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历史地理学视域下的苏轼书法研究
1
作者
田雨欣
《书法》
2024年第2期68-72,共5页
晋唐时期书法地理重心逐渐南移,此过程伴发了蔡邕笔法体系传承的结束。苏轼书法取法兼“北人北书”的“二王”与“北人南书”的颜真卿,是综合魏晋时期南方门阀自娱精神和唐代南北方传统交融的书法技法的结果。随着书法地理重心彻底南移...
晋唐时期书法地理重心逐渐南移,此过程伴发了蔡邕笔法体系传承的结束。苏轼书法取法兼“北人北书”的“二王”与“北人南书”的颜真卿,是综合魏晋时期南方门阀自娱精神和唐代南北方传统交融的书法技法的结果。随着书法地理重心彻底南移并远离政治重心,书法审美与批评的话语体系发生变革,苏轼书法的声名亦呈现愈渐隆盛之势。文章从历史地理学视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书法
地理
苏轼书法
“尚意”书风
原文传递
苏轼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国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6期123-125,共3页
北宋时期书坛便出现了“趋时贵书”的现象,再加上唐末常年战乱导致书法的传承发展受到影响,苏轼带领书法艺术家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即将“尚意”艺术思想融入书坛,从而使书法艺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苏轼是书法领域的领军人物,为“宋...
北宋时期书坛便出现了“趋时贵书”的现象,再加上唐末常年战乱导致书法的传承发展受到影响,苏轼带领书法艺术家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即将“尚意”艺术思想融入书坛,从而使书法艺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苏轼是书法领域的领军人物,为“宋四家”之首,其书法有着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直至今日,其艺术风格对后人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基于此,重点分析苏轼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希望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苏轼书法,使书法艺术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书法
当代
书法
创作
艺术风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书法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阐述
被引量:
2
3
作者
宋聪
《今古文创》
2021年第8期106-107,共2页
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体现,发展到现代社会,书法对人的艺术熏陶及良好品质的塑造,仍具有积极价值和意义。而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书法大家有很多,但其中苏轼书法的特点极为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
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体现,发展到现代社会,书法对人的艺术熏陶及良好品质的塑造,仍具有积极价值和意义。而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书法大家有很多,但其中苏轼书法的特点极为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传统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即便是在现代,苏轼书法作品不仅是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物,也是极具艺术价值的珍品。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苏轼书法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为今人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书法
艺术成就
后世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析南宋时期苏轼书法接受的现象及成因
4
作者
戴月瑶
《书法赏评》
2023年第4期17-22,共6页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书法自北宋“尚意”书风后,也继续影响南宋等朝代。本文把南宋分前、中、后期分别梳理苏轼书法接受的现象,加入同时期其他著名书家在南宋接受现象的对比,来描...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书法自北宋“尚意”书风后,也继续影响南宋等朝代。本文把南宋分前、中、后期分别梳理苏轼书法接受的现象,加入同时期其他著名书家在南宋接受现象的对比,来描述苏轼地位与影响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再从朝代背景、书学观念、思想流派等不同角度浅析南宋时期苏轼书法接受的历史成因。本文认为,苏轼书法接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的形象不断地在政治的影响下被重新诠释,书家书法的接受总是随着社会一切宏观与微观变迁而不断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书法
接受史
南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苏轼书法的尚意美
5
作者
邰阳
《艺术科技》
2019年第14期129-129,共1页
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同的朝代造就了不同的书体,形成了不同的书写风格,也代表着不同的审美理念,因此,中国书法的风格美精彩纷呈,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书法美学也成就...
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同的朝代造就了不同的书体,形成了不同的书写风格,也代表着不同的审美理念,因此,中国书法的风格美精彩纷呈,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书法美学也成就了每一个朝代喜爱书法的各界人士.书法使文字有了重量,带给人们精神上的鼓舞和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
艺术
苏轼
'尚意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诗词书法作品接受中的语图关系变化
6
作者
吴昊
赵诗语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欣赏诗词书法作品可以欣赏书法艺术,也可以识读诗词内容,接受过程中表现出语图关系的变化。大多数接受者对苏轼诗词书法作品的欣赏分为三个过程:首先被书法书像所吸引,进入图像欣赏中,沉醉于视觉效果;其次对所书诗词内容进行识读,了解...
