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3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维药青香茅中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颖 王莹 +3 位作者 刘婧怡 郝宇薇 耿直 兰卫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713-1715,共3页
目的:测定维药青香茅中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SinoChrom C18色谱柱(5μm,250 mm×4.6 m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4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4 nm。结果: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 目的:测定维药青香茅中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SinoChrom C18色谱柱(5μm,250 mm×4.6 m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4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4 nm。结果: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5.25~52.5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29%(RSD为1.23%),平均含量为57.912 1μg·g^(-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测定维药青香茅中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药青香茅 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构树叶中牡荆素、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丽 马远 陈随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647-21649,共3页
[目的]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以无水甲醇-浓度1%乙酸(30∶70,V/V)为流动相3,59 nm为检测波长,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的含量;以无水甲醇-浓度0.05%磷酸(40∶60,V/V)为流动相,324 n... [目的]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以无水甲醇-浓度1%乙酸(30∶70,V/V)为流动相3,59 nm为检测波长,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的含量;以无水甲醇-浓度0.05%磷酸(40∶60,V/V)为流动相,324 nm为检测波长,测定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结果]牡荆素在0.056~0.48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42%;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在1.808~4.0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58%。[结论]该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构树叶质量标准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叶 牡荆 芹菜-7-o-β-d-葡萄糖醛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生物活性比较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月华 杨红英 +2 位作者 付崇罗 李爱峰 玄红专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93-1198,共6页
研究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不同肿瘤细胞(MCF-7、MDA-MB-231和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 研究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不同肿瘤细胞(MCF-7、MDA-MB-231和A549)和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的细胞毒性及作用机制。正常培养的肺腺癌细胞(A549)、乳腺癌细胞(MCF-7、MDAMB-231)及血管内皮细胞(HUVECs)经不同浓度的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20、40、80、160μM)分别处理24和48 h,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SRB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吖啶橙染色观察细胞核凝集和片段化;Hoechst 33258检测细胞凋亡;荧光探针DCHF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Western blot检测膜联蛋白A7(ANXA7)、P62、procaspase3和LC3的表达。结果表明,香叶木素以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肿瘤细胞MDA-MB-231、MCF-7、A549的增殖和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通过上调LC3-Ⅱ的水平,促进肿瘤细胞自噬。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有保护作用,显著降低去血清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凋亡和细胞核片段凝集,显著降低细胞内ROS水平,下调caspase3和LC3-Ⅱ的水平。香叶木素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香叶木素是一种潜在的抗肿瘤化合物,而香叶木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可能成为一种保护HUVECs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叶木 香叶木-7-o-β-d-吡喃葡萄糖 细胞凋亡 自噬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抱茎苦荬菜药材中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分离与含量测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彭缨 张梅 宋少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18-520,共3页
目的建立分离、测定抱茎苦荬菜药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方法。方法采用醇提取、氯仿萃取与硅胶柱分离等手段来分离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采用RP-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Diamonsin C18(250mm×4.6mm,... 目的建立分离、测定抱茎苦荬菜药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方法。方法采用醇提取、氯仿萃取与硅胶柱分离等手段来分离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采用RP-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为:Diamonsin 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质量分数为0.2%的磷酸溶液-甲醇(体积比为67:3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60nm,流速为0.8mL·min^-1。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质量浓度在4.80-24.0mg·L^-1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5),平均回收率为99.4%,相对标准差(RSD)为0.97%。结论本法适合测定抱茎苦荬菜药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茎苦荬菜 木犀草-7-o-β-d-吡喃葡萄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P-HPLC法测定不同时期垂柳中木犀草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可越 高文远 +2 位作者 张铁军 郑毅男 陈海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724-1726,共3页
