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测定苗药半截烂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志平 杜江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2015年第3期52-53,共2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截烂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phenomenex-C18(4.6×150mm,10μm),流动相:0.05%磷酸水:乙腈(80:20,V/V),流速:1.0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λ=350nm。结果:芹菜...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半截烂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色谱柱:phenomenex-C18(4.6×150mm,10μm),流动相:0.05%磷酸水:乙腈(80:20,V/V),流速:1.0m L/min,柱温:35℃,检测波长λ=350nm。结果: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回归方程为Y=3058927.58X+61.97,r=0.99951,表明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在0.2-0.1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结论: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做为的测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LC 苗药 半截烂 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胶柱色谱/RP-HPLC/LC-ESI-MS分离纯化鉴定拳卷地钱中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华 肖建波 +1 位作者 邹登峰 周春山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期20-22,共3页
目的 :建立分离纯化鉴定拳卷地钱中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的硅胶柱色谱 /RP -HPLC/LC -ESI -MS方法。方法 :拳卷地钱叶经过 80 %乙醇提取后 ,减压蒸馏 ,得粗提物。拳卷地钱叶粗提物用甲醇溶解后上硅胶柱 ,用甲醇 -氯仿配比为... 目的 :建立分离纯化鉴定拳卷地钱中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的硅胶柱色谱 /RP -HPLC/LC -ESI -MS方法。方法 :拳卷地钱叶经过 80 %乙醇提取后 ,减压蒸馏 ,得粗提物。拳卷地钱叶粗提物用甲醇溶解后上硅胶柱 ,用甲醇 -氯仿配比为 2 5∶1,2 5∶2 ,2 5∶3…… 2∶2 5 ,1∶2 5混合溶液洗脱 ,各洗脱液进行RP -HPLC分析 ,较纯的洗脱液进行LC -ESI-MS分析 ,为制备分离黄酮类化合物单体提供指导。结果 :氯仿与甲醇配比为 2 5∶15、2 5∶16、2 5∶ 17、2 5∶18的洗脱液经过RP -HPLC分析为单一组分 ,tR 为12 1min ,与对照品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共注射进行RP -HPLC实验 ,发现峰高增加 ,tR 为12 1min ,UV[λmax为 3 3 6/ 2 96(sh) / 2 67nm]和IR光谱与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基本一致。LC -ESI -MS测定结果表明 ,与对照品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的分子量相同为 44 6。结论 :由此可以鉴定该洗脱组分为芹菜素 -7-O -β -D -葡萄糖醛酸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拳卷地钱 柱层析 RP—HPLC Lc—ESI—MS 芹菜-7-0-β-d-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树叶中牡荆素、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测定 被引量:4
3
作者 王丽 马远 陈随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5期21647-21649,共3页
[目的]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以无水甲醇-浓度1%乙酸(30∶70,V/V)为流动相3,59 nm为检测波长,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的含量;以无水甲醇-浓度0.05%磷酸(40∶60,V/V)为流动相,324 n... [目的]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色谱法,以无水甲醇-浓度1%乙酸(30∶70,V/V)为流动相3,59 nm为检测波长,测定构树叶中牡荆素的含量;以无水甲醇-浓度0.05%磷酸(40∶60,V/V)为流动相,324 nm为检测波长,测定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结果]牡荆素在0.056~0.48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相关系数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2%,RSD为1.42%;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醛酸苷在1.808~4.068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58%。[结论]该方法简便、分离效果好,可用于构树叶质量标准的制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叶 牡荆 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压液相色谱法快速制备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单体及鉴别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家骄 王凤玉 +4 位作者 田旭辉 邓昌瑞 黄小萍 王东 刘东春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95-698,共4页
本文采用二元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系统,以装有反相C18(Chromatorex,MB 100-40/75)分离填料的两端具有锥形不锈钢接口的耐压玻璃柱(φ49 mm×H310 mm)作为制备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含0.05%冰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0~... 本文采用二元中压制备液相色谱系统,以装有反相C18(Chromatorex,MB 100-40/75)分离填料的两端具有锥形不锈钢接口的耐压玻璃柱(φ49 mm×H310 mm)作为制备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A)/含0.05%冰醋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0~20 min,10%(A);20~230 min,30%(A);230~270 min,60%(A);270~300 min,100%(A),流速:5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进样量:200 mL,从抱茎苦荬菜(苦碟子)总黄酮中快速、高效地分离得到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7GU)单体。所得单体经UV、IR、TOF-MS、1H NMR、13C NMR方法进行了结构确证。经硅胶和聚酰胺薄层色谱检查,在365 nm紫外灯下均呈单一的黄绿色荧光斑点;HPLC-UV分析表明,在210、254、290、348 nm四个波长下,采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方法计算产品纯度均在98%以上。所得产品可直接作为对照品用于苦碟子药材及制剂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茎苦荬菜 苦碟子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分离 制备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步测定野菊花中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含量 被引量:11
5
作者 林丽美 王永炎 +4 位作者 许招懂 刘菊妍 张启伟 冯伟红 王智民 《中南药学》 CAS 2009年第8期574-577,共4页