欣赏诗词书法作品可以欣赏书法艺术,也可以识读诗词内容,接受过程中表现出语图关系的变化。大多数接受者对苏轼诗词书法作品的欣赏分为三个过程:首先被书法书像所吸引,进入图像欣赏中,沉醉于视觉效果;其次对所书诗词内容进行识读,了解所写诗词的内容;再次将两者放在一起去欣赏,书法与诗歌在迭代中达到更高的融合,欣赏者获得双重的审美享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诗词
书法
作品
语象
书像
接受过程
语图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苏轼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
7
作者
赵鸿羽
《书画世界》
2024年第7期71-73,共3页
本文分析了苏轼书法的特点及其书法创作思想,并探讨了苏轼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旨在为当代书法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苏轼书法
当代
书法
创作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苏轼诗词书法作品中的语图对比关系
8
作者
吴昊
赵诗语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65-70,共6页
诗词书法作品中既有图像符号所展现的书像,也有诗词的语言符号所呈现的语象,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苏轼的许多书法作品都以书写自己的诗词内容为主,将诗词与书法完美结合,其中存在着语图的融合与异质关系。在苏轼的诗词书法作品中,书像与...
诗词书法作品中既有图像符号所展现的书像,也有诗词的语言符号所呈现的语象,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苏轼的许多书法作品都以书写自己的诗词内容为主,将诗词与书法完美结合,其中存在着语图的融合与异质关系。在苏轼的诗词书法作品中,书像与语象融合,完美契合诗人的情感,创作出诗书一体的佳作。但书法是一种图像艺术,诗词是一种语言艺术,二者在艺术媒介、视听呈现和空间布局三个方面存在语图异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
诗词
书法
作品
书像
语象
语图融合
语图异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开卷如亲书兴豪——乾隆皇帝对苏轼书法的临学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亦旻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3-281,349,共20页
临写苏轼书法作品是乾隆书法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全面感知苏轼人文思想的重要途径。清宫旧藏苏轼书法墨迹绝大多数是乾隆在位时入藏内府的,乾隆不仅进行鉴藏和刻帖,还反复临写,并将临写范围扩大到前人刻帖中的苏轼书迹。这些...
临写苏轼书法作品是乾隆书法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全面感知苏轼人文思想的重要途径。清宫旧藏苏轼书法墨迹绝大多数是乾隆在位时入藏内府的,乾隆不仅进行鉴藏和刻帖,还反复临写,并将临写范围扩大到前人刻帖中的苏轼书迹。这些临书之作多保存于故宫博物院,整理研读这些书法习作,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痴迷书法艺术并深受苏轼书学思想影响的乾隆皇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书法
乾隆临帖
学书思想
原文传递
苏轼书法的空间诗学
10
作者
刘鹤翔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111,共8页
在苏轼的观念中,一处建筑物最重要的价值并不在于实用方面,而在于其在历史时空与审美空间中的意义。“心斋”是苏轼的空间诗学,显示了一个扩张的精神世界;以心灵自由超越居所空间的物质性。同样他的书法空间诗学乃是超越作为有形之物的...
在苏轼的观念中,一处建筑物最重要的价值并不在于实用方面,而在于其在历史时空与审美空间中的意义。“心斋”是苏轼的空间诗学,显示了一个扩张的精神世界;以心灵自由超越居所空间的物质性。同样他的书法空间诗学乃是超越作为有形之物的前人范式的束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书法
空间诗学
心斋
原文传递
苏轼书法探析
11
作者
王耿晨
《大观(论坛)》
2023年第2期21-23,共3页
在中国书法史上,苏轼是一位极具个性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仕途坎坷,颠沛流离,宦海沉浮,终不得志,但在书法领域颇具盛名。在其一生中,曾先后写下《黄州寒食帖》《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与其他书家书风大不相同的多篇名帖,其用笔之精妙,...