关键词 RP-HPLC法 含量测定 垂柳 木犀草-7-o-β-d-吡喃葡萄糖 中药材 中药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柱色谱/RP-HPLC/LC-ESI-MS分离纯化鉴定拳卷地钱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华 肖建波 +1 位作者 邹登峰 周春山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建立分离纯化鉴定拳卷地钱中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的硅胶柱色谱 /RP -HPLC/LC -ESI -MS方法。方法 :拳卷地钱叶经过 80 %乙醇提取后 ,减压蒸馏 ,得粗提物。拳卷地钱叶粗提物用甲醇溶解后上硅胶柱 ,用甲醇 -氯仿配比为... 目的 :建立分离纯化鉴定拳卷地钱中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的硅胶柱色谱 /RP -HPLC/LC -ESI -MS方法。方法 :拳卷地钱叶经过 80 %乙醇提取后 ,减压蒸馏 ,得粗提物。拳卷地钱叶粗提物用甲醇溶解后上硅胶柱 ,用甲醇 -氯仿配比为 2 5∶1,2 5∶2 ,2 5∶3…… 2∶2 5 ,1∶2 5混合溶液洗脱 ,各洗脱液进行RP -HPLC分析 ,较纯的洗脱液进行LC -ESI-MS分析 ,为制备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单体提供指导。结果 :氯仿与甲醇配比为 2 5∶15、2 5∶16、2 5∶ 17、2 5∶18的洗脱液经过RP -HPLC分析为单一组分 ,tR 为12 1min ,与对照品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共注射进行RP -HPLC实验 ,发现峰高增加 ,tR 为12 1min ,UV[λmax为 3 3 6/ 2 96(sh) / 2 67nm]和IR光谱与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基本一致。LC -ESI -MS测定结果表明 ,与对照品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的分子量相同为 44 6。结论 :由此可以鉴定该洗脱组分为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卷地钱 柱层析 RP—HPLC Lc—ESI—MS 芹菜-7-0-β-d-葡萄糖醛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缺血缺氧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7
7
作者 周玲 解砚英 +2 位作者 李杰 王晓静 牟艳玲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8年第4期259-261,共3页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缺血缺氧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血缺氧损伤模型,观察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损伤后心肌细胞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缺血缺氧培养乳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原代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造成缺血缺氧损伤模型,观察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损伤后心肌细胞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推断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量;观察培养液中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判断细胞损伤情况;并进行hochest33258染色,判断细胞凋亡程度。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00,50μg/mL)组可显著升高缺血缺氧损伤时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SOD活性,降低MDA含量、降低LDH的漏出量,细胞凋亡率降低。结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缺血缺氧培养的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清除氧自由基,稳定细胞膜,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心肌细胞 缺血缺氧损伤 氧自由基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步测定野菊花中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含量 被引量:11
8
作者 林丽美 王永炎 +4 位作者 许招懂 刘菊妍 张启伟 冯伟红 王智民 《中南药学》 CAS 2009年第8期574-577,共4页
目的建立野菊花中3个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XD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选用甲醇-0.6%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 目的建立野菊花中3个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XD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选用甲醇-0.6%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334nm,柱温为30℃,样品温度为20℃。结果绿原酸、木犀苹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分别在0.078~1.56μg(r=0.9992)、0.013-0.26μg(r=0.9992)和0.101~2.02μg(r-0.9996)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8.8%和98.1%,RSD均〈2.0%;不同购买地野菊花中3种成分的含量均〉0.1%。结论本方法方便、准确,可以用于野菊花药材质量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野菊花 绿原酸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蒙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季节的葎草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7
9
作者 陈再兴 陈佳琪 +3 位作者 朱旭 王琳 时牛 孟繁浩 《天津中医药》 CAS 2010年第1期74-76,共3页
[目的]同时测定葎草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葎草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lC18,以甲醇-0.2%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 [目的]同时测定葎草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葎草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lC18,以甲醇-0.2%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在0.072~0.36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精密度相对平均标准差(RSD)=2.0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RSD为2.8%;大波斯菊苷在0.05~0.40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精密度RSD=1.73%,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为2.7%。葎草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在7、8月份含量最高,大波斯菊苷在6月份含量最高。[结论]该方法简单、灵敏、稳定、可靠,可用于葎草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的含量测定。葎草适宜的采收季节应在6~8月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大波斯菊 含量测定 季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13
10
