗效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1、实验组2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2与实验组1复发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氧化碳激光联合光动力疗法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降低治疗后复发率;干扰素局部注射联合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能够提高尖锐湿疣治疗有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二氧化碳激光 光动力疗法 Α-2B干扰素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5
10
作者 徐立然 郑志攀 《新中医》 CAS 2013年第10期1-3,共3页
根据艾滋病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就艾滋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提出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面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重生物学指标,轻临床表现;重客观指标,轻主观感受;重静止指标,轻动态变化。同时对各种疗效评价的... 根据艾滋病中医药临床研究进展,就艾滋病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思路与方法进行总结和探讨。提出在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面亟待解决的三大问题:重生物学指标,轻临床表现;重客观指标,轻主观感受;重静止指标,轻动态变化。同时对各种疗效评价的方法进行论述,并提出相关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中医疗法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的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健 刘颖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8,共3页
根据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具有多靶点药理作用和整体综合疗效的特点,采用疗效评价以免疫功能为主,病毒载量、临床症状、体征为辅的综合评价体系较为符合临床实际。
关键词 艾滋病 疗效评价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德云 郑碧霞 陈文彬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09-311,共3页
关键词 药物疗法 慢性阻塞性肺病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拟合函数的艾滋病治疗模型的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连秋 《衡水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76-79,共4页
艾滋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为了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地治疗艾滋病,需要从众多的治疗方案中找到合适的一种,为此利用拟合函数、边际疗效和性价比建立了一个评价艾滋病疗法优劣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中的数据库知识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 艾滋病的治疗方法很多,为了能够准确、及时、有效地治疗艾滋病,需要从众多的治疗方案中找到合适的一种,为此利用拟合函数、边际疗效和性价比建立了一个评价艾滋病疗法优劣的数学模型.并利用计算机中的数据库知识对该数学模型进行了分析,使它更接近现实生活中艾滋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疗法评价 拟合函数 边际疗效 性价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临床评价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淑兰 《临床肺科杂志》 2010年第10期1467-1468,共2页
目的对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19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经验性或者根据培养结果给予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持续静脉用药,观察组开始治疗与对照组相... 目的对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进行评价。方法 192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6例,对照组经验性或者根据培养结果给予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等抗生素持续静脉用药,观察组开始治疗与对照组相同,病情明显改善后,改为同类抗生素口服,两组总疗程均为10~15天。结果对照组有效率93.75%与观察组的90.63%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13.23±3.56)天长于观察组的(7.34±2.34)天(P<0.05);对照组发生抗生素相关性不良事件17.70%高于观察组的4.17%(P<0.05)。结论抗生素序贯疗法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满意,且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抗生素相关不良反应,具有可行性,注意掌握适应症及适用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序贯疗法 下呼吸道感染 疗效满意 临床评价 治疗 Β-内酰胺类 抗生素相关性 住院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科研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学伟 刘小倩 《中医研究》 2013年第7期7-9,共3页
本文针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科研的常见问题,从患者的依从性、中医诊断标准、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安慰剂的使用、统计学方法的正确应用、疗效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初步认识到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科研应回避敏感问题,以关爱救治为基调... 本文针对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科研的常见问题,从患者的依从性、中医诊断标准、多中心的临床试验、安慰剂的使用、统计学方法的正确应用、疗效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阐述,初步认识到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科研应回避敏感问题,以关爱救治为基调;结合专家经验及文献研究,针对中医证候特点,制订中医诊断标准;结合病、证特点,选取有代表性研究中心,统一组织实施;最大限度保护受试者合法权益,合理科学使用安慰剂;减少主观因素,科学设计,客观统计;结合现代医学疗效评价标准,制订中医特色的疗效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中医药疗法 科研 问题及对策 诊断 疗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研究思路 被引量:31
16
作者 谢世平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2期1-3,共3页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要从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艾滋病辨证论治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的研究以及治疗艾滋病药物及非药物疗法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中医学的精髓是整体观和辨证施治 ,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涉及多层次、多环节... 中医药防治艾滋病要从艾滋病中医证候的研究、艾滋病辨证论治的研究、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的研究以及治疗艾滋病药物及非药物疗法的研究等几个方面开展研究。中医学的精髓是整体观和辨证施治 ,对机体的调节作用涉及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 ,只有在方法学上有所提高和突破 ,才能迅速提高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的研究水平和研究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中医证候研究 辨证论治研究 疗效评价研究 药物及非药物疗法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德尔菲法确定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潜在恶性疾患专家共识的临床问题及结局指标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子建 王兴 +1 位作者 韩莹 刘宏伟 《口腔疾病防治》 2022年第5期330-337,共8页