在中国书法史上,苏轼是一位极具个性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仕途坎坷,颠沛流离,宦海沉浮,终不得志,但在书法领域颇具盛名。在其一生中,曾先后写下《黄州寒食帖》《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与其他书家书风大不相同的多篇名帖,其用笔之精妙,结字之奇险,用墨之浓淡,意境之高远,在历代书法作品中堪称一绝,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艺术瑰宝。在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洒脱、旷达与天真的性格,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书法
艺术特点
艺术成就
原文传递
书法作品集的编纂范式刍议——兼论《苏轼书法全集》的出版价值
12
作者
段小佳
许汉文
《编辑学刊》
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
古代书法作品集的出版具有图像汇编与古文献整理的双重性质。书法作品集肇自唐宋以来的丛帖与金石图录,迄今形成了图像与著录相榫合的内部结构。从对部分大型书法全集的分析,可以窥见当前书法作品集的编纂体例尚待规范与完备。就此而言...
古代书法作品集的出版具有图像汇编与古文献整理的双重性质。书法作品集肇自唐宋以来的丛帖与金石图录,迄今形成了图像与著录相榫合的内部结构。从对部分大型书法全集的分析,可以窥见当前书法作品集的编纂体例尚待规范与完备。就此而言,《苏轼书法全集》具有示范价值,主要体现在资料搜集、作品编次、图像呈现、名称拟定等方面,可供同类出版物的体例革新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苏轼书法
全集》
书法
作品集
图录
古籍整理
体例
原文传递
书法史视域下的《陶渊明集》苏写本版本考察
被引量:
1
13
作者
蔡丹君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4,102,共11页
所谓"北宋写刻苏东坡手书《陶渊明集》"(以下简称为"苏写本"),是基于苏陶关系的传说而制作的,并非苏轼亲写。王氏宣和本陶集,被认为是苏写本的北宋底本,但无法被证实。从宋至明,以手书上板为主要版刻特征的苏写本,...
所谓"北宋写刻苏东坡手书《陶渊明集》"(以下简称为"苏写本"),是基于苏陶关系的传说而制作的,并非苏轼亲写。王氏宣和本陶集,被认为是苏写本的北宋底本,但无法被证实。从宋至明,以手书上板为主要版刻特征的苏写本,从崇尚苏写大字体到摹写东坡行楷,书风不断变迁,反映了不同时代对苏体书法的偏好。苏写本在目录与异文方面保留了宋庠本的若干特征,长期以来被视为宋本。经爬梳,真正与曾纮本(即汲古阁旧藏十卷本《陶渊明集》)有较大区别的校语异文有9处,它们在内容上反映了苏写本出于曾纮本之后而非它之前的版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写本
陶渊明集
苏轼书法
原文传递
苏轼书作中的唱和诗
14
作者
刘鹤翔
易鸿春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唱和是中国独特的诗学传统,无论是同时代的唱和,还是苏轼所开创的追和古人,其时空形式都是一种应和结构。在书法中,不同书写主体间的关系,也具有这种结构特征。苏轼大量参与的唱和活动,所作题跋和尺牍往还,镜像式地呈现了苏轼的书法交...
唱和是中国独特的诗学传统,无论是同时代的唱和,还是苏轼所开创的追和古人,其时空形式都是一种应和结构。在书法中,不同书写主体间的关系,也具有这种结构特征。苏轼大量参与的唱和活动,所作题跋和尺牍往还,镜像式地呈现了苏轼的书法交往空间。苏轼的书法作品和艺术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借由唱和结构,得以传播和扩散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书法
唱和结构
唱和诗
题跋
尺牍
原文传递
苏轼楷书《归去来辞卷》非鸡毛笔所书
15
作者
钟源达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6-119,共4页
明代詹景凤曾判断苏轼在惠州时赠与卓契顺的《归去来辞卷》是用鸡毛笔所书。苏轼为卓契顺书《归去来辞》时,仍有上好的书写工具可用。苏轼虽曾购买惠州当地的笔,但书写效果不佳。因此苏轼使用鸡毛笔书《归去来辞卷》以答谢卓契顺的可能...
