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芳香化湿法对恢复痔术后肠道功能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少鹏 庄映如 陈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82-485,共4页
【目的】探索芳香化湿法为主中药对恢复痔术后肠道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芳香化湿法为主中药(由藿香、白... 【目的】探索芳香化湿法为主中药对恢复痔术后肠道功能的疗效。【方法】将108例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给予芳香化湿法为主中药(由藿香、白术、茯苓、陈皮、甘草、法半夏、厚朴、桔梗、大腹皮、紫苏梗、白芷、生姜等组成)治疗。观察2组的腹胀程度疗效、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结果】(1)在腹胀程度改善方面,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9%,优于对照组的7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的排气时间及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芳香化湿法为主中药治疗对恢复痔术后肠道功能的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湿法 痔术后 肠道功能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湿法临床运用举隅 被引量:2
2
作者 杨楚徐 《北京中医》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1-32,共2页
本文介绍运用芳香化湿法治疗胃炎、空调病、胆囊炎的临床总结,从而说明不同的疾病在某阶段只要有湿证的存在,都可用芳香化湿法论治。
关键词 芳香化湿法 湿证 空调病 胆囊炎 藿香正气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湿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流涎85例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朝钦 王洛 《吉林中医药》 2013年第4期373-374,共2页
目的:观察芳香化湿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采用芳香化湿法(药物组成:藿香、苍术、白芷、苏梗、半夏等,日1剂)治疗;对照组85例,予脑复康片800mg/次,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0mg/次,日3次口... 目的:观察芳香化湿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170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5例,采用芳香化湿法(药物组成:藿香、苍术、白芷、苏梗、半夏等,日1剂)治疗;对照组85例,予脑复康片800mg/次,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0mg/次,日3次口服,维生素B120.5mg/次,日3次口服,肠溶阿司匹林平片150mg,晚顿服。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0%,总有效率85%。对照组治愈率30%,总有效率5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芳香化湿法治疗脑卒中后遗症流涎具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后遗症 流涎 中医药疗 芳香化湿法 治疗应用 藿香 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湿法治疗脑卒中后流涎114例 被引量:2
4
作者 张雪丹 《河南中医》 2014年第12期2345-2346,共2页
目的:观察芳香化湿法治疗脑卒中后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伴流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4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采用芳香化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脑复康片、维生素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对... 目的:观察芳香化湿法治疗脑卒中后流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脑卒中后伴流涎患者2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4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采用芳香化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脑复康片、维生素和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0.9%,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吞咽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芳香化湿法治疗脑卒中后流涎,能全面改善流涎症状和吞咽功能,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流涎 芳香化湿法 吞咽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湿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2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谭永东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9-60,共2页
芳香化湿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2例334000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人民医院谭永东慢性肾炎绝大部分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笔者根据南方多湿的地理环境特点,针对该类患者久病体质下降、易感湿邪的情况,以芳香化湿法为主,辨证结... 芳香化湿法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42例334000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人民医院谭永东慢性肾炎绝大部分都存在有不同程度的蛋白尿。笔者根据南方多湿的地理环境特点,针对该类患者久病体质下降、易感湿邪的情况,以芳香化湿法为主,辨证结合它法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炎 蛋白尿 芳香化湿法 中医药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湿法治疗湿温病23例
