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聚类分析的花生新品种(系)脂肪酸综合评价
1
作者 于沐 杨海棠 +2 位作者 胡延岭 刘软枝 李盼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0-127,共8页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花生品种的脂肪酸成分,为筛选改良高油酸花生优异种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8份花生新品种(系)进行脂肪酸成分测定,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花生脂肪酸成分含量差异,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9个品质... 【目的】综合评价不同花生品种的脂肪酸成分,为筛选改良高油酸花生优异种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38份花生新品种(系)进行脂肪酸成分测定,比较分析不同类型花生脂肪酸成分含量差异,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9个品质性状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变异系数介于6.92%~91.75%,其中山嵛酸的变异系数最小(6.92),亚油酸的变异系数最大(91.75);遗传多样性指数介于0.44~1.28,其中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的多样性指数大于1,棕榈酸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大(1.28),木焦油酸最小(0.44)。通过对主要脂肪酸含量在高油酸和普通油酸品种中的比较分析表明,油亚比、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花生一烯酸含量在高油酸和普通油酸品种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油酸和亚油酸之和在不同油酸含量花生品种中占比具有差异,油酸含量低(<55%)的参试品种其亚油酸和油酸含量之和均值为78.48%,油酸含量在60%~75%之间的材料其亚油酸和油酸之和均值为81.47%,高油酸花生品种(75%~80%、>80%)亚油酸和油酸含量之和均值分别为82.50%、83.52%;棕榈酸在高油酸花生品种中的含量显著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在9个品质性状中,共检测到13组指标间呈极显著负相关,11组指标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将9个脂肪酸成分指标提取为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94.215%,包含大部分脂肪酸品质信息。在主成分及相关性分析中,木焦油酸含量提高有利于油酸含量、油亚比等的提高。聚类分析将38份品种分为7个类群,第Ⅰ类群棕榈酸、木焦油酸和亚油酸含量最高,花生一烯酸、油亚比和油酸含量最低;第Ⅱ类群硬脂酸、花生酸含量最高,第Ⅲ类群棕榈酸、花生酸、亚油酸和硬脂酸含量较高,第Ⅴ类群和第Ⅳ类群油酸含量明显高于其他类群,第Ⅶ类群山嵛酸含量最高。【结论】筛选出得分在0以上的花生有20份材料,占总供试材料的52.63%,其中16份花生评分大于1,可作为特殊性状基因来源为黄淮海花生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提供基础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 品质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27个花生品种(系)蛋白质及10种主要氨基酸遗传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卢选康 严鑫 +6 位作者 陶宇 刘娜 唐康 罗梓楠 曾宁波 刘登望 李林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6-33,42,共9页
为深入了解花生籽仁蛋白质及主要氨基酸的遗传特性,为蛋白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测定227个花生品种(系)的蛋白质及10种主要氨基酸含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 为深入了解花生籽仁蛋白质及主要氨基酸的遗传特性,为蛋白品质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利用多功能近红外分析仪,测定227个花生品种(系)的蛋白质及10种主要氨基酸含量,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共11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以脯氨酸含量为最高,超过12%;赖氨酸含量次之,超过10%,其最小值与最大值相差一倍,改良潜力较大;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小于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与10种氨基酸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脯氨酸含量与蛋氨酸和苏氨酸含量间相关不显著,与缬氨酸含量显著负相关,其余氨基酸含量间均呈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227个参试品种(系)分成三类,其中高蛋白及高氨基酸含量的10个品种(系)聚在第Ⅰ类。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4.32%,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包括非极性氨基酸的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及蛋白质,贡献率接近60%;根据综合得分筛选出22个综合性状优良品种(系)。综上表明,参试品种(系)的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共11个性状具有不同程度差异,遗传多样性丰富。该结论可为花生品种蛋白品质改良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 蛋白质 氨基酸 遗传多样性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褐斑病和网斑病抗性鉴定 被引量:23
3
作者 傅俊范 崔建潮 +2 位作者 周如军 徐喆 何晶晶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1-173,共3页
本研究旨在明确辽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以期为抗病育种及田间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自然病圃法,对辽宁主栽的16个花生品种(系)进行了褐斑病和网斑病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花生品种(系)对... 本研究旨在明确辽宁花生主栽品种(系)对花生褐斑病和网斑病的抗性,以期为抗病育种及田间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田间自然病圃法,对辽宁主栽的16个花生品种(系)进行了褐斑病和网斑病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花生品种(系)对两种叶部病害抗性存在显著差异,但缺乏免疫和高抗品种。对花生褐斑病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阜花17’属抗病类型,‘鲁花11’、‘铁引花2号’、‘良青8号’、‘新花2号’和‘锦花15’属中抗类型,其余属高感或感病类型。对花生网斑病抗性鉴定结果显示:‘鲁花11’、‘铁引花2号’和‘白花生’属抗病类型,‘黑花生’、‘新花2号’、‘花育20’、‘锦花14’、‘新花1号’、‘锦花15’和‘良青8号’属中抗类型,其余属高感或感病类型。多数花生品种(系)对花生叶斑病综合抗性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 叶斑病 褐斑病 网斑病 抗性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花生新品种(系)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4
4
作者 魏彦宏 张彦红 《南方农业》 2015年第18期7-9,共3页
通过开展花生品种比较试验,鉴定新疆新引进花生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品质性状及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丰富新疆花生新品种做准备。试验结果表明:油用花生新品系DF06、远杂9102、DF05、DF06和食用... 通过开展花生品种比较试验,鉴定新疆新引进花生新品种(系)的丰产性、抗病性、适应性、品质性状及综合表现,客观评价品种特性与生产利用价值,为丰富新疆花生新品种做准备。试验结果表明:油用花生新品系DF06、远杂9102、DF05、DF06和食用品种DF12、DF13、四粒红的荚果产量较高、出仁率高、生育期适宜,是表现较理想的品种,有较好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 比较试验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省麦套区试花生品种(系)高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
5
作者 申为民 王芳 华福平 《种子科技》 2022年第16期9-12,共4页