作者 翟延君 佟苗苗 +1 位作者 程飞 祝青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从红蓼成熟果实中分离出来的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体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胃癌MGC细胞、人肝... 目的探讨从红蓼成熟果实中分离出来的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体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方法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对人胃癌MGC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和人盲肠癌Hce-869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花旗松素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1~500μg/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MGC细胞、HepG-2细胞和Hce-8693细胞均有一定的生长抑制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大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呈较好的剂量-时间-效应关系;同等条件下,花旗松素比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的抑制作用强。结论花旗松素与3,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苷均有体外抗肿瘤活性,能抑制MGC细胞、HepG-2细胞和Hce-8693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旗松 3 3'-二甲氧基鞣花酸-4-o-β-d-吡喃葡萄糖 人胃癌MGC细胞 人肝癌HEPG-2细胞 人盲肠癌Hce-8693细胞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刺头及蓝红胶囊中芹菜素-7-O-葡萄糖苷的测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岩 花晓薇 +3 位作者 程雪梅 杨华 胡高云 王长虹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882-1885,共4页
目的建立蓝刺头及其制剂蓝红胶囊(蓝刺头、三七、杜仲、红花和珍珠)中蓝刺头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蓝刺头和蓝红胶囊中芹菜素-7-O-葡萄糖苷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柱为C18柱,以乙腈-醋酸铵缓冲盐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柱... 目的建立蓝刺头及其制剂蓝红胶囊(蓝刺头、三七、杜仲、红花和珍珠)中蓝刺头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对蓝刺头和蓝红胶囊中芹菜素-7-O-葡萄糖苷进行定量测定。色谱柱为C18柱,以乙腈-醋酸铵缓冲盐水溶液(21∶79)为流动相;柱温25℃;体积流量1 mL/min;检测波长为340 nm。结果芹菜素-7-O-葡萄糖苷在0.228~22.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蓝刺头药材的平均回收率为100.8%,RSD为1.4%;蓝红胶囊的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0%。芹菜素-7-O-葡萄糖苷从蓝刺头药材至蓝红胶囊的转移率均值为72.4%。结论蓝刺头及蓝红胶囊均以80%甲醇为提取溶剂,回流4 h时得到的提取物分析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刺头 蓝红胶囊 HPLC 芹菜-7-o-葡萄糖 转移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葎草不同部位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陈再兴 孟舒 +2 位作者 朱旭 王琳 孟繁浩 《中国药事》 CAS 2011年第6期547-549,共3页
目的测定葎草的根、茎、叶、叶柄不同部位所含的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葎草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 C18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45∶55... 目的测定葎草的根、茎、叶、叶柄不同部位所含的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葎草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的含量,色谱柱为DikmaDiamonsil C18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45∶5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1,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350nm。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在0.05~0.40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大波斯菊苷在0.072~0.36μg的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成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根与叶中主要含有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且叶中的含量最高。茎与叶柄中含有较多的其他成分。结论该方法可用于葎草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大波斯菊苷的含量测定。葎草的叶与其他部位应分别药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大波斯菊 含量测定 不同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H_2O_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牟艳玲 胡志力 +3 位作者 周玲 张强 王晓静 解砚英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9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预作用12 h后,采用H2O2诱导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目的:观察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乳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预作用12 h后,采用H2O2诱导培养乳鼠心肌细胞氧化损伤模型,测定细胞存活率、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及细胞内钙(Ca2+)超载的变化。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能明显提高H2O2损伤细胞存活率,提高细胞内SOD活性,降低胞内MDA和ROS生成量,同时使细胞内钙含量降低。结论: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对H2O2氧化损伤心肌细胞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脂质过氧化、抑制细胞内钙超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心肌细胞 H2O2 细胞内钙 细胞内活性氧 乳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测定苗药半截烂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志平 杜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第3期52-53,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截烂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phenomenex-C18(4.6×150mm,10μm),流动相:0.05%磷酸水:乙腈(80:20,V/V),流速:1.0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λ=350nm。结果:芹菜...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截烂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phenomenex-C18(4.6×150mm,10μm),流动相:0.05%磷酸水:乙腈(80:20,V/V),流速:1.0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λ=350nm。结果: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回归方程为Y=3058927.58X+61.97,r=0.99951,表明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在0.2-0.1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做为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苗药 半截烂 芹菜-7-o-β-d-葡萄糖醛酸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高效液相和分光光度分析方法测定 被引量:2
15
作者 邵鹏 张卫 +2 位作者 赵东保 李明静 刘绣华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5-257,共3页
采用高效液相(HPLC)和紫外分光光度(UV)两种分析方法测定了以东紫苏为原料制得的产品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无显著性差异,均可用于产品质量控制.