6
作者 王铀生 《江苏中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20-20,共1页
芳香化湿法治疗湿温病23例南京市中医院(210001)王铀生祖国医学将一年分为风、热(暑)、湿、火、燥、寒等六种气候,大暑至白露属长夏。该阶段的气候特点,乃天之阴雨连绵,地之秽浊薰蒸,而人处气交之中,每易感湿邪为病。... 芳香化湿法治疗湿温病23例南京市中医院(210001)王铀生祖国医学将一年分为风、热(暑)、湿、火、燥、寒等六种气候,大暑至白露属长夏。该阶段的气候特点,乃天之阴雨连绵,地之秽浊薰蒸,而人处气交之中,每易感湿邪为病。因湿邪具有沉重、秽浊、粘腻、滞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湿法 中医药疗 湿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气清热、芳香化湿法并用治疗白塞病18例 被引量:3
7
作者 丁志强 杨珊珊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第1期79-79,91,共2页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芳香化湿法并用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录2013年1月~2017年10月于我中心门诊就诊的白塞病患者18例,基础采用清热解毒、通利大便法,在此基础上加重益气清热药(重剂生黄芪120g)与芳香化湿药(佩兰60g)。结果:... 目的:观察益气清热、芳香化湿法并用治疗白塞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录2013年1月~2017年10月于我中心门诊就诊的白塞病患者18例,基础采用清热解毒、通利大便法,在此基础上加重益气清热药(重剂生黄芪120g)与芳香化湿药(佩兰60g)。结果:长则数月,短则几日,18例患者的病情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总有效率达77.8%。结论:益气清热与芳香化湿法并用治疗白塞病临床疗效可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塞病 益气清热 芳香化湿法 口腔溃疡 生殖器溃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湿法治疗小儿湿热蕴脾证的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甘璐 胡奕 《内蒙古中医药》 2019年第10期67-69,共3页
湿热蕴脾证是以湿热阻滞中焦,导致脾胃纳运失健,气机不利,湿热之邪郁蒸于内而表现出来的一类湿热证候。其萌芽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基于金元时期,形成于明清时期。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就有“脾常不足”之说,加之诸多环境及饮食因... 湿热蕴脾证是以湿热阻滞中焦,导致脾胃纳运失健,气机不利,湿热之邪郁蒸于内而表现出来的一类湿热证候。其萌芽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奠基于金元时期,形成于明清时期。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就有“脾常不足”之说,加之诸多环境及饮食因素,容易导致小儿脾胃受纳、腐熟、精微化生转输异常,引起呕吐、泄泻、腹痛、积滞、厌食等脾系病证。湿热蕴脾证正是目前小儿脾胃病中常见的一个证型。而临床诸症万变不离其宗,诸多病症不同,但皆由湿热蕴脾所致,所以在治疗上主要还是以辨证为主,若辨湿热蕴脾证,治疗就以芳香化湿健脾为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湿法 小儿湿热蕴脾证 体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湿法治疗外感湿温病 被引量:1
9
作者 曾维秀 《湖北中医杂志》 2006年第4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湿温病 中医药疗 芳香化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芳香化湿法为主治疗疑难杂证验案举隅
10
作者 梅光桥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9期657-658,共2页
芳香化湿法,是用芳香化湿之品为主组成方剂,通过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达到宣畅气机,祛湿泄浊的目的,从而使风寒散、湿浊化、脾胃和、发热解。常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困阻脾胃之证,笔者早年在基层卫生院工作期间每以芳香化湿法为主治疗... 芳香化湿法,是用芳香化湿之品为主组成方剂,通过解表化湿,理气和中,达到宣畅气机,祛湿泄浊的目的,从而使风寒散、湿浊化、脾胃和、发热解。常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困阻脾胃之证,笔者早年在基层卫生院工作期间每以芳香化湿法为主治疗有关疑难杂证,常获良效,兹择3例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湿法 验案 暑湿感冒 久疟时发寒热证 小儿夏季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湿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
11
作者 杨裕佳 《湖北中医杂志》 2003年第10期25-25,共1页
近年来,笔者运用芳香化湿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芳香化湿法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医药疗 诊断标准 舌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湿法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
12
作者 陈敦涵 《湖北中医杂志》 2004年第12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肠梗阻 术后早期炎症 中西医结合疗 芳香化湿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湿法为主干预湿浊型糖耐量低减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周劲刚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10-212,共3页