利用2011年、2012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汇总数据,利用平均产量、增产幅度、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增产点率、适应度、回归系数等评价参数,对花生品种(系)的高产、稳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花生新品种“开农69”3项指标均... 利用2011年、2012年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汇总数据,利用平均产量、增产幅度、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增产点率、适应度、回归系数等评价参数,对花生品种(系)的高产、稳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花生新品种“开农69”3项指标均好,安花0017、濮花33、豫花27、豫花34、商花511、开农70、豫花33均为较好,8个品种(系)均可在河南省麦套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套花生 花生品种() 高产 稳产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宜豫北地区种植的小粒花生新品种(系)筛选与评价
6
作者 王芳 付楠 +2 位作者 邢晓宁 华福平 沈希华 《农业科技通讯》 2019年第6期127-129,共3页
为筛选出适合豫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小粒花生新品种(系),对河南省范围内选育出的9个新品种(系),与对照品种远杂9102进行对比试验,以生育特性、抗病性、经济性状和产量性状为依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品种(... 为筛选出适合豫北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的小粒花生新品种(系),对河南省范围内选育出的9个新品种(系),与对照品种远杂9102进行对比试验,以生育特性、抗病性、经济性状和产量性状为依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性状表现最好的品种(系)为安花3号,其荚果产量(369.33 kg/亩)与籽仁产量(291.17 kg/亩)较对照分别提高9.38%、11.42%,且抗性较强,适合豫北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粒花生品种() 综合性状 评价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工型花生品种(系)筛选试验研究
7
作者 李洁 荆建国 +2 位作者 李振华 蒋晓霞 王涛 《农业科技通讯》 2016年第11期90-93,共4页
选择外观美观、果型好、风味佳的适宜加工的花生新品种(系),通过对其农艺性状、丰产性和稳产性等综合比较,采用多点比较试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适宜河南黄河以北、北京以南地区种植的加工型花生新品种(系),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 选择外观美观、果型好、风味佳的适宜加工的花生新品种(系),通过对其农艺性状、丰产性和稳产性等综合比较,采用多点比较试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筛选出适宜河南黄河以北、北京以南地区种植的加工型花生新品种(系),为农业结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试验结果表明,豫航花1号、易禾小花生、潍花14号综合评价好,优于其他品种(系),适宜在河南黄河以北、北京以南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品种() 加工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ogress of safflower (Carthamus tinctorius L.) regeneration through tissue culture 被引量:9
8
作者 FAN Lijiao GUO Meili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13年第5期289-301,共13页
Background: Safflower regeneration through tissue culture has long been limited to low frequency and lack of an efficient protocol that suitable for most safflower cultivars. In past decades, researches had been carri... Background: Safflower regeneration through tissue culture has long been limited to low frequency and lack of an efficient protocol that suitable for most safflower cultivars. In past decades, researches had been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safflower regeneration through tissue culture and great progress had been made.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factors that affect safflower regeneration through tissue culture principally. Methods: This article summarized available literatures about advancements in safflower regeneration, especially discussed factors affecting safflower tissue culture in detail. Results: Safflower regeneration was fairly hard than other congeneric plants, such as chrysanthemum. The genotype, seedling age, type of explants, medium compone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and other additives all had specific influences on safflower tissue culture. More deepgoing researches need to be undertaken to establish an effective safflower regenera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FFLOWER Carthamus tinctorius L. REGENERATION Tissue c .ul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n Some Agronomic Characters and Pedigree in Hezihao Series Peanut Varieties
9
作者 LIN Xiu-fang WU Chun-ling +3 位作者 CHEN Qing-zheng QI Jun-cheng LIU Hai-dong YE Wan-yu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20年第2期9-14,共6页
The genea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13 peanut varieties,breeded by He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hich had been authorized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0 direct parents were i... The genealogical relationship and agronomic characters of 13 peanut varieties,breeded by Hezhou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which had been authorized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20 direct parents were involved in 13 varieties,80%of which came from Guangxi and Guangdong Province.Shanyou 523 and Yueyou 193 were used for more times;The genealogical analysis of these certified varieties can be traced back to 30 ancestral parents,the proportion of which contained consanguinity of Fu Peanut and Shitouqi were 84.62%.This demonstrated that genetic basis was rather narrow and it was quite difficult to make a great breakthrough in breeding.Plant height,total number of branches and oil content changed very little,100-pod weight and pod yield increased,whereas there was a downward trend in shelling percentage.Therefore,it is quite necessary to further broaden the germplasm basis of parents,enrich breeding methods,an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disease-resistant breeding and specific peanut breed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anut variety PEDIGREE Agronomic character Hezh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