目的建立野菊花中3个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XD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选用甲醇-0.6%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 目的建立野菊花中3个主要活性成分绿原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方法,色谱柱为AgilentXDB-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选用甲醇-0.6%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0.8mL·min^-1,检测波长为334nm,柱温为30℃,样品温度为20℃。结果绿原酸、木犀苹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分别在0.078~1.56μg(r=0.9992)、0.013-0.26μg(r=0.9992)和0.101~2.02μg(r-0.9996)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3%、98.8%和98.1%,RSD均〈2.0%;不同购买地野菊花中3种成分的含量均〉0.1%。结论本方法方便、准确,可以用于野菊花药材质量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野菊花 绿原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蒙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纯化工艺及抗心肌缺血性损伤作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徐梅 袁勇 +2 位作者 田莉 曹文疆 王新春 《农垦医学》 2020年第5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维药香青兰中活性成分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分离纯化工艺。方法:利用聚酰胺柱色谱法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香青兰75%乙醇浸提物进行分离,得到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单体。采取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造心肌缺血... 目的:研究维药香青兰中活性成分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分离纯化工艺。方法:利用聚酰胺柱色谱法和制备高效液相色谱对香青兰75%乙醇浸提物进行分离,得到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单体。采取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造心肌缺血模型,评价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作用。结果: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主要集中在聚酰胺柱层析60%乙醇洗脱部位中,经进一步高效液相色谱制备(55%甲醇-0.5%甲酸水),得到纯度为91.4%的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结论:刺槐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提取物在2~8mg/kg/d给药范围内,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 刺槐-7-o-β-d-葡萄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测定抱茎苦荬菜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 被引量:3
7
作者 郝羚竹 翟宏宇 闫茹月 《智慧健康》 2020年第2期12-13,27,共3页
目的建立抱茎苦荬菜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pollo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8:82);流速0.8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为348 nm。结果木犀草... 目的建立抱茎苦荬菜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pollo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8:82);流速0.8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为348 nm。结果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在0.04318~0.6477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2%(n=6),RSD为0.51%。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抱茎苦荬菜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抱茎苦荬菜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HPLC 含量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层色谱法同时鉴别构树叶中的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熙宁 左荟翠 宫兴义 《中兽医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68-70,共3页
改进构树叶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构树叶的薄层鉴别进行改进,通过改善供试品提取方法和薄层展开方法,对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同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改进后的方法可以准确鉴别构树叶中牡荆素和... 改进构树叶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在参阅文献的基础上对构树叶的薄层鉴别进行改进,通过改善供试品提取方法和薄层展开方法,对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同时进行定性鉴别。结果改进后的方法可以准确鉴别构树叶中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有效降低了其他成分的干扰,斑点清晰,分离度好。提示改进后的方法可同时鉴别牡荆素和芹菜素-7-O-葡萄糖醛酸苷,专属性强,可作为构树叶的薄层鉴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叶 提取 芹菜-7-o-葡萄糖 牡荆 薄层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水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王凤玉 刘东辉 +3 位作者 王东 张文颖 代英辉 刘东春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756-759,共4页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uteotin-7-O-β-D glucuronide,LGU)的水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LGU在初始质量浓度0.1~0.3 g·L-1、p H值2~10和温度60~90℃各条件下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质量浓度变化,计算... 目的研究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uteotin-7-O-β-D glucuronide,LGU)的水解动力学特征。方法采用HPLC-UV法测定LGU在初始质量浓度0.1~0.3 g·L-1、p H值2~10和温度60~90℃各条件下随时间变化而发生的质量浓度变化,计算各水解动力学参数。结果 LGU水解反应符合伪一级动力学方程。其水解速率与起始浓度无关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LGU在碱性或强酸性条件下不稳定,在p H值为4左右最稳定。LGU在p H值为6磷酸缓冲溶液的水解反应活化能估算为76.25 k J·mol^-1,在25℃下LGU水解掉10%的时间t0.9为73.8 d。结论 LGU水解属于伪一级降解反应,p H值和温度对LGU稳定性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抱茎苦荬菜 水解动力学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HPLC-MS/MS法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含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翠 罗孟雄 +4 位作者 聂其霞 臧琛 王国华 罗赣 张保献 《山东科学》 CAS 2018年第2期14-20,共7页
