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香蕉苗纹枯病发病因素的测定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君成 韦绍兴 +1 位作者 陈育新 谢彦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2-24,共3页
在香蕉离体叶上人工接菌表明,香蕉植株全生育期均可被丝核菌侵染,但以幼苗期最易感病。丝核菌侵染香蕉苗以25 ~30 ℃为适宜,高于35 ℃时失去致病能力。香蕉苗在全黑暗环境比在自然光下更感病。人工接种时,应用PDA 菌块比用病组织接种... 在香蕉离体叶上人工接菌表明,香蕉植株全生育期均可被丝核菌侵染,但以幼苗期最易感病。丝核菌侵染香蕉苗以25 ~30 ℃为适宜,高于35 ℃时失去致病能力。香蕉苗在全黑暗环境比在自然光下更感病。人工接种时,应用PDA 菌块比用病组织接种发病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苗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发病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菌灵和井岗霉素对香蕉苗纹枯病的作用方式测定
2
作者 谢彦洁 张君成 +1 位作者 陈育新 韦绍兴 《广西植保》 1999年第2期2-4,共3页
用多菌灵和井岗霉素在香蕉苗离体叶及活体苗上进行浸叶基部、淋根和叶面喷雾处理,然后接种立枯丝核菌测试。结果表明,这两个药剂没有内吸防治香蕉苗纹枯病的作用,只有直接接触到病菌时,才能表现其抑(杀)菌防病作用。
关键词 香蕉苗纹枯病 杀菌剂 防治 作用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枯丝核菌对香蕉苗的致病力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君成 谢彦洁 +1 位作者 韦绍兴 陈育新 《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CAS CSCD 2000年第2期85-88,共4页
以香蕉苗离体叶为材料测定了香蕉苗纹枯病菌 ( Rhizoctonia solani)的一些致病特性。结果表明 ,不同培养天数的病菌接种体致病力差别很大 ,随培养天数的增加病菌接种体对香蕉苗的致病力迅速下降。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的病菌致病力有明显... 以香蕉苗离体叶为材料测定了香蕉苗纹枯病菌 ( Rhizoctonia solani)的一些致病特性。结果表明 ,不同培养天数的病菌接种体致病力差别很大 ,随培养天数的增加病菌接种体对香蕉苗的致病力迅速下降。在不同培养基上培养的病菌致病力有明显差异 ,以 PSA上培养的致病力最强。病原菌连续转移 50代次后其致病力无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立枯丝核菌 致病力 香蕉苗纹枯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枯丝核菌对香蕉的致病特性测定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君成 谢彦洁 +1 位作者 韦绍兴 陈育新 《广西植保》 1999年第3期1-3,共3页
在离体香蕉叶上做人工接种测定表明:立枯丝核菌对香蕉的一生均有致病力,但最容易侵染幼苗期。该病菌侵染香蕉苗以25~30℃为适宜温度,高于35℃时不能侵染致病。它在黑暗环境下比在自然散射光下更容易侵染香蕉苗。 P D A 接... 在离体香蕉叶上做人工接种测定表明:立枯丝核菌对香蕉的一生均有致病力,但最容易侵染幼苗期。该病菌侵染香蕉苗以25~30℃为适宜温度,高于35℃时不能侵染致病。它在黑暗环境下比在自然散射光下更容易侵染香蕉苗。 P D A 接种体的菌丝在香蕉叶片上的生长距离、密度及所致的病斑最大,发病1d 病斑接种体次之,发病5d 病斑接种体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苗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致病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