目的确定需要纳入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潜在恶性疾患专家共识的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会议形成了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初稿,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收集专家意见... 目的确定需要纳入5-氨基酮戊酸(5-aminolevulinic acid,ALA)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潜在恶性疾患专家共识的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方法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会议形成了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初稿,应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收集专家意见,并计算投票结果的平均值、标准差确定指标的重要程度,计算积极系数、变异系数、协调系数等进行质量控制。结果第一轮德尔菲法根据参考文献及专家讨论共纳入8个临床问题(光动力照射剂量主要参考要素、具体参数、光源选择、疗效的评价标准、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案、给药浓度、对角化增厚的病损是否需要预处理和给药方式)的12个结局指标(主要参考要素包括光子积分通量、功率密度、照光时间和光斑直径;具体参数为光子积分通量为100 J/cm^(2),功率密度为100~600 mW/cm^(2)、光源选择(630±5)nm波长的二极管激光器;以病损大小变化作为评价标准;以局部麻醉为主,辅以低温及间歇性激光照射的方法作为治疗前的镇痛方案;对角化增厚的病损需要预处理;ALA的给药浓度定为20%)。第二轮共89位专家填写问卷,对6个临床问题(光动力照射剂量主要参考要素、具体参数、光源选择、疗效的评价标准、给药浓度和给药方式)的9个结局指标(主要参考要素包括光子积分通量、功率密度、照光时间;具体参数为光子积分通量为100 J/cm^(2),功率密度为100~600 mW/cm^(2);光源选择(630±5)nm波长的二极管激光器;以病损大小变化作为评价标准;光敏剂ALA给药浓度定为20%),均给予非常重要的评定,其余3个予重要的评定,一致性较好。结论本研究通过德尔菲法确定ALA光动力疗法治疗口腔潜在恶性疾患的照射剂量、给药方式及浓度、疗效的评价标准、不良反应的预防及预处理方案,专家意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 活性氧 自由基 口腔潜在恶性疾患 照射剂量 疗效评价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艾滋病非药物疗法疗效评价的实践与思考
18
作者 宋夕元 徐立然 +3 位作者 屈冰 王怡冰 许前磊 张敏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295-1298,共4页
近年来,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得到了普遍认可,随着不断地深入研究发现,科学的研究设计、规范的指标评价体系一直制约着中医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文章分析了目前艾滋病非药物疗法疗效评价的研究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序... 近年来,中医非药物疗法干预艾滋病的临床疗效得到了普遍认可,随着不断地深入研究发现,科学的研究设计、规范的指标评价体系一直制约着中医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文章分析了目前艾滋病非药物疗法疗效评价的研究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序列多重随机对照研究应用于艾滋病非药物疗法的研究中,经多阶段临床验证,优化疗效评价方案,从而建立一种适合艾滋病非药物疗法的疗效评价模式,为中医药防治艾滋病的临床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疗法 艾滋病 疗效评价 序列多重随机对照 研究模式 指标体系 中医药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疗效评价研究——中药对艾滋病“鸡尾酒”疗法代谢性相互作用的增效机制研究
19
《中国科技成果》 2008年第13期52-53,共2页
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相应的预防和治疗面临挑战。优化抗HIV“鸡尾酒”的疗效是艾滋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药物间的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机制互补,避免药物的代谢失效,从而增加药效,是优化“鸡尾酒”疗法的突破方向之一... 中国的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相应的预防和治疗面临挑战。优化抗HIV“鸡尾酒”的疗效是艾滋病治疗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通过药物间的代谢性相互作用的机制互补,避免药物的代谢失效,从而增加药效,是优化“鸡尾酒”疗法的突破方向之一。化学药代谢性增效的研究在抗HIV“鸡尾酒”疗法上已经得到了成功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尾酒”疗法 增效机制 相互作用 疗效评价 代谢性 艾滋病 治疗 中医药
原文传递
干扰素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其预测因素分析 被引量:63
20
作者 马为民 陆坚 +2 位作者 蒋小玲 周伯平 敖飞健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48-151,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干扰素 (IFN)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其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146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 4组 (IFNα 1b 3MU组、5MU组、10MU组及对照组 )。观察 4组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并对宿...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干扰素 (IFN)α 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CHB)的近、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其疗效预测因素。方法  146例CHB患者被随机分为 4组 (IFNα 1b 3MU组、5MU组、10MU组及对照组 )。观察 4组的近、远期疗效和不良反应 ;并对宿主、病毒和药物等 19项可能影响疗效的因素作单变量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应用干扰素α 1b 5MU和 10MU治疗组的疗效(5 5 .3%、5 8.1% )优于 3MU组 (32 .6 % )和对照组 (5 .9% ) (P <0 .0 1或P <0 .0 5 ) ;但 5MU组和 10MU组之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 10MU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 5MU组和 3MU组 (P <0 .0 1或P <0 .0 5 )。治疗 8周内血清HBVDNA及HBeAg的含量下降。 结论 干扰素α 1b的推荐剂量为 5MU/次 ,疗效预测因素为药物剂量及I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药物疗法 干扰素Α-1B 治疗 疗效 预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