建立了UH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以芹菜苷为内标,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乙腈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 建立了UHPLC-MS/MS同时测定大鼠血浆中的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含量的方法。以芹菜苷为内标,采用ACQUITY UPLC HSS T3色谱柱(2.1 mm×100 mm,1.8μm),乙腈和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流速为0.2 mL·min-1。结果表明,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线性范围为1~1 000 ng·mL^(-1)(R2>0.99),最低定量浓度为1 ng·mL^(-1),提取回收率、基质效应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建立的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汉黄芩素、隐绿原酸和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苷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HPLC-MS/MS 大鼠血浆 汉黄芩 隐绿原 白杨-7-o-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法同时测定紫花地丁提取物中绿原酸、秦皮乙素、芦丁、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含量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兰忠 刘琳琳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1期68-71,共4页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紫花地丁提取物中绿原酸、秦皮乙素、芦丁、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HPLC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Hyper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0.1%磷酸水(A)-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紫花地丁提取物中绿原酸、秦皮乙素、芦丁、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HPLC法。方法:采用HPLC法,以Hypersil ODS C18柱(250 mm×4.6 mm,5μm)为色谱柱,以0.1%磷酸水(A)-甲醇(B)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45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5℃。结果:绿原酸、秦皮乙素、芦丁、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分别在4.317 5~172.700 0 mg·L^(-1)、2.7350~109.400 0 mg·L^(-1)、6.980 0~279.200 0 mg·L^(-1)、3.720 0~148.800 0 mg·L^(-1)、4.135 0~165.400 0 mg·L^(-1)和3.395 0~135.800 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06%,98.84%,98.77%,99.40%,98.53%和98.71%,测得紫花地丁提取物中绿原酸、秦皮乙素、芦丁、金合欢素-7-O-β-D-葡萄糖苷、槲皮素和木犀草素的含量分别为1.629 0,1.191 0,4.585 0,2.281 0,3.179 0,1.971 0 mg·g^(-1)。结论:该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紫花地丁提取物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提取物 高效液相色谱 绿原 秦皮乙 芦丁 金合欢-7-o-β-d-葡萄糖 槲皮 木犀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DAD法测定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思萌 刘睿 +2 位作者 任晓亮 戚爱棣 李遇伯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4期377-380,共4页
目的利用HPLC-DAD法建立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GCOP)、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GCRP)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AGCRP)的测定方法。方法 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甲酸... 目的利用HPLC-DAD法建立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LGCOP)、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GCRP)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AGCRP)的测定方法。方法 Diamonsil C18色谱柱(20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0.05%甲酸–水)–(0.05%甲酸–乙腈);二元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40 nm;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在选定色谱条件下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5%、100.1%、100.8%,RSD值分别为0.4%、0.3%、0.7%。结论该分析方法能简便、快速地测定苦碟子中黄酮类成分,可为评价不同产地、药用部位及采收期的药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 黄酮类成分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芹菜7-o-β-d-葡萄糖 HPLC—DAD
原文传递
HPLC-DAD法测定野菊花栓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 被引量:9
13
作者 郭晓民 瞿晶田 柴士伟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7年第3期382-385,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同时测定野菊花栓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方法采用HPLC-DAD法,Thermo 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25...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联合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DAD)法同时测定野菊花栓中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方法采用HPLC-DAD法,Thermo Hypersil GOLD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05%磷酸–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27 nm;体积流量:0.8 m L/min;柱温:35℃;进样量:10μL。结果绿原酸、3,5-二咖啡酰奎宁酸、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和蒙花苷分别在0.105~2.100μg(r=0.999 9)、0.165~3.300μg(r=0.999 8)、0.081~1.620μg(r=0.999 7)、0.060~1.200μg(r=0.999 6)、0.317~6.340μg(r=0.999 5)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19%、99.54%、99.34%、98.83%和99.26%,RSD值分别为0.87%、1.04%、1.06%、1.29%、0.91%。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野菊花栓中有机酸和黄酮类多成分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菊花栓 绿原、3 5-二咖啡酰奎宁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芹菜-7-o-β-d-葡萄糖和蒙花 HPLC-DAD