明代詹景凤曾判断苏轼在惠州时赠与卓契顺的《归去来辞卷》是用鸡毛笔所书。苏轼为卓契顺书《归去来辞》时,仍有上好的书写工具可用。苏轼虽曾购买惠州当地的笔,但书写效果不佳。因此苏轼使用鸡毛笔书《归去来辞卷》以答谢卓契顺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毛笔
苏轼书法
惠州
原文传递
题名
历史地理学视域下的苏轼书法研究
1
作者
田雨欣
机构
西南大学
出处
《书法》
2024年第2期68-72,共5页
文摘
晋唐时期书法地理重心逐渐南移,此过程伴发了蔡邕笔法体系传承的结束。苏轼书法取法兼“北人北书”的“二王”与“北人南书”的颜真卿,是综合魏晋时期南方门阀自娱精神和唐代南北方传统交融的书法技法的结果。随着书法地理重心彻底南移并远离政治重心,书法审美与批评的话语体系发生变革,苏轼书法的声名亦呈现愈渐隆盛之势。文章从历史地理学视域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历史
书法
地理
苏轼书法
“尚意”书风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K244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苏轼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
1
2
作者
王国振
机构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年第6期123-125,共3页
基金
2019年济源市科学技术局软科学计划项目“书法艺术与城市建设的融合研究——以济源市为例”(1019010)研究成果。
文摘
北宋时期书坛便出现了“趋时贵书”的现象,再加上唐末常年战乱导致书法的传承发展受到影响,苏轼带领书法艺术家走向了另外一条道路,即将“尚意”艺术思想融入书坛,从而使书法艺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苏轼是书法领域的领军人物,为“宋四家”之首,其书法有着独具一格的艺术特征,直至今日,其艺术风格对后人也有着较大的影响。基于此,重点分析苏轼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希望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苏轼书法,使书法艺术能够为更多人所了解。
关键词
苏轼书法
当代
书法
创作
艺术风格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书法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阐述
被引量:
2
3
作者
宋聪
机构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今古文创》
2021年第8期106-107,共2页
文摘
书法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体现,发展到现代社会,书法对人的艺术熏陶及良好品质的塑造,仍具有积极价值和意义。而在我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对后世产生较大影响的书法大家有很多,但其中苏轼书法的特点极为明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传统书法的进一步发展和创新,即便是在现代,苏轼书法作品不仅是具有较高价值的文物,也是极具艺术价值的珍品。鉴于此,本文主要阐述苏轼书法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为今人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苏轼书法
艺术成就
后世影响
分类号
J292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析南宋时期苏轼书法接受的现象及成因
4
作者
戴月瑶
机构
广州美术学院
出处
《书法赏评》
2023年第4期17-22,共6页
文摘
苏轼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他的书法自北宋“尚意”书风后,也继续影响南宋等朝代。本文把南宋分前、中、后期分别梳理苏轼书法接受的现象,加入同时期其他著名书家在南宋接受现象的对比,来描述苏轼地位与影响力的动态变化过程;再从朝代背景、书学观念、思想流派等不同角度浅析南宋时期苏轼书法接受的历史成因。本文认为,苏轼书法接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他的形象不断地在政治的影响下被重新诠释,书家书法的接受总是随着社会一切宏观与微观变迁而不断变化。
关键词
苏轼书法
接受史
南宋
分类号
J29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苏轼书法的尚意美
5
作者
邰阳
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
出处
《艺术科技》
2019年第14期129-129,共1页
文摘
中国书法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同的朝代造就了不同的书体,形成了不同的书写风格,也代表着不同的审美理念,因此,中国书法的风格美精彩纷呈,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元明尚'态',书法美学也成就了每一个朝代喜爱书法的各界人士.书法使文字有了重量,带给人们精神上的鼓舞和探索.