关键词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高效液相(HPLC) 紫外分光光度(U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纯化工艺及抗心肌缺血性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梅 袁勇 +2 位作者 田莉 曹文疆 王新春 《农垦医学》 2020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维药香青兰中活性成分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分离纯化工艺。方法:利用聚酰胺柱色谱法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香青兰75%乙醇浸提物进行分离,得到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单体。采取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造心肌缺血... 目的:研究维药香青兰中活性成分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分离纯化工艺。方法:利用聚酰胺柱色谱法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香青兰75%乙醇浸提物进行分离,得到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单体。采取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造心肌缺血模型,评价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结果: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主要集中在聚酰胺柱层析60%乙醇洗脱部位中,经进一步高效液相色谱制备(55%甲醇-0.5%甲酸水),得到纯度为91.4%的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结论: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提取物在2~8mg/kg/d给药范围内,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 刺槐-7-o-β-d-葡萄糖醛酸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液相色谱法快速制备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单体及鉴别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家骄 王凤玉 +4 位作者 田旭辉 邓昌瑞 黄小萍 王东 刘东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5-698,共4页
本文采用二元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系统,以装有反相C18(Chromatorex,MB 100-40/75)分离填料的两端具有锥形不锈钢接口的耐压玻璃柱(φ49 mm×H310 mm)作为制备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含0.05%冰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0~... 本文采用二元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系统,以装有反相C18(Chromatorex,MB 100-40/75)分离填料的两端具有锥形不锈钢接口的耐压玻璃柱(φ49 mm×H310 mm)作为制备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含0.05%冰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0~20 min,10%(A);20~230 min,30%(A);230~270 min,60%(A);270~300 min,100%(A),流速:5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0 mL,从抱茎苦荬菜(苦碟子)总黄酮中快速、高效地分离得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7GU)单体。所得单体经UV、IR、TOF-MS、1H NMR、13C NMR方法进行了结构确证。经硅胶和聚酰胺薄层色谱检查,在365 nm紫外灯下均呈单一的黄绿色荧光斑点;HPLC-UV分析表明,在210、254、290、348 nm四个波长下,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计算产品纯度均在98%以上。所得产品可直接作为对照品用于苦碟子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茎苦荬菜 苦碟子 木犀草-7-o-β-d-葡萄糖醛酸 分离 制备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圣草素-7-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瑞娟 张爱平 +1 位作者 杨锦艳 杨官娥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1-304,共4页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应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高圣草素-7-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HA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HAG对BSA和HSA的内源荧光均有显著的猝灭作用... 在模拟人体生理条件下,应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同步荧光光谱法研究高圣草素-7-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苷(HAG)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及人血清白蛋白(HSA)的结合作用。结果表明:HAG对BSA和HSA的内源荧光均有显著的猝灭作用,且猝灭机理主要为静态猝灭。HAG与BSA和HSA的结合常数K分别为3.03×104L.mol-1和6.22×104L.mol-1,结合位点数n分别为0.858和0.911,结合距离r分别为2.88 nm和3.09 nm,其作用力以氢键和范德华力为主。利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HAG对BSA和HSA构象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圣草-7-o-β-d-芹糖基(1→2)-β-d-葡萄糖 血清白蛋白 紫外光谱法 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同时测定洋甘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
19
作者 游龙泰 董晓旭 +3 位作者 冷新 王美玲 尹兴斌 倪健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7年第4期23-25,共3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洋甘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34∶66);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洋甘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方法色谱柱:Agilent Zorbax SB-C_(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34∶66);流速:1.0 ml/min;柱温25℃;进样量10μl;检测波长:350 nm。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0-β-D葡萄糖苷的线性范围分别为5.11~409.00、12.56~1 005.00μg/ml,相关系数r>0.999 3,具有良好的线性。精密度、稳定性符合要求,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0-β-D葡萄糖苷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6.44%~103.55%、95.12%~101.52%,RSD均为0.03%。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洋甘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芹菜-7-o-β-D葡萄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紫花地丁提取物中绿原酸、秦皮乙素、芦丁、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李兰忠 刘琳琳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紫花地丁提取物中绿原酸、秦皮乙素、芦丁、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HPLC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Hyper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0.1%磷酸水(A)-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紫花地丁提取物中绿原酸、秦皮乙素、芦丁、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HPLC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Hyper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0.1%磷酸水(A)-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5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结果:绿原酸、秦皮乙素、芦丁、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分别在4.317 5~172.700 0 mg·L^(-1)、2.7350~109.400 0 mg·L^(-1)、6.980 0~279.200 0 mg·L^(-1)、3.720 0~148.800 0 mg·L^(-1)、4.135 0~165.400 0 mg·L^(-1)和3.395 0~135.800 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6%,98.84%,98.77%,99.40%,98.53%和98.71%,测得紫花地丁提取物中绿原酸、秦皮乙素、芦丁、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分别为1.629 0,1.191 0,4.585 0,2.281 0,3.179 0,1.971 0 mg·g^(-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紫花地丁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提取物 高效液相色谱 绿原酸 秦皮乙 芦丁 金合欢-7-o-β-d-葡萄糖 槲皮 木犀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