原文传递
基于Keap1/Nrf2/HO-1通路汉黄芩素7-O-β-D-乙基葡萄糖醛酸苷体外抗氧化应激作用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黎浩 胡蕴然 +2 位作者 杨慧 柳航 葛卫红 《药物评价研究》 CAS 2023年第4期772-780,共9页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7-O-β-D-乙基葡萄糖醛酸苷(WOD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机制。方法MTS法检测WODE(2.5、5.0、10.0、20.0、40.0、80.0、160.0μmol·L^(−1))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体外... 目的探讨汉黄芩素7-O-β-D-乙基葡萄糖醛酸苷(WOD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抗氧化应激作用及机制。方法MTS法检测WODE(2.5、5.0、10.0、20.0、40.0、80.0、160.0μmol·L^(−1))对RAW264.7细胞活力的影响;体外培养RAW264.7细胞,WODE(10、20、40μmol·L^(−1))或地塞米松(1μmol·L^(−1),阳性药)预处理1 h,再给予LPS刺激24 h(造模过程不再加药),对照组不加LPS和受试物,模型组只给予LPS刺激;荧光探针检测胞内活性氧(ROS)水平;Griess反应测定细胞上清液中NO生成量;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分泌;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检测细胞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环氧化酶-2(COX-2)、白细胞介素-1β(IL-1β)、醌氧化还原酶1(NQO-1)、超氧化物歧化酶-1(SOD-1)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内Kelch ECH相关蛋白1(Keap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WODE浓度小于40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没有明显变化;浓度大于80μmol·L^(−1)时,细胞存活率下降,但未见统计学差异。与模型组比较,WODE 10、20、40μmol·L^(−1)组ROS水平显著降低(P<0.01);20、40μmol·L^(−1)组NO释放显著降低(P<0.05、0.01);40μmol·L^(−1)组iNOS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10、20、40μmol·L^(−1)组COX-2和20、40μmol·L^(−1)组IL-1β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0.01);10、20、40μmol·L^(−1)组TNF-α和IL-6的释放受到显著抑制(P<0.01);10、20、40μmol·L^(−1)组NQO-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40μmol·L^(−1)组SOD-1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10、20、40μmol·L^(−1)组Kea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10、20、40μmol·L^(−1)组HO-1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0.01);20、40μmol·L^(−1)组Nrf2蛋白和40μmol·L^(−1)组Nrf2 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P<0.01)。结论WODE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的氧化应激具有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Keap1/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7-o-β-d-乙基葡萄糖 抗氧化应激 RAW264.7细胞 Keap1/Nrf2/HO-1信号通路 活性氧
原文传递
HPLC法测定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的含量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凯鑫 苏丹 +1 位作者 赵雪梅 徐飞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7G)含量,为苦碟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una-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4%磷酸水溶液(18∶82)为流动相,流速为0.9mL·min-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苦碟子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醛酸苷(L7G)含量,为苦碟子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Luna-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乙腈-0.4%磷酸水溶液(18∶82)为流动相,流速为0.9mL·min-1,检测波长348nm,柱温40℃。结果: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L7G的回归方程为Y=3.8956+1258.5X(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87%,RSD=0.21%;按本文方法对18批样品进行测定,其含量范围为0.12%~0.4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来制定L7G的可控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碟子 木犀草-7-o-β-d-葡萄糖(L7G) 高效液相色谱法
原文传递
维药青香茅中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测定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颖 王莹 +3 位作者 刘婧怡 郝宇薇 耿直 兰卫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713-1715,共3页
目的:测定维药青香茅中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SinoChrom C18色谱柱(5μm,250 mm×4.6 m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4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4 nm。结果: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 目的:测定维药青香茅中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使用SinoChrom C18色谱柱(5μm,250 mm×4.6 mm),以甲醇-0.2%磷酸水溶液(41∶59)为流动相,检测波长324 nm。结果: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在5.25~52.50μg·mL^(-1)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29%(RSD为1.23%),平均含量为57.912 1μg·g^(-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测定维药青香茅中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药青香茅 芹菜-7-o-β-d-吡喃葡萄糖 含量测定
原文传递