关键词
书法
艺术
苏轼
'尚意美'
分类号
G6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诗词书法作品接受中的语图关系变化
6
作者
吴昊
赵诗语
机构
渤海大学文学院
出处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基金
2023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苏轼文学书像研究”(JYTMS20231647)
2023年度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语图符号学视域下的抒情诗表意模式研究”(2024lslybkt-107)。
文摘
欣赏诗词书法作品可以欣赏书法艺术,也可以识读诗词内容,接受过程中表现出语图关系的变化。大多数接受者对苏轼诗词书法作品的欣赏分为三个过程:首先被书法书像所吸引,进入图像欣赏中,沉醉于视觉效果;其次对所书诗词内容进行识读,了解所写诗词的内容;再次将两者放在一起去欣赏,书法与诗歌在迭代中达到更高的融合,欣赏者获得双重的审美享受。
关键词
苏轼
诗词
书法
作品
语象
书像
接受过程
语图关系
Keywords
Su Shi’s poetry and calligraphy works
language image
writing icon
process of acceptanc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and pictures
分类号
J292.25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苏轼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
7
作者
赵鸿羽
机构
济南市市中区书法家协会
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
出处
《书画世界》
2024年第7期71-73,共3页
文摘
本文分析了苏轼书法的特点及其书法创作思想,并探讨了苏轼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旨在为当代书法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苏轼书法
当代
书法
创作影响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苏轼诗词书法作品中的语图对比关系
8
作者
吴昊
赵诗语
机构
渤海大学文学院
雏鹰实验小学
出处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65-70,共6页
基金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苏轼文学书像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YTMS20231647)
辽宁省社科联项目“语图符号学视城下的抒情诗表意模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4lslybkt-107)。
文摘
诗词书法作品中既有图像符号所展现的书像,也有诗词的语言符号所呈现的语象,二者形成鲜明对比。苏轼的许多书法作品都以书写自己的诗词内容为主,将诗词与书法完美结合,其中存在着语图的融合与异质关系。在苏轼的诗词书法作品中,书像与语象融合,完美契合诗人的情感,创作出诗书一体的佳作。但书法是一种图像艺术,诗词是一种语言艺术,二者在艺术媒介、视听呈现和空间布局三个方面存在语图异质关系。
关键词
苏轼
诗词
书法
作品
书像
语象
语图融合
语图异质
Keywords
Su Shi′s poetry and ci calligraphy works
image created in writing
image reflected by language
combination of language and image
heterogeneity of language and imag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开卷如亲书兴豪——乾隆皇帝对苏轼书法的临学
被引量:
1
9
作者
王亦旻
机构
故宫博物院书画部
出处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63-281,349,共20页
文摘
临写苏轼书法作品是乾隆书法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他全面感知苏轼人文思想的重要途径。清宫旧藏苏轼书法墨迹绝大多数是乾隆在位时入藏内府的,乾隆不仅进行鉴藏和刻帖,还反复临写,并将临写范围扩大到前人刻帖中的苏轼书迹。这些临书之作多保存于故宫博物院,整理研读这些书法习作,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痴迷书法艺术并深受苏轼书学思想影响的乾隆皇帝。
关键词
苏轼书法
乾隆临帖
学书思想
Keywords
Su Shi’s calligraphy
Qianlong practicing calligraphy after model
idea on calligraphy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苏轼书法的空间诗学
10
作者
刘鹤翔
机构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4-111,共8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20YJA760048]阶段性成果。
文摘
在苏轼的观念中,一处建筑物最重要的价值并不在于实用方面,而在于其在历史时空与审美空间中的意义。“心斋”是苏轼的空间诗学,显示了一个扩张的精神世界;以心灵自由超越居所空间的物质性。同样他的书法空间诗学乃是超越作为有形之物的前人范式的束缚。
关键词
苏轼书法
空间诗学
心斋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苏轼书法探析
11
作者
王耿晨
机构
西安美术学院
出处
《大观(论坛)》
2023年第2期21-23,共3页
文摘