目的:观察芳香化湿法为主干预湿浊型糖耐量低减(IGT)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中药组)40例,予芳香化湿法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治... 目的:观察芳香化湿法为主干预湿浊型糖耐量低减(IGT)的疗效。方法: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糖尿病教育等基础治疗的同时,治疗组(中药组)40例,予芳香化湿法治疗;对照组40例,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疗程均为6个月。比较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血脂、胰岛素抵抗指数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用药6个月后,治疗组降血糖疗效总有效率87.5%,与对照组总有效率85%疗效相当。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重指数(BMI)、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差异。2组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且治疗组有较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结论:芳香化湿法为主的中药干预湿浊型糖耐量低减,能明显增强胰岛素敏感性,可逆转糖耐量低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化湿法 湿浊 糖耐量低减
原文传递
芳香化湿法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痔组织细胞因子VEGF、CD68、MMP9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郭海燕 《社区医学杂志》 2017年第5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芳香化湿法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痔组织细胞因子VEGF、CD68、MMP9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芳香化湿法对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痔组织细胞因子VEGF、CD68、MMP9及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痔疾洗液湿热敷,观察组采取芳香化湿方湿热敷,比较2组患者VEGF、CD68、MMP9的表达情况,手术前1 d及术后第14天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测定2组患者IgM、IgA、IgG水平,同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计数资料比较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VEGF、CD68、MMP9阳性率评分[(1.63±0.32)、(1.56±0.26)、(1.54±0.25)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85±0.46)、(2.52±0.44)、(2.48±0.4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第14天两组患者的IgM、IgA、IgG水平均明显降低,且对照组下降得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04%(50/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31%(43/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湿热下注型混合痔术后患者中采用芳香化湿方湿热敷治疗,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抑制痔组织细胞因子VEGF、CD68、MMP9的表达,并在一定程度上修复患者的体液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球蛋白 痔组织细胞因子 湿热下注型混合痔 芳香化湿法
原文传递
泄泻治湿五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桂香 《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2年第5期295-295,299,共2页
关键词 泄泻 治湿 中医药疗 芳香化湿法 清热利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行邪毒说水痘
16
作者 程延君 《家庭中医药》 2016年第5期22-23,共2页
现代医学认为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首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两季,十四岁以下的儿童容易感染,具有病情急、易传染的特点,目前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中医治疗在水痘的预防、治疗和调护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优... 现代医学认为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首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好发于冬春两季,十四岁以下的儿童容易感染,具有病情急、易传染的特点,目前主要使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中医治疗在水痘的预防、治疗和调护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和优势。据中医古籍记载,水痘一词最早见于宋代钱乙所著《小儿药证直诀·疮疹候》:"疮即今之所谓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疮疹候 急性传染 小儿药证直诀 邪毒 古籍记载 抗病毒药物 芳香化湿法 现代医学 形气未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天士治疗泄泻学术思想探析
17
作者 李永亮 陈仁寿 《中医文献杂志》 2011年第5期56-56,共1页
笔者对《临证指南医案·泄泻》所载75则医案,共94首方剂进行研究,并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叶氏治疗泄泻学术思想。1、泄泻多由湿邪为患,治以祛湿为主。祛湿法主要有三种:淡渗利湿法,用茯苓、泽泻、猪苓等;苦温燥湿... 笔者对《临证指南医案·泄泻》所载75则医案,共94首方剂进行研究,并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深入探讨叶氏治疗泄泻学术思想。1、泄泻多由湿邪为患,治以祛湿为主。祛湿法主要有三种:淡渗利湿法,用茯苓、泽泻、猪苓等;苦温燥湿法,用白术、黄连等;芳香化湿法,用藿香、砂仁等。同时,叶氏注意辨别寒湿、湿热及暑湿的不同,寒湿为患可用胃苓汤,亦可用四苓散或五苓散为基础方加减治疗;湿热为患治宜清理分消,治以芩芍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减治疗 学术思想 泄泻 叶天士 临证指南医案 淡渗利湿 芳香化湿法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