女贞子中8个化合物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姜斐 姚楠 +2 位作者 钱士辉 曹鹏 裴慧 《海峡药学》 2010年第1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女贞子中乙酰齐墩果酸、齐墩果酸、19α-羟基-3-乙酰乌索酸、槲皮素、GI3、女贞苷、对羟基苯乙醇-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6″-O乙酰-7-O-β-D-葡萄糖苷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培养H... 目的探讨女贞子中乙酰齐墩果酸、齐墩果酸、19α-羟基-3-乙酰乌索酸、槲皮素、GI3、女贞苷、对羟基苯乙醇-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6″-O乙酰-7-O-β-D-葡萄糖苷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方法采用高浓度胰岛素诱导培养HepG2细胞,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培养液中加入各化合物共同孵育,采用葡萄糖试剂盒检测培养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探讨其对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结果齐墩果酸、19α-羟基-3-乙酰乌索酸、GI3、对羟基苯乙醇-O-β-D-葡萄糖苷、芹菜素-6″-O-乙酰-7-O-β-D-葡萄糖苷在不含胰岛素条件下可使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增加11.62%、17.21%、10.54%、12.08%、11.85%,加入生理浓度胰岛素后,上述化合物可使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增加12.95%、13.83%、10.84%、14.26%、17.41%。槲皮素、女贞苷在不含胰岛素条件下不增加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加入生理浓度胰岛素后,可使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增加15.70%、17.04%,其中槲皮素促进细胞增殖。结论齐墩果酸、芹菜素-6″-O-乙酰-7-O--βD-葡萄糖苷等增加胰岛素抵抗HepG2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呈非胰岛素依赖性,其中芹菜素-6-″O-乙酰-7-O--βD-葡萄糖苷与生理浓度胰岛素有协同增强作用;女贞苷、槲皮素增加细胞葡萄糖消耗量呈胰岛素依赖性,槲皮素能显著促进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贞子 HEPG2细胞 齐墩果 芹菜-6'-o-乙酰-7-o-β-d-葡萄糖 女贞 葡萄糖消耗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产地及采收期的葎草中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定量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何燕宁 赵引利 +2 位作者 杨冬丽 张东阁 王春民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0期3707-3711,共5页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薇草中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量,并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月份、雌株和雄株葎草中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的量,为薇草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HPLC法... 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薇草中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量,并测定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月份、雌株和雄株葎草中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的量,为薇草质量标准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HPLC法同时测定薇草中木犀草苷、芹菜素-7-D-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的量。系统适用性条件,色谱柱为Agilent 5 TC-C18(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340nm;柱温25℃;进样量10μL。结果木犀草苷、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的检测质量浓度分别在4.640-74.24、1.510-30.20、0.7963-12.74μg/mL与各自峰面积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2、0.9999、0.9995),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RSD均≤1.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2.69%、100.49%、100.39%,RSD分别为1.64%、1.93%、1.65%(n=9)。结论在河北省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月份、雌株、雄株蓰草药材中,木犀草苷、芹菜素-7-D-β-D-葡萄糖苷、木犀草素的量存在较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葎草 木犀草 芹菜-7-o-β-d-葡萄糖 木犀草 HPLC
原文传递
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尿中代谢产物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李俊 杨琴 +1 位作者 王飞 朱盼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382-2384,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尿中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制备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的尿中提取分离得到5个代谢产物,分别为毛蕊异黄酮(M_1... 目的研究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尿中代谢产物。方法采用制备液相进行分离和纯化,通过核磁和质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大鼠ig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苷后的尿中提取分离得到5个代谢产物,分别为毛蕊异黄酮(M_1)、3′,4′,7-三羟基异黄酮(M_2)、大豆素(M_3)、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醛酸苷(M_4)、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苷(M_5)。结论代谢产物M_5为新的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蕊异黄酮-7-o-β-d-葡萄糖 代谢产物 毛蕊异黄酮 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 毛蕊异黄酮-3′-o-β-d-葡萄糖甲酯
原文传递
杭白菊中主要黄酮苷的测定及影响因素考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胡碧波 吴祖帅 +1 位作者 蔡君 蒋惠娣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1772-1775,共4页
目的:测定杭白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并考察影响其含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 SB C18为分离柱,乙腈-1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8... 目的:测定杭白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含量,并考察影响其含量的因素。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以Zorbax SB C18为分离柱,乙腈-10 mmol.L-1磷酸盐缓冲液(pH 2)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8 nm。结果:不同种植基地、不同采摘时间、不同炮制工艺及不同等级的杭白菊中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和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有一定的变化;不同年度的杭白菊中2成分含量差别不大;不同产地及不同品种菊花2成分含量差异较大。结论:杭白菊2成分的含量与种植基地、炮制工艺等有一定的关系,产地、品种对其含量的影响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杭白菊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木犀草-7-o-β-d-葡萄糖 芹菜-7-o-β-d-葡萄糖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