在中国书法史上,苏轼是一位极具个性的代表人物。他一生仕途坎坷,颠沛流离,宦海沉浮,终不得志,但在书法领域颇具盛名。在其一生中,曾先后写下《黄州寒食帖》《赤壁赋》《洞庭春色赋》等与其他书家书风大不相同的多篇名帖,其用笔之精妙,结字之奇险,用墨之浓淡,意境之高远,在历代书法作品中堪称一绝,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大艺术瑰宝。在这些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洒脱、旷达与天真的性格,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苏轼书法
艺术特点
艺术成就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书法作品集的编纂范式刍议——兼论《苏轼书法全集》的出版价值
12
作者
段小佳
许汉文
机构
西南大学出版社
出处
《编辑学刊》
2025年第1期79-84,共6页
文摘
古代书法作品集的出版具有图像汇编与古文献整理的双重性质。书法作品集肇自唐宋以来的丛帖与金石图录,迄今形成了图像与著录相榫合的内部结构。从对部分大型书法全集的分析,可以窥见当前书法作品集的编纂体例尚待规范与完备。就此而言,《苏轼书法全集》具有示范价值,主要体现在资料搜集、作品编次、图像呈现、名称拟定等方面,可供同类出版物的体例革新参考借鉴。
关键词
《
苏轼书法
全集》
书法
作品集
图录
古籍整理
体例
分类号
J292.1 [艺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书法史视域下的《陶渊明集》苏写本版本考察
被引量:
1
13
作者
蔡丹君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5-64,102,共11页
基金
2019年北京高校“双一流”建设资金支持。
文摘
所谓"北宋写刻苏东坡手书《陶渊明集》"(以下简称为"苏写本"),是基于苏陶关系的传说而制作的,并非苏轼亲写。王氏宣和本陶集,被认为是苏写本的北宋底本,但无法被证实。从宋至明,以手书上板为主要版刻特征的苏写本,从崇尚苏写大字体到摹写东坡行楷,书风不断变迁,反映了不同时代对苏体书法的偏好。苏写本在目录与异文方面保留了宋庠本的若干特征,长期以来被视为宋本。经爬梳,真正与曾纮本(即汲古阁旧藏十卷本《陶渊明集》)有较大区别的校语异文有9处,它们在内容上反映了苏写本出于曾纮本之后而非它之前的版本。
关键词
苏写本
陶渊明集
苏轼书法
分类号
G256.2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苏轼书作中的唱和诗
14
作者
刘鹤翔
易鸿春
机构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1-172,共2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20YJA760048)
中南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053320191393)资助
文摘
唱和是中国独特的诗学传统,无论是同时代的唱和,还是苏轼所开创的追和古人,其时空形式都是一种应和结构。在书法中,不同书写主体间的关系,也具有这种结构特征。苏轼大量参与的唱和活动,所作题跋和尺牍往还,镜像式地呈现了苏轼的书法交往空间。苏轼的书法作品和艺术观念,在很大程度上是借由唱和结构,得以传播和扩散的。
关键词
苏轼书法
唱和结构
唱和诗
题跋
尺牍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苏轼楷书《归去来辞卷》非鸡毛笔所书
15
作者
钟源达
机构
广州工商学院
出处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6-119,共4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苏轼书法研究”(项目批准号21FZSB057)阶段性成果。
文摘
明代詹景凤曾判断苏轼在惠州时赠与卓契顺的《归去来辞卷》是用鸡毛笔所书。苏轼为卓契顺书《归去来辞》时,仍有上好的书写工具可用。苏轼虽曾购买惠州当地的笔,但书写效果不佳。因此苏轼使用鸡毛笔书《归去来辞卷》以答谢卓契顺的可能性不大。
关键词
鸡毛笔
苏轼书法
惠州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历史地理学视域下的苏轼书法研究
田雨欣
《书法》
2024
0
原文传递
2
苏轼书法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分析
王国振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苏轼书法的艺术成就和对后世的影响阐述
宋聪
《今古文创》
2021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浅析南宋时期苏轼书法接受的现象及成因
戴月瑶
《书法赏评》
202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苏轼书法的尚意美
邰阳
《艺术科技》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苏轼诗词书法作品接受中的语图关系变化
吴昊
赵诗语
《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浅谈苏轼对当代书法创作的影响
赵鸿羽
《书画世界》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苏轼诗词书法作品中的语图对比关系
吴昊
赵诗语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开卷如亲书兴豪——乾隆皇帝对苏轼书法的临学
王亦旻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
原文传递
10
苏轼书法的空间诗学
刘鹤翔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11
苏轼书法探析
王耿晨
《大观(论坛)》
2023
0
原文传递
12
书法作品集的编纂范式刍议——兼论《苏轼书法全集》的出版价值
段小佳
许汉文
《编辑学刊》
2025
原文传递
13
书法史视域下的《陶渊明集》苏写本版本考察
蔡丹君
《中国典籍与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1
原文传递
14
苏轼书作中的唱和诗
刘鹤翔
易鸿春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0
原文传递
15
苏轼楷书《归去来辞卷》非鸡毛笔所书
钟源达
《中国书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